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誦讀經典感悟成長征文多篇

讀後感1.69W

誦讀經典感悟成長征文多篇

誦讀經典感悟成長征文 篇1

讀詩詞能淨化人的心靈,記古文能教人怎樣做一個品格優良的人。因此我們學校也要求我們讀記《經典誦讀》,不但能夠淨化我們的心靈,而且還可以增長我們的閱讀量,這難道不是一舉兩得嗎?

讀了這麼長時間的《經典誦讀》,我最喜歡的一句論語是:司馬牛憂曰:“人皆有兄弟,我獨亡。”子夏曰:“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意思是:有一天,司馬牛憂愁地說:“別人都有兄弟,唯獨我沒有。”子夏說:“我聽說過:‘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你只要對待所做的事情嚴肅認真,不出差錯,對人恭敬而禮貌,那麼,不論誰都是自己的兄弟。你爲什麼要煩惱自己沒有兄弟呢?”我也是這樣想的,如果自己表現的十分謙卑恭敬有禮貌,大家一定都會接納你的;但是自己如果擺出一副驕傲自大,對別人不屑一顧的樣子,肯定沒有人會理睬自己,更別說是接納,甚至會討厭自己。

朋友之間就應該互相幫助,‘一方有難,八方支援’。而不是在旁邊落井下石,一味的冷嘲熱諷。這樣的人誰會接納你?誰會欣賞你?反而對人寬厚熱忱的人總會得到別人的欣賞。

看了《經典誦讀》,我從中學會了許多:人與人之間要互相謙讓,互相尊重,你尊重別人一分,別人就會還敬你十分,只要你寬厚仁慈就能得到民心,只要你真心實意就會得到別人的重用,勤勞機敏就會取得工作上的成就。所以,我以後還要讀更多的《誦讀經典》,看更深奧的古文詩詞,讓自己的知識更加充盈。

既然看《經典誦讀》有這麼多好處,我們爲什麼不多看幾遍,多學點知識,你們說對嗎?

誦讀經典感悟成長征文 篇2

一週之前,在網上買了于丹的《論語心得》,大多數人都會覺得論語難懂,給人一種枯燥的感覺。而於丹教授卻用通俗易懂、樸實無華的語言和一個個震撼人心的小故事對《論語》中孔子的一些爲人處事作了經典的詮釋。使我們對幾千年來的傳統文化有了一個再認識,也使孔子的形象在我們的眼中變得親切而溫暖,就像在我們身邊一樣。

于丹教授在講論語時,談及交友就有非常明確的標準,謂之,‘益者三友,損者三友’。也就是說,好朋友有三種,壞朋友也有三種:友直、友諒、友多聞,是好朋友;友偏闢、友善柔、友便妄,是壞朋友。友直就是說要爲人正直,要坦蕩,要剛正不阿,一個人不能有諂媚之色,要有一種朗朗人格,在這個世界上頂天立地。朋友的人格可以映照、校驗你的人格,可以在你怯懦的時候給你勇氣,可以在你猶豫不決的時候給你一種果斷,這是一種好朋友;友諒,也就是寬容的朋友。其實,寬容大多數時候是一種美德,是這個世界上最深沉的美德之一,我們會發現,當我們不小心犯了過錯或者對他人造成傷害的時候,有時候過分的苛責和批評,都不如其實,交什麼樣的朋友,怎樣與朋友相處,考驗的是我們的眼光和智慧。總之,就這是生活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交怎樣的朋友,就有怎樣的收穫與感受。

孔子在還《論語》裏說“志於道,據於德,遊於藝”說的就是這樣一個道理:人生應有一個目標,這樣才合乎常理。這還不夠。還應爲人處世以德,應遵循仁愛的方向。但僅僅有了這些就夠了嗎?不,不夠,所以他又教導我們要涵泳於六藝之中,這就是人生了。

又比如,在《論語》子罕第九—十六中,他說:“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這其實就是對生活常理時間流逝的感慨而已,孔子只是把這些常理用平易近人的話記錄下來,看我們在兩千五百年後仍然受益而已。

孔子說的道理,也不是索然無味的教訓,也不是滔滔不絕的長篇大論,更不是像辭海那般嚴肅的解釋,他所說就是一些生活平常小事中的常理,是一種對生活藝術的詮釋!他只是把他爲人處世、生活等的祕訣告訴了我們了而已,所以,於我看來《論語》就是孔子交給我們的一把鑰匙!它能使我們在這個時代仍能保持心境的恬淡,智言的暢通,親情的無阻。

論語是道德與智慧的凝結,他是一個循循誘導的老師,又是一個正直、坦率、寬容的朋友,它是一個映射着我們道德情操、品性修養的鏡子,讓我們在生活中找準自己的方向,多一份藝術和智慧,多一份清醒與閒暇,多一份享受生活饋贈的心情。

我們可以用一刻鐘讀懂它,也可能一輩子都讀不懂!最後,就以于丹的話作爲結束吧!“我看《論語》的溫度,不燙手,亦不冰冷,略高於體溫,千古恆常。”

誦讀經典感悟成長征文 篇3

有什麼能比乘一葉輕舟在浩瀚的大海上漂行更讓人心醉神池,渾然忘俗的呢?那就是文學經典。它帶着我飄過知識的海洋,智慧的溪流,駛向誘人的海港,神祕的小島,未知的遠方。因此,我正在努力的讀懂它。

我發現文學經典是一個奇妙的東西。那上面一個個鉛字就像一塊塊具有魔力的磁石,拽引人們的眼睛和靈魂。無論何時何地,只要一卷在手,都能使你忘卻世俗繁華,融入別樣的人間仙境。

炎熱的夏天,擺一張藤椅在電風扇下,隨手撿一本清雅的散文,一頁頁慢翻,伴着風扇的轉動,不一會兒,心靜人自涼,漸漸進入了清幽的佳境。也曾在那獨處的假期中,白晝難度時,往沙發上一坐,只需一杯白水,兩樣可口的零食,手持一卷好書,邊吃邊看,好不愜意。或是在那緊張的考試的空隙,燒壺開水的空當,抽出解一兩道數學題的工夫,賞一篇優美而豁達的詩文,這真是絕妙的休息。不過,最動人的還是在臨睡前的寂靜時分,枕着鬆軟的枕頭,藉着孤獨的燈光,沉浸於給人無限遐想的書旅中。渾不知夜有多深,更有多長。猛然驚覺,已是夜闌星稀。

經典書籍給了我很多感受。對我來說,它是良師,是益友,隨着時間的流逝,它同我的情結不斷加深,它融入了我的生活,與我同行。一首《采葛》我自幼會背,但卻從未參透其意。知道送好友離開依依惜別之後,回到清淨的家中,窗外天意昏黃,涼風襲人,我又吟起《采葛》中的那句“彼采葛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瞬間,我分明覺出內心徒生的無奈與傷感。這一剎那,我懂了,我終於明白了什麼是“采葛”,什麼是友情,什麼是生命。

正是由於和文學經典親密接觸,我才能穿越歷史的隧道,知道了臥薪嚐膽,蘇武牧羊;常吟岳飛的滿江紅;知道了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知道了于謙“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這不僅讓我的頭腦日益聰靈,也是我的心胸更加開闊,心情更加樂觀豁達……

轉眼間,我上九年級了,閱讀的文學經典難度越來越大,時間也越來越少,但我相信,文學經典的大門永遠不會閉合,閱讀經典的精彩還在繼續,我一定會努力讀懂它的!

誦讀經典感悟成長征文 篇4

我,孫鵬,是一個超級聰明的地球超人。我有一身驚人的功夫,既不是拳打腳踢,也不是刀槍棍棒,而是精妙絕倫的背誦功,非常了不得!

想知道我這一身驚人的功夫是怎麼練成的嗎?這可說來話長了,請聽我慢慢道來。我從一年級就開始學習背誦古詩文了,記得那時候的我一點兒背誦經驗都沒有,一首古詩要媽媽教上許多遍才能流暢地背下來。我先後背了《古詩文誦讀》(拼音版)《小學生必背古詩70篇》《三字經》《論語》《弟子規》等。等我背完了這麼多的古詩文後,我忽然發現自己的背誦功力大增,一首詩讀個三、五遍就能背下來了,真沒想到,在不知不覺間我的背誦功力已經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啦!

每年,我們學校都要舉辦一次讀書節活動,而每次活動期間都會舉辦一些比賽,如朗讀、作文、背誦、講故事等。這些活動的開展,不僅讓我們瞭解到中國是一個具有五千年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還讓我們進一步認識到中國燦爛輝煌的文化藝術。特別是那琅琅上口的唐詩宋詞,集思想美、語言美、藝術美爲一體,音韻動人、意境無窮。

這不,開學後不久,我們學校就舉行了一次古詩文背誦大賽,我很榮幸能代表我們班參加此次的比賽。當我上臺時,我的心都快提到嗓子眼了。可我一看到班主任孫老師鼓勵的目光時,我的心就慢慢地平靜了下來。我快速而有韻律地背起了《大風歌》:“大風起兮雲飛揚……”哈哈,開了個好頭,下面的就容易多了,我過五關斬六將,榮幸地獲得了古詩文背誦大賽的第一名。

同學們,中華經典浩如煙海,我們只能擷英粹精,所以我們從小就要有選擇地背誦二些經典篇章。或許有些篇章我們現在還無法完全理解,但背誦重在濡染經典的靈氣,讓經典常相伴在我們的身邊,在日後的生活學習中,我們也許就會豁然頓悟。更重要的是,背誦經典能讓中華文化的脈氣貫注於我們的心中,陪伴着我們更加快樂地走向人生、走向世界!

誦讀經典感悟成長征文 篇5

小時候,我最喜歡聽爸爸和媽媽講,安徒生的童話中賣火柴的小女孩,我學會了善良和同情。在看電視中的《西遊記》、《喜洋洋與灰太狼》,我學會了勇敢和智慧;從少兒畫王裏的`《三國演義》和100個母愛故事,我學會了要知恩圖報、親情的偉大與無私……漸漸地,我在讀書中不斷地收穫成長。

小時候,我認爲最快樂的事情是聽媽媽講一千零一夜和十萬個爲什麼。記得那時,我總是纏着媽媽講民族英雄岳飛、抗日英雄揚靖如,我一遍一遍地聽,不厭其煩。從這些故事中,我學會了做人要仗義、豪爽、堅強、知恩圖報、讓我明白了只有好好學習,長大了才能報效祖國。

在看動畫片中,我最愛看《西遊記》,喜歡孫悟空的勇敢、機智;不喜歡豬八戒的好吃懶做、臨陣脫逃;白龍馬的任老任怨馱着唐僧到西天取西經;還喜歡沙僧的老實苦幹,還有唐僧的慈悲情懷。還記得和同學們玩遊戲時,我最喜歡扮演孫悟空角色。

高爾基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只有讀書,從書中收穫知識與做人的道理。

在讀書中,我懂得了人生的的態度與做人的道德標準。

誦讀經典感悟成長征文 篇6

書,彷彿是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阿姑和阿姨都是老師,所以我從小迷漫在書的海洋中。打開書本,一切不愉快都離我而去。這不,我最近又迷上了《中華經典誦讀》這本書,它讓我徜徉在詩的海洋中。

在讀詩中,我收穫到“亡羊補牢,未爲遲也。”(節選《戰國策》)。

記得有一次,我病好剛回校上課,誰知下午老師說:“同學們,明天要考試了,回家要認真複習。”叮零零,放學鈴響了。我垂頭喪氣地回到家,慢吞吞地把作業做完了。我剛拿出語文書準備複習,心想:唉!複習還有什麼用,我都請了幾天的病假,怎麼也考不到第一。老師說過:“要在全組考第一才能當上語文組長。”反正當不了語文組長,還不如看看電視,輕鬆一下!我拿着作業找媽媽簽字,媽媽問:“你這麼快就複習完了,明天能考好嗎?”我跟媽媽說了緣由,媽媽摸着我的頭說:“你不復習,不努力,不去試一試,怎麼就知道自已不行呢?更何況你如果有不會的,還可以打電話問老師呢!如果現在放棄了,不是一點機會也沒有了嗎?語文組長可是你這段時間夢寐以求的啊!聽媽媽一說,我便跑進了房間,認真地複習起課本來。等考試結果出來了,我終於如願以償地當上了語文組長,這真是:事到臨頭,只要及時想辦法彌補,都來得及。

在一個星期五的晚上,我拿出書本準備做作業。可是又想:不是還有明天嗎?留着明天做吧,今晚看一下電視。當我打開電視看得津津有味時,腦子裏忽然想起了《中華經典誦讀》中的“《今日歌》”:今日的事要今日做,不能拖到明天,因爲明天還有明天的事。於是,我關掉電視,回房間做作業去了,從讀詩中我感受到時間的寶貴。

從讀詩中,我體會了古代勞動人民的艱辛——“到頭禾黍屬他人,不知何處拋妻子”(選自《農夫》);

從讀詩中,我領略了江南水田美麗的風光——“更被鷺鷥千點雪,破煙來入畫屏飛”(選自《稻田》);

從讀詩中,我……

誦讀經典,我感受這世間的真諦;誦讀經典,我享受這世間的美景;誦讀經典,我分享這世間的真情;經典,伴我成長。

誦讀經典感悟成長征文 篇7

“人之初,性本善……”耳邊縈繞着琅琅的讀書聲,讓我不禁想起,剛剛接觸到“經典誦讀”時,根本不明白背這些“之乎者也”的東西有什麼用,但我還是認真地把經典誦讀堅持了下來。不知不覺間,我發覺自己變了:我不再像以前一樣毛毛躁躁,而是能夠靜下心來做事;我做什麼事情不再半途而廢,而是能夠堅持到底;我不再崇尚一些流行膚淺的東西,而是喜歡鑽進書本里去研究深奧的知識。。。。。。有些經典詩文,儘管背誦時一知半解,但是總在經歷一些事情之後,會有一些恍然大悟的認識。後來我還發現,我的記憶力似乎也悄無聲息地增強了。

從《三字經》、《弟子規》等經典之作中,我明白了怎樣做人,怎樣孝親愛友,更明白了“百善孝爲先”的道理。從《三字經》裏面的“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當所執”中,我反省自己:黃香從小就知道用自己的身體去溫暖父母的被子,而我也是父母含辛茹苦撫養大的,難道不應該用實際行動來報答父母嗎?這樣反思時,我腦海中又出現孟郊《遊子吟》裏的詩句:“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還有《三字經》裏面的“瑩八歲,能詠詩,泌七歲,能賦棋”。別人七八歲就能詠詩作畫,棋藝精通,而我難道還不如七八歲的孩子嗎?讀了這些經典作品,我不但懂得了仁義禮孝的行爲準則,還激發了我奮發圖強的意識,更使我明白了怎樣纔不虛度年華的道理。

從讀書中,我收穫了善良與樂於助人;從讀書中,我收穫了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從讀書中,我收穫了人生的喜怒哀樂;從讀書中,我收穫了成長。《經典誦讀》這本書,像朋友一樣,伴我成長,默默地指引我一步步走向成功。

誦讀經典感悟成長征文 篇8

小時候,就在長輩們的教導下讀唐詩“春眠不覺曉”,吟宋詞“千里共嬋娟”。聽他們講、論、敘、談四大名著,教會我什麼是做人的道理,生活的真知。可我卻總是令他們費盡腦筋——儘管反覆解釋,還是不能完全聽懂,大腦中的大部分留白都是囫圇吞棗造成的結果。浮光掠影地瞭解學習,卻沒有領悟到精神所在,總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但隨着年齡的增長和經驗的積累,漸漸地,自己已可以慢慢體味書中的要義,才發現“書中實有黃金屋”。

課餘的閒暇時光讓我重新翻閱了一些曾讀過的名著古書,就好比《論語》,即使有衆多翻譯過的現代文,本站,我還是鍾情於孔子原話中的深刻哲理。“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只學不思便迷惑而無所得。只空想不學便精神疲倦而無所得。“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謙遜是中華名作從古至今流傳下來的優良傳統,孔子將這點通過自身的言行,向人們證明着這一點。當然,在《論語》中,能夠影響我的生活學習態度的,遠遠不止這一句,兩句,一段,兩段而已,它是領導我一路成長的良師益友,是爲我指點光明的希望。

擇善從之,不恥下問,溫故知新??字字句句鐫刻在我心間,留下一道道深深的印記;點點滴滴淌在我心坎,彷彿是涓涓細流滋潤我的靈魂。經典,讓我從日日月月的積累中成長起來,汲取着知識與經驗,正所謂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我想,經典,大概就是要告訴我們這個意思吧。

酒越釀越純,厲久彌香。一本好書就像一罈陳年佳釀,無時無刻不散發幽香。《希臘神話》,《十萬個爲什麼》,《童年》。經典的好書一本接一本。伴隨我走過一路艱辛與坎坷。

誦讀經典感悟成長征文 篇9

儒家文化融合百家而爲國學,中國文化海納百川而成經典。《唐詩》,《宋詞》,《三字經》,《弟子規》,《增廣賢文》,《論語》,《菜根潭》這些都是國學,這些都是中華文化的精髓。 國學就像一杯茶,淡雅幽香,茶是要品的,國學是要讀的,讀懂了,自然就理解了。

國學是先人用盡一生而總結的道理,那是對人生的品讀,那裏有人世的滄桑,有歷史的痕跡,有生命的真諦,那些都是中國的驕傲,那些沉積着一個偉大的名族不變的精魂,國學把我們帶到一個新的境界,使我們修身養性,教會我們如何做真人,教會我們分清美醜,明辨是非。國學使我們從聖人和智者的叮嚀中品位人生的真諦,從一件小事,從一句話,從一個動作,從一個事物中,我們都能感悟到崇高的境界和高尚的情懷。國學經典總是引領我們不斷領悟到生命的意義,端正青少年正確的人生態度。

國學,需要我們用一輩子去體會,而國學中的精華,一生也學不完。

《論語》使我們修身養性,德行人生。《論語》花了相當篇幅直截了當的闡明君子和小人的不同點,如“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孔子一生都主張“仁”,“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教會我們如何做仁人。《論語》的真諦,就是要告訴大家,怎樣才能攀上人生的高峯,怎樣才能體會到人生的意義,怎樣纔是真正地對人有“仁愛”之心,怎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生活。

“《菜根譚》囊括了5000年中國處世智慧的奇書。”這是世人對它的評價。“雲中世界,靜裏乾坤;冷靜觀人,理智處世;水滴石穿,瓜熟蒂落。”人生就是這樣,要能夠在普通的生活中找尋到快樂的因子,要能夠在榮譽面前保持警醒,在挫折面前學會堅持。《菜根譚》,它充滿了哲理的味道,充滿了富於通變的處世哲學,充滿了無窮趣味。我覺得《菜根譚》它真的看懂了這複雜的社會,教會了我怎樣面對生活,面對人生。

《道德經》是我體會最深的,它總能用一句短小而精闢的話把我們領到另一種美妙的境界,那裏都是真善美。這就是國學的力量,在國學中一旦看懂人生,便會使生活昇華到另一個水平線——不計較得失,無論世事沉浮,每次都以一種平常的心態去看待,以一顆平靜的心去面對。看輕人生的權勢名利,看穿世間的繁華昌盛,看透人生的真諦,超然物外,你就會別有一番滋味。“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這句話,就是真善美的最高境界,這句話也是老子一生的堅守。權勢名利都看輕了,世間就安靜了。

品讀國學,就是在品讀人生。

懂得國學,你就懂得了人生!

誦讀經典感悟成長征文 篇10

書,是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打開書本,一切不愉快都離我而去,尤其是《中國經典誦讀》這本書,它讓我徜徉在詩的海洋中,書中經典的故事、名句教會我做人的道理,伴我成長!

古人云:“事雖小,勿擅爲,苟擅爲,子道虧,物雖小,勿私藏,親心傷”意思是說:不好的事雖小,也不要去做。如果做了這件事,就會影響身心發展。東西雖小,也不要藏。如果私藏,家人會和自己一起傷心。記得有一次,我正吃着冰淇淋,吃完後就把冰淇淋紙隨手丟在了地上,跑去玩了。但是,剛走出沒幾步,我的耳邊突然響起早上這句話,心想:如果做了一次,就會做第二次,第三次……就會養成不良的習慣。一想到這兒,我便馬上折了回去,把冰淇淋紙撿起來丟在了垃圾桶裏。因爲句話一直印在我的腦海裏,我時常告誡自己要認真對待身邊每一件小事——“勿以善小而不爲,勿以惡小而爲之”。

記得在一個星期五的晚上,我正想拿試卷出來寫,但轉念一想:不是還有明天嗎,先看一會電視,放鬆一下吧。當我看電視看得津津有味時,耳邊突然響起了《經典誦讀》中的《明日歌》:“今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意思是說:“今日的事情要今天做,不能拖到明天。”一想到這兒,我便狠心的關掉電視,回房做作業了。“明日何其多”,它使我明白了時間的寶貴。我不能蹉跎時間。珍惜每分每秒,讓生命中每一分時間都能實現價值。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天天掛在我口中,意思是:許多人行走,他們之中必定有我的老師。一次,同學來我家做客,我那繪聲繪色的演講把他們迷住了,小紅和小明要我教他們。不知不覺,時間溜走了,大家肚子都“咕咕”叫了起來,小紅自告奮勇地去做飯,我則去燒水。“啊!”我不小心把手燙了,小明連忙找來了燙傷膏和麻油,在我手上抹了一些。我立馬覺得好多了。小明這種細心的優點我真該學一學。過了一會飯燒好了。真迷人呀!紅黃相間的西紅柿炒蛋,綠粉交加的黃瓜炒火腿腸,綠油油的白菜…。。我們拿起了筷子,狼吞虎嚥地吃起來,個個都讚不絕口。是的,人無完人,每個人身上都有他的閃光點,我應該學會吸取他人之長,棄自己之短。

好好擁有經典吧,記住它。讓它來淨化我們的心靈,讓它來耕耘我們心中的土地,讓它引領我們向成功前進吧!讓我來分享

這世間的真情:經典,伴我成長!

誦讀經典感悟成長征文 篇11

“經典”顧名思義,就是有典範性、歷史性,而且使人懂得深刻的道理,我也正試着努力讀懂經典。

其實我也曾想過,現在都已經二十一世紀了,隨着時代的變換,所有的事物都在變化。而我們爲什麼還要背誦着些難懂的古詩文和文言文呢可是,老師告訴我們,我們的現代社會講究的是流行,這些經典我們可能會厭惡。可是,現在的經典也就是以前的流行,他們之所以會成爲人們口中的經典,並不是因爲以前流行過。而現在的流行,也不一定會成爲經典。

曾幾何時,蹣跚學步的我依偎在外公懷裏了,外公教我背誦‘牀前明月光,低頭思故鄉’的詩句,那時的我也只是搗亂,根本不懂這其中又蘊含着詩人怎樣的情懷;再大一點,已經學會背誦古詩文了。在《弟子規》的入則孝中:“父母呼,應勿緩……事死者,如是生”都告訴我們要孝敬父母。父母是天下最偉大無私的人,他們賦予我們生命,賦予我們成長。現在我讀過的經典數不勝數。《論語》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句話告訴了我們學習與思考之間的關係。在學習中,我們也應該用這樣的學習方法進行學習,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經典可以流芳千古,經典可以名垂前史,經典可以使人懂得許多道理。讀懂經典,我認爲最重要的就是尊重經典之作。滿清之時,有一位文人,看到當時的社會現狀,歷時數載,嘔心瀝血,完成了四大名著之一的《紅樓夢》。以前我也從來沒有真正看完一部《紅樓夢》,因爲他沒有《水滸》寫行俠仗義、報仇雪恨之心;也不似《三國》寫雄主名王、攻城略地之心;更不似《西遊記》那樣寫求取佛經、伸張正義之心。但是,我曾試着走進《紅樓夢》的世界,我這才發現《紅樓夢》最吸引人的地方。

現在,我終於明白學校讓我們品味經典的用意了,是爲了讓我們的心靈不被世俗玷污,走進經典,就彷彿進入了一個史詩般的境地,在那裏,我們才能讀懂經典。

“格心修身育人,勵志博學成長”是我們學校的願景。“經典”代表着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練得名族傳統。誦讀經典,品味經典。我們要以經典中汲取正能量,讓經典文化繼續傳承下去,讓經典中的哲理落在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