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讀《三國演義》有感精彩多篇

讀後感2.51W

讀《三國演義》有感精彩多篇

讀《三國演義》有感 篇一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三國演義》中一個個鮮活的`歷史人物,一場場驚心動魄的戰爭,讓我手不釋卷,讀來欲罷不能。《三國演義》是元末明初羅貫中所著的,這是我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小說,描寫了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近百年的歷史風雲,再現了以曹操、劉備、孫權爲代表的“魏蜀吳”三國羣雄逐鹿、三分天下的故事。

在這本書中,許多英雄人物讓我敬佩不已。劉備爲了成就大業,三顧茅廬,禮賢下士,求賢若渴;關羽身在曹營心在漢,重情重義,俠肝義膽;諸葛亮巧用“空城計”,足智多謀;曹操在“官渡之戰”中以少勝多,始終有一統天下的雄心壯志……書中“桃源結義”、“草船借箭”、“赤壁之戰”等經典故事,一直讓我回味無窮。

在衆多故事中,我最喜歡的還是“赤壁之戰”。曹操統一北方後決定南下一統天下。劉備派諸葛亮舌戰羣儒,與孫權聯合抗曹。周瑜利用曹軍不習水戰的弱點定下火攻,巧施苦肉計,派黃蓋詐降曹操。曹操聽取龐統的建議,將戰船連在一起,諸葛亮巧借東風,黃蓋率軍點燃柴草的草船,在赤壁火燒敵船,大敗曹軍。諸葛亮和周瑜展現出的智慧是多麼值得我們學習。黃蓋自願捱打又隻身炸降又是多麼令我敬佩啊!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同樣需要像周瑜和諸葛亮那樣的合作精神。最近我們學習了演課本劇,老師讓我們小組合作自己選一篇課文演。一開始我們組的成員都想要演好的角色,互相爭了起來。當我想起這個故事後,便把主角讓給了別人。他們聽完我分享這個故事後也不爭了,組員們都能根據自己的特點去選擇角色。在排練過程中,我們認真對稿子,想各種動作,準備道具,大家出謀獻計,最終,在演出過程中收穫一片掌聲。我想這就是合作精神吧!

一本好書就像一盞指路明燈,讀《三國演義》讓我明白了,我們做事不能只想着自己,而應該有團結意識,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共贏。

讀《三國演義》有感 篇二

觀書有感(李依依)——讀《三國演義》“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每每這首大氣磅礴,氣勢宏偉的讚歌在耳邊響起,《三國演義》的故事就在腦海裏回放。多少英雄好漢在歷史的激流中裹挾前進,是名垂千古,抑或是受人指點,都已在歷史的大浪中滾滾而去。

懷着對中華五千年璀璨文化的膜拜之情,秉承華夏兒女對英雄的崇拜之意,虔誠讀起《三國演義》。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曲折動人的人物設置,我彷彿穿越時空,被帶到了硝煙瀰漫的三國時期。

這本書以東漢末年靈武帝中平元年到晉武帝司馬炎這一歷史時期爲背景,講述了從黃巾之亂開始,到桃園三結義,再到神機妙算的諸葛亮三分天下,直至三國統一歸晉的故事。

《三國演義》這本書塑造了一大批叱詫風雲的英雄人物。諸葛亮就是其中之一,他是“賢相”的化身,他具有“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高風亮節。有着神機妙算,料事如神的本領。作者似乎神話了諸葛亮,在引人入勝的情節推動中,展現在讀者眼前的是一個鮮活的歷史人物。

歷史總是留給後人深刻的警醒,歷史也留給後人無限的遐想。諸葛亮的人格魅力已然定格在英雄好漢中。讀完三國,我對諸葛亮已膜拜至極。我尋尋覓覓,豁然開朗,在我們的班級也有小諸葛。雖然沒有像諸葛亮那樣爲劉備盡忠,但料作業,真是無人可比。老師的套路再深,也在他的掌控之中。他自詡爲少年諸葛亮,時常手握一把扇子,苦思冥想,掐指一算,大有天機不可泄漏之意。在我們的一再吹捧鼓動之下,他得意洋洋地宣佈來日作業,常常一語命中。從此我們對他的崇拜之情便如黃河之水滔滔不絕。

我們班裏不僅僅有諸葛亮的影子,也有關羽、趙雲、張飛的化身……穿越古今,歷史人物的形象已刻骨銘心。劉備說:“一個人要有賢德、仁慈,方可得民心,成大事。”諸葛亮輕搖羽扇:“一個人只有做事小心、謹慎,纔有成功的機會。”關羽慚愧地說:“你可別像我那樣心高氣傲,做不成事。”趙雲來了,呂布來了,孫權也來了……

《三國演義》是一本不可不讀的經典名著,承載着中華民族厚重的歷史,閃爍着璀璨奪目的文化瑰寶。多少英雄人物在歷史的大浪中翻滾着,留給後人深刻的思考。

大義與小義(鄭瑜琪)“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讀完了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我不禁感慨。

在書中我認識了許多個性鮮明的人物,像狡詐的曹操、仁義的劉備、神機妙算的諸葛亮……我被深深帶入這跌宕起伏的故事中,不禁深思:大義與小義到底哪個更重要呢?

大義是爲了國家,爲了百姓,以天下爲重;小義則是兄弟私情。在二者之間,即便看的再透徹的人也難以做出選擇,正如一代明賢君主劉備,最後還是栽在這個問題上。

因二弟關羽死於孫權之手,成爲皇帝的劉備便不顧勸阻,興兵伐吳。他在這個問題上毫不猶豫選擇了後者。認爲不爲弟報仇,雖有萬里江山無用。七十萬大軍被一把火燒了,他從此染上惡疾,命不久矣,一代賢君《本站·》隕落。他們雖不是親兄弟,但劉備還是可以爲他報仇搭上性命,這一段兄弟情義深深感動着我的心。可轉念一想,這樣真得值得嗎?爲報兄弟之仇,搭上自己性命……這麼賠了夫人又折兵,爲了一個結義兄弟,在外看來肯定不值。要是我,我也以天下爲重。

可是在大義與小義面前,又曾有幾人做出了明智的選擇呢?

讀《三國演義》有感 篇三

《三國演義》是中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是我國第一部長篇歷史章回小說,作者羅貫中。這本書,告訴了我很多道理,比哪尊重他人,做事不要半途而廢……

《三國演義》寫是是魏、蜀、吳三國爭天下,但最後都被司馬炎滅了,而且還建立了晉國的故事。表達了作者厭惡戰爭,想要國家統一,人人都安居樂業的願望。

書中的第十三回——劉備三顧茅廬,最讓我深受感動。曹操用計騙走了徐庶,劉備只好和關羽、張飛,一同上山找諸葛亮,前兩次找去,都沒有相遇,第三次前去,諸葛亮終於在家,在劉備的綠色作文網再三請求下,終於下山。劉備那堅持一定要請到諸葛亮的意志讓我深深折服,還有劉備對諸葛亮的尊重也值得我們學習。我們要像劉備一樣:做事堅持到底,並且給予他人充分的尊重和禮貌。

劉備的品質讓我想起了一個小女孩:上次我和爸、媽一起出去玩,遇到了一個小女孩,看起來像個一、二年級的小學生,她說她和爸爸、媽媽走散了,想要借個手機給她家長打個電話,我爸就拿出手機,給那小女孩,我爸輸入密碼的時候,小女孩很自覺的把頭轉了過去,而且是雙手接過手機的,還說了聲“謝謝”。打完電話,她爸爸、媽媽讓她在原地等着,我們就陪着她一起等,她的爸爸、媽媽終於來了,跟我們道謝後,就拉着小女孩走了,走之前,小女孩還不斷地和我們說“謝謝”,真的是很好的家庭教育。

在生活中,我們也要像劉備和小女孩那樣,給予別人尊重,就如孟子說的——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