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紅星閃耀中國讀後感多篇合集

讀後感9.71K

紅星閃耀中國讀後感多篇合集

不畏任何危險的偉大共產黨員,置生死於度外的,爲國無私奉獻。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關於紅星閃耀中國讀後感大全集錦,方便大家學習

紅星閃耀中國讀後感大全1

作者埃德加.斯諾,懷着對中國_戰士的重重疑問,以一名記者的身份,冒生命危險奔赴當時被刻意曲解的_根據地,與_領導人進行談話,然後他運用平實、質樸的文字把一段波瀾壯闊激情燃燒的歲月鮮活的呈現在了這本書上。

在書中,斯諾還對國民黨進行狠狠的駁斥,駁斥了他們一直對外宣稱共產黨爲“狂熱分子”、“無知土匪”的這種行爲。他在書中對_大加讚賞:然而_還是一個精通中國舊學的有成就的學者,他博覽羣書,對哲學和歷史有深入地研究,但是對於工作卻事無鉅細、一絲不苟,他精力過人、不知疲倦,是一個頗有天賦的軍事和政治戰略家。除此之外,還有頭腦冷靜不屈不撓的周恩來,戰無不勝的林彪,令地主鄉紳聞風喪膽的賀龍,還有彭德懷、朱德、洛浦、徐特立、左權等一批優秀的_領袖,以及他們那講不完的英雄事蹟。他們用那火一樣的愛國情懷,燃起了中國人民的_熱情。他們用那鐵一樣的堅定意志,斬去了舊中國的病根腫瘤。

作者在書中寫道:“中國共產黨的_事業如一顆閃耀的紅星照耀着中國的西北,且必將照耀全中國。”

我們現在坐在明亮溫暖的教室裏,可以接受最好的教育,不妨好好想想,是誰讓我們過上了這充滿陽光與微笑的生活?是中國共產黨。即使現在是和平年代,不要也不能忘記無數在_鬥爭中流血流汗的_先驅,是他們在那民哀國殤、狼煙四起、人人自危的年代挑起了民族的大梁,爲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衝鋒陷陣赴湯蹈火。

作文網專稿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_、周恩來、彭德懷......這些_先驅雖出身平凡,卻有一股刻在骨子裏的救國救民意識。身爲領導人,卻與老百姓同甘共苦,不擺架子,他們那顆愛國愛民之心,不爲功名,不爲利祿,只爲當時中國四萬萬老百姓過上幸福安康的生活。

一幅幅畫卷展開,不帶過重的色彩,卻讓_先烈們有血有肉的站在了我們面前,讓我們認識了這樣一羣有氣魄有力量有風度有抱負的領導者,知道了一個真實的充滿生活和活力的蘇區,瞭解了一段令我們驕傲自豪的歷史。

80年後的今天,如書上所說,共產黨已如一顆紅星,照耀了全中國,讓中國走上了富強繁榮的道路。

紅星閃耀中國讀後感大全2

斯諾看見紅星照耀着中國的西北一角,看見紅星照耀着中國大地。

幾十年後的今天,我再一次跟隨作者斯諾走完了漫長的紅色之路。我彷彿真實的看到,中國_就在眼前發生,中共領袖的高瞻遠矚及準判斷,真實的報道了偉大的長征和構成中國現代歷史重要轉折點的西安事變。

美國曆史學家拉鐵摩爾曾經說過,“當人們在政治上陷入思想苦悶的情況下,埃德爾。斯諾的《紅星照耀中國》就像火焰一樣,騰空而起,劃破了蒼茫的暮色。”我們常常聽別人提起中國_事業,卻未曾對此有着更深的瞭解,正是埃德加。斯諾的《紅星照耀中國》讓我對中國的_事業及優秀的中國黨領袖都有了不一樣的瞭解。

最讓我難忘的,是李長龍講述賀龍的片段,一字一句中,塑造出了鮮活立體的人物形象,呈現出了人物真實卻又不同於所聞的樣子。賀龍出生貧苦家庭,同情窮人,國民黨對農民的惡意屠殺,激起了他投身_事業的決心,賀龍口才很好:“他口才很好,在國民黨中中是有名的。李說賀龍說起話來能叫死人起來打仗”,作者在書中這樣描述。急躁卻又謙虛,英勇無畏又平易近人,這便是作者筆下的賀龍。或許有某種力量使得他們個人的痛苦或勝利成了大家集體的負擔或喜悅,有某種力量消除了個人的差別,使他們真正的忘記了自己的存在,但又發現存在於他們與別人共自由同患難之中。

在_這條道路中,年輕的戰士們不畏艱險,英勇向前,即使遇上了長征,道路艱險吃皮帶,扒樹皮,也絕不放棄。其間經過14個省,翻越18座大山,跨過24條大河,翻過雪山,走過荒地,行程兩萬五千裏,我不禁驚歎:這簡直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大奇蹟呀!

“長征精神”還有中國人民的“_精神”都值得我們學習發揚,憶古思今,多少人像遠征的戰士一樣報效國家,而我們也應該竭盡全力,努力報效祖國。

本書體現了作者“不虛美,不隱惡”的史家記載精神,同時,斯諾用毋庸置疑的事實向世界宣告: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_事業猶如一顆閃亮的紅星不僅照耀着中國的西北,而且必將照耀全中國,閃耀全世界。

紅星閃耀中國讀後感大全3

這本書中所描繪的紅色中國,與我們教科書上所學到的是有許多出入的。相比之而言,這本書所講述的內容更加真實、可靠。

說道紅軍,就不得不提軍隊。在斯諾看來,他感受到了紅軍高度的ZZ覺悟,認爲紅軍是中國唯一的一支從ZZ上來說是鐵打的軍隊。在真正的紅軍一節中,作者這樣描寫到:“他們向來都同士兵並肩作戰,團長以下都是這樣。一位外國武官這樣說,單單是一件事情就可以說明紅軍擁有極大優勢的敵人的作戰能力。這就是紅軍的軍官們習慣說的:“弟兄們,跟我來!”而不是“弟兄們,向前衝!”。同樣是六個字,差別卻是很大的。第一種是把自己與士兵放在了同一個位置,與士兵們心連心。

提到紅軍,另一個比提的就是長征了。電視裏所演的長征真的是驚心動魄、驚險萬分。紅軍通過各種巧妙的戰術突破敵人的重重圍堵,擺脫危險困境。無論是四度赤水河、勇奪瀘定橋、飛度金沙江等等都顯示了紅軍的有勇有謀。當時,當他們面對一些少數民族的人民時,噹噹地人民對他們聞所未聞,他們仍舊是勇往直前,他們的功績、作爲都幫助他們贏得了少數民族的友誼,甚至是吸引了一部分人來參軍。這足以證明了中國紅軍在人民中的威望和感召力。紅軍的二萬五千里長徵是歷史上一次大規模的戰略轉移,是一次武裝巡迴宣傳,是一個奇蹟。它體現了_強大的精神世界,非凡的心裏素質,而這些也僅僅佔了全書的一小部分。也可以說,紅軍的長征也僅僅佔了中國___的一小部分。

提到書中關於_的描述,就不得不說斯諾對_的描述中這樣寫道:“不可否認,你覺得他身上有一種天命的力量。你覺得這個人身上不論有什麼異乎尋常的地方,都是產生於他對中國人民大衆特別是農民——這些佔中國人口絕大多數的貧窮飢餓、受剝削、不識字但又寬厚大度、勇敢無畏,如今還敢於造__的人們——迫切要求做了綜合表述,達到了不可思議的程度。”

_的經歷是本書的一大重點,這在相當程度上也是一箇中國___的故事。斯諾寫到“_每天工作十三、四個小時,常常到深夜二、三點鐘才休息。他的身體彷彿是鐵打的。他認爲這要歸因於他的少年時代在父親的田裏幹過苦活,要歸因於他在學校讀書的刻苦時期,當時他與幾個志同道合的人組成斯巴達俱樂部一類的團體。他們常常餓着肚皮,到華南山林中作長途的徒步跋涉,在嚴寒的日子去游泳,在雨雪中光着脊樑——這一切都是爲了要鍛鍊他們自己。他們直覺知道,中國的來日需要他們有忍受最大的艱難困苦的能力。”讀到這段的時候,反觀我們現在的大學生。逃課、遲到的比比皆是。好多大學讀書的風氣早已蕩然無存,大家上大學似乎都只爲了文憑這一張紙,沒有人關心是否真正學到了知識,是否真正度過了一個有意義難忘的大學生活。

美國記者西奧多。H。懷特曾對《紅星照耀中國》做過如此評價:“斯諾對中_的發現和描述,與哥倫布對美洲大陸的發現一樣,是震撼世界的成就。”

這本書,讓我瞭解到了一個未知的中國___,也讓我對這段歷史有了一個深刻的理解和認知。我看到的不僅是中國___的成長史更是對當時的人民、當時的社會一種全新的描述。

紅星閃耀中國讀後感大全4

無奈:是第五次反圍剿,紅軍失敗了。失敗的主要原因是執行了當時的共產國際的錯誤路線。當時的中國共產黨相當於共產國際的一個支部,所有的行動基本聽從於共產國際。列寧領導的偉大的十月_,通過工人武裝暴動的形式,首先佔領了蘇俄的主要大城市,進而佔領了全國,最後取得了_的勝利,這一成功的_模式,被當時狂熱的王民、李德照搬到了中國,在第五次反圍剿中堅決執行,導致了最後的失敗。紅軍只能進行戰略大轉移——長征。

決絕:紅軍想戰略大轉移,但國民黨不幹,他們不但在軍隊數量上數倍於紅軍,而且在武器資源上也絕對優勢,他們在蘇區的周圍建有大量的碉堡羣,要想突破,沒有悍然赴死的決心,沒有堅決、果斷將_進行到底的信念,是沒有成功的可能的。當時的中國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會,幾乎所有紅軍以及他們的家屬都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他們的_理想就是建立一個人人平等的新中國,爲這不惜拋頭顱、灑盡最後一滴鮮血。

偉大的勝利,偉大,不光是行程的偉大,二萬五千裏,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而且是路線政策的偉大,這是在遵義會議中,紅軍痛定思痛,重新認識到了中國_要想取得最後的勝利,必須要結合中國的實情,並且選出了最瞭解中國國情的_主席來領導他們,這兩者導致了最後的偉大勝利。

我們學習長征精神,首先應該學習紅軍堅定的_信念,這是支撐到勝利的最大保證,我們平時做事,學習要有堅強的信念,不達目的不罷休。另外要學習長征靈活的戰術,我們在應對困難時,要靈活機動,善於開動腦筋來創造性地解決問題。最後要學習紅軍戰士爲了實現目標,捨棄一切的精神,有了這種精神,什麼困難也不會難倒他們。

紅星閃耀中國讀後感大全5

1949年前的中國,也許並不完美,但是她卻擁有一羣完美的締造者。

——題記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無疑是每一箇中國共產黨人的豐功偉績,但是卻只被濃縮成了幾個偉大的代名詞;無數英烈光華閃耀的姓名,僅僅只是被“共產黨”,“紅軍戰士“這樣籠統的稱謂所代替。

我,不知所言。

今天,我想有些人,也應該被銘記,比如“鄧發”。

鄧發作爲一個共產黨員,在國共內鬥,共產處於下風之時,依然鋌而走險,深入敵內,不斷提供重要情報。可以說,共產黨的勝利,鄧發功不可沒。

在《紅星閃耀中國》中,作者埃德加·斯諾對於鄧發有如下一段描寫:“他的青銅色的臉上露出惡作劇的笑容,在他卸掉那副墨鏡以後,你一眼就可以看出,他的制服是件僞裝,他並不是個坐辦公室的官僚,而是個戶外活動的人。”

短短几行,卻飽含了不少的訊息:鄧發是個臥底,他熟知作者身份,且經常鍛鍊,身體健康。

在書中對鄧發並沒有太多的文字去描繪,只有寥寥數百字,而字字皆爲精髓,我讀到的是一個幽默風趣,在敵人的狼窩中,憑着冷靜睿智,與敵人周旋,也依然保持着強大的心態,不畏任何危險的偉大共產黨員,一個置生死於度外的,爲國無私奉獻的鄧發。

我想,新中國的成立,也是有着許許多多像鄧發一樣的人,發着光,發着熱,儘管最後泯於無形。如果樹立一個紀念碑,或許應該有許多從未耳聞,卻立下豐功偉績的英烈被銘刻吧。

也許1949年前的中國並不完美,但是,她有一羣完美的締造者,正是有他們的努力,纔有今天這個前途無量的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