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水滸傳讀書筆記摘抄和感悟【多篇】

讀後感2.28W

【編輯】水滸傳讀書筆記摘抄和感悟【多篇】爲本站的會員“粵通租車”投稿推薦,但願對你的學習工作帶來幫助。

水滸傳讀書筆記摘抄和感悟【多篇】

水滸傳的故事是我們耳熟能詳的,豐富的人物形象以及精彩的文筆勾勒出無數畫面,作爲學生的我們自然也可以閱讀一番。下面是小編爲大家帶來的有關水滸傳讀書筆記摘抄和感悟精選範文【5篇】,但願對你有借鑑作用。

水滸傳讀書筆記摘抄和感悟【篇一】

“死去無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元末明初,世事黑暗,病態張狂。這亂世之中一舉人因替窮苦之人辯冤糾枉辭官起義,卻因領頭人居功自傲,親信佞臣疏遠忠良,憤然浪跡江湖,與世隔絕。在這樣一種狀態下,懷着滿腔的熱忱與悲憤,施耐庵開始了水滸傳的創作。

高俅,一個臭名昭着的潑皮無賴,在故事一開始就佔用很多筆墨描寫他如何因會踢毽子取悅人做了堂堂太尉;相反一個有萬夫不當之勇能指揮八十萬禁軍的教頭林沖,卻因比武贏了高俅舉家逃亡遭追殺。越是這不公的社會地位競爭描寫,越激發了讀者的同情與情緒波動,讓人不禁捏了一把汗,此後一羣英雄曹蓋等人使用智多星吳用的計謀,讓身爲押司的宋江也落草爲寇,羣起反之,這“官逼民反”的寫作思想變漸漸的透露了出來;“怒殺閻婆”、“景陽岡武松打虎”、“血濺鴛鴦樓”、“火燒祝家莊”、“大破連環馬”、、、這一羣羣個性鮮明,有血有肉,重義疏財的梁山好漢們,漸漸在社會上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他們招賢納士,劫富濟貧,攻打貪官,且所到之處軍規嚴謹,接濟百姓,在民間傳爲佳話。

可能你會驚歎,這不過是從民間蒐集來的故事性強的小說罷了,憑什麼躋身中國四大名着?這可不是空有虛名啊,你看他描寫水功了得的浪裏白條:“那人把竹篙一點,雙腳一蹬,那條船便像箭似的划向江心,兩隻腳把船隻一晃,便船底朝天,兩人全落入水中。”,“點”,“箭似的”,“一晃”,寫出了張順的靈活敏捷。相反,你再看陸地上稱霸的“黑旋風”:李逵大怒,脫下布衫,雙手一架,早搶了五六條竹篙在手,好像扭蔥一般扭斷了。”這“扭蔥一般”,讓施耐庵傳神的文字功底深入人心。

當然我讀這作品也常會有疑議:如文中“妖術”一次在吳用口中頻繁出現;如“武松打虎”那一章膾炙人口的故事,那吊頸白額大虎當時又飢又渴,躍起必高人數米,武松是怎樣在醉酒的情況下抓住它頭上的皮毛把它硬摁下去呢?我也知道武松的勇猛好戰,但這段佳話在人民口中可漸漸成了神話。

事實上施耐庵是在愁家,愁國,愁天下的煩躁下能寫出如此傳神,把各種故事、人物個性融合地天衣無縫,在當時的文化水平來說已能鶴立雞羣了。我常常會努力想像魯迅一般從他濃重的筆墨中看出一些詞來。魯迅從教科書裏看出了滿是“吃人”的詞,而我從施耐庵的書中看出滿是“胸懷”的氣魄。那一幕幕細到每一個動作的打鬥讓人俯首稱妙;那“及時雨”宋江喜歡結識英雄好漢,仗義疏財,對有本事的人無論貴賤都好好款待,以此名揚四海的胸懷和後文不記前仇,善心待人的性格和親密和氣的領導氣概都像極了施耐庵自己,我想每一個在寫人物文學的時候,都會或多或少的體現出自己內心的想法,在創建人物屬性的時候,都會出現自己的影子,而宋江就是施耐庵憧憬的、那個如己所願的、能得到用武之地另一個的影子吧。

“心在山東身在吳,飄蓬江海謾嗟吁。他時若遂凌雲志,敢笑黃巢不丈夫!”宋江揮筆一書,揮出瞭如此“落草爲寇”的氣概,如此曇花一現卻現得轟轟烈烈的梁山好漢。

水滸傳讀書筆記摘抄和感悟【篇二】

從小到大,《水滸傳》這本書我讀了很多遍,因爲裏面的故事,裏面的人物,都深深吸引着我,而我每一次觀看,都有不一樣的感受。

一書記述了以宋江爲首的一百零八好漢從聚義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遼兵,最後剿滅叛賊,卻遭奸人謀害的英雄故事。讀完全書,印在我腦海裏揮之不去的只有兩個字:忠,義。

忠,即是對自己的祖國,對自己身邊的親人,朋友盡心竭力。宋江在種種威逼利誘之下,仍然對自己的祖國忠心耿耿,這就是忠;林沖的妻子在林沖被逼上梁山之後,對高俅之子的凌辱,寧死不屈,最終上吊自殺,這也是忠。在當今這個社會中,相信很多人都能做到一個“忠”字,但是,卻很少有人能夠做到一個“義”字。

一個“義”字,包括了太多的內容。《水滸傳》中一百零八好漢爲兄弟,爲朋友赴湯蹈火,兩肋插刀,就只爲了一個“義”字;爲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爲一個“義”字。由此可見,一個“義”字雖然只有三筆,有時卻要用一個人的生命去寫。在現實生活中,給人讓座幾乎誰都可以做得到,但救人於危難之中卻不是誰都可以做到的。因爲它需要有相當的勇氣,甚至是一命換一命的決心。

義,可以解釋爲正義。一個具有強烈的正義感的人,就是一個精神高尚的人。古往今來有多少英雄好漢,捨生取義。難道是他們不怕死嗎?他們爲了正義,爲了真理可以奮不顧身,因爲強烈的正義感清楚地告訴他們,什麼是不該做的,什麼是值得用生命去奮鬥的。一個沒有正義感的人,是不會理解這些的。因爲他的正義感已被麻木所吞噬,奮鬥的激情已經被凍結,只是他的靈魂被社會中一些醜惡的東西同化了。

我還清楚地記得《水滸傳》英雄中有一個黑大漢,他生性魯莽,性情暴躁,經常爲小事與他人發生衝突,甚至搞出人命案。但他卻能夠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令那些喪盡天良的傢伙們聞風喪膽。在現實生活中,雖然沒有這樣驚心動魄的大事發生,但“義”字卻滲透着我們的生活。對朋友講義氣,是小義。對素不相識的人或事物也用一種正義的眼光去看待,就是實際意義上的大義。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大義的民族,當日本侵華,多少義氣凜然的革命烈士,用他們的滿腔熱血,誓死不屈,才成就了今日蒸蒸日上的祖國。董存瑞捨身炸暗堡,黃繼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敵人的機槍,這些都是炎黃子孫大義的延續,是中國歷史上揮之不去的光輝。

一個人,可以不相信神,卻不可以不相信“神聖”。當前,我們青少年最主要的任務就是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昌盛。因此,這也是我們民族大義的根本所在。讓我們相信這一份“神聖”,用自己的雙手去維護這一份“神聖”。

這就是《水滸傳》,一本真正的好書,裏面神聖的精神非常值得我們學習。讓我們也做一名好漢吧。

水滸傳讀書筆記摘抄和感悟【篇三】

一百零八位好漢匯成一個萬人傳誦的經典。這就是《水滸傳》,我最喜歡的一本書。

《水滸傳》的作者是元朝的施耐庵,版本可分爲繁本和簡本兩大系統。正文共有七十回本。是四大名著之一,也是古典小說的標本,所以裏面的故事家喻戶曉,廣爲人知。以書中故事爲題材的連環畫、電視劇更是數不勝數。

《水滸傳》是描寫古代農民起義的偉大史詩,長期以來受到廣大讀者的喜愛,這裏有着緊張生動,富於傳奇性的情節,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變化莫測,扣人心絃。每一處都讓人回味無窮,這也是讓我喜歡的一大原因。爲什麼喜歡這本書呢?

我喜歡書裏的反抗精神。書中寫阮氏三弟兄是活不下去了,積極參加劫取生辰綱的行動,後來上了梁山;魯智深本是軍官,因爲疾惡如仇,好打抱不平,與官府矛盾越來越深,被迫落草;武松是在屢遭陷害之後終於徹底造反的。這些都告訴我們人生在世,無論遇到任何事都要有反抗精神,這樣我們纔可以戰勝邪惡,走向成功,不是嗎?

我還喜歡書裏的機智。在第十六回智取生辰綱中,吳用用自己的聰明才智讓楊志中了計,從而成功地奪走了生辰綱。雖然這是一個聰明的小伎倆,但是,這也是生活中的一大技巧,在生活中用點小聰明,也會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比如說,在與朋友相處時,適當地讚美一下朋友,這會讓彼此的關係更進一步;在與人初次見面時,說話好聽,得人心,會在別人心中留下一個好的印象;這些都是我們生活中的藝術。

我也喜歡書裏面的勇敢與豪邁。武松打虎則是讓我最佩服的一個故事了。武松回家看望他的哥哥,在景陽岡前的小店裏聽小二說是三碗不過崗,於是他就喝了很多酒,又聽小二說是景崗山裏面有吃人的老虎,讓他最好別路過那裏,武松不聽勸阻,趁着酒意,上山去制服了那吃人的老虎。他的勇敢折服了我,讓我在困難面前不畏懼,不退縮,學會了堅強,讓我明白了勇敢是戰勝困難的一大法寶。

不過,我最喜歡的還是裏面的仗義品格。書中把人物刻畫的十分生動,但我認爲他們最大的相同點還是仗義。他們可以爲兄弟豁出性命,可以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可以替民伸冤,打抱不平,這些都是他們仗義的體現。這也可以成爲我們生活交往藝術中的一大技巧,爲人在世做到仗義這兩個字,往往會擁有許多朋友。這也會是我們人格的一大魅力所在,成爲我們一個好的品格。

雖然大多數人都認爲《水滸傳》不適合女生看,而像《紅樓夢》這種柔情的書才適合女生看。我卻不認爲,誰是女生就不能霸氣、豪邁,誰說女生一定要溫文爾雅。而我,偏偏就喜歡這本《水滸傳》,它給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體驗,給內心帶來前所未有的澎湃。如果你也想體驗這種英雄氣概,那就翻開《水滸傳》吧,它會給你的內心帶來強大的震撼。正所謂,英雄之志,當屬水滸。

水滸傳讀書筆記摘抄和感悟【篇四】

《水滸傳》是一本人盡皆知的小說,寫的是元末明初的一個農民起義開始、發展到結局中的歌頌農民起義的偉大史詩。

前70回主要說像林沖這樣官逼民反、像盧俊義坑蒙拐騙、像呼延灼被義氣所感上梁山的。越看越想看,但不論如何,這些人聚集梁山的目的是替天行道,反抗當時那腐敗的政治。後50回寫的是徵遼、剿田虎、滅王慶、平方臘的故事,顯得較爲陰暗,讓好漢們死的死傷的傷,最後連幾個頭領也被毒死。是越看與不想看,真是痛恨極了那些貪官污吏。

作者施耐庵可是在人物描寫上下了很大功夫。雖然水滸中的人物大多都較粗魯,但作者寫人的粗魯更是使人稱奇:如魯達的粗魯是性急,不容得半點怠慢、史進的粗魯是任性、李逵粗魯是蠻橫、阮小二的粗魯是悲憤無說處,而焦挺的粗魯是本身的氣質不好……林沖是一個讓我感到很糾結的人物,說他不懦弱,是因爲他不會手一抖寫一紙休書把妻子送給高衙內;說他懦弱,又是因爲妻子被高衙內侵犯又不敢“上訴”最後還被騙進了白虎節堂。

那李逵可算是最魯莽的人了,心粗膽大中有又有那麼一絲絲的天真可愛、率直忠誠。他聽說“假”宋江強搶民女,一怒甚至把杏黃旗給撕了,明白真相後又有勇氣負荊請罪;接老母上山發現被老虎吃了,一怒又打死了四隻老虎……還有其他描寫的惟妙惟肖的人物形象,如武松、魯智深、燕青、宋江、吳用等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

既然梁山上叫做忠義堂,就離不了忠與義這二字。忠,我個人來講,水滸傳大部分人都是“愚忠”。爲什麼呢?宋江是最典型的例子“生是大宋人,死是大宋鬼”。遭受過那麼多的陷害,還是由當時的社會風氣所造成的。如果不是因爲閻婆惜命案,他根本不會投奔梁山。他一直稱北宋的皇帝爲“聖上”,可見在封建觀念中的“天子”在他的心中是神聖不可侵犯的。

高俅到來他親自下山迎接並在談判中保護其不被梁山好漢追殺。他一直認爲走與統治者的合作纔是“正道”他鄙視自己和兄弟們“落草爲寇”。最終爲維護“兄弟們的名聲”將苦心經營的水泊梁山交給朝廷,這便是他招安的源頭之由,這也預示着起義的不戰而敗。最後弟兄們十隻剩八,這樣的“忠”有什麼意義呢?

義,這一“點撇捺”實在包含了太多東西。好漢爲兄弟,爲朋友赴湯蹈火,兩肋插刀,就只爲了一個“義”字;爲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爲一個“義”字。由此可見,一個“義”字雖然只有三筆,有時卻要用一個人的生命去寫!

水滸傳讀書筆記摘抄和感悟【篇五】

很早就聽說《水滸傳》非常好看,張老師也覺得適宜我們七年級學生課外閱讀,我便央求媽媽買。正好媽媽的一位朋友家有,便送給了我。我用了一個月的時間,總算把《水滸》的上冊啃完了。

令我最佩服的就是作者在描寫兩方交戰時的高超技巧。就拿楊志和索超在大名府的那場比武來說吧。不談兩人的盔甲武器,也不談雙方打鬥的場面,單是兩人的馬,作者就寫得活靈活現。索超的馬“色按庚辛,彷彿南山白額虎;毛堆膩粉,如同北海玉麒麟。”而楊志的馬“駿分火焰,尾擺朝霞,渾身亂掃胭脂,兩耳對攢紅葉。”作者觀察細緻入微,雖然在這裏只用了比喻的手法,但在描寫楊志的馬時卻用了四種不同的物來比喻馬全身不同的紅,使人覺得可信、真實,足可見作者技巧的巧妙。

除了看,當然也要思考,我思來想去,就是一個問題不大清楚,那就是何爲好漢?一個人的好與壞是由法律、真理來判斷的,那書中所謂的好漢是以什麼爲標準的呢?武松,他爲兄報仇,殺了嫂嫂與西門慶,那是兄弟情深,也就算了。可他血濺鴛鴦樓,把氣撒到了別人身上,連在張都監家看馬的也被他莫名奇妙地殺了。這看馬的老頭與武松無怨無仇,連面都沒見幾回,有什麼理由殺他?就因爲他幫張都監看馬?武松見孔亮喝酒吃雞,自己只有熟菜,便打跑他,自己霸佔了,這也能稱作好漢?想着想着,倒也想出了幾分道理。以前,人們把“義”看得特別重,史進不就看在朱武和楊春重義氣上,放了陳達嗎?如今,做事都得依法律,如果也學他們一樣,反而會害了別人。

因此,時代變了,人的觀念變了,我們只能用欣賞的角度去看這本書,萬萬不可把它當成教科書。

水滸傳讀書筆記摘抄和感悟精選範文【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