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向着光亮那方讀後感作文

讀後感2.73W

向着光亮那方讀後感作文

向着光亮那方讀後感篇1

一說“希望”我們就想到陽光,想到未來,就會想到那句詩:向着明亮那方……在我看來,向着明亮那方,就是我們的課堂,我們每天站在那裏的地方。我們這些教師,就像農民在田裏種地、工人在工廠做工一樣,我們的生命就在明亮的那方里,行走我們的人生:和孩子們一起,向着明亮那方。

假期中,爲了尋找班級孩子們下學期的課外閱讀書,找尋了很多,金子美鈴的《向着明亮那方》讓我眼前一亮。因爲我從三年級起就帶領我們班的孩子誦讀兒童詩,仿寫兒童詩,書寫兒童詩……和詩歌結下了“友誼”。讀着金子美鈴的《向着明亮那方》,又讓我沉浸在詩歌、童謠的旋律中,是那麼美,那麼幸福……

金子美鈴的詩雖出自成人之手,卻宛若孩童的囈語——那些花園裏的孩子們,有的一邊奔跑一邊放聲大笑,有的蹲在地上邊玩着泥巴邊嘟囔些什麼,還有的對着枝頭的花兒出神,忽然被不知從哪來的蝴蝶弄得好奇起來,“咦呀呀”地瞪大了眼睛。靠近他們,細聽,都是些奇怪的話語:小鯨魚在大海里唱歌,風兒在搖擺的門外躊躇,火車經過了夢之國,在鐵路盡頭的塔頂上有一個白得發亮的星星……日本評論家說;“金子小姐有作爲童謠作家最可貴的素質——想象力之飛躍。這一點是別人難於模仿的。”飛躍,這算是一種讚美吧!

向着光亮那方讀後感篇2

劉同的《向着光亮那方》是我最近剛讀完的一本書。很喜歡劉同,很喜歡這本書。

《向着光亮那方》這本書是誰的青春不迷茫系列之三,這本書得主題就是光亮,正如書中所說,每個人面對生活都有掙扎、困惑、無助、委屈、不服,可每個人面對未來又無比的堅韌、相信、努力、堅持、奔跑。

書中有關於劉同自己的17個故事,這些故事都是劉同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喜與憂、苦與難,回頭來看,這些卻都是照亮他人生的盞盞明燈。當讀到這這些故事時,你會發現原來自己也有似曾相似的經歷或者說感受。書裏沒有皆大歡喜的藥方,只有隱約可見的啓示。

豆芽和劉同是國中好友,兩人成績都是班裏倒數。豆芽國中就退學回家繼承父業了,兩人的命運發生了變化。但是,現在,豆芽已是當地市場大老闆了。我們身邊何嘗沒有這樣的同學呢,其實,每個人都有通過自己的努力熬出頭的機會。無論身處何方,陷入何種境地,都要試着去做環境的主人,向下生根,向上開花!

看到我的傻瓜表叔這則故事前面時,總是忍俊不禁,原來同哥當年也是個調皮搗蛋機智boy!再往下看,又難過起來,福田是如此單純善良的人,可是最終還是離開了。原來,世界上沒有真正的傻子。

書中說到:越來越糟,還是會僥倖變好,取決於你的努力,以及面對大方向的選擇,這基本決定了一個人一生的浮沉。賀老師是一個會在黑暗中找光的人,他用另一種方式讓學習成績不好的劉同體驗到了做學生的另一種可能性,還好,每次劉同都能發現賀老師的用苦良心,知道自己要做什麼,不辜負老師的期望。我想當我們想努力完成一件事情的時候,信念的力量比能力更強大,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都不應該消沉抱怨,而是應該承認自己的不足,去努力去盡力去尋找光。

第三章裏的故事每一篇我都很喜歡,非常暖心。

當看到這一段話時,我簡直要哭了:對於一個很重要的人,無論如何,哪怕幫不到任何的忙,都要知道他的消息,並珍惜在一起的時光。想必同哥是一位非常重感情的人。一路上,有些朋友留下來,有些走散了,還有些會重逢。劉同和卓君的故事,也許我們都曾遇到過,這種失而復得的感覺真的很好。時間有沖淡一切、帶走一切的能力,但我們也有尋回一切、重新上色的勇氣。

關於朋友,劉同如是說:好朋友不是通過努力爭取來的,而是在各自的道路上奔跑時遇見的。一起達成一個目標,分享不同的價值觀,關鍵的時候能彼此給予安慰、鼓勵和幫助。讓我想起了去劉同這本書籤售會那天在海信廣場看到的梵高的一句話:“好友是你生命中最寶貴的財富。有時他們比我們還了解自己。他們給與我們真誠,指引我們,支持我們,與我們共歡笑,共流淚。他們時刻提醒着我們,我們並不孤獨。”

飯店蔡老闆一家的故事太溫馨感動了,每個人在自己灰色難熬的日子,總會有給你幫助的人,即使幫助很小,你也會無限放大它的力量,讓你覺得極其溫暖,彌足珍貴。我們在接受別人的幫助的時候,也要學會去幫助身邊更多的人。

“我不怕我偶爾會難過,因爲我很清楚道路還很長;我不怕我偶爾想放棄,因爲我很清楚那只是自己一時的無力。”“ 一個人不必要多強大,只希望不管經歷過多少不平,有過多少挫折,你都能舒展着眉頭過日子,內心豐盛安寧,不怨天尤人,不苦大仇深。對每個人真誠,對每件事熱忱,相信這世上的一切都會慢慢好起來。” 如果總是“什麼都想要”,那最終就是“什麼都得不到”。 “我想知道你,也想知道自己,在通往未來的路途上,是否能點燃那些微光,一直向着光亮的方向前行。”“ 過不去的事要過去,放不下的情要放下。翻過一頁,才能書寫另一頁,這樣才能讓人生慢慢變成一本書。事過境遷再閱讀,纔有往事繁花似錦,回憶溫暖如初。”······

嗯謝謝!我想要好好過完我的大學生活,人生路還很長,我想要每一步都認真地走過。

這就是我從這本書裏找到的那些光芒,這些故事也足夠暖心,至少可以讓還處在迷茫的你找到一盞燈具,不再畏懼,勇敢提燈前行。

誰的青春不迷茫,其實我們都一樣,但那又怎樣?即使前方很苦,我們也要義無反顧,向着光亮那方。不關你是恰逢瓶頸,還是沉到瓶底,不要抱怨身處何處,要時刻相信,只有自己才能找到照亮自己的希望,因爲不論何時,人生都是剛剛開始,永遠朝向光亮的地方!

向着光亮那方讀後感篇3

花了兩天多一點把這本書看完了,看的過程中時而露出笑容,時而掛着眼淚,書中的情節在腦中迴盪着。書中有一個賣臭豆腐的奶奶,是他們的回憶。

在我們在國小的時候,門口有一個奶奶擺着小攤,賣着各種零食,還有學習用品,印象最深的是奶奶的攤子上有一個大的木板箱,木板箱裏有一牀厚厚的棉被,裏面包裹着冰棒和雪糕,奶奶人很好,買學習用品的時候奶奶會送一個小零食,說愛讀書的孩子是好孩子,如果本子寫完了,身上沒帶錢,奶奶會說下次再來給,奶奶給我們的是一份信任,第二天我們會把錢給奶奶。國中,高中的時候還看到奶奶在那擺攤,這也算是一種回憶吧,想起她,會想起我們那些調皮的日子。看在書中的傻瓜表叔時,淚不自覺的往下流,表叔那麼“傻”,卻又那麼可愛,那麼善良。過年了,家裏來親戚,車開不進去山裏就停在山口,親戚一句,車子應該給不會被偷吧,大家都說沒事,表叔默默拿着被子在外面守了一夜,多“傻”啊,卻又多麼可愛,他把別人的話記在心裏,用自己的方式對別人好。

後來表叔到了該結婚的年紀,媒婆給表叔介紹了腦子不靈光的姑娘,表叔氣沖沖的回家,一回家就哭了,說“我一直都被人說成傻子,我不想娶個傻瓜媳婦,再生個傻瓜兒子”,表叔不是什麼都不懂,他只是有時候不能理解我們太深奧的世界罷了,他只是單純的活着,對別人無條件的好着。表叔有一個存錢罐,後來變成了兩個,在存錢罐上寫上自己和妹妹的名字,把自己存了27年的積蓄分給最愛的妹妹一半。敬佩彬姐的堅強和勇氣,放棄自己穩定工作,帶着她的牽絆努力闖,如果你現在有羈絆,沒關係那是你們闖蕩的動力,現在如果沒有羈絆,是不是更沒有理由不去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呢。欣賞娘娘的樂觀,家庭的不幸沒有讓她消極,她以她的微笑,堅強,樂觀來面對生活。。。。

一切一切,一個個畫面在腦海裏放映着。無論我們在經歷什麼事情,遇到什麼樣的人,記得向着光亮那方走去,如果你不知道光亮在哪,那麼過好我們現在的生活,發現自己的興趣愛好,給生活增加情趣,好好工作,累積經驗,也許現在工作沒有好的發展,說明工作還沒做精,我們還需努力。好好愛生活,好好愛自己。

她的詩中藏着魔法,就像在畫蠟筆畫的時候,隨心地拿起一支筆塗抹,於是草變成了藍色,榛果變成了白色,天空綠油油的,浪花把頭髮染成了黃色……每一種被我們看慣的東西,好像都變了模樣。使我們錯愕的那些獨特面孔,分明就是從睡夢中醒來後告訴人們,有種生命的氣息流淌在它們的血液裏,讓它們會笑,會悲傷,會擠在一起嘻嘻哈哈地看鬧劇,也會獨自在暗處冥想生命的離去。這一首首童謠,是關乎自然的歌,是蠶寶寶在桑葉上摩挲時的琴聲,是螳螂敲打樹木時的鼓點兒,是紡織娘在管笛裏吹奏出的旋律。

《向着明亮那方》,簡約,敏感,而又恬淡清新,童趣十足,正如有人評說的那樣:“(金子美鈴的)童謠正是以清澈的意趣飛越幾十年的光陰,剛好映襯出我們當下生活的模糊與乏味,你我有多久不曾從這些簡短字句中收穫感動?”再隨便翻翻,藍天、碧海、青草、野花隨處可見,而純美、善良的情懷更是貫穿始終。

向着光亮那方讀後感篇4

很難有這麼一個夜晚,關掉網絡、靜音手機、開啓檯燈和翻開書本,一口氣讀完一本書……

三年前,在無數個黑夜中,茫然又擔心拂曉的到來;迷茫又無措的在無盡頭的生活路途中徘徊;無助卻又無法停止腳步的成長風雨中匍匐前行。《誰的青春不迷茫》,劉同20歲到30歲成長的日記寫給他自己看,卻是讓我找到了共鳴。

今天,在這寂靜的深夜,捧着劉同新作《向着光亮那方》尋找新的悸動、等待着黎明的到來。

這本書裏有17個故事,時過境遷,回頭再看,自有悲傷,也自有榮光。只要你不害怕,去接納,那些看似負面的關鍵詞,假以時日,全是照亮人生的盞盞明燈。這裏沒有皆大歡喜的藥方,只有隱約可見的啓示。誰的青春不迷茫,迷茫背後是光亮。

世界廣闊,爲何早早就要定了結局。他說這不是人生的結局,而是另一種生活的開始……

任何事情都會有皆大歡喜的結果,如果沒有,就證明還沒有到最後。

你若不忙的話,可以多給我寫信,說說你的生活,電話打完就忘記了,信還可以來回多讀幾遍。

我們會成爲什麼樣的人很重要,但我們如何對待不同的人更重要。

這個世界上最好的關係是兩個人互相理解,其次是兩個人互相不理解,最差的關係是一個理解一個不理解--我從小就明白了這個道理。這也是那麼多人喋喋不休說了一通之後,對方會說“哦”的原因。

吳曉波:金錢讓人喪失的,無非是他原本就沒有真正擁有的;而金錢讓人擁有的,卻是人並非與生俱來的從容和沉重。金錢會讓深刻的人更深刻,讓淺薄的人更淺薄。金錢可以改變人的一生,同樣,人也可以改變金錢的顏色。

失態並不是因爲別人對你的挑剔,只是你學藝不精,沒有做足準備而已。

記憶和拍照一樣,具備遺憾的屬性,在摁下快門的那一刻,即與當下告別。

愛情之所以美好,歸根到底,不是因爲有了一份感情、有了那個人,而是因爲有了感情、有了那個人之後,你變成了一個前所未見、狀態極好、恨不得每天都去拯救世界的自己。

27歲沉默是金,妥協是金

28歲淚如雨下,頭也不回

29歲不停走,不疾走,把青春唱完

30歲十年青春,既是夢想破滅的過程,也是認識自己的過程

31歲超越怯懦、羞澀和不安,擁有膽識、智慧和勇氣

32歲改變那些根深蒂固的積習

33歲不再向人生索要答案,播出去的種子,開始收穫

34歲明白我們來到世上,不是爲了享樂,而是爲了清賬

35歲人生剛剛開始,向着光亮那方……

向着光亮那方讀後感篇5

“什麼樣的生活就會產生什麼樣的回憶,不怪他太舉重若輕,只怪大家在能交流的時候只顧着表達自己的情緒,所以也只記得住對方的怒氣。”

“風箏是因爲束縛,才能飛得高。

人也是因爲有了親情的羈絆和約束,才變得幸福。”

“風能吹彎野草,也能吹皺睡眠。

但風不能一直吹彎野草,也無法一直吹皺水面。

所以有了“風平浪靜”這個詞。”

“爭吵、敵對、壓抑,這些都是暫時的,所以有了“事過境遷”這個詞。

所以,能在一起當然幸福。不在一起,卻能被家人一直惦記着、約束着、計較着,也是一種幸福。”

“一個人總是善待他不在乎的人,卻對最親近的人過於苛刻。把這個習慣改過來,則天下天平。

我們心中有太多的自我,言必稱我。當我們學會共情,便可以理解之前不能理解的人,包容之前不能包容的事。”

“凡事總有過去的時候,回頭看劫後餘生的自己,原來,萬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

“在你我的心靈深處,都有一個無線電臺,只要它不停地從人羣中,從無限的時空中,接收美好、希望、光亮、歡欣、勇氣和力量的信息,你我就永遠年輕。”

這一句句,都是在看書的時候摘下來,觸動我的語言。《光亮》後面的這幾章,我覺得特別觸動我。不知道是因爲今天自己一個人安安靜靜在宿舍看書纔會產生這種共鳴,還是因爲今天是母親節,而這幾張又剛好在寫親情。不管怎樣,有共鳴和觸動,這本書便沒有白看。在看這幾章的時候,我總是想起我媽。每一次回家,她總是爲我忙前忙後,擔心我在外面吃不好,總是提前問我想吃什麼,準備好等我回到家就能吃到好吃的飯菜。然而我每次卻總是敷衍地回答她說什麼都可以,隨便吃吃就行。面對媽媽的嘮叨,我總是顯得特別不耐煩,完全沒有耐心和她好好講話,她也能看出我的不耐煩,每次都識趣地閉上嘴。想想自己還真是自私啊,把最好的情緒都給了陌生人,而面對最愛自己的媽媽,卻一點耐心都沒有,所有壞脾氣都發在了最親的人身上,而她在默默承受的同時,還一如既往地關心我。覺得自己爛透了,連情緒都控制不好的人,該如何愛人,怎麼配被愛呢?

是的,一個人在外面久了,時常會覺得孤單,但是每每和家人打完電話,就會覺得自己很幸福,因爲總有人關心獨自在外漂泊的自己,被人牽掛是一件幸福的事。也正是因爲有了他們的牽絆,自己才能更加篤定地走下去,心裏纔會覺得安定。

今天是母親節,我給媽媽買了鞋子和包包作爲禮物,早上也在羣裏給她發了紅包,姐姐和弟弟也都送了祝福發了紅包,聽得出來媽媽很開心,偶爾我們這個小家也是很溫暖的。我很享受這種一家人和和睦睦,大家都健健康康,開開心心的狀態。

在外人面前,我總是一副很成熟懂事的樣子,但是隻有在家裏,面對最親愛的家人的時候,自己纔會像個永遠都長不大的孩子一樣,會撒嬌,會鬧脾氣,很任性,因爲我知道他們會一直在,不管我怎麼樣,都會在身邊支持我。但是這兩年我發現,媽媽年紀大了,她很多時候表現得像個小孩子,很多事情會問我們的意見,也會在我們給她買了喜歡的東西而像個小孩一樣地跟別人炫耀。“逆生長”這個詞,用在父母身上其實很貼切,我們不斷長大,而他們不斷變老,我們心智開始成熟,而他們的心智卻開始退化,他們會像個小孩一樣依賴我們,而此時我們應該給他們更多的安全感,讓他們心裏踏實和安定,就如當初他們我們的安全感那樣。我想,我還沒有真正長大,因爲我還時常在媽媽的面前發脾氣,鬧情緒,像個小孩一樣,而此時的媽媽已經邁入了中老年人的行列,她的心智正在退化,已經不能像容忍小時候的我那樣去容忍我的壞情緒,她只能像個小孩一樣默不作聲,生怕影響了我們之間的關係。現在回想,發現媽媽每一次想跟我溝通一些事的時候,都變得有點小心翼翼了,我覺得特別自責,是自己的壞脾氣和情緒才讓媽媽變得這樣小心,以後在家,不管怎樣都要好好剋制自己的情緒,不能把自己在外面受的氣發泄在親人的面前了,這對他們來說不公平。只需要關心你想關心的人,只需要照顧你想照顧的人的情緒,其他的何必太在意呢?

講了這麼多,最後還是想說說劉同這本《向着光亮那方》,前半部分並沒有太多的感觸,可能是因爲看前半部分的時候都不能靜下心吧,偶爾也只看一兩章,還不時和別人搭一下話,看了什麼完全沒有太多的印象,後面部分是一口氣看完的,而且基本上是一個人靜靜地看,所以故事也比較深刻,觸動也會比較多。當然,很大的一方面是因爲後半部分講親情爲主,這條主線,總能令人找到共鳴之處。其實說實話,《光亮》並沒有《孤獨》寫得好,無論是文筆還是故事本身,都不能和《孤獨》,可能是《孤獨》更容易引起我的共鳴吧,我覺得《孤獨》寫得更加用心,故事選材也更加用心,所以纔會有更多的感觸。

最先看的劉同的書是《職場急診室,誰沒有一點病》,後來看了《青茫》《孤獨》,現在是《光亮》,我覺得劉同就像是一個無線電臺,只要打開,就能從中接收到許多美好、希望、光亮、歡欣、勇氣和力量的信息,讓前行路上的你不再那麼迷茫,不再感到孤獨,就像光透過縫隙照進來,心裏都敞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