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蔣勳說唐詩讀後感精品多篇

讀後感2.24W

蔣勳說唐詩讀後感精品多篇

《蔣勳讀唐詩》讀書筆記 篇一

三月靜讀二本書:蔣勳說唐詩,說宋詞。

真的喜歡讀蔣老師講解各種文學、書法、美術經典。聽他講過紅樓夢、白蛇傳、古代神話,寒食貼、富春山居圖還有外國的羅浮宮。他擅長用自己的生命體驗來詮釋古典意象,從文學到美學,充滿詩意,充滿禪機,娓娓道來,好看,好讀,好美。

頗有感觸的是李商隱的《錦瑟》,講出接近五十歲時生命經驗的感嘆,神祕、美好而又傷感。

錦瑟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也許在四十六歲的時候,他彈着琴,忽然覺得瑟爲什麼是五十根弦,好像也在說爲什麼生命匆匆就過了五十年。彈着,唱着,是在一句一句地思念自己慢慢消失的年華。這一生中最好的回憶是什麼?生命爲什麼值得眷戀?生命到底是什麼樣的狀態?

“莊生曉夢迷蝴蝶”。是迷失,還是迷戀?生命中的彷徨,真實與不真實感,現在都不確定了。

“望帝春心託杜鵑”。生命或許有迷惑、迷失、迷戀,生命的真理、道理並不清楚,但有一點確定,生命的熱情還在。

“滄海月明珠有淚”。傳說在夜晚月圓的時候,蚌殼會一一打開,讓它的珍珠去吸引月亮的精華。讓人感覺到在一個月圓的晚上,海洋之中所有的蚌殼全部張開來,一粒一粒圓形的珍珠與天空上的明月之間有了關係。美麗的美人魚在月圓的晚上,一邊唱歌一邊哭,掉下來的每一滴淚水全部變成珍珠。彷彿生命中的無怨無悔、永續不斷。

“藍田日暖玉生煙。”溫潤的、涼涼的玉,深埋在黑暗的地下,不被人知。但在太陽生升的時候,他會感覺到太陽的溫暖。

這是四個生命的經驗,是在“思華年”的過程中,爲自己找到的四種生命不同的狀況。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生命身處華麗的時候,也許根本沒有意識到。真正的華麗是在回憶當中才發生的。想想自己的初戀,想想最浪漫的時光,想想最難割捨的情感,大概都是“此情可待成追憶”。甚至從來沒有跟別人講過,但是在生命裏面,會反反覆覆被懷念,被回憶。可是那個時候,已經過去了。

可是那個時候,真的已經過去了。

《蔣勳讀唐詩》讀書筆記 篇二

誰現在還會讀唐詩?想一想,心裏有些吃驚,似乎只有中文系的部分學生和牙牙學語的孩童。這當然也是現實的需要,它實在不能帶來什麼經濟效益。當下顯然不是一個讀詩的時代。讀詩既沒有時間和心情,也不能改善生存環境。

但是在生活中,我們卻需要一些詩歌的味道。比如,當有一天面對青山碧水時,我們往往興☆☆奮起來得手舞足蹈,急切地想表達點什麼,卻似乎只能在“啊啊”聲中悻悻地放下手臂。當我們在觥籌交錯之間,想文雅一下生活時,卻只能詞不達意地說着各種說辭或各類段子,請對方下酒。第一個場景很靜美,第二個場景很熱鬧,詩似乎都不能與之相融。但在唐代,詩充盈於生活的各種場景,那時的詩人面對美景可以吟誦抒發,面對美酒可以高唱豪飲。

這麼說,你會說,那是在唐代呀,現在怎麼可以!唐代是一個什麼樣的時代?蔣勳說,唐朝就像漢文化一個短暫的度假期,是一次露營。但我們對那樣的露營豈能無動於衷?唐朝是一次短暫的出走,唐詩裏的燦爛與華美讓我們感動和嫉妒。我們期望“夢迴唐朝”。那麼,怎麼回去?

蔣勳告訴我們,要讀點唐詩。因爲,唐詩是一粒珍珠,值得我們關注和珍惜。蔣勳說,魏晉南北朝的三百年,有很多文學實驗,這些實驗是在爲一個大時代的到來做準備,準備文字,準備聲音,準備詩的韻律與結構,這個過程就是琢磨“唐詩”這顆珍珠的過程。唐代是詩的盛世,經過幾百年“水到渠成”的積累準備,唐詩綻放出燦爛與華美的氣質,那麼多詩人像彼此有約定一樣同時誕生,欣然相攜着來赴詩的盛會。

蔣勳是怎麼來讀唐詩的呢?他先講“大唐盛世”,有了真正的“盛、大”,唐朝纔是一場精彩的戲,那麼多詩人才能在這個舞臺上留下自己的傳奇,並共同奏響一部空前絕後的交響樂。蔣勳講的第一首詩是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在這首詩裏,他認爲應將題目中的五個漢字分解開來,即春天不必用來形容江水,花朵、月亮不必形容夜晚,“春、江、花、月、夜”是知己,也是陌路,偶然相逢,又各自離去。在分析了每句詩的含義後,蔣勳說,這首詩從“用字、用句到哲學思想與文字的華美,都到了完美的境地”,這其實不是張若虛個人才氣的表現,而是時代的水到渠成。沒有魏晉時期的清談,沒有“四六駢文”的練習,就不會產生擁有這樣胸懷與氣度的詩人,也不會產生具有如此明顯宇宙意識的“孤篇”鉅製。

宇宙意識在唐代被詩人們凸顯出來,因此唐詩展現出宏大的格局。這是因爲,唐代的詩人總是在跟月亮、太陽、山川對話,他們的生命都被放大到巨大的空間中。也因此,他們纔會吟誦出“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的孤獨空運,描繪出“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浩茫蒼涼,發出“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千古之問……

在蔣勳的唐詩講解中,他多次提到“農業倫理”,並不斷說唐代如何衝破農業倫理。什麼是農業倫理?簡單地說,就是日常的生活規矩,應該怎麼着,不該怎麼着。唐代是出走的露營,不怎麼遵循這個倫理。與“農業倫理”對應的,似乎是出走與清狂。在唐代,它顯現爲“貴遊文學”,繼承着南朝王謝子弟的傳統,顯示出豪華、奢侈的風尚,對青春、豪氣、揮霍等等進行直接的歌頌。這也構成了唐詩的主體精神。王維的《洛陽女兒行》、李白的《將進酒》都有對揮霍無度的歌頌。

在講到唐代最偉大的兩位詩人李白、杜甫時,蔣勳談到,“在中國的整個思想極度成熟,文學達到登峯的時刻,李白體現了老莊思想的最高完成,杜甫體現了孔孟哲學的最高完成”,兩人同時分享了大唐盛世的詩歌高峯,李白是詩仙,才氣橫溢,不遵守人間的規則;杜甫是詩聖,在羣體的生活中進行自我錘鍊,承擔起知識分子對家國的使命與責任。蔣勳認爲,每一個生命都有兩個部分:像李白一樣對個體生命完成的追尋,因之放歌山林;像杜甫一樣回到塵世間,對最卑微的生命充滿同情與悲憫。我們一千多年來對兩人優劣的討論,是一個很大的精神浪費,因爲文學的美不是生命的窄化,而是讓之開闊。

唐朝的詩人除過具有宇宙意識,反抗農業倫理外,還具有深沉的擔當意識。這之間大概有一個過程,先是有宏大的氣象,指天問地,高歌豪飲;但等到“漁陽鼙鼓動地來”,平靜的繁華生活被打破,更多的詩人開始記錄社會底層被政策體制壓迫的苦難狀態。杜甫在顛沛流離的逃亡流浪中,放下長安水邊的麗人(《麗人行》),開始關注兵車(《兵車行》),描繪官吏(《石壕吏》《新安吏》《潼關吏》),埋怨秋風(《茅屋爲秋風所破歌》)。文學帶來的壓力,留着整個歷史當中,變成一種良心。

杜甫介入現實的巨大努力,被白居易、元稹等人很好地繼承起來。他們這些知識分子出於一種自覺,發起古文運動,希望文學能夠走向非常淺白的道路,與社會改革結合起來。我們年輕的時候可能對“文以載道”反感,覺得裏面是八股教條,但成年後,會逐漸覺得這種反省和批判的動人。白居易認爲文學的格律、形式、文字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內容,如果不寫出“生民病”,是對不起自己的良心的。那個時代知識分子的良知與自覺,要面臨巨大的壓力,但他們還是希望能使自己的文字成爲重要的社會批判力量。所以,寫了“花非花,霧非霧”白居易不再去寫《琵琶行》與《長恨歌》,而是努力關注新豐折臂翁、白頭宮女等等,去記錄和揭開底層弱勢羣體的災難、孤獨與苦寂。

對於李商隱的詩歌,蔣勳將之置入晚唐的整個氛圍中去分析。他說,到了晚唐,大唐盛世、李白的故事成了傳奇,武則天、唐玄宗、楊貴妃的故事也都成了傳奇,李商隱時代只能是對唐代華麗的追憶,李商隱大量的無題詩充滿了幻滅與眷戀的糾纏。蔣勳將這類文學定之爲“頹廢文學”,反映出繁華後的反省與沉思。而讀李商隱的詩,主要是體味晚唐這種在繁華過後慢慢暗淡下去的氣息,而不是通過論文去分析其中的種種折射。“畫面本身只有一個內容,任何人將自己投射進去,其實都可能是錯的”。

中文系白衣飄飄的時代雖是明日黃花,牙牙學語的孩童卻是生生不息。喧囂紅塵無法映出唐詩的色彩與價值,但我們的生活之中卻不能沒有唐詩的氣息。遠離唐詩,是因爲我們要面對現實的無奈;親近唐詩,是因爲我們需要安靜地面對內心。出入唐詩,我們的身心纔可能更趨平衡、更趨健康。

《蔣勳讀唐詩》讀書筆記 篇三

唐詩是中華民族文化的藝術瑰寶,像是一粒鑲嵌在文學史上的明珠,使人無法忽視它的潤澤閃耀。還記得從小接觸到的第一首詩,便是翻開課本以後的“鵝 鵝 鵝,曲項向天歌”之句。我想,上過這麼多年學之後,誰心裏又會不記得幾句膾炙人口的詩呢?近日因爲興趣又重讀了手邊的這本古典詩詞書。《蔣勳說唐詩》盡以唐朝詩歌爲題,從初唐品評至晚唐,歷數幾位深具代表性的詩人和詩篇,並以作者的美學眼光和學識修養做了闡釋。就跟隨着書中的腳步,感受這大唐盛世孕育出的詩中上品吧……

打開書頁就可看到單在詩人王維一人的身上便兼具兩種氣質。取過進士,晉過高官的他有“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的意氣風發;以及後來晚年隱居山林“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的寧靜從容。

詩人李白一生以遊俠精神仗劍天涯,寫下大量詩篇,以他的天馬行空讓人學會放下一些事。心情鬱悶不得志時不妨讀讀他的“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人生苦短,不過匆匆數十載,更要放開懷抱“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爲什麼要把時光浪費在不美好的事情上呢?既然時間有了緊迫性,就好好享受生命中的美好,苦中一點甜吧。

而詩人杜甫與白居易詩中飽含的人道主義精神和人文關懷,感召人們能夠拾起一片心。即便到了現代社會,我們生活的周圍仍有弱勢羣體的存在。《石壕吏》、《兵車行》、《賣炭翁》等詩篇描繪出的戰亂困苦、民不聊生至今讀來揪心。“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詩人的大愛情懷在千古之下,仍提醒我們,在自身溫飽的狀態下也不要忘了這世界上仍有許多人還掙扎在貧困線上。無論到了什麼時候,人都應該有同情心、同理心,此時就更該珍惜如今的幸福生活,勤儉節約不忘本,惜一飯一蔬。

到了晚唐的李商隱,詩作哀豔濃麗,卻是往內收的,集中式的關注自身。“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句句只以自身出發抒寫私情,而他這樣私人化的生命經驗卻能讓讀者覺得字字句句也在寫自己,曾幾何時,我們都許在面對一地風景時感慨或悵然若失,失意於時光流逝或努力地爲生活尋找一點小快樂,誰都有過自己與自己對話的片刻,也就特別容易引起共鳴。

唐詩發展漸變的過程就像是人的一生,從少壯到中年到遲暮,從慷慨激昂到憂國憂民再到惋惜哀傷。無論是帝王將相還是百姓生活、衣食住行,唐詩爲我們提供了豐富的人生經驗。最終,唐詩中所有的情感都匯聚一處就是人情,體會邊塞田園的碰撞,兼收幷蓄的包容,李杜之間的惺惺相惜以及“微注小窗明”的點點欣喜。

雖然我們處在一個詩歌失落了的時代,但詩情畫意卻也烙印在國人心中,在現代社會高樓林立水泥磚瓦的包圍之下,讀一讀唐詩就如放飛心裏的風箏,在朗朗上口、合轍押韻的吟誦中尋到一種心靈的依歸。最後,就像作者在書中說的,讀完這本書,就走出去忘掉,讓詩魂融入血液。有一日,不拘你在哪裏,祖國或異鄉,看到那樣的情景,便不自覺的明白了什麼是“江天一色無纖塵”,什麼是“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擁有這一晚春江花月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