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人生的境界讀後感精品多篇

讀後感6.71K

人生的境界讀後感精品多篇

人生的境界讀後感 篇一

馮友蘭教授,是我國近代著名的哲學家、教育家。是河南唐河人,算起來,我們也是鄰鄉了。

據我所知,馮友蘭先生是近代以來中國能夠建立自己體系的少數幾個哲學家之一。他的思想在中國現代史上佔重要地位,在國內外都有很大影響。他在中國哲學史的研究方面,形成了富有思辨性的獨特思想體系,是第一個把中國哲學和西方哲學進行比較研究的人,也是較早地把中國哲學介紹到西方的中國人之一。他一生著述甚豐,中、英文著作近500萬言。

馮友蘭先生從事教育六十多年,辛勤培養了一代又一代哲學工作者,可謂桃李滿天下了。同時,馮友蘭先生始終是一個堅定的愛國者,不論在什麼環境,他始終如 一地熱愛自己的祖國,拒絕國外奢華的生活,義無反顧地回到自己的`祖國,建設自己的國家,把一生都獻給了自己的母親――祖國。

馮友蘭先生在學術界的造詣在國內沒幾人能及的,其學識自不用說。我現在想說的是,馮先生的人品和人格。近日重讀先生的《談人生的境界》,感悟頗深。反覆體會先生的這篇經典之作,我纔對先生生前曾寫下一幅對聯,有了一番領悟了。“闡舊邦以輔新命,極高明而道中庸”。原來,先生的上聯說的是自道平生志事,下聯說的是所求理想境界,我想,這副對聯也許最能充分表達了先生的爲人爲學。也使我真正領悟先生之“智山慧海傳真火,願隨前薪作後薪”的境界了,唉,原來先生就是一位傳播人類智慧“真火”的人啊!

先生在《談人生的境界》中開宗明義:“哲學的任務,就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我們可以把各種不同的人生境界劃分爲四個等級。

從最低的說起,它們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按照先生的說法,人人都有境界,只是由於自己的閱歷、經驗及所處的地位等因素影響,人的境界有相當大的差異。可以說,每個人各有自己的人生境界,與其他任何個人的都不完全相同,這點就不難理解了。

我在想,所謂自然境界,無非是一個人與生俱來的。這種境界是本能的,與習慣、習俗相關聯,我理解就是一種原始的力量,勿需教化、勿需覺解的,是一種自然而然的事。你可以想象,連初生的小孩都具備這種境界的。

那麼,功利境界呢?那就是人開始考慮得與失了。他會思前想後,會利益取捨。他的動機是利已的,後果也是利人的,也就是說動機、行爲對已有利,對人也有利,但從出發點來看,當初他行動前,他就考慮了這些因素了,人畢竟要患得患失了呢!

道德境界當然是更高一個層次的了。具備這種境界的人,考慮的是社會的利益、他人的利益,而從不考慮個人的得失。所謂“取義不取利”也,爲社會利益做事,符合道德規範,滿足人們的需求,是一個純粹的利人不利已的人。

再來看天地境界。關乎天地之上,其思其想超乎凡人,大多遠見卓識,考慮的是一個團體、集體及社會之利益,是所謂的大境界。這種人有一種強大的精神動力,爲目標奮鬥、努力,積極做好自己的工作。

我想,自然境界自不用說,我們每個人通過不同的歷練、教化,最起碼對自己的要求是利人利己,不損人利己,做一個具備真正意義上的功利境界的人,這個應該不難,這也是一個人爲人的基本標準吧;但對絕大多數人來說,要考慮爲他人謀福利,爲社會作貢獻,爲社會留一些物質和精神的財富,也就是要做一個道德境界的人;當然,對於一些志存高遠之人,就要追求人生之最高境界了,你就要達到天地境界啊!

人生的境界讀後感 篇二

如今我們所處的競爭時代,是一個優勝劣汰、適者生存的年代,等待別人的幫助或者是祈求神靈的恩賜顯然是不合時宜的,只有知難而進,勇於第一個吃“螃蟹”,纔有機會抓住屬於自己的待遇。

每個人都是渴望成功,成功意味着很多美好的事物;成功意味着人生的欣欣向榮;成功意味着更好地享受生活;意味着獲得讚美、贏得尊敬;成功意味着自由,免於各種煩惱、恐懼、挫折、與失意的壓迫;成功意味着追求生命中更多的快樂與滿足;意味着勝利,意味着最大的限度地實現自我價值。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是個成功者,沒有人喜歡終日唯唯諾諾,看人臉色;沒有人喜歡成爲一個可有可無的二流角色,平平庸庸度過一生。可以說,每個人來到世界上都是爲了獲得成功,就是爲了獲得不斷的成長,不斷向高處前進。

人生充滿了挑戰和機遇,進與退、損與益、智與愚、榮與辱、福與禍、強與弱、剛與柔、難與易、有與無、生與死、勝與敗……。種種的矛盾衝突交匯,變化,伴隨着人的生命過程,這些矛盾即是人生的挑戰,也是人生的機遇。

如果直麪人生的挑戰?是沿着別人鋪成的路走下去?還是自己奮鬥來尋找新的出路?

直麪人生是每一個渴望成功的人必須接受的挑戰,也是抓住機遇的首要前提。沒有前提成功的路就沒有基矗。

老子在《道德經》中指出:“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這種辯證的思維,至今對我們依然啓迪着。他告訴我們;任何事情都是從微小處萌芽,都是從頭開始的,只有知難而進,不斷的努力才能夠獲得成功。

人生的境界讀後感 篇三

馮友蘭先生在《人生的境界》一文裏提出了人生境界的諸多問題,這種人生(即精神)境界,有高下(四級)之分,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他說,人的境界不同是由於人存在於自然和社會之中的“覺解”不同而決定的。這種提法應該說具有一定的現實指導意義。

俗話說:人分三六九等。的確,人與人是不一樣的。人與人之間的差異並不在於個人財富的多少,官位的高低,人的差別體現在對人生的感悟,對人生的把握,個人“覺解”的差別上。正是這“覺解”的不同造就了人的不同,人生的不同。

馮友蘭先生把它分爲四種,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這與傳統思想中把人分爲人、大人、賢人、聖人四種是一個道理。

該怎樣選擇人生境界呢?一個人做事可能只是順着他的本能或其社會的風俗習慣,他做的事對於他並沒有意義或少有意義。這種就是自然境界。自然境界作爲四種境界中最低一級,凡非原始人或幼童之正常人按常理來說不會停滯在該境界。而處在功利境界的人做事往往以自我利益爲中心,他所做的事,其後果可以有利於他人,但其動機是利己的。在弱肉強食的社會中爲了自己固然沒有錯,但若終身停留在該境界則難免有俗氣之嫌。一個人若僅僅爲利而活,那不能不說是人生的一種缺失。真正讓人不同於人的在於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前兩者是人本來就是的人,後兩者是人應該成爲的人。

道德境界與天地境界是傳統文化中中國人的人格理想,即神於天,聖於地,即理想主義與現實主義的統一。人的意義應與天和地一樣。天地人並稱“三才”。天時、地利、人和纔是國家興旺、事業成功的基礎

我認爲人生的境界當以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最爲高尚。賢人與聖人不同於市井之輩也就在於其人生“覺解”的不同。由感性到理性,由個人到自然,由“覺”入道達到理想主義與現實主義的統一,融入自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這纔是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的真諦。

人生的境界讀後感 篇四

曾讀過這樣的故事:有個叫楊密的官員,在一個漆黑的夜晚,拒收了屬下送給他的賄賂。屬下很詫異:這件事沒有人知道,你這樣清高是做給誰看的。只見楊密坦然說出了這樣的話: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說無人知道?天地之間,人最大。這種 “大”,不是個人形體上的巨大,而在於發自他心靈深處那種讓人震撼、讓人汗顏的東西。這是雖處“舉世皆濁”的世道,仍能自覺保持洞察萬物,淡泊名利的一種心態;這是擺脫世俗的監督、約束之後,仍能自覺保持清正廉潔的一種品行。楊密的行爲充分體現了這種“大”,他活出了自己的人生境界,成了封建士大夫中的佼佼者。

馮友蘭先生將人生的境界分爲四種: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自然境界的人做事完全出自“本能”,類似於原始人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至於爲什麼要下地幹活,他們也不知道。功利境界的人做事則是歸結於一個字“利”。“我爲人人,人人爲我”出發點是爲了別人,目的卻是爲了自己,對社會有益,是積極的功利行爲;損人利己,爲了自己不惜損壞別人,對社會有害,是消極的功利行爲;至於損人不利己,則是“偷雞不成反蝕把米”,害人害己,是愚蠢的功利行爲。與功利境界不同,道德境界的人做事則是另一個字“義”。“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捨生取義,殺身成仁”,這些話語是對“義”的最好解釋。“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林則徐,還有那些默默付出的人們,他們的偉大是他們對國家、對集體、對他人的那份犧牲,是那份不求回報的責任和良知。千百年來中國社會的發展與進步,正是由於這些人的執着追求與默默犧牲。他們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精神的不屈脊樑!天地境界的人做事眼界更爲開闊,行爲更顯博愛。抗戰時期的加拿大醫生白求恩,不遠千里來到中國,手術檯就是陣地,最終犧牲在中國。他的愛心跨越了國界,着眼於不幸的人類,做了天地之間更大的“人”!印度洋海嘯中的國際捐助,汶川地震中的國際救援同樣體現了各國具有“天地境界”人們的愛心,彰顯了他們對異國生命的尊重,對自然同類的同情,活出了更高的人生境界!

人要活出自己的“境界”,也許是忙碌生活中的一份坦然,也許是人生失意後的一份曠達。人生的境界是一個不斷歷練,不斷成熟的過程,也是一次冷靜選擇,認真把握的結果。幸福始終把握在自己的手中,我們會以更高的人生境界,活出自我,活出灑脫!

人生的境界讀後感 篇五

最近我無意之間注意到了書架上的一本書,任何書都無法引起我的關注,唯獨這本《人生的境界》深深的把我的心給死死的勾住了。

這本書的封面極其簡樸,而我就喜歡這種簡單、樸素、有特點的書。

翻開第一頁季老的簡介出現在我眼前,其實我對任何作者的簡介都不太愛仔細讀,但是季老是我最尊重的大作家之一,不看豈不是不想了解我最尊重的大作家基礎資料嗎?我連基礎資料都不看的話,那季老的文章我再怎麼深入進去呢?季老是山東聊城臨清人,他是國際著名東方學家、語言學家、文學家、國學家、佛學家、史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著名代表作品有《牛棚雜憶》、《天竺心影》、《中印文化關係史論集》等。

翻開第二頁,也就是季老的文章,第一輯是《人生隨想》。而第一篇則是《人生》,我的親戚、同學,都說我才五年級就看這麼深奧的書,我並不那麼覺得,我覺得雖然我有些地方不懂,內容不太適合我,但這是我愛看的書、願意去思考內容意思的書。第一篇《人生》中,季老說:“我勸人們不妨在吃飽了燕窩魚翅之後,或者在吃糠咽菜之後,或者在卡拉OK、高爾夫之後,問一問自己:你爲什麼活着?活着難道就是爲了恣睢的享受嗎?難道就是爲了忍飢受寒嗎?問了這些簡單的問題之後,會使你頭腦清醒一點,會減少一些糊塗。謂予不信,請嘗試之。”我每天都在試,效果的確如季老所言:會使你頭腦清醒一點會減少一些糊塗。

第二篇《再談人生》我看完後囫圇吞棗,大有不求甚解的味道。

第三篇《三論人生》季老批評了曹操那樣毫不利人、專門利己的人,並且季老還言道:毫不利人、專門利己的人,普天之下倒是不老少的。說這話,有點泄氣。無奈這是事實我有什麼辦法?季老又說:“古往今來的許多仁人志士,他們爲什麼能爲國捐軀?爲什麼能爲了救別人而犧牲自己的性命?魯迅先生所說的中國的脊樑,就是這樣的人能有。”我的個人觀點是:孟子所謂的浩然之氣,也是隻這樣的人能有。

後面的41篇,季老更是費勁心思寫了出來,加上這幾篇,季老寫了44篇,分爲3個部分,第一個部分:《人生隨想》共十七篇。第二個部分:《九十述懷》共十五篇。第三個部分:《死的浮想》共十七篇。不要嫌多,你一點點的細細鑽研,會給你人生的道路上再添上一盞指明燈。

這本書的最後,季老說道:“人世多悲歡,珍重生命的人,會尋求一種較合理的人生態度,我所欣賞的人生態度,是道家的一種境界。正如陶淵明詩中所云: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應盡便須盡,無復獨多慮。縱然身處大風大浪中,也不歡喜也不傷悲,凡是盡力而爲,無需多過糾結思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