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安妮日記讀後感高一800字2021

讀後感2.4W

安妮日記讀後感高一800字2021

一本日記承載了一段悲痛的歷史;一本日記記錄了一位少女成長的心路歷程;一本日記目擊報道了二戰期間在德軍佔領下,人們的苦難生活,這就是《安妮日記》。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安妮日記讀後感高一800字2021,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歡迎閱讀!

安妮日記讀後感高一1

在安妮生活的時代裏,她每天白天都要提心吊膽的過着,而我們卻不用,我們什麼事情都可以不管不顧,只需要舒舒服服沒心沒肺的生活着。不論做什麼安妮永遠都是輕手輕腳,更別談大聲喧譁了,這是她想都不敢想的。想想我們,與她比我們過的是多麼的令人羨慕,自由,安逸我們都擁有。

從安妮的日記中,我看出了她的害怕,她將居住的房屋稱作“密室”,就這個詞我們就馬上會聯想到的就是黑暗,“密室”是四處都不透風沒有一點陽光的,住在這種地方她該有多麼難過。和我們差不多的年紀,我們經歷的卻是截然不同的,我們是多麼的幸福,她的那種害怕我們也許永遠都不會知道是什麼樣的感覺。她天天必須悶在家裏不可以出門,隨着夜晚的降臨,偷偷瞄一眼月光也是膽戰心驚的事,可我們做事完全隨心所欲,出家門是最基本的,我們還有散步逛街等等活動,相比較我們便會對自己的生活感覺很滿足了。

安妮不敢的我們統統都敢,她要是活在我們這個時候,她該會多麼開心,我想她肯定會好好珍惜所有的一切,她會做很多很多自己感覺想做又有意義的事情,絕不會糟蹋這些時光——不過這些想象僅僅只是我們強加給她的,她不可能會享有這些假如,她永遠都只是生活在戰爭時代的女孩。她不能擁有這些假如,可是我們卻可以,也許是我們的生活太過安逸,我們身邊有那麼多虛度光陰的人。

讀完安妮的故事我開始反省,我們不該這樣的,我們應該好好的把握現在自己所享有的一切,多做有意義的事情,我們不該爲了一點點的小事就和同學朋友發生矛盾,做事也不該永遠拖拖拉拉的浪費時間。《安妮日記》,這本書真的讓我收穫了很多,珍惜現在的一切,享受所有的美好時光,帶着快樂感恩的心學習成長。

安妮日記讀後感高一2

剛讀到《安妮日記》,我以爲這是一篇虛構的故事。但是,在看到後記的時候,我才知道,這真的是一位猶太少女1942年至1944年的日記,記錄的很多真實發生的故事。

一九四零年,二戰一觸即發,德國侵佔荷蘭,對荷蘭的猶太人進行了殘酷的種族“清洗”運動,猶太人必須在醒目的地方別上一顆黃色的小星星來與其它人區分。希特勒把他們描繪成卑劣低下等民族,猶太人被德軍捉去做苦力,生病也不能去看病,收到了極大的虐待,就算有好心的荷蘭人想要幫他們,但看到那顯眼的黃色五角星也都無能爲力。

主人公安妮·弗蘭克一九二九年六月十二日生於德國的法蘭克福,父親是當地頗有名望的商人,母親則是出身貴族,家族地位顯赫。安妮還有一位姐姐瑪格特,她聰明善良。家庭富裕,父母關愛,可以說,安妮擁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在十歲之前,她無憂無慮度過了童年。但是那時候已經不太平了,猶太人四處被捕,爲了安全,他們全家只好搬到一個不爲人知的“祕密小屋”生活。在那裏,除了一起生活的猶太人之外,安妮父親手下的工作人員——克萊曼、庫格勒、梅普和艾莉·沃森也知道他們居住的地方,沒事的時候會去看把他們,還幫忙代購食品和生活用品。

安妮他們的生活條件很不好,每十五分鐘就會響一次鐘聲,很潮溼,他們白天不能發出聲音,不能走動,連窗簾都不能拉開,不然就很容易被發現。我認爲這讓生活很不好,過的躲躲藏藏。但是安妮卻說,這是非常好的藏身之地,可以看出她十分樂觀。

從她一開始的日記中就可以看到,她十分快樂,有很多朋友。後來,又寫到和爸爸媽媽、鄰居的隔閡、衝突。安妮在日記中寫道“我的性格有兩面,一面沒大沒小,嬉皮笑臉……可這一面總掩蓋了我更美好,更深沉、純潔的另一面……”安妮獨立堅強,是非分明,有主見和理想,她勇敢地笑對一切,即使是在這麼危險的情況下,他們還是學習、慶祝節日,期待着戰爭結束,美好生活的開始。可是好景不長,兩年不到,“祕密小屋”被發現,住在裏面的猶太人全部被捉,他們服役,被殺,安妮也去世了,那時,她還沒有十五歲呢!這個年紀,應該是花一樣的年華,一個生命的開始,可卻因爲戰爭,卻被終結了。有一句話我認爲安妮說的很對“爲什麼人類的飛機越造越大?炸彈越來越猛?爲什麼人們一邊把房子夷爲平地一邊又不知疲倦的重建家園?爲什麼每天要把幾百萬元投入戰爭,卻捨不得投一分錢給醫學研究者、藝術家和窮人呢?爲什麼這個世界上有的人在忍飢挨餓,而另一些地方的食物卻多的發黴腐爛呢?唉,人爲什麼這麼瘋狂!”是啊,爲什麼?爲什麼要有那麼多的戰爭?難道,那些人看到那些無辜的同類慘死,一點愧疚感都沒有嗎?安妮也有自己的夢想,想要寫書,不想平凡的過一生。

我敬佩安妮,她和她的日記,都是那麼的偉大!

安妮日記讀後感高一3

不願去回想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那場全球性的戰爭,一想起它,腦中便會浮現出遍野的屍首和撕裂心肺的痛苦呻吟,我不要看到不幸的淚,不要看到絕望無助的眼神,我要聽到全世界人民高聲頌讀渴望世界和平的讚美詩,而不是吟唱無助的詠歎調。

初涉《安妮日記》大約是在兩年前吧,好奇的我與一名猶太小女孩進行了一番心靈的交流。正是這番不尋常的交流使我的心靈有了如此的震撼與觸動……小女孩名叫安妮,出身在一個猶太家族,父親是一家糖果公司的老闆,因此小安妮從小就過着衣食無憂的幸福生活。然而,正值豆寇年華的小姑娘怎麼也想不到自己會有悲慘遭遇。希特勒發動了對波蘭的突襲戰,二戰由此爆發,接下來便是對猶太人的大肆屠殺……無奈的安妮一家悄悄躲進了父親公司中的一間密室,躲避戰爭。然而,他們最終還是被發現了。安妮一家被兇惡的納粹黨徒關進了令人窒息的集中營。但是,安妮並沒有對生活失去信心,她堅強,她努力。她每天在發黃的牀榻上悄悄記錄自己的生活,自己的信念……我堅信,這麼一個對生活充滿嚮往的'少女有理由活下去,並且活得更爲出色。出人意料的是日記突然中斷了,無奈的她終於含淚倒在了黑暗中,但是她的精神並沒倒,堅強的猶太人頑強地生存了下來,法西斯政策倒臺了,她們獲得了重生……

讀完整本書,我的心中漾起了莫名的感動,有爲安妮的不幸而感到悲傷,也有被頑強的猶太人民的鬥爭精神的感動,的是對那種黑暗獨裁統治的憎惡、不屑與鄙視。我悲憤,爲什麼有人在製造不幸,難道在物質文明飛速發展的今天,戰爭是維護利益的僅有手段嗎?我悵惘,爲什麼我們不能生活在一個和平的世界,就像桃花源一樣,蒙太奇也好,烏托邦也罷,但那兒沒有硝煙,沒有戰爭,男女老少平等博愛,愉快地生活在一個寧靜的世界,但這可能嗎?是的,我敢說可能。因此,我希冀,希冀我們的世界停止戰爭!希冀白色的和平鴿在這方樂土拋下橄欖枝,希冀我們的人生色彩斑斕。

聽,遠處傳來了頌讀讚美詩的聲音,渾厚而圓潤的嗓音縈繞在我們耳際——人性的光輝!

安妮日記讀後感高一4

《安妮日記》是以一個小女孩的視角記述二戰期間密室裏的人的生活實錄。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戰爭境況對德國納粹來說越來越緊迫,同時,他們對猶太人的大肆屠殺也在不斷加劇。安妮·弗蘭克隨着家人躲藏到父親公司的頂樓上,同時還有父親的朋友萬達安一家,隨後又來了一位猶太醫生。1942年7月,安妮剛剛過完13歲生日,他們就開始了躲藏生活,8個人在密室裏生活了25個月之久。白天他們不能說話不能穿鞋不能有任何動靜包括嚴禁上廁所,只有到晚上才能打破禁忌,他們只能依靠父親公司的同事供給食品生活用品,和獲知外界的一切。在漫長的25個月裏,安妮用她的筆,用她要做個作家的夢想,支撐她記錄下頂樓內每一天的事情和自己的成長,她思考戰爭、反猶太人主義,思考與父母的關係、自然、性、上帝、宗教等等,逐漸成長爲一個成熟的對生命有很深感悟的人。因爲突然處於狹小的空間,突然面對每天被發現的恐懼,對死亡的恐懼,8個個性不一的人,對於繼續生存的希望有形形色色的表現,人在困境下的真實的表現———這種真實本身所傳達出的信息與意義就能讓所有人感受到一種使人窒息的深刻,直到最終被發現被逮捕送往納粹集中營。

一般人總是將《安妮日記》與控訴德國納粹的暴行或是一個小女孩的成長聯繫起來,但是不僅僅如此,在密室中發生的一切,“正當惡劣的環境像山一樣壓在人們頭上的時候,我們看到,特別是成年人,是立刻調整自己的行爲,想方設法順應環境,還是在這種調整中以環境壓力作爲放棄理想與原則的藉口?”就像萬達安先生在和平時期還能幫助初到荷蘭的弗蘭克先生,爲什麼在這種絕境下卻表現出極端的自私去偷孩子們的食物?這也是我們要思考的問題。

而13歲的安妮呢?面對死亡的陰影,她的心靈一直是平和與真摯的。安妮說:“我常常沮喪,但從不絕望,我把這段躲藏的生活看作是有趣的冒險,它僅僅是趣味生活的美麗開端。當我擡頭凝望天空,我總會感到事情會越變越好,殘酷終將結束,和平與寧靜會重新來臨,我更加堅定自己的理想,也許有朝一日我能夠實現所有的夢想:我最大的夢想是成爲一名記者並最終成爲享譽盛名的作家。我仍然堅信,人們的內心是善良而美好的。”

所以,在閱讀《安妮日記》時,在大的戰爭背景下,我們得到更多的是一種溫暖人心的東西。有一種歡快溫暖的種子縈繞在每一個角落,是安妮帶給周圍的每一個人的。她說:“我必須承認,坐在天窗下面,感覺到陽光照在你的面頰上,擁抱着一個可愛的男孩,有什麼東西能比這個更快樂的嗎?”

安妮日記讀後感高一5

1942年—1944年,戰爭與種族滅絕的陰雲佈滿了天空,蓋世太保的鐵瓜伸向每一個無辜的猶太人,在歷史上上演了一場慘絕人寰的浩劫。安妮是位猶太少女,1942年7月,由於壓迫猶太人的風聲緊急,他們家和另外四名猶太人到她父親公司的“密室”躲藏。

密室的生活十分枯燥,單調的飯菜、性格怪癖的居伴、幾年不能出門、用水和去衛生間都有非常嚴格的限制。不過值得慶幸的是,她所經歷的一切並沒有使她的心田荒蕪,那裏已經成爲一片生機勃勃的希望的田野!安妮想成爲作家和記者,可這個美麗的願望在當時那股勢不可擋的黑暗洪流下顯得那麼脆弱,像閃着彩光的泡沫。但是安妮仍寫道:“這場殘酷也會告終和平與安詳會重新回來。在此同時,我必須執着我的理想。也許有一天,我能實現我這些理想!”讀到此我彷彿看到一個不屈的靈魂在黑暗的密室中吶喊!

經過密室中無數個漫漫日夜,安妮由一個任性、少不更事的女孩蛻變爲一名成熟的少女。在安妮的15歲生日時,安妮有了驚人的成長。她已將自己的反省提高到了社會層次,開始思考男女平等等問題了:“現代婦女要爭取完全獨立的權利了!”“但獨立也不夠,婦女還應該獲得尊重!”“我譴責的是我們的價值系統,和不承認女人在社會中的角色多偉大、多困難,同時也多美的男人!”……實現在讓人難以想象的那樣一個戰火蔓延、人人自危、無數人倒在血泊中的時代,身居密室接近兩年的十五歲少女安妮居然能真知灼見地談起了男女平等這個深刻的社會問題!讀到此處,我不禁感嘆,戰爭能摧毀一切,唯獨不能侵佔一顆堅強、勇敢、自由的心!

我相信《安妮日記》會一直流傳下去,控訴戰爭與醜惡,宣揚和平與友善,用她真摯的文筆,感動和啓迪一代又一代人!感動和啓迪一代又一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