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卡拉馬佐夫兄弟讀後感精彩多篇

讀後感3.28W

卡拉馬佐夫兄弟讀後感精彩多篇

卡拉馬佐夫兄弟讀後感 篇一

陀老的這本書打五顆星根本不夠,我想把整片星空的星星全打給它。

怎麼來寫這本書的讀後感。去年就開始閱讀,直到今年,一會兒在kindle上閱讀,一會兒拿起手機看,被很多事兒打斷也被其他書吸引過,斷斷續續地閱讀所以感受也是凌亂的。今天一口氣把後邊全部給看完了,真的是情緒波動,中途特別想哭,因爲文字彷彿透過紙面,撬開我的腦袋,直抵我的內心深處。

說說人物吧,老頭就撇過,就談這三個兒子。

老大卡嘉是我非常欣賞的,有自己的原則,雖然是個混,但不妨礙他活得明白。對於愛情很執着,對於自己也看得透透的,壞是壞,心眼卻是好的,根本還是根善苗,但有點太苦了,沒娘疼爹不愛的,命運老是和他開玩笑,在想要改邪歸正浪子回頭的時候,咔嚓一下人生毀了,害,可憐惹人愛。

老二伊萬,搞不明白,也不想你搞明白,別人有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想法太多,暗戳戳的,思想吧,不拋錨的時候說點話還中聽,說多了我也不明不白地看了,沒留下多少強烈的感受,但是最後再來看,本人也還是挺好的,畢竟是卡拉馬佐夫的代表人物,走得極端,兩段都有接近,走過來走過去,矛盾。

老幺是陀老個人最偏愛的,塑造得太好了,好到我對他就只有敬仰,好到我覺得全文就他一人是小說人物,好到不真實,伊萬卡嘉老卡拉馬佐夫還有卡列琳娜格露莘卡等等這些人物都非常真實,就阿廖沙一人讓我覺得這肯定是個小說人物,但不可否認我是愛他的,因爲他是愛世人的。

看完有點胸悶,我想我會去購買紙質版的,放在我牀頭,時不時看看,很多地方我不理解的,或許以後經歷多了,或許看的書多了,或許某個時刻我就懂了。

再次向陀思妥耶夫斯基致敬。

卡拉馬佐夫兄弟讀後感 篇二

陀思妥耶夫斯基,俄國作家,是人類靈魂的偉大審問者,他把小說中的男男女女,放在萬難忍受的境遇裏,來試煉他們,不但剝去表面的`潔白,拷問出藏在底下的罪惡,而且還有拷問出藏在那罪惡之下的真正潔白來。而且還不肯爽快地處死,竭力要放他們活得長久。

《卡拉馬佐夫兄弟》講述了19世紀中期矛盾重重、危機四伏的俄國社會。沙皇專制殘暴的統治和資本主義給人們精神上帶來了沉重負擔。描繪了生活在這個社會底層的小人物的悲憐、矛盾、困苦和走投無路,揭示了在這種病態社會裏人性的墮落與毀滅以及人的精神的分裂,展示了專制統治與資本主義制度籠罩下的俄國社會的黑暗污濁。創作主題大致可歸結爲三個方面:一是被欺凌與被侮辱者,竭力展示隱藏在貧民窟陰暗角落裏,“人物”的不幸與悲苦;二是自我分裂的人,揭示多重人格;三是人性的復歸。作者通過刻畫苦難、愛恨、生死、宗教、人性,意在發掘一種隱藏在光明之下的悲苦與不幸。

卡拉馬佐夫兄弟讀後感 篇三

很慶幸在還算年輕的時候遇到陀思妥耶夫斯基。

本科的時候讀《悲慘世界》,第一次感受到經典文學的力量,無論是人物塑造還是矛盾衝突都遠超年少時讀過的流行作品。也因此後來偶爾讀古龍,讀村上,甚至讀某些名著,總覺得不夠味道。要麼是人物單薄,要麼是情節單薄,讀時一時爽,讀完總感到少些韻味。

後來又慢慢讀了幾部大部頭,作品各有所長,也大都底蘊深厚,但是再沒有過初識雨果時的驚豔,大抵是因爲後來讀的作品與《悲慘世界》不相上下。

直到近段時間遇見陀思妥耶夫斯基。

第一次深受吸引是衆人到佐西馬長老的修室去,虔誠的宗教徒、將信將疑的宗教徒、無神論者,另外加上一位老卡拉馬佐夫共處一室談論宗教,戲劇張力太大了。同樣的張力也出現在格露辛卡到卡特琳娜處的做戲與調笑,體面與輕浮的衝突,體面與氣急敗壞的融合,讀的時候真的感到太妙了。我相信這種張力是陀翁的有意爲之,而這種張力也一定只能出自對世事人心有廣博視野和細微洞察的作者。

第二次深感震撼是陀翁借伊萬的宗教大法官之口談對宗教對耶穌的看法,陀翁在這裏把上帝從宗教制度中分離了出來。伊萬說自己信上帝,但不接受上帝創造的這個世界,我想這或許也是陀翁的自白。很難想象這句話出自一個上帝的虔誠信仰者之口時帶了多少掙扎、痛苦和憤懣。此外,作爲一個無神論者,在與陀翁的對話中,我開始能夠誠摯地肯定宗教在一定的歷史時期對某些人羣的積極作用,甚至宗教的傳教形式或許都值得科學工作者的小範圍借鑑。

第三次震撼來源於長老死後阿廖沙心靈的蛻變與成長。佐西馬長老之死、屍體腐臭的鬧劇、格露辛卡的自白、拉基津卑鄙的籌謀……圍繞阿廖沙的矛盾衝突在阿廖沙卷的最後部分達到了一個高潮,而在該卷的最後一節,處於狂暴漩渦中心的年輕心靈在至悲至痛之間,在困頓怨懟之後,終於回到長老的靈柩前,於心靈痛苦的求索之後,最終容納了一切,悲痛迷惘替代以平和喜悅。陀翁筆下年輕的阿廖沙,讓同樣剛剛開始人生之旅的我第一次見識到心靈所能夠具有的寬宏力量。

人的好奇心大概分爲兩類,向外瞭解世界和向內認識人心。於我而言認識人心的作品又分爲兩類,一類用於尋找共鳴鞏固自己的人生觀,另一類用於尋找突破拓展自己的人生觀。陀翁的作品屬於第二類。

卡拉馬佐夫兄弟讀後感 篇四

終於讀完了,今天讀了四百多頁。

讀陀氏的作品,最痛苦的是對他的人物激情瘋癲的理解,實在狂亂。上半本昏昏欲睡,下半本到米卡的部分漸入佳境,非常好看。竟然哭泣了。這本書適合有閱歷的人讀,年輕沒有沉重失敗過的心靈太鄙淺,不足以讀懂這樣沉重悲憫的作品。當人們失去一切信仰信念,只靠搖搖欲墜的道德本性來節制人性的惡,人性就變得複雜可怕了,在當代,更是這種情況!這種深刻的探求人性的力度,在我看的作品裏沒有一本超過卡拉馬佐夫兄弟。唉,人,世界,竟然無言了!

藝術手法方面更像刑偵影視劇,邏輯清楚,細密,納博科夫說的已經很好:陀氏是優秀的戲劇家!當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偉大程度遠遠超過納博科夫的論斷,納博科夫當然判斷失誤了!

巴爾扎克作品的精緻利己主義,當然還有一點良心,但未免有時被人性的惡的不可拯救而迷失,只有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裏看到了人性的聖潔和邪惡的二重奏,並且聖潔蓋過了絕望。無疑,這樣的超越是沾滿眼淚和血跡的。人,充滿了毀滅的慾望!

“你是說惋惜上帝麼?化學,弟弟,化學!那是沒有辦法的,教士大人,請你稍爲靠邊挪一挪,化學來了!拉基金不愛上帝,完全不愛!這是他們大家最要害的心病!但是他們隱瞞着不說,他們撒謊,他們裝假。我問:‘怎麼樣,你會把這種想法帶進評論界去麼?’他說,‘自然不會讓我這麼公開說的。’說着笑了。我問他:‘不過這樣一來,既沒有上帝,也沒有來生,人將會變成什麼樣呢?那麼說,現在不是什麼都可以容許,什麼都可以做了麼?’他說:‘你還不知道麼?’他又笑。

卡拉馬佐夫兄弟讀後感 篇五

陀思妥耶夫斯基實在是個鬼才,一部書上下兩部一千六百餘頁,俄羅斯的精神在卡拉馬佐夫兄弟,在一個案子中飄蕩,他飄着,我抓不住。

米佳和阿廖沙是傳統俄羅斯人,幾乎是狄奧尼索斯和阿波羅的顯象了,上帝是什麼呢?是良心。但是,如果承認上帝不存在,如果承認現代科學細胞學說能量守恆轉化定律生物進化論已經給予了人類不受懲罰的全部自由,如果認爲專制,安排的明明白白的宗教大法官,傳話筒代替了發聲器官,人就自由了嗎?寫出《宗教大法官》的伊凡,處在傳統與現實,或是說,理論與幽微脆弱又明朗堅固,蓬勃生春的心靈之間的夾縫中的,驕傲的伊凡,真的自由了嗎?

伊凡是社會轉型期的俄羅斯青年,良知和智慧在他腦中碰撞卻使他痛苦,當人類生活的目的純粹是爲了獲得人世間的幸福和快樂,當人憑着自己的意志和科學成爲泰坦,成爲人神,當舊有的道德秩序崩塌,會有新的秩序立即建立起來嗎?人會驕傲而安詳的迎接死神嗎?會將愛定義爲滿足生命的瞬間而不求回報的愛他的同類嗎?

不知道,不知道,人不是泰坦,即使上青天攬日月,即使下九洋捉魚鱉,人的工具如何變,靈魂的拷問沒有變,痛苦或安詳的來源沒有變,心還是那顆心呀,卑如蟻而美如神。

陀思妥耶夫斯基以無限的愛心刻畫出被上帝拋棄的人,在上帝創造的人被上帝拋棄這種絕對悽慘的自相矛盾中,他發現了人本身的尊貴。這句話不是我說的,是村上春樹說的,我不知道他指的尊貴是什麼?我讀到的是無處不在,不可被拋棄也不會行使拋棄之名實的良心。

卡拉馬佐夫兄弟讀後感 篇六

“阿歷克賽。費多羅維奇。卡拉馬佐夫是我縣地主費多爾。巴夫洛維奇。卡拉馬佐夫的第三個兒子……”第一次看到《卡拉馬佐夫兄弟》正文第一句就打消了閱讀後文的勇氣,俄羅斯人的名字很長,猶如他們舉世無雙的疆域跨度。

上面譯音的排列順序分別對應名、父稱和姓。之所以下定決心看《卡拉馬佐夫兄弟》,是因爲弗洛伊德。心理學大師弗洛伊德對《卡拉馬佐夫兄弟》的宗教大-法官一章推崇備至,所以當時對弗洛伊德推崇備至的我直接翻閱了這短短的一章。後來才知道狂人尼采曾說過:“惟有陀思妥耶夫斯基才使我學到一點心理學。” 《宗教大-法官》是書中伊凡寫的一個詩劇,講述十六世紀西班牙的塞維利亞一位年近九旬的紅衣主教和耶穌之間的思想衝突。宗教大-法官用燒死一切異教徒的辦法在人間建成只信仰基-督的天國。正當他的理想即將實現之際,耶穌再次降臨人間。塞維利亞那些最爲疾苦的民衆立刻認出了他,他走向人羣,爲他們祝福;他顯示神蹟,讓盲人復明,讓死者復活。然而這引發了宗教大-法官的憤怒。他雖然曾經是基-督最堅定的信仰者,忍飢挨餓,在光禿禿的曠野之中苦熬了數十年,靠吃蝗蟲和草根爲生,爲了自由和對自由的愛,他做出過悲壯的犧牲;但現在,他已不再是曠野中的先知了,而是塵世中的權威。他的權威如此巨大,以至於只需伸一下手指,那些馴順的民衆便讓開了道,然後他命令衛兵把基-督投入大牢。晚上,宗教大-法官隻身一人來到監獄。他早已認出了基督,他來到基督面前,是要把他淤積在胸近百年的話當着基-督的面全說出來。他首先向基督進行討伐:“你有權哪怕是向我們顯示你所由來的那個世界裏的一個祕密麼……

不,你沒有權利,因爲你不應在你以前說過的話上再加添什麼,你也不應奪去人們的自由,這自由當初你在地上的時候曾經那麼堅決地維護過。不管你新宣示些什麼,因爲他們將作爲奇蹟出現,因此必然會侵犯人們信仰的自由,而他們的信仰自由,還在一千五百年以前,你就曾看得比一切都更爲珍貴。你不是在那時候常說‘我要使你們成爲自由的’麼?但是你現在看到這些‘自由’的人們了”。宗教大-法官把那些在廣場上放火焚燒異教徒、恭順地俯伏在他腳下人的人稱之爲“自由”的人,並且宣稱現在的“自由”已經是永恆的自由,比基-督的完美多了,基-督再現完全是拖後腿。“我們曾爲此花了極高的代價……但是我們終於以你的名義完成了這件事。十五個世紀以來我們爲了這自由而艱苦奮鬥,現在已經完成了,完成得很徹底。你不相信完成得很徹底麼……現在,正是現在,這些人比任何時候都更相信,他們完全自由,而實際上他們自己把他們的自由交給我們,馴順地把它放在我們的腳前。但這是我們完成的工作,不知道你所希望的是這個,是這樣的自由麼?”然後用《馬太福音》對基-督進行了一系列尖刻的拷問和質疑。

從公衆正義對自由的剝奪到自由之惡,從人性卑劣到偶像崇拜,從神的無能到專制的萬能……

卡拉馬佐夫兄弟讀後感 篇七

關於人性和道德的箴言,最好的哲學書。

這是一本關於人性和道德的箴言,最好的哲學書。他對於人性共通的幽暗和微妙之處刻畫地如此的細緻入微,對於生命宇宙的永恆問題的探討也是相當深奧晦澀,對於道德的呼籲更是蕩氣迴腸。我不確定自己讀過一次後理解透徹的部分有多少,忽略的或者會錯意的又有多少,所以不敢隨意解讀,只記錄下一些用於反躬自省的思想碎片:

1、我們每個人都有罪,都要懺悔和自我救贖。

2、關於信仰。書中不止一次強調信仰不是源於證據而是意願。例如:“信與不信哪能強加於人呢?何況在信仰問題上任何證據都於事無補,特別是物證。多馬之所以會信,並非因爲看到了死而復生的基督,而是因爲他原先就願意相信。”希伯來書說,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是未見之事的確據。可證實的事,只能作確認看,不是信。

3、書中有大量冗長跳躍的對白,有人質疑這些段落的存在價值,認爲刪除這些部分非但不影響故事展開,反而可以使節奏更明快。但是這本書最大的價值我認爲並不是完整的劇情線,而是每一個人物的刻畫,每一次人性的掙扎,他的精華恰恰就在那些無用的地方,在於書中人物的每一個眼神、每一個動作、每一次冷笑……你生活中刻意或者不經意間忽視的每一個心理活動和動機都是它想要挖掘和強調的。每個人都是僞君子,僞的自己都信了,誰不曾爲自己的陰暗角落開脫?

4、我最愛的是書中人物的心理側寫,那麼赤裸那麼微妙,當心理狀態完全呈現出來時反而不受強烈而直接的因果關係約束,潛意識像夢魘一樣虛幻朦朧錯位顛倒荒誕,每個人都能從中認領到自己的道德和罪惡,真讓人不寒而慄,不禁感嘆陀老又敢寫又會寫。

5、關於人性。大量的文學和藝術作品表達的核心都直指人性,使得人們對於人性的話題全然不陌生。但是我認爲在對人性的理解足夠深刻的同時,又能對人性充滿謙恭和悲憫的創作者其實屈指可數。很多人通過無限放大人性深不見底的幽暗來創造噱頭或者製造出廉價的共情,這種對於人性的粗糙刻畫已經趨於臉譜化甚至妖魔化,卻忽視了人心中褶皺和易碎的部分。那些一閃而過的善或者惡通常都不易察覺也難以預測,然而恰恰是這些變幻莫測構成了人性中最幽深也最璀璨的部分。而這些也是陀翁的作品中表達最多的部分。

6、在《錯案》一章中,公訴人的整段演說都邏輯清晰,並且有着對人性的深刻洞察,儘管在擁有上帝視角的我們看來大錯特錯。這不禁讓我思考一個問題,事情的發展是一成不變的、可預測的嗎?假如重新來一遍,伊萬有沒有可能在父親的頭伸出窗外時揮棒下去?或許事情會按照公訴人論述的方向重新演繹,或許在多維的世界裏有那樣一個事實存在着。畢竟在人性的褶皺中善與惡往往是一念之差。倘若如此,這場文學審判的意義就不僅僅是對於伊萬是否殺人這個既定事實的審判,而是對每一個人心底的罪惡的審判。

7、《尾聲》是伊柳沙的葬禮。經書友提醒:十二位小朋友可能寓意着受耶穌差遣的十二使徒。他們象徵着信仰、善良、正義、美好和純潔。我很贊同這種說法,尾聲的確透露出了有別於前文的溫暖和美好,孩子們的一塵不染是陀翁對人類的祝福,他寄希望於下一代、下下一代,希望罪惡不在他們身上生長。

“關於你們的教育問題人們經常向你們談起,而某一段從童年時代保留下來的美好而神聖的回憶或許正是最好的教育。如果能帶着很多這樣的回憶走向生活,這個人便可終生得救。即便只有一段美好的回憶留在我們心中,有朝一日它也會有助於我們得救。”

“我親愛的小朋友們,我們大家都應該寬容和勇敢,像伊柳沙那樣;我們大家都應該勇敢、慷慨和聰明,像郭立亞那樣(他長大後還會聰明得多);我們大家也應該謙遜、聰明和可愛,像卡爾塔碩夫那樣。其實,我爲什麼只說他們倆?!諸位,從今以後你們對我來說都是可親可愛的,我要把你們人人都包容在我的心中,我請求你們也把我包容在你們心中!那麼,把我們在這種美好、善良的感情中連結起來的那個人,我們從此將永遠記住、準備終生回憶的那個人是誰?當然是伊柳沙,那個善良的男孩,可愛的男孩,我們心目中永遠珍貴的男孩!我們決不會忘記他,我們將在心中對他保留美好的懷念和永恆的記憶,從現在一直到永遠!”

這讓我想起了麥田裏的守望者,無論你有信仰與否,都要守望純真守望善良守望道德。“我們首先將是善良的,這一點最要緊,然後是正直的,然後——我們將彼此永不相忘。”

8、陀翁是多麼的可愛可敬,他最後竟像一位慈父一樣,略帶說教略顯嚴肅的,努力教化和警示着後人。多麼榮幸,也許你不曾擁有一位可愛可親可敬的父親,但是你還有這些思想上的巨人,他們是精神上的慈父,終會化作浩瀚宇宙中的點點星光,照亮你成長的路。

卡拉馬佐夫兄弟讀後感 篇八

去了先鋒書店,瞥到幾句黑塞的《荒原狼》,在《荒原狼》豆瓣評論處看到一句“先看陀老再看黑塞”,翻開這著作。當時看《人類羣星閃耀時》說到陀老那時,只標記了“自從死神灼熱的一吻,便須爲了磨難而熱愛生存和呼吸”,當時更喜歡列夫托爾斯泰。

今讀此書,想要把每句都標註,又感嘆如此我要做什麼呢。反反覆覆,一字一句,扣問深處,一響,一響,但卻說不清,究竟有無迴響。聖經,宗教,世界滅絕的物種文化一個皆一個,但宗教思想將源遠流長。因爲我們沒法僅抱着身體行走,活下來是有想活下來的念頭,同此理,思想需要畫一個束縛,無邊的自由怕只神魔可馭。所以心理學的第一個建議:信教。

“活着即是天堂。”恰好又莫名幾字正當概括我最近心境。被我傷害的,自有淋在我身的罰;傷害我的,我真心願你心中無愧。

“一粒麥子落在地裏如若不死,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會結出許多子粒來。”第一次看到這句話,不懂;第二次在故事裏看,卻突然懂了。

多是聖經的話,因一友贈,有聖經,但甚少翻看,前些日又激起看的興趣,讀到一段覺殘忍,又擱置。然此書,卻一直放在牀頭,牀頭書。

我生來家庭信佛,我便信佛,天下宗教在我眼裏本是一家,我敬重你的。然史上相殘相殺也不少。年少不怎麼信佛,因爲不用,如今信佛,不是因爲我信佛在,而是我要佛在我心中。

你想要什麼,便去追求什麼,這是慾望;你的心什麼都可以不要,不受所有誘惑控制,方是自由。

大多自覺命苦之人皆由自己所造。

阿廖沙在書中人人喜歡,看到最後我也喜歡上了他,當覺奇妙。

離這本書所在的當時時間似乎很遠,然而又幾乎在當下,想到地圖上兩個點,往遠看便重在了一起,近處看才得區分。如今與當時,依然如此。

思想崩塌了,一堆人倒下了,但站起來的,愈來愈多。

伊萬,我們不能以想法判定人有罪,若是如此,皆是罪人。

卡拉馬佐夫兄弟讀後感 篇九

其實我是一直有點畏懼讀這部小說的,一是因爲陀氏的那種俄羅斯風格很晦澀,很久之前讀過《罪與罰》的折磨感印象猶在,另一個是讀過內容簡介之後總覺得自己能力不夠,難以理解和思考這個弒父的故事引發的深刻主題。

這次開卷純屬偶然,是在網上看見有話題討論誰是俄羅斯最偉大的作家。有人回答說道陀思妥耶夫斯基不光是在俄羅斯,縱觀世界文學史,能勝過他的也沒幾個。這話說的頗有點華山論劍兵器譜的意思,我忽然想起這部書還在書架上落着灰等着跟我重逢呢,一下子生出點豪俠之氣,深夜扼腕之餘,一咬牙一跺腳,兩個月起早貪黑對自己下狠手,終於讀完了。然後,就覺得不寫點文字,真對不起這兩個月對自己的折磨。

我還記得挺清楚,這部書是當年在畢業生擺的地攤上買的,最古老的人民文學版本,邊緣都有些磨損破舊,紙張也略微發黃。這種硬殼本墊在哪兒都方便,功能性較強。以我推斷,賣書的那位師兄應該也沒看過,因爲側面看來書頁還是非常緊密。當時的我在師兄看來估計也跟他當初買書時一樣,正處於附庸風雅症的爆發階段,選修過歐美文學史之後一時躊躇滿志,要把經典著作一網打盡,讀不讀的至少要買幾本。雖然當時我對陀大師的理解幾乎僅限於《空中監獄》里約翰庫薩克的那句臺詞“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只要看它的罪犯就知道了”。

於是,好像十塊還是八塊的就拿下了,既爲減輕師兄打包的重量略盡了綿薄之力,也滿足了自己的小小虛榮,雙贏。後來理所當然的,書就在買的前幾天翻開過幾頁,然後就壓箱底了。但我與師兄不同的是畢業時沒擺地攤,而是把沒看過的書都封箱寄回了家。

屈指一算,十七年過去了。我搬了無數次家,這部書也就遊歷了無數的紙箱和書架,一直沒見過主人的天日,以致灰塵僕僕。今日讀完,真是慚愧又欣慰呀。

書歸正傳,陀氏的書不好讀,我上學時讀過《罪與罰》,現在想來,除了記得故事簡介和聖彼得堡的白夜之外,幾乎沒有別的了。但那種神經質的印象就此種下了,覺得俄羅斯人民普遍有神經病,還不怎麼睡覺。還有就是裏面的人名能把讀者折磨致死。

而《卡拉馬佐夫兄弟》作爲陀氏的晚年大成之作,在弒父的驚世駭俗主線故事之中更是集中了大量的道德詰問和哲學思辨。讀這種書,有時候真是力氣活,就是看能不能抵擋或者忍受作者的思維之劍,陀氏這樣的還往往數劍齊發彷彿置身劍陣,讓你喘不過氣來,評論家稱爲“復調”。所以,年輕時不讀是好事,就跟讀《罪與罰》時的我一樣,雖然年輕力壯,但思維脆弱,讀後兩眼發黑。

人到中年之後,對世界和生活終於有了一點經驗,再讀這種書纔算是時候。

其實想想當年是讀過一段本書節選的,就是“宗教大法官”那章,即使以當時幼稚有限的視野看來,也被極大的震撼了。當然理解很淺薄,也還有很多困惑。比如對其中上帝的三個故事的理解,陀氏認爲那解釋了世界上的一切問題的根源。我就很不明白。

這次全文閱讀,有了更多的感受,但也不敢說理解了全部。陀氏的特點是並不負責給出問題的正確答案,他只是展示問題,剖析問題,往往用極精準的思維把問題分析的極爲透徹,讓你覺得無懈可擊,但卻無法回答。也許他也認爲思考的過程比答案更有意義。

本書的核心是道德和上帝的問題。在我們這個宗教感弱的世俗國家,可能很難想象東正教徒對上帝的信仰和敬畏,也就沒法深入感受到失去主宰後的虛無之感。但關於道德和理性的爭鬥,卻是每個人都會經歷和可以思考的。伊凡所謂“什麼都可以做”,這是個人主義和理性主義的極端,個人即上帝,也是尼采“上帝死了”的呼應。不同於哲學家們晦澀的思辨,文學家可以把問題展現在具體的事件上拷問人們的良心抉擇,還可以同時審視不同選擇的人們的結果。

本書就是如此多線並行的讓不同的人分別做出回答。理論家伊凡最後如尼采一般腦膜炎發作瘋了,病症或許是巧合,但與他終日思索想要建立個人主義的絕對威權不無關係。實踐者斯麥爾佳科夫則自殺身亡,他目不識丁,沒有建構高深理論的能力,但卻能夠藉由憤世嫉俗的仇恨感去付諸實踐,而僅有仇恨並不能克服他的道德律,伊凡的理論客觀上幫助了他,讀書筆記但實踐後的折磨仍然是他無法承受的。而口是心非的米卡則在法庭上被判有罪,他是語言上的巨人,把殺人掛在嘴邊,但他內心知道自己是無論如何不會去做的,他只是個情緒不穩定的青年人。卡拉馬佐夫兄弟們選擇了不同的道路,但都沒逃脫懲罰的命運。只有篤信上帝的阿遼沙始終能夠獲得心中的安寧,得益於他的某種天生性格上的因素,當然更得益於他的導師佐馬西長老的引導。

作爲戲中戲的宗教大法官章節多年後讀來仍然最爲震撼人心,今天再讀耶穌經歷的三個故事,我可以解讀出物質、奇蹟和權勢與人類自由的糾纏。縱觀歷史,自由的枷鎖或者說自由所可交換的幾乎無外乎這三種。陀氏所謂解釋一切世界根源問題,想來就是在這個意義上的說的了。比起當年我的粗淺理解偶像崇拜被權勢所利用,已不可同日而語了。可以說僅憑這個章節,這部書就永遠不會過時,因爲這終極問題永遠存在,必將糾纏無數愛思考的人類。另外伊凡與魔鬼的幾次交談也極爲複雜深刻。

即使僅從小說的角度來看,這部書其實也非常精彩。只是在已經習慣快餐的這個時代來看,這書的節奏非常緩慢,讀長篇小說最重要的入戲感就比較難獲得。可讀進去之後會發現許多細節描寫非常之豐富,足夠描繪一幅完整的俄羅斯風俗畫。陀氏要是知道現在我們都是聽讀書會主講人直接說乾貨一本書幾小時講完,估計也會覺得這些細節太多餘了。但正是這些細節以及細節支撐起來的一個個人物建立了十九世紀的俄羅斯人民羣像:無恥到老毫無情感的父親,跛腳自卑又對愛情充滿幻想的小姑娘,自尊心強到不肯承認自己內心的未婚妻,經歷坎坷反覆無常又渴望真情的交際花,木訥善良認死理的老僕人,狡詐的鄉下客店老闆,身無分文只有傲慢的波蘭軍官,醉漢商人,年輕有爲意志堅定的軍官,還有在貧病與屈辱中悲慘死去的小男孩,心思細密膽大妄爲又早早看透自己的早熟少年。看的過程中我不時有些喟嘆,現在也許再也不會有這樣的作家深情細緻的描繪他的時代了。時代發展至今,小說既已不是主流,現實主義更加漸行漸遠。

陀氏還有一項絕藝,就是對心理的描寫,也是開了意識流的風氣之先。很多看似不可思議互相矛盾的行爲是如何在人的心理層面進行轉變的,那種種變化的細微之處的闡述非常生動自然讓人信服。比如法庭上雙方律師的心理學講解;未婚妻是如何忽然由竭力辯護突然倒戈指控的;隱藏殺人罪名數十年的官員如何忽然無法抑制的吐露給陌生人,道德律如何微妙的作用於人的心靈,即使他周圍的的人們都無法相信,更無法理解。此外對少年心理的種種描寫也非常細緻,尤其是伊留沙和父親的種種描寫特別讓我感動,那些話語真摯而純粹,無人可以埋怨的悲慘生活讓人更加哀傷。

這部書內容之豐富,一時間我想不到有能與之相比的。關於人性中的善惡,人的心理感情,人的選擇理性,人的命運和疑惑等等,可謂遼闊廣大。讀的過程中,總有許多橫生枝節的聯想和感覺,讀完之後,又頗有點消化不了的腫脹感,這裏能夠記下來的也是掛一漏萬。

今天我們身處眼花繚亂的新時代,難免不時心旌搖動無所適從。如果能讀讀這部書,偶爾思索一下終極關懷,得悉世界仍然維繫於宗教信仰物質權勢理性自由等種種錨定之下,千百年來不曾改變,雖然略顯乏味古老難解,但浮雲過眼之後的心中清明應該不難獲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