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國中傅雷家書讀後感滿分作文1000字【精品多篇】

讀後感5.63K

國中傅雷家書讀後感滿分作文1000字【精品多篇】

傅雷家書讀後感1000字 篇一

在短短的一週時間裏,《傅雷家書》真可謂是給我帶來了極大的感觸。

略略一翻,其格式相比於假期內所推薦的書,諸如《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三國演義》等都是大相徑庭,全書均父母和傅聰之間的書信展開,從傅聰出國留學之中的點點滴滴再到結婚生子,遊子在外的改變也是顯而易見,且不提傅雷的支持 與信任,傅聰的努力,每天練習八小時的學習狀態,再加以他對音樂的天賦,“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和百分之一的天賦”鑄就輝煌。

傅雷是赫赫有名的鋼琴家,“別人家的孩子”,因而他的父親傅雷也是稱得上“別人家的父親”。他父親對他的影響是巨大的,甚至可以說沒有傅雷,就沒有傅聰驚人的成就。出國留學在他人印象中往往是與不好學習的人同流合污,國外只不過是一個避身之所罷了。但傅雷就不一樣,他的刻苦耐勞在心中展現的淋漓盡致,他的信讀來是滿身的驕傲,他的同行,師長甚至評價他爲比本國所有人更懂肖邦的中國人。臺上三分鐘,臺下便是十年的功夫。傅雷父子兩人在信中不斷溝通,完善自我,傅雷多次提到:你要把我當作你的知心朋友。朋友之間的信任遠比父子的矛盾紛紛要好得多。傅雷寄給傅聰的信中絕非是連連不斷的批評與指責,幾乎每一封信都是先給予由衷的肯定,而後再提出自己的建議和疑惑,這纔是真正的朋友關係。相比於傳統式的教育風格,傅雷先生的行爲成功的做到了中西結合,言傳身教而非一味的灌輸知識,這便是他教育的高明之處。人們常說條條大路通羅馬,但直線前進成功的可能性遠遠高於曲折盤旋的重重障礙,這點也是毋庸置疑的事實。最令我感慨的還是傅雷的言聽計從,他非完全的順從,也不是“左耳進右耳出”的完全不聽,他評不能表現完全的自我,所以傅聰是在自己的主見之中改進、加強,這樣的學習方法配上三更燈火的努力,自然是順水行舟。學習之餘的生活,作爲一個天才般的人物,不僅僅只是以藝術爲生命,更是把真理、正義、人格等等看作是高於一切,以自己身在曹營心在漢的拳拳愛國情不忘初心,聽從父親“會生活”的建議,將生活變得有條有理。隨便一提,傅雷算是愛情事業兩豐收,他的妻子彌拉,一個外表動人,溫柔體貼的美人生下了兩人的結晶,他們的孩子凌霄。

看完了《傅雷家書》,也許你會質疑自己的父母的教育,但教育的根本萬不可輕言忘卻,自律,自省纔是我們學習最美的姿態,無論你現在是否身處彌境,用傅雷的一句話“你一朝醒悟,回頭是岸,糾正起來是極快的,只是別矯枉過正,往另一極端搖擺過去就好了。”

願你,有所啓發,做一個傅雷式的天才。

國中傅雷家書讀後感滿分作文900字 篇二

家,是在風雨席捲大地的時候一個溫暖的避風港;家,是在現實中處處碰壁時候的一絲慰藉。讀了《傅雷家書》——這本充滿親子之愛的書。我感受到了親情之偉大,之絢爛。

《傅雷家書》是傅雷夫婦在1945年至1966年間寫給孩子們的書信,每一封信都充滿了傅雷先生的“拳拳父愛”。父子之間談藝術、談人生、談道德、談做人,開拓我的眼界,使我受益匪淺。

讀了這本書,我打從心底裏,羨慕傅聰有傅雷先生這位父親,感嘆於這偉大的愛。他們之間沒有兩代人之間的隔閡,坦率得像個久別重逢的老友——從藝術中的精神世界聊到物質需求,從做人的基本道德談到中外的世事,可以促膝長談個天南地北;推薦書籍、推薦漢代石碑上的刻畫,共同欣賞人類的智慧。更有快漫出紙張,漫出天際的父愛令我動容——傅雷先生病重,卻依然堅持給兒子寫信、寄信,只爲兒子在異國他鄉爲人處世時多一份後盾,過的安定;又擔心兒子在國外語言的干預下忘記中文,傅雷先生細心地找來了許多古籍幫助兒子……何來這份堅持?是父親對兒子最真摯的愛,是一種偉大的本能。我讚美這溫暖的本能,嘆於它的樸實而絢爛,回首,我們的父親不皆是如此?

說回開拓眼界一事。書中談外國古典音樂,談及多位音樂家——肖邦、莫扎特、巴赫等,並結合當時的風評予以分析,使我更直觀感受到古典音樂文化的燦爛輝煌,更深入瞭解到了其中的知識。除了外國的文化,父子倆還談及中國文化,基本圍繞藝術方面——行書、敦煌壁畫、拓印工藝等,令人不禁驚歎於中國文化的神奇魅力。尤其是傅雷將這些在書上描繪出來時,我腦海中已經浮現出實物的模樣,多希望一睹“尊容”。開拓的,是許許多多的中外文化,是燦爛的歷史!

最後說到受益匪淺,除了文化上的開拓眼界,還有對一生受用的做人道理。《傅雷家書》是中國現代最最經典的家教範本,青少年讀後,便如醍醐灌頂,茅塞頓開,明白了人生的基本修養和心境。傅雷先生談了許多關於做人做事的道德,我印象最深的,莫過於“得失成敗儘量置之度外,只求竭盡所能,無愧於心。”這是我時刻記着的,這使我不會緊張,不會太好勝,心情好了,做事效率自然也就高了。傅雷先生的句句話,皆是良苦用心,字字又都是精華,使我受益匪淺。

一封信,連起的是父子之間感情的橋索;一封信,展示出的是家教的基本原則;一封信,表現了藝術與道德。封封家書,苦苦用心,是可永世不倒的結晶。

傅雷家書讀後感1000字 篇三

國慶期間在兒子的極力推薦和要求下拜讀了《傅雷家書》。誰都說它是關於教育,父子情的著作,果然名不虛傳。諄諄父愛躍然於平常的家信中,平平語言蘊涵真理。使人讀後感慨萬端,可細細想來,要做到如此卻實屬不易。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個家長的心願,因此一個優良的家庭教育至關重要,可是有多少家庭可以適當地教育好孩子呢?在中國,許多家庭的教育不恰當,家長都沒有用心與孩子溝通,不瞭解孩子的情況,沒有正當地引導孩子,讓孩子步入歧途,最後後悔莫及。還有些家長認爲孩子不打不成材,出現了數不勝數的家庭暴力,讓孩子身心受到傷害,不但沒有使孩子懂事,反而讓孩子變得反叛。用合適的家庭教育教育孩子,家長們應該欣賞這本《傅雷家書》。

現在家庭教育中往往出現兩種極端:一是信奉“棒頭出孝子”,二是盲目遵從“和子女做朋友”。

每個家長都急切地想看到子女的具體的成長。完全失去的傅雷先生那種潤物細無聲的耐心。想想自己,我自己到底有沒高舉棒頭,有沒把兒子當作朋友,有沒給於必要的教導?

回想兒子的成長史,他雖然比較圓滿的完成了國中學習任務,在爲人處事方面也有較大進步,但我總覺得在他身上少些什麼。

我採取的是朋友加棒頭的辦法。平時,我喜歡和兒子說說話,喜歡聽他說同學間的閒聞趣事,聽他說對家長的要求,我也喜歡抓住生活中的小事例及時給於解釋,每個事例也總是能聯繫到學習態度、學習方法等問題給於教導。如果他在學習生活中偏離軌道,我會及時警告,必要是就會動用棒頭了,暴風驟雨後再和他談,使他能領悟棒頭的作用。從國中學習情況來看效果還是比較明顯的。同時,我也比較注重孩子的素質教育,總是督促他多學習課外知識、多參加課外活動,多和別人交流,但在這方面,他卻不如人意。

升入高中後,我感覺這個方法有點行不通了,孩子對你的教導明顯有牴觸情緒,對家長的話有些不屑一顧了。他感覺自己已經是高中生了,已經能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了,或者感覺家長的看法及方法已經落伍了,可他們哪能體會家長的良苦用心呢?如果說,在國中階段的教育是單向性的,那麼到了高中階段,家長、老師和孩子間必須進行雙向性的交流。

每個老師、家長都願意做孩子的朋友,都希望多聽聽孩子的想法,只有真正瞭解孩子要什麼,孩子想做什麼後纔會成爲真正的朋友。

其次,作爲孩子也有必要看看,用心體會。因爲它可以感染孩子,讓孩子察覺到家長的用心良苦,懂得感謝父母,它更讓孩子懂得藝術的欣賞,生活中的處事做人,得到正確的指引。積極和老師、家長配合,在老師、家長的教導下,努力學習,使自己成爲省錫中的驕傲。

傅雷家書讀後感滿分作文1000字 篇四

有人把母愛比喻成一枝盛開的百合,在每個角落中散發着它迷人的芳香;而父愛就是一株茉莉,它在某個角落中默默地吐着它那獨有的清新芬芳。就如《傅雷家書》中的那位父親。

在一封封或長或短的書信中,傅雷作爲一名父親,對於兒子的關心與想念溢於言表。“親愛的孩子,你走後第二天,就想寫信,怕你嫌煩,也就罷了。可是沒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點鐘就醒,翻來覆去的睡不着,也說不出爲什麼。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親獨自守在家裏,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樣,我和你媽媽老是想着你二三歲到六七歲間的小故事。”你看,字裏行間都飽含着傅雷的愛子情深。

傅雷作爲一位長者,對兒子的教導與叮嚀更是時時刻刻。“末了,以後你再不能自費航空來回;爲國家着想,航空票開支也太大,而火車來回對你的學習時間又有妨礙。總而言之,希望你全面想問題,要分出你目前的任務何者主要、何者次要;不要單從一個角度看問題。”“我們聽了都很高興,很感動。好孩子,我真該誇獎你幾句纔好。回想一九五一年四月剛從昆明回滬的時期,你真是從低窪中到了半山腰了。希望你從此注意整個的修養,將來一定能攀蹬峯頂。”都說千叮嚀萬囑咐,父母心放不住。你說,傅雷苦心孤詣、嘔心瀝血地培養,教育兒子先做人,後做事,怎能不讓我們感動?

而傅雷也扮演着他兒子的知心朋友。傅雷藝術造詣極爲深厚,對無論古今中外的文學、繪畫、音樂的各個領域,都有極淵博的知識。在信中,他以相當多的篇幅與自己的兒子談美術,談音樂作品,談表現技巧,談藝術修養;當兒子遇到煩惱,他以自己的親身經歷,用細緻而深刻的言語與兒子交流溝通。

正如傅雷說,他給兒子寫的信有好幾種作用:一、討論藝術;二、激發青年人的感想;三、訓練傅聰的文筆和思想;四、做一面忠實的“鏡子”。信中的內容,除了生活瑣事

之外,更多的是談論藝術與人生,灌輸一個藝術家應有的高尚情操,讓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做一個“德才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

這看似平常的一張張書信,卻又不平常。因爲那背後是滿載着的是父親對孩子的摯愛、期望,那是父愛!

這時,我如夢初醒,在生活中被我忽視的就是父親的愛啊。去年的生日,我邀請了幾位好朋友到家來聚會。她們都都說阿姨的手藝真好,做的菜很好吃。其實爲了招待客人,看似是媽媽在廚房與餐廳之間忙前忙後,而我卻不知道的是,之前的絞盡腦汁想菜譜,菜市場精心挑選蔬菜,到最後一盤盤美味的佳餚擺在面前,這一切一直都是背後的父親付出的辛苦與設計最多啊!

讀傅雷家書有感 篇五

在人生與世界的宏大版圖上,每個人都像是圖紙上的一個極小的點,圖紙上沒有任何痕跡,新生的人兒不知去向何處。但總會有路的,是父輩引領着我們,他們的每一句親切的叮嚀都推動着我們前進,前進。

“心中的苦悶不在家信中發泄,又哪裏去發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訴苦向誰訴呢?我們不來安慰你,又該誰來安慰你呢?”

這一句叮嚀,雖是疑問的句式,卻顯得格外真切、堅定與誠懇。孩子與父輩之間,能是這樣親密的關係:能夠彼此傾訴,彼此安慰。

傅雷說,“我是過來人,決不至於大驚小怪。你也不必爲此擔心,更不必強壓在肚裏不告訴我們。”

一句再簡單不過的話,一句平和而溫柔的話,竟能有感動人心的力量—它是一位父親的叮嚀,是最真實的了。

父輩短短的一句話,總是能安撫兒女精神之消沉,內心之疲憊。他們知道自己的身後有着最堅實的後盾、最溫馨的港灣。聽聽這父輩的叮嚀,足以令人感到安心。

“我祝福你,我愛你,希望你強、更強,永遠做一個強者,有一顆慈悲之心的強者!”傅雷將他對孩子最爲真摯的希望融入了這一句叮嚀之中。

他希望兒子深刻的思考,做有修養的青年,重視做人,且不是狹義的做人,而是“包括對世界、對政局的看法與態度。”叮嚀中蘊涵着的不僅是溫情,更是傅雷對孩子的嚴格要求。

傅雷和傅聰父子情深,而傅雷同良師又同益友一般,盡到了一個引導着孩子的、一位父親的職責。這一句句叮嚀,背後是無比的期望,是遠隔萬里的牽掛與思念,又如暖陽般照進無數人的心中。

我不禁想到了《背影》中,那位略顯笨拙的父親那一句“你留在此地,不要走動”,看似簡潔明瞭,實則內涵無窮。

就這樣一句叮嚀,滿懷着的是無窮的愛。父輩不善言辭,但他們對我們的關懷,也許就體現在一件裘皮大衣,一個新鮮的橘子,一封千里迢迢的信中。

我又想起了,我的父親也是同傅雷對他的孩子那般愛我啊!對於這一點,我深信不疑。“多喝些水”,“多吃點青菜”,“多穿些暖和的衣服”,“早點睡覺”……父親想說的,絕不僅有這些,那些深藏在叮嚀背後的情感,只得由我們從心底去領悟了。

《傅雷家書》讀後感900字 篇六

我還記得傅雷在信裏對兒子傅聰的諄諄導語:首先,我的確把你當做一個討論藝術,討論音樂的對手;其次,極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讓我做父親的得些新鮮養料,同時也可以間接傳佈給別的青年;然後,借通信訓練你的——不但是文筆,還有你的思想;最後,我想時時刻刻隨處給你做個警鐘,“忠實的鏡子”,不論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細節方面,在藝術修養方面,在演奏姿態方面。”我深深的而且發自內心的被感動了。這樣嘔心瀝血的父親雖然給人看起來有些許“殘酷”,但大器之成,有待雕琢,比那些因勢利導的父母更具有細膩的心思和智慧。

這是一部最好的藝術修養讀物,也是一部充滿着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傅雷的青年時代在法國學習的專科是藝術理論,但時間都非常短促,總是與流俗的氣氛格格不入,於是最後給自己選擇了閉門譯述的事業。他自己沒有從事過音樂實踐,但他對於一位音樂家在藝術生活中所遭到的心靈的歷程,是體會得多麼細緻,多麼深刻。兒子在數萬裏之外,正準備一場重要的演奏,爸爸卻好似對即將赴考的身邊的孩子一般,殷切地注視着他的每一次心臟的律動,設身處地地預想他在要走去的道路上會遇到的各種可能的情景,並替他設計該如何對待。這所體現的不僅僅是傅雷對藝術的高深的造詣,而是一顆具有更崇高的父親的心和一位有所成就的藝術家,在走向成材的道路中所受到的陶冶與教養,在他才智記憶中所積累的成因。在傅聰成材的道路上,我看到作爲父親的傅雷所灌注的心血。在身邊的幼稚時代是這樣,在身處兩地形同隔世的情勢下也還是這樣。在這些書信中,我們不是看到傅雷爲兒子嘔心瀝血所留下的斑斑血痕嗎?

絕非僅此,在這具有高深文化底蘊中我還懂得了“責任”這兩個字。人的生命總是有侷限的,而人的事業卻永遠無盡,通過親生的兒女,延續自己的生命,也延續一個人爲社會,爲祖國,爲人類所盡的力量。因此培育兒女也正是對社會,對祖國,對人類世界所應該盡的一項神聖的義務和責任。通過這些書信,不僅使傅聰與親人之間建立了牢固的紐帶,也通過這一條紐帶,使傅聰與遠離的祖國牢牢建立了心的結合。

諄諄人生語,悠悠父子情。貫穿全部家書的情意,是要對待一切,做一個“德藝兼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傅雷家書》更加能夠激勵無數青少年,無論在你的生命中有多少需要用汗水和鮮血鑄就的輝煌,我們都不能向命運低頭。何時何處,何地何方,做一個令自己信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