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國中的傅雷家書讀後感

讀後感2.68W

國中的傅雷家書讀後感

在這部作品中,傅雷不僅僅是作爲一名關愛兒子的父親,關注着兒子的一舉一動,也作爲一個"過來人"的長輩,對兒子即將遇到的各種各樣的事情做推測,更作爲一個指路人,爲兒子設計好應對即將到來的事的辦法,保持一個平和的心態,也保持一個冷靜的頭腦,理智的分析,幫助兒子吸取經驗,讓他引以爲戒。下面爲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關於國中的傅雷家書讀後感,請您閱讀。

國中的傅雷家書讀後感1

赤子孤獨了,會創造一個世界。

翻開家書,攜眷一顆赤子之心,進入了傅家的世界。

傅雷做學問孜孜矻矻、俯首案前、白首窮襟。他身爲一代翻譯巨匠,多藝兼通,在繪畫、音樂、文學等方面有着獨特的藝術鑑賞力,對其遠隔萬里的長子傅聰,通過家信言傳身教,封封家書、字字珠璣、句句箴言,流露着他嚴苛與溫情的父愛,加之其子的天賦與勤勉,灌養了享有世界美譽的“鋼琴詩人”。

知感恩。青年人的眼睛望着前面,飢渴一般忙着吸收新東西,忘記往回看,容易給人一個“忘恩負義”的印象,爲了避免誤會,定要感恩曾經幫助過自己的人,一通電話的暖心問候,三言兩語的現狀彙報,足以讓人得到絲縷慰藉。要真誠。知之爲之,不知爲不知。有了真誠,纔會有虛心,有了虛心,才肯丟開自己去了解別人,也才能放下虛僞的自尊心去了解自己。然而真誠是需要很大的勇氣做後盾的,也是需要長時間培養的。懂拒絕。隨和的脾性會失去很多個人時間與空間,老在人堆裏,缺少了反省的機會,思想、感覺、感情不能好好整理、歸納,懂得適當的不出席不必要的聚會,有時不妨直說:我有事。勤讀書。天資不足,苦功步足。鼓勵多讀書,有計劃有系統的正規讀書,不是消遣驅時的讀書。做好讀書檯賬,摘抄妙筆益言,記錄思考過程,撰寫讀後感言。勞逸結合。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閒暇時光登高望遠,在大自然盪滌心中的塵俗,去博物館欣賞作品,無形中使人恬靜曠達,維持精神與心靈的健康。

《傅雷家書》正如羅曼·羅蘭語:“你們這些生在今日的人,你們這些青年,現在要輪到你們了!踏在我們的身體上面向前吧。但願你們比我們更偉大、更幸福”。傅父家書的養料,惠及着每位讀書的孩子,它猶如家父的溫情臂膀助力前行。正值傅雷夫婦仙逝五十週年忌,巧幸在圖書館的書架上與他們相逢,記下感言,致上緬懷,也分享給又熱烈又恬靜,又深刻又樸素,又溫柔又高傲,又微妙又率直的人們。

國中的傅雷家書讀後感2

不得不說,《傅雷家書》無疑是一部極親切、極寫實的作品,無論是作爲一名讀者,還是對當時的傅雷一家來說,很享受其中的溫馨。

品讀完全部的家書,無論對誰來說,傅先生是一位十分負責,有自省能力的父親。信中細膩入微、誠心誠意的文筆,無不充滿着對孩子的愛。從開始的致歉,到後來的噓寒問暖,他隨着孩子的長大,自己也不斷的改變着,這是十分難得的。你很難在一位不惑之年的老者筆下看到這些。也許是失去了,才最終大徹大悟,體驗過放手,才真正的放手。

父親在自省的同時,更多的,是給予了尊重。孩子遠走高飛了,心裏,說不出的難過。但我們從信中卻見不到任何約束,更多的是建議,更像一位朋友,這點也無不令我佩服。在這位父親的信中,有一句令人難以忘懷,他說,人是感情動物,展示了父親感性的一面,人就是這樣的,生而爲人,我們爲麼特殊於其他生物?就在於我們有更多的情感。無論痛苦、快樂,這都是我們一份難能可貴的經歷。爲什麼總那麼理性呢?享受這些獨特的情感,將人生變得多彩些,纔不負此生!

在這些信中,看的是父親,也不少見母親的筆影。在文中,我發現母親對於一些事,往往更爲理性,她在文中說過:“多用理智,少用感情。”其實兩者並不衝突,因爲有父親的感性,有母親的理性才能造就出在這個社會上,能夠立足,亦能享受生活的人。這也就是父母能帶給孩子的引導與愛了。在一封封的信中,我們不乏能看出父母的關心,往往很多封的信,才能換得孩子的一件,可能是父母寫多了,或是孩子寫少了。

但無論如何,我很欣賞傅先生說的一句,“不能用忙字推託。”還是回到上文,人生中分秒都是一種享受,我們不要只在乎自己的快感,世上的人情事故還有很多,別荒廢了。

國中的傅雷家書讀後感3

傅雷--我國着名的翻譯家,同時也是一位嚴厲,盡責的父親,在兒子異國漂流的生活中,時時給他指導,鼓勵和鞭策,使他有勇氣和力量去戰勝各種各樣的磨難和阻力。傅雷家書記錄了父親多年來對兒子點滴的愛,這種愛使兒子即使身處異鄉,同樣能感覺父母彷彿就在身邊。

在每一封家書裏,字裏行間寄託着父母濃濃的愛,給兒子帶來一絲溫暖和撫慰。但這種愛卻有與傳統父母的愛有所不同,沒有大篇幅的囑咐,沒有報告似得傾訴,甚至思念也很少寫在表面,這種感情像父子但更像朋友。這種感情在讀者看來同樣能感覺心裏爲之一顫:多少年來,父親在信中與兒子探討藝術,在信中指出兒子的失誤,解答兒子的疑惑並提出自己的見解……

父親傅雷的教育方式與別人不大一樣,但卻使每個看到的人的心染的金燦燦的。

這樣的感情使我不由自主的想到了小天狼星﹒布萊克--哈利波特的教父。哈利從小生活在一個得不到愛的家庭裏,沒有享受過一天來自家人的關懷,在魔法世界裏有兩個人給了他這種關懷。一個是蒼顏白髮,向父親一樣的鄧布利多教授,另一個就是小天狼星。他對哈利來說有着父親一樣的慈愛,能爲他解答疑惑,也有着朋友一樣的親切,鼓勵他,安慰她,使他懂得爲正義而戰。鄧布利多選擇對他無微不至的愛和保護,他是寬容的,當哈利闖禍時,站在遠處,不去阻止,也未加鼓勵,之後給他收拾爛攤子。他儘可能地保護哈利,替他作選擇,但正是這樣促使了哈立的反叛。而小天狼星的形象則是一個朋友式家長,常常是鼓勵哈利做他認爲正確的事,適當的時候再出來阻止,這種蜂蜜加大棒的原則指引哈利更好的成長。

通常我們會對“鄧布利多式”的家長採取的保護措施產生反感甚至叛逆,但這兩種出發點只有一個,那就是愛。

不論是鄧布利多一樣的保護,或是傅雷和小天狼星的鼓勵,我們都應該知道它們盛裝着對我們滿滿的愛。所以我們應該做的不是反叛,而應是爲了這愛,爲了父母,也爲了我們自己,更好的努力,更好的成長。

國中的傅雷家書讀後感4

《傅雷家書》,翻譯家傅雷與兒子傅聰的信。在這裏,傅雷和夫人毫無保留地表達了自己對傅聰的關心和愛。傅雷父子像朋友般親密一起討論音樂和藝術,發表自己的看法、意見。在傅聰陷入低谷時,傅雷和夫人給了他無限鼓勵。

傅雷在與兒子寫信時毫不吝嗇自己的語言,把想說的都說出來,非常詳細。傅雷在給傅聰的信中說到,自己把他當成討論音樂、藝術的好對象。所以他們之間纔會無話不說吧。還有一封信中寫道:“和你的話是說不完的。”這樣的關係多麼令人羨慕。

大概在每封信裏,傅雷都會表達自己對兒子的想念吧不用管其他,只和兒子想到什麼就說什麼,也不用遮遮掩掩的。在這本書裏能看到濃濃的父母愛。能培養出大鋼琴家,跟傅雷家優越的條件想必有很大的關係。當然,跟家教也有關係。在那個年代下,他們家的條件和教育都是屬於頂尖了吧。不過,正是因爲這樣的家庭,才使得傅聰童年生活枯燥無味,只能一直練琴而不能像其他小孩那樣快樂地玩耍嬉鬧。雖然童年的不幸造就了未來的成就。傅雷家的教育雖嚴,但不死板。比如,在彈鋼琴上,傅雷很支持傅聰盡情發揮,還和他一起討論。這說明傅雷是尊重孩子的,而不是讓孩子只許規規矩矩聽他的話。傅雷的教育方式值得每一個家庭學習、借鑑。

這本書能讓人融入其中,感受到傅雷家的氣氛。傅雷與兒子常常寫信,這樣遠在他鄉的傅聰能時刻感受到父母的愛,能輕鬆一些。可以看出,傅雷與傅聰都對音樂有着強烈的愛好,因爲他們信中關於音樂的事佔了很大一部分。這更使得他們間有話題可聊,有說不完的話,感情更深。又有多少人,跟父母沒有話題聊,與父母日漸疏遠,直到父母離開才追悔。

《傅雷家書》肯定不會是普通人家所能及的。翻譯家傅雷與夫人都是有知識的人。朱梅馥活到老學到老,堅持努力學英語。這個家真是充滿了文藝氣息呢。

《傅雷家書》,更希望能在這樣的家中生活了。

國中的傅雷家書讀後感5

我曾讀過《傅雷家書》,感覺到的是他和妻子對兒子飽蘸深情的愛,而看完影片後對他有了一個新的認識,他從來不掩飾自己的心情,活的方方正正,是一個真性情的人。

傅雷從來不掩蓋着什麼,他的骨頭是硬的,性格是真的。也許他的性格並不適合在社會上做事,但是他在書齋裏,生活在文學中,性格已然不重要了。他的翻譯作品影響了一批又一批的年輕人,他的作品鼓舞了年輕人的心,讓他們在青年時代陶醉在法國文學中。

傅雷一直被愛情養在花房裏,他與妻子相濡以沫,一起給遠在波蘭的兒子寫信,心中滿是洋溢着的親情,當信件被整理成書後,又給了中國父母無限的心靈啓迪。我想起傅雷家書中的一個細節,傅雷給兒子的信中曾寫道:眼鏡一定要用清水洗,用洗臉布纔敢……不然極易折斷,”父子情深,由此不難看出。他和妻子雖然距離波蘭遙遠,但呵護與關愛之情翻越了國界,也給了我深深的影響。

傅雷曾說:“人格比任何東西都可貴。”傅雷爲人正直不苟,他曾爲一位有才華的美術教員和自己的摯友斷交,傅雷從來都是站在真理的一邊,不偏不倚,堅守着自己的品格。甚至在1957年的激烈的反右鬥爭中,直率的傅雷拒絕寫“交代材料”,保持着自己的人格獨立,不爲任何事所傾倒,似一根堅硬的竹,即便在的狂風暴雨中,也絕不彎腰。

八月三十日,傅家院中的玫瑰不再開,這一天對於傅雷來說是沉重的打擊,四天三夜的批鬥最終迎來的卻是——抄家。任何孤獨都不怕,傅雷這枝竹不是抵擋不住狂風暴雨,是他不想在那個年代再受折磨,這枝竹始終沒有彎腰,而是乾脆的折斷。1966年9月2日,傅雷與妻子以悲慘的方式自盡,傅雷保持了最後的高貴與尊嚴,君子名節,傅雷恪守到終。

傅雷的真性情,給這場狂風暴雨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他也讓人明白了,在黑白不分的年代裏,依然有人堅守着正直和純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