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書筆記

《培養傑出男孩的100個細節》讀書筆記(精選多篇)

目錄

《培養傑出男孩的100個細節》讀書筆記(精選多篇)
第一篇:《培養傑出男孩的100個細節》讀書筆記第二篇:培養了不起男孩的100個細節讀後感第三篇:《幼兒園教育的50個細節》讀書筆記第四篇:課堂教學的50個細節讀書筆記第五篇:課堂教學的50個細節讀書筆記更多相關範文

正文

第一篇:《培養傑出男孩的100個細節》讀書筆記

今年暑假我看了王愛民編著的《培養傑出男孩的100個細節》。對於我這個孩子還在上幼兒園的媽媽來說,現在纔看這本書似乎晚了點,但是看完這本書後我又慶幸自己看得還不算太遲,這真是一本值得每個男孩的父母認真研讀的好書。

王愛民在這本書中全面解讀男孩的心理特徵和成長規律,讓家長洞悉男孩面臨的機遇和挑戰,掌握男孩教育的方向和技巧,真正教到點子上,事半功倍。《男孩怎麼養——培養傑出男孩的100個細節》每一個細節都含有大量具體的教育實例和操作指導,是衆多成功父母總結出來的教育經驗,簡單實用,能引導我們解決男孩教育中最常見、最關鍵的難題。《男孩怎麼養——培養傑出男孩的100個細節》以培養上進、自立、堅強、樂觀、仁愛的男子漢爲目標,全面塑造男孩的體格、德行、意志、情感,是全面的、真正意義上的英才教育。本書重點從孩子出生到經歷青春期,作爲父母應如何教育孩子,書中更多地將中國式家庭教育與國外家庭教育的實例進行對比,強調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反思自己在對兒子教育上有時確實因爲工作忙了壓力大了而運用了簡單而粗暴的方式,爲了讓他聽話而大聲呵斥,缺乏了應有的耐性;有時也會將他和別的孩子進行比較,當發現他有不如別人的方面我更是變得焦慮起來,自然想着如何急功近利。但這樣教育的結果往往起到的是反作用。王愛民老師在他的書中說道應蹲下身來傾聽孩子的話,我想這樣的傾聽方式會拉近與孩子的距離,讓孩子從心理上覺得你不是高高在上的,他纔會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我嘗試着做了,我的孩子年齡還小,我抱起他,讓他坐在我的腿上,然後再傾聽他的講述。關鍵是不再打斷他的話,強行介入我自認爲對的觀點。多次試下來,我發現這個辦法非常管用,我不再是孩子心裏的“大老虎”了,他也願意和我說說這,說說那了。即使他犯了錯我批評他的時候,他也不像以前那樣的倔了。孩子就像一面鏡子,當他覺得你不夠尊重他的時候,他的反叛心理自然表露無遺。

由此,我聯想到這樣的教育方式其實不止適用於家庭教育,作爲老師,我們在日常的對學生的教育中,也同樣是有效的。我們時不時地在教育學生中會加以班主任的威嚴,比如對犯了錯的孩子請他們進辦公室談話。雖然我們不會以粗暴的方式對待學生,但是辦公室的環境和老師嚴肅的表情對於孩子來說已經充滿了很強的威懾力。試想,在這種情形下,學生們怎麼會不選擇接受你的教育?但是他(她)們真的心服口服了嗎?我想答案應該是“不一定”吧!當然,班主任既要擔任學科的教學又要處理班級大大小小的各項事務,工作極其繁瑣,這種處理的方式自然成爲了“上上之選”。我們肩上擔着的是教書育人的重任。不同的學生,不同的心理,出現的問題也是不同的。表面的風平浪靜,暗地裏波濤洶涌。學生的問題還是沒有從根本上得到解決,他(她)們錯誤的認識也許會影響他(她)們的一生。我想我們也可以借鑑王愛民老師的建議,遇到學生的問題,能多一份耐心,能彎下腰或蹲下身子細細傾聽,然後像朋友一樣的交談,適時引導他(她)們發現錯誤所在。多次的建立在互相尊重的基礎上的交談,一定會讓你的學生們更聽話的。

感謝這本好書,它帶給我的啓示讓我非常受用。

第二篇:培養了不起男孩的100個細節讀後感

《培養了不起男孩的100個細節》讀後感

最近讀了《培養了不起男孩的100個細節》,使我感觸頗深。此書全面分析了男孩獨特的個性特徵與心理特徵,並針對男孩的性別特徵、成長過程中經常出現的問題,提出了更富有針對性的指導。權威專家深入剖析男孩教育精髓,倡導用最契合男孩心理特徵、成長規律的方式教育男孩。改變你想法的1%,男孩的人生就會變得與衆不同!通過讀此書,我對兒子的教育有了新的認識,心態和策略有了新的調整。

一、教育男孩,請先進入男孩世界。

現在,家庭和學校教育都存在一個問題,就是給男孩和女孩穿一樣的鞋,卻期望他們走出不同的路,這是不現實的。 老師和家長傳統上一直要求孩子要靜,總想辦法約束孩子的行動,其實我們都應該明白,愛動、調皮是男孩的天性,他們需要廣闊的空間和自由的行動,他們依靠運動和攀爬來燃燒體內的睾丸素和促使大腦健康的發展,也就是說只要父母、老師引導得當,教育得當,善於將男孩的個性弊端轉變成一種成功的優勢,每個男孩都會成爲了不起的人!

那麼教育男孩首先走進入他們的內心世界,那他們的內心世界是什麼呢?“他們喜歡淘氣是因爲他們更喜歡冒險;他們搞破壞,是因爲他們更有探索精神;他們好爭鬥,是因爲他們內心深處總有一種揮只不去的英雄情結”。

任何一個男孩子都有神祕而豐富的內心世界,只有走進他們的世界,才能理解他們那些不可思議的行爲,所以對待停不來的男孩,我們千萬不能強制實施,那樣會使他們與你對抗或“消極怠工”或搞更大的破壞。 男孩女孩的教育策略不能用一樣的,這是自然現象,違背自然規律操作起來,結果是事與願違。我現在才明白,原來我和我兒子相處的不是很和諧的癥結在於我並沒有真正走進他的世界,對男孩的內心世界沒有科學的認識,我需要重新審視兒子的個性,多與他溝通交流,走進他的內心世界,理解他那些不可思議的行爲,和他成爲真正的知心朋友。

二、做男孩父母,更需要高智商。

以榜樣、尊重、肯定、氣氛爲主題陪伴男孩成長。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父母在做好榜樣的過程中,孩子也在潛移默化裏成長起來。尊重讓孩子能真正快樂成長,尊重的尺度還真不好掌握,孩子在各方面都是處於學習階段,好些不會做,什麼也做不好(這是在我們成人眼裏),所以我們不由自主的嘮叨、數落,有時還帶着嘲笑。特別是和朋友交流關於孩子問題的時候,老是哪壺不開提哪壺,討論的都是孩子的缺點,當着孩子的面也毫不忌諱,這樣,我對孩子的尊重就無從談起。但是要完全尊重孩子的意見,孩子會把好些事情弄得一團糟,生活也安排的雜亂無章。怎麼辦呢?

首先讓孩子親自實踐,受到挫折,吃點苦頭,然後再和他溝通,孩子便心甘情願接受父母的指引。當然,父母也要站在一定的高度做出適合孩子的引導,這得需要父母經常學習,跟上時代

的步伐。在孩子的缺點裏找到優點,先讚揚孩子的優點,然後指出美中不足,告訴孩子:下次你會做得更好。

三、和諧的家庭氣氛會爲孩子創造良好的性格。

如果兒童生活在批評的環境中,他就學會指責;

如果兒童生活在敵意的環境中,他就學會打架;

如果兒童生活在嘲笑的環境中,他就學會難爲情;

如果兒童生活在羞辱的環境中,他就學會內疚;

如果兒童生活在忍受的環境中,他就學會忍耐;

如果兒童生活在鼓勵的環境中,他就學會自信;

如果兒童生活在讚揚的環境中,他就學會擡高自己的身價; 如果兒童生活在公平的環境中,他就學會正義;

如果兒童生活在安全的環境中,他就學會信任他人;

如果兒童生活在讚許的環境中,他就學會自愛。

孩子是這樣,我們大人何嘗不是這樣呢?人是重情感的動物,人間的喜怒哀樂變化無常。我們能給孩子創造一種什麼樣的氣氛,主要取決於我們的心態,做個學習型家長,和孩子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本書還講了關於孩子的能力、誠信、財商、個性習慣等等的培養的重要性和如何培養。這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好、能做成的事,需要父母堅持、堅持、再堅持,訓練、訓練、再訓練。有了這樣的教育理念,讓孩子在生活中得到反覆鍛鍊,在體驗生活中健康成長。

《大學》裏講到:“心誠求之,雖不中,不遠矣。未有學養子而後嫁者也。”意思是:內心真誠地去追求,即使達不到目標,

也不會相差太遠。要知道,沒有先學會了養孩子再去出嫁的人。這給我們現在無證上崗的父母很大的安慰,朋友們,積極努力地做個學習型家長吧!孩子的教育事業很需要我們這樣做。俗話說的好:“細節決定成敗”我想,只要我們用“耐心”“關心”“責任心”去對待這羣孩子,他們會表現得更棒!

第三篇:《幼兒園教育的50個細節》讀書筆記

最近,閱讀了陳遷主編的《幼兒園教育的50個細節》,感觸彼深。本書圍繞幼兒園教育實踐中的細節問題展開論述,全書50個細節以案例的形式呈現,從語言運用、非語言行爲、教學探索、環境創設、因材施教和處理突發事件這六個不同的側面來反映當前我國幼兒園教育中需要引起高度關注的一些具有典型性的語言和行爲,每個案例又分爲“細節描述”和“細節透視”兩個部分,使讀者能夠從案例的描述與分析中得到某種啓發。

我對書中印象最深的是第四編環境創設中“書香縈繞的世界”一文。這裏所描述的是杜老師幫助心心小朋友,形成閱讀習慣的方法。這個案例充分說明了爲幼兒創設良好閱讀環境的重要性。

回想工作中,本班(大2白雲班)幼兒在中班時不喜歡到圖書區閱讀,我就從巧設圖書區,提供良好環境入手,激發幼兒閱讀興趣,使幼兒喜歡閱讀。我的做法:

(一)巧設圖書區,提供良好環境

我在教室的一角創設了《圖書屋》,四邊沒有嗓音影響,書架如房子,綠頂黃牆,一間一間中平放着一本一本彩色圖書,書屋的絢麗多彩,吸引着幼兒。

爲孩子投放的圖書貼近他們生活。我們還發動家長,讓孩子帶一本圖書,與同伴分享閱讀,每週更換一本。這些接近孩子生活的圖書投放到圖書區後,引起孩子們的極大興趣。

(二)激發閱讀興趣

1.通過故事引發興趣

每天利用日常生活的時間,聲情並茂地講述一些孩子們感興趣的故事,聽時,幼兒一雙雙渴求的目光牢牢地注視着老師,顯得興趣盎然。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計劃地堅持每天講一個小故事,這樣耳濡目染,學幼兒就會覺得書是那樣的神奇,慢慢的也會覺得書裏有很多故事在等着他。

2.留下疑問激發興趣

在講故事的時候,有時會設置一些疑問,這樣,一方面吸引幼兒聽的興趣,另一方面可以培養幼兒的求知慾,激發他們想讀書的活動。

讓幼兒帶着問題看書。圖書投放到圖書區以後,我有意識地給孩子講書,使孩子對書裏的內容有初步的認識。然後再告訴他們,書裏還有老師沒有講的內容,請小朋友自己看。這會給幼兒留下一些懸念,從而激發孩子產生自己要看書的願望。或者在幼兒進入閱讀區前向幼兒提出問題,請幼兒帶着問題看書。看完後請幼兒給大家講一講,教師適當給幼兒鼓勵與表揚,使孩子產生成就感,並知道認真看書會有收穫。

(三) 提升閱讀品位

孩子開始喜愛讀書了,但是僅僅憑着他們的興趣,隨意地瀏覽。顯然是收效甚微的。讓幼兒自由閱讀時。教師注意觀察幼兒是否會按順序一頁一頁地翻看,讓幼兒找一找書中講的是誰?講的什麼故事。

第四篇:課堂教學的50個細節讀書筆記

今年暑假,我閱讀了《課堂教學的50個細節》。鄭教授的《課堂教學的50個細節》從 “課堂教學特徵”、“教學方法探索”、“教師的語言”、“課堂中的非語言行爲”、“學生學習狀態”、“課堂突發事件”、“課堂教學環境”、“我對課堂教學變革的總體認識” 八個方面闡述了一名教育專家深入一線的教育的感悟與建議,且提出了良好的建設性意見,值得我們全體教育工作者借鑑。哲人老子曾說過:“天下難事,必做於易,天下大事,必做於細。”在許多工作、生活和學習中,細節是全局成敗的關鍵。教學細節雖小,有時毫不起眼,卻是任何一堂成功的課都離不開的閃光點,教師也正是通過對衆多細節的把握去影響學生,這樣他的教育才有可能是成功的。

下面我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和感悟:

第一,關於教師拖堂的問題。在教學中,我們教師由於種種原因,當堂的教學任務沒有作結,或者爲了要讓學生多聽一些知識點、多讀幾遍課文,多感受一些課堂的精彩,常常會拖堂幾分鐘,甚至到上課鈴響還不想離去。正如鄭教授在書中所說的:“拖堂的幾分鐘,也許完成了教學任務,但這種‘多餘的精彩’恐怕很難引起學生的共鳴,學生真正能聽得進的東西也非常有限。”課間十分鐘,學生喝水、上廁所、準備下節課,讓緊張的身心得到鬆弛,以便以良好的狀態進入下一堂課的學習。我們試想想,一臺好的機器要想發揮自己最大的潛能,那只有勞逸結合,何況是正在成長的國小生。作爲教師,自己應該思考的是如何調控課堂教學的節奏,合理安排教學的時間節點,既能受到學生的歡迎,又有可能促使自己的教學水平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

第二,板書設計是教學設計的一個重要環節。鄭教授在書中說:“板書是學習的工具,教學的手段,而不只是展示的平臺,它要爲教學服務,爲學生學習服務。”教師在備課時,應該對自己板書的呈現方式進行精心設計。一個優秀的板書設計,能夠把學生帶進一種妙趣橫生的境界,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學生在良好的學習氛圍中,隨着老師板書的引導,踊躍舉手發言,教學任務在一片熱烈的氣氛中順利完成,能夠收到良好的效果。

這一點我深有體會。作爲國小語文教師 ,我認爲要求學生一味地拼命記答案,抄寫板書,不但起不到拋磚引玉的效果,而且還會剝奪學生思考的權利,限制學生的思維,死讀書,讀死書。在課堂上,學生看似回答流利,卻丟失了學生思考的空間,缺失了思維碰撞的火花。

所以,在板書的整體設計上,在遵循邏輯思維結構的基礎上建立一種“留白”意識,給學生留下空白,留下更多思索的機會、易懂的歡快是我們教師應該注意,也是應該學習的。

第三,如何調動學生積極性的問題。鄭教授列舉的“主動走到講臺上的學生”、“主動發問和被動應答”、“課堂上學生回答問題的機會不均衡”、“高高舉手的孩子獲准回答問題的機率高”、“課堂上的沉默”、“課堂上的異口同聲”、“廉價的掌聲”、“無精打采的‘老師好’”、“與聽課老師的‘互動’”、“閉不上眼睛的學生”……,這些看似不經意的“小問題”,但可以看出教師對課堂的調控,師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程度、積極性存在一定的問題。如“主動走到講臺上的學生”“主動發問和被動應答”“課堂上學生回答問題的機會不均衡”“高高舉手的孩子獲准回答問題的機率高”……這是關注整體不夠的具體表現。“課堂上的沉默”“課堂上的異口同聲”“廉價的掌聲”……這是平時的學習習慣的養成存在一定的問題,“課堂上的沉默”是允許的,可能學生正在進行深入思考。“課堂上的異口同聲”說明可能大部分同學真正會了,但也有可能其中仍然有“南郭先生”,這不能不引起教者的注意。“廉價的掌聲”,其真正起到激勵作用的程度值得思考。“無精打采的‘老師好’”,這要麼是這類教師的課程學生不喜歡,或這類教師的教學水平存在問題,讓學生在開課伊始就無精打采。……如此等等,提醒我們作爲教者一定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及時調控課堂,讓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堂教學之中,從而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上好課,我們需要有良好的師生關係,不要把老師當作是權威,我們需要的是一個民主的環境,師生平等才能讓我們更好的瞭解學生。這就需要教師以民主教學作風去組織教與學活動。這種教學作風,有利於培養學生熱愛學習的內在動機,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有利於師生之間的雙向交流與反饋,喚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有利於學生參與教學過程,使學生產生成功的滿足感。學生在民主和諧的氣氛中學習,心情舒暢,思維始終處於積極的、活躍的狀態,敢想、敢說、敢問、敢於質疑問難,勇於大膽創新,樂於發表意見。其次作爲新時代的教師應及時瞭解當代國小生的生理、心理和思想特點 , 淡化教師作爲教育者的角色痕跡 , 重視師生間的非正式交往和非語言交流。在構建民主和諧的師生關係過程中,要善於發揮“情感效應”的作用,教師積極的教學情感,是開啓學生智力和美好心靈的鑰匙,是激發學生追求真理的動力,更是建立民主和諧師生關係的關鍵。可以使教學活動別開生面,生機盎然。

第四,教師能沉着對待課堂上的偶發事件。鄭教授在文中列舉的“飛進教室的蝴蝶”、“電源插頭掉了”、“坐在地上的女孩子”……文中的三個案例,無一不令我們深思。“飛進教室的蝴蝶”這個事例講的是教師在給學生上課,此時一隻蝴蝶飛進教室,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教師機智扭轉了學生的注意力,將課堂秩序恢復正常;而“電源插頭掉了”的事例卻反映了教師的機智與能力的欠缺,致使耽誤了課堂有限的教學時間,教學任務難以有效完成;“坐在地上的女孩子”的教師,則從瞭解學生做起,找到了小女孩的頑跡所在,順勢引導,教育是成功的。從這些案例中,我們不難悟出:沉着對待課堂上的偶發事件是教師智慧的表現。

這樣突發的課堂事件,正是考驗我們教師的教學技巧和教學智慧,反映教師的機敏與處理突發問題的能力。正如鄭金洲教授所說‘課堂對教學智慧的挑戰是巨大的,一個教師窮其智慧有時也難以應對來自於課堂上的壓力與挑戰’。那麼我們教師如何應對課堂上這些突發的事件呢?我想我們教師還是要廣讀書,多聽課,多積累實踐智慧的範例,以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和專業技巧能力,豐富自己的教學經驗,形成自身的教育教學智慧。

以上從幾個方面談了我的一些看法,對於其它的一些細節問題,也非常值得我們教師細緻體會和借鑑。讀了這本書,我深刻認識到我們課堂要關注的不僅僅是這50個細節,在平時的課堂中我們要多觀察、多思考,時時刻刻關注自己課堂上容易被自己忽視的細節,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發現問題,想辦法解決問題,我們的教學工作才能順利完成,收到事半功倍的奇效,這樣我們的教學工作纔會更上一層樓。我們每個教師都應該:“一點上知道一切,一切上知道一點”,通過自己不斷的學習反思,努力發掘課堂教學中一些不易被發現和難以解決的細節問題,深鑽研、細推敲,以一個有效的方法和正確的心態應對教學中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變有限的“一桶水”爲不盡的“長流水”,共同推動課堂教學工作的向前發展。

第五篇:課堂教學的50個細節讀書筆記

課堂教學的50個細節讀書筆記

江口山下郎國小張弘

今年寒假假,我閱讀了《課堂教學的50個細節》。鄭教授的《課堂教學的50個細節》從 “課堂教學特徵”、“教學方法探索”、“教師的語言”、“課堂中的非語言行爲”、“學生學習狀態”、“課堂突發事件”、“課堂教學環境”、“我對課堂教學變革的總體認識” 八個方面闡述了一名教育專家深入一線的教育的感悟與建議,且提出了良好的建設性意見,值得我們全體教育工作者借鑑。哲人老子曾說過:“天下難事,必做於易,天下大事,必做於細。”在許多工作、生活和學習中,細節是全局成敗的關鍵。教學細節雖小,有時毫不起眼,卻是任何一堂成功的課都離不開的閃光點,教師也正是通過對衆多細節的把握去影響學生,這樣他的教育才有可能是成功的。

下面我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和感悟:

第一,關於教師拖堂的問題。在教學中,我們教師由於種種原因,當堂的教學任務沒有作結,或者爲了要讓學生多聽一些知識點、多讀幾遍課文,多感受一些課堂的精彩,常常會拖堂幾分鐘,甚至到上課鈴響還不想離去。正如鄭教授在書中所說的:“拖堂的幾分鐘,也許完成了教學任務,但這種‘多餘的精彩’恐怕很難引起學生的共鳴,學生真正能聽得進的東西也非常有限。”課間十分鐘,學生喝水、上廁所、準備下節課,讓緊張的身心得到鬆弛,以便以良好的狀態進入下一堂課的學習。我們試想想,一臺好的機器要想發揮自己最大的潛能,那只有勞逸結合,何況是正在成長的國小生。作爲教師,自己應該思考的是如何調控課堂教學的節奏,合理安排教學的時間節點,既能受到學生的歡迎,又有可能促使自己的教學水平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

第二,板書設計是教學設計的一個重要環節。鄭教授在書中說:“板書是學習的工具,教學的手段,而不只是展示的平臺,它要爲教學服務,爲學生學習服務。”教師在備課時,應該對自己板書的呈現方式進行精心設計。一個優秀的板書設計,能夠把學生帶進一種妙趣橫生的境界,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學生在良好的學習氛圍中,隨着老師板書的引導,踊躍舉手發言,教學任務在一片熱烈的氣氛中順利完成,能夠收到良好的效果。這一點我深有體會。作爲國小語文教師 ,我認爲要求學生一味地拼命記答案,抄寫板書,不但起不到拋磚引玉的效果,而且還會剝奪學生思考的權利,限制學生的思維,死讀書,讀死書。在課堂上,學生看似回答流利,卻丟失了學生思考的空間,缺失了思維碰撞的火花。所以,在板書的整體設計上,在遵循邏輯思維結構的基礎上建立一種“留白”意識,給學生留下空白,留下更多思索的機會、易懂的歡快是我們教師應該注意,也是應該學習的。

第三,如何調動學生積極性的問題。鄭教授列舉的“主動走到講臺上的學生”、“主動發問和被動應答”、“課堂上學生回答問題的機會不均衡”、“高高舉手的孩子獲准回答問題的機率高”、“課堂上的沉默”、“課堂上的異口同聲”、“廉價的掌聲”、“無精打采的‘老師好’”、“與聽課老師的‘互動’”、“閉不上眼睛的學生”??,這些看似不經意的“小問題”,但可以看出教師對課堂的調控,師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程度、積極性存在一定的問題。如“主動走到講臺上的學生”“主動發問和被動應答”“課堂上學生回答問題的機會不均衡”“高高舉手的孩子獲准回答問題的機率高”??這是關注整體不夠的具體表現。“課堂上的沉默”“課堂上的異口同聲”“廉價的掌聲”??這是平時的學習習慣的養

成存在一定的問題,“課堂上的沉默”是允許的,可能學生正在進行深入思考。“課堂上的異口同聲”說明可能大部分同學真正會了,但也有可能其中仍然有“南郭先生”,這不能不引起教者的注意。“廉價的掌聲”,其真正起到激勵作用的程度值得思考。“無精打采的‘老師好’”,這要麼是這類教師的課程學生不喜歡,或這類教師的教學水平存在問題,讓學生在開課伊始就無精打采。??如此等等,提醒我們作爲教者一定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及時調控課堂,讓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堂教學之中,從而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上好課,我們需要有良好的師生關係,不要把老師當作是權威,我們需要的是一個民主的環境,師生平等才能讓我們更好的瞭解學生。這就需要教師以民主教學作風去組織教與學活動。這種教學作風,有利於培養學生熱愛學習的內在動機,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有利於師生之間的雙向交流與反饋,喚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有利於學生參與教學過程,使學生產生成功的滿足感。學生在民主和諧的氣氛中學習,心情舒暢,思維始終處於積極的、活躍的狀態,敢想、敢說、敢問、敢於質疑問難,勇於大膽創新,樂於發表意見。其次作爲新時代的教師應及時瞭解當代國小生的生理、心理和思想特點 , 淡化教師作爲教育者的角色痕跡 , 重視師生間的非正式交往和非語言交流。在構建民主和諧的師生關係過程中,要善於發揮“情感效應”的作用,教師積極的教學情感,是開啓學生智力和美好心靈的鑰匙,是激發學生追求真理的動力,更是建立民主和諧師生關係的關鍵。可以使教學活動別開生面,生機盎然。

第四,教師能沉着對待課堂上的偶發事件。鄭教授在文中列舉的“飛進教室的蝴蝶”、“電源插頭掉了”、“坐在地上的女孩子”??文中的三個案例,無一不令我們深思。“飛進教室的蝴蝶”這個事例講的是教師在給學生上課,此時一隻蝴蝶飛進教室,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教師機智扭轉了學生的注意力,將課堂秩序恢復正常;而“電源插頭掉了”的事例卻反映了教師的機智與能力的欠缺,致使耽誤了課堂有限的教學時間,教學任務難以有效完成;“坐在地上的女孩子”的教師,則從瞭解學生做起,找到了小女孩的頑跡所在,順勢引導,教育是成功的。從這些案例中,我們不難悟出:沉着對待課堂上的偶發事件是教師智慧的表現。

這樣突發的課堂事件,正是考驗我們教師的教學技巧和教學智慧,反映教師的機敏與處理突發問題的能力。正如鄭金洲教授所說‘課堂對教學智慧的挑戰是巨大的,一個教師窮其智慧有時也難以應對來自於課堂上的壓力與挑戰’。那麼我們教師如何應對課堂上這些突發的事件呢?我想我們教師還是要廣讀書,多聽課,多積累實踐智慧的範例,以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和專業技巧能力,豐富自己的教學經驗,形成自身的教育教學智慧。

以上從幾個方面談了我的一些看法,對於其它的一些細節問題,也非常值得我們教師細緻體會和借鑑。讀了這本書,我深刻認識到我們課堂要關注的不僅僅是這50個細節,在平時的課堂中我們要多觀察、多思考,時時刻刻關注自己課堂上容易被自己忽視的細節,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發現問題,想辦法解決問題,我們的教學工作才能順利完成,收到事半功倍的奇效,這樣我們的教學工作纔會更上一層樓。我們每個教師都應該:“一點上知道一切,一切上知道一點”,通過自己不斷的學習反思,努力發掘課堂教學中一些不易被發現和難以解決的細節問題,深鑽研、細推敲,以一個有效的方法和(更多請搜索)正確的心態應對教學中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變有限的“一桶水”爲不盡的“長流水”,共同推動課堂教學工作的向前發展。

本網推薦其他範文:

課堂教學的50個細節讀書筆記

科學家故事100個讀書筆記

細節決定成敗(教育的55個細節讀書筆記)

好兵的100個細節

《櫻花男孩》讀書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