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書筆記

政治讀書筆記

第一篇:國家間政治讀書筆記

政治讀書筆記

《國家間政治》讀書筆記

漢斯 ·摩根索的 《國家間政治》和其他現實主義理論家的著述,構成了現實主義理論範式的主要內容,而且使國際關係作爲一門學科而與其他學科區分開來。《國家間政治》一書在國際關係課程中持續得到使用的事實足以證明自身的不朽價值,曾有人指出,半個世紀以來國際關係的研修不外是摩根索和信服其見解的人與轉而求助於其他學派的人之間的一場對話。作爲國際政治專業的學生,閱讀本書,自然是我們瞭解現實主義理論的基礎。

一、《國家間政治》概述

《國家間政治》是西方國際關係理論中現實主義學派的經典之作。正如副標題“權力鬥爭與和平”所標示的那樣,本書揭示了國際政治的本質——權力鬥爭,並探索締造世界和平的途徑。作者闡釋了作爲其理論核心的政治現實主義六項原則,指出國際社會中的各個國家爲自身的權利和利益而鬥爭;在現存的國際體系中,只有通過講究藝術的傳統外交手段達成國家間的妥協與和解,才能爲形成一個有中央政府權威的世界國家以締造普遍和平鋪平道路。

二、讀書心得

1.理解“無政府狀態”

無政府狀態是現實主義最重要的立論前提,也是國際政治的核心概念之一。摩根索認爲,“國際政治始終處於無政府環境,因此,各國之上不存在擁有權威和權力去確定法律和解決爭端的機構。在這種狀態下,各國可以做出承諾,締結條約,但沒有任何最高權力保證遵從和懲罰背離”。現實主義者從悲觀主義的人性觀出發,認爲國際政治的本質是衝突,即無政府狀態下爭奪權力的鬥爭。在這樣的推論下,無政府便構成了“戰爭狀態”,安全考慮成爲國家政策中至高無上的。或者說,無政府環境中的共存要求自助。但是由於一國的所作所爲部分地取決於別國的所作所爲,從這個意義來說,國家行爲是互動的。(1)例如每個國家都經受的“安全兩難”,會導致軍備競賽的發生。而解決無政府狀態和安全兩難的唯一途徑就是均勢。

就其根源而言, 無政府狀態源於霍布斯的政治哲學思想———自然狀態學說。國內權威機制的存在是克服人與人之間無秩序狀態的主要原因,而在主權國家之上不存在着超級權威機構 ,因此國家之間是一種混亂的無政府狀態 ,這種狀態決定各個國家自行其是。 (2)

我們在開始瞭解無政府狀態時最容易把它等同於絕對的混亂和無序,但稍加了解國際關係的發展我們就不難發現事實並非如此,不斷深入的全球化更是推動了無政府狀態有序化的進程。國家間不斷加深的相互依賴使得各國越來越青睞於協調相互之間的行動。英國國際社會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布爾就提出了所謂“無政府社會”的概念。(3)對無政府狀態的性質和後果的不同理解則成爲新現實主義和新自由主義的重要分歧。與現實主義者的“自助”思想不同,新自由主義者

認爲通過國際制度可以消除或者至少是減輕無政府狀態帶來的不良後果,因此“他們對合作的前景持有更加樂觀的態度”。

2.對“利益”概念的思考

摩根索的政治現實主義諸原則把權力界定爲人對人的控制。(4)他的六原則可以概括地解讀爲:一、政治有如總的社會,由根治於人性的客觀法則支配,而人性不變;因此,有可能形成一種反映這些客觀法則的理性理論。二、政治現實主義的主要路標是依據權勢界定的利益概念,它將理性條理注入政治考察對象,從而使得對政治的理論性理解成爲可能。政治現實主義強調理性的、客觀的和不受情感左右的東西。三、現實主義設定,依據權勢設定的利益是各個普遍成立的客觀範疇,但它並不具有一種恆定不變的含義。權勢即是人對人的控制。四、政治現實主義明白政治行爲的道德意義。它也明白道德命令與成功的政治行爲的要求之間的緊張。五、政治現實主義拒絕將一個特殊國家的道德意願等同於支配世界的道德法則。正是按照權勢界定的利益概念,使得我們避免道德上的過錯和政治上的愚蠢。六、政治現實主義者堅持政治領域的獨立性。

六原則中以“權力———利益 ”爲兩個向度,把權力視爲“實現國家目標的手段 ”。他沒有明確給出國家利益的概念,但他認爲“把權力界定爲利益的概念是客觀的、有效的”,因此我們可以認爲在他的理論框架下,權力是自變量,利益是因變量。同時摩根索認爲國家利益勝過了國際的行動目標,(5)由此產生了一個問題,國家利益這個概念在傳統的現實主義視角下是否被短視地定義了。國際中的長期合作有如多次博弈,一國的信譽常常會成爲影響其他行爲者決定是否繼續與之建立合作的標準。從這個層面上思考“如何精準地定義利益,以及國際制度如何影響國家對自我利益的界定”((6)就是一個極有意義的問題。以權力界定利益過分簡化了利益的組成,除去現實主義所強調的安全因素,其他國家偏好(如經濟、政治的、文化的)的真實表達與實現也必須被界定在國家利益這個概念的內涵之內。甚至有學者認爲,國家需求所認定的一切東西,都包括在國家利益的範疇之內。

3.對“權力”概念的認識

“權力”是西方政治思想的主要概念之一,然而對於這一概念的明確定義,正如羅伯特·吉爾平所說,“有關權力的定義如此之多,這是令政治學家們感到尷尬的事情。”(7)綜合能夠查閱到的相關資料,我借用一些資料中的觀點,把權力描述爲:第一,權力是一種能夠影響其他人態度和行爲的能力;第二,在某種程度上,權力可以等同於實力;第三,權力既是目標又是手段;第四,權利具有普遍性和永存性。(8)

摩根索認爲人類具有某種“權力意志”,這在政治、特別是國際政治中尤爲明:“政治是爭奪統治人的權力之鬥爭,無論其最終目的如何,權力是其直接目標,獲得、維護和宣示權力的模式決定了政治行爲的技巧。” 因此,國際政治被現實主義者首先描述爲“權力政治”:它是國家間對立、衝突和戰爭的舞臺。

(9)

摩根索宣稱外交政策的終極目的可能源自法律與道德原則。他並非認爲理想主義觀念對決定目標無足輕重,而是認爲權力是外交的必要手段,所謂“即時的目標就是權力”(10),因此,在外交政策的分析中可以將理想因素忽略不計。正如許多學者所指出的,這種論調的缺陷在於,權力的形態絕非是單一的,對“權力的追求”也形態各異,其特點部分取決於行爲者所追求的終極目標,同時也取決於施加影響時的具體情境。(11)

4.其他問題

在有關國際法的章節中,摩根索旗幟鮮明地提出“國際社會是否做出努力採取執行國際法的行動,以及這種努力能否奏效,主要並不是基於法律考慮,也不取決於法律執行機構的公正行動。這種努力及其效果取決於政治考慮,以及在特

(12)定條件下權力分配的實際情況。”p328

而具體到主權問題時摩根索更是直言“主權不是在國際法面前權利和義務的平等。重大的不平等可以與主權並行不悖。”(13)p347這一觀點被基歐漢等人廣泛地接受,被用來說明在沒有中央權威的情況下談判的功效問題,有時它也被專門用於國際關係研究中。“事實上主權原則確立的責任規則,就是將外部性的負擔加於收到他們傷害的那些人身上的。”(14)因爲在與確定主權類似的科斯定理的假設下,即使責任規則有利於外部性的製造者而不是受害者,也能夠達到帕累托最優。

(1)《國際政治常在概念和當代問題》(美) 羅伯特·j·阿特,羅伯特·傑維斯編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14

(2)《摩根索現實主義 “六原則 ”的再詮釋》,王剛,cnki

(3)無政府狀態與複合相互依賴,聶軍,cnki

(4)《國際政治常在概念和當代問題》(美) 羅伯特·j·阿特,羅伯特·傑維斯編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14

(5)《國家間政治:權力鬥爭與和平》(美)漢斯·摩根索北京大學出版社 第七版p508

(6)《霸權之後》 (美)羅伯特·基歐漢上海世紀出版集團p100

(7)《美國的實力和跨國公司》(美)羅伯特·吉爾平北京大學出版社p24

(8)《論國際政治中權力與合作的關係》 薛亞梅,趙長峯 cnki

(9)《現實主義國際關係理論: 一種經久不衰的主流範式》 洪郵生 cnki

(10)《國家間政治:權力鬥爭與和平》(美)漢斯·摩根索北京大學出版社 第七版 p25

(11) 《霸權之後》(美)羅伯特·基歐漢上海世紀出版集團 p84-85

(12)《國家間政治:權力鬥爭與和平》(美)漢斯·摩根索北京大學出版社 第七版 p328

(13) 《國家間政治:權力鬥爭與和平》(美)漢斯·摩根索北京大學出版社 第七版 p347

(14) 《霸權之後》 (美)羅伯特·基歐漢上海世紀出版集團p88

第二篇:《空間與政治》讀書筆記

讀《空間與政治》

《空間與政治》是法國社會學家,哲學家亨利勒菲弗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完成的一本有關城邑、都市和空間的問題構成的思考成果的著作。

亨利勒菲弗是法國新馬克思主義的代表人物,曾任教於斯坦福大學、巴黎第十大學等院校。他在社會與政治的論題上有多年的研究,主要著作有《被神祕化的意識》、《馬克思主義的當前問題》、《都市革命》、《空間的生產》等。本書寫於1970年後,與《空間的生產》聯繫緊密,並先後出版。

書的一開始,作者就對空間進行了多方面剖析和解讀。他認爲:“關於空間的問題,有很多種方法,有很多種進入方式。”各個領域和階層在審視“空間”上都有着不同的角度,譬如心理學和社會學的研究,就建立在身體、身體形象和鄰近的空間上,而建築學和城市規劃學的落腳點,則是與空間偏側的相關問題。而通過作者縝密的邏輯分析下,政治中的空間則有了很多種形式:它可以是一種透明的、清晰的、純粹的形式,這種純形式,被掏空了所有內容,形成了一種絕對的理念,屬於柏拉圖哲學;它亦可以被認爲是社會的空間,它產生於勞動和勞動分工,因而,它是產品和物品的總集所佔有的一般性場所;由此引申,空間便成了生產關係再生產的場所。空間與政治在作者的思路下一步一步地聯繫在一起,內容也自此逐漸展開。

在對空間的闡述之後,作者對空間政治的反思,城邑與都市,恩格斯與烏托邦,“後技術”社會機制,資產階級與空間,工人階級與空間進行了分章的論述。其中我最感興趣的是城邑與都市這一章節。

亨利勒菲弗在20世紀50年代時期,作爲當時著名的鄉村社會學家,他的目光開始從鄉村移向都市的發展。在日後二十多年的研究中,勒菲弗從城市規劃,工業化等多個角度入手,並駐留巴黎第十大學潛心總結,使他在20世紀70年代轉變成了一個都市研究專家。在城邑與都市這一章中,作者首先將城邑與都市做一區分,他指出:“城邑,是農業時代初期以來人類的一個創造,是一個典型的作品。”它早於都市的出現,是都市的前期化身。首先,城邑作爲一種空間性的東西,處於一定的場所和位置,它的生產方式以及通過生產方式,造就了它與鄉村的不同。它被組織和建立起來,並迎合羣體和羣體的需求,也就是說它是意識形態來塑造成型並加以調整的,所以,它的體系並沒有實際化系統化,並沒有一個合理的政治體系來維持它的正常運轉。隨着工業的建立以及現代性的確立,城邑開始大規模的重建,人們在這一過程中發現原本的權力中心集中了財富和壓迫性,這一發現和正在行進的重建相互結合,使得原有的社會關係解體,從而導致城邑的瓦解,都市這一概念隨之產生。都市與城邑不同,它在城邑的分化過程中表現出來,作爲一種無拘無束的形式逐漸發展。都市作爲一種構成性中心,樹立了自己的權威,並將權威貫穿,形成了空間上的政治管轄。物品,人,符號等在都市中被集中和同時化,從而使得都市達成一種質的飛躍,並不斷充實豐富。都市和城邑的比較,使得空間和政治的結合更有說服力更具體,讓我從全新的角度認識了政治。

《空間與政治》這本書立題雖簡單,但角度新穎,作者通過嚴密的邏輯思維,論證式的寫作風格,極具說服力的語言使我對政治有了新的認識和理解。我相信,在這本書的幫助下,今後的政治學習會變得多彩有趣。這對於我來說,是一次很大的啓發,一定會讓我終身受益。

第三篇:比較政府與政治讀書筆記

讀《變化社會中的政治秩序》有感

09建裝20140701139陳陽

美國政治學家塞繆爾·p.享廷頓的《變化社會中的政治秩序》早在十年前就看過。最近看趙鼎新《社會與政治運動講義》一書時感覺到有必要再看一遍。於是利用課餘時間再看了一遍。以前只作了筆記,但沒有寫出讀出心得,結合以前的心得和重讀的感悟,行文如下。

變化社會中的政治秩序,書名標題就意味着作者把政治秩序放在了第一位。“首要的問題不是自由,而是建立一個合法的公共秩序。人當然可以有秩序而無自由,但不能有自由而無秩序。必須先存在權威,而後才談得上限制權威。在那些處於現代化之中的國家裏,恰恰缺少了權威,那裏的政府不得不聽任離心離德的知識分子、剛愎自用的軍官和鬧事的學生的擺佈。”p6-7因此,享氏書中主張秩序和權威至上,稱之爲權威主義並不爲過。當然,書名《變化社會中的政治秩序》實爲現代化中的政治秩序。換言之,現代化導致到發展中國家的政治變遷,而如何實現穩定的政治秩序,確實本書着筆的重點。因此,本書所提倡的許多觀點,對現代化中的發展中國家有極大的參考價值。在一般人看來,戰後第三世界發展中國家,感受最大多是貧困、腐敗、騷亂、政變,戰亂,很多第三世界國家總是處在貧困與動盪的惡性循環中。如何找到根源,走出動盪不安的困境,實現政治發展,就是第三世界面臨的現實課題。特別地,如果看書時每一個作者都帶着自己國家的問題意識的話,幾乎每個讀者,都企圖尋找自己國家政治發展的答案。這恰是本書讀者廣泛,併成爲政治學經典的根源。

“政治動亂所以在20世紀的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到處蔓延,很大程度上要歸咎於那裏的現代化進程過快,其速度遠遠超過早期實現現人化的國家。歐洲和北美的現代化進程延續了幾個世紀,大體上來說,每次只能解決一個問題或對付一種危機。但是,除了西方,世界其他地區在現代進程中,中央集權、民族融合、社會動員、以經濟發展、政治參與與社會福利等,不是依次而至,而是同時發生。”p36

“城市化、識字率、教育和接觸傳播媒介的水平的提高,都在提高人們的願望和期待,而如果這些願望和期待不能得到滿足,就會刺激個人和集團投身於政治。在缺少強有力和靈活的政治制度的情況下,這種參與的增加便意味着動亂和暴力。”p36-37

“政治上的首要問題就是政治制度化的發展落後社會和經濟變革。”p4

“對於一個政治參與水平低的國家來說,未來的穩定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該國用以面對現代化和政治參與擴大的政治制度具有什麼樣的性質。組織參與擴大的首要制度保證就是政黨及政治黨體系。”p333

現代化導致大衆的政治參與,而在一個傳統制度衰敗,新政治制度並沒有制度化的發展中國家,大衆的政治參與就滋生動亂。因爲制度化水平低的國家,政治派別眼裏並沒有一成不變的規則,只有個人或集團利益,爲實現各自利益,他們在政治上各自採用最強的手段:學生示威、工人罷工、商人罷市、農民抗稅、知識分子公開批評,但結果是政治無序化。所以,實現政治制度的制度化,有序地規範大衆的政治參與,就是變化社會中實現政治秩序的關鍵。而且,享氏對很多發展中國家政治變遷的研究,在很多方面都顛覆了社會中人們的一些傳統看法。

“貧困與落後,動亂與暴力,這兩者之間的表面關係乃是一種假象。政治秩序混亂的原因,不在於缺乏現代性,而在於爲實現現代性所進行的努力。”p32

“現代化之中的社會的動亂源泉很少是來自其最貧窮、最落後地區,而幾乎總是發生在社會的最先進地區。政治越是變爲城市化的政治,它就越加不穩定。”p57

“在一個暴力是政府的關鍵部分的社會裏,政府民主化也意味着暴力普及化。”p189 “在大多數處於現代化之中的社會裏,真正革命階級當然是中產階級。引乃城市中反政府的主要力量源泉。”p239

“在中產階級中各階層中最傾向於反抗、暴力和革命的就是知識分子。”p239 “農村主導集團所起的作用實系決定政府穩定或脆弱的關鍵因素。”p241

“從結果來看,迎合城市中產階級的改革是革命的催化劑,迎合農民的改革則是革命的替代物。”p306

以上看法,都與人們看法相悖。如中產階級,按以往理解,應是一個社會支柱。一個以中產階級不斷擴大,窮人和富人都較少的橄欖型社會纔是最穩定,最長治久安的社會。同樣,知識分子,以往理解爲社會的良心,知識分子代表了社會發展的未來方向。儘管知識分子與政府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疏離,但知識分子卻並不是社會動亂之源。但照享氏理解,卻未必如此。還有,農村、農民,在現代化進程中都是日趨式微的,但照料享氏理解,農村、農民卻是現代化之中國家的政治穩定的支柱。而城市卻是國家動盪的風暴中心。而這些觀點都影響到現代化之中國家進行政治改革的策略和路徑。

爲實現政治有序化,就必須找到實現制度化的方式。所謂制度化,是組織和程序獲得價值觀和穩定性的一種進程。而在現代化中的國家要實現制度化,關鍵就在於政黨。

“政黨的發展與現代政府的發展平行。傳統政治制度越是能夠適應現代政治的需要,政黨的作用就越不明顯。反過來說,在處於現代化之中的政治體系中,政黨在提供合法性和穩定性方面的重要意義和傳統社會制度的制度性遺產之間存在着反方向的變化關係。”p69

“政黨組織着政治參與,政黨體系影響到政治參與擴展的速率。”p335

“處於現代化之中的政治體系,其穩定取決於其政黨的力量,而政黨強大與否又要視其制度化的羣衆支持的情況,其力量正好反映了這種支持的規模及制度化程度。”p341

“一個強有力的政黨體制有能力做到兩條:第一條是通過體制本身擴大政治參與,從而達到先發制人並使紊亂或革命的政治活動無法展開。第二條是緩解和疏導新近動員起來的集團得以參與政治,使其不至於擾亂體制本身。這樣,一個強有力的政黨體制就爲同化新集團提供製度化的組織程序。這樣,一種政黨制度的形成是處於現代化之中的國家政治穩定的先決條件。”344

正是享氏把政治秩序擺在第一位,所以他對東歐、蘇聯共產黨一黨制的國家,也極爲推崇。

“共產主義集權國家和西方自由國家一般都可以歸入有效能的國家的範疇,而不屬於衰微的政治體制。”p1

“馬克思主義是一種歷史理論,列寧主義是一種政治發展理論。它涉及政治動員、政治制度化的方法和公共秩序的基石。”p280

也許正是對蘇聯政權共產黨組織支配社會實現現代化模式的過於推崇,而蘇聯的解體,則使得享氏理論的解釋框架顯得不那麼有說服力。當然,看享氏的書,並不是簡單地給享氏挑刺來的,而帶着中國問題的意識來的。因爲享氏說

“一個傳統的政治體制,其結構越是多元化,權力越是分散,則其政治現代化引起的動亂就越小,適應政治參與的擴大也就越容易。”p144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在權威的結構職能劃分和合理化方面好似是最‘現代’的傳統體系經常在適應更廣泛的政治參與時所遇到的困難較大,而哪些在合理化和職能劃分方面較差但制度卻較爲複雜和多元化的傳統政治體制在之方面遇到的困難卻較小。像中國和法國這樣高度中央集權的官僚君主制國家和諸如英國和日本這些多元化的封建體制相比,看起來更加現代化,但是後兩者卻比前兩者更具適應性。”p66-67

自然,中國這樣一個高度中央集權的國家,如何實現現代化過程中的政治秩序,就是一個十分現實問題。而蘇聯的解體爲中國敲響了警鐘。爲什麼蘇共這個在享氏看來,有效實現政治秩序的方式,最終卻土崩瓦解了呢。這裏,沿着享氏的邏輯,結合本人的理解,也許可以找到一些線索。以列寧主義方式組建的政黨之所以在現代化過程中實現國家政治穩定,就在政黨曾具有強大的動員與組織社會的功能。正是政黨的動員與組織,使現代化中的大衆政治參與實現了有序化的規範。而這正是列寧式政黨奪取政權的長處所在。但並不是該政黨成爲執政黨後,保持政治穩定的根本。如果人們仔細觀察蘇共執政後職能變化,就會發現,蘇共作爲一個政黨組織的功能實質已發生變化。執政前,政治動員和組織是其主要職能,執政後,隨着政治領袖變身爲政府官僚,蘇共黨的組織和動員功能式微,蘇共整個政黨開始官僚化,政黨開始演變一個科層化的嚴密的官僚組織。這個組織最主要的功能,不在政治動員和組織,而在於政策制定和執行(即不是側重於政治體系的政治輸入方面,而是側重於政治輸出方面)。換言之,蘇共黨組織的功能由利益整合轉變爲利益壟斷。自然,政黨動員與組織功能衰退,隨着時間推移,人民甚至於普遍黨員及幹部開始普遍選擇對蘇共黨組織疏離。結果,蘇聯這個共產黨執政的政治體系,實是一個政治輸入通道堵塞,政治輸出發達的官僚機器。而這個機器之所以維持了蘇聯近80年的政治穩定,在很大程度上,正是現代化的科層制度官僚機器支配人、支配社會所展現出來的複雜性和韌性所在。

也許,錯的不是享氏的理論,而是蘇共組織本身出問題了。

第四篇:帝國主義與中國政治 讀書筆記

帝國主義與中國政治讀書筆記

一、作者(生平、本書寫作背景)

? 胡繩,漢族,江蘇蘇州人,1918年生。中共第十二屆中央委員;第一、二、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第四、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著有《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等。出版有《胡繩文集》。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無產階級革命家,著名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家,歷史學家。 ? 這是在1947年寫的一本書。胡繩的《帝國主義與中國政治》是在近代中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時期要結束時,對帝國主義這個影響近代中國政治的外來勢力的客觀總結。那時,正是中國人民革命戰爭使中國近代史進入了一個偉大的轉折點的時刻——“這是蔣介石的二十年來反革命統治由發展到消滅的轉折點。這是一百多年以來帝國主義在中國的統治由反展到消滅的轉折點”。

二、本書的內容梗概(章節及其內容)

作者以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的帝國主義與中國政治間的關係演變爲線索來研究,將全書分爲六章,研究不同階級的不同的中西關係。

? 第一章: 新關係的建立(1840-1846年). 共五節內容。在這一章中,作者認爲的新關係也就是在帝國主義侵略勢力的打擊下,中國封建勢力由“排外”變成“媚外”,與帝國主義建立“攜手合作”,共同以武力對付中國人民。鴉片戰爭是英國“以武力來推展經濟的支配勢力以奴役中國人民”的侵略戰爭。面對帝國主義的侵略,封建統治者和中國人民由短暫的一致對外後很快就顯示不同的立場。通過分析1840-1864年的“官”、“民”、“夷”三者關係演變,最後引用毛澤東的觀點得出結論:“帝國主義侵略中國,反對中國獨立,反對中國發展資本主義的歷史,就是中國的近代史。“以及:“帝國主義和中國封建主義相結合,把中國變爲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過程,也就是中國人民反抗帝國主義及其走狗的過程“。

? 第二章:“中興”和媚外(1864-1894年)。共六節內容,在這一時期,帝國主義借海關加強對清政府政治上的控制。同時利用交換使節和“覲見”,表明“中國皇帝已不能不屈服於他們的壓力”。列強還憑藉武力,吞食中國周邊與中國有親密關係的鄰國,以此向中國內地滲透,還以武力威嚇和戰爭擴大侵略權益,加深中國的半殖民地化。

? 第三章:“洋人的朝廷”(1894-1911年)。共六節內容,分別是:“瓜分”和“門戶開放”;“君子”們的幻想;義和團的受騙;“結與國之歡心”;“保全主義”——保全什麼?;愛國和革命。在這一章節中講了一個重要的規律:維新運動的失敗表現了一個重要的歷史規律:當帝國主義在中國已經建立了強盛的支配勢力後,任何中國國內的政治運動,如果不依靠最廣大的人民的力量,就不免要從帝國主義方面去找支持的力量,因此也就找不到什麼出路。“同盟會的領袖們對帝國主義也

抱有一種幻想,以爲帝國主義可能同情,至少會容許中國按資產階級民主制度來改造自己的國家。這種幻想是同盟會領導的革命運動的致命弱點之一”。1911年爆發了武昌起義,最後推翻了清王朝,“證明了帝國主義者到底不能夠任意地支配中國的命運”,覺醒的人民戰勝了清朝統治者,也就是人民戰勝了清政府背後的帝國主義者。

? 第四章:“強”的人(上)(1911-1916年)共四節,分別是:不設防的幻想;袁世凱的“勝利”;

真是“強”的人嗎?;“請在高升一步”。孫中山爲首的資產階級的革命民主派存在“沒有嚴格區別君主立憲派和民主革命派,對帝國主義毫不設防,甚至還心存幻想”的弱點,在帝國主義和袁世凱的聯合欺騙和威逼下,又脫離民衆,致使辛亥革命和“二次革命”先後失敗;但覺悟的人民最後使袁世凱垮臺。最後袁世凱也崩潰了,說明“貫穿在中國近代史中的一個基本規律是不會動搖的——反動的統治者只能因外力的援助而顯得一時的‘強’,但在既暴露了賣國的原形之後,就必然遇到更高地覺悟了的人民的反抗,那麼雖有帝國主義的援助也還是挽救不了他的生命”。

? 第五章:“強”的人(下)(1916-1919年)共四節。袁世凱死後,帝國主義認爲“在中國最‘強’

的人就是代表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軍閥頭子。只要找一樣強的人加以支持和支配,就可以爲所欲爲了”。因此他們在中國找了一個軍閥又一個軍閥作他們的工具,並且支持軍閥混戰,軍閥也有心投靠帝國主義,出賣中國的權益,並借無恥的政客作爲民意的幌子。帝國主義勢力通過變化,日本和美國已成爲中國最兇惡的敵人。它們之間,或者是激烈地火併下去,或者是分贓式的相互協調,都一定是拿中華民族做犧牲品。

? 第六章:革命和反革命(1919-1924年)共六節。在該書的最後,總結了革命高潮時帝國主義與

中國革命關係的規律。比較了太平天國、辛亥革命、1925-1927年這三個各有特色的革命時期,帝國主義對中國革命的態度。這三個時期都是“革命與反革命、進步勢力與倒退勢力相對抗的時期”,“抱着侵略野心的帝國主義者在三個時期的基本立場都是破壞中國革命,阻止中國的進步,而扶持反革命的和倒退的勢力。他們在每一時期的革命形勢而獲得優勢時都會表示出僞裝的‘中立’,且向革命表示‘好意’,而在‘中立’和‘好意’的煙幕之下進行其陰謀”1。這是帝國主義在革命高潮時期的共同做法。但“陰謀的具體做法則又在每一個時期不同”。

三、本書的重、難點

【想說明的是】:“只有徹底地從帝國主義的統治和壓迫下解放出來,只有徹底打倒作爲帝國主義的工具的中國反動階級,中國纔能有真正的國家的統一、人民的民主和民族經濟的發展,爲了警惕帝國主義會用這樣那樣的方法來破壞中國人民的革命,爲了指出中國的民族獨立只有依靠無產階級的領導而不能依靠資產階級的領導來實現”。

【線索】:以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的帝國主義與中國政治間的關係演變。

【目的】:帝國主義侵略者怎樣在中國尋找和製造他們的政治工具,他們從中國統治者與中國人民中遇到了怎樣不同的待遇,以及一切政治改良主義者對於帝國主義的幻想怎樣地損害的中國人民的革命事業”。

【理論基礎】:毛澤東的“帝國主義和中國封建主義相結合,把中國變成半殖民地和殖民地過程,也就是中國人民反抗帝國及其走狗的過程”。

【胡繩的研究視角】:一種廣義的“衝擊—反應”模式,他構築的研究框架的主線是中西政治關係的演變,他研究的是不同階級的不同的中西關係。

四、讀後感

胡繩的《帝國主義與中國政治》不僅具有重大的政治價值,在中國近代史研究的學科發展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優點:其一:對歷史背景的敘述很到位,有史實材料來進行說明。有提到:帝國主義與殖民地的矛盾,帝國主義內部階級的矛盾,在歐洲大戰以後,更增加了資本主義國家與社會主義國家的矛盾等一些矛盾。其二:對於近代史中發生的事件做了公正的評價。它對於太平天國失敗原因的分析,對於義和團被清政府利用而殘酷地失敗的解釋,給了我們一些教訓。缺點:其一:“國際資本主義侵入中國以來,中國經濟上的變化很少說到,分析的不夠。其二:書中評論性的話語比較主觀,對於各種關係的具體內容說得不夠詳細,比如說具體的事件內容,以此才能夠很好的支撐起作者的觀點。

本書給我的啓示是:在中國近代史過程中,區分中國敵人的辦法就是看對方是否是被帝國主義選中的人,這個也並不是很簡單所能看出來的。其次,便是上文中說到的兩條規律。然後是、不要對帝國主義及其代理人抱任何幻想,發動廣大人民羣衆纔會取得勝利。此書是值得再好好讀讀的,加深自己對它的認識。

第五篇:政治科學讀書筆記

政治科學讀書筆記

2014201467丁一

之所以選擇這本書是因爲它讓我感覺政治變得不是那麼深奧與晦澀了,當我看到書皮時,我就想什麼是政治科學,是從屬於科學技術還是從屬於政治?其實政治科學不是政治,它注重於對政治的分析。我也一直都不太瞭解讀書筆記究竟怎麼寫,寫些什麼,所以如果這次筆記中僅寫寫對這本書中一些觀點以及整本書思想的認識。

我一直認爲人讀書的真正目的並不是去死記其中的知識,如果人是記憶的機器那還發明電腦做什麼?我認爲無論讀什麼書最重要的是要自己去理解,消化知識,並且要將書中關於專業的觀點轉變爲我們生活中的觀點,指導我們以後的人生觀,價值觀。很奇怪,當我意猶未盡的讀完這本書時,我思考的並不是學到的政治學知識,而是面對一些話語與問題的思索。我認爲作爲一名大二學生,面對這樣一本書時,我只能說自己的政治學知識很少,所以對於其中的一些觀點還是接納式的,即學術接納,觀點思索。

下面談一談我對着本書的一些總體看法。

1. 通俗。這也是我讀外文書籍與中文書籍感受最不相同的一點,外國的書籍常

常是目錄給人一種很無邏輯的感覺,感覺很雜,很沒有條理,比如我們這本書,就是以民意,利益集團,政治文化爲章節題目,而中國的書籍往往由微觀到宏觀,或由經濟講到政治,很有邏輯性。但是問題是,當我讀外文書籍時我感覺政治離我很近,包括書籍裏提到的一些案例(水門事件,越南戰爭)都是我們熟知的,所以看起來的感受是:哦,原來這就是政治科學。可是對比的看,當我們拿起一本中國書時,看目錄時還很明白,可是越到後來越覺得晦澀難懂,與自己關係不大。

2. 聯繫實際。正如上舉出,本書的最大特點是舉出相應的案例來闡釋它每一章

想說明的問題,比如講到利益集團的時候它舉出安然的例子,講到媒體的時候它提出水門事件,此外還在章節的敘述中穿插了很多歷史事實來論證作者的觀點,這就比中國書籍的純理論敘述讓人更易接受。

3. 解釋性教授爲主。舉個例子,當我們講到民主主義,極權主義和權威主義時,

我們通常的思路是三者的概念是什麼,三者之間有何區別,或者是他們的學說發展歷史,但是我們看到將這些問題時,本書不是以描述性爲主,而是在運用大段文字在向我們解釋民主主意究竟是什麼。

下面就書中的觀點談一下自己的觀點:

1. 利益集團的問題

所謂“特殊利益集團”就是一些有共同政治目的、經濟利益、社會背景的團體和個人爲了最大限度地實現其共同目的、利益而結成同盟。一般情況下“特殊利益集團”有這樣幾個特點:一是壟斷性,那就是幾個托拉斯集團壟斷一個行業,左右市場價格。二是排他性,就是爲了自己的利益,必然要掠奪和損害別人特別是廣大百姓的利益。三是狹隘性,過分強調自身利益,爲了實現自身利益不惜破壞公平正義、社會和諧。

“特殊利益集團”一旦產生,必然要在政府部門及一些官員中尋找代理人,無論手段如何高明,花樣如何翻新,都離不開權錢交易、行賄受賄,最終把許多領導幹部拉下水,使腐敗問題越來越嚴重,嚴重破壞我國的民主法治建設。目前,“特殊利益集團”不但在政治領域尋找代理人,還把觸角伸向學術領域,力圖在經濟理論上確定其地位。它在一些行業形成壟斷結盟後,市場由他們控制,價格由他們左右,市場經濟規律失去作用,百姓沒有話語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最核心的公平、公正原則失效。正像深圳大學教授黃衛平所說的:“最近幾年,中國的電力、交通、電信、能源等壟斷行業頗受公衆的不滿,因爲它們長期盤踞公共資源高地並獨佔利潤,把相當一部分應當歸社會共享的成果變成部門利益,享受過高的收入和過高的福利。”

就中國來看,目前,北京有5000餘家各級政府駐京辦,如果加上國企等的駐京辦超過1萬家。這些駐京辦都是爲特權人員服務的,老百姓是沾不上邊的,駐京辦每年用在疏通關係上的灰色經費在200億元以上(《法制晚報》2014.9.4)。特權壟斷也使得中國淪爲世界的打工崽。由於國有大銀行不屑於爲小企業服務,不給小企業貸款,而能夠爲小企業服務的中小銀行、私人銀行又不允許存在,加上小企業沒有技術創新能力,沒有自主知識產權,企業稅賦之重居世界第二,企業的利潤率微薄,沒有資金投入到研發之中,因此,中國只能成爲世界廉價的加

工業基地,小企業無法發展壯大。據報道:美國擁有中小銀行7000餘家,中國企業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僅爲萬分之三,擁有專利的僅爲百分之一。所以,中國一方面是國有壟斷,越來越多的壟斷國企進入了世界500強,使得國民福利受損,另一方面是漫山遍野的小企業,整個珠江三角洲上百萬個企業的產值之和也僅相當於一個跨國大公司的產值。

特權壟斷還可能造成新農村建設的失敗。農民應當是新農村建設的主體,但目前由於農村處於金融真空的狀態,國有大銀行不願意也不可能爲農民貸款,農村的土地、宅基地由於是集體所有,實質是國有壟斷,不能夠抵押,承包的土地也不能改變用途,所以,農民已經沒有了創業的可能。新農村建設只能淪爲地方政府的政績工程。臺灣有農會,農會有信用部,信用部可以給農民貸款;美國有信用合作社11500家,可是中國目前有誰給農民貸款?農村合作信用社也產權不清,壞賬率達56%,而且一直爲地方政府所控制。農民已經無法在農村創業,只能流落到城市,成爲苦力和打工崽。而由於戶籍制度的藩籬,農民工又只能年復一年地回到農村。

特權壟斷已經成爲中國劇烈的心痛。國家權力部門化,部門權力利益化,部門利益法制化,目前醞釀中的反壟斷法由於權貴們的遊說已經刪除了反行政壟斷的內容,而廣大的平民百姓又憑什麼去跟權貴們博弈呢?憑什麼去阻止立法擴權、立法侵權、立法違憲呢?

破除特權壟斷,中國對中國政府寄予厚望

2. 選舉

選舉作爲公共治理的一種模式,是漸進發展而來的。從推選到投票,

從身份公開到祕密表達,從條件苛刻的選舉到普遍、平等和自由的選舉, 人類經過了一個漫長的探索和試錯過程。這個過程同時伴隨着人類社會從 矇昧走向文明,從專制走向民主。古希臘和古羅馬實行民主共和國時期, 選舉作爲選擇統治者的一種方式,雖然與現代選舉有所判別,但已經具備 了現代選舉制度的雛形。所不同的是,古代民主社會沒有現代意義上的政 黨、沒有嚴格的程序設計和投票技術。《大美百科全書》指出,“選舉最初 是在公元前五世紀和公元前六世紀時,由希臘城邦舉行的。當時大多數的 公職都由抽籤決定——反映出其公民平等的觀念。但有一些需具特殊資格

的公職就由選舉決定。投票是在公開集合中舉手表決,也以手寫的票及圓 石子爲選票”古代的選舉與現代的選舉雖然有所不同,但是,民主選

舉是多數人選舉少數人進行政治與社會治理的理念是一致的。這一點不同 於專制社會對統治者的選擇方法,因爲,專制社會選擇統治者的方式是由 少數人選擇少數人。在專制社會,最高統治者的產生或者通過武力、或者 通過世襲,統治階層是由少數人通過挑選的方式產生。比如,在“選定君 主國”的詞條裏,《法國拉魯斯百科全書》解釋爲:“由選舉產生國王的君 主制國家。君主制的特殊形式,如中世紀的波蘭曾由貴族代表會議選舉國 王。”

選舉和投票表達了與民主制度相關的個人平等和意志自治要求。康德

指出:“惟有投票能力使某人有作爲公民的資格。儘管如此,這種資格必 須以某人在人民內部的自主性爲前提,此人不僅是集體的一部分,同時還 是該集體中一位從他自己的任意、他自願與其他人一致的特有的自由選擇 出發產生影響的成員。”

投票和選舉是民主制度下個人身份平等和意志自治的表達,是民主社會的典型特徵。“選舉問題在哲學上處於中心,因爲它融合到了個人的出現的問題之中。公民身份的普及和社會個體化的運動在此是並駕齊驅的。”

以上是我對政治科學這本書以及其書中個別觀點的一些看法。

標籤:讀書筆記 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