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書筆記

《哈姆雷特》讀書筆記(精選多篇)

目錄

《哈姆雷特》讀書筆記(精選多篇)
第一篇:《哈姆雷特》讀書筆記第二篇:《哈姆雷特》讀書筆記第三篇:《哈姆雷特》讀書筆記摘抄第四篇:莎士比亞-哈姆雷特-讀書筆記第五篇:《哈姆雷特》讀書筆記800字更多相關範文

正文

第一篇:《哈姆雷特》讀書筆記

《哈姆雷特》

作品概述(數字代表小節號):

材料的難以駕馭——沒有情感的客觀對應物——情感不可駕馭

1、艾略特上來就提出要重視文本,評論首要應該關注的是作品,使整體性,而不是其中的某一個主人公,或者他的性格特徵。雖然這也許會很有趣。文學批評首要任務是研究作品,把批評變成自己創作的延續是一種誤入歧途。

2、羅伯遜等人的研究重新找回了17、18世紀的研究成果,認爲批評應該更加註意整體的重要性,而不是主角的重要性。

3、藝術作品本身是無法闡釋的,只能在和其他作品的比較中進行批評。《哈姆雷特》是一個多層體,僅僅靠闡釋是不能夠完成批評的任務,應該找到構成作品的原始材料,看到它們是如何疊加的。

這裏面艾略特也許想說明的是,面對像《哈姆雷特》這樣一個複雜的作品,光是注意主角的個性特點,或者是闡釋作品的故事,是不能夠完成批評的任務的,也不能揭示《哈》裏面各種複雜的關係,更不能解釋其中的矛盾。

4、莎士比亞的《哈》實際上是對托馬斯·基德同名劇本的改寫,哈姆雷特股市的材料在莎士比亞之前就已經被創作成劇本。從之前有相關內容的劇本《西班牙悲劇》、關於貝爾夫斯特的傳說還有在德國公演的劇本可以看出,莎士比亞的《哈》和以往的故事有3個很大的不同:動機、行動的拖沓、裝瘋。從這些看出,莎士比亞沒能把握這些原始材料爲他的主題——關於母親的罪過對兒子的影響——服務。創作的動機未能很好地融入原始材料之中。

5、艾略特認爲《哈》是莎士比亞的一部失敗的作品。一方面是因爲材料的難以駕馭,另一方面是因爲劇中的詩風變化不定,並有一些多餘的場次。艾略特認爲《哈》是莎士比亞某一個危機時期的作品。

這裏艾略特提出了一個重要的觀點,評判藝術作品不能看它是不是“有趣”,而是要從藝術作品本身的藝術性出發。

6、艾略特重複羅伯特的觀點:《哈》的情調是因母親墮落而備受折磨的人的情調。這是作品始終強調的動機。

7、艾略特認爲除了這以外,《哈》更多地在整體中具有一種不能言說的不能說清的情調。

艾略特認爲,作品整體的感覺或者說是情調可以不出現在某些字句中,而是存在於作品的整體感覺之中。

8、艾略特認爲,藝術形式表現情感的唯一方法就是尋找“客觀對應物”,這種客觀對應物出現就能夠直接喚起這種情感。

《哈》中的情感無所依託,缺少客觀對應物。

哈姆雷特的厭惡感來自於他的母親,但是他的母親本身不是這種情感的客觀對應物,限於故事情節的確定性,莎士比亞也不能加重他母親的罪過而使之成爲這一客觀對應物。莎士比亞的藝術創作在這裏遇到了困難。

厭惡感和他母親的消極平凡的性格形成張力。王后幾乎沒有一個往後應有的氣質,而是更像一個平凡的女人。

(《傳統與個人才能中》提到的感覺是由詞彙、語句、意象而組成,所以,這裏面的客觀對應物難道只能是一個單純的形象嗎?)

9、哈姆雷特的裝瘋實際上是情感排泄的方式。表達了一種無法用藝術形式表達出來的情感,也就是沒有客觀對應物的情感。藝術家應該時刻保持這種能力,通過一系列事務、場景、一連串的事件,即客觀對應物來表達情感。莎士比亞筆

下的哈姆雷特的情感沒有這種客觀對應物,因爲做出種種離奇舉動,這也許在無意中能夠形成一種張力,但實際上,莎士比亞在處理這些問題的時候,他也許是一個失敗者。

幾個關鍵詞:

1、批評:應該在比較中進行,而且必須注意作品的整體感,整體把握作品。重視文本分析。重視從藝術的角度分析。

2、闡釋:首先要提供讀者不知道的歷史事實,

3、客觀對應物:用一系列實物、場景、一連串事件來表現某種特定的情感。應該是感覺經驗的外部事實一出現邊能力可喚起那種情感。

4、藝術的“不可避免性”:外界事物和情感之間完全對應,情感在客觀對應物出現後自然而然的出現。

5、材料的“難以駕馭”:在《哈》中,因爲大體情節已經是事先安排好,不可能作重大更改,已有的情節無法表達作品中透露出來的情調,而造成的情感宣泄。

評論:

艾略特的這篇論文正是《傳統與個人才能》——在艾略特以後的很多論文中,這篇文章都是綱領性的——的關於逃避情感一說的延續。艾略特的著名論文《傳統與個人才能》(1917)從反對浪漫主義的角度提出“非人格化”的學說。針對浪漫主義者關於詩歌是詩人感情的表現的觀點,他認爲主觀的感受只是素材,要想進入作品,必先經過一道非人格化的、將個人情緒轉變爲普遍性、藝術性情緒的過程,將經驗轉化爲藝術的過程。針對浪漫派直接抒情的表現手法,艾略特在《哈姆雷特》(1919)一文中認爲“在藝術形式中唯一表現情緒的途徑是尋找‘客觀對應物’”。艾略特爲逃避情感找到一個直觀有效的辦法,就是尋找情感的客觀對應物,這是由一系列實物、場景、一連串的事件來表現某種特定的情感。藝術家應該“通過強化世界”以達到自己情感的能力。情感不應該只是青春期的放任自流,難以駕馭,一旦無法爲情感找到客觀對應物,也就是說,無法把這種情感通過作品的形式表達出來,就會造成問題,比如《哈姆雷特》中材料的難以駕馭。

莎士比亞因爲某種也許是我們和他都無法理解的原因,無法爲劇種的情調尋找客觀對應物,然而他又不能修改已經確定併爲大家所熟知的情節,以實現這種對應,從而造成了這部作品的“有趣”——解讀的開放性。劇中的兩個主要人物,王后性格的消極平凡和由她而起的巨大的厭惡感不能形成對應,哈姆雷特裝瘋時的情感宣泄的不能駕馭(或者是作者有意爲之),都成爲了這部作品“有趣”的因素。而事實上,一部作品並不能因爲它有趣而成爲成功的作品。材料的無法駕馭導致的情感無法駕馭,這正是艾略特在《傳統與個人才能》中所極力摒棄的。他追求的,應該是他自己所謂的藝術上的“不可避免性”吧。因而,《哈姆雷特》在這個意義上說,是一部失敗的作品。也許,但丁這一類詩人才是能真正爲艾略特所鍾愛吧。即使真如艾略特所說,《哈》在藝術上是失敗的,但是這也並不妨礙其具有的文學史和在文化史上的地位。

艾略特分析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強烈的重視文本。他不是陷入在對主人公性格的不能自拔的評判中(因爲這並不是構成作品藝術性的因素),也不是陷入對劇情闡釋的迷宮中(因爲其劇情是“多層體”,各個人物和事件互爲關聯且互爲因果)。他從這幾個方面闡發他的見解:第一、對生成作品的的全部原材料加以

分析,找出作品實際表現與原材料之間的差異,得出了作者無法駕馭原材料的結論。第二、艾略特更是從詩藝的角度發現了作品中的詩風變化不定,有些情節多餘,場次不連貫等問題。第三、從情感沒有客觀對應物的角度說明兩個主要人物的行爲和情感宣泄。艾略特和羅伯特的分析的不同之處在於,艾略特不止認識到《哈》中的材料的不可駕馭性,更是看到了感情的不可駕馭性,感情不是不可避免地出現。

被蘭瑟姆推崇的新批評,他們從象徵派的美學觀點出發,把作品看成獨立的、客觀的;他們認爲文學在本質上是一種特殊的語言形式,批評的任務是對作品的文字進行分析,探究各個部分之間的相互作用和隱祕的關係。象徵物象徵主義爲他們提供了美學理論,字義分析是他們進行評論的具體方法。

“客觀對應物”這個批評術語可以說是反對浪漫主義在詩歌中的直抒胸臆和意象朦朧,而提倡直截了當和描述性的具體趕來抒發詩人的所思所想。在藝術創作中,要求藝術家要爲情感思想尋找準確的對應物,並且只有當指涉物與其意義之間保持了一種平衡時,客觀物纔是有效的。這種主客觀統一的理想範式是玄學派的多恩,這個問題可以參考《玄學派詩人》一文。

在這篇論文中,艾略特的關於現代社會中客觀與主觀、理智與情感、語詞與感受的分離的看法,提出了有效的治療手段,就是客觀對應物。他的這種觀點可以在布萊德利的哲學中找到源頭,主體與客體應該保持統一和連續性,經驗中主觀和客觀的一面都不應由縣與另一面,它們是互依互存的。詩人就像一個帶着面具的人,他的聲音不是一種,而是好多種。

賦比興和客觀對應物的關係,馬拉美等人的意象和客觀對應物之間的關係,非個性化和詩言志詩緣情之間的關係,有沒有人能做到非個性化,王國維的有我之境和無我之境和非個性的關係,

第二篇:《哈姆雷特》讀書筆記

《哈姆雷特》讀書筆記-

《哈姆雷特》是大文豪莎士比亞的悲劇傑作,成於1601年,那時正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前夜,“圈地運動”正在進行中,社會中充滿矛盾。這本書也表現出了這一點。

哈姆雷特因爲父親的死亡放棄了一切,包括他的尊嚴、愛情甚至於生命。然而這樣有沒有意義呢?爲什麼要爲死亡而生出怨恨呢?哈姆雷特並不清楚,他甚至連死亡是什麼都不知道。“當我們擺脫了這一具腐朽的皮囊之後,在那死的睡眠裏究竟要做些什麼夢”。

但他不得不報仇,他受到一股巨大的使命感的驅使。這使命感從何而來?是因爲正義嗎?消滅代表邪惡與醜陋的叔父克勞狄斯,恢復王國的秩序。這似乎是一個理由。但正義的伸張又必將伴隨着流血和新的仇恨。哈姆雷特爲了避免這些遲遲沒有動手,他選擇在生命的最後一刻完成這個使命。但在那時劇中的主要人物幾乎都死了,只留下一個霍拉旭。或許這也是最好的結局,涉及這段仇恨的人都不在了,仇恨也就消失了。

哈姆雷特臨死時對霍拉旭說:“啊,上帝!霍拉旭,我死之後,要是世人不明白這事情的真相,我的名譽將要蒙受極大的損傷!你如果愛我,請你暫時犧牲一下天堂的幸福,留在這個冷酷的人間,替我傳述哈姆雷特的故事吧!”這很奇怪,哈姆雷特爲什麼留下這樣的遺囑?爲了他的名譽嗎?可哈姆雷特爲了復仇已經什麼都不顧了,爲何還要在乎名譽?我想他當然不是爲了名譽,傳播這個故事是爲了給世人以警醒,讓世人替他繼續思考仇恨、生命、死亡、人。遺囑中還提到了天堂,連死亡爲何物尚且不清楚又何來天堂呢?我實在不明白,或許哈姆雷特仍對死亡懷有恐懼,想給自己一個精神安慰罷了。

哈姆雷特的迷茫也反映了作者迷茫。莎士比亞是人文主義者,但當時各個階級爲了利益而不停鬥爭,使英國社會現狀與他的人文主義理想差距越來越大。莎士比亞能怎麼辦呢?躊躇滿志的他卻無法“負起重整乾坤的責任”,於是他陷入了無盡的思考與矛盾中,《哈姆雷特》正是這思考與矛盾畫出的省略號。他想借這個省略號引發世人同他一起思考,希望得到一個最終的答案。

第三篇:《哈姆雷特》讀書筆記摘抄

《哈姆雷特》是大文豪莎士比亞的悲劇傑作,成於16xx年,那時正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前夜,“圈地運動”正在進行中,社會中充滿矛盾。這本書也表現出了這一點。以下是該書的讀書筆記摘抄。

1、你的話已經鎖在我的記憶裏,那鑰匙你替我保管吧。

2、一個夢的本身就是一個影子。

3、人們往往用至誠的外表和虔誠的行動,掩飾一顆魔鬼般的心。

4、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默然忍受命運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無涯的苦難,在奮鬥中結束了一切,這兩種行爲,哪一種是更勇敢的?

5、送禮的人要是變了心,禮物雖貴,也會失去了價值。

6、美麗可以使貞潔變成淫蕩,貞潔卻未必能使美麗受它自己感化。

7、美德不能薰陶我們罪惡的本性。

8、我的言語高高飛起,我的思想滯留地下;沒有思想的言語,永遠不會上升天界。

9、——誰造的比泥水匠,船匠或是木匠更堅固?

——造絞架的人;因爲一千個寄寓在這屋子裏的人都已經先後死去,它還是站在那兒動都不動。

——掘墳的人;因爲他造的房子是可以一直住到世界末日。

10、

哈姆雷特寫的情詩:

“你可以疑心星星是火把;

你可以疑心太陽會移轉;

你可以懷疑真理是謊話;

可是我的愛永沒有改變。”

掘墳人的歌:

“年青時候最愛偷情,

覺得那事很有趣味;

規規矩矩學做好人,

在我看來太無意義。

誰料如今歲月潛移,

老景催人急於星火,

兩腿挺直,一命歸西,

世上原來不曾有我。”

11、亞歷山大死了;亞歷山大埋葬了;亞歷山大化爲塵土;人們把塵土做成爛泥;那麼爲什麼亞歷山大所變成的爛泥,不會被人家拿來塞在啤酒桶的口上呢?

12、愷撒死了,他尊嚴的屍體也許變了泥,把破牆填砌。啊,他從前是何等的英雄,現在只好替人擋雨遮風。

第四篇:莎士比亞-哈姆雷特-讀書筆記

哈姆雷特 他是古代丹麥的一個王子,他是一個人文主義形象,這是一個充滿矛盾的形象。一方面他接受了人文主義的影響,心中充滿了美好的理想,希望生活中的一切如理想一樣完美。而現實生活的一系列意外打破了他的理想。他像一個思想家那樣地思考許多哲學問題,卻找不到答案。於是他要爲父報仇,可是他內心又是矛盾,因爲他想的不光只是爲父報仇,而是扭轉整個乾坤。在這樣艱鉅的任務面前,他想要行動也行動不起來。性格過於內向、審慎及單槍匹馬的處境,使他感到猶豫,造成他行動上的延宕。因此最後只能是與敵人同歸於盡。他的悲劇既有罪惡勢力過於強大的客觀原因,也有其內存性格弱點的主觀原因。同時對“人”抱有美好的看法。在實施復仇的過程中,他反覆想着“生存還是毀滅”這樣的問題,總是耽於沉思冥想,步履爲艱,明明有理由,有決心,有力量,有方法去復仇,卻又遲遲不肯行動。哈姆萊特的裝瘋說瘋話,一方面適應了內心的憂鬱,一方面針對外界的罪惡社會現象。另外突出的一點是喜歡把個別現象一般化,從一個小點就擴充到一個面,打擊一大片人,最後更是傷害了他自己,甚至讓他身邊的人們都或主動或不自覺得離開了他。

奧菲利婭

是一個美麗,年輕,純潔,不諳世事的女孩子,她愛哈姆雷特,想接受他的愛情,卻因爲父親和哥哥的勸說,對他閉而遠之。父親的死對她的打擊很大,而且竟然是自己所愛的人殺死了父親,因此脆弱的她瘋了,她全身戴滿花環,爬上小河邊上的樹,然後從樹上跌下來,跌到河心。莎士比亞在寫到這一處的時候,用了一種絕妙的筆法,塑造了奧菲利婭這個典型的人物形象:開始時她浮在河面上,漂流而下,唱着歌,逐漸地她慢慢下沉,就這樣死去了。她的生活中一下子失去了兩樣最重要的東西,一樣是愛情,一樣是親情。並且是她的愛情導致了她親情的完結。她受不了這樣的打擊。而她的死,激化了他哥哥雷歐提斯和哈姆雷特之間的矛盾。又進一步使得哈姆雷特陷入了命運的絕境。

葛特露:在奸王克勞迪斯四處安插了耳目,控制了整個皇宮之後,葛特露不得不屈服於邪惡勢力,委身於他。但是又不完全如此,她還屈從於自己的情慾,所以她的脆弱是含有雙重意思的。對此,莎士比亞借哈姆雷特之口發出了“脆弱啊,你的名字是女人!”的感嘆,表明了哈姆雷特是瞭解他母親的處境的,卻又無法接受她的選擇。但這並不是一個光屬於女性的脆弱,在同樣的現實面前,有些男人也會做出同樣的選擇。所以這種脆弱是屬於人性本身的脆弱,與性別無關。

克勞狄斯

哈姆雷特在他的臺詞當中幾次三番地用語言攻擊過克勞狄斯的長相,但是戲劇中的克勞狄斯應該並不醜陋,相反,還可能很有男人味,很招女人喜歡。因爲哈姆雷特在許多臺詞中嚴厲譴責過王后的脆弱,她服從於自己的情慾,委身於他。撇開王后屈服於他的惡勢力這一點不談,她很快改嫁這一點應該也是出於一個女人對自身的考慮。克勞狄斯是惡,而不是狠。他的陰謀是一步步來的,小心翼翼,生怕會有錯。他是一個隱性的殘暴之徒,從不外露,因而更加陰險。

波洛涅斯

在老國王還活着的時候,他並沒有阻止女兒和哈姆雷特交往,但是老國王一死,時局扭轉,他明晰地洞察到哈姆雷特很可能喪失嗣位的權利,並會被克勞狄斯殺掉,便失去了提攜他的可能性。於是,他就挑撥了女兒和哈姆雷特之間的關係,讓奧菲利婭對他的愛情產生懷疑,進而達成自己的目的。另一方面他對自己兒子的愛被莎士比亞表現地十分有趣,他讓下人放出兒子的壞話,繼而套出他人口中的雷歐提斯的傳聞。但是他又不敢讓下人把兒子說得太壞,怕損害了他的名譽,只允許說一些紈絝子弟們通常會犯的錯誤。這的確是個聰明的辦法,但這並不是個一個高明的辦法。這很能說明波洛涅斯奸而迂的性格特徵。

個人理解

對於哈姆萊特來說,復仇既是自己作爲兒子的責任,又爲拯救了這瀕於崩潰的國家,因而不僅僅是個人問題,還是關係到整個國家,整個社會的問題。他勇敢地承擔了這一責任,同時也深感這一責任的重大:“這是一個顛倒混亂的時代,倒黴的我卻要負起重整乾坤的責任!”哈姆雷特的“復仇”不僅是個人的復仇,更重要的是爲社會復仇。王子的“憂鬱(轉載請註明來源:)”,一直是人們爭論和關注的焦點。他的這種“憂鬱”,一直被看作是一個極高的美學境界。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亞心目中理想的英雄形象。哈姆雷特的復仇,不僅僅是遵照父命去殺死國王克勞狄斯的肉體,而是要消滅克勞狄斯所代表的黑暗社會:黑白顛倒,是非混淆,到處充滿着專制腐敗、陰謀詭計、阿諛奉承以及“人世的鞭撻和譏嘲,壓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輕蔑的愛情的慘痛,法律的遷延,官吏的橫暴,和微賤者費盡辛勤所換來的鄙視。”他的人文主義思想使他對這個時代不滿意,要以一己之力“重整乾坤”。“生存還是毀滅”,這個經久不絕的痛苦的聲音,就在他的靈魂深處奏響了。迷惘、焦慮、惶惶不安的情緒和心態,籠罩在哈姆萊特復仇的過程中,也就有了他行動上的猶豫,使他成了“思想的巨人”,“行動的矮子”。哈姆萊特的猶豫不只是找不到復仇方法時產生的矛盾的心理,而且是他感悟到人的渺小、人的不完美、人生的虛無時那迷惘與憂慮心態的外現。從開始的孤苦,焦慮中幻想自殺,後來的“生存還是毀滅”,最終毅然地走向毀滅,或許只有死亡才能沉寂心靈的延宕,他的死成全了他的信念,最後成爲他在人們心中永遠存活的希望。

第五篇:《哈姆雷特》讀書筆記800字

不久前又看了一遍《哈姆雷特》,對人物有了一些新的認識。這個故事讓我明白了,奧菲利亞只能如一條自生自滅的小船,能讓她從容美麗的香消玉損,已經是作者的仁慈了。在那樣的時代,在那個特定的典型的環境裏。

奧菲利亞的命運只能維繫在王子身上!王子愛她,至少曾經愛過。她也確信王子愛她。連她的哥哥、父親都看得出來。可是,王子揹負着替父報仇,爲母雪恥,爲國除害的大任!這些都比對一個女人的愛情來的重要!他在復仇的火海中掙扎,他在叔叔一次又一次的構陷中抗爭,他在對母親的失望中奮鬥,他在對周圍人的圍追堵截中,像個獵豹一樣左躲右閃,伺機反攻,這一切,讓他沒有時間再去關心愛情,關心一個愛着她的女人。

這個女人甚至成了試探他的籌碼,這個單純的姑娘被人利用了來試探自己的愛人,她自己都不知道,因爲利用她的正是自己的父親,而父親是受新國王的指使。不得已中,王子殺掉了偷聽的老臣——他心愛的姑娘的父親,王子因此被堂而皇之的遣送出境。可想而知,奧菲利亞,這個孤苦無依的姑娘,在父親被情人殺死、情人不在身邊,哥哥在外流浪的情況下,瘋了。

她把一些小花插在王子坐過的椅子上,嘴巴里唸唸有詞:“這是給您的茴香和漏斗花,這是給您的芸香。這兒還留着一些給我自己,遇到禮拜天,我們不妨叫它慈悲草。啊!您可以把您的芸香插戴的別緻一點。這兒是一支雛菊,我想要給你幾朵紫羅蘭,可是我父親一死,他們全都謝了。”

作爲大臣的女兒,她必須謹言慎行,就在不久前,哥哥還要她跟王子保持距離,她這樣做了,因爲她是個乖女孩。父親讓她試探王子是否真的瘋了,她也做了,因爲她是個乖女兒。現在,她可以說自己心裏想說的話,做自己想做的事,愛自己想愛的人。她可以照自己的方式給自己所愛的人採花,跟他對話,在王宮裏出出進進。甚至,按自己的意願,去編織花環,爬到高高的樹枝上,唱歌遠望,那結果是,樹枝斷了,連同她一起,順水漂流、順水漂流,帶着這個美麗的姑娘回到了天國。

沒有她的世界裏,男人們的血腥的角鬥,更加肆無忌憚!

默認推薦訪問其他精彩內容:

讀書筆記——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讀書報告

《哈姆雷特》讀書報告

哈姆雷特讀書報告

讀書報告三 哈姆雷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