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書筆記

回憶魯迅先生讀書筆記多篇

回憶魯迅先生讀書筆記多篇

回憶魯迅先生讀書筆記 篇一

出生於一個名門望族。魯迅於1881年9月25日出生後,首先接受着家族裏的人們的薰陶和影響。祖父周福清,是一個有學問的人,也是一個耿直的人,以喜歡“罵人”而出名。父親周伯宜,是個秀才,因鄉試多次未中而賦閒在家。母親魯瑞,是名門閨秀,大概是受了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封建禮教的影響,外祖父沒有教她讀書,但她自已卻靠自修達到能夠看書的水平。魯迅有三位祖母,一位是其親生祖母,在魯迅父親出生後不久就去世了,第二位祖母與魯迅有着密切關係,曾給幼年的魯迅講過“貓是老虎的老師”、“水漫金山”等有趣的故事。

第三位祖母是一個不幸的女性,她不幸的命運和她給家庭帶來的不和,引起了魯迅的同情,也使魯迅對封建家族及封建禮教產生切膚之痛。總之,魯迅家族中的每個人,各帶着自已不同的命運來到世間,他們所走過的一段路程和偉大的魯迅的幼年青年時代交叉迭合,他們以自已特有的思想、性格、生活道路,給魯迅以一定的影響。

不幸是最好的老師。魯迅13歲那年,祖父周福清行賄浙江鄉試主考官殷如璋,事發被關進了清政府的牢獄。爲怕株連孩子們,魯迅和他的弟弟安插到外祖父家避難,魯迅從此飽嘗了寄人籬下的滋味,船慢偏逢頂頭風,不久其父又患水腫病倒了。身爲長男的魯迅必須來肩挑生活的重擔。幾年時間中,魯迅幾乎每天出入於藥店和當鋪之間,從而盡品了世間的冷暖炎涼。

惜時是人生的座右銘。在魯迅先生北京故居有名的“老虎尾巴”的斗室 裏,懸掛着這樣一副對聯:“望崦嵫而勿迫,恐鵜鴂之先鳴”。許壽裳說這是魯迅先生“表明格外及時努力,用以自勵之意”,“這對聯掛得很有意思;但要像魯迅那樣的人掛起來才能名副其實,如果讓我輩來用,就不免僭妄了。”

是的,“全樓都寂靜下去了,窗外也是一點聲音沒有了,魯迅先生站起來,坐在書桌邊,在那綠色的檯燈一下開始寫文章了。”“雞鳴的時候,魯迅先生還是坐着,街上的汽車嘟嘟地叫起來了,魯迅先生還是坐着。”“望崦嵫而勿迫,恐鵜鴂之先鳴!”非憂國憂民的屈原寫不出;“望崦嵫而勿迫,恐鵜鴂之先鳴!”非憂國憂民的魯迅難副實!

追溯魯迅,我找到了魯迅成爲魯迅的源頭:家庭的影響、生活的不幸、對時間的珍重。追溯魯迅,我明白了一個道理:魯迅之所以成爲文化巨人,是有着深刻的生活的體驗的,是有着沉實的步履的,是有着水到渠成的過程的。我們可以說魯迅是個大人物,但我們不可以說魯迅是個突兀的不食人間煙火的天外來客。

回憶魯迅先生讀書筆記 篇二

這是個浮躁的社會,浮躁的我讀不得長篇大論,如今已經基本不怎麼讀小說了,所以這篇對我來說已經算是足夠長了,紀念魯迅先生,這篇文章寫的那麼平和沉穩如小溪潺潺流淌如清風徐徐拂面。

國中時期最崇拜的魯迅先生,一本不知是我自己的還是別人的《朝花夕拾》,讀着讀着就沒有了。

所以後來喜歡寫文,一度寫些貌似的雜文,一些貌似有強烈“思想”的小文章,覺得自己就像一個搖滾青年。

然而魯迅原來生活中竟是這樣一個無所欲求的人,不僅不是搖滾青年,並且根本是不聽音樂的。

這本書是一本一些系列的文集,這個系列有幾篇紀念故人的,如林徽因的《悼志摩》,我是讀過兩遍的,文中林對徐的感情已經壓抑了很多,而對徐的形象塑造投入了更多心力,旨在讓人更多的瞭解徐志摩除了詩歌外所不爲人知的幾面。這篇《回憶魯迅先生》則從魯迅和魯迅妻子生活中各個細節入手,這裏並沒有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而是以一個極近的旁觀者的雙眼一樣把魯迅簡樸的生活、辛勤的工作和對友人的熱情描摹的淋漓盡致。我讀了之後竟有些許的哀傷感懷,心中也對這少年時的偶像有了更多的瞭解。

只可惜英年早逝。魯迅先生未能等到新中國成立。也或許還好,要不也會在那場荒誕的運動中被打到罷。

回憶魯迅先生讀書筆記 篇三

這篇《回憶魯迅先生》裏,她在字裏行間,都流露出了對於魯迅先生的深深的崇敬與感激。她還運用了自己善於機敏地捕捉細節的特長,充分地施展出了女性作者細膩、清新的筆調,爲讀者刻畫出了一個特別富有人情味的魯迅先生的形象。

蕭紅當時經常出入於魯迅先生的家中,她用自己的筆,把讀者輕輕地領進了魯迅家敞開的大門,讓讀者看到了魯迅家庭的和諧、生活的樸素。她細膩地描繪了魯迅、許廣平、海嬰一家生活起居的習慣,魯迅先生飲食的愛好、衣着的怪癖、工作的勞累、臨終前的病容,以及許廣平先生的操勞、海嬰的頑皮,甚至描繪了兩位年老保姆與日本醫生的面影,她還細緻地描繪了客廳、臥室的陳設,一草一木的姿態,以及她與魯迅全家之間的感情。

在蕭紅的筆下,魯迅不僅是一個偉大的思想家,他還是一個和藹寬厚的老人;他不僅是中國文化界的思想領袖,他還是一個美滿家庭的家長,一個尊重妻子的好丈夫,一個瞭解兒子的好父親,一個辛勤培植晚輩作家的情義深重的慈祥寬厚的長者。蕭紅這篇回憶魯迅先生的文章,非常富有女性作家的特點,比起其他一些紀念魯迅先生的文章來,特別具有清新雋永的藝術風格。

回憶魯迅先生讀書筆記 篇四

這篇《回憶魯迅先生》裏,她在字裏行間,都流露出了對於魯迅先生的深深的崇敬與感激。她還運用了自己善於機敏地捕捉細節的特長,充分地施展出了女性作者細膩、清新的筆調,爲讀者刻畫出了一個特別富有人情味的魯迅先生的形象。蕭紅當時經常出入於魯迅先生的家中,她用自己的筆,把讀者輕輕地領進了魯迅家敞開的大門,讓讀者看到了魯迅家庭的和諧、生活的樸素。她細膩地描繪了魯迅、許廣平、海嬰一家生活起居的習慣,魯迅先生飲食的愛好、衣着的怪癖、工作的勞累、臨終前的病容,以及許廣平先生的操勞、海嬰的頑皮,甚至描繪了兩位年老保姆與日本醫生的面影,她還細緻地描繪了客廳、臥室的陳設,一草一木的姿態,以及她與魯迅全家之間的感情。在蕭紅的筆下,魯迅不僅是一個偉大的思想家,他還是一個和藹寬厚的老人;他不僅是中國文化界的思想領袖,他還是一個美滿家庭的家長,一個尊重妻子的好丈夫,一個瞭解兒子的好父親,一個辛勤培植晚輩作家的情義深重的慈祥寬厚的長者。蕭紅這篇回憶魯迅先生的文章,非常富有女性作家的特點,比起其他一些紀念魯迅先生的文章來,特別具有清新雋永的藝術風格。

這篇回憶錄非常好讀,也很有趣,完全可以吸引學生。在課前不妨預先佈置學生思考這樣一個問題:以前大家都學過不少魯迅的作品,對魯迅到底有什麼樣的印象?是否真的理解和喜歡魯迅?帶着這個問題進入閱讀,讓傳記的有關描寫來比照和豐富同學們對魯迅的印象。因爲這篇回憶錄對魯迅的描寫非常生動有趣,顯然和通常對魯迅的認識有些“落差”,學生的興趣也在這裏。閱讀中應當提醒同學們,我們接觸的不止是一個熱情、幽默、睿智的魯迅,還應當深入一步,思考一下自己對魯迅的思想、人格的認識又有哪些新的變化?當同學們通過閱讀發現魯迅也有如此生活化、人性化的一面,完全可以很放鬆地走近這位文化巨人時,教學的目的也就基本達到了。

這一課除了獲得對魯迅的'新認識,還有一個潛在的目標,也是更高的要求,就是讓同學們能夠由此而思考怎樣看待像魯迅作品這樣的“經典”的問題。對魯迅有隔膜,是很自然的事情,因爲同學們畢竟年輕,對魯迅作品及其爲人還不能充分理解。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有些對魯迅高度評價的定論,先入爲主地框定了我們的頭腦,反而阻礙了對魯迅精神豐富性的認識。要讓同學們瞭解,屬於經典的東西,對於後世讀者特別是年輕人都是有距離的,包括對他所屬時代以及語言表達等方面的隔膜,都可能成爲閱讀障礙。我們不可能像讀當下流行小說那樣順暢輕快。但要真正瞭解人類的智慧,吸取精神力量,提高自己的人格境界,還是要學習經典。對經典的學習要有一份尊崇,一份超越,高雅的閱讀品味需要逐步培養。

此外,要重視對這篇回憶錄的藝術賞析,要讓學生了解:一、蕭紅以細膩的感覺捕捉傳主日常生活的細節,隨意點染,就把魯迅寫活,展現出一位偉人性格的豐富性。二、這篇作品與一般傳記不同,文學性很強,作者感情的融入非常多,文筆散漫而又抒情。因爲是回憶錄,有許多印象片斷的重現,包括對一些生活細節的捕捉與體味,描寫似乎很隨意,甚至有些零碎,卻一點也不覺得繁瑣,讀着讀着,許多印象就連貫凝聚起來,讓我們看到魯迅生動豐富的個性,看到偉人生活化、人情味的一面。三、注意這篇回憶錄的敘述角度,特別是對傳主情感評價的心理視角,作品中的“我”往往一身二任,既是事件發生的見證人,同時也是事件的評價者。

回憶魯迅先生讀書筆記 篇五

行動吶喊,思想彷徨,運交華蓋,寂如野草,後人朝花夕拾。

這是魯迅。

蕭紅的《回憶魯迅先生》到現在仍然是經典。她從一個女學生的角度,用清麗自然的筆觸刻畫了日常的魯迅先生的樣子。

蕭紅是一位心思細膩,對生活充滿無限美好想象的女作家,但身在那樣一個時代,包辦婚姻,遠離家庭,她的遭遇是不幸的。在她心灰意冷,被這個時代的悲劇包圍着的時候,調皮的海嬰公子、溫柔的許先生,以及最令她敬愛的魯迅先生出現了,魯迅一家對蕭紅的欣賞與呵護給了她悲涼人生中最難得的溫暖。魯迅去世後,蕭紅寫了《回憶魯迅先生》來懷念他。他們二人之間的情誼,一直是文壇裏的一段佳話。可以說,沒有魯迅,就沒有蕭紅。

在蕭紅的筆下,魯迅先生似乎不再是我心中那個“橫眉冷對”、嚴肅冷峻的革命家的形象了,偉人超脫於常人,卻也有平實的一面。

開頭寫“魯迅先生的笑聲是明朗的,是從心裏的歡喜。若有人說了什麼可笑的話,魯迅先生笑得連菸捲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來。”簡單的兩句話,就刻畫出了一位親切的魯迅,一位內心沉穩卻也不失幽默、會開懷大笑的先生。

“天晴啦,太陽出來啦。”蕭紅的這句話是我全文印象最深刻的一句。梅雨季,很難有晴天,一絲陽光就能使蕭紅三人露出展然會心的笑。似乎很難想象,當時是何等黑暗混亂的社會局面,何等憂鬱的心境,纔會使許先生和魯迅面對晴天,面對光明時,流露出如此發自內心的歡喜。

“死了是不要緊的,只要留給人們更多,魯迅先生就是這樣。”魯迅先生是無比地關愛青年,他將自己獻身給了革命,給了中國,給了人民。

郭沫若說“魯迅先生是革命的思想家,是劃時代的文藝作家,是實事求是的歷史學家,是以身作則的教育家,是渴望人民解放的國際主義者。”

笑聲明朗,渴望光明,鼓勵青年,殫精竭慮,偉大而平凡。

這亦是魯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