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書筆記

未來之路讀書筆記

第一篇:《希望之路》讀書筆記

未來之路讀書筆記

有一個朋友在給我們贈送《希望之路》這本書的時候說,這是給大學本科以上文化程度的人看的。所以他只給在座的大本以上學歷的人送了。 我啞然失笑,爲他的固執和偏激。

當天晚上,我以大本學歷持有者的身份展閱了這本書,果然酣暢淋漓,不亦快哉。無花果的文筆洋洋灑灑,一氣呵成,評點歷史,批判現實,古今中外,教內教外,凡與信仰與宗教有關者幾乎無不觸及,激情與理智碰撞,歷史與現實互證,他的博學和思辯能力以及洪水決堤般的行文,不知老一代“爾林”們如何看待,給我個人的感覺,只有一個字:“服”。

曾經創造過輝煌歷史的伊斯蘭世界何以衰落至此?中國穆斯林的社會爲什麼總是這樣紛紛爭爭,不亦樂乎?清真寺爲什麼充滿着野蠻粗俗和狹隘的偏見?信仰的方式爲什麼變得如此虛假、僵死?伊斯蘭的凝聚力和文化滲透力爲什麼這麼缺乏底氣?令人眼花繚亂的表相背後隱藏着怎麼的無知和私慾?許許多多的問題被提出來,提得尖銳而且刻薄,如芒刺背,如針貶骨。無花果雜文式的評說解析讀來令人如沐春風,同時也如坐鍼氈,從伊斯蘭的學術歷史、政治歷史、文化歷史到教派的誕生、演變、爭執,從功利主義、形式主義到宗派主義、民族主義,作家試圖通過引證古蘭、解析聖訓、評點林林總總的教法學派來求真證僞,正本清源,甚至不惜矯枉過正。對許多既定的規則提出質疑和分析,對許多荒謬的做法大加嘲弄和撻伐,對許多被奉爲圭臬的東西進行無情的批判。即使作爲觀賞性的文本,無花果的這本著述也是令人賞心悅目,而對於憂教憂民的學者和聖職人員來說,他所提示的真相足起到振聾發聵的作用。

我想,批判是享受文化的重要方式,批判也是重構體系的重要前提。對這本書,穆斯林讀者大可不必滿懷敵意,上綱上線地橫加指責以維護自己的體面,甚至像無花果所批評的那樣懷疑他人的信仰和舉意。也許不久的將來,我們會發現這個時代不再沉默的一代青年是如何發展伊斯蘭的。

“穆斯林的希望之路”是一個比較乖巧的書名,作家對“希望之路”的指示明顯比較匆促,也許這正是一個尚待認真思考的問題。最近網上正在刊登他的最新文章,也許在未來的新書中,他對“希望之路”的指示會從容得多。

第二篇:《教育家之路》讀書筆記

我認真學習了《教育家之路》一書,感受到很多教師的快樂,來自學生

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以“教學相長”、“誨人不倦”爲樂,終於讓他的“仁政”思想得以傳承;孟子以“師不必賢於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師”爲原則,因材施教,終於成大器;荀子推崇“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爲理念,學以致用,鍥而不捨;韓愈以“業精於勤”、“師意不師辭”爲宗旨,著《師說》,駁“道統”;還有柏拉圖用“音樂是求心靈的美善”的教育思想,寫了著名的《理想國》;亞里士多德從“理論理性”的學說出發,提出了“文雅”之說;誇美紐斯的《大教學論》更是內容豐富,高瞻遠矚;而杜威的學說“教育即生活”、“學校即社會”更加前衛;蘇霍姆林斯基的《育人三部曲》更是“心靈的藝術”。還有陶行知、朱永新、李鎮西、魏書生等等。這些教育家,他們在教育工作中的研究與發現,讓他們獲得了最大的成功與快樂,而這正是他們走近學生所獲得的碩果。

讀了這些理論著作以後,通過對這些經驗的借鑑,使我更自信,去發現他們身上的優點,尋找與學生交流與溝通的橋樑,從而把學生的純真的心靈開啓……

第三篇:《幸福之路》讀書筆記

《幸福之路》讀後感 這幾天細看羅素《幸福之路》,其中的哲理讓人收益匪淺。他是分析哲學的創始人之一,也是經驗主義的實踐論者,反對理性主義的先驗論思想,強調人的社會價值。

《幸福之路》是羅素散文中的一本名著,羅素在書中所提供的不是任何抽象的道理,而是他自己人生感悟的結果,所提供的獲得幸福的小竅門也是通過他的“閱歷和觀察”獲得的人生經驗之談,因此,這本書淺顯易懂,讀起來趣味性比較強,而且確實對尋求幸福的人們有啓發作用。羅素的目的是“希望那些遭受不幸而並未享受幸福的衆多男女能夠診斷出自己的症狀並找出擺脫的方法”。他在該書前半部分論述了人類不幸的諸多原因,後半部分則論述了幸福的諸多原因,從而使讀者能夠對照實行,獲得實際效果。羅素是爲了衆生的幸福寫了這本書,所以他在序言裏說:“在以下的篇章裏,既無高深的哲理,也無淵博的徵引。我只是把通情達理的一些意見歸納起來……因爲不少煩惱的人憑着適當的努力可以變得幸福,所以我才寫下這本書。”

在書的前半部分羅素談了不幸福的原因和現象。他講到人們不幸福一部分原因是由於社會環境,一部分是由於心理素質。顯然,這本書主要是剖析世界觀、倫理道德觀、生活習慣等給人帶來的不幸福或者幸福的感受。羅素認爲,不幸福的人一般是因爲深陷在“自我沉溺”之中而不能自拔,他分析了三種自我沉溺之人,分別是自責者、自戀者、自大者。

第一種類型是自責者,就是那種沉溺於犯錯意識的人,也就是那種過於求全責備、追求完美、理想主義的人。他們的特徵是在做任何事情之前先給自己描繪出一幅理想的圖畫,而實際發生的情況卻和自己的理想不斷產生衝突,爲此他覺得自責、矛盾、苦惱。這種狀況實際上是那些對自己要求過高的人在理想與現實的巨大差距面前的一種不適應症。

第二種類型是自戀者,其特徵是喜歡自贊自嘆並希望受人讚歎。當然這種心理幾乎人人都有,但發展過度就會陷入怨天尤人的情緒。換句話說,自戀者顯示出一種強烈的虛榮心,虛榮心得到滿足的時候就感覺幸福快樂,得不到滿足的時候就會覺得失敗絕望。羅素認爲,一個人只想要社會景仰他,而對社會本身絲毫不感興趣,他就未必能達到自己的目的,即使能夠,也很難感受到全身心的快樂。所以虛榮過了頭,漠視關心他人和參與社會活動的樂趣,這種人就不可避免地經常感覺不到生活的幸福之所在。

第三種類型是自大者,這種人自以爲了不起、竭力要達到權力的頂峯並一味追求個人名利。這一類型的人權力慾比較強,若是不能征服別人或爬到自己期望的高度他就會不快樂。生活中我們遇到總是要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別人或總是貶低別人擡高自己的人,應該就屬於這一類型。羅素辯證地分析指出,這種人的自大心理一般是以前的自卑心理所致,如果其慾望被約束在適當範圍還可以增加幸福感,如果把這看作是人生唯一的目標時,就可能給其“外部世界或者內心世界帶來巨大的災難”。

另外還有很多混合類型的心態可以使人感到不幸福,羅素在書中分別論述了競爭、攀比、疲勞、嫉妒、犯罪意識、被虐、畏懼輿論等等造成不幸福的原因及其對幸福生活的影響,並有針對性地介紹了應對措施。

羅素在書的後半部分則告訴人們如何走上幸福之路的方法。首先他分析了產生快樂的因素,然後論述了興趣、情愛、家庭、工作、休閒、獲得與捨棄等因素與幸福的關係。羅素說,幸福,顯然一部分要靠外界環境,一部分要靠自身努力。除了外界環境,他認爲在個人自身的範圍以內,幸福是很簡單的事情。也就是說,如果能擁有溫飽、健康、愛情、頗有成就的工作、小範圍的受人尊敬,就足以使人幸福,這幾乎是人人可以達到的自然的幸福。然而還有一種幸福是精神層面上的幸福,其唯一的條件是人們的熱情和興趣向外而非向內發展,也就是說人們想要得到這種幸福,首先要摒棄自我中心,跳出自我,放遠目光,客觀地看待自己和他人,滿腔熱忱地融入社會生活。

羅素在書中一以貫之地倡導非自我中心主義,他認爲一個人要是過分地關注自我,就好比把自己囚禁在自身慾望的牢籠中難以自拔,並由此產生無盡的痛苦和煩惱。而“非自我中心”的視角則會使自己與他人的對立消失,個人與社會的對立消失,使主觀與客觀的對立消失。一旦人們除了自己也對身外之人或身外之事產生了真心地關注和付出,精神就會擺脫禁錮而變得開朗起來,幸福的感覺就有可能真正來到身邊。據說,以前曾經有幾個年輕人去問希臘的哲人蘇格拉底怎樣才能找到快樂?蘇格拉底的回答是:“你們想知道答案的話,先去海邊的山上伐木,然後造一艘大船,完成後我自然會告訴你們。”那幾個年輕人真的去做了,付出了許多汗水,看着自己造的大船,他們已經知道了怎樣才能找到快樂。這就是羅素所說的“跳出自我,把熱情和興趣向外發展”,幸福的感覺會自然來臨。另外書中還有這麼一句話:“每個人都愉快地接受愛,又自然而然地奉獻愛,由於這種相互幸福的存在,每個人便會覺得世界其樂無窮。”不斷地付出和得到愛,幸福是平淡生活的體會、是點點滴滴的快樂,是大多數人都能擁有的。而且,幸福並不在於金錢的多少,也不在於名譽的多少;不在於是否榮華富貴、人前顯赫,也不在於是否粗茶淡飯、平實無奇。一個普通的人,如果讀懂了自己,讀懂了生活,他就會找到幸福的真諦,同時也會感到:幸福近在咫尺,觸手可及。

第四篇:復興之路讀書筆記

《復興之路》讀書筆記

上世紀,歷史見證了中國人爲重新喚醒、整頓和振興國家所作的三次重大努力。其中任何一次努力都不是孤立和個別的歷史現象。每一次努力的前後都伴隨着一些歷史事件,這些事件又構成了環環相扣的更大的歷史鏈條中的一部分,而中國人對他們的衰落狀況所表現出的不斷高漲的憤怒,則使這些歷史鏈條不斷延續。這些事件又可以根據其領袖人物而很容易劃分開來,上世紀中國革命的三位傑出人物領導了這些事件,他們是孫中山、蔣介石和毛澤東。

這三位傑出的領袖都不僅從中國窮人的強烈不滿中,而且還從不斷高漲的民族主義,特別是中國學生的民族主義思想中汲取了政治力量。每個人都借鑑了外部世界的政治思想來創立振興中華的學說和指導振興中華的運動。

最初的一次嘗試是1911年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他試圖使基本上屬於西方世界的立憲主義、共和主義和民族主義概念與中國實際相結合。這一嘗試還部分地受到了日本的影響,因爲日本看來已成功地模仿了西方取得的工業和組織成就。孫中山作出努力之時,恰值中國的陳腐帝制進行垂死掙扎之際,他所掌握的歷史時機最爲合適。雖然事實證明,在強大的舊時代的文化和政治殘餘面前,他的努力最終未能成功。

經過一個時期的**之後,他的一個在後來左右了20年中國動盪局勢的追隨者提出了更高的振興標準,這個追隨者便是蔣介石。蔣介石的革命同樣也是一次企圖使西方的現代思潮與更加動盪不安的

中國局勢相結合的嘗試,但在這第二次嘗試中,這種結合與第一次嘗試中的情況已大相徑庭了。雖然蔣介石本人曾受過蘇聯人的薰陶,並且曾一度與嶄露頭角的中國共產黨人攜手參加過一場建立新中國的鬥爭,但三民主義和共產主義站到一起,不過是特定歷史條件下,出於一種團結的願望而已。隨着所謂統一戰線的垮臺,國共合作也於1927年結束,隨即開始了22年幾乎從未間斷的反共行動。

蔣介石非常重視軍隊,將軍隊視爲防止中國衰弱,防止在政治上分裂的工具。爲了表示新的民族統一意識,他創立了一個與歐洲的一些法西斯政黨十分相似的壟斷政黨——國民黨。蔣介石自己改奉了基督教,同時又十分看重中國的傳統,並且時時表現出一種士大夫的作風。凡此種種進一步突出說明了在爭取中國振興的鬥爭中,陳舊的內部淵源與嶄新的外部動力之間的相互作用有多麼複雜。

同孫中山一樣,蔣介石也未能成功地將人們與舊時代的不滿轉化成對他所設計的未來藍圖的擁護。抗日戰爭初期他曾昇華爲民族抵抗的象徵,但後來它卻又完全喪失了力量和感召力。他無力克服自己陣營內部的軍閥主義和貪污腐化這一對孿生弊病,與此同時,他自己這顆愛國主義之星也逐漸暗淡下來。蔣介石的躊躇不前使另外一種新的變革方式得以產生,這一方式更加積極地利用了當時國家和社會的弊端,以更加清晰的學說對其進行了分析,並且把變革的重任放在一個紀律更嚴明、戰鬥力更強的政治組織肩上。事實證明,自30年代中期的長征以來,一直由土生土長的馬克思主義領袖毛澤東所領導的共產主義運動和中共領導的軍隊,在決定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中國的偉大

覺醒採取什麼歷史模式和哲學內容的爭奪戰中,無論在理論上還是組織上,都佔有了極大優勢。

這位新的領袖不僅是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而且還是革命理論領域裏的創新者。他創造性地把無產階級革命理論與中國作爲一個農業國的具體實際結合了起來。自上世紀20年代初起,毛澤東便積極投身到中國初期的馬克思主義運動之中。到了上世紀40年代,他已具備了足夠的才幹來爲中國革命制定一套獨立自主的理論。的確,當1945年暮春,中共第七次代表大會召開之時,他在意識形態方面的貢獻被奉爲“毛澤東思想”,並且作爲對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和斯大林主義的一種發展,上升爲黨的指導原則。此舉不僅證明了毛澤東在知識方面相當矜持,而且還證明了中國共產黨人在政治上的自信。雖然共產主義原理和早些時候共產主義在蘇聯取得的經驗爲改造中國的初步努力奠定了基礎,但隨着進一步認識到蘇聯的共產主義模式已經失敗,一個融匯了新學說和中國自己的經驗教訓的新模式開始形成。中共制定了有別於蘇聯的靈活計劃,終於實現了國家的全面新生。

第五篇:《通往奴役之路》讀書筆記

很少有人會否認德國人在總體上是勤勉而守紀律的,認真和幹勁都達到無情的程度,對於他們所執行的任務是忠誠和專心致志的;他們有一種強烈的紀律與責任心,而且嚴格服從當局;他們在遇到身體上的危險時,時常表現出自我犧牲的決心和大無畏的精神。所有這一切把德國人造就成完成指派任務的有效工具,並且,在舊的普魯士邦和普魯士大統治的新的帝國中,他們就是這樣被細心地培養起來的。人們時常認爲“典型的德國人”所缺少的個人主義美德是,寬容和尊重其他的個人和他們的意見,獨立精神,正直的性格和維護自己的意見而不爲上級所左右的那種意願,德國人也常常意識到自己缺乏這一點,並把這叫做“剛直不阿”;還有對於弱者和衰老者的體恤,和只是個人自由的古老傳統才創造出來的對權力的極度鄙視與憎恨。他們似乎還缺少大多數很細小的、但很重要的品質,就是在一個自由社會裏會促進人與人之間相互交往的那些品質:和藹和幽默感,個人謙遜,尊重別人的隱私和對鄰人的善意懷有信任。

在以上這些言論之後,我們再說,這些個人主義的美德同時也是重大的社會美德,便不會使人驚奇了,這些美德減少社會交往中的磨擦,使從上至下的控制更無必要而同時又使這種控制更難實現。

哪裏存在着一個凌駕一切的共同目標,哪裏就沒有任何一般的道德或規則的容身之地。在戰時,我們自己曾在有限的限度內親身經歷過這一點。但在英國,就是戰爭和極大的危險也只是造成在一定程度上近似於極權主義的局面,幾乎不會爲了一個單獨的目的而將其一切有價值的東西都擱置一旁而不顧。但當幾個特定目標支配着整個社會的時候,不可避免的就有下面的情況發生,殘酷有時可以變成責任,違反我們的情感的行爲,例如槍斃人質、殺害老弱等,竟被看成僅僅是權宜之計;強迫遷移數萬人口竟成爲差不多除了受害人以外每個人都贊成的一種政策措施;或者像“徵募婦女以作傳宗接代之用”之類的建議也會受到認真考慮。在集體主義者眼中,總是有一個上述行爲爲之服務的重大目標,並且,照他看來,這一目標使這些行爲具有合理性,因爲對一個社會的共同目標的追求,可以無限制地忽略任何個人的任何權利和價值。

一切宣傳都爲同一目標服務,所有宣傳工具都被協調起來朝着一個方向影響個人,並造成了特有的全體人民的思想“一體化”。……如果所有時事新聞的來源都被唯一一個控制者所有效地掌握,那就不再是一個僅僅說服人民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靈巧的宣傳家於是就有力量照自己的選擇來塑造人們的思想趨向,而且,連最明智的和最獨立的人民也不能完全逃脫這種影響,如果他們被長期地和其它一切信息來源隔絕的話。

一切道德的基礎,即對真理的認識和尊重。

對真理的無私探討在極權主義制度裏是不可能得到許可的,而對官方意見的辯護卻成了唯一目標。

德國最有名的物理學家之一,諾貝爾獎金獲得者萊納德用了《德國物理學四卷》這樣一個書名來概括他的畢生事業。

斥責任何只爲活動而活動,沒有遠大目標的人類行爲,這是完全符合極權主義的整個精神的。爲科學而科學,爲藝術而藝術,是同樣爲納粹黨徒、爲我們的社會主義知識分子和*******人所痛恨的。每一個活動都必須有一個自覺的社會目標來證明它是正當的。絕不能有任何自發的、沒有領導的活動,因爲它會產生不能預測的和計劃爲做規定的結果。它會產生某種新的、在計劃者的哲學裏未曾夢想到的東西。

大多數人很少能夠獨立地思考,在大部分問題上,他們所接受的意見都是現成的意見,他們無論是生來具有還是受人哄騙而接受這套或那套信仰,都同樣感到滿意,這些都是真實的。在任何社會裏,思想的自由可能只對很少的人才有直接的意義。……使精神自由對知識的進步起主要推動作用的根本之點,不在於每個人都有能力思考或寫點什麼,而在於任何人對任何事由或意見都可以爭論。只要異議不受到禁止,就始終會有人對支配着他們同時代人的意見有所疑問,並且提出新的意見來接受辯論和宣傳的考驗。

使思想獲得生命的,是具有不同知識和不同見解的個人之間的相互作用。理性的成長就是一個以這種差異的存在爲基礎的社會過程。這種成長的本質,就是它的結果難以預測,並且我們不能知道哪些意見有助於這種成長和哪些意見不會有助於這種成長——總之,我們不能用我們目前持有的任何意見來支配這個成長而同時又限制它。給思想的成長或者這一方面的普遍進步定出“計劃”或進行“組織”,這種說法本身就是詞語上的矛盾。認爲人的思想必須“自覺地”控制它自己的發展這種見解,是把個人理性,即單獨能夠“自覺地”控制一切的那個理性,同個人相互之間的過程,即產生理智的成長那個過程,混爲一談了。如果我們試圖對它加以控制,那我們只會阻礙它的發展,我們遲早一定會引起思想的停滯和理性的衰退。

私人壟斷很少是完全的壟斷,更難長時期地存在下去,或者私人壟斷通常不能忽視潛在的競爭。而國家的壟斷則是一個受到國家保護的壟斷——保護它不致受到潛在的競爭和有效批評。

標籤:讀書筆記 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