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書筆記

四世同堂讀書筆記

第一篇:《四世同堂》讀書筆記

四世同堂讀書筆記

《四世同堂》讀書筆記

《四世同堂》是老舍先生最著名的長篇小說。雖然將近80萬字,厚厚的一大本,可內容精彩、情節緊湊,是那種想要一口氣讀完的好書。《四世同堂》全書分惶惑、偷生、饑荒三部曲。小說開始於抗日戰爭之前那個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光,結束於抗日戰爭勝利的美麗時刻,描述了日本人佔領北平,侵略中國期間人們經歷的那個最黑暗,最痛苦,最磨練自己的時光。小說以四世同堂的祁家人和居住在小羊圈兒的普通市民的生活和命運爲藍本,反映了那個年代中國的黑暗,老百姓的苦難,以及中國人頑強不屈的民族精神。

這部書裏的人物衆多,有英勇抗日的熱血青年,有文雅的詩人、有普通老百姓、有與世無爭的貴族、有無良漢奸、更有無恥的賣國賊。在老舍的文字中,他們充滿個性,是活生生的人物。但這些人物並非是通過直接描述才體現,而是從小說中屬於他們的一行行文字中表露出來。每個人的性格、精神、言語都那麼的不同,比如耿直的常二爺、膽小怕事的祁老人、用心良苦的白巡長,莽撞直率的小催,還有厚顏無恥的藍東陽。。。。。。。老舍把他們寫活了。我走進當年的北平,發現了毫不起眼的小羊圈兒衚衕,看到他們,聽到他們,這真是奇妙,老舍的文筆太好了,他把人物寫進我的心中,讓我傾聽他們的故事,關心他們的命運。我最喜歡的人物是祁家老大——瑞宣,充滿文人氣質。他雖不像瑞全或是錢老人那樣勇猛地和日本人對抗,但是,在那樣的年代和環境,他是個老師,更知道亡國奴的恥辱。他雖有愛國精神,可是他還要養家,還要保護家人,所以他不可能像瑞全那樣毫無顧忌地衝鋒陷陣。但是,就是這樣的愛國精神也是寶貴的。

我最同情的是那位學識淵博的錢老人,他的命運真悲慘。先是被冠曉荷出賣,進了牢,受盡折磨拷打,出來後只剩下半條命。大兒子爲國捐軀,二兒子氣病身亡,太太碰死在墓碑上。這麼一個只會舞文弄墨的老人,被日本人折騰得家破人亡。我看到了日本人的狠毒,同時更佩服這位錢老人的骨氣,一箇中國人的骨氣。他沒有被嚇倒,沒有屈服,反而去抗爭、去拼命!他敢做地下黨,寫傳單,發情報,還往日本人堆裏扔手榴彈。雖然最後他還是被日本人抓進去了,可是做爲一個老人能有這樣的勇氣,令人欽佩。

對漢奸的描寫算是書的重點之一。老舍先生筆下的他們讓人讀後對於他們的行爲不禁咬牙切齒,而對於他們的死卻又無法覺得痛快。書中沒有絕對的善與惡,無法用隻言片語來判斷他們。 ”正所謂“時代造英雄”,時代也可以滅英雄,多少所謂的愛國者,心地善良的人都因爲金錢權利的誘惑而失去了自己,失去了生活的方向,一點一點地墮落!野求,曾幾何時他也是一位有知識的愛國志士,可爲了維持生計,給日本人做事,不得陷入了兩難境地,家離子散,自我墮落,錢先生說得好,他是自己給自己挖了墳墓。就連金三爺這種打過漢奸的人,就因自己的生意漸漸好轉而喜歡起日本人。大赤包,對於人性的喪失已經到了令人髮指的程度了,她想盡辦法巴結日本人,或是有點兒權勢的軍人,甚至連英國使館的富善先生她也抓住機會,前去“拜訪”。富善先生滿臉驚愕地說:“這也是中國人?”錢與權對人的誘惑實在是太大了!

在這部小說中,我第一次知道了“共和麪”,這是日本人給中國人的糧食。裏面混雜着泥沙,用水根本和不成麪糰,更蒸不成饅頭。可憐的妞妞就是吃了“共和麪”死的。這是日本人的罪惡!他們根本不把中國人當人看,這“共和麪”是連豬都不吃的食物。這是中國人的恥辱!日本人的罪惡是數不清的,他們在街上隨意殺人,胡亂掃射老百姓,到處修機場,刨墳盜古墓。不過隨着中國人的奮起反抗,小日本的日子也不好過了。別看他們表面上拿個刺刀,威風凜凜,半夜也會偷東西,連祈家的門栓他們都偷。

日本人人性喪失的表現在於就連最巴結他們的走狗冠家也被他們收拾了。冠曉荷最後被活埋,大赤包下獄發了瘋。日本人用他們的時候,給他們錢和官職,利用他們去害有良心的中國人,一旦大勢已去,就連這些走狗他們也不放過。當然這也是冠家的罪有應得。

但使我欽佩的是,老舍先生並沒有用非常激烈的語言去深批日本人,一方面他用一種

冷幽默表面上輕描淡寫、若有若無,蜻蜓點水般描寫,但就是這麼幾滴水,已足以揭示出他們令人噁心的心態,通過這些文字,我的腦海裏浮現出的是老舍先生輕蔑的眼神和淡淡地冷笑;另一方面,作者也沒有全盤否定日本人民,這從書中小羊衚衕1號門的一位日本老婦的言行舉止便可看出。可見,對於日本人,作者還是很理智的。

這部書讓我深切地瞭解了那段歷史,那段中國人屈辱的歷史。輕輕合上書的最後一頁,揹負着歷史的厚重,彷彿自己正置身於這個顛倒是非,硝煙瀰漫的北平??這也讓我更深刻的體會“勿忘國恥,振興中華”的真正意義!

第二篇:《四世同堂》讀書筆記

讀《四世同堂》有感

這段時間在讀《四世同堂》,很厚,讀了許多時間,但卻很有收穫。

《四世同堂》的主要內容是描寫老北平一個四世同堂的大家庭和衚衕裏許多家庭在八年抗戰中的際遇和變化。

正義的人們過得很困苦,有無緣無故被捕,家破人亡的;有不吃日本人的飯,一家老小挨餓受凍的;有被日本經濟控制逼迫到絕境的;有爲日本人唱戲卻莫名其妙被打死的??在現代社會,由於西方功利思想的傳入,堅持信念的人越來越少了,更多的人選擇的是安逸的生活和墮落的靈魂。爲了自己眼前的衣食住行,不少人雖然有遠大的理想,卻還是屈身爲日本人做事,在這本書中就有一個典型——陳野求。爲了八個孩子和一個病懨懨的老婆,他雖然有一顆報國之心,卻還是不願意去買花生芝麻做收入甚微的生意,而是去做了日本政府的小官。雖然他收入多了,孩子不餓了,老婆有錢治病了,但他自己卻因爲難以承受良心的譴責,吸上了鴉片,過着越來越墮落的生活。到最後也沒能得到好下場,被出賣了自己的靈魂養大了的孩子們看不起,而一個一個地離開了他。

只顧自己利益、貪圖享受的小人——如冠曉荷、大赤包、招弟、瑞全、胖菊子、藍東陽??在這八年裏卻活得如魚得水,只要肯巴結日本政府,官運財運便能平步青雲。貪贓枉法變成了理所當然,逼良爲娼、唯利是圖、見風使舵、過河拆橋、見利忘義??只不過這些錢財和權力也只如泡沫一般,隨着抗戰的勝利,這些勢利小人到最後也都得到了死亡的報應——老舍設定這樣的結局,意也在說明:“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的道理,也隱含了希望抗戰能把政治上、社會上的毒瘤都清理乾淨的願望;而且這種“大團圓”的結局也同中國人“團圓”的心理相適應,閤中國讀者的口味。

年輕有力沒有牽掛的可以輕易地逃出北平參加抗戰,可是在老舍眼中,北平人牽掛的東西太多了,特別是有家累的人們。在這個四世同堂的家庭中,當家的瑞宣想參加抗戰卻走不了,只能鼓勵自己的弟弟逃出北平,代替自己去報效祖國。八年之中,因爲不肯吃日本人的飯,爲日本人做事,自己爲了一家老小的衣食住行操盡了心,卻依舊無能爲力。老人們受凍了、捱餓了,自己的小女兒妞妞到最後還是餓死了,他也只能不停地接受着良心的譴責:爲了家人不能爲國效忠,到最後連這個家也不能好好守住。可是這能怪他麼,當家的長孫必須留下來照料一家老小,忠孝不能兩全,如果他一走了之,那這一家子死去的也許就不只他的父親天佑和小女兒妞妞了。

家庭對於中國來說,是最基本的結構。古話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說明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中,“家”還應該在“國”之前治理好的。所以其實瑞宣做的是對的。雖然自己沒能爲國效忠,但他放走了親弟弟,代替自己爲國家效忠,自己則留下來盡孝。自古忠孝難兩全。

整本書給人一種歷史積澱感,加入了許多老北平的藝術文化,以及映射出來的中國傳統文化,像溫風一樣,給了我洗禮。

第三篇:《四世同堂》讀書筆記

《四世同堂》讀書筆記

四世同堂講述的是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故事,開始於抗日戰爭前那黑暗的黎明,結束於抗日戰爭勝利時的美麗時光。小說以祁家以及生活在小羊圈的普通市民的生活和命運爲藍本,反映了當時中國社會的黑暗,老百姓生活艱苦困難,以及中國人民不畏強敵勇敢抗戰的偉大民族精神。

小說裏的任務衆多,謹慎持家的祁老人、忠厚善良的天佑老人、文雅略帶憂鬱的瑞宣、由隱士詩人變爲革命鬥士的錢默吟、任勞任怨的大嫂、熱血青年瑞全、耿直的常二爺、狡猾卻正直的白巡長、樂於助人的李四爺四大媽、無聊無恥的瑞豐、冠曉荷、陰狠的大赤包、藍東陽、胖菊子、高亦陀、一步步墮落的招弟、聰明勇敢的桐芳、最終成爲革命青年的高弟,還有孫七、小崔夫婦、陳長順、小文夫婦、丁約翰……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彷彿在眼前跳動。

其中我最喜歡年代是瑞宣和瑞全,瑞宣作爲長孫,撐起家門的重任在他肩上,於是他不得不無奈的放棄去抗戰,但是後來作爲北平的地下黨爲抗戰出了一份力。瑞全責不通,他感想敢爲,毅然決然參加革命,吃了很多苦,但是沒有放棄,並且親手殺了自己的初戀——做了特務的招弟。把一個新一代的有志青年刻畫的淋漓盡致。

同時,書裏還刻畫了很多漢奸,瑞豐,菊胖子,冠曉荷,藍東陽等等,他們都是中國的敗類,因爲日本人的到來像狗一樣去巴結,恨不得戰爭永遠不要結束這樣他們就可以永遠搜刮百姓,發橫財。!“君

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漢奸們對利益的貪婪和渴望,自然使他們直接通向了死亡之路。其實不僅是漢奸,當今社會那些腐敗官員都是對自身的放縱,僅一“貪”字,便至人於死地!

書中的一大亮點就是後來搬到小羊圈的日本老婦女,她討厭戰爭,討厭戰爭帶,帶來的家破人亡,喜歡中國,討厭日本的行爲,說明了其實日本的百姓還是充滿了對戰爭的不滿與厭惡,嚮往和平安寧的生活。

漫長的八年,發生在小羊圈的人們身上,一切北平人身上,一切中國人民身上的困苦屈辱不幸死亡反抗鬥爭,使我深刻的瞭解的中國的那段歷史,從哪些教科書上獲取的比較抽象空泛的認識彷彿有了血肉,激發了我的愛國心和責任感。即使沒有正面描寫戰爭,但是反映了戰爭給人們帶來的深重災難。

老舍在揭示當時一些人性的墮落的同時,也反思了這樣一個問題——爲什麼擁有幾千年燦爛文明的泱泱大國會被日本欺辱?作者把問題的根源指向了中國古老的家族文化。家,在中國是禮教的堡壘,而這個堡壘卻容納了包括等級觀念、宗法思想、倫理道德、風俗習慣等在內的家族文化的諸多內容。祁老人、韻梅他們都是受這種觀念毒害最深的,祁瑞宣雖然是個博士,但在這四世同堂的大家庭裏思想不免會受之波及。同時,這本書也讓我瞭解了中國那段屈的歷史,顛倒是非、硝煙瀰漫的北平,傷痕累累的百姓和中國大地,更讓我深深體會到弱國無外交,落後就要捱打。記住我們的國恥,堅持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爲指導,發展中國特色

社會主義,爲建設我們偉大的心中國奮鬥!

暑假社會實踐——肯德基實踐報告

在肯德基實習,開始時要試工一天,工作6個小時。試工期間,我被安排到大廳工作。及時收拾客人用餐後留下的垃圾,保持大廳的整潔是工作的重點,同時還必須兼顧廁所的衛生。別看廁所只有小小的一塊地方,拖起來不費吹灰之力。但是在用餐高峯,往往前腳我剛拖完,還沒等地板幹掉就有3、4位顧客連着使用,地面有張亂不堪了。在我手忙腳亂之際,只見大廳的阿姨,動作馬力,總能在第一時間裏把所有的工作做好。速度之快讓我佩服不已。

試工時間很快就過去了,通過努力,店經理對我的表現還算比較滿意,通知我可以進排班,正式上班接受培訓了。第一次來到餐飲行業工作,一切對我來說都是陌生的,必須從最基礎的學起。這項任務看似簡單,其實並不那麼容易。

實習過程中我還參加了收銀員培訓。收銀員是和顧客有着直接接觸也是必然接觸的員工。可以說餐廳留給顧客的形象是好是壞,很大一部分是由收銀員的服務質量來決定的。所以對收銀員的要求非常高的。其中每個收銀員都能如數家珍微微到來並且熟練運用的就是肯德基的“收銀七步曲”。其內容包括:

1.歡迎顧客光臨

2.顧客點餐

3.建議性銷售

4.重複點餐內容,並告知顧客餐點的金額

5.配餐

6.重複點餐內容,收銀並找零

7.呈遞餐飲,感謝顧客的光臨

還好我的記性不差吧,把菜單背下來並不是很難,但這畢竟不是在學校,不能死記硬背,只能靈活運用。通過我不斷的練習不斷的操作,速度有所提升,但是和師傅們比起來還微不足道。指導我的師傅曾經說過,作爲櫃檯的收銀員,你並不只是站在櫃檯上聽顧客要買點什麼就賣給他什麼,而是要引導顧客去買你想要賣掉的東西。如果說,速度只是一個熟練的過程,通過一百次兩百次的重複,肯定會從生疏到熟練。但是建議性銷售則是需要動腦子的事情。在什麼情況下建議什麼產品;面對什麼顧客用何種口氣和方法建議都是需要學習和摸索的。技巧好的收銀員,想賣掉什麼就能賣掉什麼,餐廳裏有什麼產品需要促銷了,即使是平時點餐率最少的產品,也能被他推銷出去。

短几周的時間,讓我在肯德基裏學到了很多。從什麼都不會到現在能夠熟練的完成櫃檯上的服務工作,這個假期的合作讓我學到了很多——團隊合作精神、勤勞誠實、認真負責、追求完美的品質、注重細節的習慣,這些重要的影響今後會一直伴隨着我,無論是在哪裏的工作崗位工作。在我的打工實踐生活中,我也明白了許多:在日常的工作中上級欺壓、責備下級是不可避免的。雖然事實如此,但這也給我上了寶貴的一課。因爲這樣才能在失敗中吸取教訓,爲以後的成功鋪路。我們要學會從那裏跌倒就從哪裏爬起來,這纔是我所應該做的。

我也從工作中學習到了人際交往和待人處事的技巧。在人與人的交往中,我能看到自身的價值。人往往是很執着的。可是如果你只問耕耘不問收穫,那麼你一定會交得到很多朋友。對待朋友,切不可斤

斤計較,不可強求對方付出與你對等的真情,要知道給予比獲得更令人開心。不論做是事情,都必須有主動性和積極性,對成功要有信心,要學會和周圍的人溝通思想、關心別人、支持別人 。這次的打工實踐生活是我人生中邁向社會的重要一步,是值得回憶的。現在想來,我收穫還是蠻大的。我所學到的生活的道理是我在學校裏無法體會的,這也算是我的一分財富吧。

學生除了學習書本知識,還需要參加社會實踐。因爲很多的大學生都清醒得知道 “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人不是現代社會需要的人才。大學生要在社會實踐中培養獨立思考、獨立工作和獨立解決問題能力。通過參加一些實踐性活動鞏固所學的理論,增長一些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和技能。因爲知識要轉化成真正的能力要依靠實踐的經驗和鍛鍊。面對日益嚴峻的就業形勢和日新月異的社會,我覺得大學生應該轉變觀念,不要簡單地把暑期打工作爲掙錢或者是積累社會經驗的手段,更重要的是藉機培養自己的創業和社會實踐能力。

現在的招聘單位越來越看重大學生的實踐和動手能力以及與他人的交際能力。作爲一名大學生,只要是自己所能承受的,就應該把握所有的機會,正確衡量自己,充分發揮所長,以便進入社會後可以儘快走上軌道。這次的實踐是一個開始,也是一個起點,我相信這個起點將會促使我逐步走向社會,慢慢走向成熟。

第四篇:四世同堂 讀書筆記

《四世同堂》讀書筆記

這是一部經典的傳世之作,它刻畫了祁家共同生活的祖孫四代的故事,以及周圍鄰居的個人經歷。

在他們之中,有一腦子的中庸之道的祁老太爺,有一個總以“和氣生財”爲宗旨的祁天佑,有想革命而不能革命的祁瑞宣,有奮勇抗戰的祁瑞全,還有巴結日本人的冠曉荷等人。作者筆下的小羊圈衚衕不正是當時那個時代的縮影?

雖然最初的他們有的頑固,有的懦弱,還有的可憎。但這不正是人們最真實的一面嗎?一輩子的信仰又怎是說改變就能改變的呢?誰又願意打破自己的幻想,面對殘酷的現實呢?那金錢的誘惑又豈是那麼容易抵抗的呢?那無限的虛榮心又怎是那麼容易被壓制的呢?但我覺得不管做什麼,總要有最基本的原則。這最基本的原則就是不能背板自己的國家。而在人們之中,也不乏像祁瑞全,高第這樣有愛國熱血,戰鬥在前線的人。

書中的祁瑞宣是我最喜歡的人物之一。他有一顆愛國的心,當老三祁瑞全想要出北平

當兵,爲國家效力時,他全力支持。他有一顆博愛的心,當鄰里有難時,他竭盡所能的幫助。但他卻不能像祁瑞全一樣去當兵,他心裏有太多的責任,他做不到無牽無掛。他只能在小心翼翼,委曲求全的過日子。但正因如此,他讓我覺得更加真實。我覺得比起祁瑞全、祁瑞豐,祁瑞宣纔是大衆人民的代表。

書中的高第,也是我很喜歡的人物。她有着賣國求榮的父親、母親、妹妹。她從小在家人耳濡目染的教育下長大。大家都說人生長的環境影響人的性格。但在那樣環境下成長的高第竟藏着一顆愛國的心。她比起祁瑞全更加勇敢。她選擇離開家人,走上了與家人截然相反的路。在這抗戰的艱難路途中,她沒有家人的鼓勵,但她一直堅持着,不曾放棄。我欽佩她的勇氣。

作者語言質樸,故事情節引人入勝。在正本書中,作者沒有用華麗的辭藻,沒有過多的修飾語。只是用像平常人說話般的語句講述出了這樣一個充滿着辛酸的故事。作者用最簡單的語言堆砌出一個個情感豐富的內心世界。

作者筆下一個個原本懦弱的普通的百姓,在面對着日本兵過分的欺壓,接受着尊嚴的踐踏後,人們心中的愛國熱血終於爆發出來。他們開始奮勇反抗,他們不甘心如此受人欺辱。在全國人民的奮勇抗戰下,北平城終於恢復了往日的風采。

第五篇:四世同堂 讀書筆記

《四世同堂》(1)

祁老太爺是個明顯的中庸之人,只關心自己的八十大壽。打仗時就把大門一堵,預備三個月的糧食和鹹菜。凡事都講究“和”爲貴。我認爲這不值得讚揚的,不然就會被欺負被侵略!大家都應該積極向上有所作爲,而不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歷朝歷代都是有一羣中庸之人,這個朝代才走向滅亡的。而有了許多像瑞宣這樣的人,就會走向繁榮昌盛。這種情況在祁家是非常明顯的。

《四世同堂》(2)

小羊圈衚衕裏啥人都有,啥事都發生。樂於助人的李四爺四大媽,隱士詩人錢默吟,熱血青年瑞全,無恥的瑞豐和冠曉荷,謹慎的祁老人,忠厚的天佑老人。他們構成了小羊圈衚衕中特有的畫卷。每次敵人攻破北平,李四爺就站在槐樹下面喊:“大家趕快預備點糧食,敵人又進城了。”這種好人在那時可不多見。

《四世同堂》(3)

讓我感到驚訝的是錢默吟老先生。他本是一個隱士詩人,可當瑞全去他家時,他卻說要去當革命戰士。他是一個有文化有知識的人,他參加革命可見當時形勢的嚴峻,也表現出他的勇敢與堅強。他是那個時代不可多得的勇士,是全書中一抹不可缺少的風景。他的拼搏精神讓我們敬佩和學習。

《四世同堂》(4)

錢詩人出走當革命戰士了,一號院沒人住了。不要臉的冠曉荷竟把它賣給日本人了。日本人搬來後,在衚衕中肆無忌憚。小順兒和日本小孩打架,日本人竟騎在小順兒身上,就連文靜的韻梅也忍無可忍了,直接把日本小孩給仍了出去,多解氣啊!這一幕簡直就是日本侵華的縮影:先打再反抗,接着被制服,最後抵抗成功,獲得自由。我納悶,當年北平人在被日本人當狗看的時候,北平人怎麼還能忍呢?

《四世同堂》(5)

瑞宣真可憐,他是熱血青年,卻由於四世同堂不能外出抗戰,受日本人壓制。他想反抗,沒有力量;他想投降,作爲中國人,不行!瑞宣是個英語天才,他完全可以步步高昇,可是他沒有!他選擇了在家默默地等待光明的到來。瑞豐則沒有骨氣,給奶就是娘。得了官,拍拍屁股就分家,不知他有沒有尊嚴?祁家老小,各有千秋。

《四世同堂》(6)

從這本書中,我可以清晰地看到日本人在中國所做的各種惡事。也讓我感受到了北平市民的中庸之道。在廣播電臺前掛起的“慶祝南京陷落”的大氣球,竟沒一個敢去反抗。不過,在被迫舉行的遊行活動中,人們表現出來了他們的愛國情感:學生們耷拉着腦袋,雙手無力地垂在;耍獅子的人們也無精打采。活像給日本人送喪。這一幕,令我心情舒暢。

《四世同堂》(7)

瑞宣何嘗不想出城爲國效力?無奈一家老小需要自己把持,無法離開。所以當他被日本人抓起來時,他只得不停的埋怨自己:暴動,即使失敗,也是光榮的。像他這樣默默的等待着剝皮剁指,只是日本人手中玩弄的一條小蟲,恥辱是他永遠的諡號。

暴動,即使失敗,也是光榮的。像他這樣默默的等待着剝皮剁指,只是日本人手中玩弄的一條小蟲,恥辱是他永遠的諡號!

出來,他幾乎不認識了東南西北。找了棵古柏,他倚着樹身坐下去。他連想象都沒有想象到過,世界上會能有這樣的無恥,欺騙,無聊,與戲弄。他沒法不恨自己,假若他有膽子,一個手榴彈便可以在大殿裏消滅了臺上那一羣無恥的東西,而消滅那樣那羣東西還不只是爲報仇雪恨,也是爲掃除真理的戲弄者。日本軍閥只殺中國人,井田卻勒死了真理與正義。

冠曉荷躺在了牀上。他以爲一定睡不着。可是,過了一會,他打開了呼。

《四世同堂》是老舍最著名的長篇小說。雖然將近80萬字,厚厚的一大本,可內容精彩、情節緊湊,是那種想要一口氣讀完的好書。全書分惶惑、偷生、饑荒三部曲。小說描述了日本人佔領北平,侵略中國期間,四世同堂的祁家人和居住在小羊圈兒的普通市民的生活和命運。反映了那個年代中國的黑暗,老百姓的苦難,以及中國人頑強不屈的民族精神。

這部書裏的人物衆多,有英勇抗日的熱血青年,有文雅的詩人、有普通老百姓、有與世無爭的貴族、有無良漢奸、更有無恥的賣國賊。在老舍的文字中,他們充滿個性,是活生生的人物。但這些人物並非是通過直接描述才體現,而是從小說中屬於他們的一行行文字中表露出來。每個人的性格、精神、言語都那麼的不同,比如耿直的常二爺、膽小怕事祁老人、看似狡猾卻有良心的白巡長,莽撞的小催,還有無恥的藍東陽。。。。。。。老舍把他們寫活了。我彷彿來到了當年的北平,走進毫不起眼的小羊圈兒衚衕,看到他們每個人,聽到他們的說話,這真是奇妙,老舍的文筆太好了,他把人物寫進我的心中,讓我傾聽他們的故事,關心他們的命運。

我最喜歡的人物是祁家老大——瑞宣,充滿文人氣質。他雖不像瑞全或是錢老人那樣勇猛地和日本人對抗,但是,在那樣的年代和環境,他是個老師,更知道亡國奴的恥辱。他雖有愛國精神,可是他還要養家,還要保護家人,所以他不可能像瑞宣那樣毫無顧忌地衝鋒陷陣。但是,就是這樣的愛國精神也是寶貴的。

我最同情的是那位學時淵博的錢老人,他的命運真悲慘。先是被冠曉荷出賣,進了牢,受勁折磨拷打,出來後只剩下半口氣。大兒子爲國捐軀,二兒子氣病身亡,太太碰死在墓碑上。這麼一個只會舞文弄墨的老人,被日本人折騰得家破人亡。我看到了日本人的狠毒,同時更佩服這位錢老人的骨氣,一箇中國人的骨氣。他沒有被嚇倒,沒有屈服,反而去抗爭、去拼命!他敢做地下黨,寫傳單,發情報,還往日本人堆裏扔手榴彈。雖然最後他還是被日本人抓進去了,可是做爲一個老人能有這樣的勇氣,令人欽佩。

我最痛恨討厭的是冠家人,特別是那個大赤包,“大!赤!包!”瞧這幾個字就夠讓人噁心的,像個大腫瘤。人呢,更醜,水桶身材,滿臉紅斑,胖的沒脖子,不論她塗多麼厚的粉,燙什麼樣的頭,看上去還是像個“醜八怪”。她是最不要臉的人,想盡辦法巴結日本人,或是有點兒權勢的軍人,甚至連英國使館的富善先生她也抓住機會,前去“拜訪”。富善先生滿臉驚愕地說:“這也是中國人?”看看,她哪裏配做一箇中國人,她不過就是一條狗,仗着日本人的走狗!

在這部小說中,我第一次知道了“共和麪”,這是日本人給中國人的糧食。裏面混雜着泥沙,用水根本和不成麪糰,更蒸不成饅頭。可憐的妞妞就是吃了“共和麪”死的。這是日本人的罪惡!他們根本不把中國人當人看,這“共和麪”是連豬都不吃的食物。這是中國人的恥辱!

日本人的罪惡是數不清的,他們在街上隨意殺人,胡亂掃射老百姓,到處修機場,刨墳

盜古墓。不過隨着中國人的奮起反抗,小日本的日子也不好過了。別看他們表面上拿個刺刀,威風凜凜,半夜也會偷東西,連祈家的門栓他們都偷。

日本人沒有人性,是野獸!就連最巴結他們的走狗冠家也被他們收拾了。冠曉荷最後被活埋,大赤包下獄發了瘋。日本人用他們的時候,給他們錢和官職,利用他們去害有良心的中國人,一旦大勢已去,就連這些走狗他們也不放過。這也是冠家的罪有應得。

這部書讓我深切地瞭解了那段歷史,那段中國人屈辱的歷史。也讓我更深刻的體會“勿忘國恥,振興中華”的真正意義!

此書以點帶面的描述抗戰年代人們的生活,有拋頭顱灑熱血的(祁家三兒子瑞全爲代表),有滿腔熱血但困於家庭未能報國的(祁家大兒子瑞宣爲代表),有自甘當走狗漢奸的只求自己過上好日子的(祁家二兒子瑞豐爲代表)。書中每個人物都有自己的處事之道,有不理國事但關心他人的,有明哲保身的,還有極端自私的,甚至有發國難財的。書裏有關於家庭和睦的(初爲人婦,開始有意無意地開心此事,尤其是夫妻相處之道),爲人處世的(還有一年就要正式步入社會,很多想法已是形成,但總歸有許多需要改善,甚至轉變之處),保家衛國的(來了香港,雖還是一個國家,但是看到了那份對立,體會到大陸的那份好。學會分析了,而甚少發憤青似的評論了)。一個人可以知道家庭和睦之法,爲人處世之道,保家衛國之理,但沒有人能三個方面都做好,甚至連一方面能做到極致也是不可能的。

家庭:

在父子兄弟之間,他知道,沉默有時候是最保險的。

天佑知道長子的一舉一動是有分寸,也知道一個人在社會上做事是必定有進有退的,而且進退決定於一眨眼的功夫,不願意別人追問爲了什麼原因。

瑞豐曉得夫妻間的和睦是仗着丈夫能含着笑承認太太的不懂事而維持着的。

沒有別的辦法,她只能用“盡職”去保障她的身份與地位——她須教公婆承認她是個能幹的媳婦,教親友承認她是很像樣的祁家少奶奶,也教丈夫無法不承認她的確是個賢內助。她只能消極的不招丈夫生氣,使夫婦相安無事。在思想上,言論上,和一部分行動上,瑞宣簡直是她的一個用不可解的謎。她不願費她的腦子去猜破這個謎,而只求盡到自己的責任,慢慢的教“謎”自動的說出謎底來。是的她有時候忍無可忍的和他吵幾句嘴,不過事後一想,吵嘴便相隔越遠;吵嘴會使謎更難猜一些。她看清楚:不急、不氣,纔會使日子過得平安。

韻梅很愛孩子,也很肯管教孩子。她沒受過什麼學校教育,但從治家與教養小孩子來說,她比那受過學校教育,反對做賢妻良母,又不幸做了妻與母,而把家與孩子一齊活糟蹋了的婦女,高明的多了。她不準小孩子有壞習慣,從來不溺愛他們。他也曉得責罰有時候是必要的。

在表面上,她(尤桐芳)使媚眼,她歌唱,她開玩笑,而暗地裏她卻以淚洗臉。沒有父母,沒有兄弟姐妹親戚;睜開眼,世界是個空的。除了她的媚眼無法一式更正——假如她遇上一個好男人——她願意立刻改掉一切的惡習。

一個女人就像一個風箏,別看它花紅柳綠的,在半空中搖搖擺擺,怪美的,其實那根線

兒是在人家手裏呢!不服氣。你要掙斷那根線兒,好,你就頭朝下,不是落在樹上,就是掛在電線上,連尾巴帶翅膀,全扯得稀爛,比什麼都難看。要嫁人的話,就嫁個老老實實的人;不怕窮點,只要小兩口子兒能消消停停的過日子就好。

祈老人幾乎永遠沒盼望過子孫們去做官;他曉得樹大招風,官打招禍,而下願意子孫們發展的太快了(瑞豐當了教務部庶務科科長)。他知道家道爆發,遠不如慢慢的平穩的發展;爆發是要傷元氣的。做官雖然不比就是爆發,可是“官”在老人心裏,總好像有些什麼可怕的地方。現在瑞豐的做官既已成了現實,老人假若不表示歡喜,就有些不近人情了——一個吃素的人帶地不能不覺到點驕傲,當他用雞款待友人的時候。

社會:

在冠曉荷心裏,生命就是生活,而生活理當奢華舒服。爲達到他的理想生活水準,他沒有什麼不可以做的事。什麼都是假的,連國家民族都是假的,只有他的酒飯,女人,衣冠,與金錢,是真的。

也許因爲瑞豐他的頭小,所以腦子也不大,他所注意的永遠是最實際的東西與問題,所走的路永遠是最省腳步的捷徑。他沒有絲毫的理想。瑞宣和瑞全都看不上老二,可是祈老人、天佑和天佑太太都相當的喜歡他,因爲他的顯示主義使老人們覺得他安全可靠,不至於在外面遭災惹禍。

期待時最令人心焦的事情,他的心已飛到想象的境界,而身子還在自己的屋裏,瑞全不知如何處置自己。

瑞宣常常想象:假設他是單身一人,那該多麼好呢?沒有四世同堂的鎖鐐,他必會把他的那一點血灑在最偉大的時代中,夠多麼體面呢?可是,人事不是想象的產物;骨肉之情是最無情的鎖鐐,吧大家緊緊地穿在通以的命運上。

一會兒,瑞宣覺得自己是有最高文化的人——愛和平,喜自由,有理想和審美的心;不野調無腔,不迷信,不自私。一會兒,他又以爲自己是最沒有用處的廢物;城亡了,他一籌莫展;國亡了,他還是低着頭去做個順民;他的文化連絲毫的用處也沒有。

瑞豐說完還覺得不甚滿意,因爲只陳述了事實,而沒拿出足以光耀自己的理由來。

小文是貴族。在幼年時,他有意無意的學會這種既不忙着發表意見,而還能以極天真的態度使人不至於因爲他的話頭而起反感。

藍先生是專會打死老虎的。他想明白:一個人必須教日本人知道自己怕打,而絕不能教中國人知道。他必須極怕日本人,而對中國人發威。

瑞豐的確喜歡熱鬧,愛多事,可是不願獨當一面的去負責人,他的膽子並不大。

小崔是不會由一件事的各方面都想到而後在下判斷的。

容易滿足的人有時候比貪而不厭的人更容易走到邪路上去。

祈老人不願爲國家擔憂,因爲他以爲宰相大臣纔是管國事的,而他自己不過是個無知的小民。但是,對於孫子,他覺得他的確有關切的權利;沒人能說祖父惦記孫子是不對的!

捧人是需要相當的勇氣的。

瑞豐後悔,悔不該這麼無聊,把家事都說與藍東陽聽,爲了表示親密。不過,後悔也沒用的,他需想應付困難的辦法。他非常着急,甚至於忘了先搪塞一下,往後再去慢慢的想辦法。急與氣是喜歡相追隨的兄弟,他瞪了眼。

你不要以爲我(瑞宣)是要趕你走,我是要把弟弟放出去,而獨自奉養着祖父與父母。這個責任與困苦並不小,有朝一日被屠殺或被餓死,我陪待着老人們一塊兒死;我有兩個弟弟在外面抗日,死我也可以瞑目了。

國家:

整個北平就像一隻失去舵的孤舟,在野水上飄蕩!舟上的人們,誰都想做一點有益的事情,而誰的力量都不夠拯救他自己的。人人的心中有一團苦悶的霧氣。

恥辱的外衣是靜寂。

瑞宣恨那些華北執政的人們,平日把百姓偶讀裝在罐子裏,一旦遇到危難,他們甩手一走,把那封得嚴嚴實實的管子留給敵人!憑着幾千年的文化和歷史,民企是絕對可用的,可是??.

瑞全一來無聊,二來要看看到底爲什麼線裝書可以保險,所以順手拿起以本來。看了半天,他才明白是一本《大學衍義》。他納着氣兒慢慢的看那些大字。字都印得很清楚,可是放佛都像些舞臺上的老配角,穿戴着殘舊的衣冠,在哪兒裝模作樣的扭着方步,一點也不精神。當他讀外文的或中文的科學書籍的時候,書上那些緊湊的小字就象小跳蚤似的又黑又亮。他皺緊了眉頭,用眼去捉它們,一個個的捉進鬧鐘。他須花費很大的心力和眼力,可是堵到一個段落,他便整個的得到一段知識,是他心中高興起來,而腦子也彷彿越來越有力量。現在,這本大字的舊書,叫他摸不清頭腦,不曉得說的到底是什麼。他開始明白爲什麼敵人不怕線裝書。

人要是沒有點勁兒,跟整天低着頭揀食的雞有什麼區別呢?至於能維持多久,倒難說了。

五分鐘的熱氣能使任何人登時成爲英雄,真正的英雄卻是無論受多麼久,多麼大的困苦,而仍舊毫無悔意或會心的人。

你的美麗是有自己吸取水分,日光,而提供給世界的。可是,你缺乏着保衛自己的能力;你越美好,便越會招來那無情的手指,把你折斷,是你毀滅。一朵花,一座城,一個文化,恐怕都是如此!玫瑰花的智慧不僅在乎它有色有香,而也在乎他有刺!刺和香美的聯合纔會使玫瑰安全、久遠、繁榮!中國人都好,知識缺少自衛的刺!想到這裏,瑞宣的心中光亮起來;他認清了自己的長處,不再以自己爲廢物;同時,他也認清,自己的短處,知道如何去堅強自己。他的心中有了力量。

日本人的刺刀是並不躲開有年紀的人的。祈老人可以故意的拒絕相信別人的話,但是沒法不相信錢先生的臉。那張臉便是殘酷的活廣播。

軍閥的煩惱永遠是“馬上得之,不能馬上治之”。

二三十年代的軍閥混戰,“教育”成象曉荷的一大夥蒼蠅。他們無聊、無知、無心肝、無廉恥,因爲軍閥們不懂得用人,而只知道拳養奴才。在沒有外患的時候,他們使社會腐爛。當外患來到,他們是國家亡得快一些。

日本的“中國通”並不通。他們不曉得怎麼給北平人留面子。假若他們呢一聲不出,若無其事的接受勝利。北平人是會假裝不知道而減少對征服者的反感的。但是,日本人的“小”心眼裏,既藏不住狠毒,也藏不住得意。

學生,不管他們學了什麼,不管他們怎樣會服從,不管他們怎麼幼稚,年輕,他們知道個前人所不知道的“國家”。

學生沒有出聲,沉默有時候就是抵抗。北平特有的秋晴裏走着一對對的男女學生——以他們的小小的,天真的新,去收容是上上未曾有過的恥辱!他們沒法子抵抗,他們知道他們的父兄師長都不打算抵抗,他們只能低着頭爲敵人去遊行。這最大的恥辱使甚至於不過十歲的小孩也曉得了沉默,他們的口都被恥辱給封嚴了。

學生,只有學生,纔是愛國的先鋒隊。他們有血氣,有知道。反抗帝國主義的侵略,反抗帝制,反抗舊禮教的束縛??都是學生;學生在五十年來的中國革命史上有過光榮的記錄——這記錄有好些個地方是用血寫下來的,那麼,難道今天,北平的學生,就忘了自己的光榮,而都乖乖的拿起“中國親善”的小紙旗,一聲不出嗎?

壯烈不是算盤上能打出來的。再退一步,及時大家不肯做無益的犧牲,那麼嚴肅的沉默也不予表示出大家的不甘於嬉皮笑臉的投降。

老一輩的東北人永遠是中國人。在九一八的時候才十幾歲的,像你打的那個兵,學的是日本話,唸的是日本書,聽得是日本宣傳,他怎能不變呢?沒有人願意做奴隸,可是,誰也招架不住一天一天的,成年論月的,樂亭別人告訴自己:你不是中國人!

愛國心是很難得不有所偏袒的。

有英雄的民族是不會被征服的。

中國在忍無可忍的時候,便不能再因考慮軍備的不足,而不去抗戰,而不想去報復。

亡城之苦不是脆快的一刀,而是慢慢的,不見血的,凍死與餓死。

老二應該稍微關心點國事,及時沒有捨身救國的決定,也應該有一點國榮民榮,國辱民辱的感覺,知道一點羞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