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我所經歷的脫貧攻堅故事(共6篇)

本站小編爲你精選了6篇《我所經歷的脫貧攻堅故事》範文,但願能對你的工作學習會帶來幫助。

我所經歷的脫貧攻堅故事(共6篇)

★我所經歷的脫貧攻堅故事(第1篇)

脫貧攻堅工作已經上看一個新臺階,回顧五年的工作歷程,有苦有樂。總的來說,脫貧攻堅是關涉人民幸福、國家發展的大事,這項工作容不得半點瑕疵,作爲一名黨員的我於2015年8月被派駐00村開展扶貧工作,任駐村第一書記,工作隊長,從00向村幹部身份轉變,深感責任重大,有句話說的好:“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既然選擇了漫漫幫扶路,我們定會風雨兼程,5年來心裏總牽掛着建泉的村村落落、家家戶戶,幾許牽掛,幾許砥礪前行,迎來的是全面脫貧的佳績。

一、講政策、訪民情,扶貧路上風雨兼程

全村40多戶貧困戶,幫扶初,可以說是一頭霧水,幫扶任務着實不小,面對困難我們知難而上,首先熟悉掌握幫扶相關政策,因爲駐村扶貧的對象是貧困羣衆,掌握貧困羣衆家庭生產生活實情是開展好駐村工作的前提,爲提高幫扶工作的積極性和實效性,找準工作切入點,我把自己融入羣衆中,經常走村入戶和羣衆進行交流和溝通,瞭解貧困戶家庭年收入情況、居住條件,殘疾重病、子女教育、生活困難等情況,根據每戶實際情況詳細填寫登記表格,可以說一表在手,事半功倍。扶貧路上,處處充滿艱辛,記得前年冬天在迎接上級評估檢查時,我們起早貪黑冒着雨雪入戶和貧困戶促膝相談,一項一項瞭解貧困戶各類優惠政策知曉度,忙到深夜是常有的事,走家串戶把黨對貧困戶的絲絲關愛注入他們的心田,讓他們感黨恩,鼓足勁,脫貧也脫志。交心的幫扶達到了相互感動的效果,貧困戶配合工作,駐村幹部思想上也不鬆勁,幹勁再加碼,發揮實幹精神,認真核對村級扶貧檔案和貧困戶一戶一檔,確保資料詳實,數據準確,通過積極宣傳上級關於精準扶貧和精準脫貧的戰略部署和各項惠民政策、健康扶貧政策和加強感恩教育,提高了貧困羣衆對政策的知曉率,切實轉變了部分貧困戶“坐等靠要”的思想觀念,羣衆參與脫貧的積 極性進一步發揮,自我發展,擺脫貧困的願望更加強烈,主動參與,積極支持扶貧工作,形成了推進脫貧攻堅的工作合力。

二、定規劃、興產業,因戶施策幫出成效

掌握貧困戶實情後,我們根據每戶致原因,逐年制定計劃,理出詳細的脫貧方案。圍繞“抓產業,促脫貧”的既定目標,協助村委會在原定的“一戶一策”幫扶措施上,結合貧困戶每個家庭的實際情況,進一步細化了產業發展幫扶措施,制定了符合戶情、可操作、能實施、能見效的產業發展計劃,

2018年,在原定幫扶措施上,針對他家產業發展情況,幫助他重新確定了產業發展計劃。他將自己承包的荒山進行了開墾,購置了小型農機,種植了花椒樹5畝,並在花椒樹空隙種植丹蔘藥材3畝、紅薯5畝,先後到石橋驛鎮花椒種植大戶,仙居黑峪村藥材種植基地參觀學習,掌握種植技術,通過自己辛勤勞動,地裏種植的作物長勢良好。何德興到村委會對村幹部和駐村隊員說:“在村和幫扶幹部的幫助下,我兒子現在變得勤奮上進了,自己出去打工賺錢了,且政府部門對我們家實施了產業扶持獎補,落實了殘疾補貼,對孫女上學給予了教育資助,又安排我在村裏搞環境保潔增加收入,一系列幫扶,我們家庭經濟狀況得到了明細好轉,生活質量得到了明顯提升,目前家中不存在困難,特申請脫貧”。在知曉這一情況後,我們通過對他覈算收入,實地檢查等方式對他家是否達到脫貧標準進行考覈,通過考覈發現,何德興已實現“兩不愁,三保障”,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1837元,達到了脫貧標準。

目前,引導29戶貧困戶種植丹蔘、花椒、紅 苕64畝,養殖龍蝦5畝,養魚8畝,種植蔬菜10畝,爲確保產業順利推進實施,開展種養殖技術培訓,組織帶領部分貧困戶到藥材種植基地參觀學習,通過技能培訓、強化思想引導,進一步推動了產業發展,規範產業以獎代補,打破分配平均主義,實行多勞多獎,將村光伏發電收益按發展產業情況進行獎補,對上級產業項目資金按種植面積進行獎補,增強貧團戶發展產業的 積權性和可持續性,確保貧困戶脫貧後續穩定增收,截止2019年底,全村40戶貧困戶106人全部實現了按期脫貧,先後有7戶貧困戶被評爲區級“脫貧十星級文明戶”,“脫貧模範”。
    三、引項目、籌資金,基礎設施逐步完善

農村基礎設施與廣大農民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由於受地理自然條件的影響,部分村民小組農田用水難、溝渠老化,道路不通,基礎設施建設滯後,不能滿足農業發展的需求,而且經常引發村民爲放水發生矛盾和上訪,進而影響農村社會穩定。由於村集體經濟薄弱,無財力投入,必須依託上級各部門支持,爲此,幾年來協助村兩委多方爭取項目,共籌集建設資金800多萬元,先後進行了基礎設施建設,硬化道路5公里,溝渠硬化1萬多米,新建泵站2座,農網改造新增變壓器2臺,完成了全村自來水管網安裝,維修改建村辦公樓,建40千瓦光伏發電站,集鎮安裝路燈140盞,藥材紅薯種植等項目。通過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從根本上解決了羣衆生產灌溉難、用電難、出行難等問題。

四、送信息、送崗位、拓寬務工就業渠道

解決貧困戶家庭成員就業,是變“輸血型”扶貧爲“造血型”扶貧的重要方式,對大多數有勞動力的貧困家庭來說,外出務工就業,就能增加收入,迅速擺脫貧困。爲搭建好務工就業平臺,我們一戶一戶上門,準確掌握貧困家庭成員已就業和未就業的基本情況。組織貧團戶中有勞動力、外出務工就業意願的人員,參加市區的“春風行動網絡招聘會”,支持鼓勵貧困勞動力外出務工,自主創業,並對貧困戶勞動力就 業轉移情況進行登記註冊,今年向貧困戶落實公益性崗位9人(保潔員、道路養護、河道管護等),推薦貧困戶8人在專業合作社務工,貧困戶家庭成員26人也在省內外及周邊廠礦企業實現務工就業。
    五、嚴修身、強黨性,全力做好脫貧攻堅

以黨建促脫貧,發揮好村級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離不開黨員幹部的示範帶頭,爲了抓好這個“龍頭”,我們以“強嚴樹”活動爲抓手,召開村兩委和黨員動員會,制定了實施方案,定期組織集中學習,檢查黨員學習筆記和心得體會,講黨課,紮實開展好學習教育活動,讓每個黨員都有所學,有所思,把理論學習轉化到脫貧攻堅,鞏固提升具體工作中,在扶貧項目建設、資金使用,對接貧困戶的重點工作上與村兩委班子溝通,推進村務、黨務公開。增強聯繫村黨組織,發展經濟服務羣衆的動力。每個黨員幹部都是閃光點,把勁使足了,脫貧攻堅,鞏固提升就能取得階段性成果。

六、細微處、顯大愛,脫貧攻堅暖人心

回顧駐村幫扶工作,我們幾多感慨,點點滴滴都顯愛,通過駐村幫扶增進了幹羣關係,把黨的爲民情懷播撒到羣衆心間,每個駐村幹部帶着感情設身處地爲幫扶戶排憂解難,把幫扶戶的事當自己的事幹,當事業幹,從點滴小事做起,主動上門服務,幫助貧困戶申請危房改造,落實補助資金,辦理學生資助手續,協助做好五保、低保、殘補覈查申報,協調相關部門開展技能培訓,推薦安置就業崗位,逢年過節給貧困戶送大米、麪粉、麪條、食用油,過冬棉衣被子等物資和慰問金,免費爲貧困戶發谷種、種植肥,拉近了幹羣關係,又爲貧困戶盡了一點綿薄之力,減輕了貧困戶思想和經濟負擔,天寒人心暖,幾年來,奔走在精準扶貧工作路上,與南橋村40戶貧困戶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貧困戶的一句感謝,使得扶貧工作怎麼辛苦都是值得的。

風雨之後見彩虹,選擇了駐村扶貧工作,我們定會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再創佳績。

★我所經歷的脫貧攻堅故事(第2篇)

兩年前,我由重慶市開州區劉帥紀念館管理處抽調到嶽溪鎮沈家村駐村扶貧。我們認真落實扶貧政策,把黨和政府的關愛與幫助送到貧困戶家裏,看着一戶戶逐步脫貧,我深感欣慰;我努力蹲下身、貼近心,理解、尊重、引導,點燃他們脫貧致富的熱情,受到了他們的接納信任,我倍感幸福。

我特別難忘的是,我的幫扶對象莊姐那深情一擁——

她是宮頸癌患者,丈夫楊大哥因白內障和嚴重的糖尿病而視覺模糊,大女兒在區職教中心幼師班讀書,小女兒尚在讀國小。

第一次走進她家,滿屋狼藉,還有一股氣味,我皺了皺眉,竭力屏住呼吸,但我立刻意識到,我的這幅模樣,定然讓她產生牴觸情緒,不僅有損黨和政府形象,而且,會爲增加幫扶工作阻力,影響如期脫貧。她的丈夫自然無法發現,兩個女兒都在學校,我偷眼看她,坐在一個矮凳上,兩眼無神,直直盯視地上,完全沒注意我的表現。我這才鬆了口氣。

我蹲到她面前,做過自我介紹,然後說,莊姐,家裏衛生不好,對養病有害,楊哥行動不便,你病了也缺精神和力氣,我來幫你打掃衛生嘛。說完,就動起手來。我的話中沒有責備,只有理解,甚至替她辯解。她遲疑了一會兒,也一起忙碌起來了。打掃和整理完房間,她輕輕對我說了聲“謝謝”。

從那以後,我常常去她家,無論哪次,家裏都既衛生,又整潔,她對我也變得非常熱情。我們經常並排坐在牀上聊天,我和她一起擇菜、做飯,形同親姐妹一般。

她家享受了各種扶貧政策的幫扶,本來吃、穿不愁,就醫、孩子讀書和住房都有了保障,但我還是希望他們能通過自身努力過上更好的生活。

可我很快就發現,她的內心脆弱而敏感,我該切忌指手畫腳,高高在上。談到致貧,我先聊起了我家也曾經歷過的艱難,對她家夫妻生病、孩子讀書的艱難感同身受;說到治貧,我沒有先入爲主叫她怎麼做,而是和她一起憧憬孩子讀書出來後的美好前景,真誠讚賞他們的長處和能耐,順勢引導他們發揮自身所長,憑自身努力改變家庭境況。除了融入產業扶貧規劃種植水果,對接鄉村電商平臺養殖綠殼雞外,她家還養了一大羣土雞鴨鵝,種植了大片蔬菜。

他們的種養殖產品,大都在村電商平臺上銷售,也有些更適應線下直銷,我主動幫她家把蔬菜、土雞蛋等賣給學校、機關、企業和朋友圈中人。她說,離了你們的幫助,我還是寸步難行。我告訴她,產銷本來就是兩條線,多大的工廠都還有專職銷售人員,我就是你的銷售員吧。

我家裏是經營文化體育用品的,我每每想給她孩子送一些學習和體育鍛煉需要的用品,又怕她的自尊心不能接受。後來終於有了機會,她特意挑了許多鮮嫩的蔬菜和一籃子土雞蛋要送給我作爲感謝,我說,我做的事都是應該的,作爲姐妹,你的禮物我接受,我送你禮物你也不能生分。再到她家,我給她女兒帶去了漂亮的學習用品、運動服、運動鞋,她說太值錢了,不肯接受。我說,我這些東西也是從家裏拿來的,要說值錢和貴重,你送我那些綠色產品,實在是拿錢也不好買的。她終於接受了我的饋贈,兩個漸漸長大的女兒臉上漾起了幸福和燦爛。

她丈夫的白內障在政府的安排下做了手術,視力大大改善。她的病痛讓她非常難受,我時時鼓勵她忍受痛苦接受化療,還打聽和聯繫中醫幫她配合中藥調理,她說,感覺自己的身體一天好起來了。她說,感謝黨的政策好,也感謝有你這麼一個好妹妹。

她的大女兒從職教中心畢業了,正值嶽溪鎮中心幼兒園招聘教師,村裏一位幹部說讓我們去給幼兒園打個招呼。作爲幼師畢業的我,曾捕捉一切機會指導她女兒的學習,也從內心感覺孩子的學業優秀,我告訴孩子,我不想你借領導打招呼獲得聘任,我相信你能憑實力贏得機會。我對她應聘給予了細緻指導,也偷偷看了她在應聘時的精彩表現,孩子也沒讓我們失望。

莊姐的大女兒上班一個月後的一天,我又去了她家裏,見到我進屋,她眼裏抑制不住興奮,一邊抖抖手中一沓錢,一邊說,曾妹,我正想給你打電話……我還沒反應過來是怎麼回事,她已撲過來,一把抱住我,喃喃道,我女兒領工資了,領工資了,能掙錢了!她的擁抱太緊,我有些緩不過氣來,只能憋着勁說,太好了,太好了!她猛然放開我,舉起雙手上下抖動着說,我感覺我的病也全好了。

四十多歲的她,竟如天真爛漫的小女孩一般,看着她的快樂,我頓覺自己也特別幸福。

★我所經歷的脫貧攻堅故事(第3篇)

今年二月,我被選派到順河鄉南山村擔任駐村工作隊長和第一書記,同行的還有兩名新任工作隊員。我們帶着些許疑問和好奇,開始了建檔立卡戶全覆蓋走訪。

我們三人第一次來到老王家。

這是一幢三椽的土牆結構房屋,對開木門門檻下是全空的,可以想見空氣、老鼠等進出是多麼方便。進堂屋左右兩邊各擺放着一張三人座舊沙發,屋角處疊放了十來張圓桌面板及配套圓凳,像是不久前辦過酒席。再有就是堂屋正上方牆上有一個燒香的神龕外,屋裏其他什麼也沒有。

“老王,我們是新來的脫貧攻堅駐村工作隊,找你聊哈家常,日子過得怎麼樣?”

對面的老王今年56歲,頭髮花白凌亂,雙腳下蹲在地,用雙肘和背後靠在沙發上面。“不怎麼樣,過一天算一天哇!去年女兒打發了,九月間娃兒也去北方讀大專了,開學第一學期就花了我兩萬多。哎!家裏老者(父親)去年十二月份也走了,辦後事很花了些錢。現在就我一個人......”他垂下眼皮,看得出有些低落。

“哦!”

“這些年得力黨和國家政策好,老者死時政府抗美援朝月補助漲到1300多了,要不然這些年兩個娃娃都沒法養。”

“你主要做些啥子?”

“就屋頭種點玉麥洋芋,再栽點核桃板栗,山上賣不了幾個錢,賣的錢還不夠人工肥料錢。以前就是八十多歲的老者一直纏到,出不得遠門,現在又一條牛拖到,等把牛賣了再出門找事做,每個月找個2-3千應該沒問題。”他眉角上揚,展露出希望。

不久,我們第二次看望老王。

“老王,牛賣了嗎?”

“前幾天剛賣了8000塊錢!遠不夠讀書的學費!學校剛打電話說娃兒還未到學校去報到,會影響正常畢業。”

“他爲啥不去學校?你要督促他哦。”

“他說在校外打工,月工資5-6千,先掙兩個月的錢再進校。”

“耽誤了學業要不得哦。”

“管他呢!畢業了說不定還掙不到這麼多!何況我還不心焦他的學費。”無語。。。

“那你什麼時候出門打工去?”

“哦!不出去了!聽人些說到處封路,不準亂跑,哪裏都沒有活路。我現在想買條小母牛,喂來出牛兒子賣,唐書記你們幫我打聽哈哪裏有賣的?”

經我們多方打聽後轉告他要13000多塊一頭。老王驚道:“本本大,不買了,種點糧食夠吃算了!”我的心“咯噔”了一下:我們得想法阻止其返貧。

“老王,家裏咋個沒得電視?”我換了個話題。

“買不起,也不想看,看起就丟功丟夫的,啥事都做不成。”

“你不看,難道娃娃些也不看?”

“回來在屋頭盡都耍手機哇!”

“給你整個二手電視關心哈黨和國家大政方針、看哈連續劇,嫌棄不?”

“舊呢?是薄的還是大屁股?有好多寸的?放了好多年的?”老王問得很急促。

“是舊的、大屁股、32英寸、近10年了。”

“嗯......拿來我也討不得時間看,二天再說哇!”他眨了眨眼,我從他眼中彷彿看出一絲狡黠的目光。

我們第三次看到老王,是在我們的駐地—村活動室。

“老王,我們想幫你爭取個打掃村道的公益性崗位,從6月起,每個月800元,你看要得不?”

“哎呀!不要說了!前幾天村會計給我說,我說不幹。書記村長們開會,又把我喊起去,我也說不幹。他們怎麼把我都告到你們這兒了?我不掃地又能把我怎麼樣?”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爲啥不願掃地呢?”

“掃地,耽擱地頭幹活時間;”他振振有詞:“錢又少,一個月1000元都沒得,還不一定拿得到;有好事還輪得到我?找不到人才找我,你們大家整我的!”

“我們幫你爭取的,拿不到錢找我們要!你掃也得掃,不掃也得掃!就算我們整你,也是把錢往你兜裏塞!”我們又氣又恨,連罵帶勸了一個多小時,最終悻悻地走了。

6月起,老王很不情願地開始掃地了。

我們第四次見到老王,爲他爭取了一臺愛心企業捐贈的電視。

“真的?是新的哇?是薄的還是舊的?有好多寸的?”他的雙眼一下充滿了希望。

“唐書記,我現在掃了一個多月了,比別人都掃得好,你們是不是每月至低給我1000元?”

“哈哈,有想法......”

感悟:針對老王,我們駐村工作隊決定重新擬定扶貧計劃,扶貧先扶智,脫貧攻堅任重而道遠,在剩下的爲數不多的日子裏,我們一定要咬緊牙關,抓住重點,不落下一名貧困羣衆,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我所經歷的脫貧攻堅故事範文(第4篇)

7月3日上午,葛店開發區稅務局駐田嶺村“第一書記”兼扶貧工作隊長張士傑和村幹部如往常一樣來到鍾荊城家,看望其妻精神狀況和他的工作情況。

正巧鍾荊城值完晚班,騎車從人福輔料回到家中。“現在好了,工作離家近不僅能照顧愛人,每個月還能掙1500塊錢,加上各種補貼,日子越過越好,這多虧了駐村工作隊幫我找了這麼個工作。”鍾荊城對“第一書記”張士傑說到。

鍾荊城是田嶺村的貧困戶,家中就他和妻子兩人,愛人精神方面有障礙,而鍾荊城前些年因胸椎壓迫神經動了手術,身體情況一直不好,行走時間一長就容易手腳發麻,影響工作生活。

鍾荊城之前曾在一家單位工作,每月也有一兩千元收入,但後來手腳發麻情況加重,辭工在家休養。情況好轉後就向駐村工作隊表示希望能幫助他尋找一個離家近、又不太費力的保安工作。

爲幫助鍾荊城一家脫貧,駐村工作隊多次上門瞭解情況,並根據實際情況爲其制定扶貧方案。

“鍾荊城既然想找一個離家較近的保安工作,我們就協調聯繫周邊企業幫他找一個適合的工作,剛好人福輔料有招保安的計劃,我們就聯繫推薦鍾荊城去了。”張士傑介紹。

保安工作兩班倒,鍾荊城每天騎着電動車不過十多分鐘就能到企業,他說這也方便他照顧妻子。上夜班,需要在廠區巡邏,對鍾荊城而言路程不算短,他常常走到一半就要休息片刻,同事們勸他,他還是堅持巡邏。“有手有腳就要自己養活自己,不能給國家添負擔。”鍾荊城說。

現在鍾荊城在企業當保安,加上各類補貼收入也是有了保障,還能照顧家裏,夫妻倆的日子也慢慢好轉。張士傑說:“古人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爲貧困戶搭建就業橋樑是幫助貧困戶走出貧困的有效途徑。”

★我所經歷的脫貧攻堅故事範本(第5篇)

“爸爸,我想你啦,你什麼時候回來呀?”

這是上週的時候,跟家人視頻通話時,兒子在電話那頭調皮的問我。回想最近這幾個月,工作上的忙碌確實有些沖淡了對家人的想念,偶爾的週末回家,也是匆匆忙忙。再回想,2017年5月28日接到駐村命令時,兒子還未滿月,如今家人已經爲他報了名,就快要上幼兒園了。這三年多來,我盼望着他的長大,而他用成長見證了我的扶貧歲月。

2017年5月,端午假期第一天,我接到公司電話,告知立即準備參加公司駐村聯戶幫扶工作。當時心裏的想法是,“怎麼是我”?又轉而一想,作爲一個土生土長的西安農村娃,從小在農村的土地上摸爬長大,能用羣衆的語言融入到羣衆中去,似乎便解答了心中的疑慮。隨後,作爲駐村工作隊長兼第一書記的我,便和我的隊員一起,扎到了秦嶺山腳下的紫峪村(後合併爲紫閣峪村)。

到村第一件事是熟悉村情,在公司的支援下、村幹部的幫助下,我們用一個月時間對全村所有戶、人的基本信息進行了收集,編成了一本《紫峪村村情錄》。在此基礎之上,對整村村情也有了基本的熟悉,如何讓村集體產業從無到有、從有到優成爲我工作中重點要解決的問題。

一開始我們以爲以公司製造業的優勢背景,產業扶貧應該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可後來的結果證明當時的想法真是太年輕了,以至於發展整村集體產業成爲了我們接下來一年半時間裏最頭疼的事情。最開始考慮傳統的農業產業,比如建大棚,種花、種草、種苗木瓜果,但是村上沒有土地,我們想到了租賃鄰村土地,甚至找到了鄰鎮的飛地,都因爲價格或與秦嶺保護政策相左等原因被否定。後來又想到了發揮我們幫扶單位的優勢,尋找廠房建立加工製造車間,也因爲廠房及可能出現的噪音、震動等擾民因素被否......。直到2018年初,在區扶貧辦政策指導下,發展光伏發電產業成爲當下較爲合適的項目。項目可行性調研評估通過後,我便積極向公司申請資金支持,原本想在設計規模72.8kwp的基礎上增加投資擴大規模,但由於面積受限,最終剛好實現原設計裝機量。但這也能每年固定產生約6萬千瓦時發電量,理論上中省市各級補貼到位後,年收益可達6萬元左右。再加上同期以幫扶單位西安高科集團幕牆門窗公司爲主體實施的金融投資產業收益穩定獲得,到2019年村級股份經濟合作社實際收益超過20萬元。可以說,我們實現了當初定下的目標,實現了紫閣峪村集體產業從無到有的突破,並且在不斷的把它做好、做優。

2019年底,現有的中蜂養殖、光伏發電、金融投資三項村集體產業已經可以穩定運行,那麼在鞏固現有產業形式的基礎上,如何持續提升產業收益、擴大村集體產業規模、發展新的產業形式,成爲需要突破新的難點。

村上沒有土地無法發展傳統種養殖業,單靠政策性支持的產業形式難以實現長久穩定收益。在這種情況下,我帶領村兩委主要幹部多次外出考察,同時與各級部門保持溝通。終於,尋得愛心企業,符合我公司產業特點,且有能力、有意願與村上合作,奉獻愛心。後來經過多次溝通、調研、考察、討論,最終,於2020年7月,“西安高科幕牆門窗有限公司幫扶紫閣峪村扶貧愛心車間”掛牌成立,並正式投入生產,不僅可以爲村集體帶來受益分紅,還可以解決一部分剩餘勞動力就業。標誌着西安高科幕牆門窗有限公司幫扶紫閣峪村產業扶貧取得新的突破。至此,村級產業扶貧真正實現了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轉變。

2018年實現戶脫貧、村摘帽的階段性幫扶勝利之後,我們便逐漸的轉變工作重心到美麗鄉村建設、鄉村振興上來。先後協調區級扶貧項目、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協調幫扶單位投入扶貧資金,爲村上修建文化小廣場、鄉風文明一條街、太陽能路燈、三口美化、垃圾集中收集處理等項目。2020年,在幫扶單位的大力支持下,爲紫閣峪村翻修村綜合辦公室,並以此爲支撐打造美麗黨建、美麗鄉風,展示良好的人居環境氛圍,在轄區內形成表率。如今的紫閣峪村,已經不再是之前那個軟弱、貧困、落後的山區移民村,而正一步步走在向美麗、團結、奔小康的致富路上。

作爲一個地地道道的西安人,這裏離我的家也不過區區五十公里的路程。似遠似近的五十公里,沖淡了我對家庭的負擔、沖淡了我在家中的義務、沖淡了我對家人的思念,但卻讓我扛起了黨員的責任、扛起了光榮的使命、扛起了全村脫貧的希望。我時常在想,我可能是脫貧戰線上最年輕的第一書記之一,但我絕不希望是脫貧攻堅戰場上的菜鳥。這份必將載入史冊的的工作履歷,也許未來當我講給我的兒子聽時,也是一種特殊的榮耀。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是責任、是使命、是光榮、更是義務!我們接下來的任務依舊艱鉅,責任依然重大。紫閣峪村未來將怎樣發展,決定就在於我們當下的工作。越努力,越幸運。我想,只要我們擼起袖子加油幹,那等待我們的一定是幸福的明天!

★我所經歷的脫貧攻堅故事(第6篇)

呼和浩特市新城區保合少鎮距市區28公里,東與卓資縣接壤,北與武川縣毗鄰,西和南同賽罕區的巴彥鎮、榆林鎮交界。轄區面積501.3平方千米,轄11個行政村,65個自然村,大多自然村位於大青山深處。現享受扶貧政策人員72戶173人。

一個人患病就可能讓一個家導致貧困,對一個剛脫貧家庭因爲一場病,又可能會將家庭推向貧困的深淵。防止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是現階段健康扶貧工作的主要任務。至健康扶貧工作開展以來,劉慧同志責任上肩,按照呼和浩特市新城區區衛生健康委員會要求把健康扶貧工作提高到政治站位,立即行動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健康扶貧工作任務,隨即成立健康扶貧領導小組。他帶領新城區保合少鎮衛生院全體幹部職工、轄區鄉村醫生全面落實健康扶貧任務,心懷大愛,用精湛的醫術爲貧困羣衆解除病痛,用醫者仁心溫暖一個個苦澀的家庭。

2008年,劉慧在新城區保合少鎮衛生院任院長一直至今,除日常繁忙的行政工作外,他還是衛生院的一名全科醫生。生在農村的他,畢業後踏着父親行醫的足跡,背起了沉甸甸的藥箱,接過服務村民的接力棒,從走上工作崗位那天起,一直紮根在基層。

黃花窩鋪村,是呼和浩特新城區最偏遠的一個山村,每週二是劉慧和他的醫療團隊來這裏每月巡診日子。

陳大爺因腦梗死後遺症臥牀多年,劉慧每次來一進他家,關切地問詢病情,老人總會感動地熱淚盈眶,說不出話來,劉慧立刻就爲老人做檢查,調配藥方,叮囑老人按時吃藥,並開導老人。

像這樣來偏遠山村出診,劉慧記不清自己出診了多少次,救治了多少病人,但被他救治的每一位病人都記住了有一位“劉大夫”經常來給他們看病,村民們一見“劉大夫”來,格外親切,格外溫暖。

劉慧行醫,不忘初心,始終切實踐行“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於奉獻、大愛無疆”的崇高精神。他對待患者從沒有因貧愛富區別對待,從沒有因某個患者貧困,一時付不起醫藥費,而將他拒之門外。健康扶貧開展之初,有一村民李老漢因患冠心病就診多年,累計住院自付300餘元診療費,因貧困無力償還,後來從家裏拉來了小麥,希望以此抵債。劉慧笑着對他說,我們收了你的糧食,你家裏那麼多人吃什麼啊?劉慧不僅要他的小麥還用自己微薄的收入爲李老漢墊付了所欠的醫藥費。據我所知,像這樣因家庭困難付不清醫藥費的患者很多,在劉慧的開診所時欠賬賬本寫滿了一本又一本,村民幾十塊、幾百塊的欠賬消了又寫,寫了又消。他不在乎患者欠多少醫藥費,而在乎的是患者病好了沒有!他始終有一顆牽掛患者健康的仁愛之心。

大愛源自於高尚的爲民情懷。作爲一名基層醫務工作者,面對患者,面對貧困人員,劉慧始終恪守職業道德,拒收紅包,不開大處方,不開高價藥,合理配搭既省錢又能治病治療方案,他總是爲患者着想的,少花錢,看好病!

劉慧醫術精,人品好,醫德高,醫風正,心繫百姓,把中醫藥的簡、便、廉、驗等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在解決當地羣衆“看病難、看病貴”等問題上樹起了一面永恆的旗幟。

至健康扶貧工作開展以來,劉慧帶領新城區保合少鎮衛生院全體幹部職工、轄區鄉村醫生全面落實幫扶任務。每個星期五是劉慧帶領衛生院醫生出診的日子。每到這一天,無論颳風 下雨,無論路途多遠或難走,他都會和同事們克服困難,堅持去建檔立卡的村民家巡診,關注患病羣衆病情是否好轉,貧困家庭有沒有新患病人員?患者是否享受到健康扶貧幫扶政策,對行動不便的困難羣衆,更是格外照顧。

2018年6月18日,劉慧在巡診返回衛生院的途中,因疲勞,汽車在小路側翻,損毀嚴重,經過這件事,大家都勸他別下鄉了,但他卻絲毫沒有退縮,依舊堅持走在健康扶貧第一線。

在健康扶貧工作開展的這幾個年頭裏的,劉慧走過了11個行政村,38個自然山村,跋涉了8萬餘公里,走村入戶上千家,爲上萬村民看過病,他的到來,爲患病村民帶來了健康的希望和溫暖,也送來黨和政府的關懷。

劉慧與村民結下了不解之緣,爲村民看病樂此不疲,他總是說:“爲患者服務,我不圖名利。面對他們期盼和信賴的眼神,我只有做好本職工作,爲患者看好病,暖了他們的心,這是我最大的欣慰”。

這就是我所經歷的脫貧攻堅故事,一個有關於一名基層好大夫的故事。

本站小編希望你能喜歡以上6篇《我所經歷的脫貧攻堅故事》範文,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相關內容的範本。

標籤:脫貧 攻堅 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