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後感

觀《知青》有感(精選多篇)

觀後感6.46K

第一篇:觀《知青》有感

觀《知青》有感(精選多篇)

觀《知青》有感

剛看完了樑曉聲主編的45集電視劇《知青》,感觸良多。

雖說是在那麼苦難的年代,人與人之間始終還是有很多真摯的感情的,這是最讓人高興的。無論是親情、愛情還是友情,終歸還是有許多純潔的。人們之間的善良本性始終是他們的精神支柱。不管條件多艱苦,生活多不易,社會多不正常,但他們始終堅信一切都會過去,一切都會變好,人心是善良的。

一個時代的大環境主要是政治決定的,所以人們很少能夠離開政治而獨立存在。但無論做出了怎樣的決定,在小環境下,人們身上最美最真最善良的東西始終會還是會以各種不同形式表現出來,而這種表現主要歸功於其獨立思考後的價值判斷。要想準確的看清現實某些問題,需要從更高層面看,把握時代的脈搏,並保持思考。()

在那樣一個瘋狂的時代人們都懷着希望,都堅定不移的相信愛情,相信可以改變命運,相信人們的善良。而在這個和平安穩繁華的年代,有什麼理由不相信真心呢,有什麼理由不去相信自己的感覺呢,有什麼理由去違背自己的良心呢,有什麼理由不讓自己活得人模人樣呢?是一種什麼力量讓人們整天虛無、墮落、虛僞……讓他們成爲房子車子的奴隸,讓他們毫無廉恥?也許是貪婪吧,也許是過去貧窮給他們留下深深的恐懼吧,也許是文化缺失,他們無所事事吧。

第二篇:讀樑曉聲《知青》有感

書名《知青》

作者:樑曉聲

出版社:青島出版社

掩卷沉思那一段刻骨銘心的歲月

----------讀《知青》有感

知青文學也被稱爲傷痕文學,他是我們不可躲避的一段歷史,他是我們至今觸動都會刻骨疼痛的傷疤。

也是先看了《知青》電視劇的廣告才知道這本書的,樑曉聲的書看了幾本,當然最早的還算《雪城》好似每次都因爲電視劇我們才關注它本源的書籍,要知道那墨香之中,蘊含着遠比電視劇能夠表達得多得多的思想。

很快就讀完全本《知青》同時在心靈上再次得到了洗禮,雖然這感覺並不好,甚至更多的是沉重,可是掩卷沉思,一股激流貫徹腦海,畢竟我們生活的年代不是當年歲月了。

文革是我們不可迴避的一段歷史,當然我沒有親身經歷過,可是從父輩的口中我們得到了很多,卻也沒有書中的來的那麼深刻,也許這就是文學家之餘普通大衆的最大作用吧。

《知青》講述了當年上山下鄉的兩部分人,一部分人去了東北,在北大荒揮灑着他們的汗水;另一部分去了陝西,在窮鄉僻壤之中實現了他們所謂的價值。他們都激情滿懷地準備大幹一番事業,可是種種現實讓他們不得不屈服於生活,但是那激情僅僅是隱藏而並未曾消失,一旦遇到合適的土壤,這個種子的生長將是無可抑止的。在書中我們可以看到波瀾壯闊的勞動場景,也有現在看來荒唐可笑的政治運

動。但是之於當時,這都是真實的,甚至影響到了一代人的人生觀、世界觀。

也許我們不能真正瞭解知青,也許我們看待不遠的過去有種隔絕於歷史的感覺,因爲我們不是他們,也沒有生活在那個時代,而那個時代與現狀是那麼的不同,甚至於你不可想象,現今起始於那個動盪年代,甚至諸多父輩們就是從那裏走出來,又讓我們不得不一再探討。

沒有信仰對充滿激情,得到與失去的取捨,生存對於生活。當時的人們是抱着怎樣的熱情去投入的下鄉運動我們不得而知,而僅僅知道,他們當時是滿懷豪情的,但結果是他們紛紛屈服於生活,有時候,生活真是一把磨刀石,會將你的棱角去除。

讀罷沉思,心中有諸多感想,卻因爲他對諸於當今沒有多少指導意義,也許那段歲月最大的意義就是讓我們反思吧!

第三篇:讀《知青》有感

讀《知青》有感

本人是公司的一名普通黨員。通過這次公司下發的書本《知青》學習後,更進一步對當初知青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廣闊天地,大有作爲。知青運動的深刻了解,對照自己現在的工作,生活環境等優越的多了,更要珍惜熱愛自己的本職工作。下面就淺談自己的讀書體會。

知識青年,簡稱知青。指從1950年代開始一直到1970年代末期爲止自願或被迫從城市下放到農村做農民的年輕人。

在中國知識青年指從1950年開始一直到文化大革命結束爲止自願或被迫從城市下放到農村做農農民的年輕人,這些人中大多數人實際上只獲得初或高中教育。1955年毛澤東提出“農村是一個廣闊的天地,在那裏是可以大有作爲的。”成爲後來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口號。從這一年開始共青團開始組織農場,鼓勵和組織年輕人蔘加墾荒運動。 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是當時歷史無奈的選擇。上山下鄉是當時知青無法的選擇。 恐怕還沒有一個數以千萬計的龐大青年羣體曾被歷史賦予過如此衆多的稱謂——共和國同齡人、老三屆、紅衛兵、知青??他們在上世紀60年代末的“上山下鄉”運動中,被冠以“知青”之名走向農村,與共和國一起蹉跎、奮進,用迸發的激情燃燒着荒涼,譜寫了一曲曲動人的青春之歌。他們中有人如趙天亮、周萍、齊勇、孫曼玲,來自祖國天南海北,共同投身北大荒的艱苦勞作,在汗水中締結着珍貴的友情與愛情,從一腔熱血報效祖國的懵懂中逐漸成熟,對自己與社會都有了深刻的剖析與思考;也有人像趙曙光、馮曉蘭,有着睿智的頭腦、高尚的情操與滿腹的學識,卻立志紮根陝北農村,爲民生暗中奔走,誓把貧窮連根拔起。他們在最美好的年華被裹挾入時代洪流,無從隨心所欲做出選擇,但也正是在無從選擇的大時代中,他們憑藉着稚嫩的雙手和澎湃的激情,合力開拓出一個糧食豐盈的北大荒、一個不再貧瘠的坡底村,在青春的站臺上歌聲嘹亮。

《知青》將重大歷史背景與生動的人物、曲折的故事巧妙相融,以積極而不失浪漫、清新而富有詩意的手法,再現了“知青”這個特殊羣體充滿理想又堅韌不拔的青蔥歲月,描繪了那個特殊年代千百萬知識青年的生存狀態,表達了對“殘酷青春”的敬意。[

讀書是一種充實人生的藝術。書本是人生最大的財富。

讀書是一種感悟人生的藝術。讀書是人生的一門最不缺少的功課,閱讀書籍,感悟人生,助我們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讀書是一種享受生活的藝術。讀書能讓你發現身邊更多美好的事物。

讀完《知青》,我感觸很深。試問自己,我在爲誰工作。我在爲自己工作。其一: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我覺得這句話說的很有道理,在競爭激烈的今天,工作機會來之不易,不珍惜工作機會,不努力工作而只知道抱怨的人,總是排在被遺忘的角落,不管他們的學歷是否很高,能力是否能夠滿足基本的工作要求,只能如此而已。其二:只有在熱愛自己工作的情況下,才能把工作做到最好。一個人在工作時,如果能以精進不息的精神,火焰般的熱忱,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那麼即使是做最平凡的工作,也能成爲最精巧的工人;如果以冷淡的態度去做哪怕是最高尚的工作,也不過是個平庸的工匠。所以在工作過程中,不但要有足夠的責任心、愛心和奉獻精神,還必須要有不怕苦不怕累的頑強精神,時刻做好吃苦耐勞的準備。

對於工作,我應該盡心盡責,國家政策規定做什麼,我們就要維護什麼,少計較個人的得失。在工作過程中,不但要有足夠的責任心、愛心和奉獻精神,還必須要有敢於碰硬不怕得罪人的精神準備。工作中我們不是爲了自己工作,我們有着自己的崇高理想,自己認定目標,並努力實現自己的目標。做好自己的工作,最起碼是對得起自己全國人民給予的那份工資,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對得起自己的子孫後代,既然爲了自己理想和職責,就要努力幹出成績來!

沒有徹底的工作作風,即使前面的工作做得再多,也有可能會走向失敗。工作做得徹底是走向成功的必然之路。做事情不要找任何藉口。沒有任何藉口,換句話講就是把事情做徹底。

把工作做徹底,就是要向既定目標出發。把工作做徹底,就是不要爲自己找藉口。人一旦有了藉口,就會主動停下腳步,不再往前跨越一步。最好的辦法就是拒絕任何藉口,一心一意去完成工作。

有責任纔能有擔當,責任意識是成就事業的思想基礎。有責任感的工作態度就是把工作當成事業,在完成工作的同時也塑造了自我,成就了人生。我們應該把工作當成個人願意傾盡全力爲之奮鬥的事業,克服困難,發揮聰明才智,完成任務,解決問題的責任意識。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自覺把自己變成一個自信、誠實、主動、敬業,可信賴和能擔當的人。 我們應該把每一項工作盡力做到超出客戶的預期,最(版權歸本站)大限度地滿足客戶提出的要求,而不是尋找各種藉口推諉。敬業的標準有兩個,一是“積極”,二是“盡力”。積極是一種心態,

不管工作分工如何,無論逆境還是順境,始終要樂觀面對。盡力是一種態度,常說“態度決定一切”,對工作盡力,就是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達到解決問題的最終目的。督察事業剛剛起步,我們面對很多的工作都是急活、快活、難活。很多時候,工作只是簡單、瑣碎的重複,時間長了難免會疲憊。

本人通過這次學習,深刻認識到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記住自己的責任,無論在什麼樣的工作崗位,都要對自己的工作負責,工作就是不找任何藉口去執行。而完美的執行力,不是簡單的完成事情,而是高效優質創造性的完成。尋找藉口,逃避問題,推諉責任,事情會以爲一個理由變得簡單,但是一個人的認真、自信、誠實、責任心也會隨着一個藉口消失殆盡。壓力之下,產生的不僅是艱難的決定,還有創造性解決問題的智慧。因此,不找任何藉口地去執行,並不代表把人培養成執行任務的機器。工作是鮮活的,從事工作的人更應該是富有思想的、情感豐富的人,簡單完成任務只是執行力的最低境界。

第四篇:讀我曾經的名字叫知青有感

讀我曾經的名字叫知青有感

子蘊的回憶錄《我曾經的名字叫知青》是少有的我喜歡看的描寫共和國成立前後出生的一代人成長經歷的作品。作者用生動活潑的語言,剖白心聲地和你講述她40年的人生經歷,就好似活生生的子蘊坐在你對面。

不同的人看了這本書幾乎都說好,這是因爲書寫得確實好。好就好在客觀真實,好就好在坦蕩無私,好就好在語言傳神。我最讚賞的是子蘊積極面對生活的態度。

第四章“崢嶸歲月不崢嶸”的開篇語中,子蘊寫到:“時代的大潮把我卷出北京,時代的大潮又把我衝了回來。但我可以驕傲地說,這十年我沒有虛度。出於本性,我踏踏實實工作,認認真真幹活,生活得很充實。儘管吃了許多苦,受了許多罪,但我並沒有垮掉。這十年使我經風雨、見世面,使我堅強,使我豁達,沒有這十年的歷練就沒有我後半生的成熟。儘管這不是我個人的選擇,是我們這一代人逃不掉的宿命;儘管我一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年華都奉獻給了東北那一片黑土地。”

這一段話是子蘊積極面對人生的很有代表性的表述。站在整個人生的高度,個人總會遇到不可抗拒的不利環境,更何況是文革那樣整個國家民族的災難。既然無法迴避,就要積極面對。何爲積極面對,就是環境再亂不失做人的底線,條件再苦儘量保持正常的心態,眼前再難也對今後抱有希望,把艱難困苦看成對自己意志品格的磨練。人的一生總是坎坎坷坷的,只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坎坷罷了。在面對上山下鄉這個1700萬城市知識青年共同的命運大坎坷時,每個知青又有各自不同的當時的心裏、表現和後來的回味。接受文革期間強加於人、動輒扣帽子的教訓,讓我們尊重每個人各自對下鄉的體味和感受吧。在這點上,子蘊做得也非常好,博客關掉評論欄,書評來文照登,讀者心裏品評,這就是“豁達”。

我年長子蘊兩歲,經歷大體相同。陽光明媚的國小和中學,烏雲滾滾的文革,知青下鄉的洪流……然而也有不同,我生在農村,長在農村,7歲進京上學。一直到國中畢業,我幾乎每個寒暑假都回農村老家度假期幹農活,合作社、人民公社、自然災害時期我都經歷過,農村生活的困苦,農活的勞累我都深有體會。記得有一次擗高粱葉子,太陽頂頭高照,高粱地裏密不透風,人好像進了大蒸籠,手抓沾滿膩蟲的高粱葉子擗下來背在後背上,而且越來越沉,我差點中暑暈倒在地裏。

這樣的經歷和磨練,再加上自小讀了些書,使我對生活在城市或農村看得並不是很重。在文革把我“內定保送國外上大學”的去向吹掉後,面臨離校分配去向時,我有幾種選擇:留校做中學教師、參軍、北京工廠工人、北京郊區國小教師、黑龍江國營農場農業工人(當時尚未組建兵團),農村插隊。我不願當教師,爲讓我留校學校阻止我參軍,我不願參與競爭僅有的幾個工人名額。在農場工人和農村插隊之間,我選擇了農場。我看過電影《老兵新傳》,轉業官兵開發北大荒的火熱生活影響了我。記得我國小時曾想長大了當一名勘探隊員,是受了一首《勘探隊員之歌》的影響。農村插隊肯定比農場苦得多,我還是去農場吧。所以,我到黑龍江農場是平平淡淡的心態,既不是滿懷豪情戰天鬥地,我從來不說紮根的話,也不是被迫無奈苦度時光,我是去參加社會實踐。我離京沒有神傷和眼淚,我是來過一種新樣的生活了。由於吃苦的思想準備較充分,到農場一看,優美的自然環境,隊裏領導和職工的熱烈歡迎,整齊乾淨的房間和大炕,還有像樣的禮堂兼食堂,比我想象的條件好多了。地裏的活,我基本都幹過。每天吃的大白饅頭,是我在農村老家多少天也吃不上一次的。這點是我和絕大多數一直生活在城市的青年不同的。城鄉的巨大差別,自然會使他們感到農場生活比城裏艱苦很多。沒有了父母的呵護,一切都要自理,再加上繁重的體力勞動,會使他們一時難以適應。但對我們人生來講,多一種生活體驗,就多一份生活積累,只要你積極面對,就會像子蘊所說“沒有虛度”。

在兵團時,我還想過一個問題:當年十萬轉業官兵開發北大荒是多麼艱苦。他們打過仗,立過功。和平建設了,被成建制調到大荒草甸開墾黑土地,不用說生活苦,幹活累,那是可以想見的,很多人年歲大了連媳婦都沒處找,那是多麼大的奉獻啊。還有1956年來的河北支邊青年,1959年山東支邊青年,1964年北京支邊青年,他們幾乎要終生生活在這裏,也沒見他們叫苦叫累喊冤啊。我生活在這裏又有什麼不可以呢,況且條件比他們來時要好多了。這樣想,我的心態就一直比較平和。

初到北大荒,我的感受是,條件比我想象的好,我想做的事是,搞點調查研究。所見所聞是材料的收集,幹活工作是調查的體驗。還真是天隨人願,我先後在多個崗位工作過,也去過多個連隊,還到2個外團住過一些天,掌握的第一手材料比較多,對兵團就有了較多較深的瞭解。這樣,看問題眼界可以開闊些,立足點可以稍高些。所以有人說看不到我有什麼發愁事。其實誰沒有愁事呀,只是我總想辦法化解罷了。我有點不求上進,喜歡“知足常樂”、“隨遇而安”。有了這碗酒墊底,什麼樣的酒我都能對付。

說到知青對兵團的貢獻,我自己也曾不以爲然。離開兵團近40年後我回去看看,走了幾個農場,在有的農場還住了幾個月。各農場環境改造之優美,職工生活之安逸,城鎮建設之水平,現代農業之發展,都讓我驚羨不已。天天的藍天白雲,滿眼的綠樹鮮花,大片的沼澤森林,無際的整齊稻田,相對淳樸的民俗民風,使我流連忘返。更讓我沒想到的是,接觸了一些老職工的第二代,他們大都在知青當老師的課堂上學習過,現在是農場的骨幹或掌權者,他們對知青極有感情,尤其對知青的貢獻充分肯定。他們說,農場發展有三個臺階,第一是轉業官兵開發建設,第二是知青帶來新文化新思想新觀念,第三是改革開放。知青大批返城時,農場很是閃了一下,很多工作幾乎陷於停頓。知青對農場的貢獻太大了。這些話讓我很欣慰。我們的吃苦受累,我們的流汗甚至流血,沒有白費,除收穫了意志品格的磨練、收穫了淳樸的友誼和真情,收穫了對中國大農業的瞭解外,對農場建設也發揮了很大作用。近日在《北大荒日報》看到,不少當年的知青,現在黑龍江的社會知名人物提到“知青精神”這一概念,這也是對知青下鄉精神收穫的概括和肯定。

近年來,我國經濟高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但社會浮躁問題也凸顯。這也可能是社會快速轉型過程中難以避免的問題。我們這些當年的知青經歷過那麼多,見多識廣,都知道保持社會穩定是老百姓最大的利益,剋制各種慾望是滿足感、幸福感的基礎。我們大都已先後加入了退休大軍,保持身心健康是我們的第一要務。我們健康了,可以減輕子女的負擔,有條件的,還可以含飴弄孫,幫幫子女的忙。我很讚賞一位知青送給兒子的條幅:《常想一二》。人生不如意者八九,不要常想。保持精神愉快,是保持身心健康的首要條件。人間正道是滄桑,歷史的發展,人生的路程,都是一個理。學習子蘊,積極面對客觀世界,我們就能豁達、開朗,儘可能愉快地度過每一天。

第五篇:知青問題

至中央,天津各主管部門的一封信

目前天津知青面臨的困境需中央及有關部門予以酌情解決,特彙報申述如下:

當時下鄉的大背景。68年12月黨中央、國務院從當時政治形勢和經濟形勢考慮,決定在全國範圍內掀起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隨後,毛主席發表了“知識青年到農村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的號召。爲執行中央指令,天津市委下令,全市老三屆學生在69年春節前必須到陝北、山西、內蒙山區插隊和到東北、雲南等建設兵團去。知識青年堅定不移的執行了黨中央、天津市委的指令,毅然決然的到農村、到邊疆、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一場轟轟烈烈的上山下鄉運動由此展開,知識青年也爲國家付出了青春和熱血,乃至生命。由於知識青年在兵團、農村存在諸多問題,兵團等地掀起了知青大返城。下鄉插隊的知青基本上就地安置在了工廠和其他部門,有的上了大學和當了兵。由於他們插隊所在地域分散,消息蔽塞,插隊返京知青都是自己找渠道,找關係陸續返回。我父親就是當時參加上山下鄉的知青。1976選調參加了工作。可是1992年的時候單位利用手段讓我父親和他們的同事都簽署了一份單位員工內部退休協議,說到了退休的年齡給辦理正式退休,可是到了1996年的時候單位卻給辦理了退職手續,這些事我們當時都不知情,是事後才發現的。現在我父親的工資要比別人少比人少很多。最近找到過武清商業局、勞動局、信訪辦和相關部門反映問題,但是一直沒有辦法解決,商業局說知道當初辦錯了。但是現在國家沒有文件沒有辦法糾正。現在像我父親這種問題的人有幾百人。這些人爲了祖國的建設把最美好的青春都獻給了黨和國家,爲什麼到老還不能有一個好的安置呢。退休,退休金拿不到。子女沒有被安置。難道咱們的黨把這些人都給忘記了嗎?

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是國家權益之計,知青返城後應享受本城市待遇。老有所養,老有所醫.

妥否,盼復!!

天津武清所有老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