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後感

中學生魯迅故居觀後感

觀後感1.21W

中學生魯迅故居觀後感

進入魯迅故居,只見一條窄窄的青石板兩邊,一溜粉牆黛瓦,竹絲臺門,百草園,三味書屋,咸亨酒店穿插其間,一條小河從魯迅故居門口流過,烏篷船在河上晃晃悠悠。這裏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中學生魯迅故居觀後感,供大家參考。

中學生魯迅故居觀後感1

冬日的陽光照耀在大地上,雖然積雪還沒有完全融化,但我們的心猶如受到了拂面的春風,今天天氣彷彿是特地爲我們準備的——今天是冬令營。同學們各個興高采烈,紛紛議論着。

這次冬令營我們要前往紹興,去“訪問”著名的作家魯迅先生和“瞻仰”大禹皇帝。

“到了!到魯迅故里啦!”一位眼尖的同學激動地叫了起來。我順着他手指的地方望去,果然,“魯迅故居”四個大字引入我的眼簾。車還爲停穩,我們就像出籠的小鳥,蜂擁而下。下車後,飛奔向這次參觀的目的地——魯迅故居。來這裏認識這位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我們跨過高高的門檻,踏着一塊塊青石板鋪成的石板路,走進了既富麗堂皇又古色古香的魯迅故居。十分氣派的大客廳裏,一張張檀香木雕做成的桌椅,顯得那麼古老;一幅幅精美的圖畫,顯得那麼豪華……我瞻望着牆上魯迅先生銳利的眼神,聽着導遊的介紹:五間二層樓房,東首樓下小堂前,是吃飯、會客之處,後半間是魯迅母親的房間,西首樓下前半間是魯迅祖母的臥室。西次間是魯迅誕生的房間。樓後隔一天井,是竈間和堆放雜物的三間平房。魯迅的童年、少年時期在此度過,直至1899年出外求學……在這裏,我瞭解到了魯迅先生的妻子是按照“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舊禮俗;在這裏,我知道了魯迅童年有個小夥伴叫閏土,他在這裏告訴了魯迅很多的新知識;在這裏,我看見了“百草園”,高高的圍牆上爬滿了藤,一棵桑樹,一棵皁角樹,一片菜園,雖然還“覆蓋”着殘剩無幾的白雪,但我的眼前彷彿看到了它生機勃勃的場景,出現了魯迅和那些朋友們一起學習一起玩耍在大院裏的情景。

離開百草園,我們走過一條窄窄的青石板路,走過一座小小的石拱橋,四個醒目的大字吸引了我的眼球——三味書屋。這是魯迅先生的書房,教室。我們立刻涌向了裏面,一張大講桌上躺着一把陳舊的戒尺,周圍6張大小不一,各式各樣的書桌述說着歲月的痕跡。魯迅先生的書桌在哪兒,我伸着脖子想看看那個“早”字,可惜,導遊說爲了保護它,拍成了照片給大家看。望着“早”字,聽着魯迅先生爲了給他父親治病買藥而藥店當鋪來回跑,爲了告誡自己不再遲到而在書桌上刻下的“早”字,我的眼睛溼潤了,多麼艱辛的生活呀,可他依然努力學習着!想想自己那是多麼的幸福……

走出魯迅故居,我們品嚐了“孔乙己”的茴香豆、紹興的臭豆腐,我們忽忽悠悠漫遊着。

最後“咔嚓”一聲,在魯迅先生的巨幅照片前留下了我們的身影。我們也隨着大家一陣“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爲孺子牛”的朗誦離開了魯迅故居。

接着我們又來到了大禹皇帝的紀念館,知道了大禹治水的艱辛。

快樂的時間總是很短,現在已經接近黃昏了,我們也戀戀不捨地上了車。

中學生魯迅故居觀後感2

昨天,我們跟隨爸爸開車來到了浙江紹興市,你們知道紹興最有名的名勝古蹟是什麼嗎?那就是魯迅故里。

早上吃完自助餐後,爸爸開着車把我們送到了魯迅故里,我們跨進大門,看見了魯迅爺爺那龐大的石雕矗立在大門口,走進了熙熙攘攘的人羣,我們先來了到了第一景點:魯迅祖居,我們懷着着急的心情走了進去,聽旁邊的導遊小姐介紹道:“魯迅的祖父是個做官的,所以魯迅的家境在當代還算是比較好,怪不得看上去他們的餐桌,傢俱都用的是上好的木材,上面雕刻着精美的圖案。”我們又跟隨導遊小姐去了魯迅的故居我們參觀了書屋,臥室和他們家的德壽堂和思仁堂,······

它們家有一個後院,名叫“百草園”,那裏是魯迅幼童時和小夥伴們一起玩耍的地方,聽媽媽說,兒時的魯迅在這裏留下了快樂的時光。在“百草園”的中央,有一口井,據說魯迅小時候非常調皮,常在井口上跳上跳下。

不遠就是魯迅的紀念館,首先呈現在我眼前的是魯迅爺爺的雕像,下面標着1881—1936年,屈指算來,魯迅爺爺的壽命才五十五歲。通過紀念館的資料,圖畫顯示,我得知魯迅爺爺是我國偉大的政治家,教育家,思想家,醫學家,其中有一段話,每天魯迅在學習中要做到三到,這三到分別是:心到,口到,眼到。這就是他給自己訂的學習方法。在紀念館裏,展示了魯迅爺爺生前的許多文學作品,有很多我都讀不懂。我稍微能理解的是選自魯迅的短篇小說《在廣闊的天地裏》:“我生在都市的大家庭,從小就受着古書和師傅的教訓,所以看到勞苦大衆和花鳥一樣,······但我母親的母家是農村,使我能夠和許多農民親近,逐漸知道他們是畢生受着壓迫,很多痛苦,和花鳥並不一樣了。”我讀完這段話後,隱約的感覺到,當年的魯迅雖然出生富裕的家庭,但思想上沒有一絲瞧不起窮苦農民,並富有同情和憐憫之心。

參觀完魯迅紀念館後,我們來到了魯迅幼時讀書的地方,“三味書屋”,“三味書屋”從前是一個書塾,書屋正中的牆上掛着一幅畫,畫着一棵古松樹,底下臥着一隻梅花鹿,畫前面是先生的座位,一張八仙桌,一把高背椅子,桌子上放着筆墨紙硯和一把戒尺,聽導遊說學生的書桌是從自己家裏搬來的,分裂在四面,,我看到魯迅的那一張書桌在東北角上,當年魯迅就在那裏讀書,習字的。

隨着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已經到了中午12點,通過了參觀魯迅故里,我今天認識到魯迅爺爺是一位多麼偉大了不起的人,甚至在世界上都聞名遠揚。我敬佩你—來自紹興的魯迅爺爺。

中學生魯迅故居觀後感3

今天我隨媽媽一起來到紹興參觀魯迅故居。

魯迅故居包括三個地方:魯迅家的老宅、百草園和三味書屋。我們先來到魯迅的老宅,哇,魯迅家還真大呀,我想魯迅家在當時也算得上大戶了吧,家居面積很大,擺設也很氣派,家居的材料大都是紅木的,很結實也很名貴。穿過大廳來到正堂,也就是我們所謂的客廳,這裏很寬敞,正中是一張八仙桌,兩邊有兩把椅子,我想大概是魯迅家的長輩坐的吧。穿過客廳再往後走就是魯迅家的臥室了,臥室分了很多等級,有主人住的也有下人住的,大小不一,但結構都差不多,牀一律是帶腳踏的,外面有簾子。再往後走有書房、衛生間和廚房。聽導遊說,魯迅就是在這間廚房裏最初結識閏土的,我能想象得到當年兩個小夥伴相見的情景該是多麼美好!

再往後走就是百草園了,聽媽媽說,我上國中的時候會學到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在這篇文章裏,魯迅將百草園描寫成了一個樂園。其實映現在我眼前的就是一個面積不大的菜園子,裏面種了一些菜,有一口井,四面的牆壁上刻滿了字,據說是魯迅《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手寫稿,上面到處是修改的痕跡。當年魯迅就和小夥伴們在這裏玩耍嬉戲,我還真羨慕他們這種自由自在的生活呢!

出了魯迅家,在街對面我們來到三味書屋,那是魯迅上學的地方,魯迅的老師叫壽鏡吾,是一個品行方正教書認真的老師。三味書屋的正面有一個匾額,寫着“三味書屋”三個大字,下面是一幅畫,一隻肥碩的鹿 伏在古樹下,據說是講讀書可以給人帶來“福祿壽”的意思。魯迅的書桌在西北角,當年魯迅刻在上面的“早”字還清晰可見。

有時間大家也到紹興來看看魯迅的故居吧!

中學生魯迅故居觀後感4

國慶節假期,我們一家子和伯伯去了紹興,一面去看舅舅,一面去旅旅遊。我們計劃先去魯迅故里遊玩。

經過了長達一小時的車程,我們終於到達了魯迅故里。

就在入口處旁邊有一堵牆十分引入注目,上面寫着魯迅故里四個大字。還畫了一條古街和魯迅的上半身畫像。只見魯迅身着古裝,一隻手垂直,另一隻手拿着香菸,雙目炯炯有神。

魯迅故里大致可分成四部分,有三味書屋、魯迅故居(百草園和筆下風情園)、魯迅紀念館和魯迅祖居。

我們先去參觀了百草園。百草園其實就是魯迅家的大菜園,裏面有桑葚樹、皂莢樹,覆盆子、石井欄,還有一些不知名的野菜。在花壇旁還豎着一塊寫着“百草園”的大石頭,很多人都在石頭前面拍照。

接着我們去了三味書屋。教室裏最角落的那張桌椅是魯迅的。那張桌子的右下角有一個“早”字,據說是因爲有一次魯迅上學遲到了,先生批評了他,因此魯迅刻上了一個“早”字,來警醒自己不能遲到。

然後,我們去了魯迅祖居,所謂魯迅祖居也就是魯迅的老家。我們剛進院子,客廳裏的那些古傢俱吸引了我們的眼球,我趕緊跑了過去,好奇的看來看去。往裏走就是一間一間的房間,有公子房、小姐房、幼童房、繡房等,那裏不但房間很多,而且每間都寬敞明亮。可想而知,當時魯迅的家族是多麼的顯赫。

參觀了魯迅祖居,我們又去參觀了魯迅紀念館。那裏主要就是向我們展示了魯迅的家族背景、童年生活和他的作品。

四個景點都參觀過了,我們又在熱鬧的古街上逛了逛,吃了一些臭豆腐,踏上了回家的路程。

多麼快樂的魯迅故里遊呀!我永遠不會忘記這一天的!

中學生魯迅故居觀後感5

一年多前,我與父母參觀了紹興的魯迅故居。

進入魯迅故居,只見一條窄窄的青石板兩邊,一溜粉牆黛瓦,竹絲臺門,百草園,三味書屋,咸亨酒店穿插其間,一條小河從魯迅故居門口流過,烏篷船在河上晃晃悠悠。

魯迅一生寫下了800多萬的著譯,他的《吶喊》、《彷徨》、《野草》、《朝花夕拾》等許多作品被一版再版翻譯成英、俄、德、法、日、世界語等多種文字,飲譽全球。《魯迅全集》拾他留給中國人民和世界各國人民的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

參觀了魯迅故居後,我知道了魯迅“棄醫從文”的故事,他邁出人生道路上具有決定意義的一步,是因爲他認識到了改變國民性的重要,所以選擇了文學藝術,以筆作爲自己救國救民的戰鬥武器。魯迅曾經說過我若從醫只能拯救少數幾個人,而我從文拯救的則是一代人。

魯迅還在反文化“圍剿”中作出了特殊的貢獻,他與共產黨人交往密切,堅決擁護中國共產黨的抗日戰線政策。他關心青年、培養青年、爲青年作家的成長付出了大量的心血。

現在魯迅故居已被命名爲全國百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以讓更多的人受到魯迅愛國思想的薰陶,弘揚歷史文化。

聯繫現在,祖國正需要我們來強大發展,但強國必定要從科學開始,沒有豐富的知識就沒有中國強大的未來。所以現在

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發奮學習,發揚先輩的光榮傳統,將來才能在各行各業貢獻我們的力量,把我們的祖國建設成世界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