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後感

觀看2020年度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後感和啓示

觀後感1.13W

觀看2020年度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後感和啓示

2020年度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後感和啓示篇一

時勢造就英雄,英雄亦出自平凡。從身患絕症卻堅持與疫情賽跑的醫生張定宇,到溫暖守護戰疫醫護人員的武漢快遞員汪勇;從絕壁中鑿天路、帶領村民脫貧致富的村書記毛相林,到幫助貧困女孩圓夢大學的免費女高校長張桂梅……挺身而出的凡人都是英雄,他們,將偉大與平凡畫上等號,用無私和奉獻感動中國。

2月17日晚,期盼已久的《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頒獎盛典》隆重播出,每一個人背後都有一段感人的故事,溫暖着每一位中國人的心。凡人英雄,謝謝你們,感動了我們,謝謝你們,感動了中國,努力成爲凡人英雄,這便是對英雄最好的致敬。

凡人英雄,謝謝你感動中國,這沁人心脾的奉獻情懷,澄澈而又明亮。作爲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的創辦人,在貧困地區從事教育工作40多年,張桂梅全身心投入邊疆民族地區教育事業和兒童福利事業中,崖畔的桂,雪中的梅,這位“燃燈校長”用自身的信念托起了大山女孩的大學夢。再有誓言“守好廬江”,在浪尖上逆行的陳陸,在執行抗洪搶險任務中因營救被困羣衆而壯烈犧牲。“奮戰96個小時,歷程600餘公里,成功轉移和救出被困羣衆2665人”,洪峯浪尖鑄豐碑,自己的手術一推再推,家人的團聚一盼再盼,陳陸同志用擔當和奉獻詮釋了激流勇進的人生,在平凡的崗位上譜寫凡人英雄的奉獻之歌,將個人奮鬥融入改革發展大局,這奉獻精神永垂不朽,震撼人心!

凡人英雄,謝謝你感動中國,這令人心折的淳樸本色,純淨而又遼闊。大巴山無情的絕壁,讓下莊人一直生活在貧困、閉塞和落後中,一條出山的路,成爲下莊人的奢望——沒人相信這裏能修出一條路來。不信天不認命!毛相林43年不改初心使命,堅守偏遠山村,堅持苦幹實幹,鋪就出絕壁天路,他願當一輩子的“築路”人,將下莊的綠水青山變成實實在在的金山銀山,這是當代愚公毛相林的肺腑之言。微弱的燈、火紅的竈,患者家屬花上一元錢,就能租這裏的爐竈炒菜做飯,甚至有的是患者自己來炒,愛心老夫妻開設“抗癌廚房”18年之久,有飯纔有家,有家纔有愛,這對年近古稀的老夫妻的凡人善舉,他們的爐火傳遞着真情,他們的煙火見證了百味。

凡人英雄,謝謝你感動中國,這令人振奮的磅礴偉力,不止而又不凡。湖北武漢的一名普通快遞小哥,從大年三十,戴着口罩,眼含熱淚,冒險護送金銀潭醫院護士上下班,一天供應1.6萬份餐食,幫助了一批又一批醫療救援隊,武漢快遞員汪勇以凡人之力書寫傳奇。又讓人感動的是,感動中國2020年度特別緻敬了抗疫英雄,點贊14億人中的每一個你,萬衆一心,沒有翻不過的山;衆志成城,沒有跨不過的坎。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千萬名黨員幹部的執着堅守只爲守護家人的歲月靜好,廣大羣衆的“花式投喂”只爲溫暖千萬名防疫前線的逆行戰士。你我他,並肩前行,每一個人都在爲大國的平安奉獻着自己的微光,這平凡中耀眼的希望,就是中國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底氣。

燦爛星空,誰是真的英雄?平凡的人們給我最多感動,一闕凡人英雄的頌歌,感動中國,感恩你我,春風化雨,日月生輝。每一個追夢的身影定格爲歷史,每一滴奔跑的汗水澆灌出未來,生命不息而又激情不滅,讓我們在每一份感動感恩中把黨和人民的偉大事業推向前進,奏響出共同奮鬥最強音。

2020年度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後感和啓示篇二

“山到高處你是峯,路的盡頭是家園。”2月17日晚,《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在央視綜合頻道播出,重慶市巫山縣竹賢鄉下莊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毛相林入選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1997年,毛相林帶領鄉親們用最原始的方式在懸崖峭壁上鑿石修道,用了整整7年,鋪就一條8公里的絕壁“天路”。隨後,毛相林又帶領村民們搞產業,一步步脫貧致富。他以20年的執着堅守求證出自己的人生最大值——“成爲一名羣衆身邊的好乾部。”

“天路”源自人定勝天的信念。沒有路就沒有出路,毛相林立志改變村莊的命運,他做出了驚人的決定,要爲下莊村修一條通往山外的路。懸崖絕壁幾乎無處立足,在這裏修路就好比愚公移山。他對心存質疑的羣衆說道:“山鑿一尺寬一尺,路修一丈長一丈,就算我們這代人窮十年、苦十年,也一定要讓下一輩人過上好日子!”爲了動員村民,毛相林帶頭賣豬賣糧,捐完了自己的所有積蓄,又求母親拿出攢了一輩子的養老金700塊。在他的帶動下,每家每戶擠出10塊錢,籌集了近4000元的啓動資金。1997年臘月初八,毛相林一聲令下,下莊人正式在絕壁上開始修路。正是靠着毛相林這種人力戰勝自然的“愚公”精神,才讓下莊村打響了改變命運的“第一炮”。

“天路”來自開天闢地的奮鬥。修路的艱險遠遠超出了人們的想象,1999年秋兩名村民被落石砸中摔下了萬丈深淵。毛相林說:那一刻我喊話問老百姓還修不修了,可以說男男女女舉雙手,喊出來“修”!我的眼淚都流出來了。村民們住山頂喝泉水睡山洞,沒有炮眼兒放繩鑿,沒有挖機用雙手挖,用大錘鋼釺等簡單的農牧工具開鑿希望。下莊村人修路的決心,讓社會各界爲之動容,源源不斷的物資被送到了下莊。2004年4月,歷時7年,毛相林帶領下莊人,硬是憑着決心和毅力,在陡峭的崖壁上,鑿出了一條長8公里的“天路”。七年時間堅持做一件事,毛相林爲我們詮釋了黨員幹部的堅持和擔當。

“天路”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道路修好以後,毛相林帶領鄉親們學會了種臍橙、種西瓜。村裏成立了專業合作社,收穫的果實通過這條天路源源不斷運往山外,每年帶來上百萬的收入。2005年以來,他培育“三色”經濟,發展鄉村旅遊,推進移風易俗,提振信心志氣,把綠水青山變成了金山銀山,讓鄉親們改變了貧困落後面貌,過上了富裕文明生活。2015年下莊村在全縣率先實現整村脫貧,2019年下莊村人均年收入,達到一萬兩千多元,比路通前翻了40多倍。如今年過六旬的毛相林依然閒不下來,帶領村民發展生態旅遊,對於下莊村的未來,他還有更大的夢想,讓每一個農戶都開上農家樂。戰鼓聲促,衝鋒號急,正是因爲有成千上萬的毛相林一樣的扶貧幹部堅守在脫貧攻堅的戰線上,脫貧攻堅工作才能取得全面勝利。

2020年度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後感和啓示篇三

2020年“感動中國”人物中,萬佐成、熊庚香夫婦從腫瘤醫院旁小巷裏的油條攤位到炒1個菜收1元的“抗癌廚房”,18年來的堅持和愛心,爲癌症病人提供着“最後的守護”,用他們樸實的煙火氣息照亮着寒夜的路人。1元“抗癌廚房”背後的人生真諦值得我們細細品味,化作力量。

“1”代表的是“恆久不變”,初心可貴,堅持不易。從18年前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婦女偶然來到油條攤位借爐火爲患病孩子烹飪飯菜,到今天小巷裏每天20多口炒菜鍋,30多個煤爐,排隊做飯的病患家屬。18年的堅持來源於夫婦那一份“溫暖病患”的初心。初心可貴,堅持不易,在打動人心的感動之後,在忙忙碌碌的工作之餘,作爲年輕幹部的我們,不妨問問自己,進入公職之初的“赤子之心”是否還在?初出茅廬時的“滿腔抱負”是否依舊?“1”背後的真諦是告訴我們要堅守本真。初心可貴,初心在則夢想在;初心可期,初心在則希望在。一路拼搏,終獲碩果。

“1”代表的是“貴在守一”,心之所向,素履所往。“在人生最後的時候,有人能伸手牽一把,給他一點光給他一點熱,就感覺到比較快樂”,這是鼓勵萬佐成、熊庚香夫婦堅持開辦1元“抗癌廚房”的“心靈力量”。“1”背後的真諦是詮釋“貴在守一”的力量,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主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歷史的長河浩浩蕩蕩,而人生不足百年,我們要將自己的使命化爲人生中的那個“1”,將使命融入志向之中,將使命融入工作之中,將使命融入點滴之中,以“不馳於空想、不騖於虛聲”的工作實幹,“擼起袖子加油幹”的奮鬥姿態去實現夢想,完成使命。

“1”代表的是“溫暖如一”,化作春風,守護萬家。萬佐成、熊庚香夫婦將“抗癌廚房”化作黑暗中一盞微弱的希望之燈照亮寒夜的路人,用“不熄”的爐火給了病患及家屬“生”的希望。“1”背後的真諦是“溫暖如一”,年輕幹部要讀懂溫暖的力量,讓自己的努力成爲折射太陽溫暖光芒的“露珠”,爲他人帶去溫暖和力量。那份溫暖和力量是抗擊疫情的“逆行者”那一句“加油,我們和你在一起”,那份溫暖和力量是脫貧攻堅的“追夢者”那一縷“夙興夜寐披星戴月,實現脫貧奔康”的夢想之光,那份溫暖和力量是千萬黨員“惟願山河錦繡、國泰民安!惟願和順致祥、幸福美滿”的美好祝願。願您的努力,終將如一縷春風,守護萬家。

2020年度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後感和啓示篇四

《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公佈評選結果。張定宇、陳陸、張桂梅……十位榜樣用信仰築就夢想,用奉獻守護生命,用行動感動中國,書寫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偉大奇蹟。

於“小事”中落筆藍圖,永葆忠誠爲民進取之心。四面絕壁擋不住赤忱熱血,大山阻隔也割不斷情結紐帶,這條神奇的“天路”是開拓進取的路,是奔向小康的路。一來一回間的身影、一字一句中的關懷,抗疫“大事”中盡顯後勤服務的一點一滴,涓滴匯聚大海,澎湃凡人偉力。科技強國夢因艱難曲折而閃耀,新時代北斗精神因自強不息而豐富,國之重器領航中國夢遨遊天際,向着“強國領跑”目標披荊斬棘、不斷進發。用腳步丈量山河,用身軀描繪經緯,一步一行間,是一幅幅波瀾壯闊的“山水畫”,是一羣羣樂而有爲的“苦行僧”。把困難當“養料”,把基層當“沃土”,榜樣們的磅礴合力賦予廣大黨員幹部以爲民之責、衝鋒之勇、鬥爭之能,引導着在基層一線幹好小事、創出實績,把“忠誠爲國”書寫在崗位上,把“爲民造福”鐫刻在足跡中,時刻閃耀熠熠初心,與羣衆攜手共繪小家大愛的“中國紅”。

於“微光”中守望光明,永葆擔當爲民奉獻之心。小巷裏的“抗癌廚房”煥發出點點星光,卻照亮了寒夜裏千萬家人溫暖的心。白衣執甲無懼風險,逆行衝鋒同時間賽跑,縱使苦難再磨礪,也要“宇定光自發”。日曬水泡、赴湯蹈火,光與火的交融氤氳開“軍民一家親”的動人芬芳。涓滴之水可以匯聚成河流,點滴微光可以照耀萬物,在“十四五”開局之年,將奉獻寫進“家是千萬家”中,將擔當融入“俯首甘爲孺子牛”中,廣大黨員幹部更要擺正“有爲”和“有位”、“無聲”和“有聲”的關係,將擔當作爲、矢志奉獻熔鑄到血脈聯繫中,廣泛形成思想統一、行動自覺,奮進在“功成必定有我”的光明正道上。

於“細節”中勇毅篤行,永葆實幹爲民必勝之心。三尺講臺,一片冰心,“知識改變命運”是對山區女孩的吶喊,以“潤物細無聲”的關懷支持着山區教育,於立德立言立行中閃耀着“教育強國”的必勝之心。桃李天下,傳承一家,“從詩詞中看到光明得到力量”的人民教師,把中國古代的詩文詞曲傳播給莘莘學子,世人予你“先生”的讚譽,築就起“文化強國”的必勝之心。赫赫戰功,巡航衛國,戰機是你的“鎧甲”,爲民是你的“血肉”,打不倒的“尖兵連”,歷史上永遠的精神豐碑,這就是“敢於鬥爭、敢於勝利”的必勝之心。教育、文化、精神,新發展格局下“一條線”貫穿始終、“細節處”彰顯大愛,不僅給予我們物質力量,還有“凝心”“聚力”“鑄魂”的強大優勢,指引着我們在歷史傳承和文化傳播中涵養求真務實的本領才幹,汲取矢志前行的奮鬥力量。

與民心手相連,爲民步履不停。十位《感動中國》榜樣給我們帶來的啓迪和思考決不侷限於一時一域,帶給我們的震撼和影響也決不侷限於一點一滴。百年追夢,犇向未來,惟有奮鬥,方能不負人民。

2020年度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後感和啓示篇五

觀看了《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頒獎盛典》中張定宇的事蹟介紹,我深有感觸。

作爲金銀潭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身患絕症的張定宇同志忠誠履職、勇於擔當,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阻擊戰中,衝鋒在前、身先士卒,用實際行動踐行了新時代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書寫着對黨和人民的忠誠。作爲黨員教師,我們要學習張定宇同志面對疫情衝鋒在前、挺身而出的精神,學習他勇於擔當、恪盡職守的責任擔當,學習他捨身忘我、無私無畏的愛民情懷,堅守平凡崗位,幹好本職工作,做愛崗敬業的典範。

學習張定宇同志面對疫情衝鋒在前、身先士卒的精神。爲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張定宇同志雖患絕症卻仍不下火線,也顧不上被感染的妻子,他用因患漸凍症而一瘸一拐的腿,夜以繼日地奮力與病毒賽跑着。疫情發生以來,張定宇同志一直堅守在急難險重的崗位上,帶領全院醫護人員連續奮戰30多天。他曾說:“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跑贏時間;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從病毒手裏搶回更多病人。”作爲黨員教師,我們要以張定宇同志爲榜樣,見賢思齊、自覺內化和完善自身品德,身先士卒做表率,不忘育人初心,牢記育人使命,把高標準履職盡責作爲基本要求,時刻不忘教書育人的神聖職責,做教書育人的表率。

學習張定宇同志勇於擔當、恪盡職守的責任擔當。共產黨員、院長、醫生,這是張定宇同志的三重身份。張定宇同志從醫33年,他曾隨中國醫療隊出征,援助阿爾及利亞;四川汶川地震第三天,他帶領湖北省第三醫療隊出現在重災區什邡市;2011年除夕,他以“無國界醫生”身份出現在巴基斯坦的蒂默加拉醫院;今天,他又戰鬥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的前線……他和同事們的身影,總是會出現在重大事故和災害發生的現場。張定宇同志曾說:“無論哪個身份,在這非常時期、危急時刻,都沒理由退半步,必須堅決頂上去!”我們學習張定宇同志,就是要學習他勇於擔當、恪盡職守的責任擔當。敢於擔當是一種責任、一種精神、更是一種能力,是黨員的基本政治品格和素質要求。作爲黨員教師,要勇於擔當,全力履行自己的職責義務。在疫情防控面前,我們也應迅速行動、科學應對。不僅要做好個人衛生防護,起好帶頭作用,引導人們正確對待疫情防控,也要做好宣傳教育,豐富人們的疫情防控知識,引導科學地進行疫情防控,同時還要保持應有的清醒和冷靜,成爲謠言的止者,爲疫情防控營造良好的氛圍。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們要堅持守正創新,樹立優良的學風,科學施教,勇於創新,用自己堅定的信仰信念作爲指引和支撐學生成長髮展的精神支撐,着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學習張定宇同志捨身忘我、無私無畏的愛民情懷。張定宇同志在自己身患絕症、妻子被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情況下,仍堅守抗擊疫情最前線30余天,他的感人事蹟贏得社會各方人士點贊。當有公益基金人員聯繫張定宇,表示將向他和他家人捐贈100萬救助金時,卻被張定宇婉言謝絕。張定宇心中,只有急需幫助的醫護人員和病患者,希望把捐助款捐給更多需要幫助的醫務工作者和廣大患者。作爲黨員教師,我們要學習張定宇同志作爲醫護人員的“無我”初心,學習他捨身忘我、無私無畏的愛民情懷,自覺加強黨性修養,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把培養新時代的人才作爲自己的天職,把學生的進步當做對我們最大的回報,堅守平凡崗位,把自己的智慧和愛心無私地奉獻給我們的學生,做愛崗敬業的典範。

2020年度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後感和啓示篇六

2月17日晚,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名單公佈,畢生致力於傳播中國傳統文化的女學者葉嘉瑩入選。頒獎典禮上,雖已過鮐背之年的葉嘉瑩先生,仍是精神皓然,秀雅出塵。香粉不施,鬢髮皤然,一襲淡雅素衣,深情繾綣地吟誦她所愛戀的詩詞,沉然端凝地講述她跌宕的一生。她站在那裏,就是一首詩。

你是詩詞的女兒,你是風雅的先生:“入世已拼愁似海,逃禪不借隱爲名。”“天以百兇成就一詞人”,是葉先生多艱人生的最好註解。她出生於軍閥混戰的亂世,“城頭變幻大王旗”的動盪晦暗,註定了其半生輾轉漂泊。少年喪母,“早知一別成千古,悔不當初伴母行”,慟絕人寰的《哭母詩》,字字讀來,濃情透紙。中年喪女,“門前又見櫻花發,可信吾兒竟不歸”,哀婉悱惻的《哭女詩》,滿腔悲痛,空留餘哀。國破家難,人生痛事,她始終以悲觀之體驗過樂觀之生活,將生命寄付於詩詞。

桃李天下,傳承一家:“迦陵從此得所棲,讀書講學兩相宜。”葉先生少時習讀詩詞,始知陳維崧別號“迦陵”、郭麐別號“頻伽”,二者結合在印度佛經中意爲妙音聲之鳥,身形纖巧,卻卓爾不羣,便以“迦陵”作爲別號。妙音鳥、荷花、柔蠶、藍鯨、鯤鵬,是她的詩詞中頻繁出現的五種意象,皆體現了“弱德之美”的詞體特質。據先生自述,“弱德”之“弱”表現爲收斂隱曲,雖內斂卻不怯懦的儒家傳統,是“賢人君子處在強大壓力下仍然能有所持守、有所完成的一種品德”。這,既是詞學意蘊,亦是葉先生人格風骨的體現,堅守詩心,堅忍不拔,追求“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崇高境界。

轉蓬萬里,情牽華夏:“書生報國成何計,難忘詩騷李杜魂。”自去國,倍思家,雖身處異國他鄉,葉先生始終心牽祖國。愛國,是她精神的底色。在年逾半百之際,她決意放下樂享餘年的“小我”“小家”心態,主動提出返回祖國內地教書,一圓歸國還鄉之夢,將人生餘熱悉數交付於國家與詩詞。三十多年來,她先後被北京大學、南開大學等聘爲客座教授,詩詞講學的身影遍佈祖國大地,培養了大批中國傳統文化和古典文學研究人才,並將全部財產捐贈給南開大學教育基金會,設立“迦陵基金”。浮沉一生,最使葉先生切切於心的,除詩詞之外便是“我的國”,她深蘊民族精神、文化骨血的愛國之心令人動容。

續易安燈火,得唐宋薪傳:“蓮實有心應不死,人生易老夢偏癡。”葉先生是中國詩教的“擺渡人”,貫中西文脈,探詩詞美韻。她在晚年坦言自己最大的心願,便是“煉石補天”般地傳承中國古典詩詞,將自己內心對古典詩詞的熱愛作爲一點星火,藉此點燃年輕人心中熱愛傳統文化的火焰,將中國詩歌中的美好品格與高潔修養傳遞給年輕一代,終“要見天孫織錦成”。她不顧年事已高,工作至深夜,精挑細選200餘首適合兒童閱讀的古詩詞,推出《給孩子的古詩詞》一書;始終堅持著書立說,嘔心瀝血寫成的19部詩詞著作,成爲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的經典名作。葉先生始終以“無聲的覺悟做有聲的事業”,爲中華文化的長流作出卓越貢獻。

2020年度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後感和啓示篇七

“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在央視綜合頻道播出,來自江西南昌的“抗癌廚房”創辦人萬佐成、熊庚香夫婦獲得殊榮。他們的愛心廚房,位於江西省腫瘤醫院旁邊,由於烹製的是腫瘤醫院的病號飯,如今大家都稱它爲“抗癌廚房”。每天凌晨5點至晚上8點,幾百號人拎着食材和作料輪番來此借用爐竈和炊具,烹飪起“生死關頭”一團頑強的煙火氣。

視名利爲“煙”雲。萬佐成、熊庚香夫婦堅持着這份並不能帶來贏利的辛勞“事業”,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卻足以溫暖無數個患癌病人和家屬,給無數個患癌家庭帶去希望,用自己的樸實純粹、淡泊名利書寫了精彩的人生。十八年來,即便是過年之時,即便是獲頒“感動中國”榮譽之時,他們堅定地守在這家抗癌廚房中,準備好爐火,僅一元錢的收費,卻幫助和延續着癌症患者家屬對生的渴望。黨員幹部要甘爲孺子牛,將這種無私奉獻、淡泊名利的精神發揮到工作中,把羣衆的利益放在首位,把羣衆的冷暖放心頭,解羣衆之憂,爲羣衆謀實事,凝聚起萬衆一心奮鬥新時代的強大力量。

點燃信念之“火”。萬佐成夫婦創辦“抗癌廚房”的初心很單純,就是想讓抗癌的病人能吃得好一點、吃得香一點。對於這份愛心事業,兩人的共識是,“堅持一天算一天”,直到幹不動爲止。他們秉持這個初心信念,十八年來以實際行動詮釋了新時代奮鬥者之姿,閃耀着平凡英雄的光芒,成爲新徵程上引領前行的標杆、全體黨員的楷模。黨員幹部要以榜樣爲鏡,堅守初心,常掃“思想灰塵”,常修爲政之德,常思貪慾之害,常懷律己之心,錘鍊過硬品格,增強實幹本領。

倡導善良風“氣”。“抗癌廚房”被媒體報道後,感動了很多人,也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與支持。南昌市青山湖區湖坊鎮政府爲萬佐成夫婦提供部分資金支持,並出資13萬多元對“抗癌廚房”進行了升級改造;一些民間團體還組織愛心人士到“抗癌廚房”開展志願活動。原本由個人力量自發開始的善舉,正在因爲越來越多人的參與和努力越辦越好。“抗癌廚房”溫暖煙火人間,點滴善舉匯聚愛的暖流。每一名黨員幹部都應以此精神爲感召,樹立正確價值標杆,在面對特殊困難羣體時,讓他們在城市管理中感受到精細化、人性化的服務。

“微弱的燈,照亮寒夜的路人;火紅的竈,氤氳出親情的味道。這陋巷中的廚房,烹煮焦慮和苦澀,端出溫暖和芬芳。慣看了悲歡離合,你們總是默默準備好炭火。”新時代呼喚新作爲,新使命開啓新徵程。共產黨員要以先進典型爲引領,學先進、趕先進、當先進,把初心使命融入日常、融入經常,扛起時代責任、彰顯黨員本色,共同爲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鬥。

2020年度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後感和啓示篇八

央視綜合頻道播出了《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其中,向絕壁要天路、帶領村民脫貧致富的當代“愚公”毛相林亮相熒幕。近些年來,如黃大發、文朝榮等當代“愚公”的事蹟感動了大江南北,成爲了爲人民服務的模範典型。“愚公”看似“愚”,實際上卻是生動地把忠於黨和人民、無私奉獻、不畏艱難、勇於開拓的“牛”式精神表現得淋漓盡致。各級黨委和組織部門作爲用幹部、管幹部的部門,要帶頭宣傳和弘揚當代“愚公”精神,厚培更多立得住、叫得響的當代“愚公”式幹部。

弘揚當代“愚公”之實幹精神,厚培“老黃牛”式“排頭兵”。黨員幹部是開拓新徵程、奮進新時代的“排頭兵”,要能如“老黃牛”般腳踏實地、辛勤耕耘,耐得住艱苦、守得住崗位,奮勇直上、艱苦奮鬥。各級黨委和組織部門要嚴格樹立好正確的選人用人導向,落實好發掘、培養、宣傳、關愛當代“愚公”式黨員幹部的一系列舉措。要突出政治標準,注重在基層一線技能人手、專業人才等不同領域發掘敢拼敢幹、苦幹實幹的黨員幹部。要把能想實招、幹實事、勤幹事的當代“愚公”精神融入黨員幹部教育培養的全過程,全面建立健全培養、使用、評價和考覈機制,積極爲黨員幹部創造好施展才能的條件,厚培幹部磨練才能的沃土,使有“能”者敢“爲”,有“爲”者有“位”,在評優評先、晉升獎勵等方面傾斜,絕不讓實幹者和“老實人”吃虧。要將那些在崗位上默默無聞、揚蹄奮進的“老黃牛”式幹部們選拔出來,管好用好,樹立好先進典型、切實發揮模範帶頭作用,打造高素質、強能力、肯奮鬥的幹部鐵軍。

弘揚當代“愚公”之創造精神,厚培“拓荒牛”式“領頭雁”。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增強創新意識、培養創新思維,展示銳意創新的勇氣、敢爲人先的銳氣、蓬勃向上的朝氣。”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涌現出了諸如以科學技術帶動產業發展的“農民院士”朱有勇、致力於水稻遺傳育種的“時代楷模”盧永根等一線科研工作者、優秀共產黨員。要大力培育幹部的創新精神,鼓勵幹部多從工作實際、多從羣衆利益角度出發,做到常踐常悟、常學常新、常促常進,不斷增強在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的能力。要完善創新激勵措施,積極引導黨員幹部創先爭優。對於創新的工作方式方法、做法經驗等要從財、物、精神等方面加以獎勵,及時加大宣傳,樹立正面典型,引導廣大黨員幹部勇於創新、爭創一流。通過建立人才創新示範基地、技術交流、技能培訓等方法,進一步增強工作能力、創新能力。要將幹部的創新能力作爲考覈的要點,緊緊圍繞重大課題、重大戰略、重大項目等激勵廣大黨員幹部恪守創新理念,勇於打破思維侷限,發揮創新爭先的力量。同時要完善好容錯機制,鼓勵黨員幹部敢於試錯、善於改錯,不斷在創新中積累經驗,厚培更多“拓荒牛”式的幹部。

弘揚當代“愚公”之奉獻精神,鍛造“孺子牛”式“勤務兵”。黨員幹部是人民羣衆的“勤務兵”,新中國成立以來,如黃大發、焦裕祿、文朝榮這樣的無數黨員幹部用淡泊名利、甘於奉獻、勤於幹事的精神態度十分生動地詮釋了爲人民服務的要義。要教育好廣大黨員幹部謹守人民公僕的本分,牢固樹立爲人民服務的意識,深入基層,深入羣衆,聚焦民生痛點、難點,聚焦工作頑疾、痼疾,以“釘釘子”的精神幹好一件件得人心、暖人心、穩人心的事。要以謀民利紓民困爲導向,引導黨員幹部們常翻民生小賬本,常作服務大文章,隨時做好敢吃苦的準備,鍛鍊能吃苦的毅力,涵養善吃苦的精神,不落名利之窠臼,勇於爲黨和人民的事業奉獻自身。要嚴格區分好引導廣大黨員幹部勇於講奉獻與保障其待遇的關係,敢於打破“只講奉獻不求回報”的道德誤區,從生活、工作等方面保障奉獻型當代“愚公”式幹部的待遇,在“壓擔子”的同時更要“搭梯子”“給政策”,以更科學、更暖心的舉措厚培“孺子牛”式的幹部。

2020年度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後感和啓示篇九

2月17日晚八點,《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如約而至。在這場頒獎盛典中,讓我們再一次看到無處不在的中國力量和蕩氣迴腸的民族精神,看到“感動中國”的背後是不因來路迢遙而改變的堅定信仰,是不因風雨坎坷而淡忘的爲民情懷,是不因風雲變幻而懈怠的知行合一,是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始終胸懷的“國之大者”。

“感動中國”的背後是堅定信仰,不因來路迢遙而改變。“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信仰是“人民英雄”張定宇身患絕症仍堅守抗疫一線的執着,是“忠誠衛士”陳陸爲危難的鄉親奉上最好年華的逆行,是“校長媽媽”張桂梅紮根大山深處致力於改變山區女童命運的堅守……信仰,是共產黨人的根本。回顧百年曆史便會發現,正是有無數黨員幹部堅定理想信念,不斷提高政治“三力”,爲了心中崇高的信仰前赴後繼,從南湖駛來的小船才能變成巍巍巨輪,在風雨中成長的中國才能迎來一次又一次勝利的曙光。黨員幹部要做到心繫“國之大者”,需從“感動中國年度人物”先進事蹟中汲取信仰之力,牢記“從哪裏來,到哪裏去”,提高政治站位,涵養政治擔當,讓紅色基因牢牢紮根在心靈深處。

“感動中國”的背後是爲民情懷,不因風雨坎坷而淡忘。“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微弱的燈,火紅的竈,萬佐成、熊庚香夫婦用18年不打烊的“抗癌廚房”溫暖煙火人間;八方統籌,百般服務,“快遞小哥”汪勇以凡人之力書寫一段傳奇;不信天,不認命,當代愚公毛相林帶領村民向絕壁要天路……他們,之所以“感動中國”,是因爲他們在平凡的歲月中耕耘着不平凡的人生,詮釋着樸實爲民的深厚感情。當前,鄉村振興有序推進,人民美好期待逐步成爲現實,然而正值“兩個大局”交織、“兩個百年”交匯,黨員幹部不能掉以輕心,更應銘記“爲人民謀幸福”的初心,勇擔“爲民族謀復興”的使命,懷揣一顆赤子心,俯首甘爲孺子牛,在解決羣衆急難愁盼的具體實踐中回答好“我是誰”“依靠誰”“爲了誰”,在給羣衆不斷帶來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中,實現更高的人生價值。

“感動中國”的背後是知行合一,不因風雲變幻而懈怠。“空談誤國,實幹興邦。”向艱苦挑戰,爲科學先行,國測一大隊用雙腳丈量祖國大地;見證中國智慧,閃耀中國科技,總設計師謝軍用北斗照亮中國人的夢;轉蓬萬里,情牽華夏,“詩詞的女兒”葉嘉瑩用匠人精神踐行和傳播中華文明;翱翔天空,捍衛和平,“永遠的王牌”王海用空中的尖刀展現英雄的無限忠誠……近代百年,風雲變幻,各級黨員幹部堅持知行合一、幹在實處,緊跟時代步伐,對應人民呼聲,帶領華夏兒女走向民族復興。新時代的黨員幹部,面向未來,還有更長的路要走,更多的河要過,在“感動”中汲取前行的力量,不做清談客,爭當實幹家,踏實做人堅定立場原則,紮實幹事抵禦風浪考驗,知行合一,方能致遠。

“感動中國”的背後,是平凡人心中的“國之大者”,堅定信仰、爲民情懷、知行合一,凝聚起民族精神,讓漫漫征途中的感動常駐心間,激勵着接過“歷史接力棒”的我們永葆初心、牢記使命,在奮鬥中披荊斬棘、乘風破浪。

2020年度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後感和啓示篇十

2月17日晚,《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在中央電視臺播出。來自雲南的張桂梅老師獲此殊榮,頒獎詞這樣讚譽張桂梅:爛漫的山花中,我們發現你。自然擊你以風雪,你報之以歌唱。命運置你於危崖,你饋人間以芬芳。不懼碾作塵,無意苦爭春,以怒放的生命,向世界表達倔強。你是崖畔的桂,雪中的梅。

在爲張桂梅老師領獎時,一個小小的細節引起了主持人白巖鬆的注意——張老師的雙手上面貼滿了膏藥。這雙病痛的雙手因爲常年累月的付出,已經很難彎曲,只有膏藥能緩解少許的疼痛。這一幕讓現場的觀衆以及屏幕前的觀衆心疼不已,而我的眼角早已不自覺地掉下眼淚,我只想握住這雙佈滿瘡痍的手。

這雙手曾經歷生活困苦的無助。在生活最幸福的時刻,張桂梅經歷了喪夫之痛,又身患重疾癌症。在人生最不幸的時刻,張桂梅老師又是幸運的——她獲得了華坪縣父老鄉親的捐助。這些捐助大都來自老鄉們節約口糧省下的一分一毛的毛毛錢,還有她幼小的學生們甚至爬到山上爲她採摘野核桃補身體。“那些打不倒你的,終將使你更強大”,張桂梅老師開始變得無比強大。苦難是一筆財富,苦難讓張桂梅看到世間的美好,她要用餘生去還債——讓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讓更多的貧困之家收穫幸福。她的手經歷滄桑,她的心卻無比堅強。

這雙手曾寫出春風化雨的溫暖。“三尺講臺迎冬夏,一支粉筆耕未來”,張桂梅老師的這雙手用一根粉筆、一條教鞭,從春忙到夏,又從秋忙到冬,奉獻一生只爲了撫慰那些渴求知識的眼睛。遇到張老師的孩子們無疑是幸運的,她是136個孤兒的“事實媽媽”,她更是把1600多名山區貧困女生免費送入了大學。張桂梅用最嚴苛的教學方法鞭策着自己的學生,但是倘若不採取這樣“不近人情”的方法,這些基礎太差的學生又怎能考上心儀的大學。病痛的雙手也許握着冰涼,卻能讓春風化雨溫暖無數人的心,我想這般溫暖已然足夠。

這雙手曾帶來走出荒野的希望。在雲南的華坪縣,如果一個山裏的女孩在國中就輟學,那麼等待她的無疑是早早嫁人,圍着竈臺又是一生,貧困還會在鄉間延續。這樣被定義的人生無疑充滿了無奈,更是張老師不願看到的。其實所謂荒野並非現實的荒涼,而是內心的荒涼,是面對未來的無助。所以張桂梅老師拼上自己的性命也要建立一所免費的女子高中,她可以一步一步地走路到縣上,她可以多年穿一條磨破洞的牛仔褲,她可以把所有的獎金都捐出去。她希望用這雙不再光滑的雙手,牽着一個個無助的小女孩走出大山,走向希望與夢想的彼岸。

“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性柔之花只願留下悠遠的香味,恰如張桂梅老師以這雙充滿傷痛的手,讓我們看到桂的淡泊、梅的倔強,也讓我們看到偉大人格的磅礴力量。而我此刻只願握住這雙手,稍稍撫平她的傷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