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後感

2020電影《金剛川》觀後感多篇

觀後感3.23W

2020電影《金剛川》觀後感多篇

1950年,中國人民志願軍跨過鴨綠江,協助朝鮮抵抗來自以美軍爲主的聯合國軍。而這次戰爭被我們稱之爲“抗美援朝”戰爭,而這部《金剛川》就是描繪其中的一場戰役:金城戰役。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關於2020電影《金剛川》觀後感範文5篇,希望你喜歡。

2020電影《金剛川》觀後感範文篇一

2020年10月23日,電影《金剛川》上映當天,我和廠機關的40名同志在阜康電影院共同觀看了這部獻禮抗美援朝70週年的愛國主義影片。

金剛川是一條江,水深4米,水流湍急。江上有一座橋,電影講的便是炸橋和修橋的故事。

故事發生在1953年7月12日。

志願軍戰士必須在凌晨5點全部過江,江對岸是金城主戰場,那裏,我軍和美軍正在進行一場生死對弈。能否保證橋的安全讓支援部隊迅速通過金剛川成爲了關鍵。

電影對同一時間、同一事件進行了不同視角的描述:士兵——我軍偵察兵視角、對手——美軍飛行員視角、炮兵——我軍高炮班視角、橋——一座橋反覆被轟炸、如火如荼修復的視角。

剛開始看的時候沒有理解,很多鏡頭是重複的,看着看着就懂了。

演員張譯無疑是影片中最出彩的角色,一條腿、一隻胳膊炸沒了,他用燃燒的火止血,用木棍支撐着身體穿過玉米地,走到戰友們全部犧牲的炮位上,拿彈、壓彈、瞄準、開火,一個人完成了原本6個人的操作,把囂張的敵機打了下來。他讓我們懂得了什麼是鐵骨錚錚的硬漢,什麼是自我犧牲,什麼是百折不撓,什麼是真正的英雄!

同樣出彩的還有演員吳京、鄧超。

戰爭是殘酷的、慘烈的,犧牲兩個字貫穿了整部影片。

一支莫合煙、一個哨子傳遞着戰友間的相互關懷,那是爭相赴死、鐵骨柔情;彌留之際留言“不要管我,快修橋”聽得觀衆揪心不已;男女互生情愫,對講機中一句“前線見”,卻是陰陽兩隔再難相見;那五枚信號彈、那一堆熊熊燃起的火焰是炮兵主動暴露自己、吸引敵機、保護部隊,那是他們與敵人共死的戰書。

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還有一個場面十分震撼,敵軍“喪門神”反覆炸橋,志願軍反覆修橋。最終,當橋體被美軍摧毀後,爲了保證大部隊按時過江,志願軍戰士用身體架起了一座四層的血肉之橋!鏡頭之下,會水的戰士腳踩在水底的橋樁上,完全被水淹沒,他們託舉着第二層,第二層戰士託舉着第三層,第三層、第四層戰士託舉起橋面。

這是一座美軍再也無法摧毀的人橋,這是中國人民的精神,這是保家衛國的情懷。這座橋,粉粹了侵略者的陰謀,將他們趕出了國土,保衛了祖國的安寧,換回了我們的幸福生活!

畫面爲證,所有的語言都顯得蒼白無力。

電影院裏鴉雀無聲。

在我們臉上,淚水長流。

心中,似有驚雷炸響!

影片最後,是迎接志願軍戰士遺骸回國的真實場景。

山河無恙,英雄不巧,吾輩當自強!

《我的祖國》的歌聲響起。——這是英雄的祖國,是我生長的地方,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到處都有青春的力量。

我們緩緩起立,向中國人民志願軍英雄致敬!

2020電影《金剛川》觀後感範文篇二

上週五,我們一起看了電影《金剛川》,這部電影講述了中國人民志願軍前往朝鮮去攻打美國的英勇事蹟。本以爲戰爭片,會用濃墨重彩描繪戰役的大場面,但影片卻把重點聚焦在了一座橋。隨着旁白切入,娓娓道出這段實力懸殊的戰爭往事。

1953年,抗美援朝戰爭進入了最終的決戰階段,爲了確保金城前線的充足戰鬥力,志願軍戰士必須在指定時間內通過金剛川!冒着敵機的狂轟濫炸,志願軍戰士們在物資匱乏、火力懸殊的情況下,一次次以血肉之軀修補戰火中的木橋,“通過那座橋”是他們的共同目標。看電影的時候,你問了我,你說:“媽媽,他們爲什麼一定要過橋呢?”這道橋有多重要?用片中的一句話:通過了,敵人的地獄;被阻擋,我們的地獄。敵人當然不會放過這條生命線,轟炸機、榴彈炮、延時炸彈、燃燒彈輪番上陣,日夜攻擊,來來回回炸了七次,志願軍也反反覆覆修了七次。電影通過不同視角,從修橋的工兵連,到敵方空襲的美國飛行員,再到掩護修橋、抗擊空襲的高炮班,最終這一切又都回歸到了橋面。

“那一年,俺們都才十七八歲”,爲了保家衛國,前赴後繼,冒死修橋過川。關鍵時刻,在煉獄般的戰火下,湍急的河水中,扛起一座炸不垮、衝不散的生命之橋、英雄之橋!你看,這道“人橋“多麼令人敬畏和感動啊!任何一個值得銘記的時刻,都是靠衆多人上下同心、並肩參與、相互影響、相互激勵,最終才成就出歷史的。

玉米地中的高炮班感動了我,張排長的哨子和關班長的呼哨,是傳遞信息,傳遞情感的方式。在敵機準備炸橋時,他們選擇暴露自己,點燃明火,讓敵人的兇猛炮火朝着自己攻擊,炮位上的每一名戰士都目光堅毅……他們最大的願望就是打贏這最後一戰,然後回家。但在這場異國他鄉的戰鬥中,我想,無論是回家,還是犧牲,他們都準備好了。

一個個讓人揪心落淚的畫面,時刻提醒着我們,曾經苦難的中華民族,因爲有了這些不屈的脊樑,纔可以傲然挺立。松柏長青,英雄常在。是你們讓祖國邊疆不受侵犯,讓鴨綠江畔的山水一色!

孩子,你一定要自立自強,好好學習,篤定前行。長大了努力建設更好的中國,是對先烈最好的緬懷!

最後,向英勇無畏的中國人民志願軍致敬!

2020電影《金剛川》觀後感範文篇三

電影《金剛川》不同於展現“絞肉機”似的戰場畫面,卻把視角聚焦在戰場中一個個有血有肉的戰士身上,他們的友誼、信仰與犧牲,好像講述的就是身邊戰友的故事,更加令人久久不能平靜。劇情簡單,但以小博大。影片所表達的抗美援朝的精神,是所有中華兒女都能夠感受到的。

看完電影《金剛川》,久久不能平靜,感動於革命先烈前赴後繼的拼搏,以血肉之軀保衛祖國的和平安寧。現在回想起影片中的幾個情節,還是不由得溼潤眼眶。1953年,抗美援朝戰爭進入最終階段,中國志願軍在金城發動最後一場大型戰役。爲在指定時間到達,向金城前線投放更多戰力,志願軍戰士們在物資匱乏、武裝懸殊的情況下,不斷抵禦敵機狂轟濫炸,一個個無名英雄以血肉之軀,一次次修橋過江的故事,在暗流涌動的金剛川上徐徐展開……

《金剛川》以四個不同的視角,展現了抗美援朝期間,志願軍戰士在金剛川上補橋過江,抗擊美軍的戰爭故事。這其中最讓我感動的是以高炮連爲視角講述的故事。這個故事裏最主要的兩個人物是兩名高炮手關磊和張飛。他倆是師徒也是戰友,但在我看來他倆勝似血脈相連的兄弟。在關磊開玩笑地說出那句:“想要這個炮位,用十發炮彈來換。”而張飛則認真地回答說:“可以。”其實觀衆們都知道這個炮位早已暴露,是敵機下一次的攻擊對象,但當那句“可以”說出時,我的眼角溼潤了……高炮連的戰士們不畏犧牲,用僅有的兩門高射炮和幾十發炮彈,抵禦美軍接二連三的偵察機、轟炸機,甚至不惜自己的生命在夜裏點燃火把,將自己視爲敵機的活靶子,只爲換取戰友們能夠快速過江。這一段將高炮連的戰士們刻畫的有血有肉、有痛有淚,將志願軍戰士們無畏犧牲,誓死保衛祖國的決心展現的淋漓盡致。

正如電影中美軍接二連三炸橋失敗後所說的那句話:“不可能纔是他們最厲害的武器”。是的,在當時軍事力量懸殊的戰爭中,我們憑的不是武器,是億萬萬中國人保家衛國的勇氣和決心,是我們無畏犧牲,只爲換取後代和平安寧的信仰。正是有了這些,我們最終才能將美國人拉在板門店前談判。

抗美援朝期間這樣的故事很多很多,上甘嶺戰役中用身體堵住機槍的黃繼光,熊熊烈火中爲不暴露目標壯烈犧牲的邱少雲……

今日的我們何嘗不是受着昨日先烈們的護佑,才能生活在如今這美好的和平年代。

在那個年代,我們的祖國尚無如今這般強大的軍事力量,但中國人的精神,就是無可爭議的神話!無論何時何地,自強不息、英勇無畏的中國人,都可以讓列強們看一下,中國人這道人牆,永遠都炸不塌,中國屹立於世界強國之林的步伐,沒有誰可以阻擋!

2020電影《金剛川》觀後感範文篇四

首先,必須要爲《金剛川》點贊。

那麼多年了,終於看到一部闆闆正正講抗美援朝的電影了,這個理由就值得花錢進場,用實際行動支持票房。

電影拍得很真實,一槍下去人都打爆了。

燃燒彈中心,直接碳化。

戰爭的殘酷,表現得特別充分。

但是,瑕疵終究不少。

最大的問題,故事內容單薄。

這就是一個炸橋護橋修橋的故事,全程也就是一天一夜,內容本身是不足以撐起一部長片的。如果要按照標準拍,那就必須拍金城主戰場,等待援軍,全面戰局等等一系列背景。將橋作爲主線放在這裏,這樣才能突出重要性,深化戲劇感。

可惜,沒時間啊!

我非常理解導演們的選擇。

估計是上頭佈置太急,時間太緊,所以根本沒有時間拍那麼多,就那麼一個橋,多少你就幹吧!

所以,也不知道是哪位小天才想出了現在這個辦法:多視角敘事。

點子是個好點子,但可惜故事主線太單薄了。

所以,我們在多視角看到的還是同樣的事情。

所謂多視角敘事,就是一個事件從不同角度出發,看到不同。這裏應該有很多不同角度敘事,包括用鏡角度結構都要做到同中有異纔算得上過關。

現在呢,有點敷衍了。很多鏡頭就是同一個,你以爲拉個距離就多視角了嗎?

還是那句話:時間緊任務重,鏡頭不足啊!

真是難爲後期了,我盲猜頭禿了一半。

第二個很突出的問題,境界低了。

說實話,這部片子與其說是《金剛川》不如叫做《高射炮打飛機的故事》。

其實全片的核心不是橋,是護橋的高射炮連和一架飛機之間的恩怨情仇。我不知道是哪位導演的創意,但是我盲猜是管虎。

因爲那種個人英雄主義的感覺,太特麼老炮了。

觀影時我就感覺到了,這哪是戰爭片,這是一部披着戰爭片外衣的西部片。典型的騎士電影。

所謂長板坡前救趙雲,喝退曹軍百萬兵,妥妥的個人英雄主義啊!

戰爭片是不是不可以有個人英雄主義?當然不是,甚至有很多都是強調個人英雄主義的。但是,朋友們,那是什麼世界觀?那是西方世界觀,那是好萊塢,那是典型的美國大片敘事手法。

用美國人習以爲常的敘事講一箇中國人打美國人的故事,我總覺得有點古怪。

咱也不說有什麼問題,就是覺得境界低了。

抗美援朝,保家衛國。這是立國之戰,這是一戰打出名聲,讓全世界知道兔子說話是算數的戰爭。

當年兔子跟老美說,三八線你別過。老美說,我信你個鬼。然後到了越南,兔子說,老美17度線你看着點。老美說,哦了老鐵我懂。

這就是打出來的赫赫威名。

用個人英雄主義主敘事,而且還是虛構的事實,有點境界太低。

真的個人英雄主義,我強烈推薦黃繼光、邱少雲,乃至最後的烽煙滾滾唱英雄。

但是,無論多少瑕疵,我都要吹爆這部片子。

爲什麼?我只說一件事。

看完後,我們家小胖子從昨晚到今天,一直在問抗美援朝的事情,對前輩們充滿了敬意。

什麼叫愛國主義教育?

這就是!

什麼叫文藝作品春風化雨?

這就是!

什麼叫讓現在的人們知道當年的故事?

這就是!

有了這碗酒墊底,不怕傻逼公知胡咧咧。

就衝着,我就是《金剛川》死粉。

我不是爲了這部電影而粉,我粉的是幾十年前跨越鴨綠江的那羣人們,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

最後,實名反對網上一個帖子。

說是不敢拍跟美國人打,拍的是打韓國人。

尼瑪你看了電影沒有?

沒錯,金城戰役主要是揍李承晚。但是電影裏一個韓國人木有,就出現了兩個朝鮮婦女。對面全是大鼻子,說的是英語。

難道我們對線的不是老美嗎?

再最後,我強烈希望拍正面硬抗的片子。

一人血書,要看重拍版《上甘嶺》。

2020電影《金剛川》觀後感範文篇五

我想談談對本片的感受,主要聊2個特點。

1,緊扣主題。

全片就一箇中心:部隊要過橋,所有人員要爲過橋創造條件。這樣故事就很好展開,不論是志願軍的壯烈犧牲,還是敵軍美國軍人的投彈堵截,所有人都衝着這座橋,在完成自己的使命。影片中,橋的這頭是隱蔽在高出一人頭的綠草叢中等待渡河的大部隊、隨時準備搶修炸燬的橋的工兵團和掩護部隊的高炮隊,橋的那頭是志願軍翹首以盼的目的地,兩座山聳立在那裏,靜默觀看這殘酷的對戰。橋上人來人往,橋下乒乒乓乓搶修,橋兩側的河流不斷爆破,橋兩岸的綠地炮火連天,影片中這樣的場景反覆出現,將橋這個意向渲染十足。

2,多角度解讀戰爭。

影片分別從戰友、敵人、高炮隊3個角度,展示戰爭中各方的角色。因此,我們看到,美軍的榴彈炮轟炸了3次、B29、B26炸彈投擲了3次、延時炸彈在水中爆炸了3次、喀秋莎像流星似地摧毀了美軍陣地3次、高炮隊點火暴露自己以吸引敵軍這樣的悲壯時刻上演了3次等等,每一次出現,我們發現,相同的場景換個角度看待,感慨亦不同。以美國那個軍人和志願軍的生死糾纏爲例(我認爲這也是全片的另一個小主題),從戰友角度來看,這架敵機單獨行動,給我方造成了意料之外的災難;在這個軍人看來,這是一場讓他腎上腺素飆升的屠殺遊戲,他惡意地要讓志願軍見識下地獄;在高炮隊看來,即使打光所有炮彈、打光所有戰友、即使斷了胳膊瘸了腿只剩我一個,也要和你決一死戰,以護衛我方安全。同一件事,三個立場,既表明了戰爭的極端殘酷,它釋放了_心中的殺意,也刻畫出志願軍之間生死相托的戰友情,同時也展現出了我方軍人在愛國精神驅使下創造神蹟的毅力。

觀影中我一直在想,個人的犧牲意義何在?美軍擁有精良的武器裝備,而我方卻依靠血肉之軀防守、進攻和反擊,犧牲和代價太大了,心中憤憤不平,可也滿是無奈。蔣勳從藝術的角度說到,中國的文明向來是講集體主義而淹沒個人特質的,反映在戰爭中也是,這既讓人動容有時也讓人感慨。好在我們現在強大了,我們要用高科技築起我們新的長城,我們的集體主義和個人特質都能夠得到發揮,這是一個美好的時代,因爲你我都在。

2020電影《金剛川》觀後感範文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