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後感

《天才少女》觀後感多篇

觀後感2.29W

《天才少女》觀後感多篇

《天才少女》觀後感1

我覺得每一個父母,甚至是每一個人最好都能看一看《天才少女》,因爲它多少能給出一些答案:如果你真的愛孩子,你應該怎麼做,以及一個人只要真的對孩子好愛孩子,那麼這個撫養孩子的人是舅舅還是爸爸,有區別嗎?

多說一句:我希望大家看完不要感概怎麼別人那麼幸運能生一個天才女孩,我家那個小朋友都五歲了筆還拿不好?那是因爲人家有一個天才母親,明白了嗎?也不用感嘆怎麼自己就不是天才,這個世界上有天才,但是太少太少了,不用焦慮,大多數人只是普通人而已。

現實中我所看到的很多父母,都像影片中女孩的祖母一樣:愛成就大過於愛孩子。她們口口聲聲都在說自己愛孩子愛孩子,但是卻從沒有想要孩子們真正要是什麼,需要是什麼。前幾天我還在微博看到一位母親得意洋洋地談她如何教育孩子:爲了懲罰孩子沒有按照她的要求完成任務,她把自己6歲的孩子一個人關在家裏,還讓她自己做飯,然後其他人就去玩。我不知道她有沒有問過自己一個問題:爲什麼孩子一定要按照她的要求完成任務?

現實生活中也有很多這樣類似的事情,孩子成績不好,沒有考到父母滿意的分數,就被父母羞辱懲罰。我知道他們會說“這不都是爲了你好,只有取得高分以後才能找一份好工作賺很多錢過上幸福美滿的日子”,是的,這也許沒錯,但是父母有沒有父母,也許這個孩子他就不想過上你說的這種幸福日子呢?他就是想做一個貧窮的人過着四海爲家的日子呢?如果你的孩子真的想過這種日子,你還能一如既往地愛他,接受他的平凡嗎?

很多人不能。哪怕那個祖母已經把自己的女兒害死了,逼得她自殺,她依舊覺得自己沒錯,還繼續想要把她自私的慾望寄託到孫女身上,逼着孫女上各種培訓補習班,想要讓她名揚世界以滿足自己的慾望。這能說是愛孩子嗎?這是愛自己愛成就愛地位但絕不是愛孩子。

然而影片中也清楚地告訴了我們,如果你一味地只在乎你的成就你的慾望而不管孩子的真實想法和感受,最終你會得到什麼:女兒自殺,自殺前還故意把自己能名揚世界的成就藏起來,囑咐弟弟要等到母親死了才發佈,以此來報復母親。

你瞧,其實害人終究害己不是?哪怕你害的人是你的孩子……

影片中的小女孩很幸運,有真正愛他而且很有智慧的舅舅,要不然難保她不會重蹈自己母親的覆轍。但是很多人沒有她那麼幸運,所以很多青少年在自殺。

有時候我總是覺得很不公平,父母可以選擇生孩子,可是孩子卻不能選擇要不要出生或者要出生在哪一個家庭。就算是這樣,還要一直被自己的父母說:生你還不如生塊叉燒。其實我是很想反駁的,那有種你別生啊!

另外,我發現“城裏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進來”用在這部影片也挺合適的。普通人家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獨特一點,而天才家的父母卻希望自己的孩子和普通人一樣。人生處處是圍城啊。

《天才少女》觀後感2

衝着美隊CE去看的這部電影,很小清新,有點文藝,是一部溫馨爲主,又很難去定義它是屬於什麼類型的電影?

勵志,不可能。雖然主角是大人和小孩,但是小孩是一百萬裏纔有一個的天才,不是靠努力獲得成功的例子啊

家庭溫暖向,更不是了。弗蘭克和母親伊芙琳之間敵對冰冷的關係讓人心寒,瑪麗的身世甚至可以說是其上一代人關係不好的直接結果。儘管對天才少女的同樣是天才的母親正面描述甚少,還是不難看出其一生並不平順的坎坷的經歷,在外祖母的眼裏學術高於一切,我甚至覺得伊芙琳並不比瑪麗的那個甩手父親好多少,她對瑪麗的關心也多是出於對學術的熱望,否則在之前的數年,她和外孫女又何以從未相見?整個影片展現的弗蘭克的原生家庭就是一種亂糟糟的不正常的感覺。片尾甚至有某種暗示,其實弟弟在數學方面的造詣可能不低於姐姐,但是過於叛逆所以後來去當了哲學老師?

以弗蘭克爲中心,他的家庭本質是支離破碎的,但他和小侄女瑪麗這個"小家"卻是完美而溫暖的。整部影片的故事其實很小,概括起來就是"給小孩她真正想要的,不要代替以自己覺得什麼對她是好的"。弗蘭克起初很堅定絕不想瑪麗走她母親的路,"做一個普通的小孩",但是當瑪麗進入普通小孩都要進入的教育系統,他又不堅定了,甚至變得對自己產生了否定,讓人唏噓!情感和世俗倫理之間的矛盾掙扎,也是本片的看點。幸好後來也是因爲瑪麗,弗蘭克作出了人情意義上的正確的'選擇看完驚歎於家人對一個人的影響,我甚至猜測如果不是要撫養小侄女,弗蘭克的境況可能會更糟吧。

《天才少女》觀後感3

這周看了天才少女電影,實在好看。主要講了一位漂亮聰明具有超人數學天賦的小女孩瑪麗和陪她長大的帥氣舅舅弗蘭克。小女孩遺傳了她母親的數學基因,她媽媽是數學家但是年輕時就自殺了。

以下對幾個小片段表達自己的想法。

環境真能塑造人。其中一個片段瑪麗爲同班同學報不平打了11歲的孩子流鼻血。在一個調查中她說每週六固定和舅舅看格鬥比賽,這就解釋了爲什麼她小女孩能把比她大的孩子打到流血的原因。雖然弗蘭克不是爲了包庇孩子,她爲了幫助其他同學打抱不平,只是方式不對,其初衷是好的。如果弗蘭克把錯誤歸於瑪麗,在她心中的正義可能泯滅掉了。

中西方教育的不同:尊重孩子的想法。其中一個片段瑪麗問上帝是否存在,弗蘭克實話說不知道,他有自己的看法,有可能是錯的,所以爲什麼要毀滅他人的想法呢。弗蘭克很尊重瑪麗的觀點和想法,而不是把自己的經驗強加在瑪麗身上,就憑自己走過的路比她多。瑪麗或許還小,但是她至少可以保留自己對世界事物的想法,至於結果是好是壞,她可以自己經歷體會。

若是一些中國的父母,處於對孩子的保護,少走彎路,會把自己的經歷經驗告訴孩子該怎麼做,該走哪條路,若不把自己對的方式方法告訴孩子,還有誰會這麼善意對待孩子呢?或許這兩種教育沒有對錯,只是觀念想法不同而已。

瑪麗具有超人的數學天賦,對於她的上學問題,弗蘭克和她外祖母有很大的分歧。弗蘭克希望瑪麗能夠像其他小孩正常的上學,跟同學相處做朋友,過一個小孩該有的快樂的童年。而不是跳級參加各種數學課程。

沒人喜歡自作聰明的孩子。記得笑來老師的欄目也說過,沒人喜歡被動證明自己退步,不如他人,更何況是一位頗有學問的老師被小朋友證明。

電影中明明是老師自己的數學題目有誤無法解答,老師卻得意的嘲諷,你們認爲具有數學天賦的小孩也不過如此,瑪麗最終在外祖母的問話說了原因。想想有時成年人真的很自以爲是,連小孩都知道尊重大人,而不是傲嬌地炫耀自己的天賦。

《天才少女》觀後感4

生活需要各項平衡的。

只攻學業/事業,沒有了家庭親密關係,會讓人絕望到自殺。

只沉溺於親密關係,忽略事業發展,會覺得自己無能自卑,經濟吃緊,最終難以爲繼。 事業和關係都有一些,平衡發展,比較可持續。 當一個人有某個優勢時,會很容易偏激的無限使用這個優勢,造成生活的其他項缺失不足。

不平衡的發展,總會使人無法從別的項裏得到供給,最終力竭停滯。

這個有數學天賦的女孩只攻數學,缺少關係的滋養,致使心靈乾枯、崩潰、自我了結。

生活相對論裏面那個只畫恐龍的男人,也是所有精力都在專業上,不注重維護親密關係,生活一定會走的艱難。

鄭鈞也在節目中苦澀的表露出來對過去只攻事業,忽略家庭的悔恨。如果當初能明白這一點,拿出一些時間和精力去平衡一下,可能今天不是一個大紅大紫的人,但一定有相對順暢的人生。

所以人生是需要均衡的。哪怕走的慢一點,掙的少一點,也要兼顧家人,愛人,親人,朋友的關係培養。

金錢,健康和內心能量,這些共同維持了人生能持續走下去。不會停滯,不會走到無路可走。可以高興的走下去,一直有動力的走下去。

《天才少女》觀後感5

小女孩瑪麗從開始就展現了她數學的天賦,和跟其他同齡小朋友的格格不入,這是感覺周圍都是的厭煩感,可是我贊同舅舅的做法,雖然她的知識已經超過同齡人甚至成年人,但是她只有7歲而已,需要去學會相處,解決人際關係的問題,她可以爲弱小挺身而出,打了欺負小孩的大男孩,也坦白了自己的真心話,接受了原來這羣自己厭煩的小孩,他們身上也有閃光的地方,比如承認的那個小孩做的動物是最棒的。

可以看出小女孩在開頭會讓人感覺冷漠沒有耐心,但是舅舅用女孩在乎的貓貓成爲女孩的榜樣,希望女孩想貓貓一樣不會傷害那些鳥。在爭奪撫養權的過程中,女孩對於親生父親對自己不聞不問很傷心,舅舅沒有過多言語的安慰,而是去醫院讓她自己見證自己的出生時,親是像他們一樣開心興奮的,而不是作爲拖油瓶嫌棄的存在。

在把小女孩寄養到別人家,和舅舅分別的那段,讓我莫名想到了另外一個《我是山姆》那部的父愛稚拙但是真誠和簡單,是打動我們的關鍵。這場分別小女孩的哭泣真的心酸,一種不理解欺騙但是又捨不得分開夾雜的生氣。當然最後舅舅終於把小女孩接了回來,外婆也拿到了那份證明過程,當她知道這個真相的時候,她終於回到了那份母親的角色和心情吧。

最後小女孩和舅舅在一起長大,學着自己喜歡的數學,也沒有失去孩子的童真,真好!

在家庭裏,父母是重要的存在,缺一不可,但不是不缺就沒問題了,爭取做個合格的父母,拋卻自己原生家庭的傷害,變成更好的自己,教育更好的下一代。

《天才少女》觀後感6

這還得從姥爺生病住院開始,在醫院待着,閒的無聊,就去醫院對面網吧上網,遇見一個比我小六歲的男孩大概讀八年級吧。他告訴我一個看經典電視劇和電影的網站。纔有機會看到這部電影。

在這個電影講的就是一個天才少女的事,大部分的情節是他姥姥和他舅舅爭奪這個天才少女,其中還有他舅舅和他老師的故事。他舅舅想讓她和一般小孩一樣上學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他姥姥想讓他繼承他媽數學家的遺志,繼續論證一個千年猜想難題。

事實上他姥姥是一個專橫的人,是一個英國人,當然做事也是英式的。他的舅舅是波士頓大學的教授助理,他媽媽是一個數學家,當然兩個都是天才,因爲他的姥姥姥爺就是天才,他的舅舅敢於反抗,去當了修船工,在所謂的蚊子蒼蠅的大農場居住,他的媽媽得了精神疾病自殺了。其實他的媽媽已經證實了那個難題猜想,只是對自己的母親有一種憎恨吧。讓他舅舅在他母親死後再發表這個他的論證。這個對天才少女的爭鬥止於他舅舅將這個論證拿出來換回了天才少女的撫養權,他舅舅認爲拿出來這個他的母親就會去發佈,並且維護沒有時間顧及這個少女。

這件事的結果就是,這個孩子上課在專業的數學課堂上,平時就是和其他小朋友一樣相處。

我父親的觀念是“兒孫自有兒孫福”我感謝我的父親,因爲他讓我知道自己的路要自己走,自己的世界要自己開拓,我的所有決定他沒有否認也沒成承認,他不會告訴我前邊有個坑,因爲他知道只有我自己真正知道那有個坑,纔會再次遇到它的時候去繞過他,他只需要告訴我正確或者錯誤就可以了。我們沒有瑪麗的天賦,瑪麗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我們不知道;或許瑪麗姥姥的路是正確的,或許瑪麗舅舅的路是正確的,但是都不如自己去走要正確,因爲他們不可能陪伴一輩子,指導一輩子。

的確,瑪麗是個天才,但是在學校的數學課上他感覺很無聊,卻大膽的承認那個他一直不喜歡的小男孩做的手工作業比他好,還讓同學爲他用力的鼓掌;那個男孩被其他男孩欺負時她勇敢的出頭。可以看出瑪麗是一個勇敢,聰明的小女孩,相信自己走的路更踏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