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後感

中學生的威尼斯商人觀後感

觀後感1.78W

中學生的威尼斯商人觀後感

《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亞早期的重要作品,是一部具有極大諷刺性的喜劇。劇本的主題是歌頌仁愛、友誼和愛情,同時也反映了資本主義早期商業資產階級與高利貸者之間的矛盾,表現了作者對資產階級社會中金錢、法律和宗教等問題的人文主義思想。下面爲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關於中學生的威尼斯商人觀後感,請您閱讀。

中學生的威尼斯商人觀後感1

少年時對《威尼斯商人》的印象,來自教科書的教條式灌輸,無非是一個講述正義的小夥伴們用智慧戰勝壞人並順路歌頌友誼的簡單故事,看過這部電影才知道,在華麗的辭藻外,莎翁之所以是莎翁的理由。

小孩子善惡觀都是簡單的,黑白分明,好人壞人一清二楚,可能就算知道故事原貌也不能理解某些深層的灰色。歐洲人肯定不樂意承認自己是加害者,他們會想當然的曲解掉這個故事,最後走樣的版本隨着他們的腳步流傳開來。

這部片子從看到安東尼奧無緣無故朝夏洛克身上吐口水開始就讓人察覺到不一樣的氣息了,再加上後面數處對安東尼奧和巴薩尼奧是基友的暗示,以及帕西諾演技的貢獻,纔有這麼部如其他影評所說般“最接近原作”的《威尼斯商人》。

一部作品,主角報仇成功,哪怕用的是殺戮等非法手段,比如《生死狙擊》最後“王法淪喪,我爲天道”的個人審判,我們也讚揚他的忍辱負重他的英明神武,但這種待遇只有主角纔有,因爲我們從主角的視角看一部作品,有最多代入感,而人認爲自己正確的天性會通過這種代入感,讓我們常常站在主角一邊,而主角對立者的復仇,總被“觀衆”這種羣體天生就有的“雙重標準”無端醜化。

夏洛克也許不是個好人,不過肯定不是個壞人,歸根結底他只是個可憐人:生活在那樣一個猶太人被迫害的時代,沒有尊嚴、沒有地位,沒有權利,養個不孝的女兒還偷了自己的錢跟人私奔了,只不過如一個正常人般動了一些想報復仇人的壞腦筋,最後卻被一羣虛僞的弄得身敗名裂。

其實我覺得夏洛克並非沒有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取勝之道,只不過他可能不夠急中生智或者不夠狠。事件發展到最後就是比誰更狠,不是要夏洛克去割肉但是不準多不準少不準讓人死嗎?我是夏洛克的話,好啊,我就去割割看,萬一不小心弄死了,我再賠命嘛。等到我的刀子離安東尼奧的心臟只有一公分的時候,女人們一定會妥協的,鬆口同意還款方案甚至讓重掌談判主動權的夏洛克獲利更多。但是實際上夏洛克先慫了,豁不出去的他感到無計可施,只能跪在地上乞求寬恕,所以他輸了。就像兩人拔河,關鍵時刻先泄氣放手的人受傷更多。

總而言之呢呢,這個故事不是簡單的“基友智鬥奸商”而已,它有更多的融入時代背景,反應當時的宗教和民族衝突。我們往往會落入“作者有立場”的窠臼:既然不是講歌頌智慧和正義的簡單故事,那麼是莎翁在爲猶太人訴苦平凡嗎?或許兩者都不是。我認爲這更多是在一個故事中,如實反映當時的社會生活制度、歷史、文化和其中存在的壓迫、歧視,讚美善,也正視自身的惡,不偏不倚,傳達出“社會中人與事都善惡交織而非黑白分明”。另一方面,多處充滿曖昧意味的細節所暗示出的“安東尼奧和巴薩尼奧是基友”這個設置也進一步印證“人物是灰色”的,因爲在中世紀的歐洲,同性戀是大逆不道、應該被絞死的嚴重罪行。在當時的價值觀體系之下,這樣的設置傳達的是,看似站在道德制高點的主角等人,同時也是品德低劣的犯罪者。

甚至可以有些老生常談的提到2戰,希特勒只不過把一直想做但沒敢做的事付諸實踐了而已,最終他卻因爲戰爭的失敗淪爲歷史與衆生之惡的替罪羊,而曾經的迫害者搖身一變,紛紛打扮成正義的化身和弱者的夥伴,高高坐上紐倫堡的審判臺。

中學生的威尼斯商人觀後感2

多少年來,在我的心裏一直有一個解不開的疙瘩。爲什麼從小到大,無論是上街買菜還是跟小朋友出去玩,頭上總是要戴着那愚蠢的小紅帽。無論春夏秋冬,無論年紀,都要像個小丑一般,走到哪裏就被笑話到哪裏。後來我憑藉自己天生的商業頭腦,賺到了無數桶金。可是即便是富有也並沒有讓人刮目相看,我不得不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爲了提高自己的地位,和其他人和諧相處,我不惜把生意的辛苦所得借給那些所謂靈魂高尚的窮人。而那些窮人不但不知道感激,竟然還叫我惡毒的高利貸者。我早已習慣他們的唾棄了,我年事已高,如今只想和唯一的女兒過平平安安的生活。

事不如願,傑西卡,我唯一的女兒,這吃裏爬外的小東西居然捲走了我的鉅額財產,哦,那些可是我養老用的,跟一個叫洛倫佐的小白臉跑了!我的心徹底碎了。一切似乎到了崩潰的邊緣。我憎恨把我的一切奪走的人,我要報復,沒有人再可以侮辱我。

就在這時,我得知了那借了三千金幣的安東尼奧的船在海上失事了。這是個多麼驚人的消息!終於有機會向他們復仇了,這機會可謂是千年等一回啊。安東尼奧,你這個仗勢欺人的小雜種,從來不知道尊敬我這個老年人,還瞧不起我的信仰,更重要的是你是拐跑我女兒的那個小白臉的朋友。哈哈,你別以爲沒人知道,你還是個gay呢。我只要你胸前的那一磅肉,你應該感到知足。因爲我沒揭穿你,你的行徑比我好不到哪去。

可是那年輕的法官鮑西亞小姐,你美麗的外表也藏不住那邪惡卑鄙的內心。我承認你聰明,可是我已經答應不要一磅肉了,只要罰金,甚至只要本金也可以。而你呢,蛇蠍女人,你竟然連我最後的棺材本也不放過。陪給安東尼奧一半,充公一半。

不!沒有人憐惜我。我本可以不把這事置之公堂,可我只想要一個安慰獎,一份正平公正的待遇罷了。我要以我猶太人的身份挑戰你們的法律,讓我們被壓迫的幾百年來的同胞揚眉吐氣一次。就一次,就判給我吧,也許我沒有真的想要割他的肉呢。結果我輸了,輸得徹徹底底。

我走了。我連最後一點財產和房子都沒能留給我的同胞,一併給了你們,我只希望你們善待我的女兒。

中學生的威尼斯商人觀後感3

最近愛上了一部電影《威尼斯商人》,覺得在名著改編方面,這部電影算是不錯的。

首先是臺詞,以前看過原著,但每次都看不下去,主要覺得廢話太多,半天進不去主題,實在欣賞不了他老人家那麼華麗的文風,也很難以想像這些話正常人說出來會是什麼樣子的,但電影中演員臺詞全是原汁原味的原著臺詞,說出來感覺很自然,絲毫不做作,同時也刪減了大量看似沒什麼用的插科打諢的臺詞,在大量保留原著風格的同時又提高了劇情進程。

然後就是夏洛克這個人物形象,上中學的時候無論是語文課還是英語課都學過《威尼斯商人》,記得語文書裏評價安東尼是“正直、無私、高尚”,評價夏洛克是“吝嗇、卑鄙、兇殘”,但我內心總覺得夏洛克似乎沒有評價中的那麼壞,甚至有點可憐,但當時我以爲是我的想法比較奇特罷了,直到看了電影后才發現,不止我有這種觀點。電影一開頭就用字幕介紹了猶太人當時的生活背景,我才知道原來猶太人不允許擁有私有財產,後來查很多資料又知道猶太人找工作也備受排擠,通常是最後一個被僱傭,第一個被解僱的,無奈之下只好從事高利貸工作,而正好是不能從事放高利貸的,因此很多猶太人都選擇放高利貸來致富,想想也沒什麼錯,你把我的其他路都堵死了,找工作又怕我和你搶,那正好你們不放高利貸,我們放嘛,但這種行爲卻遭到了的唾棄。

夏洛克的形象也不是小丑的形象,倒更像一個忍辱負重飽經風霜的老者,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安東尼和巴薩尼奧找他借錢時,他坐在桌旁,說“well,it nowappears you need myhelp.”時,輕蔑、高傲、仇視、得意幾種感情在他臉上調和出了一種難以捉摸的表情,給人感覺是好戲就要開始了,後來在網上一查才知道,原來夏洛克的扮演者阿爾帕西諾就是電影《教父》中教父的扮演者,在這段中還真有點教父的霸氣。在原著中翻譯者在夏洛克的臺詞上用了太多的感嘆詞,使我覺得夏洛克應該是個一驚一咋的小丑,而阿爾帕西諾扮演的夏洛克在整個電影中,表情都很凝重,我從他的臉上看不到他真實的感情和正常的喜怒哀樂,覺得這個一臉凝重滄桑的老人確實是一個承受了深重災難的猶太人,夏洛克在整個電影中爲數不多的幾次情緒爆發都很出彩,一次是他得知女兒拿自己的綠松石戒指換了一個猴子後咆哮道“Howdare it!”原來那隻戒指是自己妻子送給自己的定情物,從這時起我第一次發現,原來這個這個一直被評論家扣上“只愛金錢”的“吝嗇鬼”帽子的人物,也是有親情的,他不是隻是個高利貸者,他還是個父親,是個丈夫。第二次感情爆發就是他那段最精彩也最經典的“拿來釣魚也好,至少可以出出我的氣……猶太人就沒有眼睛嗎……”的演講,跟原著一個字都不差,他那沙啞的聲音和抑揚頓挫的語氣實在叫人震撼。第三次就是最後在法庭上安東尼寬恕他,但要求他必須改信時,他兩手緊緊握住胸前的猶太標誌,嗚咽地哭泣着,茫然地四顧着,最後步履蹣跚地消失在擁擠的人羣中,任憑別人扯下自己頭上的黑頭巾,影片結尾夏洛克孤獨地站在猶太教堂門口,看着從前的同胞們走進教堂之後,教堂大門緩緩地關閉了,那一刻,他不僅失去了女兒,失去了財產,更失去了自己的信仰。

順便再說說對夏洛克的女兒傑西卡的處理,原著中有大量的她和羅倫佐打情罵俏的情節,但電影裏都沒有表現,只挑出來其中一個傑西卡比較憂鬱的仰望星空的情節,來表現傑西卡私奔後對父親仍有隱隱的擔憂,並且在影片結尾傑西卡從貝爾蒙莊園中跑出來站在湖邊久久地凝望,儘管我沒看出來她在看什麼,但鏡頭最後定格在了她手上,她手上依然帶着那枚綠松石戒指,並且輕輕地撫摩着它,這個情節是原著中沒有的,這恐怕是編劇一廂情願的好意,是在告訴觀衆,傑西卡並沒有賣掉戒指,在她的心裏還一直想着父親,這大概是最人性化的一個結尾吧。

從頭到尾,夏洛克的所作所爲都是可以理解的,於情來說,一個以前總啐他、踢他、罵他是狗的人來找自己借錢,難道還要好好的借給他?還不趁機整他一回!加上自己的女兒又跟私奔了,他還沒從失去女兒的悲痛中緩過來就得知了安東尼奧船隻出事的消息,新仇舊恨交織下的夏洛克自然變得偏執和瘋狂,定要從安東尼奧的胸口割下一磅肉來。於理來說,割肉還債是被公證過立了字據的,是合法的,用夏洛克的話說:“Ihanv the bond!”但夏洛克太天真了,他以爲法制在威尼斯是至高無上的,卻忘了他是一個猶太人,而法庭上的最高領導大公和扮成律師的波希亞全,這注定了他會輸掉這場官司,他們從一開始就拉偏手,在法律上沒理可說就一再要求夏洛克慈悲,一看夏洛克不吃那一套就開始玩文字遊戲,最後終於抓住什麼割肉不能流血的漏洞,其實鑽這個空子本身就說明方面已經理屈詞窮了,如果他們是光明正大的,拿法律說話呀?玩文字遊戲,算什麼本事。

最後,大公和安東尼奧還假惺惺地給夏洛克什麼寬恕,其中安東尼奧的“寬恕”最可笑:“公家只要沒收他的一半財產就可以了”(廢話,本來說的就是他的財產一半充公,一半歸安東尼奧)。

“而他的另一半財產,由我保管,只要他答應等他死後全給他的女兒女婿,我就滿足了。”(這跟沒寬恕有什麼區別?反正都是把錢交給你,有什麼區別,你可不得滿足嗎)

其實他們不寬恕夏洛克也是應該的,但大公還非得說那句最諷刺的“讓你看看我們的寬恕”,是,看見了,原來“寬恕”就是這麼個“寬恕”法。

中學生的威尼斯商人觀後感4

先要鼓勵自己一下,竟然一遍就拼對了題目,不容易呀,儘管我是英語專業。剛剛看完了阿爾帕西諾版的威尼斯商人,心情很是複雜。看電影的緣由主要是上英國文學選讀時老師給我們放了一小段,當時就被那個電影的開頭和阿爾帕西諾的精彩獨白所折服,然後就在土豆上看了。怎麼說呢,這部電影男人的部分是很有愛呀,好吧,我不正經了。

首先第一個震撼點在於兩個尼奧的kiss,是kiss哦。再加上安東尼奧深情的眼神,我堅決的認爲兩個人絕對有姦情,以前在看中文的劇本時,只是覺得安東尼奧怎麼這麼夠哥們兒啊。可是現在我覺得這不是友誼可以做到的,甚至在他要死的時候也只是要再見巴塞尼奧一面,而且也不是責怪他,而是希望他記得自己這樣用生命償還了這債務,還要巴塞尼奧向他的妻子陳述這一切,讓她來評判她的丈夫是否擁有一個真的朋友,這個用心,好吧,我想多了。到了最後,巴塞尼奧和鮑西亞走了,留着安東尼奧一個人在大廳裏,那落寞的神情呀,活像被拋棄神馬的。這時我自動腦補了他和夏洛克的不了情。

話說這個夏洛克,阿爾帕西諾真的將他演到一種極致,他不再是那個招人恨的大反派,而是一個有血有肉,被壓迫,被迫害最後失去了一切甚至是信仰的可憐人,或許這纔是莎士比亞的原意。怎麼說呢,這部電影中大量的莎士比亞式的獨白,有時候真的讓人覺得矯情,尤其是鮑西亞的那些,太做作。而裏面最讓我感到舒服的獨白就是阿爾帕西諾的獨白,順其自然有震撼人心,不知不覺的就被帶進了夏洛克的世界。他在市區女兒的雨夜裏四處尋找呼喚的樣子,都讓我有點恨那個私奔的傑西卡。總之阿爾帕西諾的演技實在是讓人歎服。

再說說這個巴塞尼奧吧,從心底深處我就很鄙視他。雖說他貴族出身卻沒有守住自己的財富,一直依靠着安東尼奧,甚至娶老婆的錢都是借的,然後爲了娶老婆把最好的朋友抵押給他的敵人,一個無時無刻不想要他性命的人,並以一個堂而皇之的理由,友誼,唉,攤上這麼個敗家朋友,安東尼奧你還是從了夏洛克吧,他儘管渣,但是也算是真心真意,只想要你的命,也沒什麼老婆。然後巴塞尼奧厚顏無恥的帶着別人的錢娶回美麗又有錢的鮑西亞,不過悲劇的是鮑西亞還很聰明,這一點雖然幫助了他但也爲他們之後的關係埋上了一個定時炸彈。然後安東尼奧出事兒了,巴塞尼奧又帶着自己老婆的錢去解救自己的朋友,最後又是靠着自己的老婆才把朋友救了。完完全全的空手套白狼呀,沒辦法誰叫人長得俊呀?!他對鮑西亞發誓若戒指離開了自己的手指,那麼自己的生命也不復存在,然後轉眼因爲安東尼奧得救而將戒指又交了出去,反反覆覆,是否莎翁在暗示所有的誓言都不可信呢?我不知道鮑西亞是否還可以幸福的和這樣一個男子生活在一起,不知道她會不會每天生活在一種不安之中,否則她怎會要求安東尼奧做擔保去讓巴塞尼奧發誓。這樣不是幸福吧。

整個電影的畫面給我一種文藝復興時期油畫的感覺,每個人的面目都很柔和,溫暖,一種不真實的虛幻。背景音樂是絃樂,用一種我知道名字的樂器,清越但是總是帶着一股子莫名的憂鬱與哀傷。所以總覺得這部電影並不是一部喜劇而是悲劇,每個人都悲劇。安東尼奧失去了巴薩尼奧,夏洛克失去了女兒、財富和信仰。巴塞尼奧好像是大贏家,可是他打破了自己的誓言,鮑西亞儘管嫁給自己愛的人,可是愛人卻將還未冷卻的誓言摔個粉碎,以後的日子是否還可以信任等待的是否是無盡的折磨。傑西卡好像是得到了愛人和財富,可是卻背叛了從未傷害過自己的父親,並終生不被得到原諒,這樣的人生她怎麼可能再幸福。

也許現實的生活就是這樣,沒有誰是大贏家,沒有誰可以說自己是完全沒有錯處。我們面對的是無盡的無奈和對別人的傷害,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

中學生的威尼斯商人觀後感5

自從講了莎士比亞寫的名著《威尼斯商人》,我的好奇心驅使着我一口氣讀完了整本書,讀完後我才知道原來自己認爲的,並不是全對的…

別林斯基曾說過一句話:“真正的朋友不把友誼掛在口上,他們並不爲了友誼而互相要求一點什麼,而是彼此爲對方做一切辦得到的事。”我想《威尼斯商人》這個劇本里的安東尼奧、巴薩尼奧這一對好朋友就證明了這一句話。尤其面對生與死的考驗,他們的友誼更顯得無私。我也喜歡鮑西婭,她高貴優雅,溫柔多情,她的機智聰明讓人佩服十分。她敢於機智果斷地與夏洛克進行鬥爭,最後以她的聰明才智爲朋友安東尼奧化險爲夷。

但讀完整個戲劇,夏洛克卻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既可恨,又使人同情,他是猶太人,四大吝嗇鬼之一,是猶太人,是放高利貸的。他唯利是圖,但他也是一個受歧視的猶太人,劇中他代表受壓迫的猶太人說的一段話一直令我難忘:“難道猶太人沒有眼睛、沒有五官四肢、沒有知覺、沒有感情、沒有血性?他不是吃着同樣的食物,能受同樣的武器傷害,同樣需要醫藥治療,冬天會覺得冷,夏天會覺得熱,跟一樣嗎?”他爲一個受苦受難的民族發出了不平的呼聲。讓人看到了猶太人內心的獨白。只是像夏洛克這樣的猶太人,他們都沒有把真是的一面“擺”出來,展現在人們面前的,自然就是那些貪財、刻薄的猶太人了。

可悲可嘆的夏洛克,它即代表着社會中尖酸刻薄的人,又代表着當時處於社會最底層的猶太人的可憐地位可是生活。若是象夏洛克活的那麼,孤獨偏激,毫無樂趣,那生活真是無法想象…,每個人對生活的看法不同,有人認爲友誼是最重要的,有人去把朋友拿來利用;同樣有人視錢如命,有人視爲糞土,可是,沒有錢又是萬萬不可的,所以這之間就有了人的差異。也鑄就了《威尼斯商人》,這部不朽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