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後感

愛國電影的觀後感【精品多篇】

觀後感1.4W

愛國電影的觀後感【精品多篇】

愛國電影觀後感 篇一

這天下午,我看了電影《絕境逢生》。這次,我破天荒地看電影沒打瞌睡,集中精力看這部影片,甚至含在嘴裏的糖化了都沒有發覺。因爲這部電影給我一種震撼。這種震撼,是發自內心的一股力量,一種本能,一種讚歎!

這部電影講的是抗日戰爭期間,我國幾位士兵護送美國一個女軍官(情報處的,來破譯敵人的密碼),到敵人總部破譯密碼,一路上與鬼子周旋的幽默故事。當然,爲了早日解放,途中一個村子裏的老百姓也與鬼子展開了拼死搏鬥,鬥智鬥勇,最終把日本人趕出了中國!

這部電影有很多搞笑情節,但我被一股力量壓抑着,怎樣也笑不出來。最後一幕漸漸變暗時,我想了很多。我想:如果沒有戰爭該多好啊,如果沒有戰爭,影片中賣魚老翁就不用在忙了2天才捉到的魚裏埋上炸彈,與敵人同歸於盡;如果沒有戰爭,影片中的鐵匠就不用連夜趕造幾百把用來和日本人打仗的刀了。如果沒有戰爭纔多好哇!可爲什麼世界上總有戰爭呢?就因爲有了戰爭,婦女們成了寡婦,孩子們成了孤兒,男人們把自我的血肉之軀拋在了戰場上,連姓名都不曾留下!我們厭惡戰爭,但我們卻不懼怕戰爭!當戰爭不可避免地降臨,我們要麼甘當戰爭的犧牲品,永遠的亡國,要麼就挺起胸來,打一個漂亮的翻身仗,成爲一個大國。中國人是謙和的,但絕不是懦弱的!

愛國主義電影觀後感 篇二

昨天我看了八佰這場電影,劇情開始當時的四行倉庫和英法租界只一河之隔,租界裏燈紅酒綠,賭場、戲院正常營業,街道上熙熙攘攘。然而就在河對岸團副謝晉元告訴大家:這裏是我們最後的陣地,也是我們的墳墓。

堅守在這裏的四百多人並不是想當英雄,也不想呈英雄,而是經過戰火的洗禮變成勇敢的壯士,致死抵抗日本侵略者。對岸觀戰的大學生看到戰士們的英勇戰鬥被感召,偷偷渡河要加入他們的隊伍。戰爭不是浪漫,而是用生命去拼搏。謝團長明知堅守就是死亡,但他不甘心,希望戰鬥能重新激發戰士們的信心,激發對岸民衆的抗戰激情。

他們都想活着,其中的人當了逃兵,把對生的希望刻畫的淋漓盡致,哪怕僅僅是四百號人,在這種情況下,毅然對外宣稱八百,明知道升旗會讓他們更早的死亡犧牲,但他們毫不畏懼,以一種坦然面對,這是在向這個世界證明,我們還沒有撤退,爲的就是喚醒中國人最後的希望與血性。

這場戰役我們輸了, baihuawen.c n但是這羣革命先輩以他們自身來喚醒了這個病態的國家,當我看到那個中俄混血的女人捐款時,她身邊伴隨着陣陣辱罵,她一句,我的父親也是中國人讓周圍啞口無聲,我在這想起了金陵十三釵,她們同樣的,爲了他人,爲了國家。無論何等身份,大家都在爲救國努力

所有的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在爲我們負重前行!——寫得真好。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所以我覺得我們得珍惜當下,對得起那些年那些人的犧牲。

愛國主義電影觀後感 篇三

置身於人潮洶涌的大街,聆聽着人世間妙曼的生靈之歌,我的心充滿了一種從所未有的感動與衝動。我閉上眼睛,想感同身受地體會在聾啞人羣體中那萬籟寂靜的世界,體驗那種無法用言語表達的痛苦,卻發現,淚水已經悄悄涌滿了我的眼睛。身爲一個耳聰目靈的健全之人,原來本身就是一件多麼值得慶幸的事情啊!

影片《無聲的河》生動地記述了一個夢想當歌手的即將畢業的師範大學生文治,由於聲帶長了息肉,不得不到一個聾啞學校實習。在實習的過程中,從未接觸過聾啞學生羣體的他,被這一羣有着豐富的內心世界,對生活充滿着憧憬與執着追求的孩子們所深深打動,由此也結下了濃厚的師生情誼,由最初的心灰意冷到帶着深深的眷戀,重燃雄心壯志而離開……

看完影片,我被這羣身殘志堅的學生們所深深震撼。面對生活中不同程度的挫折,他們沒有選擇逃避,沒有在自怨自艾中磨光自己苟且的生命。而是以一種無畏的生活態度勇敢地面對着。爲了實現胸中燃燒的理想,他們披荊斬棘,在無聲的世界裏艱難地摸索着,執着無悔地追求着。他們衝破了來自社會、家庭、個人的種種阻力與磨難,展示着生命的頑強與對生活的質樸而強烈的愛與追求。把青少年生涯演繹得異彩紛呈、跌宕起伏。他們本身就是一首可歌可泣的讚歌。

拿破崙曾說:“不可能,只有在愚人的字典裏找到。”是的,只有執着,只要執着,美好的願望都有實現的可能。片中中國第一聾探徐則明以自身的經歷闡釋了這一道理,“別人用了十小時,我就用十八小時補回來。”不是嗎?正是由於執着,這一羣聾啞學生以正常人的身份參加新人舞蹈大賽而奪得一等獎!正是由於執着,聲帶里長着息肉的文治依然出版了暢銷唱片!荀子云:“契而不捨,金石可鏤;契而舍之,朽木不折。”當患嚴重眼疾的真人扮演者薛天南微笑着迎接城市裏的第一縷陽光,“聆聽”花開的聲音,在巨幅白牆上潛心描繪自己的畫家藍圖時;當嫉惡如仇的張徹在擒拿小偷往派出所途中反被歹徒誣陷而被捉,然初衷不改……呵,我的眼淚奪眶而出,他們的執着精神深深感染了我。艱難困苦,玉汝於成!

韶華易逝,青春難再。人生豈能閒置?

無聲的河,就像一股悄無聲息的清流,盪滌了同學們的心靈,磨礪了大家的心志,給予了我們極大的鼓舞。他喚醒了胸無大志、虛度時光、渾渾噩噩的同學,讓他們找不出不思進取的理由;他給了那些目標遊移,朝秦暮楚抑或是隻會豪言壯語、眼高手低,在苦難面前一籌莫展的同學以當頭一棒!

人生幾多風雨,等閒一笑間。屈原說:“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看吧,自古英雄出少年!來吧,莫讓年華付水流。讓我們就從今日起,讓我們揚起理想的風帆,以執着作槳,用這至真至純的聾啞人羣體爲榜,堅持不懈,風雨兼程,乘風破浪,在漫漫的人生征途中擦亮最絢燦的智慧之花吧!

愛國主義電影觀後感 篇四

今天,我觀看了電影《地道戰》,它主要是講:1942年到1944年那幾年,日本侵略軍在冀中平原上“大掃蕩”實施了三大策略:“殺光、搶光、燒光”。冀中人發由於軍力不足,不能對抗敵人,就創造了新的鬥爭方式——地道戰。創建地道戰以後,敵人就往裏面攻擊,想方設法地破壞。但是聰明的冀中人民又想到了很多妙法來防備,敵人沒有得逞,他們既怕又恨,但又對我們沒辦法。在地道里作戰時,民兵隊長高傳寶利用人羣來傳播消息,使隊長的意思能傳播給人羣。人們有了地道戰,敵人的“掃蕩”粉碎了,冀中人民取得了勝利。

觀看這部電影的同時,我一直在想,爲什麼古代的中國人民如此聰明,而現在的中國人卻如此地脆弱無能,就拿諾貝樂獎這個事例來說吧,在外國已經有很多人得了諾貝樂獎,但我們中國卻只有幾個人獲得了諾貝樂獎,真是天壤之別啊!這是什麼原因呢?我們中國人並不比別人笨,爲什麼會這樣?告訴你吧,因爲我們中國人不懂得合作,只懂得爲自己爭權謀利。我們回想一下《地道戰》吧,如果他們不合作,能修建成地道嗎?如果他們不合作,能想出防毒方法嗎?所以我呼籲大家不要再爭取權謀利了,你倒不如把爭取謀利的時間來爲國家作奉獻,這樣也許對你會更好。

同時,我也希望我們國小生好好學習,不要玩世不恭,好好學習,不要辜負大家對你的期望,長大爲國家做奉獻。以史爲鑑,珍愛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