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後感

隱入塵煙觀後感【多篇】

觀後感2.88W

隱入塵煙觀後感【多篇】

隱入塵煙觀後感悟 篇一

以馬有鐵夫婦的日常生活爲題材,反映了社會底層人物的艱辛生活和悲苦命運。但是它的主旨並不在於向人們展示窮人的生活,而在於挖掘人性的閃光點,卑微生命的偉大靈魂。這是遺落於塵埃的被慾望淹沒的人性之美。

貧苦的馬有鐵,沒有自己的房產沒有家,寄宿在三哥家中,成了他家的免費長工,給他們幹了許多的苦活累活。因爲侄兒要結婚,他的存在成了多餘,於是,有人撮合,將同樣多餘被人嫌棄的殘疾女人曹貴英嫁給他,在村中找了一處閒置房,組合了家庭,開始了新的生活。

本片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真實。劇中的場景,生活,語言都離我們很近,那些事似乎就是發生在我們身邊。因爲有真實感,纔會吸引觀衆進入劇情,融入主人公的生活當中,隨其命運而悲喜憂樂。

偉大不僅體現在轟轟烈烈的事業或經天緯地的才能,也體現在充滿煙火氣的生活起居之中。影片對於細節的把握很到位,劇情並沒有多少故事,肢體語言多於情節,人物性格的表現在於日常的舉手投足之間,在於一笑一顰之中。就在不知不覺中打動觀衆,留下深刻的印象。

奉獻精神是貫穿全劇的一條主線。爲三哥免費幹活,爲老闆三次獻血,無微不至地照顧妻子曹貴英。這些都體現了主人公的無私奉獻。而這奉獻的背後就是大愛,忘我的愛。這是卑微生命的偉大。

他貧困,但善良。他幫助別人不遺餘力。他珍惜他們的婚姻,幾次搬家,沒有忘記把那個紅紙喜字。他甚至牽掛築在他家屋檐下的燕子窩,搬家後,原封不動地安在新房的屋檐下。當記者問他搬進新樓房的感受時,他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的享受,而是飼養的畜牲的安置問題。在他心目中,那些驢,雞,豬,甚至燕子的生命和他一樣的重要。他幫助別人不是因爲愚昧,他不是癡呆傻,他們很能幹,耕地,播種,鋤草,收割,碾場,磨面,蓋房,養殖等等,樣樣他們都會做,一點也不遜色於別人,甚至他們還會用電孵化小雞。他們把所有的聰明才智都用於改善生活的勞動上,而不是用於求助或騙取。

作爲弱勢羣體的馬有鐵,應該是社會賙濟的對象,但是他自食其力,不依靠別人,不求助政府,不怨天尤人,不羨慕嫉妒。他相信,通過自己的雙手,可以改變生活的狀況。他從編草蓆,倒泥坯做起,一步一步的幹,建起了自己的家園。勤勞給了他回報,他豐收了糧食,飼養了雞,豬。他和妻子相互關愛,相濡以沫,他的家充滿了生氣和歡樂。他們認爲是人就要依靠自己,自立自強,這是做人的本分。

他們貧窮、弱小,但他們活得有志氣,有尊嚴。他不沾別人的便宜。賒欠了化肥、種子,要償還;借了別人的十個雞蛋,要償還;穿了別人給買的衣服,要償還。在他身上,我們能看得見他生命的光輝,感受到他精神的溫暖。

貧窮的他,並不是昏昏噩噩的活着,得過且過,延續生命。面對困難,他們不氣餒,不退縮,勇於面對,迎難而上。他對生活充滿着希望,有自己的理想,積極樂觀。他不知疲倦地幹活,希望多打糧食,想把包穀賣掉,買臺電視,還想到市裏去看看,給妻子看病。他們一邊種玉米,一邊談論把腳印種在地裏的想象,浪漫而有趣。他們用麥粒在手上壓花紋,用草編驢子,野外烤魚吃。這些都顯示出他們熱愛生活,追求美好,內心光明燦爛。這是生命的本色,也是生命的閃光點。

但是殘酷的現實擊碎了美好的嚮往,有一天生病的貴英去給田頭的馬有鐵送飯,突然頭暈倒,掉進河裏淹死了,喪妻之後的馬有鐵萬念俱灰,生無可戀。他賣掉所有糧食,還清了所有的欠債,放生了陪伴他半輩子的小毛驢,然後,喝農藥自殺。

活着,有富貴貧賤之分,但死亡對每個人是平等的。

在塵世中卑微如螻蟻的馬有鐵夫妻,生命的歸宿就是一縷塵煙。活着,微不足道,死了,銷聲匿跡。但是,他們留給人們太多的思考,顯赫而尊貴的人沒有做到的,他們做到了。他們的存在總給人一絲溫暖。也許,他們從來沒有想過活着的意義,但是人生在世,如果沒有給他人和社會帶來些許的利益,寄生蟲般的活着,甚至損人利己,貽害他人,那麼,生命還有什麼意義呢!至此,我突然想起來了作家張發海的一段話:“在這個世界,你窮,並不代表你懶,而是你賺的錢太乾淨了。當人上了年紀,尤其是看透了世事滄桑之後,纔會徹底明白,世道,是物慾橫流的世道。而不幸,那是老實人的標配。”

我想,如果有天堂,像馬有鐵一樣的人一定能夠進入天堂的,因爲,天堂不是爲富貴人準備的,是爲高尚者開設的。

隱入塵煙觀後感悟 篇二

含淚看完了電影《隱入塵煙》,此刻夜已經很深了,我的心裏久久不能平靜。仔細咀嚼那份無邊的苦,認真品味那種無言的愛。

全劇沒說苦,卻都是苦,全劇沒有一句愛,愛確已深入骨髓。

能感動人心的永遠不是語言。影片的場景是黃土,麥田,曬場,打土坯,驢……濃濃的大西北方言,一個小山村,一間土胚房……習慣了鋼筋混凝土澆築的高樓大廈,望着這樣的農村,如此貧窮,猶如站在陽間看陰間。

一個大小便失禁,生活勉強自理的女人嫁給了農村的一個老單身漢。從此,他們開啓夢想重塑家庭生活。在這兩人建造的小世界裏,不需要鬧鐘,不需要手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播秋收,就像我們的祖先在幾千年前所做的那樣。

兩個苦命人,相互成爲了對方的牽掛與希望,關愛點燃了生活的熱情,惺惺相惜彼此守護。麥子熟了,房子蓋好了,玉米掰完了,雞也下蛋了,豬也肥了,當一切都好起來的時候,希望卻沒了!

命運總是喜歡捉弄弱者。麻繩專挑細處斷,厄運專找苦命人,屋漏偏逢連夜雨,他們倆好不容易有個自己的家,卻又那麼容易就失去了那個家。

我無法接受這樣的現實,一個五十幾歲的人竟然是爲了緩解農藥的苦,生平第一次吃雞蛋。

勞碌奔波了一輩子,用勤勞的雙手辛勤勞作,像驢一樣只顧埋頭苦幹的苦命人,吃盡人間萬般苦,卻始終葆有一顆善良淳樸的心。爲了全村人的收入舍棄自我,一次次地獻出鮮紅的熊貓血。卻受盡白眼,倍受侮辱。衆生皆苦,而馬有鐵委實太苦了。一直生活在哥嫂的盤剝之下,200元錢就被一腳踢出門外。

一場滂沱大雨,差點讓擺在院子裏的土胚化作泥水。雨中的倆人相擁而泣,雨水和淚水交織在一起,這份苦也成就了倆人甜蜜的愛。

一生所求,不過溫暖與良人。

同病相憐的兩個人抱團取暖,愛入骨髓的真摯情誼令人淚目。瓶中的熱水換了一次又一次,焦急地等待只爲愛人平安歸來。手背上的那朵小麥花是那般生動形象,這是我愛你三個字,最笨拙的表達。

一條烤魚成了倆人的美味大餐,有鐵不怕燙手,把第一口魚肉遞給了貴英。每一次獻血,貴英都在用無比疼惜的眼神注視着這個不卑不亢的男人,小心翼翼地說:讓他緩緩……

村民說馬老四寵媳婦,恨不得把她拴在褲腰帶上。盛夏的夜晚,倆人睡在房頂上乘涼,有鐵真的用繩子拴住貴英,怕她不小心咕嚕下去。

故事的最後,她死在了給他送雞蛋和饃饃的路上,也帶走了他的心,死在了糧食成熟的秋天。唯一的一張婚照卻成了遺照,那張紅紅的喜字曾經跟隨他們一次次地搬家,每一次都是那麼鄭重其事地貼正貼好。

最終,他還了借來的兩袋土豆,還了春天借的十個雞蛋,還完了種子肥料錢,放生了跟了他一輩子的驢。然後他走了,帶着麥子花,和那隻用草編的驢。可能他也死在了她給他送雞蛋和饃饃的路上,死在了那個秋天。

有鐵戀戀不捨地望着那個草編驢,鏡頭裏的那兩株綠盈盈的草恰似這一對苦命的人,希望仍在,帶着這份特殊的印跡來生再見。

我的心裏原本空無一物,你來之後萬物生長,你走之後,便是一片荒涼!最後,塵歸於塵,土歸於土,也應了蘭亭序裏的一句詞:白頭並非雪可替,相識已是上上籤。

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兩個正直善良的人就這樣隱入塵煙,我在想他的那個三哥良心何安?利用弟弟貧困戶的身份花費一萬五在縣城買了房子,在老四死後又坐享其成分得了拆遷款,他真就一點也不愧疚嗎?人性的善與惡形成如此鮮明的對比。

苦出天際,愛入骨髓。我清清白白來,也將清清白白去,就像你乾乾淨淨地進我心裏,又要乾乾淨淨地進墳裏去。

我們每個人不過是人世間的滄海一粟,一生勞碌最終也是化爲塵煙,隱入滾滾煙塵,無影又無蹤。這是所有人的宿命。

善良的人最終落爲塵土,苦難終究沒能開出幸福的花蕊。沒有想到在大西北真的還有如此貧窮的人羣,我想此後定會倍加珍惜屬於我們的小城生活。

願好人一生平安,我還是堅信:好人終有好報。

隱入塵煙觀後感悟 篇三

很少有電影讓我看的這麼“難受”,不是貶義詞,是到骨子裏的疼,心疼,所以,我想寫寫我的感受:

首先,看之前我是看過點短視頻,說海清0片酬出演,經紀人嫌那邊村裏苦留海清自己拍攝,爲了拍這部片子海清瘦到歷史最瘦,並且回來後一直腰椎疼,我就覺得,這姐們拍的啥片子,得這麼拼,就想着看看,然後正好隨手一搜,家附近就有,並且是一小時以後開始,並且還沒人預定,包場,立馬就定了,然後收拾下溜達着出門。

一開始,剛看開頭,我心裏想到的是餘秀華餘老師,心想,就是殘疾女青年,找個年紀大點的光棍老頭,內心的預期是大概按餘秀華老師的情況來猜想的,老公打人,但是沒想到,老頭這麼善良,記得裏面有個場景,是去河邊打水,老頭特地把桶裏的幾個蝌蚪放回河裏,當時我的心就愣住了,這得是多善良的人呀,後來,海清說的一段話,讓我哭了半天,海清說,第一次見面的時候,三哥打了驢,老四就抱着碗出去陪着驢,給驢喂苞米,說那會覺得驢都比自己幸福,覺得能對驢都這麼好的人,一定不會對自己差,說自己在哥嫂家,住後院颳風下雨,說小時候因爲給瘋癲的村裏老頭吃的被哥嫂打的一個月下不了牀,得是怎樣的家人,才能這麼對待自己的骨肉親人。

關於老四:

1、一開始就覺得是個悶老頭,傻老頭,任勞任怨的被老三使喚來使喚去,說轟出去就轟出去,當免費勞動力還不落好,老三兒子結婚,爲了省僱車的錢,讓老四大早上起來去拉,最後還罵,嫌棄拉的慢;老三兒子的婚宴,連請老四都不請,說擔心他忙,給帶了一堆剩菜過來;老四蓋房子,老三也不過來幫忙;非讓老四認的城裏的房子,也是想着老四沒孩子,住城裏沒法養活自己,房子還是最後留給自己家;甚至最後老四的房子被推掉了,也是給老三的兒子1萬5的現金,要知道,老四臨死前,辛苦一輩子,手上也就是剩下2000多塊錢;

2、老四對海清,那是真的把僅有的都能給她,給她蒸好饅頭炒好菜再出門,她尿褲子也幫忙護着,把大衣脫下來給她披上,給她洗弄髒的褲子,從來不嫌棄,老讓她坐車上,幹活也儘量讓她歇着,攢錢蓋房,還要攢錢帶海清去城裏看病;還有麥粒的小浪漫;對於村民的“流言蜚語”,也不往心裏去;

3、老四對於抽血,從來不要任何回報,每次都是抽滿一箱子的血,甚至在自己那麼虛弱的時候,還想着村民,希望能早點給村民討回公道,而最後,海清掉進水渠裏,那麼多人都在旁邊,這些人又做了什麼呢?

關於海清:

1、殘疾+尿褲子+不能生育,在自己家各種被嫌棄和被欺負,被當成家裏的累贅,即使住在後院風餐露宿的;

2、相親的時候,在媒人看來,能有人要就感恩戴德了,還要啥自行車;

3、結婚以後,走哪被嫌棄到哪,因爲尿褲子,因爲窮,因爲殘疾;

4、老四是真心對她好,她也是真心對老四好,大冷天在村口抱着熱水等老四回來,抽血的時候拿自己胳膊希望不要抽老四的,儘量幫老四幹活,能做的都做了,第一個雞蛋,不捨得吃,非要給老四吃;

說實話,看完以後,我還挺心疼餘秀華餘老師的,如果她遇到的是老四,會不會是另一種人生。

我從小在農村長大,除了不養驢,電影裏乾的農活,我基本上都幹過,土磚的房子,我也住過,村裏的那些村民,我也見過,只是以不同的“表現形式”存在,像老四這樣的人,我們那邊也有,只是之前,從來沒有仔細想過,年少離家,所以距離故鄉越來越遠,這部電影一下子把我拉回了小時候,拉回來村裏,我看的不只是老四,還有我小時候村裏的那些生活,所以心裏很痛,從電影出來就趕緊去找饅頭,想吃到小時候的饅頭,想借着饅頭回到過去,可惜沒找到。

不管我走到哪,伴隨我一生的都是童年故鄉里的回憶,海清和老四,讓我想起了很多很溫暖很善良很樸實的人,讓我想要更加努力去守護和保護自己想保護的人,讓我更加去珍惜一份真摯的感情,這是一部“悲慘”,同時也是一部溫暖有力量的電影,我希望我身邊的人可以去看看,愛你們-

隱入塵煙觀後感悟 篇四

今天我想說一下熱映的電影《隱入塵煙》,看到朋友圈大家都在發,我很是觸動。看完之後,心情久久不能平復,內心好複雜,是因爲這部電影讓我們共鳴了自己那種無力感,真的好難受,意難平。

我好像哭了,也好像沒哭,那種壓抑的心情,一直持續到現在,這幾天我沒有看書也沒有健身,坐在電腦旁想寫下點什麼,鍵盤在我的敲擊下,文字打了刪,刪了打,不知道該寫些什麼。晚上,我吃了很久以來,因爲怕胖而沒敢吃的紅燒肉。

我看完電影的第一感覺是,整個電影就是編導內心的詩意載體。一個80後,構思了6、7年,寫了1年,拍了10個月,創作了這樣一部電影,似乎就是爲了治癒人心。

我們見過太多的愛情電影,脫離了世俗的煙火,只是一個架空的熱氣球,起起落落,隨風而去。故事很平常,人物很普通,也沒有離奇的情節。如果你沒有心情,看到一小半或許就走開了。

影片講述了在西北農村,兩個被各自家庭拋棄掉的農民——馬有鐵和曹貴英,組成了家庭。在日復一日的耕耘中,四季輪轉,春耕秋收,兩人相識、相知、相愛、相濡以沫和相依爲命,一年四季完美地呈現着,見證着他們的愛情。

女主人翁曹貴英,身體殘疾、沒有生育能力、有點弱障還患尿失禁毛病,跟哥嫂生活,住漏雨的棚屋。處境可想而知,在農村的婚戀市場處於最底層。

馬老四是村裏人口中的“沒有比你更窮的”大齡單身漢。就這樣,兩個“累贅”經人介紹走到了一起,互相溫暖!兩人一驢,就構成了一個新家的主心骨。

男的貧窮木訥老實,女的身患殘疾,原本沒有盼頭的日子,被彼此照亮!因舊房拆遷補助,不得不搬出借住的空屋。驢拉着板車上的全部家當,搬家。居無定所的馬老四決定蓋自己的房子。和泥,做磚,砌牆,全由他們兩個人出力,就這樣兩個人一起蓋了土坯房,有了屬於自己的家。

貴英對馬有鐵說,沒想到我這輩子也能有個家!他們倆過着樸實無華的日子,兩人三餐四季,平淡而美好,他們靠着自己的努力,日子一點一點地在變好。

他們種了苞谷,可以吃上一口熱乎飯了,日子好像就這樣安靜平淡地過着!貴英在新房子裏孵小雞,坐在土場吃麪,雞在腳邊轉,邊吃邊挑點給雞吃,聽夜蟲在四圍唧唧,真的挺溫馨的!這兩個被世界拋棄的人,卻成了彼此的柺杖,最後竟然在滿世界的不公中,顫顫巍巍地站了起來。

至於馬老四爲種糧大戶獻血那一段,讓人看後真是一種諷刺。純樸的馬老四無多話語,獻血就獻血唄,就像吃饅頭、喝水一樣是平常的事。說是爲了種糧大戶好起來以便還租戶的租金,這一點真是可笑。

馬老四,一個普通的平民百姓,在田地裏勞作就能悟出許多道理的人,有鐵的內心其實是很玲瓏剔透的,但是他選擇了善良,選擇了正直。同樣,貴英看起來笨拙、柔弱,也有一顆敏銳的心。其實,他們都是自己打着一把破傘淋着雨,卻還想把這把破傘撐給更弱的善良的人。

故事的最後,跛腳又易小便失禁的曹貴英死了,死在了給馬有鐵送雞蛋和饃饃的路上,死在了苞谷成熟的秋天。沒入黃土,隱入塵煙。農藥太苦,要用貴英的雞蛋壓一壓。

苦命人互爲光,貴英走了,也帶走了有鐵的希望,他賣了所有糧食,還完了欠下的所有人的債,放走了陪伴他的最久的驢,右手捏着貴英編的草驢,左手印着麥子花,死在了他和貴英剛蓋好的新房子裏,於世間無所牽掛,正如電影題目一樣,生於塵土,歸於塵土,從無所有到無所有。

影片中有句臺詞是這樣說的:他活了半輩子,沒捨得吃一個雞蛋,最後一次吃雞蛋是爲了壓農藥的苦!都說麻繩專挑細處斷,厄運專找苦命人!如果好人可以長命,如果苦難沒有降臨到貧苦人家,如果錢能流向沒錢的人那,如果愛都給了缺愛的人,世間大概就不會有那麼多意難平和苦命人了吧!

影片結尾的處理,讓我想到郁達夫小說《沉淪》的結尾。有點貌似吧。好似在控訴着什麼,讓人沉重,令人思考。這部影片的成功,我想它在於一種迴歸吧,對自然、田園、質樸、簡單、真實、愛情和人性的迴歸。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在這個塵煙中完成一個救贖,就如電影中的那個驢,勞累的一輩子,也該自由的了……

影片的最後,他們好像什麼都有了,又好像什麼又都沒了。全劇不提苦,卻苦出天際,苦的徹頭徹尾。全劇不談愛,卻愛入骨髓,愛得轟轟烈烈。全劇不提人性,但是處處彰顯人性,那不是在獻血而是在吸血啊!隱入煙塵處,來去皆隨風。炊煙漸起時,相守即是終。

塵歸塵,土歸土。啥都有它的命數,雞是,麥子是,苞谷是,人也是。——後記

隱入塵煙觀後感悟 篇五

之前一直都不太喜歡看這種類型的電影,因爲它過於寫實和沉重,會讓我難過,會讓我不由自主地聯想到自己的生活。無意中看到劇組的宣傳:整部電影,除了海清是演員以外,其餘的人皆不是演員,且大家對於這部電影的評價非常高,吸引我想要去觀看這部電影。

網友說:“全劇不說苦,卻苦出天際;全劇不說愛,卻愛入血液。”是的,有鐵和貴英之間傳達的愛是細膩的、價值觀是正確的、生活是淳樸的,人性是善良的,給處於“物慾”社會的我好好地上了一堂深刻的課。

馬有鐵(大齡單身漢)和曹貴英(殘疾人)本是各自生活中悲慘的獨立個體,家人想讓他們兩個組成家庭,共同生活,以此“擺脫”他們,減輕負擔。剛開始,他們兩個是陌生的,無言語交流,全靠眼神領悟和心靈體悟。他們之間的愛沒有用華麗的辭藻表達,全靠生活的點滴成全:貴英尿牀,坐在那裏一動不動,他默默起牀燒起火爐,只爲讓她夜間不受涼;有鐵被抽血,桂英坐立不安,只爲心疼他;貴英尿褲子,有鐵爲她買長衣服,只爲讓她遮擋屁股,活的有尊嚴;有鐵拉傢俱晚歸,貴英多趟懷揣熱水杯,只爲讓他喝一口熱水,暖身;有鐵借雞蛋,兩個人一起用燈光孵蛋,只爲讓生活過得更好;他們搬家,有鐵趕車,貴英永遠坐在車上;有鐵打水,貴英趕驢運水,一同爲新家奮鬥;有鐵用小麥在貴英手上印了一朵花,給了她浪漫……他們的生活是多麼的簡單,樸實,他們之間的愛是“無聲勝有聲”的,是細膩真摯的。通過他們的雙手和努力,終於讓貴英第一次擁有了屬於自己的“家”,也讓他們兩個共同擁有一個溫暖的家,成爲彼此的“依靠”。

他們雖然貧窮,但有自己的骨氣和價值觀,借用有鐵常說的一句話:“一碼歸一碼”,不貪小便宜,不佔別人便宜。有鐵計劃爲貴英買一件長衣服,奈何錢不夠,只能無奈轉身,抽血的那家人爲了以後能更方便的抽血,送了他衣服,有鐵說:“當我向你借的,150元”;向別人借了一袋土豆,承諾還兩袋就是還兩袋,放在別人家的門口;賣糧食的商家要算他1000斤,他就讓別人實際計算,不佔別人的便宜;別人不用他還雞蛋,他沒有一點猶豫直接放在別人面前,轉頭就走。儘管生活困難,但他們一直堅守自己的原則和骨氣。

儘管生活給了他們磨難,但他們一直都是那麼的善良和充滿熱忱。爲了拯救“欠債人”,收回欠款,村裏人統一意見,讓“老實人”有鐵去獻血。然而,“欠債人”抽了他的血,還嫌棄他“髒”,同時還要多次去抽他的血,每次都只有一頓飯的補償。遭遇這樣的經歷,有鐵都還在爲村民們爭取欠款;爲了省點搬運費,哥哥讓有鐵幫忙運輸傢俱,沒有任何的寬慰和體諒話,還嫌他回來的太晚,把“情分”當成“本分”;猶記得印象深刻的這一幕,村頭閒聊的一個婦女說:“有鐵,你現在有房有錢,真好嘞!”有鐵猶豫着轉身,欲言又止,但又轉身走了,不知道他此那時的心境是什麼?另一個村民卻道出了現實:“那讓你過他的生活。”然而那個村民立馬回絕了。可見,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在他們搬家即將要拆遷時,遇到一個燕子窩,擔心它們受到傷害和找不到家,他們驅趕它們離開和幫它們搬了一個新家。在多次搬家時,總會把“囍”字小心翼翼的張貼在牀頭,足以見得它是多麼的珍貴和幸福的。生命的最後,放生一輩子都在辛勤的驢子,無論怎樣驅趕它,也不離開,可見驢能感受到有鐵的“愛”。無論他人是多麼的“惡”,生活是多麼的“苦”,有鐵和貴英一直都是那麼的善良和對生活充滿了熱忱和嚮往。

他們的善良是可貴的,是高尚的,卻也是令人心疼的。他們相互扶持,相互依存,相互救贖,彼此給了生活的希望,成爲生命中的一道光。但好景不長,意外總是不期而遇,貴英因給有鐵送餐,意外落水“走了”,有鐵的“光”也消失了,生活再一次給了他痛擊,帶走他最爲珍貴的東西,他最後也走了,就像滿天黃沙中的一粒粒塵土,隨風飄散,飄散在黃沙中。

他們的一生困苦,卻也充滿了希望和愛。儘管這樣,他們都在努力的過着每一天,享受着生活,沒有怨天尤人,自怨自艾,更何況我們呢。人間走一遭,終將會變成那一縷塵煙,消散在人世間,何不好好的享受生活帶來的小確幸和溫暖身邊人呢!希望自己也能好好的過好每一天,熱愛生活。

隱入塵煙觀後感 篇六

《隱入塵煙》不是紀錄片,只是通過電影的方式向所有人展示出了兩個被世界拋棄的人,獨立於冷漠的人世間,他們惺惺相惜,彼此心疼,用愛和尊重換來一絲默默守候的希望。

馬老四爲了全村人的地租和希望,無償多次獻出自己的熊貓血,還被嫌棄髒,坐的地方都鋪上一次性薄膜,兩件大衣的錢還讓扣出來,接受者不知恩不感恩讓人心寒。等到日子好起來了,莊家成熟了,小雞長大了……貴英溺水身亡的河邊坐滿了人,臨了手裏還緊緊握着給馬有鐵的饅頭,馬有鐵最後還了1570塊錢,還了借的十個雞蛋,說到做到,從來不是一句空話,給幫助他的人送了兩袋土豆,放生了自己養了多年的驢,直到馬老四和貴英蓋的土坯房子被推倒,又看到了那頭驢……

正如網友評論“仔細看,他把他的驢放走的那一段,其實他不是老實,他活的很通透,他只是無奈向命運低了頭,他心中也有大愛,爲了村子裏面的人,只是他人微言輕,沒人會聽,他勤勞農活都會幹,房子自己也會蓋,他太看中親情,如果剛開始選擇自己一個人生活他不會在老三家過的那麼艱難。其實無論親情,愛情,友情,都是需要雙向奔赴的,不要傷害重感情的人,如果不喜歡可以拒絕,但是不能消耗和利用。來時清清白白,走時也乾乾淨淨。最後第一次吃的雞蛋居然是用來壓一壓農藥的苦瞬間淚目了。句句不說苦,卻苦到天際。句句不說愛,卻愛到骨子裏。全劇不說苦,卻苦出天際,全劇不談愛,卻愛入血液!”

看完後久久壓抑,真的特別壓抑,晚上睡覺失眠難受,塵歸塵,土歸土……假如,如果好人可以長命,假如,如果錢都流向了缺錢的人那裏,假如,如果愛都給了缺愛的人,我想世間不會有那麼多意難平和窮苦命的人了!

雖說人各有命,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但造化弄人啊,善良的人永遠都是那麼善良,他不想欠別人的,臨走前都想着把欠的東西全部還清,只能說這就是命運吧!聯想到自己身上,自己又何其有幸,內心忍不住拷問,生活的意義是什麼?自己又在追求什麼?《讓子彈飛》中有一句臺詞讓我感觸頗深“好人就該被人用槍指着?”這是什麼道理?現實當中此類情況比比皆是,時常就在發生諸如此類的事情,有倚老賣老、當變色龍兩面人的,有躺平擺爛的聰明人,當然也有發奮勤勞、任勞任怨的老實人,現實就是這麼個現實,但這是個病態的社會,不是個健康的社會,如果不重視這種情況,社會有可能都會土崩瓦解!在我看來,現在整個社會有可能比起魯迅的人吃人社會,有過之而無不及,我們作爲一個普通人,社會底層的人,究竟應不應該、能不能做到苦中作樂、坦然面對呢?這將是個大命題,而且也是道必答題,面對人性和現實的殘酷,如何做出正確的判斷,如何選擇合適的道路等等,這都將是我們需要面對的。

隱入塵煙觀後感悟 篇七

電影名是“隱入塵煙”,實際上卻“砸向心間”。在我看來,這是一部很有誠意的電影,概括起來,核心只有三個字:真、善、美。電影的主旨和表達以“真誠”貫穿始終,電影的主角“和”而“善”,電影的畫面美得平淡又講究,真善美相融相洽,又有所側重。我覺得導演等人很厲害,最厲害在於他很清楚自己想要表達的內核是什麼,並且以一種在大部分人看來有些難以置信的方式,堅持用心而樸素地表達了出來。

在電影剛開始的半小時,我還關注着由於周圍人過於沒有表情、語氣平淡而稍顯靈動和格格不入的海清;半小時之後便入佳境,我隨着男女主的生活情緒起起伏伏,早已忘記什麼導演的三姑六婆姨夫二叔與演員海清之間的差異。整個內容如此真實,我也沒有覺得它像一部紀錄片,不得不說演員們真的很棒,導演最棒,引領整個劇組達到預期。

內容平淡、真誠、真實,又不會讓人覺得枯燥無味。無論是馬有鐵的樸實,一輩子任勞任怨幫老三幹活自己卻一直貧苦,貧苦卻堅持不靠“勞動”所得都爲借,借必還;是老三一直“把他當作免費長工”在政府補貼分房時卻仍然幫他爭取;是張永福的兒子在他獻血期間給送了貴英兩件大衣在之後算賬時還是按錢折算回去。與周圍所有人相比,男主角馬有鐵顯得那麼的遵從“超我”,他在全片中唯一顯露出人類“自私的基因”的時候,只有在收麥時對貴英幫不上忙時的埋怨與推搡,可他又立馬向貴英服軟道歉。他對得起村裏人,對得起家人,更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可這樣的人卻過着麥穗般的生活,甚至在我們這些“小康”的人看來有些苦的生活。可是我想,他並不會覺得苦,他們心中,生活本就如此。自由?那是什麼東西?分量幾何?能換幾兩麥芽?

電影的鏡頭同樣樸實、平淡又講究。它樸實地平移或推進,沒有花裏胡哨或特效,真誠地記錄着自然的美景和人的生活,卻不失美感,還充滿細節。馬有鐵把新婚時貼的“喜”字隨搬家摘下又貼了一次又一次;馬有鐵和貴英用驢播種時,隔壁開着拖拉機;馬有鐵臨走前將驢放生,可他自己蓋的房子被推倒時,驢跟着家裏的傢伙事兒一起出門……我想世界上所有能感動人心的事兒都有兩個一致的要求:真誠與細節。無論是寫一篇論文,或者處對象,都是一致的。

最開始看到結局時我的內心很不能接受,我想,這世上怎麼還能有“殉情”的人呢?馬有鐵是個典型的“一生要強的中國男性農民”,他勤勤懇懇、吃苦耐勞一輩子,居然會爲了一段情而失去生的希望嗎?可仔細琢磨,又覺得合乎情理。我想很多人都早有過這樣的感悟:如果我從來沒有得到過,那麼我也不會因爲失去而感到痛苦。俗話說“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包括《變形記》也很多人評價,說,那些從村裏回去的城市孩子大都變好了,可進過城的鄉村孩子卻很多變得不好了。城市的孩子體會過苦難,再回到甜蜜的城市生活,自然倍加珍惜。可鄉村孩子卻是嘗過甜的滋味,又很難再吃到。如果老四一生未娶,從未感受過與貴英之間相互惦記的真情,我想他也會平淡勤懇過完這一輩子。可是沒有如果。

在這部平淡的影片裏,導演真的表達了很多,卻一點兒都不亂。同樣是真誠用心的作品,相比《李煥英》,這部片子的格局更大,因爲沒有玄幻的穿越而真實到可怕。國家政策、產業發展,社會變化與發展背後的陰影只隱隱顯露。一部分人乘勢而上,更多的人卻像海里的小魚小蝦,鯨吞一來便湮沒。可是努力沒用嗎?當然不是。如果不努力,甚至可能都活不到鯨吞吧。

整部影片看完,迴盪在我心中最大的感受只餘慚愧:我夠努力嗎?

我的爺爺是跟馬友貴一樣的農民,且不如他。爲人木訥,不會說話,不擅交際,只會幹活,一生勤勤懇懇卻在女兒都成家後仍存不下錢。家裏的老宅很早就被賣掉,現在老家有的一套房子是爸爸工作後蓋起的。對,我的爸爸很努力,他衝出農村的圈,從麥穗進化成了麪粉。可他的女兒我卻不夠努力,是靠他混在麪粉的圈子裏。如果不經歷水的混合、手的揉打和蒸汽的高溫,我是成爲不了饅頭、麪包或蛋糕的。努力,我應當以馬友貴爲榜樣,付出勞動獲得產出;可更重要的是,我要嚮導演學習,趕緊想想清楚,我想做的是像《隱入塵煙》這樣樸實無華卻能果腹的饅頭,或者別的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