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後感

花木蘭觀後感(精品多篇)

觀後感1.99W

花木蘭觀後感(精品多篇)

花木蘭觀後感 篇一

我看過動畫版的影片《花木蘭》,花木蘭的爸爸是個將軍,年老退休在家。那時北方經常發生戰爭,皇帝要求每家出一個男人去打仗,花木蘭想弟弟太小,不能打仗;而爸爸呢,走路都用柺杖,又怎麼能打仗呢?於是,花木蘭瞞着家人代替爸爸上前線。她披戰袍,跨駿馬,渡黃河,過燕山,來到了前線。最後,打敗了敵人。救了全中國,皇帝獎賞了她。將士們這才發現昔日英勇善戰的花將軍,竟是位文靜俊美的姑娘。

看了這部影片,我覺得證明了男子能做的事情女子也能做到,而且比男子做得更好,可謂“巾幗不讓鬚眉”。花木蘭很勇敢,欺君是大罪,可是她爲了自己的父親不惜一切代價,真的很了不起。

我呢,要學習花木蘭的這種精神,花木蘭是多麼的有孝心啊!替父從軍,並且能堅持到底,有持之以恆的精神。我要做一個木蘭式的好女孩。

看過《花木蘭》我的心中激盪起了一股由衷的敬佩之情。

花木蘭,一個正處於青春時期的少女,當她看到她年邁的父親即將出徵,她不忍心讓她的父親再去打仗,想着女扮男裝的辦法,代父從軍。她毅然穿上父親的盔甲參軍了。她通過她的武藝一步步升職爲大將軍,帶領將士們打了無數的勝仗,將花木蘭的名字傳遍了各方。正當他們打了許多勝仗,準備再攻時,一陣大風卻將他們的補給全部刮跑了。但是將士們卻不害怕,堅持作戰。在沒有糧草的情況下,他們輸了,他們又走投無路,沒有援軍。於是花木蘭化成柔軍混進了柔軍大營,看準了時機,把柔王殺掉了。

我們是需要和平的。在戰爭的煙雲下,有一件事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我們擁有同一片土地,我們擁有同一片藍天。爲什麼戰爭是殘酷的,無情的!

花木蘭,一個女子,了不起!你孝順,你愛國,你好棒!

花木蘭觀後感 篇二

我特別高興,因爲又要去看電影了。媽媽問我是看《豚鼠特工隊》,還是《花木蘭》。我說用點點羊羊,“點點羊羊,點點羊羊……”結果是看《花木蘭》。

《花木蘭》故事情節跌宕起伏。首先是柔然大軍來襲,魏國徵集軍馬時,花木蘭戀戀不捨離開家鄉,代父從軍。然後是千軍萬馬大戰時,花木蘭英勇殺敵。先射定位箭,射的敵人哭爹喊娘……太精彩了!我看的熱血沸騰,恨不能衝進屏幕裏英勇殺敵。

花木蘭本不喜歡戰爭,但又不的不打仗。她不經意當上了將軍。在一次戰爭中,文泰不幸受傷。木蘭以爲文泰犧牲了,從此一蹶不振。直到費小虎問木蘭:“你到底是爲活着的人活,還是爲死去的人活”時,花木蘭才如夢初醒,反覆地訓練大家武功,不讓更多的兄弟犧牲。她保護自己士兵的舉動,真的很讓人感動。

我覺的,花木蘭代父從軍的精神很值的我們學習。我們應該像花木蘭一樣,孝順父母,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讓我們的家庭變的更溫馨快樂。

之前有聽別人說,花木蘭有多不好看。

只是想說,好不容易出了中國的,去看一看,唯餘失望罷了。

影片的內容不過是最後所表達的忠孝兩全。相比於木蘭辭,更多的是表面而缺少了一種內涵。木蘭從小被抑制,所謂表現出來的元氣被人不理解,所謂的女人,只是束縛在社會的枷鎖中,人生中的一切都好像只是爲了成爲一個妻子而存在。所有的天性被剝奪,不被理解,提到的最多的反而是家族的蒙羞。

而不是像原來寫的,是替父從軍,是女子所表現出來的英氣,是表達的對於時代,對於家庭中的一種擔當。而我在電影中看到的,只是對於女子的指責,只是封建下的枷鎖。

最後所謂的找到了自己,不過是對於所謂世俗的認可,不過還是屈服了這個世界,所謂的突破在哪裏?所謂的人生只有愛情,沒有自己的理想,所謂的找到了自己,只是在於認可自己,可是,替父從軍又何嘗不是一種認可?

花木蘭電影觀後感 篇三

古人早有云:“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這則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流傳千年,至今我們都對這位名叫花木蘭的女子萬分崇拜。去年學校播放了《花木蘭》這部電影再次展現那個英姿颯爽的女將軍木蘭戰場英勇殺敵的情景。

看完這部電影猶如經歷過一場驚心動魄的戰鬥久久不能平靜,-那真實真切的表演感染了所有的觀衆。影片伊始,導演故意壓低了鏡頭,讓你看到五分之四的黃土,只有一線藍藍的天。在如此貧瘠的土地上,柔然蠻族草菅人命的血腥,軍戶們承平中的閒適生活,一一展現在面前。影片只略微地用花木蘭哄父親喝酒還是喝藥的細節,就交代了花木蘭從國小習的武功兵法,以及對老父親深深的愛。-的演技不着痕跡,不靠美麗忽閃的大眼睛,就已經把花木蘭善良勇敢的個性勾勒得無比清晰。有不少評論批評《花木蘭》中哭戲太多,而在我看來影片中無論是-還是陳坤的哭都符合情節發展。

死亡成就士兵的成長,悲傷無可厚非。當花木蘭率領軍隊遭受“毒龍”時幾乎全軍覆沒。文泰茫茫荒漠中大聲呼叫花木蘭的名字。身受重傷的花木蘭看着眼前這個時刻掛念,死而復生的人在嘶聲力竭地呼喊自己,此時不論片中演員,還是影院中的觀衆激動與感動的淚水都發自肺腑。

《花木蘭》整體氣氛是悲涼的,木蘭成長過程中的情感糾葛和戰爭的殘酷都被一一激化。但我們仍要感謝導演在悲涼之中還能給觀衆

帶來一絲歡笑。其實從氣氛烘托上我們反而可以看出到導演和編劇的用心。如果整部影片都處於一種壓抑的感情基調中,沒有輕鬆到沉重的轉變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作軸,那麼電影的整體觀感也不可能如此豐滿。

當然其中還是有些缺點存在的,戰爭場面中大部分的場景都是鏡頭化的一帶而過,似乎很難滿足觀衆們尋求的視覺衝擊效果。導演懂得自己的優勢,所以他的劇本創作沒有站在一個男子主義基調來展示木蘭,而是選擇了女性視角來闡釋我們的女英雄。他主要展示的一個女性是如何在戰爭中獲得生存和保護她的情感的。女英雄有她的勇猛和剛強,也有她的脆弱和逃避。所以,我們才能看到一個充滿個性,形象豐滿的花木蘭,通過女性特質與女兒心理來展示戰爭的殘酷,並且我們也能看到兒女私情在國家利益和反戰情懷中表現出的不同表現。

花木蘭觀後感 篇四

我特別高興,因爲又要去看電影了。媽媽問我是看《豚鼠特工隊》,還是《花木蘭》。我說用點點羊羊,“點點羊羊,點點羊羊……”結果是看《花木蘭》。

《花木蘭》故事情節跌宕起伏。首先是柔然大軍來襲,魏國徵集軍馬時,花木蘭戀戀不捨離開家鄉,代父從軍。然後是千軍萬馬大戰時,花木蘭英勇殺敵。先射定位箭,射得敵人哭爹喊娘……太精彩了!我看得熱血沸騰,恨不能衝進屏幕裏英勇殺敵。

花木蘭本不喜歡戰爭,但又不得不打仗。她不經意當上了將軍。在一次戰爭中,文泰不幸受傷。木蘭以爲文泰犧牲了,從此一蹶不振。直到費小虎問木蘭:“你到底是爲活着的人活,還是爲死去的人活”時,花木蘭才如夢初醒,反覆地訓練大家武功,不讓更多的兄弟犧牲。她保護自己士兵的舉動,真的很讓人感動。

我覺得,花木蘭代父從軍的精神很值得我們學習。我們應該像花木蘭一樣,孝順父母,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讓我們的家庭變得更溫馨快樂。

花木蘭觀後感 篇五

今天我觀看了《花木蘭》這部電影,影片的內容感人,主要講了:

在北魏,有個從國小習武術的女孩,名叫花木蘭。她不忍心讓身患重病的父親上陣,就女扮男裝,替父從軍。她剛進軍營時,就因爲武藝精湛,被副營長文泰所注意。某天,胡奎的玉佩不見了,命令全體士兵脫衣搜身,正當花木蘭的身份快要暴露時,她居然說是她偷的,才免去了脫衣。但她將被砍頭。一場戰爭開始了,文泰順勢吧花木蘭救了出去。而花木蘭卻把對手的首領給殺了,升了官。經過一次次的戰鬥,最終花木蘭得知,原來文泰是皇上的兒子,原來以前皇上是想磨練一下自己的兒子。最後和平了,文泰回到了自己的皇宮,花木蘭也回到了家鄉,和父親一起生活。

看了這片電影,我想起暑假裏發生的一見事。那天我出去買東西,看見一個十多歲的兒童,推着輪椅,上面坐着的是自己的奶奶。他邊走邊幫奶奶講自己發生的有趣事情,哪個小男孩時不時問一問奶奶餓不餓,渴不渴,如果奶奶渴的話,就會去給奶奶去買水,他爲自己的奶奶幹了許多事,但他的臉上還是滿溢着笑容。

在生活中,每個人都有長輩,但不見得每個人都會孝敬長輩。花木蘭就是一個孝敬長輩的好姑娘,好例子,是我們的好榜樣。我們都應該向她學習,做一個孝敬長輩的好兒女,好孫女。

花木蘭觀後感 篇六

電影《花木蘭》講了我國古代有一個名叫花木蘭的女孩,在國家大舉徵兵時,毅然決定替父從軍。女扮男裝的花木蘭,在軍營裏克服了種種困難,憑藉頑強的毅力和過人的智慧,打敗了匈奴人的進攻,最後光榮地回到了家鄉。

花木蘭的故事,發生在古代,一直流傳至今,成爲家喻戶曉的故事。爲什麼這麼有名呢?如果故事的主人公是個男的,還會這麼轟動嗎?我想不會。

正因爲花木蘭是個女的,而且發生在我國古代,那這事就是傳奇了。要知道,在我國古代,女人的地位是很低的,因此很多工作女人是不能做的,特別是女孩子,在沒有出嫁之前,一般是不能隨便出家門的,大部分只能在家裏學做家務。一個女孩子,舞刀弄槍,甚至女扮男裝,上戰場打仗,是一件破天荒的事。但是,花木蘭做到了。她從軍後,克服種種困難,適應軍隊生活,憑藉頑強的毅力和聰明才智,逐漸成爲軍隊的指揮官,並最終帶領軍隊打敗了匈奴軍隊。花木蘭用自己的行動,書寫了一段歷史傳奇,也證明了女人和男人一樣能做好事,甚至更好。

我也是一個女孩子,我生活的時代比花木蘭好多了。但慚愧的是,和花木蘭相比,自己差得太多了。我想自己缺乏的正是花木蘭那種面對困難,敢於迎難而上、百折不撓的精神。沒有比腳更遠的路,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我相信只要堅持理想,腳踏實地做事,堅忍不拔拼搏,就沒有跨不過的河,翻不過的山,最後迎接我們的一定是鮮花和掌聲。

觀《花木蘭》有感 篇七

“唧唧復唧唧,木蘭戶當織。 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這句詩正是出自於膾炙人口的《木蘭詩》中。

看過《木蘭詩》的人都知道,花木蘭是一個巾幗英雄,爲平定匈奴立下了汗馬功勞,戰場上有勇有謀,是一個有孝心的人。她是個女兒家。

這次冬令營,看電影這項活動,我們就看了《花木蘭》這部電影。

這部電影裏主要講述了可汗去村子裏點兵從軍,不巧卻點到了花木蘭的父親,父親體弱多病,有可能一去不回了。花木蘭就決心要替父出征。於是,她戴 上了沉重的鎧甲,手持繮繩,腰別利刀,不辭而別。花木蘭從此在戰場上披荊斬棘,立下汗馬功勞。

花木蘭殺了單于之後,皇帝要給花木蘭嘉獎,花木蘭卻不接受賞賜,要回家盡孝道。出征十二年,父親天天盼着女兒歸來,早早拄着木拐去村口等待,終於等來了花木蘭。他鬢髮已花白,花木蘭也扶他進門,從此,過上了平常人的生活。

當我看到這裏,心裏爲之一顫,花木蘭文武兼備,還有孝心,我震撼之餘,不由地稱讚花木蘭。

據說,以前是不準女子從軍的,從軍是強壯男子的事,婉約女子卻只能在家紡織,可花木蘭不顧陳腐的觀念,在戰場上毫不遜色於男子。從此,“女勝於男”就一直傳揚在人們心中。

誰說女子不如男?花木蘭是英雄,也是令人廣爲傳頌的女中豪傑。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