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後感

電影《楚門的世界》觀後感七年級作文

觀後感1.67W

電影《楚門的世界》觀後感七年級作文由本站會員“flydance”投稿推薦,但願對你的學習工作能帶來參考借鑑作用。

電影《楚門的世界》觀後感七年級作文

《楚門的世界》是派拉蒙影業公司於1998年出品的一部電影。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電影《楚門的世界》觀後感,但願對你有借鑑作用!

電影《楚門的世界》觀後感1

電影《楚門的世界》,總覺得想說點什麼。故事很簡單,一個叫楚門的人從小生活在一個人爲製造出來的虛假世界中,身邊每個人都在騙他,而他自己則是一個環球性的電視真人show的主角,他的一舉一動都在衆目睽睽之下。最後,他冒險來到這個巨大演播室的邊緣,在藍天白雲的牆上找到了出口,他最終選擇了退出這場真人秀。

在我看來,楚門的生活就是一場悲劇。他的生活充滿了謊言,儘管他不愁吃穿,但身邊每一個人都想消除他離開小島的想法,竭力維持他作爲一個真人秀的演員生活。他的唯一的生活意義就是爲觀衆提供歡笑、消磨時間、賣出更多的廣告商品。而這唯一的生活意義他卻不知道。最終,爲了尋找真正的生活意義,他選擇了離開。而每個人都爲他的離開而鼓掌。

這就使我不禁開始聯想,是否我現在的生活也是一場真人秀呢?聖經裏說:”我們就成了一臺戲,供天使和世人觀看。”上帝是否就是這場真人秀的導演呢?在某種意義上說,是的。上帝導演了我的人生。”在創世以先他就揀選了我。”表面上我與楚門的唯一不同是:我知道上帝是我人生的主宰,但我仍然情願並且樂意過這一生。實際上的真正原因是,人不能主宰別人的人生,而上帝可以,因爲他是神。

就是這麼簡單的。一個人要想主宰另一個人的人生,他就是在把自己當成上帝,也就是在褻瀆上帝。這樣的人是可詛可咒的。

但上帝可以,因爲他原本就是創世者。如果一個人不想讓上帝掌控自己的人生,那麼他反而會被別人掌控,因爲與《楚門的世界》的導演類似的人無處不在。

電影《楚門的世界》觀後感2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看楚門的世界之前正在看梭羅的瓦爾登湖,兩者皆有想通之處。梭羅崇尚的被人稱爲'超驗主義'。這一併不確切的戲稱也許只在認識論的意義上表現了這一思潮的一個特徵,即崇尚直覺和感受,這一思潮更重要的意義是體現在它熱愛自然,尊崇個性,號召行動和創造,反對權威和教條等具有人生哲學蘊涵的方面,它對美國精神文化擺脫歐洲大陸的母體而形成自己嶄新獨特的面貌產生過巨大的影響。楚門的世界告訴我們超脫自己,找到自己的一條路。纔不失爲人的尊嚴。

楚門從小到大生活中的一切都是天才如上帝般的導演佈置出來的,佈置的是那麼真實,有太陽有月亮,潮起潮落,應有盡有。而且所有的東西都是圍着楚門轉,他是那個世界的寵兒。我們小時候其實不也是這樣的嗎,我們也是父母的寵兒,他們心裏也想到爲我們的以後佈置一切,他們告訴小時候的我們什麼是正確,什麼是錯誤。什麼是成功,什麼是有出息。接下來父母不也是爲我們規劃了生活嗎?讓我們上學,過馬路要小心,要按時回家,考試考不好是不對的。社會再爲小時候的我們設置了標準,你是哪國人,告訴我們什麼是愛國,什麼是爲國家做貢獻,什麼是良好公民。

接下來楚門和我們分別在這個規劃好的地方成長,成長的時候也許會有些小叛逆,這時候周遭的親人周遭的環境會自動的磨平我們的棱角。讓我們繼續按照他們心裏的模型成長。楚門每天早上會微笑會早安,這些都是社會稱之爲好的表現,走路要靠右是我們知道的道理。我們不知不覺的長大,父母爲我們高興因爲我們成爲了父母眼中的成年人,事業有成家庭完美。社會替我們高興我們成了社會國家法律下的好公民,遵紀守法。我們已經習慣了這種生活,認爲這樣纔是“人”,不會有任何的不妥,大家皆大歡喜。但是就像楚門一樣,也許有些人會因爲某些原因顛覆我們所有的認知,我們開始懷疑開始害怕。楚門碰到了自己真正的愛情,他開始懷疑周遭,但這是個很痛苦的事,當自己開始懷疑自己生活中的一切懷疑自己所有的認知這真是件很痛苦的事。越要發現真相人就會越瘋狂楚門歇斯底里的質問過妻子,瘋狂的要逃出他的家鄉,他拼命的要探索真相。我們也許某一天會突然可悲的發現我們只是社會批量生產的商品,親人和社會是商品的模具。我們內裏也許都是千篇一律,我們最後成爲的是爲了適應這個社會出產的東西。但是我們是人,我們怎能成爲社會的奴隸。社會這個關係是我們人來創造的。我們也許會和楚門一樣開始懷疑周遭了,我們不想過這種千篇一律的生活了,開始反抗,開始探索自己。

這時候周遭的親人和社會就會出來磨平我們叛逆的棱角,開始告訴我們別傻了。很多人會拋棄探索也許是因爲害怕也許是因爲沒有勇氣,。最後只會感慨“人生如戲,戲如人生。”“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楚門的妻子和父母在那裏合夥矇騙楚門也許大家會氣憤,但是放在我們現實生活中我們會感覺很可悲啊,因爲我們所有人都是生活在戲裏,我們的父母他們也扮演過楚門的角色。我們都是被社會量產化的商品,什麼是造福人類?好吃好喝嗎,屍體吃的再好也是廢物的,人們生來就被灌輸了類似於要買房,要有車,要這個要那個的思想!最後爲了這些東西我們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司機會爲自己的車上火,爲車哭泣。商人爲生意失眠,哀嘆。想想我們忙碌了一輩子但有一天也許會猛然驚醒我們像不像奴隸?被房子,被自己的事業俘虜了!作爲人這是可悲的啊。我們爲別人付出了汗水來換取食物,房子,累的死去活來。我們不知不覺的成了房子的奴隸,現在買來的食物還不放心。有沒有想過自己蓋房子?很多人會大喊:“我不會,我又沒學過!”我們人類是萬物靈長,小鳥會築巢,老鼠會打洞。可以看出來建立自己的巢穴是所有動物的天性,同樣食物我們也可以自己獲取。我們如果在社會下不如意,不要大罵社會,是我們自己沒有打破的勇氣而已。楚門在社會父母和小時候最好的朋友忽悠之下仍然堅持的航海出行了。我當時就想大喊,朋友。太棒了,走吧,自己走過的路纔是路。不要聽這個聽那個,自己走走看看吧!當楚門歷經重重險阻,被這幕戲的導演折磨的死去活來終於觸碰到邊界的時候哭的是那麼傷心,那麼的讓人落淚。他和導演的對話那麼讓人揪心,導演說的一句話至今讓我記憶猶新:外面的世界和我爲你創造的世界一樣虛假,而你在我的世界受不到任何傷害。也許是吧,但是那個世界的我們纔可以稱之爲人,追求自己的東西就算千難萬險也沖沖吧。那些在電視鏡頭前的億萬觀衆大喊着楚門加油走出去!其實也是對自己喊的吧,我們都是在戲裏。當某一天我們發現我們身邊的一切都是假的……或者說……不是我們所追求的。不是我們原來所認爲的那樣。我們有能力、毅力去否定我們之前所堅守的一切。衝破思想的枷鎖。重新去追求我們真正想要的東西嗎?我們心裏也有這個聲音,走出去走出去。這正是文學巨匠讓人感動的地方,他們敢於打破枷鎖,敢於走出去。梭羅在瓦爾登湖隱居了兩年,自己孤身用實踐探索“人”,他的心靈一直駕馭自身。他贏了!

記得原來看一個節目,一箇中戲的高材生,也許是未來演藝圈的泰斗。我們尊敬的大四畢業生學子。主持人問他:“你以後最想演什麼角色啊?”學長的一句話讓我笑掉了大牙,學長支吾了半天說了一句:“我想演個人,演個活生生的人”當時我笑噴了,心裏想的是和着你活了這麼多年都不是人。看完了楚門的世界和瓦爾登我才瞭解到學長的這句話真的好心酸啊,我們真的自由自在過嗎。人生而自由啊,多少人敢去追尋自己的自由呢。不要怕懷疑周在。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我可以懷疑周圍一切的虛假性但是正在懷疑的我卻是真的。請學會自己思考,要努力用自己的腳走出一條道來,自己走出的路纔是真正的路。認爲是對的就拼命走吧有一個追求完美的藝術家,有一天他想做一根手杖,他想,凡是完美的作品,其中時間是不存在的,因此他自言自語,哪怕我一生中不再做任何其它的事情,也要把它做得十全十美。他一心一意,鍥而不捨,目不他視、心無他想,堅定而又高度虔誠,在這整個工作過程中,他的同伴逐漸離開了他,都死去了,而他在不知不覺中卻保持着青春,最後當手杖完成時,它突然輝煌無比,成了梵天世界中最美麗的一件作品。

電影《楚門的世界》觀後感3

不負重望,這部電影的劇情確實不錯,值得一看,讓人思考與回味。相對論的提出真是縱觀時空最偉大的真理,就連着幸福與痛苦、幸運與可悲都是連體嬰兒。幸運,trueman活在一個被外界視爲天堂的安樂世界裏,他是幸福的;可悲,trueman的一切,就他這個生命,都是這個實驗的.一部分,矛盾、痛苦與掙扎。據說,這部電影是根據真實現實故事改編而成。

當看到結尾,trueman決心走出楚門的世界時,同學們爲他喝彩、爲他走出那個世界而高興。而我,只是捧場一笑。我想,後面的故事一定是在我們這個現實生活世界生活一段時間後,他會拼命地回去。最後,他生命的完結只有兩種可能:一、他回到楚門的世界,當做一切都沒發生過;二、他在會去的途中或發現楚門不復存在後,死亡。就像導演所說,我們現實生活中的這個世界比楚門更病態,不,是扭曲、是畸形。

也許,我們所在的這個世界就是一個楚門,只不過比電影中的那個世界大一些。不!?你一票否定?不,愛因斯坦就那麼一個,我們還沒走出太陽系,況且在太空中看到地球的就那麼幾個人,也許他們是最稱職的演員,也許我們的宇宙就是個模型,也許提出那些所謂的真理的只是聽從導演的安排,來欺騙我們,也許……

不過,慶幸的是至少我們只是個簡簡單單的過客,一個不起眼的配角的配角,一個“羣衆”演員。

近幾年世態的波浪起伏是不是那個導演的安排?上帝、佛祖……這些概念、形象的所在,是不是那個導演爲掩蓋他所留下的蛛絲馬跡而作的敷衍?……

哎,我們找不到答案,至少現在還不行,除非什麼時候我們能大大這個演播廳的邊緣。不過,這個導演還真是個大大導演,他一定能獲得最佳編劇獎、最佳導演獎,收視率一定勇攀高峯;也許,他會遭至衆人的責罵,誰會花那麼多心思那麼多錢那麼多時間去看地球這個舞臺的生老興衰呀?!

要知道,我們世間就是個病態的地獄,天堂?天堂也就是個乏味的楚門。

最後,借用“宗教”裏的概念:我們這個世界是個虛幻的世界,一切都是泡影,這就是楚門……

電影《楚門的世界》觀後感4

《楚門的世界》是一部極具創新色彩的影視作品。影片中的主人公——楚門(Trueman),從出生就生活在一個完全戲劇化了的世界,一個被導演操控着的似真實而又不真實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裏,楚門爲所有的人“表演”着他真實的生活,而其他人則只是配合着他演好這場戲。不管是親人、朋友還是陌生人都只是一個角色。漸漸地,楚門終於發現了他生活的世界總是有那麼多的巧合和不可理解的地方,於是,他開始懷疑這個世界……

一、切入角度

以社會學的視角來理解《楚門的世界》,多數人都會首先想到符號互動論。無疑,就這部影片的內容來說,各個方面跟符號互動論的觀點都是十分切合的。但是,在想到符號互動論的時候,我們很容易忽略一個問題,那就是角色扮演的前提是必須得有一個“舞臺”存在。這裏所說的舞臺就是戈夫曼所指的“劇場”。“社會機構好比一個舞臺,人們的社會行爲就是社會表演。”因此,這個“舞臺”其實就是指包含所有角色的社會,具體說來,就是影片中那個叫桃源島的小城。

認識到角色扮演的前提,就需要對桃源島這個小社會的社會結構進行分析。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導演能夠將楚門困在桃源島那麼多年,很大因素是因爲這個社會跟真實的社會有非常大的相似度——能夠滿足楚門多方面的需求。只有當這個社會能夠滿足得了其成員在生存、人際交往、歸屬、發展等方面的一系列需求的時候,他纔有存在下去的條件和基礎。這跟功能主義流派的觀點是較爲一致的。功能主義認爲,社會是一個由各個相互聯繫又相互區別的部分所組成有機體,每個部分各有其功能,這些部分的功能對於整個社會的有序運行都是不可或缺的。

按照結構功能主義對社會的理解,本文試圖在桃源島的社會結構分方面做出努力,從而嘗試對“爲什麼Trueman起初對自己被騙渾然不覺”、“Trueman如何發現自己被騙的”兩大問題做出解釋,以更深刻的理解影片傳遞給我們的信息。

二、爲什麼Trueman起初對自己被騙渾然不覺?

對於從出生就生活在“真實社會”的常人來說,我們或許會自信的認爲,如果我們自己是影片中的楚門的話,一定不會出現被導演控制這麼多年卻全然不知的情況。但是,我們應該清楚的是,楚門沒有經過真實社會的社會化過程,他從出生就在別人的控制之下演戲給別人看,他不清楚真假社會的區別。在他最初的認知裏,他認爲他所生活的這個社會就是真實的社會,在沒有比較對象存在的時候,似乎懷疑無從談起。

那麼,是什麼促使楚門在最初的認知裏承認了這個社會的呢?人是動物界的一員,有自己的慾望和需求。桃源島這個社會有自己獨特的社會結構,構成社會結構的各個部分發揮着不同的作用,滿足着其成員不同的各種各樣的需求,從而維持社會的存在和運行。桃源島之所以最初能夠在楚門的認知裏被接受,主要是因爲桃源島這個社會滿足了他的諸多需求。如果這些滿足楚門的需求的因素消失殆盡的話,“楚門的世界”也將不會存在,這將在下一個議題中涉及到。

首先,桃源島並非一個完全沒有經濟生產的小城,它能夠自己生產居民生活所需的各種資料。而且,我們也可以看到,桃源島沒有與世隔絕,只是控制了楚門與外界的接觸,因而,它能夠與外界有充分的交流。綜合這兩方面來看,桃源島從內部和外部均可得到生存和發展所需要的各種資源,這是桃源島社會得以存在的首要前提和物質基礎。之於楚門,這些物質基礎爲他提供了生存的條件,滿足了他在生存方面的基本需求。

其次,導演對楚門身邊各種角色的安排滿足了楚門在人際交往方面的需求,在與他們的交流中楚門逐漸獲得了歸屬感和對這個社會的認同,也在與人的交流過程中完成了社會化,即使這些社會化看起來不那麼真實。楚門有自己的“父母”和“妻子”,在這個家庭中,他們之間有着一定程度的情感交流,彼此之間的交流使楚門獲得情感的滿足。出門有自己的工作、自己的交際圈,這是他屬於這個社會的最有力的證明,他已經自覺不自覺的融入到了這個社會,成爲這個社會關鍵的成員。除了這兩個主要的需求之外,這個桃源島社會也從管理、治安、教育等各個方面爲楚門提供了安全、自我實現需求的滿足。正是這些機構、制度和交往行爲滿足了楚門的需求,從而獲得了楚門的認可。

三、Trueman如何發現自己被騙的?

人總是存在於各種各樣的社會關係中,這就決定了人必須與社會的其他成員進行交往和溝通,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人際交往。在社會心理學裏有許許多多的有關於人際關係的研究,如我國著名的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就提出了“差序格局”的概念。然而,本文所要說明的是桃源島社會成員的人際交往和人際關係是如何讓楚門相信自己身處一個真實社會的,即人際關係的微妙變化如何作用於楚門的認知,這與社會心理學所研究的人際關係有一定程度的差別。要分析人際關係對楚門認知的影響,則需要藉助於帕森斯的“模式變項”(patternvariables),“模式變項”是帕森斯用來說明行動者的行爲取向特徵的概念,主要有五對:

通過不同的組合(1) 普遍性與特殊性(2) 專一性與廣泛性(3)自致性與先賦性(4)情感中立性與情感性(5)個人傾向與集體傾向。通過對影片中桃源島成員對楚門的各種行爲的分析,可以發現,楚門對這個社會的懷疑始於其他成員的怪異行爲——自己的妻子不是醫生、父親的再度出現……這些怪異的行爲背後其實就是其他成員行爲取向的另外一種組合——特殊的廣泛的先賦的情感中立的集體的行爲取向。所有人對楚門特殊的對待、親人卻沒有實質性的感情、實現自己冤枉卻遭到百般的阻撓等促使出門不得不重新思考他所處的社會和定位自己的處境。

其次,我們不能忽視影片中一個對楚門覺醒起到關鍵作用的人物——施維雅。施維雅給了楚門一些善意的提醒,而且贏得了楚門的愛意。施維雅的出現和提醒使得楚門更加留心於這個社會,更加懷疑這個“真實世界”,從而對自己所觀察到的怪異現象更加的敏感和富於反叛精神。,某種程度上,這些怪異的現象是楚門內心世界的一場革命,讓楚門的內心世界產生了劇烈的衝突,強烈的反差使得他產生了去證明自己的懷疑的動機。有了動機,還需要的則是勇氣和毅力,對施維雅的愛便爲楚門提供了勇氣和毅力。因而,在楚門的覺醒中,施維雅是一個至關重要的人物。施維雅對楚門的影響也是通過影響“模式變項”來喚醒楚門的。

四、小結

桃源島社會結構的各個部分滿足了楚門在生存、人際交往、歸屬等方面的一系列需求,讓楚門對桃源島這個社會產生了歸屬感,慢慢的認可了桃源島這個社會。當這個社會的結構處於穩定的狀態的時候,楚門不會去懷疑這個社會的真實性以及自身生活的真實性。但當這個社會的其他成員對楚門表現出各種怪異行爲的時候,也即其他成員的行爲取向發生改變的時候,就會影響楚門對這個社會的看法以及對自身的定位。可見,很大程度上,社會對人的影響是通過人際交往和人際關係兩方面實現的。

電影《楚門的世界》觀後感5

其實我們都是楚門,差別只是,楚門最終走出了他的世界,而大多數的我們終其一生都將在其中徘徊。我們每個人都是活在被設定的世界裏,我們能在周圍生活中找到“被設定”的痕跡,我們也有着在被設定的世界裏所難以達成的夢想(楚門的斐濟),但是我們卻像前半段的楚門一樣,無法或無力走出自己的世界去追尋自己的夢想。我們被設定,多數人根本不自知。

好好讀書,將來纔可以考上好大學,考上好大學才能找到好工作,有了好的前途纔會有好的婚姻,只有這樣走,纔會迎來成功!有錢,有地位,纔是成功的人生!

我們從小不是就是這麼被教育的麼?是不是覺得很自然呢?難道就真的只有這一條路麼?當然不是,我們從小就被設定了,在每個人自己的“楚門世界”裏。

然而我們有夢,這就是路開始的地方

不是所有人都想當科學家的,即便這話誰都說過。

成長後有人喜歡上了攝影,有人愛上旅行,有人鍾情寫作。我們都曾經以爲找到了自己的“Laura”。但是現實的種種設定根本就不容許我們跟着自己的夢走。“爸,我不參加大學聯考了,我要當詩人”這話只能招來現實無情的毆打。

於是我們妥協了,生活在“楚門的世界”裏繼續。

我們敢於追尋自己的夢想麼?

-我準備辭職,我還是熱愛詩歌,我今後要專心文學創作

-那怎麼行?現在詩歌是冷門,不賺錢啊!你這樣就等於廢掉了啊,窮困潦倒的,以後怎麼面對親戚朋友啊?

-唉,也對啊......

但是,誰說人活着就是爲了賺錢,爲了他人口中的讚歎?被設定了,所有才使一切聽起來那麼的理所當然。

看完這些影評,確實講的有條有理,是啊,我們出身就好像被設定了,爲了考上好的大學拼命的學習,對這毫無生機的課本硬逼着自己背那些死板的東西,往往忽視那些真正存在的事物,我們在課本上學過那些讚美大自然的詩歌文獻,有多少人只是背下這些東西顯得自己很有學問,而從來沒有真正體驗過這美麗的大自然。但是,即便你想要踢開這該死的設定,但是又有什麼辦法把這依賴多年的體制化給去掉呢,又有什麼辦法讓自己喜愛的東西賺到錢呢?上面說到,誰說活着就是爲了賺錢,爲了他人口中的讚歎?被設定了,所以纔是一切聽起來理所當然。所以,我們要向楚門一樣,敢於看破世界,敢於追逐自己的夢想,獲得屬於自己的自由,屬於自己的自由?夢想?打破世界的規則?然後自己再造另一規則嗎?聽起來怎麼那麼變扭呢?地球就那麼大,你可以乾的事情去可以很多,但也是有限,夢想?自由?怎麼感覺你所說起的自由就像是要隱居山林了呢?好像,只要跟上班,賺錢,有地位沒有關係的東西,就是自由呢?是不是,多年以來大多數人都是幹着打工,工作,上班,賺錢,上學,考大學這種看似系統的生活感到厭倦,想換一個方式去生活,把這種思維想成追逐夢想,熱愛自由?喜新厭舊,人的本性,這種你告訴我是夢想,自由,小孩子過家家?哈哈哈哈哈!就算人類換了一種方式去生活,如果有這樣的思維,換個一千種生活方式也找不到你們所謂的“夢想,自由”。

我覺得所謂的中國體制內和開放性思維的國際學校,其實根本看來沒什麼區別,有些家長讓孩子去上看似高級點的國際學校也包括我,也不就圖個新鮮嗎?國際學校,包括IB的中心理念,什麼有着開放性思維,有愛心,要有探究精神,不也是跟體制內的天天向上好好學習差不多的嗎?都是規定一個死板的東西,讓你把自己變得跟那個理念一模一樣。所以,在哪個體制的學校都不重要,關鍵就在自己對事情怎麼看,自己喜歡什麼東西就去追逐,上學只是幫助我們踏上我們自己道路的工具而已,只要你自己心中有一樣東西,不管在什麼地方,什麼學校上學,你都是你。

那麼問題又回到了,電影中的楚門,裏面有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他隨時可以走,假如他稍有野心,假如他下決心要查出真相,沒人能阻擋他。你的不安,你的擔心,只是楚門會甘願坐你所謂的牢獄”。我我就想問一個問題,在那個女的眼裏這個小鎮就是個監獄,每個人都是假的,但是如果楚門他就是喜歡這安逸的生活,即便是個假的世界那又怎麼樣?他喜歡,雖然有些人覺得這種世界太可怕怕了簡直就是監獄,但是有些人就是喜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都有自己的看法。

冬老師,你記不記得一開始我們寫關於詩文的解析時都帶有自己的看法,幾乎每個人都不一樣,你很高興我們有這樣的思維和想法,但過了一段時間你又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是好事,但是也分好壞,你要有批判性的思維去審視。當時,我是很贊同的,不能只是說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想法,也有好壞之分,要有批判性思維去看待一些人的想法。但是,現在我不怎麼贊同這個觀點,每個人的觀點是沒有好壞之分的,就像秦始皇,在史記上還有一些古文基本都寫過他是的暴君,他行暴政,設酷法,苦役人民,焚書坑儒,修阿房宮,這就是他的個人想法,他的暴力統一了國家,當時有些人可能說他的個人想法實在是慘不忍睹,太霸道,太殘忍,但是他把這種觀念做到了極限,雖然秦代只存活了兩年,但是這對歷史的影響卻不止兩年那麼短。雖然,他的個人想法如果用我們批判性的思維去鑑別肯定是不好的,但是他對歷史的影響讓我們不得不閉嘴,所以我們每個就應該有自己的觀點看法,沒有對錯,堅持自己的,只要把它做到極至,那些什麼批判性思維的人就會乖乖閉嘴。話說回來,我們人類發展到現在,這些高科技,高樓大廈,登上月球,從體弱多病的原始人一直髮展到現在,不就是因爲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腦袋,一個屬於自己的思想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觀點。不論你在哪裏,不管世界是不是虛假的,只要跟着自己就足夠了。

電影《楚門的世界》觀後感七年級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