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後感

2022《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後感多篇

觀後感2.52W

2022《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後感多篇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後感 篇一

2月17日晚,《感動中國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在中央電視臺播出。來自雲南的張桂梅老師獲此殊榮,頒獎詞這樣讚譽張桂梅:爛漫的山花中,我們發現你。自然擊你以風雪,你報之以歌唱。命運置你於危崖,你饋人間以芬芳。不懼碾作塵,無意苦爭春,以怒放的生命,向世界表達倔強。你是崖畔的桂,雪中的梅。

在爲張桂梅老師領獎時,一個小小的細節引起了主持人白巖鬆的注意——張老師的雙手上面貼滿了膏藥。這雙病痛的雙手因爲常年累月的付出,已經很難彎曲,只有膏藥能緩解少許的疼痛。這一幕讓現場的觀衆以及屏幕前的觀衆心疼不已,而我的眼角早已不自覺地掉下眼淚,我只想握住這雙佈滿瘡痍的手。

這雙手曾經歷生活困苦的無助。在生活最幸福的時刻,張桂梅經歷了喪夫之痛,又身患重疾癌症。在人生最不幸的時刻,張桂梅老師又是幸運的——她獲得了華坪縣父老鄉親的捐助。這些捐助大都來自老鄉們節約口糧省下的一分一毛的毛毛錢,還有她幼小的學生們甚至爬到山上爲她採摘野核桃補身體。“那些打不倒你的,終將使你更強大”,張桂梅老師開始變得無比強大。苦難是一筆財富,苦難讓張桂梅看到世間的美好,她要用餘生去還債——讓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讓更多的貧困之家收穫幸福。她的手經歷滄桑,她的心卻無比堅強。

這雙手曾寫出春風化雨的溫暖。“三尺講臺迎冬夏,一支粉筆耕未來”,張桂梅老師的這雙手用一根粉筆、一條教鞭,從春忙到夏,又從秋忙到冬,奉獻一生只爲了撫慰那些渴求知識的眼睛。遇到張老師的孩子們無疑是幸運的,她是136個孤兒的“事實媽媽”,她更是把1600多名山區貧困女生免費送入了大學。張桂梅用最嚴苛的教學方法鞭策着自己的學生,但是倘若不採取這樣“不近人情”的方法,這些基礎太差的學生又怎能考上心儀的大學。病痛的雙手也許握着冰涼,卻能讓春風化雨溫暖無數人的心,我想這般溫暖已然足夠。

這雙手曾帶來走出荒野的希望。在雲南的華坪縣,如果一個山裏的女孩在國中就輟學,那麼等待她的無疑是早早嫁人,圍着竈臺又是一生,貧困還會在鄉間延續。這樣被定義的人生無疑充滿了無奈,更是張老師不願看到的。其實所謂荒野並非現實的荒涼,而是內心的荒涼,是面對未來的無助。所以張桂梅老師拼上自己的性命也要建立一所免費的女子高中,她可以一步一步地走路到縣上,她可以多年穿一條磨破洞的牛仔褲,她可以把所有的獎金都捐出去。她希望用這雙不再光滑的雙手,牽着一個個無助的小女孩走出大山,走向希望與夢想的彼岸。

“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性柔之花只願留下悠遠的香味,恰如張桂梅老師以這雙充滿傷痛的手,讓我們看到桂的淡泊、梅的倔強,也讓我們看到偉大人格的磅礴力量。而我此刻只願握住這雙手,稍稍撫平她的傷痛!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後感心得 篇二

學習張桂梅同志先進事蹟心得體會我們學校這段時間組織學習了張桂梅同志的先進事蹟。張桂梅同志是邊疆民族貧困地區教師的優秀代表,她的事蹟平凡而偉大,思想樸實而閃光,在她身上集中體現了偉大的時代精神和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展現了新時期人民教師的良好形象和共產黨員的時代風采。張桂梅同志的先進模範事蹟,充分體現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充分體現了她對黨和人民教育事業的無比熱愛和忠誠。張桂梅同志參加工作30多年

來,愛崗敬業,無私奉獻,深深紮根於邊疆民族貧困地區,全身心地投入到教書育人的崇高事業中;她身患多種疾病,卻常常超負荷地工作,以驚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終堅守在三尺講臺上;憑着對教育事業的熱愛,不斷學習先進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精心研究,積極探索教育規律和民族教育發展的新模式,因材施教,進行素質教育,總結出一套適合民族貧困山區教育特點的教學方法,教學成績突出;她沒有子女,生活節儉,把自己一天的生活費控制在3元以內,而拿出

自己絕大部分工資接濟困難學生,給沒有學費的學生墊交學費,帶患病的學生去看病,天冷了給他們添置衣被,把母親般的慈愛全部獻給學生和孤兒;她不僅生活上關心學生,而且積極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和健康的業餘愛好,從各個方面無微不至地關愛他們,與迷戀網絡的學生同吃、同住、同學習,精心引導,細心照顧,使他們戒除了網癮。張桂梅爲之苦苦追求的夢想一天天成爲現實,她讓偉大的母愛在奉獻中不斷延伸。作爲一名戰鬥在一線的教師,我覺得和她相比較我深感慚愧,學習了張桂梅老師的事蹟後,我決心以張桂梅同志爲榜樣,立足崗位,開拓進取,努力做好本職工作,教書育人,培養一批對國家有用的人才。

2022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後感 篇三

每當聽到那感人肺腑的事蹟,每當看到那奮不顧身的壯舉,我的心靈就接受着一次又一次的洗禮。其中印象較爲深刻的是航天人沈忠芳。隨着《導彈人生》的出版,我們才知道這位爲航天事業奮鬥一生的英雄人物。“幹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這句話在沈忠芳的身上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他將國家利益放在首位,在國防事業中兢兢業業付出六十餘年,守口如瓶、鞠躬盡瘁,爲人民奮鬥、無名草更芳。

還有一位在馬蘭村默默無聞的鄧小嵐老師,她從小出生在馬蘭村,一生都在幫助馬蘭村的村民們,不僅教小朋友們讀書識字、學習樂器、載歌載舞,還從方方面面改善了村子的環境,讓孩子們擁有了走出大山的機會。鄧小嵐在幾十年間不停往返馬蘭村,心中早已拿馬蘭村當成自己家一樣,深深紮根於此,永遠是村民們的鄧奶奶。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後感 篇四

這兩天,不少人都在爲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的骨科主任樑益建拉票,作爲20位感動中國人物評選的候選人,樑益建是我省唯一入選的。在我國,醫術高超的專家比比皆是,樑益建憑什麼入選?

今天,當記者把這個問題拋給樑益建時,他是這樣回答的:“遇到別人不願意收的病人,我願意收,遇到能夠幫的病人我願意幫一把。”就像感動中國年度人物評選網頁上對樑益建的介紹“四川愛心醫生”,這就是他的上榜理由。

在我國,脊柱側彎發病率爲2%至3%,而在成都三醫院的脊柱畸形患者中,75%以上都是脊柱側彎超過130度以上,也就是重度和極重度患者。很多患者都是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地求醫無望後,找到了樑益建。

超過一定角度的脊柱重度畸形的矯治,曾經是醫學上的禁區。爲了那些信任他(本站☆)的患者,樑益建開始了向“禁區”的出發和挑戰。

樑益建說不是因爲我膽子大,是因爲這些病人確實需要治病,很多病人是帶着呼吸機來的,你想呼吸機一取是什麼情況,他都會立即死亡,所以這些病人來了,作爲醫務工作者,我們應該想到起能不能把他救下來。

當患者以生命相托之時,醫療不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詞語。樑益建從一例例手術做起,逐漸攻克了國際公認的極重度脊柱畸形手術禁區。今年21歲的癱瘓女孩吳佩,怎麼也沒想到,經過樑醫生不到一年的治療,她就可以下地走路了。

不僅是吳佩,從到現在,在樑益建的主刀下,1000多名脊柱重度畸形患者重新站“直”了。照理說,醫生的工作就是治病,但樑益建卻願意做得更多。對於脊柱重度畸形患者,一年的治療費至少得10多萬,爲了幫助經濟困難的患者,樑益建又是聯繫公益組織,又是向親朋好友募捐。

目前,樑益建已爲近200位患者爭取到500萬左右的資助。得知自己成爲感動中國人物評選的20名候選人之一,樑益建說很意外,自己只是一名小小的醫生,他最大的願望就是讓手術成功率向100%的成功率靠攏,讓更多的脊柱重度畸形患者獲得新生。

感動中國度人物評選投票將持續到明年1月5日,評選結果將在春節後公佈。讓我們一起爲樑醫生加油,他是四川醫生的驕傲。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後感 篇五

央視綜合頻道播出了《感動中國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其中,向絕壁要天路、帶領村民脫貧致富的當代“愚公”毛相林亮相熒幕。近些年來,如黃大發、文朝榮等當代“愚公”的事蹟感動了大江南北,成爲了爲人民服務的模範典型。“愚公”看似“愚”,實際上卻是生動地把忠於黨和人民、無私奉獻、不畏艱難、勇於開拓的“牛”式精神表現得淋漓盡致。各級黨委和組織部門作爲用幹部、管幹部的部門,要帶頭宣傳和弘揚當代“愚公”精神,厚培更多立得住、叫得響的當代“愚公”式幹部。

弘揚當代“愚公”之實幹精神,厚培“老黃牛”式“排頭兵”。黨員幹部是開拓新徵程、奮進新時代的“排頭兵”,要能如“老黃牛”般腳踏實地、辛勤耕耘,耐得住艱苦、守得住崗位,奮勇直上、艱苦奮鬥。各級黨委和組織部門要嚴格樹立好正確的選人用人導向,落實好發掘、培養、宣傳、關愛當代“愚公”式黨員幹部的一系列舉措。要突出政治標準,注重在基層一線技能人手、專業人才等不同領域發掘敢拼敢幹、苦幹實幹的黨員幹部。要把能想實招、幹實事、勤幹事的當代“愚公”精神融入黨員幹部教育培養的全過程,全面建立健全培養、使用、評價和考覈機制,積極爲黨員幹部創造好施展才能的條件,厚培幹部磨練才能的沃土,使有“能”者敢“爲”,有“爲”者有“位”,在評優評先、晉升獎勵等方面傾斜,絕不讓實幹者和“老實人”吃虧。要將那些在崗位上默默無聞、揚蹄奮進的“老黃牛”式幹部們選拔出來,管好用好,樹立好先進典型、切實發揮模範帶頭作用,打造高素質、強能力、肯奮鬥的幹部鐵軍。

弘揚當代“愚公”之創造精神,厚培“拓荒牛”式“領頭雁”。總書記強調,“要增強創新意識、培養創新思維,展示銳意創新的勇氣、敢爲人先的銳氣、蓬勃向上的朝氣。”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涌現出了諸如以科學技術帶動產業發展的“農民院士”朱有勇、致力於水稻遺傳育種的“時代楷模”盧永根等一線科研工作者、優秀共產黨員。要大力培育幹部的創新精神,鼓勵幹部多從工作實際、多從羣衆利益角度出發,做到常踐常悟、常學常新、常促常進,不斷增強在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的能力。要完善創新激勵措施,積極引導黨員幹部創先爭優。對於創新的工作方式方法、做法經驗等要從財、物、精神等方面加以獎勵,及時加大宣傳,樹立正面典型,引導廣大黨員幹部勇於創新、爭創一流。通過建立人才創新示範基地、技術交流、技能培訓等方法,進一步增強工作能力、創新能力。要將幹部的創新能力作爲考覈的要點,緊緊圍繞重大課題、重大戰略、重大項目等激勵廣大黨員幹部恪守創新理念,勇於打破思維侷限,發揮創新爭先的力量。同時要完善好容錯機制,鼓勵黨員幹部敢於試錯、善於改錯,不斷在創新中積累經驗,厚培更多“拓荒牛”式的幹部。

弘揚當代“愚公”之奉獻精神,鍛造“孺子牛”式“勤務兵”。黨員幹部是人民羣衆的“勤務兵”,新中國成立以來,如黃大發、焦裕祿、文朝榮這樣的無數黨員幹部用淡泊名利、甘於奉獻、勤於幹事的精神態度十分生動地詮釋了爲人民服務的要義。要教育好廣大黨員幹部謹守人民公僕的本分,牢固樹立爲人民服務的意識,深入基層,深入羣衆,聚焦民生痛點、難點,聚焦工作頑疾、痼疾,以“釘釘子”的精神幹好一件件得人心、暖人心、穩人心的事。要以謀民利紓民困爲導向,引導黨員幹部們常翻民生小賬本,常作服務大文章,隨時做好敢吃苦的準備,鍛鍊能吃苦的毅力,涵養善吃苦的精神,不落名利之窠臼,勇於爲黨和人民的事業奉獻自身。要嚴格區分好引導廣大黨員幹部勇於講奉獻與保障其待遇的關係,敢於打破“只講奉獻不求回報”的道德誤區,從生活、工作等方面保障奉獻型當代“愚公”式幹部的待遇,在“壓擔子”的同時更要“搭梯子”“給政策”,以更科學、更暖心的舉措厚培“孺子牛”式的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