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後感

建軍大業觀後感400字【精品多篇】

觀後感2.02W

建軍大業觀後感400字【精品多篇】

觀看建軍大業的800字觀後感 篇一

《建軍大業》這部影片的開篇,描述着血腥而真實的場面、悲壯的背景音樂,每一刻都在讓人的心糾、淚盈。手無寸鐵的熱血青年用生命告訴人們:沒有武裝不行,沒有人民的軍隊便沒有人民的一切。

一張紙帶來李大釗同志被絞死的消息,令全室人員肅靜脫帽、那門外小兵眼眶的泛紅,壓抑的氣氛,讓我想起讀過的一篇課文《十六年前的回憶》,那篇文章描繪了一位慈愛的父親爲了革命事業奉獻出自己的生命,他總在家燒掉一些紙張,但卻從不讓自己的孩子問這些是什麼。當初我亦不知道“釗”怎麼念,只牢記他被捕時的堅定和坦然。

南昌起義的槍聲,喚醒了一個民族一個時代,粟裕那一記漂亮的“殺”,葉挺指揮開炮時摔帽的灑脫,賀龍看似滿口粗話的自負,朱德設圈成功後那難忘的微笑,周恩來對着天空發射的那三記槍聲,昭示一個新的黎明的到來,是何等的氣概,何等的酣暢淋漓。

慘烈的三河壩戰役,展現了正義與邪惡的搏鬥。朱德走過戰壕時兩邊不斷的微弱的呻吟“娘,我好怕,我不想死,我想回家了”涌出無限的同情與敬意。面對屍體如山,朱德緩脫帽,淚水沿面頰流。選斷後二百人,朱德說,父子同軍,父親留下;兄弟同軍,兄長留下。當一位戰士大喊“我要留下!”他身邊的兄長拉住他吼“不行,我留下!”如此捨生取義的精神,我們爲民族嬌子爲戰士英傑而揮淚致敬!阻擊戰尾聲,蔡晴川營長拉響引爆器。已在撤退的部隊行軍中途,聽到震耳欲聾的的爆炸聲,眼含熱淚敬禮。

從南昌起義,朱德到井岡山會師,20000名戰士,只剩下800人。此刻,我耳邊又響起熟悉的話語“成千成萬的先烈,爲着人民的利益,在我們的前頭英勇的犧牲了…”“讓我們高舉他們的旗幟,踏着他們的血跡,前進吧!”

八一軍旗,來之不易,“冒着敵人的炮火,前進!”震撼心頭的昨天是歷史,而今化作一股奮進的勇氣,那就是,中華崛起,匹夫有責,立足崗位,從本職做起,爲打造“一流綠色資源環境服務商”的冶金地質戰略目標而拼搏奮鬥,爲實現中國夢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透過炮火硝煙,再看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成立94年沙場閱兵,自豪和驕傲油然而生。

建軍大業觀後感 篇二

從事黨建工作幾年時間以來,我感觸較深的事之一是單位的離退休老黨員對於共產黨的熱愛和感激,比如每次的黨組織活動,他們一定會提前半小時到,比如每到七一、八一、十一,總會有書法、繪畫、詩歌的形式表達對國家、對黨的感激和熱愛之情,又比如每一次的支部組織生活會,支部書記都會精心準備安排,切合每個時期黨的大政方針進行鍼對性地學習……當然還有很多,我想這不僅僅是因爲他們退休了有時間,更重要的是老一輩地質人身上有更深厚的對黨員身份的認同感。

今日觀看了獻禮建軍90週年的電影《建軍大業》,這種感覺愈加強烈。電影中賀龍要求火線入黨,“兩把菜刀鬧革命”的賀龍,在舊軍隊裏身居高位,可自從他接受了馬克思主義之後,便積極追求光明,堅決要求加入中國共產黨,但卻屢遭拒絕。他不改初衷,繼續努力,先後多次要求入黨,最終實現了自己的理想。我想,一個人理想的實現,首先得有強烈的意願,纔會有爲了理想竭盡全力奮鬥的勇氣。他經歷了多次的被拒的挫折,纔有了越來越堅定的信念,而我們年輕一代,爲什麼要入黨?我想是很多人都沒有特別想清楚的一件事情。至少缺乏強烈的意願和崇高的信念,和平年代,入黨的過程大致是按部就班,沒有經歷太多的考驗和挫折。可我們要認識到,當今雖不可能去經歷生死的考驗,但也時時刻刻面臨着大大小小的考驗,精神懈怠的考驗、守規矩講紀律的考驗、開拓創新的考驗、舍小家爲大家的考驗等,貼着“共產黨員”的標籤,就應當在行動上自覺規範言行舉止,以身作則,發揮共產黨員的先進性和模範帶頭作用。

我想正是我們年青一代在入黨過程中對黨的發展歷史的認知不夠深刻,所以對黨員身份的認識不夠成熟,也就缺少了一些對黨員身份的認同感和對黨精神上的認同感。我認爲,對黨在精神上認同就是要從思想上、理性上認同中國共產黨,認同中國共產黨的主張,認同黨的綱領和章程,特別是瞭解黨的歷史,從而纔有了對黨員身份的認同感。如果缺少認同,表現在行爲上,就是部分黨員政治意識淡薄、黨性觀念淡薄、無擔當精神,起不到先鋒模範作用。

毛澤東在劇中說到:“我們如果想繼續革命的話,就必須創造一個有革命信仰的軍隊。”什麼是革命信仰?在革命年代叫革命信仰,在如今,應該叫人生理想,沒有共同的理想,沒有一致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是成不了合作伙伴的。對於一個企業,職工沒有認同感和歸屬感,幸福感也不會高。這裏也說到身份的認同,職工只有認同企業的文化,才能主動意識到工作的價值和意義,將自己與企業結成利益、事業和命運的共同體,在主人翁意識的支配下,對企業的價值取向、發展戰略、經營目標、企業精神、規章制度、標誌標識等,予以認知認可、理解贊同、接受並篤行,從而與企業共同成長、和諧發展。反之,缺失認同感,就會在工作中產生消極的情緒。

不管是在中共黨員的身份還是普通職工的身份,認同感尤爲重要,瞭解黨一路走來的艱難困苦是觸發每名黨員對黨的忠誠和熱愛的方法,讓入黨動機不再是一句口號,真正的切合到我們的工作中來,我們在平時做的每一件小事都在向着“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爲實現共產主義奮鬥”這個目標靠近。對黨的認識要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時刻牢記第一身份是“共產黨員”,就會讓黨員在生產工作中真正發揮先鋒模範作用,讓黨支部在項目中真正發揮戰鬥堡壘作用。

電影《建軍大業》觀後感 篇三

前些日子觀看了電影《建軍大業》,該片講述了我黨爲挽救中國革命而建立人民軍隊的光榮歷史。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等臨危受命,冒着生命危險分赴湖南和南昌等地發動起義,組建了一支真正屬於人民、屬於中國共產黨的軍隊,開啓又一段崢嶸的革命歲月。

看完影片,我覺得對於出身在和平年代的中國共產黨人,最大的啓示就是:要堅定理想信念。我們爲什麼要入黨?我想是很多人都沒有特別想清楚的一件事情,至少缺乏強烈的意願和崇高的信念。和平年代,入黨的過程大致是按部就班,沒有經歷太多的考驗和挫折。可我們要認識到,當今雖不可能去經歷生死的考驗,但也面臨着大大小小的考驗,如八項規定的考驗、守規矩講紀律的考驗、開拓創新的考驗等,貼着“共產黨員”的標籤,就應當在行動上自覺規範言行舉止,以身作則,發揮共產黨員的先進性和模範帶頭作用。我想正是我們在入黨過程中對黨的發展歷史的認知不夠深刻,所以對黨員身份的認識不夠成熟,也就缺少了一些對黨員身份的認同感和對黨精神上的認同感。我認爲,對黨在精神上認同就是要從思想上、理性上認同中國共產黨,認同中國共產黨的主張,認同黨的綱領和章程,特別是瞭解黨的歷史,從而纔有了對黨員身份的認同感。如果缺少認同,表現在行爲上,就是部分黨員政治意識淡薄、黨性觀念淡薄、無擔當精神,起不到先鋒模範作用。

建軍大業觀後感 篇四

今天我和媽媽一起重溫了《建軍大業》這部愛國影片,在這部電影裏面衆星雲集震撼人心。本片講述了1927年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失敗後,中國共產黨挽救革命,於當年8月1日在江西南昌舉行。武裝起義,從而創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的故事。

影片的開頭,國民黨反動派毫無人性的屠殺遊行學生,天空下着大雨,頓時血流成河,學生的屍體堆積如山。

接下來是1927年8月1日,以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等領導人組成了第一支中國革命起義軍,開始對國民黨軍隊進行有力的反擊,就這樣打響革命的第一槍。令我印象最深的一幕,就是朱德同志率領的其中一隻中國革命齊玉軍在三和被在意中以3000人成功的狙擊了國民軍隊3萬多人在在真的第滿分作文網三天,朱德司令爲了掩護大部隊的撤離,決定留下200人死守陣地。當時他下令父子同軍者父親留下兄弟同軍者,兄長留下。大家都知道留下只存死路一條,但是大家都願意留下。

看到這樣的場景,我非常感動。隨着一聲巨響,頓時火光映紅了整片天空。朱德和大部隊停下腳步,回過頭注視着濃煙滾滾的方向,兩行眼淚奪眶而出。他知道戰士們用生命挽救了大部隊。最後,朱德率領中國革命軍來到革命根據地井岡山,與毛澤東同志會合,毛澤東同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看完這部影片,我深深的感到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是多少英雄犧牲它們的生命換來的,所以我們一定要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我立志一定要好好學習,奮發圖強,長大後報效祖國。

電影《建軍大業》觀後感 篇五

通過觀看《建軍大業》,我深刻的意識到:我們現在幸福生活是多麼地來之不易,他是我們老一輩革命家用自己的生命和鮮血換來的,所以我們要更加珍惜、愛惜這來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這部影片主要講了1945——1949年中國即將誕生之際,蔣等部分國名黨人士搞起獨立,共產黨與之抗衡,最終取得勝利,並建立起新中國的故事。

影片中最令人感動的是:淮海戰役結束,毛主席聽到勝利的消息後,在慶祝晚餐上一杯又一杯地喝着酒,一直喝醉爲止,他靜靜地躺在一旁,臉上掛着勝利喜悅的笑容。而周恩來、朱德、劉少奇、任弼時這四個改變中國命運的人,緊緊地擁抱在一起,那一刻,他們不禁唱起《國際歌》,“英特那雄布……”那一聲聲氣壯山河的聲音在我的耳邊迴響,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那份勝利的喜悅同樣也感動着我。還有那兩位被兇惡特務所殺的李公樸、聞一多他們那震撼人心的演講,爲了和平他們失去寶貴的生命,這一切讓我情不自禁地流下佩服及傷心的眼淚。郭師傅是多麼一個盡職的廚師呀,他爲了能讓主席吃上可口的飯菜,不顧自身安危衝進廚房就爲了鍋裏的一點紅燒肉而沒有逃出死神的魔掌被敵機活活地給炸死了……我心裏嘆息:當時的生活條件是多麼艱苦呀!

但是,艱苦的生活沒有打倒紅軍,他們以頑強的意志,拼搏的精神克服艱難險阻,最終取得了共產黨歷史性的勝利。這部影片中其他的故事同樣也深深地感動、鼓舞着我。今後,我要倍感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更加努力的工作,爲祖國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建軍大業觀後感300字 篇六

今天,學校黨委組織學生黨員和老師去北京劇院看《建軍大業》,這部獻給祖國建軍90週年的片子,電影開始的蔣介石“清共”,還原了當時的慘絕人寰,李大釗同志的犧牲彷彿掀起了影片的第一個高潮,如果我們沒有槍,就是刀俎上的肉,任人宰割。

馬克思主義確實是說工人爲主要革命力量,但毛澤東卻提出了發展農民這種大膽的想法,這纔是符合中國的國情。於是有了南昌起義,有了毛澤東的建立自己的武裝根據地。電影裏還有一些小情節也是十分感人的,比如毛澤東和家人的離別,這是一個革命人一個共產黨員的偉大,賀龍的執念,申請入黨,雖然有些搞笑卻是讓人敬佩。

影片中每個角色都有年齡標註,選擇小鮮肉也是符合片中年齡的,他們年輕,他們風華正茂,卻已是滿腔熱血,最後的死守三河壩,做勇士,不做烈士。我看到了一個個堅決的眼神,那裏孕育着新中國的希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這部電影最好的詮釋。

建軍大業觀後感500字 篇七

看《建軍大業》,讓我體會到了血肉書寫歷史的厚重,讓我深深沉浸在祖國繁榮昌盛的自豪感裏。

我能想象,那時天空的顏色、河水的顏色;我也能想象,那時將軍的面容、士兵的面容和百姓的面容……我還能想象到那時許多的事物,那就是一幅幅承載着歷史的畫卷呀。

我彷彿聽見了打戰時將軍洪亮的指揮聲,戰士們戰鬥時的咆哮聲,一顆顆手榴彈爆炸的聲音。戰爭是恐怖的,但沒有這紅色的恐怖,就不會有今天我們和平安寧的生活。我們大家必須珍惜這份幸福。

看完電影,我的心情無比複雜。

我慶幸自己出生在這樣一個和平的國家,同時也爲那些逝去的人們默默哀悼。血染紅的旗幟在我的心中飄蕩。戰爭,好像就發生在昨天,離我很近;又好像發生在幾百年前,離我很遙遠。心中有說不出的感慨,如果戰爭之苦加在我身上,我又會如何去面對,會像前人那樣爲祖國而獻出生命嗎?我想是肯定的,如果我身處那個時代,也一定會爲了國家,自己賴以生存的土地獻上一份力量,這份力量,也許不是去拼刀子,但我也一定會用自己的方式,爲國家作出貢獻,儘管很微薄。

《建軍大業》這部電影,強烈地驚醒了睡在這幸福中的我,讓我意識到真幸福來之不易。這幸福是英雄們生命鑄就成的,我必將努力學習,將這份幸福延續下去。

建軍大業觀後感範文<五>篇八

前段時間,黨支部組織“主題黨日”活動,內容爲觀看爲慶祝建軍90週年新上映電影《建軍大業》,影片至始至終,場面宏大,不時的讓人感動、震撼。

影片以1927年八一南昌起義爲主要線索,再現了蔣介石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八一南昌起義從勝利到失敗再到井岡山會師的整個全過程。以蔣介石爲首的國民黨新右派在上海發動反對國民黨左派和共產黨的武裝政變,大肆屠殺共產黨員、國民黨左派及革命羣衆、學生遊行被無情的射殺,切換不同的場景,並配以音樂,展現了不同黨派之間鬥爭的激烈感。

對於戰爭場面的展示,也是十分震撼人心,影片用大量時間描述了八一南昌起義和“三河壩”戰役,1927年8月1日2時,在周恩來、朱德、賀龍、葉挺、劉伯承等同志的領導下,在江西南昌舉行了武裝起義,向舊藩臺衙門、牛行車站、天主教堂等發起進攻,全殲守軍3000餘人,繳獲各種槍支5000餘支,參加起義的三萬餘人佔領了江西省省會南昌,誕生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武裝部隊。爲了掩護南昌起義後大部隊的順利南下轉移,朱德率領教導團3000多人與國民黨錢大鈞兩萬餘人展開激烈的戰鬥,拖延3天的任務完成後留,下100人,掩護其他人撤離,生死搏鬥,最後爲了爭取時間而引爆炸彈,與敵軍同歸於盡,看的人熱血沸騰。

《建軍大業》不僅以宏大吸引觀衆,更以細節深深抓住觀衆的心靈。影片中,毛澤東爲了革命,離開妻子楊開慧和兩個嗷嗷待哺的孩子,大孩子不停的喊“爸爸,爸爸”,楊開慧含淚說“別回頭”,這一別,不知何時能再見,毛澤東多想再看一眼妻兒,可是爲了中國革命,爲了全中國受苦受難的民衆,他還是義無反顧,眼含熱淚離去。毛澤東故意用溼淋淋的身子抱周恩來這個情節的設置很可愛,體現了這個人物不僅僅是一名領導者,他還是一個如同鄰家男孩一樣調皮的年輕小夥子。戰友情,生離死別的落淚,對於對手的敬佩都讓人感觸頗深。對死守南昌城的陳團長的敬禮對黃埔軍校的人的厚葬。等等細節的描述,既讓人感到了真實,又不失當時的歷史背景下的史實。

八一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對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揭開了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鬥爭和創建革命軍隊的序幕,在建軍90週年上映,讓更多的人瞭解這段歷史,具有重要的意義。

建軍大業觀後感 篇九

懷着對黨的忠誠,來看《建軍大業》,體會着那血與肉的歷史。我能想象,那時候的天空的顏色、河水的顏色、泥土的顏色;我能想象,那時候的將軍的面容、士兵的面容、百姓的面容;我能想象,那時候的戰前的聲音、戰時的聲音、戰後的聲音;我還能想象到許多那時候的事物,都是那一堵堵承載着歷史的牆,告訴我的,我彷彿聽見了戰時將軍的指揮聲;我彷彿能聽見士兵戰鬥時的咆哮聲;我彷彿能聽見一顆顆手榴彈爆炸的聲音。戰爭是恐怖的,但沒這紅色的恐怖,就不會有今天這樣和平的生活。我必須去珍惜這份幸福,握住這份幸福。

看完了《建軍大業》,我的心情其實也是非常的複雜。我慶幸自己出生在黃金時代,我也爲那些逝去的英靈默默哀悼。血染紅的旗在我的心中飄蕩,戰爭,好像就發生在昨天,離我很近;又好像發生在幾萬年前,離我很遙遠。心中有說不完的感慨。如果戰爭之苦加與我身,我又會如何去面對,會像前人那樣英勇神武嗎?答案是肯定的,如果我身處那時,也一定會爲了自己的國家,自己賴以生存的土地獻上一份力量,這份力量,也許不是去拼刀子,但我也一定會用自己的方式,爲它做出貢獻,不論是那時,還是現在。

即便是和平當下,我也要以自己的方式,去愛自己的國家,自己賴以生存的土地。我在做的是,面對這幸福;我要去做的,是保護這幸福;我的理想,是讓更多人體會到這幸福。我不是政治家,我只是一個學生,對於這樣的幸福,我想讓更多人感受到。我們和前人最大的區別就是他們沒有我們所有的幸福,我們沒有他們那麼多經歷,我們能感受到他們的經歷,他們卻不能體會我們的幸福。

通過《建軍大業》強烈地驚醒了睡在這幸福中的我,讓自我深刻的意識到這幸福的存在,這份幸福,就在我的身邊,無處不是。我必須將這份幸福,傳遞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