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後感

紀錄片《人生七年》觀後感(精彩多篇)

觀後感3.3W

紀錄片《人生七年》觀後感(精彩多篇)

紀錄片《人生七年》觀後感 篇一

過去的一週,一直到2月22日晚,斷斷續續地,我和孩子爹一起看完了紀錄片《人生七年 》。

看這部紀錄片的初衷,是爲了教育孩子而做的。孩子沒有什麼興趣,我倆卻很高興地看了。

這部紀錄片,從14個孩子的7歲時拍起,每七年一次。目前爲止,已經拍到了他們20xx年也就是56歲。時間跨度大,人生軌跡清楚。本來導演的初衷,是想了解家庭背景、社會階層對於一個人的影響。可是,看這部片子,我們卻看到了不同的人生:人生是由多元因素造就的,家庭背景、社會階層、性格、追求、目標的設定、自我調適與改變、婚姻等等因素,都是造成一個社會人的重要成分,他們的幸福與滿足,他們的困惑與掙扎,都是在不知不覺中造成的。

我談談自己的感受:

1、社會階層並不是完全不可逾越的,但是要有很大的跨度,卻是不大可能的:

下層可以上到中產,但很難到達上層;中產可以到上層,也可能因爲某些原因,淪到下層;但上層終究還是上層。

Nick通過自己的努力,從農場主的兒子成爲了美國一所大學的教授;下層的SUE從小就希望改變,通過努力,躋身中產;中產的NEIL卻因爲一個不算成熟的選擇,從此生活無着落,一生相對境遇不好,等等。

上層社會的人,志向高遠,見識廣博,從小他們就接觸不一樣的教育,所以鳳凰終歸是鳳凰。當然,除非他們不努力,可能會淪落到中產的行列。但是,一般來說,越是上層社會,他們對子女的管束越嚴格,孩子們也學習更加努力和刻苦,他們認爲他們肩負着改變社會的責任,所以更加認真、執着。現在看來,我們應該多關注這類人的生活,他們的教育孩子的方式可能對我們更有意義。

2、人們也許從來都想象不到,父母、家庭對於一個孩子的終生影響。

在影片中,我們看到了各類孩子不同時候的不同眼神:有的孩子因爲父母分開,被放在帶有慈善性質的寄宿學校裏,一生都帶着無助,這種無助一直影響着他們;有的孩子因爲父母分開,被送到國外,無論條件多麼優越,她感覺到被拋棄,不開心;有的孩子因爲小時候跟父母沒有很多的交流,對那段感情相對陌生。

相比較而言,在家庭和睦的環境中成長的孩子,他們得到父母的陪伴更多,在人生中更從容、自信。

可以看出,父母對孩子的陪伴,與孩子的溝通是多麼重要,這些影響孩子的性格,也影響他們的未來生活。

3、步入婚姻的早晚,相對決定他們的人生成功與否,也決定他們的生活品質。

這個在影片中特別明顯。來自下層社會的三個女孩,其中的兩個,19歲就結婚了,她們的此後的生活,就是生育子女、經營家庭、離婚、再婚、更早的有身體疾病等,另一個,因爲希望先爲自己的理想奮鬥,其後再考慮感情的事情,她的生活就好很多,雖然她也經歷了後來的離婚、再婚,但是一切還是相對完滿,她得到了她想要的生活。因爲她更加清楚,過早地涉入婚姻,可能給自己帶來羈絆,所以她作出了不同於同伴的選擇。

4、人生中的重要決定一定得慎之又慎。

NEIL自小是多麼自信、可愛的小孩,可是當他沒有考上理想的大學,決定退學並重新考,這個決定對於他來說可能是人生最失敗的決定。他後來沒有考上,父母也很不理解他的決定,他從此多年流浪在外。雖然很多年之後,他做上了志願者性質的議員,但是他一生的貧困、潦倒,都跟那次不算謹慎的決定有關。試想,如果他讀完了那個普通的大學,那麼他的一生一定不同:雖然也可能很普通,但是起碼是安寧的,會有家庭,有孩子,有穩定的收入,可惜他卻流離失所,度過了暗無天日的多少日子。

5、家庭的穩定,是人們成功的重要保障。

片中的大部分人,尤其是中產階級和上層社會,他們的家庭好像更加穩定、美滿,離婚的相對較少,他們的事業發展也相對更加順利。不知道什麼原因,可能他們的婚姻是在他們年齡更大的時候進行的,所以相對理性,也更加穩固。他們與伴侶一起更和諧,事業也更有成就。

6、在片中,我看到了英國的發達。

他們的下層人的生活,可能是我們國內很多中產的生活;他們的中產,也就是我們的上層了。物質的富足,環境的優美,人們的生活質量,都是我們國內很多人不能企及的。記得每次回國,初到的第一天,你會感覺到處都是灰灰的,那居民樓,感覺就像是貧民窟,當然一兩天就都能適應了。有時候,朋友們對生活的那種滿意,讓我有種井底之蛙的感覺。說實話,人家的社會還是太發達了。我們需要多少年才能趕上。

7、片子給我們展示了活生生的人生成長軌跡,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也突然害怕人生的衰老與死亡。

因爲片子是連續的,你突然能看到一個人從少年到青年,到中年,人神似,但形已經不太似。你覺得,任何人都會衰老,上層、中產、下層,誰都不例外。人生是那麼短暫,你要面對親人的離去,你得面對慢慢的身體老化,體型的變化,容顏的巨大變化,對生活的承受力,等等。這會兒,纔會真正感覺,人的衰老就在眼前,還有死亡。懼怕的感覺,悲哀的感覺。

如果可能,我打算再次看看這部紀錄片,從頭到尾。

《人生七年》觀後感 篇二

當我看到《人生七年8》的最後一幕,一個長鏡頭慢慢地從老Tony身上離開,那個記載了他童年、青年的生活並且一度荒廢的賭馬場的新模樣逐漸清晰,成爲倫敦奧運會的主運動場的時候,時間的魅力聚焦在了這個小時家境貧寒、父母離異,現在生活美滿、子嗣繞膝的老頭身上。我體會到,這56年的時光映照在了這14個人的身上,是多麼神奇。

準確的說,這並不僅僅是一部紀錄片,這是一個系列片。在1963年,導演邁克爾—艾普特爲BBC拍攝了一部名叫《人生七年》的紀錄片,他們挑選了來自倫敦的14個7歲的兒童,採用每7年跟蹤拍攝的方式,通過跟蹤他們的人生軌跡,來研究英國社會存在的社會階級凝固的問題。到2012年,這個電影系列走過了56個年頭,然而,導演達到目的了嗎?

的確,好像是達到了。14個人之中,有4個人家境殷實,接受了私立學校的教育,他們的人生同樣留在了上流階層(除了其中有一個人自願當了教師這一好像在英國不太賺錢的職業)。10箇中產階級以及窮人裏面,只有一個人成功了,Nicholas成爲了一名大學教授,其他的9個人依然生活在底層或中產。然而他們都站在追求“幸福”的大廳裏,而且他們幸福的“天花板”一樣高。

John小的時候想要參政,14歲的時候他曾經表達了自己的政治看法,口吻像極了殘酷無情的獨裁。然而42歲時,John沒有成功參政,在成爲一個律師之後,他喜歡上了園藝,腦袋半禿的他自己調侃說:“如果我20歲的時候說自己喜歡園藝,大家肯定以爲我瘋了。”

Neil大學輟學,21歲時他在倫敦建築工地工作,28歲時他成爲流浪漢,靠政府的經濟金過活,在當時的採訪中,從他不停抖動的身體和渙散的眼神中可以明顯感到他的精神問題。然而後來,時間給了我們想不到的驚喜,56歲時,導演見到Neil,他已經成爲了當地的一位議員,還應邀到澳大利亞發表演講

在21歲以後宣佈離開這部紀錄片的Peter被當時的報紙抨擊爲“撒切爾夫人時代英國的憤怒共產青年”,然而56歲時他回來了,而是以一個嶄新的身份。他成爲了一個樂隊的成員,而且還獲得了音樂獎項,在音樂界獲得了肯定。

你瞧,他們的生活也挺好的,就像一個走進迷宮的孩子,兜兜轉轉之後,總是能找到父母急切的擁抱。

《人生七年》就是這樣一部片子,他平鋪直敘,毫無矯揉造作,真實是他唯一的追求。真實在那三個女孩兒越來越發福的身材上,真實在那越來越多的禿頂上,真實在每一句臺詞,每一個故事,每一處起承轉合,傷感又溫情。當我們看到他們臉上的皺紋越來越多,身材越來越走樣,頭髮再也不像從前那麼茂盛的時候,我們還會想起他們年輕時的模樣。他們也曾經想改變生活,想成爲演員或者政客,然而在時光面前,一切都變得圓滑。就像匠人手裏的一把美工刀,把每一個人像玉一樣磨得通體圓潤,在時間這條湍急的河裏,像一條靈活的魚兒一樣,不再跌跌撞撞。

這只是一篇普通的觀後感,我希望,面對屏幕的你千萬不要奢求從這得到什麼。常識和經驗告訴我們,評價別人的人生不是一件很體面的事情。而且“從別人的人生裏面得到有利於自己的經驗”這個觀點,筆者也持審慎的懷疑態度。畢竟對於文化環境、成長環境都不同的人來說,會有完全不同的思考和處理問題的方式。我們的人生纔剛剛開始,它貧乏單調,但充滿了生命力和對未知事物的好奇心。這一點很重要,在筆者看來,比旁觀這14個人的人生要更加重要。

《人生七年》觀後感 篇三

最近觀看了《人生七年》系列紀錄片,能夠觀看的完整電影系列僅有英國版,也是最早的母版。其他的如日本、德國、美國、瑞典版本的線上資源均不齊全。對我來說,《人生七年》是對我影響力最大的成長類紀錄片(迄今爲止)。

《人生七年》是英國著名導演邁克爾、艾普特拍攝的系列紀錄片,是影響半個世紀之久的開箱之作。在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時間裏,導演每隔七年採訪記錄一次片中人物的經歷和變化。採訪對象來自英國社會的不同階層、不同家庭;分別記錄了他們7歲、14歲、21歲、28歲、42歲、49歲、56歲的生命軌跡。

影片從1963年伊始,時間跨度達50餘年。2019年《63up》即將上線。艾普特是拍攝了《納尼亞傳奇》的知名導演。他拍攝人生七年時,年僅20出頭。如今已是80多歲的艾普特已經是享譽世界的英文導演。從一九六三年開始,他分別記錄了14個孩子從童年到老年的成長經歷。我可以在數小時內直觀的感受到他們的生命軌跡和情感狀態。影片看完後,我腦袋裏充斥着兩個字――震撼!

直擊心靈的震撼和情感衝擊。

關於紀錄片的內容我不再贅述。截止2012年,人生七年系列電影已出完成八集拍攝,結構龐大,人物衆多。關於人物的細節和情節走向,我記的並不清晰,這裏我只談談這部片子對我的衝擊。

第一:環境影響人的成長,並非是後天造成的。而從先天就已經開始父母生活的環境直接影響下一代。父母對改造環境的態度和改造環境後的變化,對孩子性格的形成息息相關。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是畢生的。如果:我從富人的家庭長大,成年的工作環境和情況狀況不會太差;我從窮人家庭長大,即使我付出的努力幾倍於我的同齡人,成年以後的境況也不會太好。(相較於精英階層)

第二:性格決定命運!一個人性格的形成與他的父母直接相關。自信開朗,健康活潑,優柔寡斷,文弱內懼,我們都可以從我們的父母身上找到影子。其次,原生家庭和社會環境間接影響人的性格。

我接受的教育、社區環境、成長中遇到的人、選擇的職業與工作……也會間接影響我們的性格和與之對生活的態度。

第三:擁有長遠目標的人更容易成就大的事業。在童年時期,有清晰職業追求的人更容易獲得事業上的成功。如同年的職業追求是醫生、教師、律師等,我們長大後多數會從事與之相關的職業。童年時有長期愛好和大理想的人,他們的職業追求更高、對社會的貢獻更大――但前提是真正熱愛和長期喜歡的事物,且要有堅韌和積極樂觀的性格。

所以,知道自己喜歡和真正想要的東西、有清晰的藍圖是十分重要的。這部紀錄片還告訴我一件事:成年並不意味着成熟,成長是一生的修行!在人生的不同階段,面對生老病死和時代環境的變化,我們隨時都要準備學習。在心智和智力進入成年以後,我們仍然需要隨時代的發展而不斷的學習,更新。不斷完善自我,纔會具備成熟的人格。

且活着並不只是爲了生存而活着!

紀錄片《人生七年》觀後感 篇四

當我看到《人生七年》的最後一幕,一個長鏡頭慢慢地從老Tony身上離開,那個記載了他童年、青年的生活並且一度荒廢的賭馬場的新模樣逐漸清晰,成爲倫敦奧運會的主運動場的時候,時間的魅力聚焦在了這個小時家境貧寒、父母離異,現在生活美滿、子嗣繞膝的老頭身上。我體會到,這56年的時光映照在了這14個人的身上,是多麼神奇。

準確的說,這並不僅僅是一部紀錄片,這是一個系列片。在1963年,導演邁克爾—艾普特爲BBC拍攝了一部名叫《人生七年》的紀錄片,他們挑選了來自倫敦的14個7歲的兒童,採用每7年跟蹤拍攝的方式,通過跟蹤他們的人生軌跡,來研究英國社會存在的社會階級凝固的問題。到2012年,這個電影系列走過了56個年頭,然而,導演達到目的了嗎?

的確,好像是達到了。14個人之中,有4個人家境殷實,接受了私立學校的教育,他們的人生同樣留在了上流階層(除了其中有一個人自願當了教師這一好像在英國不太賺錢的職業)。10箇中產階級以及窮人裏面,只有一個人成功了,Nicholas成爲了一名大學教授,其他的9個人依然生活在底層或中產。然而他們都站在追求“幸福”的大廳裏,而且他們幸福的“天花板”一樣高。

John小的時候想要參政,14歲的時候他曾經表達了自己的政治看法,口吻像極了殘酷無情的獨裁。然而42歲時,John沒有成功參政,在成爲一個律師之後,他喜歡上了園藝,腦袋半禿的他自己調侃說:“如果我20歲的時候說自己喜歡園藝,大家肯定以爲我瘋了。”

Neil大學輟學,21歲時他在倫敦建築工地工作,28歲時他成爲流浪漢,靠政府的經濟金過活,在當時的採訪中,從他不停抖動的身體和渙散的眼神中可以明顯感到他的精神問題。然而後來,時間給了我們想不到的驚喜,56歲時,導演見到Neil,他已經成爲了當地的一位議員,還應邀到澳大利亞發表演講。

在21歲以後宣佈離開這部紀錄片的Peter被當時的報紙抨擊爲“撒切爾夫人時代英國的憤怒共產青年”,然而56歲時他回來了,而是以一個嶄新的身份。他成爲了一個樂隊的成員,而且還獲得了音樂獎項,在音樂界獲得了肯定。

你瞧,他們的生活也挺好的,就像一個走進迷宮的孩子,兜兜轉轉之後,總是能找到父母急切的擁抱。

《人生七年》就是這樣一部片子,他平鋪直敘,毫無矯揉造作,真實是他唯一的追求。真實在那三個女孩兒越來越發福的身材上,真實在那越來越多的禿頂上,真實在每一句臺詞,每一個故事,每一處起承轉合,傷感又溫情。當我們看到他們臉上的皺紋越來越多,身材越來越走樣,頭髮再也不像從前那麼茂盛的時候,我們還會想起他們年輕時的模樣。他們也曾經想改變生活,想成爲演員或者政客,然而在時光面前,一切都變得圓滑。就像匠人手裏的一把美工刀,把每一個人像玉一樣磨得通體圓潤,在時間這條湍急的河裏,像一條靈活的魚兒一樣,不再跌跌撞撞。

這只是一篇普通的觀後感,我希望,面對屏幕的你千萬不要奢求從這得到什麼。常識和經驗告訴我們,評價別人的人生不是一件很體面的事情。而且“從別人的人生裏面得到有利於自己的經驗”這個觀點,筆者也持審慎的懷疑態度。畢竟對於文化環境、成長環境都不同的人來說,會有完全不同的思考和處理問題的方式。我們的人生纔剛剛開始,它貧乏單調,但充滿了生命力和對未知事物的好奇心。這一點很重要,在筆者看來,比旁觀這14個人的人生要更加重要。

《人生七年》觀後感 篇五

看書累了,我喜歡看看記錄片,那是另一種讀書。

昨天看了紀錄片《人生七年》,看完後感概萬千。

片子是英國格拉納電視臺拍攝的,選擇了來自英國不同地區、不同家庭背景的14位7歲的孩子,每隔七年一拍,記錄他們的想法和生活。從7歲到56歲,跨越半個多世紀,記錄了他們的大半輩子。而這14個孩子的未來,精英家庭出身的孩子無一例外的過着優渥的生活;三個中產家庭的男孩,僅有一位進入牛津大學,其餘兩位仍舊中產;而那幾個來自於底層社會的孩子,年老的他們無一不做着普通的底層勞動,甚至與失業相伴。

這本來是一個揭示英國階級流動固化的紀錄片,然而放在如今的中國何嘗不適合?有人做過一個調查,清華北大的學生,其父母社會經濟地位高的比例遠遠比社會經濟地位低的要多。也就是說,他們之所以會在清華北大,很大一方面是因爲他們的家庭條件優渥。

這是一個很容易引起爭議的結論,有人會說:你的意思是家裏有錢的人才能上清華北大?

我不是這個意思,我只是認爲一個人的努力和他所能得到的資源是互補的。什麼是資源?比如說中國政法大學的研究生考試,每年都會有本科生期末考試的原題出現,而這些原題,本校的學生是要比外校的學生容易找到的多,這就是資源。

再舉個例子,兩個同樣努力的孩子,他們的成績也許差不多。到了暑假,有名師輔導班,一節課500,家境好的孩子眼不眨心不跳的可以掏錢補習。而家境差的呢?他或許要幫家裏幹活、或許要去發傳單掙生活費……慢慢的、慢慢的,兩人的差距會越來越大,這不是努力就可以彌補的。

老祖宗有句話叫“寒門出貴子”,確實現實中也是有活生生的例子的。往遠一點說,有名臣宋濂之流,往近一點說,馬雲總算一個吧?然而中國十三億人,宋濂馬雲之流有幾個?爲什麼每出一個就會轟動一時、遠近聞名?因爲這樣的人太少了呀,誰會巴巴地去報道哪個首富家的兒子開了什麼公司(王思聰除外)?誰會去關注哪個二代出了什麼成績?因爲在人的潛意識裏,這都是正常的,只有那些辛辛苦苦從泥潭裏爬起來並且走上人生巔峯的人,纔會安慰吾等凡人的脆弱心靈。你看,寒門出貴子,我們努力了還是可以成爲鳳凰的。

我說“寒門難再出貴子”,還因爲一個人的家境決定了這個人的眼界。在古代,交通不便,我沒有見過的,就算你家境好也不一定見過,可是現在不一樣了。或許你還在美術課上學習斷臂維納斯的美,人家已經站在盧浮宮自己領悟了。而片中,三個精英家庭的小孩說他們讀《金融時報》、《觀察家報》和《泰晤士報》,他們對自己的未來甚至已經有了隱隱地規劃——做律師、上劍橋的三一學院。但是出生貧寒的小孩呢?他們遠遠沒有如此眼界,他們只希望“見到爸爸”、“做個賽馬騎手”。當然,理想沒有貴賤,誰說想見爸爸不是孩子最純真的願望呢,只是階級的遠見性由此已經可見一斑了。

老一輩有一個說法:一個人的手骨肉勻稱、細皮嫩肉,那麼他是一個有福之人。以前覺得封建迷信,現在卻覺得大有道理。爲何呢?細皮嫩肉說明什麼?說明這個人很少幹活或者不幹活,那麼他的家境一定不錯,一個家境不錯的人,只要不出大問題,將來再差能差到哪裏去呢?

站得高你才能看得遠,終究寒門難再出貴子。

《人生七年》觀後感 篇六

《人生7年》BBC的神級紀錄片,它以紀實訪談的情勢跟蹤採訪了104名來自不同階級的孩子,包括富人、中產、普通和底層,從7歲開始,每隔7年,1直到他們56歲。這些人中,有人註定成功,有人逆襲,有人平淡生活,也有人在成長中迷失了自己。不過這部片子最令我震動的是,貧富階級巨大的觀念差別。

富人之所以延續富,窮人之所以很難翻身,與其說是由於錢,不如說是由於觀念和眼界。7歲的時候,這類巨大的理念差異久開始顯現,富人的孩子普遍有目標、知道自己未來一定會念大學,而窮人的孩子更多是斟酌自己未來做甚麼樣的工作,有些乃至不知大學是甚麼。

14歲的時候,富人家的孩子都上了自己預計上的中學,對未來也有了更清晰的計劃,念法律、從政。而窮人的孩子雖然也在繼續唸書,但是對未來只有模糊的概念,比如幸福地活着。

21歲的時候,富人家的孩子幾近都實現了自己7歲時的慾望,念牛津、劍橋,明白自己要承當更多的社會責任。而窮人家的孩子已開始工作,成爲工人,對未來照舊沒有甚麼計劃。

除目標和計劃,金錢觀也存在很大的差異。富人的孩子普遍明白錢的重要性,知道錢是實現慾望、抵抗風險的一種工具,而窮人的孩子,大部份表示自己不在意錢,認爲錢對生活而言其實不重要。

紀錄片《人生七年》觀後感 篇七

前幾天的一個晚上,我和十多個我這一生中熟知並關心的人度過了兩個半小時:他們正是邁克爾。艾普特的代表作《人生七年》系列中的主人公。這是一部系列紀錄片,始於19xx年。但影片的初衷是製作一部講訴來自不同經濟背景的英國七歲孩童不同生活的紀錄片,裏面有來自工人階層的女學生,其最大的夢想是成爲沃爾沃斯百貨的職員;有就讀預備學校的富家子弟,他讀的是金融時報,說起將來會被劍橋大學錄取時神態自若;還有來自利物浦郊區的小男孩,他十分有趣,渴望成爲宇航員,但如果當不了宇航員,就做公交車司機。那時的艾普特才二十出頭,在影片中只是負責調查工作。然而在他腦海中卻出現了一個絕妙的想法,那就是,七年後,再來訪問這羣人。從那以後,每隔七年,他都會回來記錄這羣人的生活。最新一期,即《人生七年》第八季已於年在英國電視上播出,目前該片正在I.F.C中心上映。

我已經想不起來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看這部紀錄片的,或許是在1977年,當時我十歲,英國電視裏播出的是第三季。從那時起,我就一集不落。其中一些(包括早先的兩集)我反覆看了二三遍,以至於裏面的某些話和場景深深的映在我腦海中,宛如那些耳熟能詳的詩句或是鍾愛的小說裏的段落。例如,七歲的鮑爾滿臉愁容,是一所看上陰深深的慈善學校的寄宿生。被問到以後想不想結婚時,他的回答是那麼的悲哀。從此這一答案成爲我家中關於家庭關係悲喜劇嘗試的簡略表達方式。21歲的託尼出生工人階層,本來可能成爲詩人,最後選擇了開出租車。他對艾普特說道:“我懂的,無非就是狗、價錢、女生、知識、公路、街道、廣場、爸爸媽媽、還有愛。我只懂這些,也只想懂這些。”這席話聽上一點也沒有大詩人濟慈的感覺,但在某種意義上,又富有哲理。

我和片中人物的年齡差距曾經非常大,但現在已經減小了。對我來說56歲已經不是那麼的遙不可及。但是一直以來我都把片中的那些人看做是一個具有警示作用的先遣組,好比是兄長或是姐姐,無論是在先前的青春期、成年之初、以及現在漫長而又狹窄的中年時期,他們永遠都是先行一步。如今,身爲七歲孩童的母親,我是從我兒子捉摸不定的未來的角度來欣賞這部系列紀錄片,滿懷希望他能享受到我所寄予他的成長快樂,這些快樂,有的時候很明顯,對片中的人物來說是缺失的。

這部系列紀錄片拍攝之初是有政治目的的。該片援引了耶穌會格言,“孩子七歲後就是一個大人了”,言下之意就是說片中這些人的將來是由其出生的階級決定的。從某種程度上說,這一論斷有一定的`道理,尤其是對於那些出生於社會和教育精英層的孩子們來說。預備學校裏的約翰後來成爲高級律師,他的同學安德魯也做了初級律師。(和他們來自同一所學校的另一個孩子 - 查爾斯在第三季中表現出對現狀的諸多不滿,之後他退出了該片的拍攝。但最終他也開始拍攝紀錄片。觀衆中可能不止我一個人會幻想他會拍攝什麼類型的紀錄片。如果他願意的話,拍一部關於他參與艾普特試驗的片子也未嘗不可。)

來自工人階級和中產階級的孩子們的未來就不是那麼好預測了。小時候認爲自己將來要在沃爾沃斯上班的琳恩,最後成爲兒童圖書管理員。她的同學蘇,儘管沒有讀過大學,甚至都沒有上過文法學校,卻成爲一名大學行政人員。看完最開始的兩季後,誰都料想不到擁有超凡魅力的尼爾,曾幻想成爲宇航員的他,在21歲時患上慢性心理健康問題;28歲時,成了一名流浪者。當然大家也絕不會想到,在接下來的幾十年時間裏,他滿懷尊嚴、充滿深情的重新構建了自己的人生。尼爾的疾病對他本人來說是一大挑戰,但對艾普特來說卻是一份難得的禮物。它表明這部紀錄片當初過於簡單的社會政治假設存在種種侷限性,同時也通過揭示普通民衆在極其紛繁複雜的環境下逐步發展成熟,從而強調該片真正取得的成就。那個晚上我們看完電影離開影院時,我丈夫這樣說道,這部系列紀錄片開始的時候有點左拉的風格,但半個世紀過後,又讓人感受到了普魯斯特的神韻。

這部系列紀錄片被譽爲真人秀的鼻祖。但不同的是,其中的參與者一開始因爲年紀太小,無法給出令人信服的參與許可。而且他們也不是爲了追求名利。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如果說不是所有人)似乎都把自己的這種參與——讓觀衆審視他們的生活,評判他們的成就,見證他們的不安和失敗——看作是爲了大多數人利益而做出的一種犧牲。人們在觀看的時候是絲毫不會嫉妒他們所做的這件事。但是該片還是拐彎抹角的揭示出了另一種變化,那就是艾普特本人。在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的時候,艾普特關於英國政治狀況的問題有時看上意識形態非常明顯。他過分偏袒於其中的一些人物,尤其是來自工人階級的女性;而那些出身富庶的人在片中看起來顯得十分可笑,例如約翰在21歲獵狐的那一幕。

隨着年齡的增長,艾普特片中的人物不像以前那樣樂意受其擺佈。艾普特好比是寫實小說作家,其筆下創作的人物對故事的發展有了自己的要求。所以他只得放棄對這部紀錄片的幻想,轉而關注其中人物的真實命運。在第五季中,約翰的身份得以公開,他是保加利亞第一位首相的後裔,並與這個飽受磨難的國家有着牢固的聯繫。在第八季裏,約翰本人說道,自己九歲喪父,由在工作的單身母親撫養長大,後來獲得獎學金進入了牛津大學讀書。這些事實雖無法改變他當年獵狐給人們留下的印象,但是,對於他全盤接受英國擁有土地的貴族的各種行事做派,人們需要對此有一種更爲細緻的解讀。值得肯定的是,艾普特將片中人物對該片的假設提出質疑、甚至是對其本身所存的偏見提出質問的畫面也呈現了出來。其中最令人興奮的一幕出現在第七季,在倫敦東區長大的傑姬此時帶着三個孩子失業在家。她憤怒的指責艾普特在過的幾十年時間裏一直低估了她。艾普特含蓄的謙卑雖然來得很晚,但最終還是證明傑姬說的沒錯。

艾普特本人親口承認該片所有人物中他最認同的是尼克。這位早熟的農家子弟考取了牛津大學,後來懷揣着推動核子物理髮展的夢想移民到了美國,最後放棄研究,成爲大學教授。艾普特後來也離開英國到好萊塢發展。而且和尼克一樣,他結婚,後離婚,又再婚。尼克天資聰穎、抱負遠大、勤于思考,他的故事其實就是理想未盡、開始認識到人類的能力有限的故事。雖然他看上對其從事的工作以及第二段婚姻很滿意 - 至少沒有表示不滿,但是他並沒有實現最初的理想。我很好奇,艾普特本人是不是也感受到了尼克身上的那種力不從心,雖然說他除了製作《人生七年》這一優秀系列紀錄片之外,還拍攝了很多影片,這些影片有的大受歡迎、有的技術精湛,但也有些乏善可陳。在第八季中,尼克表達了在自己選擇了背井離鄉後所經歷的那種失落感:遠離那片熱愛的出生地;日後重返故地,探望身體每況愈下的年邁的雙親,這樣的機會越來越少。在這點上上,我覺得自己和尼克是感同身受的,因爲我也是來自英國鄉村,進入牛津讀書,然後來到美國。

在最後一季裏,尼克總結了艾普特的偉大成就。他說,在屏幕上看到的那個自己,隨着時間的流逝,不斷改變、成長,其實並不是他本人。他的故事,和千千萬萬普通人的故事一樣,太廣泛,僅靠七年一次、時長20分鐘的一段影像是無法說清的。但是,尼克承認,這是“某人”的肖像,“是所有人的肖像。它講述着人是如何發生變化的。”尼克說的沒錯。這部系列片不僅僅是20世紀六十年代初從他們的教室裏挑出的那些孩子的命運,也是我們的命運。結果證明,艾普特的成就,和這個項目最初的主旨已大相徑庭。與其說該片揭露了外部社會力量對人的壓力,倒不如說它體現了影片參與者和製作者的共鳴和同情的內在緩慢發展。同時觀看該片的觀衆也需要越來越多的這種同情心。觀看這部影片並不輕鬆。影片強調在我們觀看艾普特和他的演員們成長的時候,在我們跟隨他們的時候,應懷有一顆深切關懷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