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後感

2022感動中國頒獎禮觀後感心得體會

觀後感9.52K

2022感動中國頒獎禮觀後感心得體會

認真的觀看了感動中國頒獎典禮全部過程,幾度眼眶溼潤。獲獎者,有爲了國家核潛艇研製而隱姓埋名的英雄;有幾十年自己拾破爛,從沒有穿過像樣的衣服。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感動中國頒獎禮觀後感心得體會,歡迎閱讀!

感動中國頒獎禮觀後感心得體會1

準時收看《感動中國年度人物頒獎典禮》節目。

與往年一樣的結果,在這個不平凡的“末日年”裏面,又有很多已經死亡的“草根英雄”在感動着中國。他們有國之大器的精英,也有百姓草根的凡人,卻都以不同的偉大事蹟感動着這個麻木而又世俗的國度。

我看這個節目其實就是一個超級“催淚彈”,使人在剛剛過去這個喜慶的春節假期裏,還獲得有一個感受悲情的時刻。每一個獲此殊榮的“英雄”其實都表演了一場悲劇,他們給自己的家庭帶來的是永遠的痛。一貫擅長煽情的央視就不能厚道點呀,能不能不這樣矯情呢?在節目進行中,我一邊觀看一邊猜想,我自己梳理了一下,我又被那些人和事所感動過呢?由於是同行,我首先想到了“最美女教師”張麗莉,還想到了“最美司機”吳彬,還有更多創造了許多“國之第一”紀錄的人,儘管我這一票並不能有什麼作用,並不能算數!

看完節目後,淚眼婆娑,還有一點遺憾,吳斌師傅爲什麼沒有入選呢?按說吳斌師傅當時的行爲其實是全社會都需要踐行的基本準則,尤其是在當今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社會大環境下。也許是由於吳師傅的英雄行爲只有短短的幾十秒鐘。張麗莉老師如果憑藉着對學生的愛心和工作的認真努力獲得此榮譽,那將是多麼完美的事情,只可惜她是坐着輪椅上臺領獎的。

感動之餘,我也有更深的思考:

1、精神的覺醒

感動中國到昨天就已經整整十一個年頭了,其規模和影響力的不斷擴大,讓我們看到了國人一種從物質至上到精神至上的轉變。與發展迅速的物質水平相對比,我國的文化軟實力、一些精神層面的東西落後了太多太多,以至於被西方某些國家稱爲是“沒有信仰的民族”。但是,感動中國的傳承與發揚讓我們看到了國人對道德發展與經濟發展的思考與探索,感動中國,其實是國人對優秀精神的一種寄託,是虛無縹緲的靈魂與現實接軌的媒介,是美好品質發揚傳承的載體。

2、榜樣的力量人性的力量

《感動中國》,與其說是對道德模範、學術精英的嘉獎表彰,不如說是對崇高精神、優秀精神的宣揚與傳播,當獲獎者的事蹟通過感動中國傳遍大街小巷,那些曾經默默無聞的他或她儼然已經成爲了億萬中國人的榜樣,坐在電視機前的我們與其說是被獲獎者的無私感動,不如說是被他們人性中的那種真善美感化、激勵,那些崇高的精神在我們內心翻騰,化作一種獨特的動力,使我們不自覺地向他們靠攏,向他們學習,社會的風氣因此而改變。這就是感動中國的力量,是榜樣的力量,更是人性的力量。

3、時間的流逝帶走感動

每年都有感動中國人物評選,人們選擇坐在電視機前接受一次靈魂的洗禮,短短几個小時的時間,心情似乎一直很沉重,眼淚總是停不住,但典禮結束以後,人們又恢復了之前的一切,內心平靜的沒有一絲波瀾似乎人們把感動中國變成了一種情緒的宣泄途徑,把一年的淚水在短短几個小時內流乾淨,第二天重新回到自己的小世界,麻木不堪地活着,期待着下次感動中國。不信的話,可以捫心自問,你能叫出幾位曾經感動過你的他或她的名字?大多是隨着時間的流逝遺忘了吧。不管怎樣,我希望被遺忘的僅僅是名字,是符號,而不是其背後蘊含的一種精神。

感動中國頒獎禮觀後感心得體會2

在《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中有各式各樣的人,有不同感動人的事蹟。又拒絕治療,堅持工作的林俊德,有富有愛心,死後還要捐獻器官的何玥,有隱姓埋名,當臥底替農名工找工作的陳家順……

而令我最感動的人物是年紀最小的何玥,她是一位還在上國小的可愛女孩,他曾經在汶川大地震要求他的父母將一個月的工錢捐獻出去,而當時他們家庭比較貧困,還想着救其他的人。

在他得知他得了不治之症時,只剩下最後三個月的時間時,他一點也不害怕,不畏懼,戰勝病魔給她帶來的疼痛,他毅然做出了一個重要的決定:在他死後要把他的器官捐給其他像他一樣痛苦的人,當她的父母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都不知道他心裏怎麼想的,極力反對,但何玥還是堅持這樣做,他的父母在他死後也只好完成他最後的遺願。就在他死的一天後,她的腎臟就被移植到兩個尿毒症患者的體內。

看到他的事蹟後,我應該學習他的樂觀,對生活積極向上的態度。我懂得了要有愛心,看到需要幫助的人,一定要主動向前幫助,看到乞討人員,要省點零花錢買吃的喝的,去幫助他們,如果遇到一些流浪貓,流浪狗,可以幫助他們找到一位信得過的主人。畢竟小貓小狗也是一條生命。其次,還要堅強,不要遇見學習上的困難或人生路上的坎坷就無法面對,要從哪裏跌下就要從哪裏爬起來。現在遇到的困難與挫折只要我們在人生路上的一點小風小浪,還沒有真正的遇到暴風雨。所以我們要一點點的去克服困難。如果社會上的每個人都擁有愛心,那麼世界將會變得更和諧,更美麗。

每一次觀看《感動中國頒獎典禮》,都會想起上一年的感人事蹟,都會有不同的感受,都會留下不同的感人的眼淚。都會覺得自己的心靈被酒精消毒過,看過以後,心裏收穫的不僅僅感人的頒獎詞,和感人的事蹟。還收穫了內心的那份永遠印在心中的震撼。

其實看了這個《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的節目,我還學會裏很多,比如要敬職敬業,孝順長輩,當官要爲人民着想等等,我希望在以後的日子裏能擁有它們身上好的品質。做更善良,更正直,更誠信的人。

感動中國頒獎禮觀後感心得體會3

昨天,學校裏組織我們去看“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其中,我對其中三人的映象十分深刻。

第一個,是好醫生吳孟平。對他的感動,源於他作爲一個醫生要擁有的''醫者人心"。他的頌獎詞,是;六十年前,他搭建了第一張手術檯,到今天也沒有離。手中一把刀,遊刃肝膽,依然精準,心中一團火,守着誓言,從爲熄滅。他是不知疲倦的老馬,要把病人一個一個馱過河。

是呀!他都九十歲了,卻仍在手術檯前忙碌,設生處地爲病人着想,全心全力拯救病人的生命。他要求醫生用最簡單,最便宜,最有效的方法爲病人治療。雖然這些,僅僅是最基本的醫生的守則呀。不過,現在能有幾個醫生能做到這點呢?對病人冷言冷語,開藥能貴則貴,真不知道他們的'良心去哪兒了。

我又想起吳孟超的話:“作爲醫生,沒有能力爲病人治病,是一種遺憾。”這纔是真正的醫者啊!

另一位,是張平宜。她是一個臺灣人,卻拋棄年薪百萬的工作,來到海峽另一邊深處——大營盤麻風村,只爲履行自己的承諾,爲這兒的孩子建一所學校。“蜀道難,蜀道難,臺灣娘子上涼山。跨越海峽,跨越偏見,跨越懷疑,她抱起麻風村孤單的孩子,把無助的眼神柔化成對世界的希望。她看起來無比堅強,其實她的內心比誰都柔軟。”她讓麻風村的孩子看見了世界對他們的溫柔笑容,讓他們燃起了對未來的希望。

最後,是孟佩傑,她只二十歲,同樣是“90後”。但是,她卻沒有同樣出生在這個年代的我們對物質的熱切追求,對親情的極度冷淡。“在貧困中,她任勞任怨,樂觀開朗,用青春的朝氣驅趕種種不幸;在艱難裏,她無怨無悔,堅守清貧,讓傳統的孝道充滿着每個細節。雖然艱辛填滿了四千多個日子,可是她的笑容依然燦爛如花。”不知爲何,看着她燦爛的笑容,我的胸口總有種壓抑之感,覺得這個姐姐太不容易了,心中淡淡的酸澀漸漸膨脹開來,想哭。她的笑容,很美麗,很從容,但也充滿了艱辛。看着她,我心中那塊最柔軟的地方,被深深地觸動。

那些無私的人啊,他們用青春和生命換來我們良心的譴責,用他們那顆不爲回報的赤誠之心,點燃了我們心中的感動之花。

感動中國頒獎禮觀後感心得體會4

有一種溫暖,不需要語言,就能傳遞,叫做感動;有一種力量,不求驚天動地,卻足以令人震撼,叫做感動。

當走在林間,看到一片樹葉落地歸根,可以感動;當走在鄉間,看見母狗用自己的身體來給它的孩子溫暖時,也可以感動。感動其實很簡單。

當我坐在教室裏和同學一起觀看着“20x年度感動中國頒獎盛典”的時候,當屏幕上出現了一個名叫孫炎明的癌症患者時,我哭了,但是,我也笑了。

他是一名癌症患者。“癌症”,聽着就讓人覺得害怕的詞語,聽着就讓人聯想到絕望的字眼,可是他卻只給了自己一個小時絕望的時間。在這漫長而又短暫的一個小時裏,沒有人瞭解他在與自己抗爭了多長時間,但他給人們的新形象卻是比平常更努力、更樂觀。他的每一天都更有意義。他用他頑強的毅力與病魔鬥爭了五年。他用自己的真實經歷給他看管的犯人上了最震撼的一課。癌症給他帶來的痛苦應該是常人無法想象的。他頭上的那塊疤深深地印烙在我腦海中,揮之不去,我不禁落淚。他那種不畏困難,樂觀向上的精神同樣也深深印烙在我心上,他的笑揮之不去。於是,我忍不住也笑了。

他並沒有做什麼蕩氣迴腸的大事,他是一個平凡的人,站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平凡地做着自己份內之事。但是,他卻以不平凡的毅力,在與不平凡的對手做着不平凡的鬥爭。

就是這樣一個人,讓我爲之感動。他的經歷讓我懂得了一些事情。以前在面對挫折的時候,我好想逃避,不願意努力地打敗它,我會怕。但是這次看了孫炎明的事蹟後,我才知道原來不是每個人都像我這麼懦弱的。連癌症他都有勇氣對抗,我爲什麼不敢對抗那些微不足道的挑戰呢?難道每遇到挫折我都要逃避或等着他人來幫我嗎?

不!我不會的,我要像孫炎明一樣勇敢樂觀地活出個像樣的自己,我一定要向他學習,每一天都過得充實!

感動了自己,才能感動別人。

感動是一種力量,是一種境界,是不需要華麗包裝的灰姑娘,它就在你我身邊,只要你用心體會……

感動中國頒獎禮觀後感心得體會5

看完20x感動中國,對於這些獲獎人物,總是心生敬佩。有十月出塞,大器初成的中國氫彈之父——于敏;有最美的鄉村教師——朱敏才 孫麗娜;有“移民第一責任人——趙久富;有平凡的老人,樸素的心願的好心人“炎黃”——張紀清;有十三年相守,守護父親的朱曉暉······在這個簡單的卻又內涵豐富的舞臺上,閃閃發光的不是那些耀眼的明星,而是我們生活中的普通人。

在這裏,我想特別的說一下最美的鄉村教師朱敏才和孫麗娜事蹟。他們支教9年,除了兒子和女兒,其他親友甚至不知道他們在做什麼,只知道去了貴州;這9年,朱敏纔沒回過一次北京;這9年,孫麗娜一人奔波在貴州和北京間,處理家事、爲老伴拿藥;這9年,夫婦倆的足跡遍及望謨、尖山苗寨、遵義龍坪等地,哪裏最需要就去哪裏,與山區的孩子們建立了深厚的情誼。

朱敏才已經9年沒有回過北京的家了,每年春節都在國小裏過,因爲年事漸高,72歲的他患有高血糖、高血脂、呼吸暫停綜合症等危險疾病,孫麗娜兩個月左右回趟北京,除了給自己看病,還要給朱老師拿藥。朱敏才、孫麗娜老師忠誠於黨的教育事業,心繫祖國教育的未來、模範履行人民教師的光榮職責,用自己的辛勞汗水譜寫了一曲曲輝煌燦爛的教書育人的動人樂章,爲教育事業作出了突出貢獻,其思想境界之高,業務技能之精,事業心之強。“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我想這句警句用在他們身上是太恰當不過了,他們用自己的心血在校園中永駐光芒!而他們無私奉獻的'精神,正是我們廣大教教職工學習的榜樣。

我們要學習朱敏才、孫麗娜老師愛校如家、愛生如子的高尚情懷。

在支教的9年裏,他們選擇教育最需要的地方,也是條件最艱苦的地方工作,他們是紮根基層、爲人師表、教書育人、默默奉獻的先進典型人物。我們廣大教職工要學習他們大力弘揚立足本職、愛崗敬業的工作精神,向先進學習,向榜樣看齊,學習他們腳踏實地、一絲不苟的工作態度,學習他們任勞任怨、甘爲人梯的奉獻精神,學習他們愛校如家、愛生如子的高尚情懷。

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能力和水平,爭做師德的表率、育人的模範、教學的楷模,在教育系統裏進一步掀起創先爭優、學習先進典型的熱潮,我將結合當前黨的羣總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開展,以朱敏才、孫麗娜老師爲鏡子,做師德高尚、師級高超、師風嚴謹的人民滿意的教師,爲我們的教育事業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