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後感

八佰觀後感精品800字(精品多篇)

觀後感2.02W

八佰觀後感精品800字(精品多篇)

電影《八佰》觀後感400字 篇一

今天,學校組織我們看了一部電影,叫《八佰》。

這部電影主要介紹了鬆滬會戰末期的四天戰鬥,中國人在四行倉庫和敵人日本軍戰鬥。日本軍有16餘萬的士兵,而我們中國只有僅僅420多人,題目之所以叫八佰,是因爲團座對人民說有800壯士,也就是說要把一個人當兩個人用,但這還是敵不過兵強馬壯的日軍,所以,上海也淪陷了。

看完這部電影,我印象最深的是,當日本兵要把我們最後的陣地——四行倉庫爆破,我們沒有辦法,扔手榴彈下去,可是打不到,因爲日本兵用鋼板防住了。用槍打,會反彈回來,沒法子。大家正愁着呢?突然,一位戰士背上炸彈,把一個手帕拿出來,放在隊長手上,說:“交給我媽。”然後,他走向大家砸出來的洞,朝着日本兵縱身跳了下去……原來他要用自己的身體來炸日本兵!只聽一聲震耳欲聾的爆炸聲,頓時,火光飛起。儘管被炸了,但日本兵還是不罷休,繼續砸洞。於是,一個個戰士背上炸彈,從洞裏跳下去,隨着一聲聲爆炸聲響起、一道道火光飛起,一個個戰士跳下去,終於,日本兵被無畏的中國將士給嚇退了,我們守住了我們的陣地。

同學們,祖國的希望是我們,讓我們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長大以後報效祖國。

《八佰》觀後感心得體會1300字 篇二

英雄不是天生的,而是後天不斷成長而來的。

想起幾年前去南京,拜謁完中山陵,順着水榭路向東步行到靈谷寺,因爲在這裏,這裏埋葬着一羣向死而生的英雄。位於“正氣堂”後面的國軍陣亡將士公墓,早已改建爲草坪與花壇。在墓地的北側,還建有兩座“一·二八淞滬抗戰”碑柱,分別寫着“第五軍淞滬抗戰陣亡將士紀念碑”和“第十九路軍淞滬抗戰陣亡將士紀念碑”。

碑是老的,字卻是新的。

1937年12月,日軍佔領南京後,蓄意破壞墓地,磨掉了碑上大部分文字,只剩下碑柱。顯而易見,日軍對中國軍隊的怨恨,不是來自五年前的“一·二八淞滬抗戰”,而是源於三個月前的“八·一三淞滬會戰”。這場長達三個月的慘烈對戰,標誌着中日戰爭全面爆發。最先防禦上海的國軍第87、88師,配備全制式德國武器裝備,實爲國軍精銳,卻在日軍的猛烈攻勢中,傷亡慘重、無以爲繼,不得不退守至上海西部郊區。

爲掩護戰友向西撤退,國軍88師524團團附謝晉元率領數百兵士,面對敵軍,以四行倉庫爲據點,堅守了四天四夜,爲淞滬會戰劃上了濃墨重彩的句點,他們也被世人盛讚爲“八百壯士”。

電影開場,就把觀衆看傻了,這都是什麼人吶?這就是八佰勇士?老中青逃兵三人組,老葫蘆躲着槍子兒、在戰場上胡鑽亂竄;端午看見日軍就動彈不得、嚇得瑟瑟發抖;小湖北就不說了,才十三歲,還是個半大小孩兒。等他們被收編進四行倉庫的守軍,還沒完呢,只會算賬、不會打仗的老算盤,光想着溜號;老鐵看着五大三粗這麼大一坨,真打起來只會躺平裝死……之後,隨着劇情的推進,在日軍一輪又一輪的猛烈進攻下,在戰友奮不顧身的血戰中,這些散兵遊勇開始慢慢有了變化。

當老鐵看到戰友倒在血泊中,聽到他含糊喊着“幫我補槍位”時,或許還做不到拿起槍打退從窗口攻入的敵軍,但他出於本能的善良,畏畏縮縮想要把他拖到安全的地方,勇氣已經開始萌芽。

當端午看到罵他罵得最兇的山東兵、義無反顧地發起自殺衝鋒時,他或許還沒有意識到,山東兵掉落的趙雲皮影,已經埋下一顆種子,正慢慢改變他的人生軌跡,預示着英勇壯烈的結局。當小湖北看到總是笑眯眯、送他西洋點心的七月哥,就在他面前慘死時,似乎一夜之間長大,也似乎已經註定了,他最後是走還是留的終極選擇。在這些細膩而又粗獷的場景中,我們見他們所見、聽他們所聽、感他們所感,讓他們的角色弧光顯得真實可信。

《八佰》所呈現的,是一羣英雄的塑造過程,是一個個身經百戰的鬥士,在極端逆境中爆發的驚人意志力;也有一個個怕死、有私心的普通人,在退無可退中慢慢覺醒的可貴勇氣。〈WWW.〉

從片中愛國將士的捨生取義、羣衆態度的轉變以及明示上峯放棄這四百人等情節,基本能夠提煉出本片的主題:體現抗日戰爭促進了中國人民民族意識的覺醒、批判腐朽的國軍對無數底層士兵熱血的浪費、呼籲民衆銘記愛國將士的浴血奮戰。

我輩皆黃帝子孫,華族胄裔,生當其時,身負干戈,不能驅逐日寇出中國,何以爲人!

我們誓率全體紅軍,聯合友軍,即日開赴前線,與日寇決一死戰,復我河山,保我民族,保衛國家,是我天職。

——朱德抗日宣言

一寸山河一寸血

三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從那時起,爲了反對內外敵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歷次鬥爭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八佰》觀後感 篇三

異國他鄉週五晚上收拾完帶領孩子們坐下來一起看《八佰》,看到胸前綁着炸彈跳下去的戰士情不自禁難過的哽咽出聲

好像這是我看過的第一部反映國民黨軍抗日的電影。看完之後內心真的是無味雜陳:鬱悶、無助、熱血、殘酷,感動。編劇老套,表現手段過於冗餘,高潮節奏把握不是很到位,剛剛被代入就結束,開始進入溫情部分,但這些並沒有完全影響它視覺上和感情上的震撼和衝擊,因爲故事的真實性已經奠定了成功的基礎。

在抗日戰爭初期國民黨確實在正面戰場浴血奮戰傷亡慘重。但我不明白的是如果國民黨軍都如謝晉元所率部隊一樣的話怎麼會節節敗退最後差不多要退無可退?是不是因爲上面抗日的決心和信心不足,或者是想着保存實力以備內戰所需?所思所想擁堵心胸、、、

沒有國哪來的家!今天的中國已經可以告慰先輩,這樣屈辱的孤立無援的日子再也不會有了!但我們仍然不能放鬆警惕羣狼環視稍不留意就會落後捱打:革命尚未成功吾輩仍需努力。

電影《八佰》觀後感400字 篇四

一條蘇州河,一岸是槍林彈雨的人間地獄,一岸是霓虹璀璨的人間天堂。人與人的隔膜障壁,幾乎絕望的刺眼對比,再現了抗日戰爭背景下真實的中國。

英雄豪傑都是凡人變的。一場關於四行倉庫保衛戰的大型真人秀,管虎導演把這場真人秀展現出來的戰爭的殘酷,還有人性的光輝。我在看《八佰》全過程中,從窒息、壓抑到竊笑,最後熱淚盈眶,恍惚間我也成了這場慘烈的真人秀之外的熒幕外那羣看得熱血沸騰,欲罷不能但又幫不上忙的看客中的一員。

於是我看到了影片最震撼的鏡頭:一個個士兵排着隊,身上繫着成捆的手榴彈,從幾層樓上跳下去的時引爆,好讓敵軍的銅盾土崩瓦解。個別人還能跟別人說上一句:綁緊點。敵人誇下海口說三個小時能拿下四行倉庫,說實話,我差一點就信了,因爲要知道七十多年前的國家和軍隊太弱了,那時的軟弱,就像那時的苦難一樣刺眼。

這些普通人趕上了一場戰爭,骨子裏帶着點血氣,想活命的心思動過,但時局不好,走太丟人,乾脆都死在這兒吧,都能落個好名聲家裏的牌位都好了¨¨我的心隨着影片的推進而推進,眼見着一個個到死衣服破破爛爛、渾身髒兮兮的人倒下了,他們演了一場生命中最大的戲。

《八佰》觀後感 篇五

一千個人眼裏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題記

X月X日晚上下班回家,晚上沒吃晚飯於是便買了塊吮指原味雞和妹妹急匆匆去電影院看《八佰》。

租界一端,十里洋場,聲樂鼎沸;一橋之隔,卻已滿目瘡痍。目下所及,俱是殘腿斷臂,血肉橫飛;耳邊所聞,只得炮火轟鳴,喊殺嘶吼;四下環顧,絕無可生之境地。椎心泣血,涕泗橫流之際,胸中之火,已然燒上心頭。四行倉庫裏一個個沒留下名姓的英雄,用人肉堆出來了這一寸領土。所展細節,處處令人動容。借用其中片中一段遺言必有一日,我軍旗幟將插上富士山頭,使我子孫後代,再不遭此屈辱。

影片放完,淚目,開場前買的原味雞一口未動,已然涼了。一部影片有人吹捧就會有人去踩,拋開性質不談,可是這講的是歷史,可以說近10年來說最具有教育意義的抗日電影,除《唐山大地震》後第二次讓我淚目的電影。

最後一句話:吾輩當自強!

《八佰》觀後感 篇六

懷着激動的心情,我和燒結廠的同事們一起觀看了《八佰》,感謝公司,感謝闞總給予我們這次特殊的觀影機會。

電影剛開始的幾分鐘,感覺很壓抑,透不過氣。同事說我,這是最基礎的戰爭題材,你連這個都看不了?看完整部電影,在我看來這不是戰爭題材,這是一部民族主義歷史沉澱片。引起了我們強烈的共情:當他們在自己身上綁上炸藥喊出自己的名字義無反顧的跳下去的時候,當他們說來生再見的時候。

四行倉庫與租界隔河而望,形成了鮮烈的對比,一線天堂,一線地獄。連接租界和四行倉庫的橋叫浙江路橋,也叫老垃圾橋,長59.741米。影片的最後是生的希望,而這生的希望就是穿越這59.741米,許多人留在了這59.741米上。

觀影后覺得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實在是來之不易,我們要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當下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壓力。許多人在夜晚跨越白晝的時間無法自處。或許這是社會現狀,形成這樣的原因是我們不夠強大,對社會的認知不夠多。和《八佰》裏面的戰士一樣,有了民族信仰,有了對自由的嚮往,就不會再有崩潰的時刻。

我們沒有生在戰爭時代,我們的今天是祖祖輩輩爲我們創造的。當我們有了夢想,有了要努力的方向,就要去拼搏。爲我們美麗的特鋼,我們的德龍集團貢獻出一份力量!要把每一分每一秒都用在努力上,學習上。努力學習自己沒有接觸過的知識,學之所用在闞總的帶領下會建設出一個更美好的新特鋼!在廠領導的推動與鼓舞下我們會更出色的完成每一項任務,努力向上!

《八佰》觀後感 篇七

週一晚上,媽媽公司又組織員工去看電影。媽媽說這是一部愛國主義題材的電影,於是我又屁顛屁顛跟着媽媽去了。

這部電影敘述了當時日軍進攻上海的真實戰況,1937年8月日軍進攻上海市,爲了掩護大部隊轉移,第88師524團在副團長謝晉元指揮下,奉命據守蘇州河北岸的四行倉庫,繼續阻擊敵人。謝晉元所部約四五百人,爲了迷惑敵人,對外宣稱八百壯士。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戰士們一個個揹着炸藥跳下樓,與敵人同歸於盡。還有影片最後戰士們像潮水般衝過橋,我都數不清他們流了多少血,但不管流多少血都阻擋不了他們爲國捐軀、一往無前的腳步,還有戰士們捨命護國旗的決心。這就是我們中國軍人的英勇與壯烈,他們不惜丟了自己的性命,只要老百姓們平安無事,他們就安心了。所以我們現在幸福快樂的生活,是無數軍人用生命換來的。

僅僅是一河之隔,一邊是炮火紛飛,一邊是歌舞昇平。一邊是地獄,一邊是天堂。媽媽和她公司的老闆娘坐在我身邊哭得稀里嘩啦,眼淚都停不下來。

電影結束後,媽媽告訴我:國不太平,何以爲家?媽媽說,現在的太平盛世,我應該感恩,更不能忘記歷史。我一定會記住媽媽的話。

佰觀後感 篇八

前兩天媽媽帶領着我們去電影院看了一部新電影《八佰》。

電影一開始,我們先看見一隊國軍從玉米地裏走向上海,而上海一半是廢墟,一半兒是燈紅酒綠。

淞滬會戰後期,中國軍隊第88師524團團附謝晉元臨危受命,率領400餘名官兵(外界稱八百壯士),堅守閘北四行倉庫,掩護主力部隊撤退。八百壯士抱定爲國捐軀的決心,以彈丸之地抗擊侵略者,激戰四晝夜,打退敵人十餘次瘋狂進攻。有一次敵人用鋼板護體,來到四行倉庫,準備砸牆而入。國軍戰士急忙反擊,用手榴彈用機槍都打不透別人的鋼板。正在這緊急時刻因爲暫時說我們用我們的身體把他們炸掉。大家不約而同在自己身上綁上了炸藥。把敵軍鋼板護體想砸牆而入的敵人通通炸飛。這是我的心裏隱隱作痛,爲那些爲國捐軀的戰士們而心疼。爲那些橋對面翹首觀望看熱鬧的國人而感到羞恥。這次戰鬥事蹟是英勇的,愛國氣節是豪壯的,振醒國人,震驚世界。

現在我們的中國正站在沒有徵戰的硝煙中。我們青少年要拿起學習的武器,好好學習,才能報效我們的國家。

電影《八佰》觀後感400字 篇九

1937年淞瀘會戰末期,國民革命軍第88師團留守四行倉庫。面對日軍數萬人的圍迫堵截,他們沒有退縮,而是死守陣地。

令我感觸最深的一幕是:國軍戰士們面對敵人撐起的鋼鐵陣,他們立刻了解到敵人的意圖。以鋼板爲保護罩,掩護下方日軍砸開牆體。即使子彈無法穿鋼板,手榴彈被鋼板一次次彈開,他們想出了一個極端的辦法,一個戰士率先在身上綁上炸彈,站在窗口前,拉下引線,雖然此時他已中彈,但還是縱身一躍,重重地砸在鋼板上,順利落入鋼板下方,正在此時,伴隨着敵人目瞪口呆的眼神,炸彈引爆了,那一片的敵人無一生還。奈何敵人這麼多,又補上了鋼板陣,於是戰士們紛紛效仿之前那位英雄,前赴後繼地與敵人同歸於盡……

“這些日本人簡直是屠手!”隨着代表團的驚呼,我才幡然醒悟:是啊,日本人以幾萬人來圍攻524團420號人,甚至動用了重炮、毒氣彈以及飛機,甚至殺死了租借的平民,哪怕是租界也無法阻擋貪婪的日本,而524團的全體人員,就是數位屠龍勇士,屠的是日本人的邪惡之龍、貪婪之龍!

八佰觀後感 篇十

聽大家都說《八佰》是部不錯的電影。來到影城取票,坐電梯來到六號廳,不多久,電影開始放映。

《八佰》改編於真實事件,取材於抗日,講述了上海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八百壯士(其實只有400人)留守四行倉庫,頑強抗戰四天四夜,堅守上海最後防線的故事。不同於所謂“抗日神劇”,《八佰》所講述的故事很真實,讓我更加深刻的認識了當時的中國,以及在生命被威脅時的人性。

當時的上海還有着英、法等租界,日本侵略者在轟炸時,刻意躲避着租界。在四行倉庫隔着一條河的對面就是英租界,河兩邊的對比如此鮮明:一面到處是廢墟、濃煙,人們受着重傷,衣着破爛,在滿目彈孔的倉庫裏,爲了在英租界裏的平民,他們用堅強的意志死守着四行倉庫;滿分作文網而另一邊燈紅酒綠,唱戲的、玩兒牌的,人們穿着名貴的衣服,一片繁華。

四行倉庫裏的八百勇士,一些本是四周的保安隊,也有一些懦弱的普通人。他們想着逃離四行倉庫,爲此他們進行了反抗,從水道鑽出,逃離,甚至有人做漢奸,但三天激戰也讓他們成長了許多,懂得了何爲祖國。

令我最震撼的還是保護國旗的一段,爲了守護住高高升起的國旗,八百勇士不惜付出生命,也要讓它屹立於倉庫之頂。他們不顧飛機的轟炸,也不畏槍林彈雨的襲擊,用血肉之軀捍衛自己的國家尊嚴。

看完電影,我心中震撼依舊存在。正如那句話,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有人替你負重前行。現在的上海依舊有四行倉庫舊址存在,它的彈孔與滄桑又何曾不是在時刻警醒人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