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後感

甲午大海戰觀後感精品多篇

觀後感7.4K

甲午大海戰觀後感精品多篇

《甲午大海戰》觀後感國中優秀範文集5 篇一

一觀看了電影《甲午海戰》,一時間好像穿越了百餘年時光,回顧一番中國人被鞭打的歷史,頗有感觸。

1894年7月25日是中日甲午戰爭的開端,直至一年後《馬關條約》的簽訂,隨着遼東半島被無情地割讓,三千萬兩白銀交付給了日本,中華民族面臨着史上最嚴峻的危機。

中國曆來地理位置就相對封閉,北部西伯利亞是荒蕪地區,西邊沙漠和高原阻隔着歐洲大陸的文明,南部的海峽難以穿越。中國因此不受干擾地享受着自己文明的發展,但也圈住了中華民族的思想和認知。清朝甚至“閉關鎖國”,不接納外來的先進的事物,卻固守着迂腐的觀念。封閉是可怕的,他盤踞在統治者的心裏,落後的只會更加落後。

那麼,中國人想過要改嗎?是的,曾經的洋務運動主張學習西方的科學技術,北洋水師的成立是標誌性的成功。而清朝晚期早已劣跡斑斑,那時的中國早就雜草叢生。科學技術的更新只是件華麗的衣裳,而中國的制度不改,又怎麼面向世界?官僚腐敗的現象不杜絕,又怎麼迎接外來侵略者的挑戰?慈禧愚昧至極,挪用海軍軍費只爲建自己的頤和園,安享晚年和大清王朝的滅亡相比,究竟哪個更重要?北洋海軍戰敗,天降大雪,頤和園裏的那艘石頭做的精緻的船真是個極大的諷刺。

海上的戰爭是一扇門,敗了,就推開了中國受外來侵略者的凌辱,關上了統治者做的關於天朝的夢。

中國的夢早該醒了。敲碎夢境的,是日本這個極富野心的民族,他們用接近殘忍的方式獲得想要的一切。如今我們譴責日本人的罪行,同時也悔恨當時中國的落後。歷史證明,落後,是要捱打的!

釣魚島問題曾一度被擱置,現在卻被日本再度拋出。無論這是國家利益的搶奪,中日友好局面的破壞,還是醜陋的黨派政治鬥爭,甲午海戰中日本竊據的釣魚島,21世紀的中國絕對不會有半步退讓!

中國的和平發展,是全世界人民有目共睹的。中國的崛起,是龐大的經濟增長數字,是中國可以與世界首腦平起平坐,是美國在稱霸道路上意識到了“中國威脅”。

如果說曾經的中國不夠強大,對抗外來侵略時失敗了,而現在日本再次顯現出這種佔有的野心的時候,中國用最堅決的語氣說不!因爲我們有實力面對肆意的侵犯,也絲毫不畏懼!

“每一場大海戰,都決定着兩個國家的命運。”1894年,威海,中日甲午戰爭爆發。118年後,戰火的硝煙早已消失,喪權辱國割地賠款已成歷史。如今,人們沉浸在安逸的生活中,漸漸遺忘了百餘年前的奇恥大辱。此刻,《甲午大海戰》無疑爲我們敲響了警鐘,正如片中多次引用的《天演論》中的句子:“世間萬物,優勝者生存,民族國家也如此,今中華民族若不奮起,必將爲人類歷史所淘汰。”

雖然早已在歷史書上了解過這段歷史,但當坐在電影院中直觀地感受那個中國人不願回首不願提起的時代、看着影片中一個個鮮活的人物時,我的心無疑是沉重的——在課本上正正經經的方塊字背後,沒有人知道那是多少鮮血、多少生命,也沒有人知道這些鮮血是怎麼流的、是爲何而流的。

影片從一羣懷揣強國之夢的少年講起,我的心也隨之起伏澎拜:

當他們在去英國的船上面對即將遠離的故土齊齊一跪時,我的心中不禁有一股暖流涌上,爲他們的愛國赤誠而肅然起敬;當他們開着新式鐵甲船駛入中國領海時,那一刻,儘管我明知結局,卻依然像他們一樣的滿懷激動與興奮,彷彿看到了中國在大海上所向披靡的豪邁氣勢……

然而,好景不長,正如片中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司令所言“中國這個巨人又是突然跳起,伸個懶腰,我們以爲他醒了,準備看他做一番偉大的事業。但,過了一陣子,只見他坐了下來,喝口茶,吸口煙,打個哈欠又睡着了。”北洋水師這支當時世界第六、亞洲第一的艦隊,七年未添一艦、炮彈嚴重不足。李鴻章增添艦隊裝備的多次奏請,被慈禧太后一一駁回,而她用以修葺頤和園慶六十大壽的費用可購買足足20艘軍艦!與此同時,日本天皇卻是省吃儉用、捐出俸祿購買快速艦。更有甚者,北洋水師與日軍打得如火如荼之時,北京頤和園內卻是一片歌舞昇平;堂堂大清的軍艦,竟成了爲慈禧太后運送水果的私家貨船!命中日軍“鬆島”號彈藥庫的炮彈竟是臭彈!我憤懣於清政府的腐敗之風、人們的醉生夢死。

當慈禧下達“可以開戰,但不可先開炮”的荒唐懿旨並導致福建水師的全軍覆沒之時,當清政府面對侵略者的不平等條約一味求和之時,當看着海軍爲守所謂的“禮”而錯失一次次戰機之時,我胸中恨鐵不成鋼之氣久久難以平復……

“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當鄧世昌駕駛着“致遠”號義無反顧地撞向日本“吉野”號時,當愛犬“太陽”咬着他的披風隨他一同沉入大海時,當劉步蟾等人拒絕投降、親手炸沉軍艦並自刎殉國時,我的心不可扼制地被深深地震撼了——“此日漫揮天下淚,有公足壯海軍威。”他們用自己的鮮血、自己的犧牲堅守了中國人的愛國信仰,捍衛了中國人的尊嚴,警醒國人“國難興邦”。

走出電影院,在觀影時迸發而出的情感已漸漸退去,但很多烙在心裏的畫面卻是不可磨滅的。我們不禁反思:那場艱苦的、恥辱的、悲慘的,壯烈的戰役所傳承的民族信仰與堅持,我們身上還剩下多少?當我們國家的領土與主權受到侵犯時,我們應該做些什麼? “致遠”——“到達遠方”,是希望我們走得更遠,那麼,我們又能走多遠?

甲午大海戰觀後感 篇二

看了《甲午風雲》,好象又回顧了以往的歷史,是對清政府腐朽無能的體現,更是對中華民族英雄勇於抗爭性格的再現,該文章主要描述了1894年,日本在中國領海內肆意挑釁,而引發起的一場中日甲午海戰,在這場海戰中,既有民族敗類,又有民族英雄,在每一個時代都免不了有這些人的出現,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對由日本主動挑起的海戰,中華民族並沒有就此屈辱着,忍受着,而出現了想鄧世昌等熱血男孩的奮力抗擊,他是我們民族的英雄,也是我們中華民族那寧死不屈精神者的模範代表,體現了偉大的愛國精神,他主動請求迎戰,毫無腿縮的那種無畏精神也在他身上描繪的栩栩如生,鄧世昌並沒有因慈禧。李鴻章的求和政策而放棄迎敵直上,代替旗艦親臨指揮,率領“致遠號”官兵英勇戰鬥,雖然這場海戰並沒有打退敵人的進攻,但給我們中華民族塑造了良好的愛國形象,所以說,中國人民並沒有失敗,而真正失敗的人是那些賣國求榮。臨陣退縮的敗類,給中華民族丟盡了臉,這種人應當被衆人唾棄,遺臭萬年,就是因爲有這些人的存在,而造成即將成功的海戰失敗,如果不挪用軍餉給慈禧半萬壽慶典,不給官兵發物資。這場海戰會失敗的那麼難堪嗎?會讓我們民族英雄就此犧牲嗎?

鄧世昌,的愛國精神是我們民族精神中最重要的一種,它是我國的傳統,發揚我們民族的傳統,振興國威,他的人生事蹟永垂不朽,永遠被國人所仿效,我們是不甘屈辱的強大民族,是會跟隨時代的步伐向前衝的先進民族,更是那種積極向上的民族,不會因爲失敗而就此墮落,總會有“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

甲午海戰這一歷史事件歌頌了海軍將領鄧世昌,這種和敵人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爲我國反侵略史上譜寫了光輝的一頁,以及那種和敵人視死如歸的精神更是流芳百世,通過這部電影,更讓我們看清了那些賣國求榮的醜惡嘴臉,讓我們銘記,時時刻刻不要忘記我們自己的國家,更不要成爲國家的敗類,丟盡國人顏面而獲得重生者是非君子所爲,是苟且偷生等閒之輩,作爲21世紀的青年知識分子,更不能因爲一點一點進步而止步不前,要爲國家做出巨大貢獻是我們最終的目標,時刻謹記不要“賣國求榮”從古至今涌現出來的英雄才是值得我們仿效的,是國人就不要忘了憂國,愛國,更不要忘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觀看甲午戰爭觀後感400字<四>篇三

今天,學校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活動”,活動內容爲觀看影片《甲午大海戰》。

這部影片主要講述清朝晚期的政府中的洋務派掀起的一場以“自強”、“求富”爲口號的洋務運動。於是,清朝正式建立了北洋水師,成爲亞洲一個強大的海軍力量。但此時清朝政治十分腐敗,雖然人民生活困苦,但官場中各派系明爭暗鬥,國防軍事外強中乾,紀律鬆弛。在這種情況下,日本對中國掀起了一場侵略戰爭。雖然,北洋水師原有戰鬥力比日本聯合艦隊強大,但因經過數十年的洋務運動,初見成效,清政府開始得意輕敵。原用於北洋水師的軍費又被慈禧太后用於建造頤和園的石舫船。造成我北洋水師再沒有增添任何新艦隻,艦齡逐年老化,這樣大大減弱了北洋海軍戰鬥力。與日本新添的戰艦相比之下,北洋水師的軍艦火力弱,射速慢,航速遲緩。這在某種程度上也預示了中國失敗的命運。

看完這部影片,我知道了清政府的腐敗無能,瞭解了中國的國恥,也進一步知道了勿忘國恥這句話的含意,正如影片最後日本聯合艦隊的指揮官說得一樣:“如果中國團結起來的話,我們將要面對一個真正的巨人。”

觀看電影甲午大海戰觀後感700字<三>篇四

今天,我看了《甲午大海戰》這部電影。看完後,我不禁爲清政府的腐敗無能和慈禧太后的懦弱而氣憤。

這部電影主要說李鴻章上書,建議光緒皇帝建立海軍學堂來培養海軍,光緒皇帝同意了。少年時期的鄧世昌和劉步蟾等人就在這裏認識了。長大後,鄧世昌與他的兒時的同學們一起加入了北洋艦隊,並當上了致遠號鐵甲艦管帶。此時,日本正在密謀併吞釣魚島。可是,日本衆大臣認爲中國已經有一個比美國艦隊還要恐怖的龐大的艦隊,如果開戰,可能會慘敗。日本天皇令全日本大小官員從每月的俸祿中拿出十分之一來組成一支和中國一樣的艦隊。日本首先買了一艘新式快速艦——吉野號。這時,李鴻章發現導彈數量嚴重不足,有的艦艇上只能用打木頭船的導彈來打鐵甲艦,而從外國買一批導彈最快也要幾天後到達,劉步蟾不禁高呼:“完了!”最終,日本主動挑起事端,北洋艦隊被迫應戰。

這場戰爭最後以日軍勝利而告終。一位洋人曾說過:“中國一直在沉睡,有一天,他醒了,我們以爲他要幹一番大事業,結果他伸了個懶腰,喝口茶,吸了一口煙又睡着了。”

戰後日軍統領東鄉平八郎的助手問東鄉平八郎爲什麼在清國境內的軍艦沒有過來救援?東鄉平八郎說:“這正是中國的特點,如果有朝一日他們能團結起來,那現在站在這裏的就不是我們了。”

看完電影后,我不禁感到一陣陣失落和氣憤。清政府的腐敗才使這次海戰的失敗,慈禧太后意從北洋水師的軍餉中拿出幾百萬來修整頤和園,導致北洋艦隊導彈用盡。我對日本這種侵略他國的惡劣行徑深感憤怒。現在,日本還在對釣魚島蠢蠢欲動,這是多麼可恥的行爲啊!我深切地感受到,作爲青少年應該好好學習,長大後用自己學到的知識使祖國更加強大,不再讓其他國家侵略我們。

《甲午大海戰》觀後感300字五 篇五

今天我窩在家裏,想着週五看的《甲午大海戰》。

甲午大海戰中,我軍有四艘艦船被敵艦擊沉,只有濟遠、鎮遠和致遠倖免於難。不久,致遠號也不幸中彈,但鄧世昌下令向敵艦衝去,不幸被魚雷擊中,炸成了兩半。鄧世昌等人誓與敵艦同沉,可惜後來沒碰到敵艦,就沉入了深淵。

鄧世昌等人愛國和寧死不屈的精神令我感動。他們是人民的榜樣,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英雄!

如果每個人都像鄧世昌一樣,那中國一定會繁榮富強。然而,現在的中國卻不是最和平的國家。現在有多少貪官污吏搜刮民脂民膏?有多少不法分子在擾亂社會治安?有多少人因爲吸毒從國家棟梁變成了一無是處的人?這些我們都應該反思。

如果中國多一些清正廉潔的官員,多一些遵紀守法的人,多一些自覺遠離的人,那麼中國將會有一個嶄新的、美好的明天!

觀看電影甲午大海戰觀後感600字<一>篇六

1894年7月25日,中日爆發了甲午戰爭,這是一段屈辱的歷史。<甲午大海戰>這部電影就是根據甲午戰爭改編的。

這部電影從主演鄧世昌的童年說起:1877年,鄧世昌的同學們懷着強國的夢想進入英國皇家海軍學院學習。幾年後,鄧世昌到歐洲,帶着中國第一隻鐵甲船接他們回國了。甲午大海戰觀後感。這些人懷着無比激動的心情回到了祖國,但是,令他們失望的是,當時的清朝在慈禧太后的統治下已經非常腐敗:慈禧太后的60大壽所用的銀子竟是海軍的軍餉;朝廷因修頤和園而無力購買英國一艘新式的軍艦,而日本天皇卻帶頭拿出自己的俸祿,購買下了這艘軍艦,命名爲“吉野號”。

侵略擴張的野心終於使日本發動了戰爭,鄧世昌駕着“致遠”號隨艦隊駛向前線。大戰之中,鄧世昌率領水兵奮勇作戰,而他們的炮彈卻經常命中敵艦而不爆炸。無奈之下,鄧世昌駕駛“致遠號”撞向“吉野號”,決心與“致遠號”共存亡。在敵艦上百門快速炮的轟擊下,“致遠”號終於沉沒,鄧世昌抱住愛犬一同沉入波濤……

北洋水師戰敗了,而此時此刻的北京,慈禧太后正在頤和園內過她的60大壽,置海軍們的生死於不顧。

最後,清朝簽下了屈辱的“馬關條約”:將中國的遼東半島、臺灣及附屬島嶼割讓給日本,並賠償白銀二億兩。同學們,我們不能忘記這段屈辱的歷史,不能忘記在甲午戰爭中戰死的英雄們,不能忘記清政府腐敗所造成的後果。讓我們向這些英雄們致敬!

甲午大海戰觀後感800字觀影心得體會 篇七

看了《甲午大海戰》這部電影,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下來。隨着鏡頭帶着我們到一處一處充滿歷史記憶的地方,看着一座座腐鏽的炮臺、古老的遺蹟,屏幕前的我們體會了屬於民族的恥辱,屬於兩岸的哀傷。

從1840年,中國步入了近代社會,從鴉片戰爭後,中國開始淪爲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的戰敗,導致了西方列強的不斷侵入。割地、賠款等一系列的不平等條約都深深的打擊着中國的心臟。李鴻章等人提出了向西方學習,去學習西方的先進科學技術和器物技術,來挽救清鎮府的危機。 

1894年9月,在黃海上爆發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蒸汽機械大戰——中日甲午戰爭。講述了日本攻打北洋水師的基地——山東劉公島軍港。李鴻章命令:“海軍艦隊不要遠出,靠山巡走,虛張聲勢……”

清晨,日本“吉野”號軍艦要攻佔小島,北洋水師前去迎戰,可是鄧世昌他們船好、裝備差、彈藥少,抵不過日本的軍艦。他們不放棄,炸船的要害,炮彈百炸不穿……但我們有的船還升起了白旗,雙手抱頭,還有的跳水逃跑。看到這裏,我非常生氣,中華民族幾千年來歷史,全部都給侮辱了。鄧世昌沒有退縮,對水手們說:“我們一定要打掉日寇。”鄧世昌下令開足馬力向日艦“吉野”撞去,這時船開得越來越快趕上“吉野”,突然一聲巨響,兩艘軍艦撞在一起,全艦官兵壯烈殉國……

中日甲午戰爭的失敗是因爲清政府的腐敗和無能。大臣的貪污和皇家的奢侈,眼看着海上的戰火炮聲在一個接一個地帶走熱血的戰士時,皇宮裏正在看大戲,這樣的政府怎會勝利。但是我們還是有不少愛國的熱血男兒,就是這場戰爭,使得他們以身殉國。這一仗打的壯烈,這一仗打出了中國人的威嚴和不容外人屈辱的氣概。 

這個世界是弱肉強食的,甲午大海戰告訴我們:不要軟弱,不要落後,落後必將捱打,要讓國家強大起來,不受欺凌……電影的結尾,雖然很悲劇,但是它展現了我們中國人的頑強、不屈不撓的精神,我爲我是中國人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