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後感

紅領巾相約2035觀後感多篇國小

觀後感1.65W

紅領巾相約2035觀後感多篇國小

紅領巾相約2035在2020年12月12日即將要開播了,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下面小編爲大家收集整理了“紅領巾相約2035觀後感5篇國小”,歡迎閱讀與借鑑!

紅領巾相約2035觀後感一

隨着十九屆五中全會的勝利閉幕,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第十四個五年規劃“新鮮出爐”。“十四五”時期是我國開啓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第一個五年,從規劃建設中,我們看到了黨中央對未來高瞻遠矚的佈局。“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作爲組工幹部,也要規劃屬於自己的“十四五規劃”,樹牢格局意識、胸懷家國胸懷,在實現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中貢獻應有的力量。

組工幹部要勇於擔當,做守土盡責的“衛士”。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阻擊戰中,無數組工幹部身先士卒,在社區一線發揮了先鋒模範作用,從排查武漢返鄉人員到做好隔離檢測,從自發排班值守到時刻關注疫情動態,用身體力行踐行了初心使命。我們黨用一名幹部,不僅要平時表現,還要看他在關鍵時刻能不能站得出來,險要關頭能不能豁得出去。新時代組工幹部要勇於擔當,真正沉下心、俯下身,立足於工作崗位,做實做細每一項工作任務,將“出手即出色,完成即完美”作爲座右銘,在平凡的職位上作出組工幹部的精彩。要向時代楷模致敬,不斷提高黨性修養,對標榜樣,學習抗美援朝的捨生忘死精神,在同心戰疫的抗疫精神中解鎖時代密碼,不斷提升自我站位高度和眼界,將責任抗在肩上,把使命擔在身上,不當二傳手、不守攤過日子、不做甩手掌櫃。

組工幹部要創新思維,做改革創新的“干將”。

變則通,通則達。組工隊伍要保持肌體活力,就要與時俱進。在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舊有的工作模式已經無法適應新時代開展工作的要求,組工幹部要會幹工作、幹好工作,就要適應社會發展需要,及時更新、提高、創新工作體制和方式方法。組工幹部要有闖勁,敢於打破一些瓶瓶罐罐,突破一些條條框框,闖出一條改革創新之路,在趨同化、同質化的建設中打出特色品牌;組工幹部要有幹勁,奉獻幹事創業的熱情。當下,各項容錯糾錯機制在不斷完善,組工幹部立足實際情況,進行精細調研,珍惜每次外出觀摩的學習機會,汲取經驗,在結合自身工作的前提下,多爲羣衆辦實事、做好事,紮實推進各項任務進程。

組工幹部要腳踏實地,做真抓實幹的“能手”。

行動最有說服力,說一千道一萬,不如甩開膀子使勁幹。“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組工幹部作爲組織上的中堅力量,要克服心理的鬆、懶、散思想,將爲人民服務作爲永不撕下的標籤,不好高騖遠,將工作中遇到的“攔路虎”當做提升自身本領的“試金石”。要加強自我約束,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用黨章黨規對標自己的行爲,不做自以爲領導滿意卻讓羣衆不解的虛功,以服務羣衆的心態,在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中真抓實幹、擔當作爲,用工匠精神定義組工時光。要凡事多問幾個是什麼,多思考爲什麼,多想想怎麼辦,堅持問需於民、問計於民,不斷在工作中總結經驗和做法,以謙虛謹慎的態度,真正成爲組工隊伍的“行家裏手”。

紅領巾相約2035觀後感二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在我國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兩個一百年”進入歷史交匯點的關鍵時期召開,意義十分重大。在全會上的重要講話和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深刻分析了新時期我國發展階段、環境、條件變化,系統回答了新發展階段要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實現發展等一系列重大問題,對於動員和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乘勢而上,開啓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指明瞭方向、提供了科學有力指導。

在以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過去五年來我國的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躍上了新的大臺階,“十三五”時期我國發展取得決定性成就。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以來,我國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重大戰略成果,三大攻堅戰紮實推進,經濟增長好於預期,黨和國家各項事業取得新的重大成就,資本市場總體保持穩健發展。這些來之不易的成就充分彰顯了思想的強大思想偉力,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彰顯了我們黨應對、駕馭複雜局面的強大領導力和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思想。

紅領巾相約2035觀後感三

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這是共產黨人的根本宗旨,共產黨人也一直在踐行,改革開放三十多年的不平凡歷程證明,只有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爲人民謀福祉,讓人民羣衆享受到發展的成果,讓人民幸福安康,國家才能在現代化道路上穩健前行,黨才能不斷獲得人民羣衆的強力支持。

三年前,黨的十八大報告就明確強調,“必須更加自覺地把以人爲本作爲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核心立場,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爲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尊重人民首創精神,保障人民各項權益,不斷在實現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上取得新成效。”

兩年前,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再次強調,全面深化改革“必須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爲出發點和落腳點”。

今年,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上,會議研究制定“十四五”規劃重大問題時再次指出,“人民是推動發展的根本力量,必須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思想,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爲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發展人民民主,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保障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權利,充分調動人民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事實證明,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爲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一直是中國共產黨的核心執政理念。“十四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全體黨員公務員更應深刻領會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牢記本職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深入踐行黨的根本宗旨,認真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努力爲人民羣衆謀福祉。

紅領巾相約2035觀後感四

近日,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四個全面”戰略佈局進行了新表述,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變化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這一最新變化體現出我國發展即將邁上一個新階段,我國將乘勢而上開啓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

春雷動地聞徵鼓,藍圖繪就再啓程。面對“十四五”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年輕幹部要持之以恆加強思想淬鍊、政治歷練、實踐鍛鍊、專業訓練,不斷提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着眼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觀大勢、謀長遠、勤實踐,助力各條戰線的“十四五”規劃早落地、早見效、早受益。

有爲纔能有位,涵養“想幹事”的主動。

社會主義是幹出來的,新時代也是幹出來的。面對複雜形勢和艱鉅任務,年輕幹部要讀懂“開班第一課”的深刻內涵,激發“想幹事”的政治責任感、歷史使命感、現實緊迫感。在參與“十四五”規劃前,充分用好調查研究這個黨的“傳家寶”,真正把調查研究當做“十月懷胎”,把科學規劃看成“一朝分娩”,多鑽一鑽“矛盾窩”、多接一接“燙山芋”、多當一當“熱鍋上的螞蟻”,以“一山放過一山攔”的進取精神、“越是艱險越向前”的鬥爭精神,爲“十四五”定好向、開好局、起好步注入強大精神動能。

善學才能善政,培育“能幹事”的本領。

無論是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的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量子領域等前沿科技,還是“兩新一重”等疫後重振補短板工程,都要求年輕幹部要善於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治理主陣地、面向民生主渠道,不斷提出新理論、開闢新領域、探索新路徑。年輕幹部要學會“彈鋼琴”、當好“多面手”,在參與“十四五”規劃過程中,把發展經濟的着力點更多地放在戰略性新興產業、高端裝備製造業、現代服務業、大健康產業等實體經濟上,在擂招商、擂開工、擂建設、擂納統的過程中練就過硬業務本領,促進各類要素加快集聚、高效協同,吃穩改革飯、走實開放路、打贏創新牌,讓全局思維、系統思維、精準思維貫穿“十四五”規劃始終。

恆心才能恆業,堅守“幹成事”的耐力。

6次點讚的右玉精神,就是高度肯定了山西省右玉縣歷任縣委縣政府換班子不換路子、一任接着一任幹、一樹接着一樹種,歷經70多年努力,硬是把“沙進人退”的“不毛之地”建設成了“綠進沙退”的“塞上江南”。年輕幹部要恪守“功成有我不在我”的恆心,把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爲參與“十四五”規劃的最高目標,多做打基礎、立架構、管長遠的“潛功”,多做補短板、強弱項、堵漏洞的“難事”,尤其要突出生態修復、環境保護、綠色發展的重要性,真正以高質量地踐行“兩山理論”,貫通從綠水青山到金山銀山的現實路徑。

自律才能自由,築牢“不出事”的底線。

玉石常有,而無瑕者不常有。今年,很多地方在疫後重振和“十四五”規劃中,都提出要進一步營造好“親清”政商關係,當好企業和羣衆“有呼必應、無事不擾”的“店小二”。年輕幹部身處這樣的時代大潮,必須扣好“人生的第一粒釦子”,在與市場主體互動互通過程中,堅決把握好“親而有度、清而有爲”的底線,管好“內心”,在誘惑面前,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底線,時刻淨化心中的貪念“霧霾”;管好“雙手”,慎對“小意思”“小玩意”,從拒絕一包煙、一瓶酒、一盒茶開始;管好“腳步”,凡是“八項規定”等明令禁止出入的會所、場館、飯局等堅決不去。年輕幹部唯有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才能在奮進“十四五”的新徵程中行穩致遠、張帆遠航。

風雨多經人不老,關山初度路猶長。恰逢“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站在“兩個大局”的時空座標上,年輕幹部要切實提高七種能力,以“乘風破浪”的姿態、“中流擊水”的狀態、“風雨無阻”的心態,主動作爲、奮發有爲、擔當善爲,當好“開山斧”、開好“頂風船”、走好“復興路”

紅領巾相約2035觀後感五

以“小角度”闡釋“大道理”,讓全會宣講“聲聲入耳”。俗話說,到什麼山上唱什麼歌。全會精神宣講要讓羣衆聽得進、坐得住,關鍵要在迎合羣衆口味、體現不同領域和受衆特點,貼近基層實際上下功夫。黨的理論內涵豐富、意義深遠,於羣衆而言,較爲晦澀難懂,難以學深悟透,更加需要積極適應新形勢、探索新舉措,不斷創新宣講形式,讓宣傳活起來、動起來、鮮起來。要圍繞羣衆關心的、關注的、疑惑的焦點、熱點、難點問題,用平易近人的方式、生動的案例、樸素的語言,爲羣衆“解渴”,爲羣衆所用,主動迴應羣衆關切,讓全會宣講“聲聲入耳”,切實增強宣講吸引力。

以“小角色”組建“大隊伍”,讓全會宣講“聲得人心”。天邊不如身邊,道理不如故事。如何把黨的創新理論融入百姓“茶餘飯後”,融入羣衆“所思所盼”,於春風化雨、潤物無聲中敲開百姓“家門”、打開羣衆“心門”,需要把遠在天邊的大道理變成眼前的身邊事,讓看得見、摸得着的真真切切的人和事作爲大道理的現實註腳,增強宣講的說服力和感染力。做好理論宣講,人才隊伍是關鍵。要充分發掘宣講資源,形成專家講理論、骨幹講政策、名嘴講故事的宣講格局,使參與宣講的隊伍不僅有專家教授,也有我們的黨員幹部,更有羣衆身邊的百姓名嘴,以“小角色”發揮宣講大作用,讓全會宣講“聲得人心”、入腦入心。

以“小載體”發揮“大能量”,讓全會宣講“聲聲交織”。傳播力決定影響力。傳播手段創新是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入腦入心的關鍵環節。要立足區域和自身發展實際,以羣衆需求爲基礎、以提升效果爲目標、以載體創新爲動力,堅持羣衆在哪裏,宣講陣地就建設到哪裏,確保宣講覆蓋無盲區、無死角、無空白。要緊跟時代節拍,善用技術手段,堅持理論與輿論、線上與線下、室內與室外相結合,在創設特色陣地、建強網絡陣地、用好文藝陣地上下功夫,全方位、深層次、寬領域、廣覆蓋地打造立體的宣講平臺,拓展宣講空間,增強宣講的科技含量、藝術品位和文化底蘊,讓全會宣講“聲聲交織”,切實昇華宣講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