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後感

經典電影畫壁的觀後感精品多篇

觀後感1.1W

經典電影畫壁的觀後感精品多篇

《畫壁》觀後感 篇一

剛剛看完了陳嘉上導演的《畫壁》,真是震撼人心。

演繹愛恨情仇如此灑脫,若不是陳嘉上,還真見不到第二人了。孝廉與牡丹之間到底是什麼?有沒有愛情或是觸動。我想這並不重要了。愛恨本就不該透澈,愛這種隱隱的種子,只有模糊,才能綻放。

我一直不明白,爲什麼孝廉一心想要進京赴考,那死板刻薄的考試,究竟能爲他帶來什麼?他既然不是了一個追名逐利的人,在那黑暗的八股中又爲何要爭得一位?在那仙界般繁華的桃源,與他愛或是愛他的女人相守一生一世,看餘生花開花落枯枝萎,冬去春來雁南飛。兩人在一起執手,一起相愛。豈不快哉?最後在那喧囂中燃盡一生流年又有何意義呢?若是取得功名,略得小成,那倒也罷了,只當這一切是一浮念,一笑而過。有時若是憶起,也只當玩笑。若是埋沒在了這煙雨中,碌碌一生,傷春悲秋,那你所選擇的這條路對你能帶來什麼?愛情沒了,功名散了,你也敗了…

我若是孝廉,我願選擇牡丹。我願意愛上他。我也願意選擇芍藥,我願意陪伴她…

牡丹終是給人一種清新的感覺,她愛上了孝廉,無法自拔。願意在得知孝廉與他人結婚了之後依舊爲他守護爲他滅亡。在從七重天回到偏房的那一段,得知孝廉愛的人是芍藥。我竟然爲她傷心了。而她一個從未經歷愛與恨的女子,卻能如此釋然。她看出了孝廉的心。那時最傷心的人應該是她,可是她沒有哭,雖是難過,那卻又能怎樣呢,她明白,男人的心只要是真正的系在了誰的身上,就再也無法改變了。所以她接受了現實。接受了一個我都無法接受的現實。

芍藥,一個堅強的女人,願意爲了自己愛的男人的願望,而放棄愛情的女人。她從不顯情歡,也不顯情緒。她沒有朋友,其他的人一直以來都把她視爲敵人。而她總是一個人默默地忍受着一切,在所有人面前,她總是顯得十分堅強。其實她很可憐。她無法與她愛和愛她的男人在一起共度餘生。明明是愛情,卻是無法明瞭。最爲痛苦的莫過於這了。她們只能選擇等待,他去赴考了,她也需要做到她的責任了。冥冥之中的愛情,朦朧的發芽,我相信在下一世,命運將綻放一朵震撼天地的硃紅鳶尾。

劇中的姑姑我想,是個好姑姑。她不允許仙女們擁有七情六慾,禁錮她們的自由。因爲她明白愛情這把荊銷劍所帶來的傷痛,她體會過,也痛過。沉睡在痛苦中的她卻依舊默默治理着整個桃源,無怨無悔。我想,她就像個滄桑的年輪,無盡的流轉,在內心的終點,終是有一個無源的黑暗。即使被她表現得堅強埋沒,卻怎的,還是露出了枝椏…

“幻由心生,浮生若夢”貫穿整部畫壁。念,往往都是隻在瞬間的悲歡感觸。雖短卻是深函。有時在爲不知何物而忙忙碌碌,淨心冥思,卻方纔領悟,這人世百年蹉跎,卻也不過一夢。緣生緣滅再難解,也在輪迴沙漏中幻滅。愛一世恨一世又能怎樣。終是,幻,由心生,浮生,若夢。

《畫壁》觀後感 篇二

之前在公交車站看到過《畫壁》的海報(三欄八大主演那張),當我看到第一欄三個美女時,對於《畫壁》的興趣減了大半:我比較喜歡看演技派,但是這三個只是“美女”而已。當我看到第二欄時,笑了(你們懂得~)。當我看到第三欄時無奈了。這三個人的確是演技派,但是這三個人放到一起我就很迷惑了:難道是和尚、道士和尼姑的故事?如果真的是這樣,那就讓雷劈了這電影吧。再看三欄的背景分別是天堂、畫壁和地獄,正符合主題“一念天堂,一念地獄”,這個寓意很好。到此爲止,我對這部影片是五分期待(滿分十分)。

影片最一開始是“海”,在海之上是各種各樣的壁畫,有佛,有人,有魔鬼……不知道“海”是不是象徵了“欲”,在慾望之上上演了各種人間劇目。之後出現的電影名稱“畫壁”,看到“R”的時候以爲“畫壁”是倒過來的,當時以爲是從畫壁裏的角度看的,但是再仔細一看是正的……

接着開始講故事,情節在此不贅述。

說實話,這部電影我沒怎麼看懂,電影涉及了很多佛學的東西,佛法高深,吾輩資淺,不能領悟礙…

朱孝廉第一次入畫壁:他一念入畫壁,一念出畫壁,念只在他自己,念中世界只有他自己知道,旁人無法知,而自己所經歷的事究竟是真實還是虛妄?入念太深,不能自拔,他自己也分不清吧?

朱孝廉第二次入畫壁:他是在老和尚的棒喝下又重新找到通往仙境的門,而此時,書童後夏和強盜孟龍潭也跟隨他進入了畫壁。在經歷一番生死磨難之後,朱孝廉選擇了離開,而後夏和孟龍潭留了下來。但是當他又一次出畫壁時,所經過往又只有他自己記得。再看畫壁時,不禁問道:爲什麼一瞬間會有那麼所的悲歡離合?老和尚笑笑:幻由人生呢,你腦袋裏邊想什麼我怎麼知道呢?朱生頓悟,感謝老和尚的度化,並改變了先前對於書童和強盜的態度,

而影片的最後:老和尚釋然一笑,三人化煙而去。而仙境中,仙子們也過上了開心的生活。這畫壁裏的世界與朱孝廉所處的世界,究竟哪個是實?哪個是虛?另外,當衆仙女灰飛煙滅之後,姑姑手一揮衆仙女就復活了,這些仙女是否只是幻化出來的?書生、書童、強盜和仙女,是否都只是幻象?正如“一切皆夢幻泡影”。

《畫壁》觀後感 篇三

今天看畫壁,感觸良多,其實這個社會,如同那可怕的寺廟,到處都是妖魔鬼怪的影子,我們無法改變一切,但最起碼要做到自保,要練就通天慧眼,一看就能夠洞悉事情的本質,或許你眼中的美女,只不過是千年蛇妖,端碗的丫環,是蛤蟆精,碗裏的燕窩魚翅,是沼澤地的蜈蚣湯,憤世嫉俗毫無用處,行動纔是關鍵。

或許人生也一樣,到處都是幻境,比如已婚男人的婚外真愛,比如永遠贏利的生意騙局,比如誇誇其談說自己可以預言成真的股神,如同天上掉的餡餅,讓人眼花繚亂,迷失本性,這個時候,你會嚐到甜頭,刀口舔蜜火中取栗,切記要多聽聽周圍人的忠告,不要一步一步走向深淵,避免這些可怕誘惑帶給你人生與災難。

我就更加發自內心的欣賞和感激一些人,他們有良知有道德,甘願冒着風險做麥田的守望者,驚醒別人遠離危險。告訴別人故事的真相,他們會撥開雲霧,讓你看到事情的本相,他們的言語如同照妖鏡,把所以美麗幻想都去除,讓你讀懂牛鬼蛇神的真面目,最善良的人是這樣捨身救人的,良好的人會暗示別人遠離危險。

一般的人,不幫人也不害人,別人遇到危險,也視而不見,更差勁的人,就是處心積慮傷害別人的人,如同妖精,非要靠吸食凡人的魂魄,才能增長自己的修爲,只想自己的成道之路,不管別人的死活,不過他們也都是沒有心的。最最差勁的,是恩將仇報的,如同妖精,僞裝成受傷大爺大媽,博取同情只爲有機會害你,他們的心是黑的。

在這部片子裏,我最喜歡狐狸精,這個被困在畫壁裏的精靈,從未害過人,總是處處幫別人,永遠的爲他人着想,許多人,都做不到她的善解人意和捨身取義。男主角爲了一段真愛,願意放棄生命,留着魂魄陪她在壁畫中,和她一起做畫中人,這就是可以捨棄一切原諒一切的真愛,只要你值得,愛就會不離不棄。

這個故事,折射出了骯髒混沌的人世間,和清者自清的一對璧人的愛情故事,不管任何朝代,道德和良知,永遠是衡量一個人素質高低的標準,這是和你的身份地位財富無關的東西,無論你是神,是人,還是妖,我們在乎的,永遠是你是否善良,你救人還是害人,公德自在人心。

社會輿論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那語言的波浪很快會消散,沒有誰會永遠津津樂道的評論你,我們做任何事情,但求心安,無論遇到任何事情,請摸着良心,問問他這個可不可以做,會不會傷害到別人,然後再決定你的行爲,這樣你纔可以立足於天地,對得起父母,無愧於父老鄉親,就讓我們的內心,做清澈的泉水吧。

雲朵飄過,在天空留下微笑的痕跡,若是整個世界變得如此單純,該多好,但是我們只能對自己說:我自己單純就好,也希望環境單純吧。希望在生命結束的那一刻,可以自豪的對自己說:“我走過任何人的生命,都沒有留下傷痕,我所經之處,都是玫瑰的芬芳。”

《畫壁》觀後感 篇四

最後芍藥內心想要對朱孝廉說的真實話語是:我愛你,一直都愛你。你的愛我可以感覺到,但我不敢接受,你不應該留在這裏,你是要有一番作爲的。這些話語道盡了芍藥對情愛的見解,她的愛不是佔有、不是牽絆、是放任愛人去自由地飛翔,並在心裏面許下下一世的白首之約。

沒有疼的愛,不是真愛。愛情是把雙刃劍,在享受甜蜜的過程中也在悄悄地被它的毒蝕,很多時候我們會忘記愛情所帶來的負面效應,沉浸在它帶來的狂喜之中。身邊不乏爲情所累的同學及朋友,每次收到他們有關情感波動的短信與電話時,心裏有個聲音告誡着:看吧!現在的感情對於某部分人來說好比兒戲,短程的。戀情比比皆是。很多人失去了對待感情的一種嚴肅性的態度。爲情所傷這人多數分爲兩類人,一類人開始變得玩世不恭、自我放逐;另一部分的人變得痛斥感情,不再相信任何人有關愛情的言論,變成所謂愛情的“哲學者”。

生死契約,與子誠說;執子之手,與子攜老。在現今社會試問有幾人能對此做出承諾,將愛情當作遊戲的人不在少數,就算有幾個認真對待的也會在物慾的洪流中迷失自我走上與他人無異的道路。牡丹的愛情來得太過於簡單隨便,也許有人會說:愛情有時只是第一眼對他她的感覺,感覺對了就是對了,沒有感覺就是沒有感覺,不管之後相處的時間多久還是一樣的沒感覺。牡丹的情愛相對於芍藥的來講有幾分孩子氣的率真,單單隻想愛着他,不會站在對方的角度爲他做思考,自己的這份愛對他是否會帶來困惑、煩惱,自己是否有能力爲他做最最充分的規劃,她沒有做到,單純地想到人間過兩人的世界,她沒有對周圍事物加以參考,愛情有時並不是兩個人的事情,它或許會涉及兩個家庭甚至兩大家族的恩怨糾葛。無論怎樣不可以將兩人短暫的幸福時光以他人的腥風血雨作陪葬品,牽扯太多的恩恩怨怨的結合又會長存多久呢!

牡丹最初對愛戀的領悟的轉折點發生在芍藥將她從七重天交換回到朱孝廉的身邊,在那一刻她對情愛的領悟有了全新的認識。有些愛不一定要說出口,不一定要獲取對方給與相同的回報,愛有時只是單方面的付出,它的宗旨是愛人安好,自己便也一切安好。分享着他她的喜怒哀樂便是一種幸福。希望自己在後方能托起他她的滿身的罪孽與愁怨,而自己可以得到有關他給與的一些美好的回憶就覺得快樂。誰能說這樣的愛情不美,這樣的他|她不幸福呢!

有些愛是無法用言語去描述的,殘留下的只是些簡短的畫面堆砌成的漫漫長卷,裏面有兩人短暫的交集與隻言片語的交流。有歡笑、有哭泣、有埋怨、有悔恨交織在一起五味雜成的彌留在心底發酵變質,或許愛過方知情重,醉過方知酒濃。

一直以來不喜歡對着鏡頭拍照片,不喜歡將自己定格在那一瞬間。進而不喜歡用相機去拍攝一些美好的事物,會用心地觀賞他們每一時刻地不同形態的美。隨着時間的推移,接觸事物的層面多了,明白很多美好的事態轉瞬即逝,逐漸接受用相機拍下有關美好事物的瞬間,不再單單的欣賞她的美好,更希望永久地抓住那一霎那的璀璨。一次次地按下手中的快門抓住一次次眩暈的奪目光華。手裏存儲的照片漸漸多了起來,有時看着照片裏認識與不認識的人的一張張笑顏,自己也不由自主的會心一笑。

《畫壁》觀後感 篇五

《畫壁》給我的觀後感,三分神氣,三分媚氣,三分真氣,一分俗氣,畫壁觀後感:話不盡情愛。

影片開始的部分,和《倩女幽魂》的套路很類似,同是一介書生,誤打誤撞進入世外之地,包括神仙洞府的最高長者“姑姑”,不由讓人想起小倩的姥姥,那個千年樹精。與《倩女幽魂》的差別是,一個是仙人仙境,一個是妖女妖洞。現在的電影和電視劇,導演和編劇挖空心思,總想弄些新花樣,吸引觀衆眼球,《畫壁》雖有些俗套,可也毫不隱藏他所要表達的新意。

《畫壁》拋棄了以往的人鬼情未了,並不想向觀衆簡述一個悽美忠貞的凡神之戀,而是通過一個假想的神仙境地,用神仙的高度去剖析人世間的男女之情。神仙都是由人的意象想出來的,所以神仙的煩惱,神仙的爲情所困,也正是人所要表達的。不是神仙想不開,是人想不開。

什麼是真正的愛情?我想此片並沒有明示的解答,這也解答不了,只是用幾個案例,展了不同性格的人,造就的愛情的不同類型,觀後感《畫壁觀後感:話不盡情愛》。愛,是男歡女愛的生理反應,情,是爲了愛而付諸的一系列主觀行爲。芍藥和朱孝廉,展示的是柏拉圖式的愛戀,精神層面裏的耳鬢廝磨。這種愛是大愛,爲了愛可以放手;而牡丹和朱孝廉,則是有義無情的愛,他們之間,準確說是朱孝廉對牡丹沒有火花,只有感恩,這種愛情在當今社會所佔份額不小;至於山賊和衆花神的愛,雖不是上得檯面的愛情,卻很普遍。你情我願就在一起,各爲所需,其實她們的情還談不上愛情!還想說一下書童和雲梅(柳巖飾演),他們之間不是愛情,雖然最後有了情,只爲了一種成全。現實中,這樣的例子也有,一個男人見一個女人被其他男人傷害後,憐香惜玉,在女人最低落,最空虛最需要安慰的時候,填補了空白,其實這個男人不過是女人眼裏的一個替代品。愛情發展到山賊和書童這兩個角色這裏,就有些悲催了。有愛有情,纔是愛情,缺少一項,都是愛情的影子。

《畫壁》對愛情的立意,雖有小圓滿,大體還是比較悲觀的。

懼怕愛情,是心中有愛,又怕愛帶來的傷害。

偏偏愛情又像是虞美人,吃了的人,知道有毒依舊隔山隔水不相忘,沒有吃過的人,心中百般遐想,愛的瑰麗,日思夜想,去嘗試一番。真是剪不斷,理還亂,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姑姑(閆妮飾演)讓神仙灣成了女兒國,不允許讓男人進入,就是爲了杜絕愛情的產生。可是,愛情卻又怎能用冰封霜固的呢!愛情是瓜熟蒂落,是種子發芽,果樹開花,是自然天成的過程。愛情是不能逃避的,而是要必須去面對的。

不動和尚(曾志偉飾演)所說的“心中有你,叫我如何成佛”的一席話,還是讓她這個神仙之首動情淚下。看來,無論佛還是神仙,和我們一樣,也是過來人,逃不出情愛的漩渦。

《畫壁》觀後感 篇六

《畫壁》的最後,朱孝廉還是回到了現實之中,情愛也罷,最後不過都是虛妄。

他和芍藥終究錯過。兩個人在電影中似乎都沒有怎麼表達,但卻是真的愛上了,讓彼此感受到了。當朱孝廉說救牡丹是出於義的時候,他大概已經喜歡芍藥了。牡丹問,世間的男人都是喜歡很多女人嗎。朱孝廉回答說,有的男人一生一世只喜歡一個女人。而顯然這個時候他喜歡的是芍藥。這與前面的情節多少有些不相符。在前面,朱孝廉第一次回到寺廟之前,牡丹問他,如果我跟你出去,你能否和我一生一世,朱孝廉說我能。很容易的看出來,朱孝廉背棄了諾言。而在人物關係圖中,朱孝廉和芍藥的箭頭上寫着,見異思遷。不曉得這是一個貶義詞還是褒義詞。如果說他做得對,但他確實違背了最開始對牡丹的諾言。如果說他做的錯,我又感覺他沒有那麼薄情。於是只能理解爲世事多無奈,有的時候人大概自己也掌控不了自己的內心。像他這樣的還算是不錯了,不像有的人,愛着的時候多怎樣多怎樣。一旦不愛,立馬拋開。他雖然有一點點多情,卻不絕情。

再說影片中的翠竹,她雖然知道是假成親,但是她卻依然愛上了。愛上了並沒有說出來,她不想再給朱孝廉任何的負擔,只想陪在她身邊,他去救牡丹,她也去。朱孝廉開心她就會跟着開心,作爲一個不是主要的人物,她愛得很卑微。或許對於她來講,這樣已經很好了。她的愛情是一個人的愛情。以前看閆紅的書中一句話“我愛你,我把你放在我心上了,你和我的心在一起,那麼我便和你在一起,我和自己在一級,那麼我便和你在一起。”大意是這樣的。這樣的人或許比我們更幸福,更容易滿足,更看得開一些吧。從某個角度來看,芍藥和翠竹其實有一點像,她們都在爲自己愛着的人付出,卻從來沒有說過什麼,索要什麼。而牡丹也懂得放棄,在知道朱孝廉喜歡的是芍藥的時候,她沒有胡攪蠻纏,她笑着帶走了朱孝廉畫給他的凡間圖。她說,我想我已經明白情愛了。她懂得放棄,不愛了就是不愛了。

影片中的孟龍潭,一口氣四個老婆。有些大男子主義,不過人家老婆對人家忠心。一個願打,四個願挨,咱也不好意思說什麼。後夏和雲梅之間應該算是純愛吧。兩個影片中的小人物,也有着他們自己的精彩,另外的故事。

在最後的時候,當姑姑毀滅了一切,卻坐在自己的位子上沉默。她終於贏了,卻還是會悲哀。那一刻我的感受是,多麼強大的人,看上去多麼無情的人,在背後也自有他們的軟弱。從來不被外人所看見,或許強勢專制也只是他們用來保護自己的武器,用來掩飾自己的脆弱。和尚出來後說了一句話說,其實我一直在改變,只是那個時候你沒有看到。情愛之中的人,多半是不理智的。對很多都很敏感,容易情緒氾濫,容易難過,愛與傷害並存。姑姑和和尚之間應該也是有另一番故事的。

上次想到一個詞語,各爲其主。意思是各自爲各自的主人。但我歪解爲各自是各自的主角,各自演着各自的戲。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精彩。

影片的最後朱孝廉回到了現實之中。別的不知曉。

不管怎樣,不管多麼繁華,不管有過怎樣的愛恨和故事。電影也好,小說也罷。主人公和我們最後都必定得迴歸現實。這是恆久而無法改變的規律。

《畫壁》觀後感 篇七

看《畫壁》,原本只是我打發時間的娛樂,未曾想過,故事的結尾竟讓我有落淚的衝動。

故事始於男主角赴京趕考,也結束於他的赴京趕考。別人看來,這一瞬間的時間,對書生來說,卻經歷了太多的悲歡離合,甚至生死。其實書生“體驗”的所有一切都只存在於他的幻念之中,無論刻骨還是銘心,都不過是一場夢。曾有人這樣說:“幻由心生,浮生若夢”,也許真的是這樣,否則緣何書生那麼真實的感覺,最後才發現其實自己依舊只是站在壁畫之前,從未進過畫中生活。

故事中仙境掌管者姑姑,一怒之下讓所有人灰飛煙滅,然後在不動和尚的深情告白下她才明白,沒有疼的愛不是真愛。在衆人復活之後,她問了這麼一句:“今天我美麼?”突然生出一種莫名的心酸,感覺就像一直看管自己的長輩,突然發現她一直不讓我們做的事情其實並不是正確的,然後在她放手的瞬間,我們發現原來她所做的所有都是爲了我們好,而最後我們也只是能真心的說一句:“美,姑姑今天最美”。

在姑姑隨不動和尚離去之後,原本以爲可以與芍藥廝守終生的書生,卻在芍藥的絕情質問中,心酸告辭,留下無盡的思念與心痛。可就在書生離開後,芍藥看着他消失的方向,真心的眼淚和自白,讓我的心宛如針刺一般。並不是不愛,只是不捨得所愛之人爲愛、爲自己犧牲太多,於是只能斷了所愛之人的念想。

書生仍然立身畫下,原來這一切只是書生的南柯一夢,只是念起畫中那般刻骨銘心之事,書生不由落淚,轉身問和尚:“爲什麼一瞬間,會有這麼多的悲歡離合”。和尚答非所問,可書生卻有了自己的理解,世間繁華情仇其實只是心中幻念,何需執着。

看罷,不由想起陳嘉上導演的另一部作品——《畫皮》。三年前,他讓我明白了愛是山盟海誓,同生共死。三年後,他讓我明白了愛同時也是放棄與犧牲。世人的貪嗔癡恨不過浮生一夢,放下,心才能不動。心不動,萬事皆不動。

《畫壁》觀後感 篇八

看了電影《畫壁》之後,我感想萬千。

其實我一直都在看着你,是你沒有發現而已。在我們身邊,有很多這樣的人,一直默默的關心着我們。或者是我們每天在各種忙碌奔波中無暇顧及,又或者已經習以爲常,熟視無睹。這個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或爲情義、或爲欣賞、或爲愛慕、或爲憐憫,還有親情。所以請珍惜他們對你的愛。

愛,既是擁有,更是捨棄。擁有,是愛充滿了希望的時候,無論生活多麼艱辛,都會不離不棄,這讓我們感動。如果愛沒有未來,看到我們所愛的人,爲愛而受煎熬。放手更令我們尊重。因爲看着她開心你會幸福、看着他煎熬你會痛苦。“我願化身石橋, 受五百年風吹, 五百年日曬, 五百年雨打, 但求你從橋上走過。”這不就是對愛無怨無悔最好的詮釋嗎?

神仙可以挽回自己做的錯事,甚至生命。而我們是凡人,我們不可以。所以請更加珍惜!

一部很好的電影,如果你覺得沒意思,只是不理解導演而已。

哎!該回家吃飯了。

《畫壁》觀後感 篇九

電影觀後感,《畫壁》來自聊齋一個故事,畫壁-觀後感。故事太長,影片總體還行吧,寓意比較深刻,但是故事結構和臺詞還不是很成熟,所以即使看完這部影片,也不能清晰的理解其中的深意,結局最感人。

《畫壁》說的是不動明王突破障礙 立地成佛的故事 ,畫中的姑姑一直沒花名,看他的裝扮,穿着孔雀似地衣服就是原作中的孔雀明王。不動明王和孔雀明王相戀,始終無法突破成佛的障礙,不動明王將三個障礙幻化成三個人,進入孔雀明王的世界磨練,最後 不動明王走到孔雀明王的跟前說,心中一直有你,怎麼能走?經過不動明王的點撥,孔雀明王終於也明白,突破了障礙,兩人一起消失。故事最後的結局 ,三個人都是消失了,大家肯定很費解,其實就預示着不動明王已經突破了自己的障礙。電影巧妙地把明王突破障礙成佛的故事中穿插了愛情故事,一條明線 一條暗線,觀後感《畫壁-觀後感》。 愛與恨的糾纏,分分合合。

而不動明王的惡念、執念、善念三尸,在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後,隨着不動明王的功德圓滿、立地成佛,自然煙消雲散。本劇的妙處就在於,用一個多角愛情故事爲主線,暗地裏卻講述了一個悟禪修佛的故事。不過這條暗線過於隱晦,沒有相關宗教知識,不潛心研究的人,始終參不透其中的真相,當所有的雜念都拋開後,不動明王給了孔雀明王一根枯樹枝,枯枝慢慢的發芽開花,沒有疼哪有愛,於是2人消失成佛。

結尾很感人!

書生最後問:大師,人爲什麼在一瞬間會有那麼多的悲歡離合

不動明王答:幻由心生

其實,就像現實中很多的悲歡離合,開心的傷心的,人就是這樣的動物,這些全都是人心在幻動,前面的路總會有很多的障礙,擺正心態,總能找到每個人心中的彼岸、

不管有沒有得到自己的愛情,只要心中有愛,有血有淚,便能融化一切,冰川,河流,枯枝,敗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