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後感

電影辛亥革命觀後感精品多篇

觀後感3.17W

電影辛亥革命觀後感精品多篇

愛國觀後感 篇一

這是一場空前絕後的革命,在中國歷史舞臺畫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今天,我們去回顧它、銘記它,並必將把它給我們傳遞的一種精神和歷史使命延續到以後的無止盡的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中去。時光流逝,歷史遠去。歲月可以改變滄海桑田,但是永遠無法抹去歷 史在此間留下的烙印,那震耳發聵的槍聲將永遠定格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可以這樣說,隨着硝煙散去的那一刻起,人們就一直在探究這段歷史以期從中吸取有益的借鑑。

當轟轟烈烈的洋務運動失敗之後,當轉瞬即逝的戊戌變法落幕之時。資產階級一場救國圖強的立憲運動在當時外寇橫行的歷史背景下有條不紊的開展起來。廢帝制促共和爲民族民權民生擔起天者大任;興同盟倡博愛號聯俄聯共聯心創生國之新元。一大批知識分子和有識之士滿懷着一腔熱血,用生命譜寫着一段可歌可泣的光輝篇章。那一腔不畏艱難、不怕犧牲的熱忱,值得我們去學習、去敬畏。 歷史總將這場革命一分爲二的看待,說它既成功了又失敗了。我不否認它最終的勝利果實被賣國賊所竊取的失敗,但我覺得它的成功經驗遠比它的失敗教訓更值得銘刻在歷史的車輪上。它推翻了中國2000多年的封建統治,給水深火熱的中國燃起了新的希望;它推動了中國資產階級先進力量的進步,爲新思想與新文化的傳播奠定了基礎;它讓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不論之後何人再復辟帝制,人們都會拿起武器去戰鬥,去維護自己的利益,去捍衛自己的尊嚴。

一個世紀的光陰猶如彈指一揮間,歷史不容假設,所以我很難想像,如果100年前,沒有這樣一部分人爲了心中的信念、自己的理想用拋頭顱灑熱血的方式執着的追尋新的希望,那麼如今的中國該是怎樣的一種場面?不過,既然歷史沒有留給我們血雨腥風的生活,沒有留給我們戎馬疆場的機會,那麼我們就該以新的方式開拓進取,去尋找利國利民的新道路。 以銅爲鑑,可以正衣冠;以人爲鑑,可以明得失;以史爲鑑,可以知興替。古人云: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我們,這些生活在安樂世界裏的人們,怎該忘記這段歷史?如今的我們要做的已不是追尋夢境中童話般的天真,而是在現實世界裏腳踏實地的去踐行黨和國家賦予的光榮使命!要將孫中山先生“博愛”的思想發揚光大,即使道路崎嶇、佈滿荊棘,也該微笑着握緊拳頭,因爲: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愛國主義電影《辛亥革命》觀後感

今天去電影院看了辛亥革命這部片子,爲什麼要去看呢?原因我自己也不是特別清楚,可能是因爲對於一百年前的那場偉大革命的崇敬,或者是對於孫中山先生的崇敬,或許也是衝着成龍的面子,反正就是去看了,看完覺得還真的不錯。

或許這真的是一部主旋律電影,但我個人認爲,只要電影還原的是歷史事實,是不是主旋律電影已經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歷史的真相。我們的話題必須還要回到100年前的這場革命,之所以是革命,的確是因爲革命黨人在孫中山先生的領導下革了清政府的命。

事實上,我相信很多人對於歷史上的辛亥革命的瞭解只來源於當年上學時候所學的那一點,對於這場革命的細節、前因後果知之甚少,這個包括我在內!

但是《辛亥革命》這部電影很好地描述了當年革命時的前因後果已經革命的精神,主要是孫中山先生的那種精神,而且影片將辛亥革命中的重大歷史事件都給了很詳細的描述,像黃花崗起義、武昌起義、孫中山回國、孫中山就任總統、袁世凱逼清王朝退位到最終袁世凱竊取革命成果,至少很好地解釋了孫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以及他爲什麼要辭去總統的職位,其實,在那個時代,孫中山先生也有很多的無奈,有很多人看到這種革命電影都會首先以意識形態去評判電影,但我必須要說的是,《辛亥革命》整體上來看基本上與意識形態無關,而且整部電影和我們現在的黨和政府基本沒有任何關係(除了最後出的字幕部分),只是還原歷史的真相,基本上十分靠譜,沒有吹噓,沒有功過是非,沒有對孫中山先生三民主義的批判,有的只是孫中山先生在革命過程中的無奈,所以我們不應該用意識形態的眼光去看待這部電影,而且其中所展示的孫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也同樣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和敬仰。

電影《辛亥革命》觀後感 篇二

在暑假期間,我觀看了《辛亥革命》這部電影,《辛亥革命》這部電影中重溫那場震驚世界的辛亥革命,見證前所未有的社會大變革。那鮮活的畫面中真正的感受到了那些曾經無數個爲了今天的中國而英勇奮鬥的情形。我也從電影裏,深刻的體會到今天的我們是幸運的,今天的我們是無比幸福的,但我們也絕不能忘記我們是踩在先烈的身軀上過來的。所以我們要懂得珍惜,並激勵自己爲如今中國的現代化建設而不斷奮鬥。

電影一開始就以秋瑾的犧牲拉開序幕,從第一個鏡頭就給我們一種沉重的畫面。然後就是1911年4月27日,黃興等人領導的廣州起義。起義隊伍與清軍展開激烈巷戰,但最終因力量不敵而失敗。後收殮到72具烈士遺骸,合葬於黃花崗,由此建成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而此次起義中犧牲的起義軍則不止此數。這裏有一個鏡頭讓我印象最深,就是那一件件衣服裏放着的各種的“與妻書”、“絕命書”,他們是懷着一種怎麼的心情走的?安靜的畫面壓的我喘不過氣來,連哭都沒有勇氣。電影裏也塑造了很多小角色,例如林覺民,他的那句“我的死是爲了所有孩子。大清索我的命,我誅大清的心”,真正的震撼了我。

革命總是要死人的,這些革命烈士們面臨着死亡,毫不退縮,英勇奮鬥,直至革命勝利,如此的英勇、如此的大義,這纔是真英雄,無畏的革命先驅,他們的精神令人佩服不已。正是革命志士有這份愛國之心、不怕死的精神,最後才起義成功,邁向“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的偉大理想,才得以建立中華民國的。。

時代一步一步向前進,正是辛亥革命使中國推翻了清王朝,迎來了新時代!雖然在最後革命的成果被袁世凱竊取,但是畢竟讓中國醒了過來!使東方的雄獅醒來!

在戰火紛飛的年代,孫中山先生,他無疑是偉大的,在中國最艱難的時候,他義無反顧的選擇爲了全中國人民而奮鬥,他以自己的模範行動實現了“吾志所向,一往無前,愈挫愈勇,再接再厲”的誓言。在他的領導下,大批革命黨人和無數愛國志士集聚在振興中華旗幟之下,廣泛傳播革命思想,積極興起進步浪潮,連續發動武裝起義,這每一次的反抗都有可能是要掉腦袋的啊可是他卻是義無反顧。

雖然我們現在生於和平年代,但是也要有愛國的熱情與精神,要學習先烈們的犧牲精神,發揚中華精神!

電影《辛亥革命》觀後感 篇三

今年是辛亥革命一百週年,電影《辛亥革命》於9月下旬起在全國同步上映。看完這部歷史題材的影片,筆者感慨良多,心緒難平。

影片選取辛亥革命前後這一歷史片段,真實再現了以孫中山(趙文瑄飾)、黃興(成龍飾)、林覺民(胡歌飾)等爲代表的革命先驅者爲推翻封建統治、挽救民族危亡而進行的艱鉅卓絕、波瀾壯闊的鬥爭過程,重點描寫了黃花崗起義、武昌起義的場面,其悲壯之舉,足以令“草木爲之含悲,風雲因而變色”。

面對幾千年的封建統治積弊,革命黨人爲何敢挺身而出、振臂吶喊?面對滿清統治者的殘酷鎮壓,革命黨人何以能前赴後繼、捨生忘死?信仰,對革命的堅定信仰!這些革命者,大多出生富貴家庭,卻在接受了革命思想後背叛自己的家庭、拋卻了常人戀戀難捨的榮華富貴,義無反顧地投身到革命的洪流中來。有的在家鄉變賣家產,宣傳革命真理;有的遠赴海外,爲革命籌募資金;有的打入清廷新軍中密謀起義,有的奔走各地聯絡黨人……這一切都是在白色恐怖、極端艱險的情況下進行的,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如果沒有堅定的革命信仰,這些革命黨人早就堅持不住、放棄投降了。電影中有一段寫黃花崗起義失敗後,革命黨人的菁華幾乎喪失殆盡,連黃興一度都有點悲觀,但在徐宗漢(李冰冰飾)的安慰下,黃興重新振作起來,他們之間的對話中有一句:“我們又不是沒敗過,失敗算什麼!”質樸無華的對白把革命者堅定的革命信仰和堅強的鬥爭意志表現得十分真切,令人動容,催人感奮。影片中還有一個細節,當黃興在黃花崗起義失敗後逃回來,在一條船上與孫中山見面,戰友重逢,生死考驗,該有多少的`話要傾訴,可兩人都沒有言語,堅定的目光傳遞給對方的仍然是革命必勝的堅定信仰。

歷經磨難不言苦,九死一生報國家,這就是辛亥革命的革命者們一生的寫照。電影的片尾曲《辛亥頌》把革命者的這種愛國精神和偉大情懷昇華爲一種悲壯,一種崇高,在觀衆心靈深處引發強烈的共鳴和震撼。

電影《辛亥革命》觀後感 篇四

今年是辛亥革命x週年,電影《辛亥革命》於9月下旬起在全國同步上映。看完這部歷史題材的影片,筆者感慨良多,心緒難平。

影片選取辛亥革命前後這一歷史片段,真實再現了以孫中山(趙文瑄飾)、黃興(成龍飾)、林覺民(胡歌飾)等爲代表的革命先驅者爲推翻封建統治、挽救民族危亡而進行的艱鉅卓絕、波瀾壯闊的鬥爭過程,重點描寫了黃花崗起義、武昌起義的場面,其悲壯之舉,足以令“草木爲之含悲,風雲因而變色”。

面對幾千年的封建統治積弊,革命黨人爲何敢挺身而出、振臂吶喊?面對滿清統治者的殘酷鎮壓,革命黨人何以能前赴後繼、捨生忘死?信仰,對革命的堅定信仰!這些革命者,大多出生富貴家庭,卻在接受了革命思想後背叛自己的家庭、拋卻了常人戀戀難捨的榮華富貴,義無反顧地投身到革命的洪流中來。有的在家鄉變賣家產,宣傳革命真理;有的遠赴海外,爲革命籌募資金;有的打入清廷新軍中密謀起義,有的奔走各地聯絡黨人……這一切都是在白色恐怖、極端艱險的情況下進行的,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如果沒有堅定的`革命信仰,這些革命黨人早就堅持不住、放棄投降了。電影中有一段寫黃花崗起義失敗後,革命黨人的菁華幾乎喪失殆盡,連黃興一度都有點悲觀,但在徐宗漢(李冰冰飾)的安慰下,黃興重新振作起來,他們之間的對話中有一句:“我們又不是沒敗過,失敗算什麼!”質樸無華的對白把革命者堅定的革命信仰和堅強的鬥爭意志表現得十分真切,令人動容,催人感奮。影片中還有一個細節,當黃興在黃花崗起義失敗後逃回來,在一條船上與孫中山見面,戰友重逢,生死考驗,該有多少的話要傾訴,可兩人都沒有言語,堅定的目光傳遞給對方的仍然是革命必勝的堅定信仰。

歷經磨難不言苦,九死一生報國家,這就是辛亥革命的革命者們一生的寫照。電影的片尾曲《辛亥頌》把革命者的這種愛國精神和偉大情懷昇華爲一種悲壯,一種崇高,在觀衆心靈深處引發強烈的共鳴和震撼。

電影《辛亥革命》觀後感 篇五

值此辛亥革命100週年之際,上海電影集團等聯合推出了《辛亥革命》這部電影,這部歷史題材的電影截取了關於1911年到1912年初這段時間裏所發生的史實,並且把重點放在了人物上,以情動人,“強調情是電影裏的最基本內容,不僅僅是男女之情,裏面還有很多關於理想的情懷。這部電影以其激烈的戰鬥場面吸引了我們,革命無畏犧牲的昂揚鬥志感動了我們,生動細膩的。感情描摹深深地感染了我們。一部好電影,一個好故事,更是一段歷史的回味。

辛亥革命是對1911年10月9日至1912年2月13日間歷史階段的統稱,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國主義侵略進一步加深、中華民族資本主義初步成長的基礎上發生的。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專制統治,挽救民族危亡,爭取國家的獨立、民主和富強。這次革命結束了中國長達兩千年之久的君主專制制度,是一次偉大的革命運動。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國比較完全意義上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給中國人民帶來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反帝反封建鬥爭,以辛亥革命爲新的起點,更加深入、更加大規模地開展起來。

電影《辛亥革命》觀後感 篇六

”革命“是什麼?”革命“是要革誰的命?或者說,”革命“有什麼意義?看了《辛亥革命》這部紀念辛亥革命100週年的電影后,我內心所有的疑問都得到了解答。

時間定格在一九零七年……秋瑾身帶枷鎖,步伐卻鏗鏘有力,頭髮凌亂卻目光堅定。爲什麼一個女人,母親寧可犧牲生命要去革命?我聽見她堅定地說:”爲了給天下的孩子一個溫暖的家。“

時間定格在一九一一年10月10日,一羣才華橫溢的青年放下筆桿,在炮林彈雨中拋頭顱,灑熱血,義無反顧。爲什麼二十多歲的小夥子們要犧牲生命去革命?《與妻書》的決絕告訴我:因爲革命代表了中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

時間定格在孫文演講會場,海外華僑爲革命的失敗痛哭流涕,爲中國革命慷慨解囊。爲什麼海外華僑要捐款甚至賣掉祖宅贊助革命?孫文在演講中回答得非常清楚:因爲中國要擺脫被歧視的命運,只有革命這一條路。

秋瑾對革命的理解是爲天下的孩子造一個寧靜溫和的世界;林覺民說,革命是替天下人謀求永久的幸福;孫文說,革命就是讓全國之人無一貧者,使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的'東方……辛亥革命是什麼?是無數仁人志士追求的國體的新生,是中華歷史的真正進化。

2011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一百週年的紀念日。這是一場空前絕後的革命,在中國歷史舞臺上畫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時光流逝,歷史遠去,歲月可以改變,滄海桑田,但是永遠無法抹去在此間留下的烙印。那天振聾發聵的槍聲將永遠定格在人類歷史的長河。可以這樣說,當硝煙散去的那一刻起,人們就一直在探究這段歷史,以期從中吸取有益的經驗。

一個世紀的光陰猶如彈指一揮間,歷史不可假設,所以我很難想象,如果一百年前沒有這樣一部分人爲了心中的信念,自己的理想用拋頭顱灑熱血的方式執着的追求新的希望,那麼如今的中國又該是怎樣的一種場面?不過,既然歷史沒有留給我們血雨腥風的生活,沒有留給我們戎馬疆場的機會,那麼我們就該以新的方式開拓進取。以銅爲鑑,可以正衣冠;以人爲鑑,可以明得失;以史爲鑑,可以知興替。古人云: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我們這些生活在安逸世界的人,怎該忘記這段歷史?

”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不僅僅在當時,更加深遠的影響在現在和將來。什麼時候,我們國家能共同富裕,中華民族能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那時革命纔算成功。斯人已逝,其言猶在:”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們仍需努力。"

電影《辛亥革命》觀後感 篇七

今天,我在電影院觀看了紅色大片《辛亥革命》,這部電影生動地展示了那段時期波瀾壯闊的革命歷程,成功地塑造了革命先驅孫文——孫中山的光輝形象,深刻地揭露了竊國大盜袁世凱假立憲,真復辟的醜惡面目。看完這部電影,我感觸很多。

其中,令我印象尤爲深刻的是那次廣州起義失敗時的畫面。那麼多戰士的屍體橫放着,這兒是,那兒是,漫山遍野全都是。徐宗漢步履難行,跪在地上,抱起一個個犧牲了的戰友,低頭無聲,冰涼的雨水從空中傾瀉而下,夾雜着眼淚從她的臉頰滑下。那些戰士們身上的血跡還未乾,還留有炮火擦過的痕跡。他們已經離我們很遠,但我想戰士們心中的革命精神依然存在,革命的火焰還在他們身上燃燒。走到今天,也許他們並不後悔,遺憾的只是革命尚未成功和對親人的不捨。

時光荏苒,到了今天,革命歷程的血雨腥風都已成爲過去,取而代之的是人們幸福快樂的生活,但這幸福生活又是多麼來之不易。從革命,到發展,到振興,這之中經歷了太多慘烈的戰爭,太多的'生離死別,是那些偉大的革命者們用他們的努力,鮮血,乃至是生命,換來了我們的和諧生活,這是多麼大的代價。因此,我們更應該珍惜現有的美滿生活。

清政府爲什麼腐敗無能?這是我在觀看影片時的一個疑問。現在,我已經有了答案:萬衆一心,纔會有強大的力量。昔日的清政府,皇室墨守成規,官員們要麼阿諛奉承,要麼只認己見,沒有齊心協力,都只爲自己而活,何來團結?何來力量?最終,纔會導致革命,導致國家衰敗,從而走向滅亡。由此可見,要想讓國家富強,我們要有全新的思想和團結的力量。

讓人民的生活更好,祖國更富強,是我們每個人的心願,也是革命的起始點和終結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