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杭州學習心得

第一篇:赴杭州學習心得體會

杭州學習心得

赴杭州學習心得體會

藍 學 華

五月的杭州暖風燻人,美麗的西子湖畔遊人如織,然而,我們這一羣來自江西上猶一小的教師卻無暇顧及,卻被另一道亮麗的風景深深地吸引了,那就是“千課萬人”觀摩課的名師風采!

四天的學習,感受頗多,重點談談以下幾點:

一、 教師要有深厚的語文功底,要能吃透教材,方可駕馭教材。如薛髮根老師上的《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揭示課題以後緊接着就提問:爲什麼說是“一百個問題之後”?把學生自然引入第二自然段的學習。學完第二自然段後讓學生閱讀全文,同時思考:文中講了哪幾件事?讀完後啓發學生從第六自然段找到概括性的語句,並由學生板書,緊接着再問:這三件事有什麼相同之處?爲什麼這三件事的起因和結果寫得詳細,而經過卻一筆帶過?然後重點研讀第七、八自然段,讓學生探索得出真理的“不難”與“不易”。從這些設計中我深刻地感悟到,如果老師沒有吃透教材,很難把握得這麼準,講得這麼精!引領學生理解得這麼深!又如劉發建老師教學《美女蛇》一課,引發學生思考討論:聽了故事你有什麼感受?有沒有思考?把學生引入深層思考。這都源於教師對教材的理解把握和深層挖掘。

二、 課堂教學應始終堅持以學生爲主體,讓學生去探索發現。如薛髮根老師教學《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一文時,讓學生去發現文中在三件事有什麼相同之處,爲什麼一般的敘事文章“經過”寫得詳細,而本文中的三件事“經過”卻寫得簡略,原因和結果卻寫得詳細?第七、八自然段分別說明了什麼?學生經過閱讀思考,探索發現得出了結論。因爲學生是在教師的引導

下通過其自身的探索獲取知識,那種獲取知識後的成功的喜悅溢於言表。竇桂梅老師教學的《我的爸爸叫焦尼》也是讓學生通過探索發現本文“簡單的表達,豐富的感動”的特點。觀摩了這些名師的這些課堂後,感覺到自己以前上課講得過多了,應該引導學生自己去探索發現,應把學習的時間和空間還給學生。

三、 閱讀教學要以讀爲本。聽名師的課我發現他們都很注重讀。讀是理解課文和培養閱讀能力的需要;讀能培養學生的語感;讀是識記的需要;讀也是培養認真閱讀習慣的需要。於永正老師說:讀要注意三點。一是要有目的性,帶着問題讀;二是教給讀書方法;三是做到正確、流利、有有感情地朗讀。要讓學生讀得好,老師也要加強自身朗讀基本功的訓練。

四、 “二十一世紀是講究方法和方法論的世紀”引發的思考。上海大學教授李白堅教學《珍珠鳥》一文時向我們展示了他的“動態閱讀”“猜詞閱讀”和“角色轉換閱讀”教學法,令人耳目一新,輕鬆愉悅。李教授說:“國小語文教學不應該讓老師和學生搞得這麼沉重,應該講究一點方法,二十一世紀是講究方法和方法論的世紀。”他還講到,教師批改作文就沒必要一本一本詳批詳改,要講究方法。是啊,我們語文老師怎樣才能把課上得輕鬆愉悅?怎樣才能從一大堆作業中解放出來?確實應該講究點方法,值得深思啊!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努力把先進的理念貫穿其中,不斷提升自己的業務能力。

第二篇:杭州學習心得體會2

浙江杭州“千課萬人”國小數學課堂

教學觀摩會心得體會

人間十月秋意濃,天高雲淡,落英繽紛,在這人間天堂,美麗的西子湖畔,一段煙雨,一壺清茶,邂逅一場流光溢彩的文化盛宴;一抹夕陽,一縷桂香,逢上一場精彩絕倫的文化之旅。五湖四海專家、名師匯聚“千課萬人”。

2014年11月9日至12日,千課萬人國小數學課堂教學觀摩會,在浙江省杭州市舉辦,我和其他三位同事有幸被派往學習。歷時4天緊鑼密鼓的名家課堂、報告和講座,讓所有參會老師都受益匪淺。從各位名家的課堂設計、現場課堂教學以及報告和講座中,結合自身數學教學,我總結了以下幾點體會:

一、 數學教師應該具有紮實的基本功

基本功,是作爲一名人民教師應該具有的基本素質,然而它不僅指的是一個老師應該擁有的專業技能,更應該是專業能力的具體表現。對於數學教師,應該具有善於舉例、善於提問、善於比較與優化的能力。

數學是什麼?最基本的解釋就是—數學是模式的科學。

而抽象性是數學學科最基本的特性。那麼,一個老師,善於將抽象的數學概念恰當的舉例說明,就能從具體事例中抽象出相應的數學概念,這對於學生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和發展數學思維起到重要的作用。

《新課標》指出,如今的課堂,是以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的課堂。在課堂中,教師的問題如何引導,成爲學生如何思考和學習的方向。對於數學課堂,新授課多數情況都是以一個“大問題”爲嚮導的數學教學,那麼問題就應該具有預設性和生成性,而並不一定非來自現實生活。創造性的問題引導可以把我們的課堂帶入一個更高的境界,達到更高的水準。在千課萬人的現場,黃愛華老師的《圓的認識一課》,引入 “你見過生活中的圓嗎?”和出示某著名企業面試題“下水道的井蓋爲什麼是圓的?”兩個問題,創造性的開發教學資源,既能和生活緊密聯繫起來,用學生生活中常見的現象和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入課題,同時能夠幫助學生正確建立圓的模型,充分感受和理解圓的基本特性,將抽象的直觀化,枯燥的生動化,孤立的知識聯繫生活經驗,爲學生學習圓的基本知識引導到位。

二、 與時俱進,充分理解《新課標》

《新課標》的進一步改革是在全新的教育觀和數學觀下的必然結果。我們要站在一個新的起點上理解《新課標》,從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出發,調整好理解《新課標》的角度。科技發展迅猛的時代需要的是創新型人才,所以教育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這就不僅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知識,還要通過演繹、歸納等思維訓練以及學習經驗的積累來達到《新課標》中明確指出的隱性的、過程性的目標。

所以,通過成分理解新課標,我們要明確關注過程與結果的關係、學生自主學習與教師講解的關係、繼承與創新的關係,以及關注生活情境與知識系統的關係,從而增強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養成認真勤奮,獨立思考,反思質疑,合作交流的良好學習習慣。

三、 拓寬視野,正確把握《新課標》

把握《新課標》才能樹立全面知識的課程觀,抓牢、抓硬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兩類目標。

如何正確把握《新課標》,首先要把握新課標的變化和主要發展。《新課標》的主要變化:原來的雙基(基本知識、基本技能)新增加到四基(增加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關鍵詞的變化:對於數感,新增“悟”,統計觀念改爲數據分析觀念,符號感改爲符號意識,新增幾何直觀、模型思想和創新意識;明確提出了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規範了課程要求的行爲動詞,如瞭解、理解、體驗、掌握、運用、探索、經歷。

其次要深化對新增內容的理解。如國小數學第一階段去掉了概率的知識,第二學段去掉中位數、衆數的概念。通過鞏固與深化新一輪課程改革理念,才能達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終生學習的願望和能力的最終目標。

第三篇:(陳淑玲)杭州學習心得

學習?反思?交流

——杭州“千課萬人”學習心得

陳淑玲

這是我第一次參加“千課萬人”國小數學生態課堂教學研討觀摩活動,而且是在美麗的杭州。我心情是多麼的激動和驕傲。熬了十六七個小時的火車,好不容易地來到了杭州,臉都來不及洗,就迫不及待地來到了思緒飛揚的浙大華家池校區,領了資料一看,看到日程安排後,我嚇了一跳,活動安排之緊,名師之多,在我所參加過的所有活動中都是前所未有的。既然來了,我得認真地堅持每一節課和每一個學術報告。幾天下來,名師的課堂設計、課堂風采不僅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更敲打着我不斷地進行着思考和反思。

當天,我第一次走進千課萬人的會場,被一種宏大的氣勢震懾。音響裏傳出的是磅礴音樂,標語中滲透着種種的思想。課堂的背景佈置得大氣又充滿了美感,一向以爲是棱角分明的數字課堂,氛圍卻也能營造得如此藝術,如此的書香,着實驚歎。品味課堂,有充滿激情的、有充滿歡笑的、也有充滿智慧的,真可謂是千課千味。

一、聽名師的課,學什麼?

1、仔細研讀教材,把握教學的重點。 研讀教材是備好課的基礎和核心環節,同時也是教師上好課的必要前提。聽了名師的課後,我反思自己的備課,在研讀教材這個環節上是過於簡單,現在我終於明白了,研讀教材需做到“四要”,即:要對研讀的教材內容進行相應的分類;要對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經驗進行

相應的分析和審視;要結合《數學課程標準》在該學段的總體目標來確定每節課的教學目標;要學會用兒童的眼光去加工和處理教材。研讀教材的過程一定要“仔細揣摩,透徹理解,反覆琢磨,問個究竟。” 如黃愛華老師的《百分數的意義》這課,我們必須知道“百分數”這個內容的教學重點是什麼?學生學習的基礎又是什麼?只有這樣帶着問題去研讀教材,纔會把握教學重點和難點,纔會把課上得更精彩。

2、精心處理細節,傳遞教師智慧。

很多名師都有自己獨特的智慧和思考問題的方式,往往也會在一些細節中將自己的這些智慧傳遞給學生。聽了名師的課後,他們有幾個細節處理就讓我深深地領會精心處理細節,傳遞教師智慧。如俞正強老師所上的《度量天下複習課》就是特別關注細節,讓人有另類的感受。大氣、清晰地框架設計,所有的問題似乎都沒有現成的答案,引導學生尋找答案,我想俞老師也引導聽課老師在尋找答案。課堂中每個人都在展示他心中的天地,他們可以反對任何人的意見,沒有權威,沒有約束,孩子們的潛能得到了最大的發揮,個性得到了最大的張揚。

3、關注學生的情感,營造民主氛圍。

精彩的課堂,源於教師對學生的充分關注。關注學生,也就是關注了課堂實效,更是關注課的價值。名師們的課堂都有個共同的地主都是特別關注學生的情感參與,他們總是能巧妙地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快速地獲得學生的認同感。透過名師的課,我讀到了學生的自信與分享,探索與思考,成功與感動,更讀到了課堂背後教師的睿智、大氣與靈動。

如孫貴合老師執教的《三角形邊的關係》一課,老師關注學生的情感,在學生身上做足了文章。整節課孫老師把握了學生的認知規律——由易到難,把握了學生的心理需求——喜歡直觀操作,也把握了學生的學習動機。就這樣學生得到了尊重,學習積極性也特別高漲。

再如範新林老師執教的《觀察物體》一課,通過“擺一擺”、“看一看”、“連一連”、“說一說”等活動,一步步讓學生經歷直觀與抽象,猜測與驗證,有序思考與表達的過程。學生在幾個小方塊的啓發下通過動手、動腦,大膽發現,敢於表達,營造和諧民主的課堂氣氛。

二、聽名師的課,反思什麼?

1、如何突破“課眼”?

聽了衆多名師的課後,在激動之餘,我也開始了自己的思考——我們究竟如何理性地把握教學內容?我們課堂有多少次留下遺憾?假如這些課我來上,又會是怎樣???思考過後,我終於明白我們必須突破“課眼”。所謂“課眼”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有以突破重難點的一條主線。如黃老師的課之所以上得成功,是因爲他找準了“課眼”——生活中爲什麼一定要比較比率?爲什麼比較比率是最合適?問題一拋出來,老師與學生一起困惑、一起研究、一起尋本溯源,師生一起努力突破本節課的“課眼”。

2、如何導學達成高效?

在當前的一線教學中,往往存在兩種走極端現象:一部分教師的課堂還是以教師爲中心,他們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的機會很少,往往以教的主觀意志左右學生的學習走向;而另一部分老師爲突出學生的主體地

位,教學中一味地放手讓學生自己來,卻忽略了教師的必要引導,結果課堂就成了一盤散沙,教學效率低下。而名師的課堂卻能找準學生的起點,先試後導,順着學生思路組織教學。如雷子東老師的《分數的意義》一課,就安排了了解學生認知起點的活動,問學生:1/4是什麼數?知道關於它的哪些知識。然後讓學生用不同的方式表示1/4。就這樣教師從中了學生頭腦中已有的“原始資源”,更好地順着學生的思路組織後面的課堂教學。課堂上每一位專家都能放會收,讓“主體”與“主導”得以和諧統一。如俞正強老師的《度量天下》一課,俞老師放手讓學生進行活動,在學生活動時充分尊重學生,讓學生暢所欲言,允許學生出錯,然後在充分暴露學生思維的基礎上適時“收網”,總結出“度量”的基本要素和方法。

4、如何綻放精彩?

天津的徐長青特級教師執教的《解決問題的策略》。徐老師的課堂,是一個充滿快樂的課堂,全場不時的爆發出一陣陣的歡笑聲。只是一個簡單的魔術素材,通過徐老師配上手勢和聲音的演繹,一下子把孩子引入到一種遊戲的情景中,激起孩子們參與熱情。在整個過程中,孩子們的體會不是學,始終覺得是在玩,在玩的過程中又不忘思考,不忘探究。笑着笑着問題解決了,笑着笑着,很快下課了,所有的學生捨不得下課,所有的學生圍着徐老師簽名久久不肯離去。真的,這是第一次聽課後,學生把老師當明星看待??

雷子東老師的課堂充滿藝術的“退”、適度的開放和對課堂“美”的激活,綻放出學生的精彩。雷老師在課堂中的話語不多,比起口若懸

河的老師來看,似乎有點“木訥”。其實,這是雷老師教育智慧的表現,教師適度的“退”恰恰是爲了學生的“進”。回顧雷老師的課堂,可謂“經濟而實惠”。每一個教學素材都是學生課前創作的作品,學生通過動腦用不同的方式表示出1/4。整節課問題不多,但他讓學生的思維有了空間,課堂上學生髮現問題有了爭辯。課堂給我們感覺是很大氣,有一種整體感、力度感和震撼感,這是因爲他將學生放在首位,老師卻是經營和享受着一個充滿活力而又激盪人心的課堂。

四天很快,千課千種味道,還沒等細細品味,課已完,人已散,但是這幾天的學習多多少少都在不知不覺地改變着我??感謝各位名師給我帶來的心靈震撼,在感受數學課堂藝術的同時,我會沿着名師的足跡不斷前進,以提高自身的數學素養,給學生一個生態的課堂。

第四篇:杭州項目學習心得

綠城杭州項目學習心得

2014年8月9日,很高興領導給我這個機會去綠城杭州項目學習,與我同行還有元亨項目資料員周白露同事。本次學習共去2個項目,綠城·藍色錢江和綠城·西溪誠園。

此次學習的目的是熟悉工程部資料員的主要工作流程和資料的收集、整理、發放等工作。

一、工程部資料員的主要工作流程

1、項目開始後做好文件歸類、收、發等工作;

2、招投標結束後進行項目勘查、設計、施工、監理招投標類文件的整理;

3、每週編寫部門例會紀要;

4、每週監理例會紀要歸檔;

5、月度工程質量、安全大檢查表歸類;

6、部門員工月度、半年度、年度考覈表的歸檔整理;

7、每月收集過程驗收及關鍵節點驗收計劃;

8、收集過程驗收記錄;

9、每季度收集工程對口檢查記錄表;

10、各類專項施工組織設計、方案評審的歸檔整理;

11、督促分管人員及部門監理及時批閱監理月報、施工進度計劃,並做好歸檔整理工作;

12、交付前進行竣工資料的移交;

13、交付後進行竣工資料的歸檔。

二、日常需收集相關工程資料

1、合格供方管理用表;

2、設計管理用表;

3、招投標文件資料;

4、工程營造記錄表;

5、日常與公司來往相關用表;

6、工程款支付相關用表;

7、工程部部門管理相關用表。

三、集團公司及城建檔案館資料歸檔相關要求

1、在招投標階段,要求將對竣工資料的要求寫進招標文件及施工合同中。

2、在施工單位進場時,按照當地城建檔案館中《建築工程竣工檔案移交清單》及集團公司下發的《工程資料管理標準》中的要求對施工單位做好工程資料交底工作,使施工單位從早樹立綠城工程資料標準質量觀。

四、工程資料整理歸檔及工程制度執行力度的督促

1、做爲資料員首先要做好各類資料、文件的收發文記錄(各類標準規範、政府批覆以及信函、傳真等外來文件)。在實際收發文操作中,要對各類文件進行分類登記。

2、對施工單位上報的施工聯繫單重新進行編制了一份《施工聯繫單收發文處理記錄》表格,這樣較清楚地能反映整個審批流程的時限,對流轉文件實行動態管理。

3、對重要的、外來交辦的一些文件進行掃描,即時進行傳閱,並監督分管人員進行落實。

4、對電子文本的收發中,也需做好《電子信箱郵件發送文記錄》。

5、及時對所有工程資料進行分類整理,編制案卷目錄。在工程資料管理過程中,工程管理人員查看工程資料較高的屬合同協議、施工聯繫單和招投標文件等。因此隨着項目的深入,這類資料會越來越多,需進行細化分類,以便於查找。

6、及時提醒工程分管人員做好質量體系中規定的各種質量記錄,並分別在月中、月末對未及時歸檔的資料進行催督。

7、經常性協助工程管理人員做好審查施工單位及監理單位上報的有關工程資料,並進行規範;要求分管人員組織監理單位對施工單位的技術資料進行檢查,確保各項技術資料形成時間的真實性。

本次學習在8月12日下午結束,這4天的學習讓我收穫很多,對工程部整個資料流程也有了更深的瞭解和熟悉,在以後的工作中對我有很大的幫助。

綠城從各個方面都體現出了精細化的管理模式,所以,作爲一名綠城的員工,我們有責任也有義務共同管理我們的“家”,做責任的“主人”,而不是“旁觀者”。

常州綠城置業有限公司

工程管理一部:楊姍

二〇一四年八月十四日

前言

在綠城這所被還原成學校的企業裏,學習的機會是無時無刻的,2014年某月某日,我同某某項目某某人去杭州某項目進行了爲期四天的學習,現將學習成果彙報如下:

結構

資料員的崗位職責:

資料

計劃執行和督辦

後勤

(精細化管理、標準工程部內相關內容)

日程表:資料員從早上到晚上都做了哪些事情

兩個項目資料工作情況

亮點和值得借鑑的地方

兩個資料員的情況

做的不好的地方

結語

兩方面內容

你做資料的計劃、思路、方向

第五篇:杭州掛職學習心得體會

西湖精神,感動於心

——杭州掛職學習心得體會

西苑實驗國小魏娉華

鮮花盛開的五月,我有幸前往人間天堂杭州西湖,在西湖教育集團文新國小參加爲期5天的掛職學習。在學習期間,我特別用心地傾聽了跟校長、指導教師和特級教師的談話,抓住每個課堂觀摩的機會,認真發現每一節示範課的閃光點。仔細觀察了校園、班級的文化建設,積極參加各類教研活動,並做詳實記錄,及時反思並做了認真總結。

杭州西湖文新國小,雖然成立只有8年的時間,但學校管理完善精細,各類社團活動豐富多彩,教研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呈現出濃厚的教研氛圍。學校常態課高質有效,尤其有幸得以參加由文新國小主辦的杭、滬、寧、榕、珠五城市校際“轉變學習方式,推進高效閱讀”教學研討會,獲益匪淺。此次掛職學習經歷,使我增長了知識,開闊了眼界,教學理念和認知水平有了很大提升,真是不虛此行。

一、真正校興我榮,凸顯校園精神

我們知道,教師在教學中“態度比能力更重要”、“態度決定一切”。走進文新國小,教師們那種敬業愛崗、以校爲家的“西湖精神”無不震撼着我們。他們認真對待每一堂課,課前研究教材、研究學生、研究教法、研究學法;教學過程 1

中,注重自己的教學行爲,實現高效課堂;課後及時反思,認真總結。更感人心者,是他們對每一個學生的關愛和悉心呵護。我掛職的班級是509班,指導教師袁淑芬是“市級學科帶頭人”、優秀班主任。無論早操、課前準備、課間活動,袁老師和學生如影隨形。印象深的是隨班的第一天,我跟袁老師交流備課、上課、班級管理以及作業設置、批改等情況,她一邊跟我交流一邊批改作業。當她翻閱到一本平時不見影,但出奇交上來的作業本時,看着潦草的書寫,興奮地說:“哎呀,這寶貝給我交上了!”然後專注地批閱起來。此刻,我的內心一震,不由得隨她說出“這寶貝”三個字。從袁老師簡單的話語、興奮的表情以及專注的神態上,我感受到了一名教師對學生無私的關愛,一種神聖的責任和收穫的快樂和幸福。

二、彰顯辦學特色,突出環境育人

西湖教育集團以“關注每一個孩子的成長過程”爲辦學宗旨,時時處處體現“以人爲本,以學生髮展爲本”的教育理念,特別注重校園文化建設,關注學生快樂健康成長。連衛生間門口的角落都放置有圖書架和鋼琴,營造着良好的育人氛圍。學校每個班級都有團隊標誌,在教室門上插有各班富有個性的隊旗,如“螞蟻中隊”、 “蜜蜂中隊”、“小龍人中隊”等等。教室內,圍繞自己的團隊目標,有才藝展示、學海拾貝、師生絮語。走廊的牆壁上,有學生作品展示欄,

學校爲學生舉辦的個人畫展、攝影展、閱讀成果展。在樓梯口比較明顯的地方,有溫馨提示語:今天你笑了嗎?這樣的校園文化,無不關注着孩子的全面發展、快樂成長。

三、多彩社團活動,落實素質教育

多年來,西湖教育集團各學校對學生社團活動進行了積極有效的探索,不斷豐富活動的內容和形式,拓展了學生的活動平臺和思維空間。爲培養學生多方面興趣,提高學生各方面素養,在緊張有序的教學活動之餘,文新國小根據學生成長需要兼顧教師個人素養,積極開展各類社團活動,如“音樂社團”、“美術社團”、“體育社團”、“科學社團”等。每學期,各社團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雖然校園場地小,但分項目劃分活動區域,教師分工負責組織指導,使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特長得以發揮,更好的展現自我。學校以學生社團爲載體,發揮自身條件與資源優勢,鑄造和培育特色項目,有效地促進學生健康而快樂成長,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推進了校本特色建設的發展。

四、先進理念引領,感悟教學轉變

先進的教學理念是西湖教育集團打造高效課堂的基礎,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始終能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習方法的引領,學生主體性的體現,也即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方式。文新國小主辦的杭、滬、寧、榕、珠五城市校際“轉變學習方式,推進高效閱讀”主題教學研討會,分兩個場地進行,

我觀摩了在階梯教室上的中高年段的8節閱讀課,感觸頗深。老師們一種超前的理念,一種敢於嘗試、敢於實踐的科研精神,給我帶來了深深地思考。

1.落實主體地位,主動學習轉變

新課標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而改變學習方式是教學改革的熱點。傳統的課題教學中,許多教師在課堂上以教材中心、以課堂爲中心、以教師爲中心,教師是知識的壟斷者、傳授者,處於主導地位。學生是知識的接受者,處於被動的、從屬的地位。此次教研活動中,示課教師普遍關注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南京市葛韶梅老師教學四年級教材《“番茄”太陽》一文,在板書課題時,有意識地去了雙引號,讓孩子發現問題:(這裏爲什麼要加引號呢?稱什麼是“番茄”太陽?等),進而通過質疑——讀文——交流以及教師的點撥引導,體會出文中三處“番茄”太陽的不同含義。這樣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激起學習興趣,調動了學生自身的學習潛能。學生能夠自主學習,成爲了課堂學習的主人。

2. 創設足夠空間,學生自主研學

安徽省蚌埠市的王耀輝老師在教學四年級教材《花的勇氣》一文時,首先師生合作交流了學習閱讀課文的方法,之後,共同確定本節課的學習目標,進而讓學生讀文、感悟、交流、評價。教師把大量時間留給學生,創設了足夠的空間,

樹立強烈的學生意識,把學習的權利和探索的時空交給學生,讓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方式,安排學習程序。學生在自主研學的過程中獲取了知識,形成了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刻苦刻苦鑽研的精神。同時,習得了讀書方法。

3. 滲透學習方法,鼓勵主動發展

良好的學習方法,是學好知識的前提和保證,並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杭州西湖文新國小的洪峯老師在教學五年級教材《父親的菜園》一文時,重點點撥引導學生掌握概況內容的方法,並引領學生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使學生逐步形成具有較強的自主學習素質,從而更加主動學習、主動發展。

4.課堂教師放手,親歷探究過程

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是權威,是學生獲取知識的唯一源泉。新課程強調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福州市的黃新燕老師教學《七律〃長征》和吳志誠教學的《漁歌子》,引導學生質疑、自學、交流,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教師不再是知識的仲裁者、課堂的控制者,而是學生探究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是和學生平等相處的夥伴。當探究過程中出現一系列問題時,教師不急於求成,而是充分信任、肯定學生,放手讓學生盡情地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讓學生通過探究自主發現規律,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思路。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逐步積累探究的

經驗,學會探究的方法,提高探究的能力。

5. 創設學習情景,小組合作交流

安徽的王耀輝和杭州的洪峯老師在教學中想辦法創造機會,讓學生在合作中探究來獲得知識。教師在合作交流中根據學生的反應及時調控教學策略,讓學生在合作交流中學會對自己學習過程的調節和學習效果的恰當的評價。

總之,此次教研活動,努力改變課堂教學,轉變學習方式,凸顯學生個性,以及多樣多元的研究性學習,改變了國小語文教學中以往教師上演毫無趣味的教案劇,學生扮演一羣毫無個性的演員的教學狀態。教師尊重學生、信任學生,以學生爲主體,誘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來自好範 文網:)性和創造性,實現高效閱讀。

總的說來,此次學習,啓迪了思維,拓寬了視野,我對自己也有了一個比較清晰的認識,進一步更新了我的教學觀念,增強了教學研究的信心和決心。我在感嘆文新國小業務水平精湛的同時,更羞愧於自己知識的淺陋。今後,我將把“西湖精神”投入到我的教學當中,並用“西湖精神”感染我的同伴,一起工作着、學習着、奉獻着並快樂着,找到教師職業的幸福感。

二〇一四年五月十六日

標籤:學習心得 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