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參加培訓班後心得體會多篇

參加培訓班後心得體會多篇

參加培訓班後心得體會篇1

在校幹部培訓班上,我們先後聆聽了四位校長的精彩報告,我認爲我們首先應該學習的不只是四位校長總結的成功的管理經驗,也不是他們的辦學模式,而是一種敢於創新的精神。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東營北宋二中的李校長的發言,從他的報告中始終體現了“精神”的力量,我個人認爲無論是學校領導還是老師,就是靠這樣的精神打拼才走向了成功。

我的理解的“精神”可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一是雖然學校條件差,但不甘落後,“窮則思變”;

二是有敢於破舊立新的改革勇氣;

三是“零作業”改革不唯名,不唯利,唯求真效,堅持實事求是的探索態度;

四是信念堅定,無論外界有多大壓力,始終如一。“零作業”改革實驗的成功,其實就是追求課堂高效的成功。下面我結合自身教學實踐感悟及平時聽課研討的情況具體談談自己粗淺的看法,以拋磚引玉,與大家共勉。

學校的生命是教學質量,提高質量的關鍵是課堂,課堂的焦點是效益,只有高效的課堂教學,纔會產生較高的教學質量。課堂教學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主渠道,在常規教學的各個環節中發揮主體作用,如何構建高效課堂,讓教師快樂地教,讓學生快樂地學,這是一個恆久研究的課題。

如何構建高效課堂,我認爲可以從三個方面入手:

1、啓發學生激趣,讓課堂變得生動活潑。興趣是構成學生學習動機中最爲活潑、最爲現實的成分。有了興趣,還會萌發創新意識,而在創新過程中產生的無窮無盡的興趣,又再次促進創新。興趣越大,學習的效率就越高。

2、提倡學生“合作”學習,讓課堂變得融洽愉悅。合作學習能滿足學生的心理需要,促進學生的情感發展,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學生羣體這種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的任務就是當好導師,及時起點撥導向的作用。

3、運用現代教學手段,讓課堂變得豐富直觀。運用現代教學手段進行多媒體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對教學內容的理解,發展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獲得課堂教學的高效率。

爲了抓好高效課堂的構建,我們重點抓好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抓好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和教學方式的轉變。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必須在推進課堂教學改革的實踐過程中不斷推動教師觀念的轉變,進而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

第二,開展以學課標、研課本、研方法、課後反思等爲主要形式的校本培訓。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在很多情況下,課堂的低效是由教師對課標與課本的學習與研究不足所造成的,而教師這方面的不足又影響和制約了其課堂駕馭能力,課堂駕馭能力又反過來影響課堂教學的效率。

第三,抓好教師備課中的備學生問題。如果教師不去研究學生對所教內容的掌握情況,不去研究學生的個體差異,一切從本本出發,課堂教學的適切性就會大打折扣,課堂教學的高效更無從談起。

第四,研究和設計好課堂提問。在真實、常態的課堂教學中,我常常發現教師所提的問題本身就有問題,無效問題、假問題、無價值問題充斥課堂,教師的很多提問耽誤了學生寶貴的課堂學習時間,影響了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因此,教師要高效地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就必須注重對課堂提問的研究,所提的問題必須是有價值的、有啓發性的、有一定難度的,整個課堂的問題設計必須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

第五,加強對課堂節奏的把握和管理。課堂上有的教師剛給學生提出問題,學生還沒來得及思考,就馬上要求其回答,這樣不僅浪費了學生課堂思考的時間,而且有效性很差。這種形式主義的教學方式使無效勞動充斥課堂,嚴重影響了課堂教學的效率。有的教師讓學生閱讀課文、討論、交流、做鞏固練習等,不提任何時間和標準的要求,學生漫無目的地閱讀與交流,課堂組織鬆散,時間利用率低。有的教師只對學生提出比較籠統的要求,學生不明白教師要他們幹什麼和要他們怎麼幹,這樣,學生就失去了教師的有效指導。因此,要給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和思維空間,要減少“講與聽”,增加“說與做”,嘗試“教與評”。

第六,積極實施小組互助學習制。教師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個性心理特點,可以把學生劃分爲若干個學習小組,發揮優秀學生的優勢,積極推行學生互助機制,同時,教師通過對小組的學法指導和激勵性評價,進一步提高學習小組的自主學習效果。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面向全體學生,做到因材施教,以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第七,加強作業的管理與指導,避免超負荷、重複性、低水平的作業,給每個學生留有充分自主發展的餘地,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之必需。

第八、教師要認真進行教學反思,不斷總結教學經驗。英國學者洛克曾經說過:“反思是人對獲得觀念的心靈的反觀自照。”教學反思能夠促進教師加強理論學習,並運用理論設計和指導自己的教學,正確分析和認識各種各樣的教學現象,解決教學中遇到的具體問題,縮短理論與實踐之間的差距,跨越觀念與行爲之間的鴻溝,使理論與實踐相互支撐。教學反思是實現教師專業成長的必然要求,也是教師進一步提升教學水平,完善高效課堂的有效途徑。

四位校長的報告中有很多方面值得我們借鑑、學習以至模仿的地方,經驗告訴我們,“拿來主義”是不靠譜的。只要我們大膽借鑑和創新,保持着毫不動搖的信心、決心和毅力,更重要的是要不折不扣抓落實,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別人能做到的,我們也一定能夠做到!

參加培訓班後心得體會篇2

此次赴xx稅務學院參加了市地稅局組織的“科級幹部更新知識培訓班”,心中的感受只有三點:“非常難得、非常榮幸、非常震撼”。

首先,如此大規模的組織科級幹部、業務骨幹們集中離開銅陵脫產學習,在市地稅局的歷史上是從未有過的。稅幹們在排除一切干擾的環境下,認認真真的聆聽教授講解每一堂課,這樣的學習機會——非常難得!

其次,本人受市局黨組的擡愛,赴一線全程報導培訓班的學習、生活情況,並親身參與培訓之中——非常榮幸!

第三,教授們精彩的講課,令人彷彿置身於百家講壇。尤其是丁建農、李淑春教授,他(她)們“情緒飽滿、聲音宏亮、吐字清晰、慷慨激昂”的授課風格令所有的學員精神爲之一振。學員們時而側目聆聽,時而鎖眉沉思、時而會意一笑、時而點頭讚許。相對枯燥的思想政治、宏觀經濟等課程,一經他(她)們傳神生動的講解、入木三分的剖析,立刻讓人恍然大悟、拍案叫絕!我是一個生性好動的人,對於思想政治學習總是缺乏耐性。而他(她)們的講課,不但讓我“坐了下來”,更是“聽了進去”,並有暢快淋漓,意猶未盡之意。我相信,很多學員一定與我心生同感——非常震憾!

回味這一週的學習,我的收穫是相當之大。可以說,起碼讓我在政治上成熟了五年。

過去我認爲: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而現在的想法是:只有先當好士兵,纔有可能做將軍。

過去我認爲:領導就像是一個人的頭,協調、指揮着身體各個部位的運轉。現在的想法是:領導其實應該是人的五臟六腑,在協調身體正常運轉的同時,我們幾乎察覺不到他的存在。也就是:“有所爲,而有所不爲”。

過去我認爲:稅務機關的職能就是組織收入。在完成任務的前提下,纔有精力來談組織文化。現在覺得:只有將組織文化滲透人心,才能更好的提高隊伍的戰鬥力和執行力,從而爲組織收入服務。

總之,這次學習使我改變了許多觀點,思想政治水平有了質的飛躍。從今天起,我要更加踏實一點,不去想怎樣才能當將軍,而要多考慮考慮如何才能做一名好乾部。

參加培訓班後心得體會篇3

20xx年7月16—17日,昌樂縣國小數學骨幹教師培訓班在昌樂二中報告廳舉行,根據學校安排我和部分同事參加了此次培訓活動,期間有幸聆聽了臧秀霞、李玲、趙國防和郭美玲共4位專家、名師的教育教學經驗報告:臧秀霞主任的《魅力課堂是怎樣煉成的》、李玲校長的《讓數學好玩》、趙國防老師的《走在教學與教研的路上》以及本校同時郭美玲老師的《讓學生的個性魅力在數學日記中綻放》四個報告使我受益匪淺;郭美玲老師的《小數乘法》課堂教學展示給了我很大的啓迪,讓我懂得計算教學不僅要注重計算方法的總結敘述,更要注重學生對算理的理解。總之兩天的培訓讓我收穫頗豐,如同醍醐灌頂,真有種“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的感覺,培訓不僅是對自己知識的擴充、教學理念的提高,更是對我心靈的一次洗滌,爲我下一步的生活和學習,指引了方向。在感悟的同時我還深深地體會到以下幾點:

一、向一個研究型、專家型的教師努力

隨着素質教育的快速推進,不論是國家教育部門還是教育專家,都深深地感悟到只憑空洞的教育理論,是很難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素質教育的,素質教育的實施更需要我們一線教師的共同參與,教育專家提出的新教育理念雖具有普遍性,但在具體實施中還有很多的實際問題,需要我們一線教師來研究和實施,以此來證實新理念的正確性。因此,要做一名好老師,就一定要學會做課題研究,教師要做研究型,專家型的教師,要參與課題研究,否則各種先進的教育理論都是一句空話,教師本人也會被教改的潮流沖垮,同時,教師參與課題研究,是使自己快速成長的一條捷徑,好多的教育奇才,教育專家都是從一般的教師參與課題研究而一舉成名的,因此,我沒有理由,不去參與課改,參與課題研究。

二、做一個有計劃有遠見的教師

經常聽到老師說“我天天的忙忙碌碌,可到底在忙什麼,我自己也不知道,更不用說什麼成績了,煩死了”,聽起來好像很可笑,但這卻是我們很多人的生活真實寫照。整天的忙來忙去,到頭來,卻不知道自己到底都忙了些什麼,雖然教育教學本身就是由很多的瑣碎小事構成的,但這並不代表我們就真的這麼忙,而主要是因爲我們的工作沒有頭緒,沒有計劃性,也就是所謂的“碌碌但無爲”。其實,我們在工作的同時,只要稍稍的對自己的工作做一下計劃,爲自己的教育發展做一下規劃,就會從中找到工作的樂趣,成爲一個“碌碌有爲”“忙碌並快樂着的人”!

三、做一個有危機感的智慧型教師。

近幾年來學生生源在日益減少,教師資源卻沒有減少的跡象,而且還有大量新畢業的師範類準教師找不到工作,他們都在虎視眈眈的盯着我們的工作崗位,國家有將教師向公務員管理轉軌,確立教育公務員的意向,以確保教師的各項待遇和吸納高素質人才加入教師隊伍,這樣就對教師行業提出更高的要求,對我們現任教師產生了很大的威脅。“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我們必須時刻保持自己的危機感、壓迫感,趁自己還算年輕,及時給自己充電,做一名智慧型的教師,才確保我們工作的穩定性!確保我們不會在幾年以後,被那些精力充沛、見多識廣的年輕人所淘汰。

四、做一個有愛心、有耐心、有責任心的教師。

且道出了我們做教師的真諦,做一名教師,我們不僅肩負着爲國家和社會培養人才的重任,更擔負着一位位學生家長的眷眷之心。教師的職業境界有三種,最低境界“工作僅爲養家餬口”,第二境界“爲了自己的良心而教學”,最高境界“能享受教學的幸福”,當我們靜心反思時,我又屬於其中的那種境界呢?一名學生對我們老師而言可能只是幾百分之一,但對每一個家庭來說,那可是百分之百,甚至是百分之幾百阿!我們大部分老師也都有了自己的孩子,誰能希望我們自己的孩子受到不公平的教育呢?而我們又是否做到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對待我們的學生呢?是否用真誠、善良、謙遜、寬容、愛心、責任心來教育我們的學生呢?

參加培訓班後心得體會篇4

20xx年4月13日至19日,我有幸參加了xx縣教育局舉辦的20xx年中國小副校長培訓,爲期7天的學習生活,緊張而充實。通過學習,使我的思想觀念有了較大轉變,思想意識水平又上升了一大截,7天的培訓,時間較短,但培訓的內容豐富,形式多樣,讓我受益匪淺。作爲一名管理者,我進一步增強了對學校教育管理的責任感,對教育事業強烈的緊迫感也時刻縈繞於心。現將培訓中的感想與體會,簡寫於下,和大家交流。

一、擺正位置當好校長助手,實施精細化管理。

校長作爲一個學校的龍頭,他就是學校發展理所當然的設計師;要把學生培養好、教育好,讓學校有所發展,光有理論中的設計籃圖不夠,要在具體的管理之中,實施精細化管理。要做好設計師、當好管理者這個工作,校長就要認真學習有關理論,既要了解國內外教育發展的趨勢,更要知曉人民對教育的需求,以明確自己的辦學目標,並設計出一系列圍繞目標的活動,以使目標以達成;精細化管理應從學校工作的方方面面進行,如教學常規工作、德育常規工作、安全工作及行政後勤管理工作。每一點每一滴,每一個環節。作爲副校長把分管工作做得最好,讓精細化管理將學校推進到一個新的臺階。

二、我認爲作爲一名校長應當具備的四種意識:

1、學習意識

社會的發展依託於教育,教育的發展關鍵看學校,而學校的發展還得看校長。俗話說,什麼樣的校長決定什麼樣的學校。要當好一名校長,首先必須勤於學習,唯有學習,才能進步。作爲一名合格的校長要認真學習黨的大政方針和相關的教育法規,做刻苦學習的典範,才能做到工作有思路、有創新。

2、服務意識

一名好的校長首先必須要有良好的服務意識,當好師生的公僕,耐得住清貧,忍得住寂寞,鎮守住自己的“陣地”,正確處理好和自己團隊的工作、生活關係。當好主管而不主觀,處事果斷而不武斷,充分聽取大家的意見和建議,培養團隊工作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3、教育質量意識

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是學校的立足之本,校長工作的核心是務必抓好教育質量。關注教學成績,也關注育人功能。一所學校是否有競爭力,就必須看教育質量的高低,因此,要增強教育教學質量的意識。

4、創新意識

校長要更新教育觀念,牢固樹立現代課程觀、人才觀、價值觀。把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倡導教師改革創新出效益。在現有的教育管理體制下,農村教育可以說困難重重,舉步維艱。作爲農村校長必須心繫農村,立足實際,在自己實踐探索的基礎上,汲取名校長的理論指導,形成自己的特色,形成自己的品牌,才能使學校得到社會的廣泛認可,爲學校的發展贏得一片廣闊的發展空間,從而帶動學校整體水平的提高,實現我們的辦學目標,尋找到適合自己學校的發展模式,形成自己的辦學特色,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三、協助校長抓校本培訓,促學校教師發展。

所謂“校本培訓”,是指由教育行政部門領導的,在專家力量的指導下,由學校規劃和組織實施的,源於學校發展的需要,從學校的實際出發,以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爲目的的,着眼於滿足學校每個教師工作需要以及爲解決學校存在的各種問題、進一步提升學校的辦學水平的校內教師的在職培訓。因此,作爲校長,要有總體發展意識,要將學校、教師的發展放在重要位置,只有這樣,學校纔有存在的價值,才能爲祖國的建設培養新型人才。

四、做好教師發展的引領人。

百年大計,繫於教育,教育大計,基於教師。現在,隨着時代的進步、社會的發展,人們對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對教師專業化成長的要求更迫切,至使教師的壓力越來越大,從而也使有的教師產生職業倦怠或教師專業發展出現高原現象。那如何引領教師快樂走專業化發展之路呢?

1、制度管理與情感管理相結合。

俗話說:人管人氣死人,制度管人管死人,文化管人管到魂。那麼,將冰冷的制度與暖人的情感有機結合的管理,讓教師充分感受到人性的關懷。每一個校長心中要有“以人爲本”“人本關懷”等思想形態的東西。

2、讓教師找到工作的快樂。

人一輩子在工作中最本質的快樂來自於哪?就是按自己的想法做成事情。當然,這在一定約束基礎之上。因此,領導要遵循好教育管理的一個基本原則:規定性與自主性平衡的原則。規定中管理者將“最重要的環節”、“最關鍵的要素”作爲規定,其餘讓教師自主管理,給教師一個發展的空間,給教師一塊實現自我意願的自留地,同時注意加法與減法的平衡,把教師從繁鎖的事務中解脫出來,潛心研究,靜心思考,用心教學,在成就學生的同時成就自己,體現自己的價值,從而快樂工作。

3、心理輔導——及時打掃心理的塵埃。

健康的心態是我們生活圓滿與幸福的關鍵,一個人的心裏不可能時刻都是一塵不染,教師也不例外。因此,學校要定時或不定時請心理專家、輔導老師,給老師們做心理諮詢,開展豐富多彩的各種活動,引導教師善於從工作中獲得幸福感。用平和的、陽光的心態對人、對事、對工作,使心理的塵埃得到及時打掃,讓心理的負擔得到及時釋放,以輕鬆、愉悅的心情接納周圍的一切。總之,此次學習讓我大開眼界,受益匪淺。在以後的工作中,我將把學到東西與學校實情相結合,付諸於實踐,相信,通過不斷的實踐、反思,不僅讓自己快速成長,更會讓學校、學生受益。

參加培訓班後心得體會篇5

本人從8月3日至11日,繼續教育學院參加了《林業實用技術人才高級研修班》的培訓學習。雖然只是短短的幾天時間,但是本人收穫很多,對今後的工作中有一定的指導作用。這次的培訓採用了現場觀摩教學與基本理論知識相結合的授課方式,課程安排合理,內容翔實,與實際聯繫緊密,多采用案例教學,通俗易懂,非常符合我們學習。

這次主要學習了《造林設計與規劃》、《林木良種培育技術》、《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現代林業可持續發展》、《低效林及基健康經營》等理論知識。造林規劃主要是根據造林地的自然、經濟和社會條件,在林業用地的範圍內,地宜林荒山荒地及其他綠化用地進行調查分析,調查該區域內的立地條件,劃分出小班,而進行造林規劃設計也是爲了保證造林質量,提高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和造林後的預期效益,對造林地充分的調查瞭解的基礎上,科學的進行造林地的規劃和設計,根據“適地適樹”的原則,進行林種、樹種、造林進度等的規劃設計。而林木良種培育的重要意義在於,一是用遺傳品質優良的繁殖材料造林,能充分利用自然生產潛力,提高林產品的產量和品質,增強林木抗性以及充分發揮森林的多種效益。二是在林木生長的整個週期內,良種只需採用一次即可達到增產或者提高抗逆能力的目的。良種選育較其他栽培措施更爲經濟和有效。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則是爲了通過深化改革、完善政策,形成集體林業的良性發展機制,實現資源增長、農民增收、生態良好、林區和諧的目標。對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後的林業產業投融資模式及今後的發展方向做了闡述與探討,根據林業產業的特點做好長期投入,算好經濟賬,使林業產業得到持續、健康、有效的發展,林業資源得到永續利用。

通過參觀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博覽園,我們瞭解了我國農業的發展史,以及農業技術革命對人類的貢獻,正因爲有了對科技技術的不斷探索與追求,纔有了我們今天科學技術水平的飛速發展,也使得我們的社會越來越進步,技術越來越先進,從當年原始農業的刀耕火種發展到現代農業機械化。解放了勞動力,使得有了更多的勞力從事第二、第三產業,經濟的發展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而轉基因技術的出現及進步使得農作物的產量得到了提高,解決了更多人的吃飯問題,在人口越來越的中國,在有限的土地上養活那麼多的人,本身就是一個奇蹟,而中國農業科技技術的進步,具有不可磨滅的貢獻。楊凌現代農業示範園區則爲我們提供了一種今後農業發展的方向,也是今後農業發展的趨勢。我們在這裏認識了許多的奇花異草、熱帶的水果、不同物種的相互並存,其實果蔬也是可以有創意,即可以做爲食物,也可以做爲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擺飾,爲生活平添一種樂趣、新意,創造無處不在。裕盛苗木花卉繁育中心的發展也爲我們大通苗木的發展提供了一種可借鑑的模式。在今後的苗木培育中我們也要借鑑其發展模式,做到一村一品,形成自己的特色,利用我縣獨特的氣候,大力發展苗木合作社,使零散的育苗戶聯合起來,即可以擴大育苗規模,也可以提高苗木質量,還可以提高競爭能力,減少相互壓價的情況發生,即保護育苗戶的利益,也使得我縣可以培育出優質苗木供應市場,不僅滿足本縣的造林需要,還可以遠銷省內外,增加育苗戶的收入。

總之,通過學習,使我明白了學習使人進步,學習開啓智慧。只有不斷學習,才能提高自身素質,才能對業務知識的學習有端正的態度,纔能有科學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才能着眼實際,緊緊圍繞當前我們工作中遇到的重點和難點問題,開展相關業務知識學習,使自身素質儘快更新;只有把所學的知識融匯貫通,才能在立足本崗位、履行好本崗位職責的同時,認真研究和解決崗位工作中遇到的新問題;只有主動學習,纔能有長遠的目光、規劃和創新精神,才能爲本部門的發展提供好的建議和措施;也只有不斷的跟進業務的更新變化,才能在實際工作中,面對複雜的局面,沉着應對,用學過的業務知識去指導工作,推動工作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