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道德經第五章心得體會多篇

道德經第五章心得體會多篇

道德經第五章心得體會篇1

?老子》的中心,是闡述自然無爲的政治哲學。在政治方面,《老子》主張“虛靜無爲”,即反對以人爲的手段,包括種種文化禮儀來干涉社會生活,尊重生活的“自然”狀態;關於人生態度,《老子》也主虛靜、退讓、柔弱,但這並不像後人所理解的那樣消極,因爲《老子》所推重的“陰柔”,實是一種長久之道和致勝之道。

因爲物極必反的規律,所以在社會政治制度上,如果太過於強調某一反面,會產生相反的效果。“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民多利器,國家滋昏。法令滋彰,盜賊多有”。所以老子所主張的政治哲學和行事方式的核心是“無爲”。即注重於取消一切導致混亂的源泉。以無爲爲之,以不治治之。“我無爲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慾而民自樸。”

在老子看來,“無爲”是聖人“治天下”、“取天下”的基本原則。老子提倡“無爲”,其形上依據是“道常無爲而無不爲”,其現實政治理由是“我無爲而民自化”、“爲無爲,則無不治”。無爲是針對有爲而發的。老子認爲,“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爲,是以難治。”“無爲”也指感物而動,遇事而爲,事先沒有設想要做什麼事。

老子的“無爲”,由於是針對“有爲”而提出來的,所以容易被人理解成“無所作爲”、“不爲”,將無爲視作政治上的無所作爲、放任自流,這是從消極的方面去理解無爲。“無爲”,作爲一種政治原則和行爲方式,其基本特徵就是“因其自然”。而“因其自然”,指的就是順應事物的自然發展趨勢而採取相應的措施。而自然就是事物不假外力而自我如此的狀態。“因其自然”的“因”,是因循、沿襲的意思。因循的前提是要承認和肯定事物的自然發展趨勢。“因其自然”思想也反映了古代農民的普遍願望。在政治上,“因其自然”的主旨是期望帝王順應民心、不要剛愎自用。“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老子對於人與自然的關係的論述。當然“因其自然”的思想也有消極的一面,如果太過因順自發的行爲沒有很好的規範管理,社會也會變得很混亂,缺乏秩序。

老子是道家學派的創始人,他的思想對後世的影響很大。他對“道”的論述體現了樸素的辯證法。在爲人處世方面,“不盈”、“不爭”的思想,對激烈競爭的現代社會人們壓力緩解有必須的作用。

道德經第五章心得體會篇2

早時,尋找一種書味,我也不知道什麼樣的句子能帶給我這種味道,企盼着。

一種機緣巧合,我接觸了瑜伽,於是又爲其尋找理論指導,無意間看到這樣一句話:中華幾千年的文化瑰寶《道德經》。有一種一睹爲快的衝動,於是終於從網上初步接觸《道德經》,至今看過四遍,纔有一些初步感受。 基本介紹:

?道德經》,又稱《老子》、《老子五千文》,相傳是道教的創始人老子所著,所以《道德經》就被奉爲道教最高經典。其實,該經典還是中國古代重要的哲學著作之一,全面地體現了古代中國人的一種世界觀和人生觀,對中國人的生活產生了很大影響。

?道德經》原文分上下兩篇,上篇《道經》從第1章到第37章,下篇《德經》從第38章至第81章。《道德經》的全部內容,主要是闡述“道”和“德” 的深刻含義,它代表了老子的哲學思想。 老子所描述的“道”,是從本體論的角度出發,闡明他的宇宙觀,也包括人生哲學和修養方法的原理。他認爲“道”是無形無象的,但卻是宇宙的本源,萬物化生都是出於它的運動和變化。“德”的基本內涵,是本體的“道”具體到天地萬物所表現出來的一種特性,即具體體現。

老子對“道”與“德”的描述,是從立體面的多層次剖析了宇宙、萬物、人類以及人本身的種種內涵。《道德經》像一個包羅萬象永不枯竭的奇妙寶藏,不同的人讀道德經理解的道理都是不同的。不僅對不同的人,同樣的人隨着時間的推移,都有不同的收穫。唐末杜光庭《道德真經廣聖義·釋疏題明道德義》雲:“《道德真經》,包含衆義,指歸意趣,隨有君宗。”也就是說,《老子》一書,思想內容極其廣博玄奧,不同歷史時期的人們可以根據相應的時代條件和時代需要,對它作出各種主旨不同的解釋。在《老子》註釋史上,不同時代有不同時代的“老子”,每一個註解者和研究者也有他們各自所理解的“老子”,這是老學發展的一個顯著特點。這一特點啓發我們,研究歷史上不同時期的《老子》注,不僅可能發現作注者對《老子》原意的領會與掌握情況,還可能看出作注者本人的思想,進而考察一定歷史時期某些思想流派的內涵及其衍變規律。老學,是中國古代整個思想文化發展的一面鏡子。

道德經第五章心得體會篇3

自從上了國小以後,學校組織誦讀《道德經》,在誦讀的過程中,我深刻的體會到《道德經》是一部蘊藏着豐富人生哲理的經典著作。

?道德經》共分爲兩個部分,第一部分講的道是天地萬物的本質和本原。表現了老子崇尚自然。第二部分講述了以德爲中心的人生觀。德構成了人們的思想、言論、行爲的準則,教我們如何做一個有道德、講文明的好學生

我最喜歡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衆人之所惡,故幾於道。這段話的意思是:最高境界的善應當像水一樣,滋潤萬物而不和萬物相爭。

自從誦讀《道德經》以後,讓我懂得了很多道理。做爲一名國小生,我要做一個有道德、懂文明、講禮儀的人。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長大後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道德經第五章心得體會篇4

“道可說,非常道……”一陣讀書聲在校園裏迴盪。自從學校開展了“與聖賢交朋友,與經典同行”的讀書活動後,校園裏每天都飄着一種工整而有節奏的讀書聲。

當老師第一次舉辦《道德經》,告訴我們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寶貴文化遺產時,我暗暗決定認真學習。

但是當老師第一次帶領我們用清脆的聲音讀《道德經》的時候,我覺得很枯燥,沒有表現出任何學習的興趣。即便如此,我還是每天都不忘看,漸漸的發現自己喜歡上了。所以每天早上,伴隨着鳥兒的歌唱,面對着初升的太陽,我坐在陽臺上,享受着新鮮的空氣,開始晨讀。它爲我打開心靈的大門,引導我從小成爲一個正直的人,一個不追求名利的人,一個健康向上的人。

看完《道德經》,漸漸發現自己粗心了,安靜耐心的思考,作業裏潦草的字跡也變得正確了很多。從閱讀經典書籍中,我也體會到了做人的一些道理。比如文中“知人者智,知人者明;它告訴我們,一個人不僅要能戰勝別人,還要有戰勝自己的勇氣。

?道德經》讓我受益匪淺。“永遠永遠。天地那麼長,因爲不是自生,所以可以長生不老。是聖人先他身後身;身外而活。不是因爲它無私的邪惡?因此,它可以成爲私有的。”意思是天長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長久,是因爲它們不是爲自己而活,自然存在,所以能長久。所以,聖人把自己放在後面,卻是德高望重,把自己放在一邊,卻是自救。這難道不是因爲聖人不自私嗎?所以他才能形成自己。

在應對競爭時,要敢於迎接挑戰,在應對失敗和不平等時,要用平常心去報道,用恰當的方法去改變或適應,而不是一味地爭魚死。這樣有助於自救,獲得最終的成功,只有積累纔會蓬勃發展。同樣,“無爲”是用來寬容待人的。“海納百川,氣度大,牆立千里,物慾剛剛好。”

道德經第五章心得體會篇5

近期一直在讀《道德經》,把它作爲自己的枕邊書,每天兩三章,反覆讀反覆學,經歷了一個從晦澀難懂到探知皮毛的過程。

?道德經》是春秋時期老子(李耳)的哲學作品,是他對自然萬物、人生、社會等各個方面進行觀察後所做的哲學思考。全書分上下兩篇,上篇《道經》37章,下篇《德經》44章,內容博大精深、包容萬物。

站在今天的價值立場回望《道德經》,大致可以從兩條脈絡探究,或者說主要回答了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統治階級應該如何治國”,才能使百姓安居樂業,國泰民安;另一個是“個人應該建立怎樣的人生態度和生活方式”,才能夠獲得心靈的從容安寧,獲得智慧和幸福。

兩條脈絡的思想原點,就是《道德經》的核心思想——“道”。所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25章),“是以聖人處無爲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爲而弗恃,功成而弗居。”(第2章),進而達到“道常無爲而無不爲。”(第37章)的境界。

意思是說,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效法自然,聖人從來都是以順應自然的心態處理世事,讓事物按照自己的規律生長,任其自由發展而不強加干涉,生養了萬物卻不佔有,培育了萬物卻不仗恃、炫耀自己的力量,成就了萬物但不自居有功,從而達到了無爲而無所不爲的境界,體現了順應自然、順道而爲的思想。

沿着心中對“道”的疑惑,在原書中尋找到了多處對“道”本質地闡釋和解讀,雖不全面,但也可以窺得一二。

道,究竟是什麼?“道可道,非常道。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玄之又玄,衆妙之門。”(第1章)能用語言說出來的“道”,都不是永恆的、終極的“道”。它存在於天地萬物形成之前的“無”中,又主宰並化生天地萬物。它是宇宙天地萬物奧妙的總門,換句話說,道就是對天地萬物運行規律的認識,即自然大道。

世間萬物,都有自身運行的“道”,大到宇宙,小到微粒,無不如此。前段時間讀的一篇關於宇宙起源的學說,看到了如下一組有趣的數據:在宇宙起源萬億分之一秒的時候,每10億對夸克和反夸克湮滅,會留下一個正夸克作爲倖存者,倖存率是十億分之一;到達百萬分之一秒的時候,正物質的質子和中子的倖存率,也是十億分之一;到達一秒的時候,電子和反電子之間也在不停湮滅,最後剩下電子的倖存率也是十億分之一。而這3個十億分之一,不能夠有絲毫偏差,否則,如今的宇宙或許就不會存在了。如此精確,就像事前設定好了一樣,這也是宇宙運行的“道”。

還不止於此。有人說,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億分之一的倖存者,因爲精子和卵子結合,最終,1億個精子中只有一個能夠最終進入卵子形成受精卵,在這場競爭中,每個人都打敗了99999999個精子。然而,每個人的身體、你周圍的每一個原子,每一個原子身上的每一個質子、中子、電子,都是正反物質湮滅中十億分之一的倖存者。

這樣算來,每個人存在的概率幾乎爲“零”,或者說你我存在純屬巧合。“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爲芻狗。”(第5章)這就是自然萬物運行的“道”,一切都是偶然,一切都是客觀,一切都是順自然大道發展的結局,不會因一時一事的得失而發生改變。

我們作爲倖存者活在世上,應當感到萬分的幸運,應當感恩,應當知足,應當活在當下,應當順應自然大道作爲,或許只有這樣,才能保持不竭的生命激情和力量。

道,有何特徵?“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見,名曰希;搏之不見,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爲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繩繩兮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第14章)道是看不見、聽不到、摸不着,而且不明起始,不知未來,綿延不絕,不斷變化,不可名狀,所以終歸爲虛無之態,於是叫它“惚恍”。可見,“道”無法用感官感知,必須用心去體悟,才能在虛無縹緲和若隱若現中發現“道”,最終捉摸到“道”。

“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第14章)遵循早已存在的“道”,來駕馭現實,探知遠古,這就是“道”所彰顯的規律。從古到今,聰明人和普通人在做事的過程中,區別究竟在哪?老子給出了答案,在於聰明人善於利用已經存在的“道”,順勢而爲,抓住了事物發展的規律辦事,所以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成效。

道,有何作用?“執大象,天下往。樂與餌,過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第35章)“道”的作用外化,使得縱心歸附,國泰民安,一派祥和,悅耳的音樂和誘人的美食,讓路人不禁駐足。然而,“道”本身平淡無味、無形無聲,卻又作用無窮。

?資治通鑑》中,記載了李世民和他的叔父李神通之間的一段故事。

武德九年(626年),李世民通過玄武門之變奪取帝位。封賞有功之臣,房玄齡、杜如晦等人作爲肱骨之臣都受到重用。李世民大封天下,深得人心,卻引起了他的舊部,特別是叔父李神通的不滿。

李神通說:“我在關西起兵,是最先擁戴高祖李淵的人,而房玄齡、杜如晦等人只是捉刀弄筆,功勞卻在我之上,我感到難以心服。況且,我還是李世明的長輩。”他的話影響很大,由於他的資歷和地位,很多原來李世明秦王府的舊部都與之應和,怨氣連天。

李世明得知後,心平氣和地對叔父說:“叔父雖然首先響應義旗舉兵,這也是自謀擺脫災禍。等到竇建德侵吞山東,叔父全軍覆沒;劉黑闥再次糾集餘部,叔父丟兵棄甲,望風脫逃。房玄齡等人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使大唐江山得以安定,論功行賞,功勞自然在叔父之上。叔父您是皇族至親,朕對您確實毫不吝惜,但不可循私情濫與有功之臣同等封賞。”

李神通聽後啞口無言,羞愧難當。大家紛紛表態,“陛下如此大公無私,對至親的叔父和都沒一點私心,我們還憂慮什麼呢?此後唯有爲國家效力,效忠陛下了。”

李世民順道而行,大公無私,所以能悅服羣臣,上下齊心,百姓安居樂業,國泰民安。

道,有何規律?“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第2章)世間萬事萬物沒有絕對,只有相對。事物間總是相輔相成的,有美就有醜,有善就有惡,有生就有死,有樂就有悲,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一面走到盡頭,就轉化爲另一面。

著名經濟學家周其仁教授曾在一次演講中,舉過這樣一個例子,非洲很多國家的農民吃不上飯,很大程度上,是因爲西方國家大筆的糧食援助。爲什麼大批的援助卻成爲農民受苦的禍根?

原因在於,援助糧食要靠非洲當地的政府進行發放,不可能直接進入當地人的鍋裏。在這過程中,援助的糧食就被當地官員層層瓜分,中飽私囊。

而後,他們轉手將糧食以極低的價格在市場上甩賣,套取現金。那些依靠辛勤勞作種植糧食、賣糧食爲生的本地農民,如何競爭得過那些白來的糧食。本來還能活下去的農民,現在也活不下去了,淪爲赤貧。

說白了,這些援助無法穿越社會管道直接到達窮人那裏,援助的善行卻最終導致激增無數的赤貧農民。你認爲好的事,未見得真的好;你認爲有意義的事,未見得真的有意義。實踐纔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小到個人,大到國家,都是如此。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第9章)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且此兩面可以相互轉化,物極必反。太滿了,必然會流溢而出;太鋒利了,必然會傷人自傷。老子告訴我們,保持分寸和平衡很重要,萬事都不可過頭過火。這樣的處事原則,無疑對今天的你我,都有着重要的重要意義和價值。

國學大師南懷瑾曾這樣評價《道德經》,“老子一書,原著不過五千言,可以說,幾乎是一字就涵蓋一個觀念的好文章,一句就涵蓋有三玄三要的妙義。它告訴了我們許多法則。”這樣的典籍,是需要我們擺在牀頭、放在身邊,用一生去品味體悟的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