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道德經的感悟心得體會多篇

道德經的感悟心得體會多篇

道德經的感悟心得體會篇1

一本《道德經》,一生做人的智慧。

做一個真實的人:人的一生,總會遇見形形色色的人,有的人能說會道,有的人不善言辭。有的人甜言蜜語信手拈來,有的人沉默寡言卻內涵豐富。說着悅耳動聽卻不走心的話遠遠比不過說着逆耳忠言卻溢滿關懷的語言來的動聽。"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正是說明了與其華而不實,不如樸實無華。由衷而出的信言遠遠好過滿嘴奉承的美言。做一個真實的人,求真務實,實事求是。

做一個善良的人:公道自在人心,善良的人不辯解,以理服人才是他們的追求。花言巧語善辯之人一味辯解,忠厚老實善良之人從不詭辯。一個人越強調什麼越說明他內心缺少什麼,越是解釋越是掩飾。"善者不辯辯者不善",與其強詞奪理,不如以理服人。做一個善良的人,忠厚老實,以理服人。

做一個聰明的人:腦袋聰明的人知識大都不怎麼淵博,因爲他們覺得聰明就是資本。知識淵博的人都不怎麼聰明,因爲他們知道腦袋聰明不如內心聰明。睿智高於聰明。與其聰明沒有內涵,不如有內涵地活的聰明。而"明"就告訴我們要有一顆洞察世事的心,自明,明他,明事,明禮,明人生。而這其中最重要的還是自明,只有清楚自己想要什麼,清楚自己在做什麼,爲什麼這樣做,怎樣做正確,才能內心明達而自明明他。"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多涉獵多讀書,腹有詩書氣自華,閱讀使人睿智使人聰明使人深刻。做個聰明的人,明明德,明歸止。

做一個懂得奉獻和付出的人。給予是一種美德,奉獻是一種品質。一味的索取只會讓人生之路越走越窄。雖然奉獻有可能失去些什麼,但是人總要明白有時候失去是另一種方式地得到。可能失去了"物質",但是卻贏得了"精神",給予的幫助越多,得到的內心滿足感越多。讀書筆記當然奉獻與付出不是毫無保留地,一味的付出不計回報並不是可取的。懂得付出和奉獻的度,適可而止就好。做一個懂奉獻的人,樂於助人,溫暖他人。

做一個爲而不爭的人,順其自然,踏踏實實,努力過就好,要明白“越努力越幸運”,但也要懂得非己莫強求。得到了好好珍惜,得不到不去強求,失去了順其自然,快樂就好……

安靜中體會生命的美好,修養自己,如此安好……

道德經的感悟心得體會篇2

我們一直在尋找適合中國的現代社會人際關係,其實早在兩千多年前老子就已經研究出最完美的的社會人文構造了,只是沒多少人去鑽研罷了。

——題記

老子在《道德經》留下了許多治理國家的方法,或許有些人認爲老子有愚民主義的方向,但在我看來並非如此,而是老子畢生摸索出了完美的社會模型。

在《道德經》第八章中,老子首先提出上善若水的思想,老子善用一些生活中常見,而又不會引起爭議的事物來引喻一種態度或表達一種道理,如同天、地、人、萬物。老子談水,不談水對人或萬物的幫助,而獨闢新徑地談論起了水的“不爭”,水是世界上最柔和的事物,就算有東西擋住了它,它會從它的周邊流去,而不會與事物本身相爭持;它不論最後通往何處,哪裏有路它就會往哪裏去,或許通往地獄,亦或許一去不返,但它依然義無反顧。文末有一句話:“夫唯不爭,故無憂。”因爲你什麼也不去爭,自然什麼也不會失去,這裏的不爭絕非不思進了,而是善於謙讓,在同等機會下讓利於他人,或自知不如而退讓。其實到最後,你依然會得利,因爲不爭,所以多了許多朋友,就有了更多得利的機會,正是“夫爲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試問,若所有人都能做到“不爭”,那社會又如何能不和諧,天下又怎會不安定呢?人們不去爭利,互相謙讓尊重,又如何建立起隔閡。社會學中提到了兩種不同的社會構造,一種是個體理性導致集體非理性,另一種是個性感性導致集體理性。似乎比起理性而言,感性是個貶義詞,但試想,所有人都想着自己手頭的那點利益時,都想着用最小的代價換取更大的利益,在中國社會中這種現象叫做“坑”式欺詐,而這樣一個個體理理性的社會,它的最終集體顯現出的形態便是集體混亂。但若如同老子所言,每個人都去謙讓,或許有人稱之爲迂腐,有人稱之爲愚笨,但最後所呈現的卻一定是一個和諧的集體。

打個比方,若是每個人都是一塊棱角分明的石頭,都想着去碰撞對方以得到更大的地盤,那麼到了最後,我們只能剩下一盤亂石散沙,雜亂地分佈在各個角落;若是每個人都像是一股細流,或許在碰到石頭時會被一分爲二,甚至散落各處,但當它們匯聚在一起時,但是無人可擋的奔騰巨流。而這樣的兩種社會相遇,孰勝孰負一目瞭然。相較於西方社會,中國屬於經驗社會,它最寶貴的資源便是老祖宗留下的知識,知識的惟一載體便是書籍,但許多中國人不願去承接這些遺產,因爲它們太過博大,而這對於一個沒有凝結出成體系的科學方法論的國家無疑是一件可怕的現象。

五千多年的歷史使中國積澱了太多太多,我們不能,也沒有資格不去傳承它們。古人的智慧是偉大的,品讀《道德經》讓我悟出了許多,我願化作一條細流,去追尋,去探索,等待着終有一天流入我們自己匯聚成的大海。

道德經的感悟心得體會篇3

縱觀幾千年來各家對道德經的瞭解可謂是百花奇放,從修身到治國,再到宗教的崇拜都有,種.種的一切所言之道只不過是停留在人的一切現象學上,我對老子的道的解釋用一句話來概括:靜是相對的,動是絕對的。這即是道。

對道的瞭解首先不執着於道這個名字,老子起這個道也是不得已而爲之,我能夠打個比如:就我們生活的地球來說,人從現象去看地球它是靜止,所以說是相對的,但是地球又是從白晝到黑夜再到一年四季之變化,所以說地球又是運動着的,循環不息,而且也是絕對的。有了這個絕對的動之後,地球展示給我們面前的並不以人的意志而刻意運動而是展示在我們面前是靜,而這種靜是人客觀所發覺不到的。

我能夠用風來比喻,風吹到你的臉上你覺得一絲的涼快,但是你看不到,摸不着,但是又存在着,看似無其實有,由於你不曉得它什麼時分吹過來,這就是老子首篇道的宇宙自然觀,而從人的角度上,要到達這種境地,是需求修行的,而這種修行是要讓人理解萬物變化開端,老子說過人的道就如嬰兒的一樣,人從生命降生開端,運動曾經存在了,而這種運動不斷到人死爲止,而老子的道並不是生也不是死,它是對一個絕對運動着的生命要做到像風一樣的靜靜的運動着,只要做到靜你才幹到達這個道,而我說的這個靜不是絕對的靜,而是運動着的靜,老子的水就是一個最好的比喻,水是運動着的,而這種運動是如此的自但是不加修飾!

對如今所謂的唯心唯物強加給道是不適宜,由於道曾經包括了一切現象中的唯心和唯物。

道德經的感悟心得體會篇4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長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意思是說天長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長久,是因爲它們不爲自己而生息,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才能長久。所以說聖人把自己置於後,反而受到推崇,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這不正是由於聖人不自私嗎?所以才能構成就了他自己。

無爲是一種心境、一種修養,是辯證的。站在老的角度,向社會推廣無爲,有助於國家的穩定,但如果站在歷史發展的高度,片面的無爲是無助於人類的進步的,所以對於當代的青年人理解古代老此文來源於文祕寫作網的無爲論應該以辯證的方法,一分爲二的看待,“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對待競爭,我們要敢於去迎接挑戰,對待失敗和不平等我們要報以一種平常心,用合適的方法去改變或適應,而不去盲目的爭魚死網破。這樣有助於保全自己和取得最終的成功,只有厚積纔會勃發。同樣,“無爲”用在當代待人處世上就是要對人寬容。“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慾則剛。”

?道德經》是一部中國古代樸素辯證法的啓蒙鉅著,拉開了從古至今幾千年來人類對自然規律進行探索的序幕。辯證的去看待它,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對我們人生的指導是大有裨益的。

道德經的感悟心得體會篇5

最近,我一直在看春秋時期的偉人老子的著作《道德經》,由於此書博大精深,蘊含高深至理的學問,所以暫時無法完全參透,但我仍感到其奧妙,例如老子講“道”、講“德”,以及“上善若水”的道理和水的性格、“有”、“無”之間的關聯……老子將神祕的“道”講述給後人,猶如仙人指路,令人心馳神往。

我十分喜歡這本書,喜歡書中的道理。比如,老子說:“道可道,非常道。”意思是說,如果“道”可以用語言表達,那它就不是真正的“道”了;“道”是不能用語言表達的必須心神領會,因爲它不是常“道”。《道德經》這部書講了“道”,還講了“德”。“道生之,德畜之”,老子認爲,具有上乘品德的人,從來不追求形式上的“德”;而下乘品德的人,從來不放棄追求形式上的“德”,這纔是真正沒有具備“德”。

接下來,老子還講了“無爲”。什麼是無爲?老子強調,“無爲而非不爲”,無爲反而是大作爲。怎麼理解?“無爲”是指某個方面的“無爲”,再空出這個空間做其他更有用的事情,這就是“有爲”,而且還是“大作爲”。說白了,“無爲”就是避開衝突,爲自己的自在而做喜歡做的事。

“上善若水”,“仁者樂山,智者樂水”,老子愛水,孔聖人亦愛水。“上善若水”是指天地間至高至極的善就好似水一樣。“上善若水”出自《道德經》第八章,此章裏還有一句:夫唯不爭,故無尤。正是由於不與人爭,所以沒有什麼過失。另外,道德經裏的第七十八章也是講水:“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克強者莫之能勝。”天下沒有什麼比水更柔弱了,而攻堅克強這一方面沒有誰勝過他。有一個成語叫“無孔不入”,更是體現了水的威力。水往低處流,正是因爲往低處流,所以威力十足,一有縫隙,便乘虛而入。

老子另外愛提“有”和“無”。“有之以爲利,無之以爲用。”“有”是人可以用肉眼看得見的,可以對人們有利,“無”也可以被人們利用。這怎麼說?舉個例子,古時車子的輪子,是三十根輻條撐起一個空殼,空殼即是“無”,但若是“有”,不是“無”,那它就失去了車的用途,不再是車。再舉個例,碗的中間是空的,即爲“無”,倘若是“有”,是實心的,那便失去了碗的用途,變成一個廢物。有如,房屋是空心的,即爲“無”,倘若是實心的,那便失去了房屋的用途。總之,“有”可以對人們有利,“無”也可以爲人所用。另外,國畫中如果說落過筆的地方爲“有”,沒有落過筆的地方爲“無”,那麼,便是“無”襯托着“有”,“有”襯托着“無”。“無”離不開“有”,“有”離不開“無”。總不可能一幅畫裏全部塗黑或全部空白吧?並且,美學觀念上,畫中的“無”是有用的,給人空靈的感覺,好似一篇文章中的“……”,有留白,留給讀者一個想象的空間,這也是“無”。另外,“有”、“無”還有另一種含義:“有”代表着生,“無”代表着死。有無互相襯托,生死互相伴隨。有生即有死,有死即有生。無生則無死,無死何來生?一旦“生”,便代表着將來會“死”;而“死”便代表着將“生”。如此看來,“有”和“無”之間,是大有學問的。

?道德經》是一部偉大鉅著,以一部空前絕後的經典,它是自我閱讀《弟子規》以來的第二部經典,給生命以啓發。書中的道理,我感到會隨着年齡的增長而理解的更深。

人生時間有限,我們應抓緊時間多閱讀這種經典書籍,《道德經》就是這樣的一部經典,仔細咀嚼品味,是不無裨益的。

道德經的感悟心得體會篇6

今天偶然讀《老子道德經第八章》後有感頗深,便與之分享!

善爲何物?難於言說,只得比方,像水一般,故有“上善若水”之說。

水乃平常之物,舉目所及,比比皆是。水雖平凡,卻蘊含非凡智慧和品性,遠非凡人所及,值得世人好好反省和仿效。

水,乃生命之源,宇宙之本。人,水所爲也,地球,亦水所爲也,萬物生長,皆賴於水。水有如此之功,然並不邀功,有如此之德,然不求回饋。水,恩澤萬物而不事張揚,惠及衆生而德行謙卑,總往低處流,總往底下鑽。

水,不與萬物爭,不與人計較,你進,她退,你擠,她溢,能屈能伸,看開,大氣,超脫,逍遙,故無詬病,少非議。

水,形易變而性難變。倒杯裏而成杯之形狀,倒碗裏而成碗之形狀,倒鍋裏而成鍋之形狀,外形雖成了別人的外形,品性仍然是自己的品性,放棄該放棄的,堅守該堅守的,外圓內方,靈活自如。

水,看似無力,實則有力,表面軟弱,內心堅強。堅硬易折,柔軟耐久。水滴石穿,繩鋸木斷,以柔克剛,以軟勝硬。

低調,不爭,適應,柔韌,水之大智慧,水之高品性。

何謂道,水即是。

附老子《道德經》第八章“易性第八”:“上善如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衆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何謂道,水即是。

道德經的感悟心得體會篇7

在這微信、qq連接你我的時代,每個人的朋友圈可能都會出現網名叫做“上善若水”的好友,亦或是個性簽名寫着“聖人之道爲而不爭,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知止可以不殆,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的同事,這樣的盛況足以說明老子思想對中華民族的影響之大。兩千多年前諸子百家各自提出自己的治國理念、安民方針,時至今日,這些思想仍是我們民族的瑰寶。

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核心點是利終生、福萬民而又淡名利、輕權勢。老子曰“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爲而不爭”,不違反規律,就是“無爲”。老子還說:“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管理者治理企業,不可以違反規律、妄爲滋事,如果管理者經常膽大妄爲,不斷滋事以彰顯自己的權勢,企業就難以治理。老子說“爲無爲,則無不治”,管理者應當順應自然規律,實事求是地尋求切實可行的道路,才能“無不治”。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老子還強調,把握了規律則可用以指導實踐,而不是僅停留於空談。

對於企業來說,產品質量是打開市場的關鍵因素之一。舉例來說,馬鋼通過不懈努力攻克了汽車板個性化需求多、汽車板更新週期短、汽車板表面要求極高,生產難度大、汽車生產的流水線自動化,對鋼板質量穩定性要求極高、汽車生產流程長,技術難點多,讀書筆記集成度高等五大核心難點,現作爲國內主流汽車板供應商,已逐步打開市場,擁有更多的用戶羣,贏得更好的口碑。而在在公司產線、冷軋產品升級過程中,我們建立較爲完備的設備體系,以推進設備精益管理爲重點,通過加強基礎管理和強化專業培訓,實現設備由修向控、由修向管的轉化,確保設備穩定運行、精益運行,爲硅鋼、家電板、汽車外板等高端產品質量穩定提供堅強保證。

晝無爲、寢難寐!工作中如若不能貢獻自己的力量,是空虛而痛苦的。我們遵循規律、實事求是、攻堅克難、創新創效。有職就有責,有責就要擔當。“無爲”是指導我們工作的方法,“無不爲”是鞭策我們努力實現目標。

道德經的感悟心得體會篇8

長夜漫漫,路亦漫漫,時間真是白駒過隙,一晃步入一年的職場。

一年裏,爲了彌補自己思維方式的短板,剛畢業就花了7萬多的錢去學習財商課,情緒管理課程,企業家學徒課程;一年裏,自己用休息時間賣過各類水果和堅果;做過項目合夥人,現在也正在嘗試自己做老闆,鍛鍊自己做項目的能力。所有一切歸根結底都是希望自己用勤奮和時間來改變自己的命運。這是一條漫長的路,也是需要恆心,耐心,慧心的路。站在23歲的節口,我很慶幸,自己有很多的時間和機會能夠彌補過去系統的漏洞。天時,地利,人和,一切都會如期而至。

每次誦讀《道德經》,都會讓我洗清自己腦袋中的概念,也都會讓我去思考,“強與弱”“好與壞”之間如同水流般靈動地變化;經中說:“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強大處下,柔弱處上。”古人說: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其實這也是一種智慧。他教我聚焦在讓自己快速成長的那個面上,他教會我看到剛畢業的自己有很多時間和機會,倘若能夠踏踏實實地佈局,勤勤懇懇地走過,時間終會回報自己很多。

每次誦讀《道德經》,都會讓我去思考“無爲而治”的境界,到今天,我纔有所悟:“無爲而治”不是什麼都不做,而是要順應天道,結合天,道,法,人整個系統去完成,是真正的用系統來工作。他教會我要站在時間和空間兩個維度去思考自己的人生,而非是自己的情緒作主導。比如剛畢業的自己,是職場的菜鳥,在23歲的節點上,是不太可能有作爲,因此用心學習業務流程,努力學習,強大自己方爲王道,而非證明自己有多厲害。我所從事的企業是一家經營相對成熟的500強國企,他在選擇員工的時候一般選擇985/211的大學生,因此自己在學習能力,理解能力,邏輯思考能力上是要比其他同事略遜一籌的,在這個平臺上自己是不出挑甚至是很不起眼的,這對生性要強和心性驕傲的我來說也是一種磨礪。

?道德經》給了我很多精神上的支持,也滋養了我的心靈。有時候奮鬥的累了,倦了,再去看看這本經書,也會讓我抽離生活,工作上的煩惱。《道德經》讓我感受到最本真的一股力量,他讓我覺得現在的日子過得還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