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看新聞心得寫心得體會多篇

看新聞心得寫心得體會多篇

看新聞心得寫心得體會篇1

?兗礦新聞》是山東兗礦集團內部的一份刊物,是兗礦集團建設和發展過程中忠實記錄歷史、引導輿論、發表言論的一塊平臺,自1983年創刊以來,已有21年的歷史。這張報紙四開四版,每週三期,於每週一、三、五出版,發行量一萬餘份。報社隸屬兗礦集團新聞中心,員工15人,機構設置齊全,運作相對規範。

作爲一名新聞專業的學生,有幸於20xx年暑假在《兗礦新聞》報社進行了一個月的學習實踐,並有機會初步將自己所學的專業理論知識與新聞實踐聯繫結合起來,這對我來說很有價值和意義。

通過這一個月的學習,我大體瞭解了《兗礦新聞》的辦報理念和流程,以及作爲報紙出版的載體——報社的運行情況和規律,也有了些個人的感悟和想法,一併當作實習心得。

報紙是一種輿論工具,它的產生和發展現狀表明了它對於社會生產生活各個方面的重大影響,特別是在特殊時期中的特殊作用和意義。而我們的報人在辦報過程中的努力探求與前進,也使報紙在日新月異的新時期以嶄新的面貌出現在讀者眼前。

當今的報紙品種多,辦報方式方法也各有不同。但總歸不能脫離的是報紙作爲一種媒介載體和一種輿論工具所固有的屬性,以及發展中無論用何種方式都不可逾越的固有規律。在當今,一份報紙要想良好地運作和發展,就要依照這些歸律,在此基礎上學習借鑑他人、分析內外因素、克服內外矛盾、全心全意爲讀者服務。我將之歸結爲以下四點:借鑑市場良報辦報經驗、結合企業自身情況需要、提高優化刊物質量內容、服務企業內外單位個人。這四點在我們《兗礦新聞》也同樣適用。

一、借鑑市場良報辦報經驗。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三人行必有我師”的說法,近代中國開始與外界接觸時也有“師夷長技”之說,魯迅先生更是講“拿來主義”。可見,借鑑和學習是自古以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也是發展道路上不可缺少的環節。我們作爲報人,在衆報林立的今天,學習和借鑑更加必不可少,而且也更有空間。

虛心學習成功報紙的辦報方法,學習借鑑它們好的辦報經驗爲我所用,來充實自己、提高自己,從而不斷地尋求進步。當然在這個學習過程中,要辯正地看問題,擺正心態,認真誠信,一方面要有選擇學習對象的標準,另一方面要結合自身狀況,掌握好學習的步驟和方法,去粗存精、去僞存真、去不利存有利,並明確自身的發展方向和要達到的目標,從而很好地借鑑和學習。

像《齊魯晚報》提出的也同樣適用於《兗礦新聞》的“強調新聞性、注重貼近性、重視參與性、突出服務性、追求文化性”的這些辦報特色風格,應是我們很好的學習對象。

二、結合企業自身情況需要。

馬克思辯證唯物主義中說,內因是事物發展的關鍵,內部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決定性力量。任何事物要發展,必須重視自身情況,使所用所依都適合自己。量體裁衣,因地制宜,才能更好地優化組合,取得真正的進步。

我們《兗礦新聞》是企業內部刊物,而非面向市場銷售的報紙。這個大前提決定了辦好《兗礦新聞》首先需要考慮自身的情況和需要,要首先把企業自身的需求呈現紙上。而我們辦報的目的也是爲企業服務,爲兗礦廣大職工羣衆服務。企業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會直接影響我們報紙的指向和內容。

?兗礦新聞》創辦這21年來,很大篇幅比例都是報道兗礦集團在成長過程中的新聞事件以及企業動態,當然也有一些社會性報道,但也大都與企業自身的利益和發展掛鉤,使企業能從中學習到有利於企業自身發展的經驗。這就可以看出,在準確判斷自身需要並執行的情況下,學習他人的良好經驗,也不失爲獲得發展的好辦法。

三、提高優化刊物內容質量。

報紙是向讀者訴求的工具,報紙出版的最終目的是要讓廣大讀者去閱讀,去獲取信息,去接受其觀點或是豐富幫助讀者生活。因此,報紙的報道質量、報道內容就顯得尤爲重要。如果一份報紙的辦報思想理念如同一個人的精神一般的話,那麼真實呈現於紙上的形式和內容就是一個人的肉體。精神依附肉體存在,報紙所想表達與反映的思想理念和爲什麼人服務的宗旨就要依附在報紙上的各類文章和言論中。提高報紙形式和內容的質量,能更好地爲其“精神”服務。

提高質量需要從報紙本身和辦報這兩方面入手。因爲報紙作爲最終的產品,並非孤立的存在,它是需要報人、報業等相互協作才能出世。報與報人的協調統一發展是報紙獲得成功的必要條件。

報紙本身的提高,需要從形式和內容兩方面入手,追求新穎獨特的形式,尋求新鮮獨到、讀者喜聞樂見的內容。在堅持新聞真實性、時效性的同時增加趣味性和針對性。《北京娛樂信報》的報紙內容堅持的四個基本點——時政新聞是支點,娛樂新聞是亮點,社會新聞是賣點,經濟新聞是看點,就是個很好的學習例子。

另外找特色、找獨到的點也是報紙尋求提高的好辦法。《兗礦新聞》有自身報道的偏重,若在此基礎上再從“新、活”上下些功夫,會取得更好的效果。

另外報人以及辦報工作上的優化提高也不容忽視。從報業單位自身的管理上下手,優化單位內部結構、增強硬件設施幫助、加強單位內部分工合作,優化體制、制定規章制度激發員工工作積極性和創新能力,這對於一份報紙落實到紙面上的效果也有巨大的幫助。《兗礦新聞》報社分部設崗,各盡其能,各環節緊密聯繫協作,不失爲一個好例子。

四、服務企業內外單位個人。

讀者是報紙的唯一指向,一份報紙最終要以到讀者手中並被接受其觀點爲己任。再好的文章,再優質的報道,沒有人看也等於零。這就需要樹立爲讀者服務的思想,把讀者的需求放在第一位考慮,滿足讀者的實際需要。

?兗礦新聞》作爲企業內部報紙,它的第一讀者是數十萬建設兗礦的勞動者,是各個需要切實獲得指導幫助的單位和個人。另外作爲同行業內部資料,它對兄弟單位和關注兗礦發展的所有人都有宣傳的責任。而服務於這些人,就是服務於它的讀者,從而從根本上服務於報紙所屬的企業自身。

這就要求報紙做到真正地深入讀者,瞭解讀者真正需要什麼樣的新聞報道,深入實際,誠實服務。而像某些只爲做表面文章、架空的辦報方式是不可取的。我們的記者要深入調查研究採訪,我們的編輯要誠信組編稿件,這樣出版的報紙才能讓廣大讀者信服,使之真正被廣大讀者喜愛。

另外,形式內容創新、貼近讀者、爲百姓說話並建立即時反饋途徑也是非常必要的。特別是讀者反饋,不僅可以使報道的內容及時地獲得評議,而且能讓讀者真正感受到作爲一份報紙主人公的身份,從而更加熱愛這份報紙,形成良好的循環互動,樹立口碑。反饋可以採取讀者來信、讀者往來、進行受衆評議和大範圍讀者意見建議調查收集等方式進行。

另外我建議《兗礦新聞》開設一個專欄,定期報道工作在兗礦基層或者曾經爲兗礦的建設貢獻過力量的最普通的職工羣衆。他們是兗礦最值得關注的人。專欄名稱可以叫做:《咱兗礦的人》。

每期正報選定版面(三版或四版)報道一個人物。人物的選擇以最普通、工作在第一線,或者已經離退休或因某些原因離崗,但曾經工作在第一線的普通勞動者,以及對勞動者有教育意義和宣傳價值的家屬或者子女親友。標準是:1、人物能代表最廣大兗礦勞動者的形象。2、人物要有良好的品質或者先進的事蹟。3、人物形象鮮明,有教育和宣傳價值。

具體操作可以選擇派記者直接深入採訪調查,而後進行組稿撰寫並發表。

這樣做不僅可以豐富《兗礦新聞》的內容,更重要的是可以使之更貼近羣衆,在介紹企業大動向大方針政策和大事件的同時關注最平凡的兗礦人的生活,產生良好的互動,並能遊韌與上下級之間,服務更多的人。

看新聞心得寫心得體會篇2

今天晚上,老師讓我們看新聞聯播。

7:00到了,我和爸爸媽媽一起看新聞聯播。

其中有一段新聞深深打動了我,就是武漢大學的一個大姐姐,她爲了照顧病重的父親,在校勤工儉學,用堅強戰勝了一切困難。

看到這些,讓我深有感觸,我們現在都過着飯來張口的日子,在爸爸媽媽的呵護中成長,不知道什麼是困難。

從今後,我不能再像以前那樣在學習中遇到一點困難,就找爸爸媽媽,我也要慢慢學會克服困難,好好學習!

記得上國小的時候老師留了個家庭作業,是要求每天晚上看新聞聯播,然後寫觀後感

自從那以後,我開始養成每天看新聞的習慣。

一晃看了20多年了,開場音樂都換了!如今我終於看懂了,下面用歸納的方式詮釋一下:

首先,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的性質是國家的政治宣傳工具之一,是爲了無產階級政權服務滴。

甚至有些時候失去了社會新聞透明度的實際意義!

其次,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把有限的30分鐘時間分成三個固定的十分鐘專欄,第一個十分鐘專欄是國家的領導人今天都很忙(今日接見了誰誰,今日開了什麼會議,今日又幹了什麼大事等等)。

第二個十分鐘專欄是我們國家人民過的很幸福(哪個城市組織了什麼活動,哪裏出現了好人好事,哪裏又取得了良好的開局等等)。

第三個十分鐘專欄是外國的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的痛苦中(哪個國家出現了戰爭,哪個國家出現了重大自然災害,哪個國家出現了罷工,槍擊、爆炸等重大犯罪事件等等!)

我一直堅信新聞輿-論導向的重要作用,也承認新聞記者工作的艱辛。

但是除了換開場音樂,最好在節目的整體制作上有所創新。

有些時候對真正社會熱點問題避而不談,這一點不如一些地方臺的新聞欄目看着解渴啊!

看新聞心得寫心得體會篇3

一是日常工作,主要是新聞報道方面。從數量上看,這段時間新聞部共計報道新聞與評論60餘篇,其中有不少受到華工學生關注,如cctv的專題、奧運火炬傳遞專題、四川賑災專題。我們還以新聞評論爲突破口,發表了數量相當的評論文章。我們一直強調新聞的質量,以體現bbt記者的專業素質,還有強調營造健康文明的輿論氛圍。突出的問題是在新聞類型的構成上,還是官方新聞佔主導,新聞發現和學生生活類的新聞比較少。記者的攝影素質和新聞策劃能力還有待提高,可惜的是,計劃中的培訓都未能實施。

二是部門文化建設。這屆新聞部成員經過近一年的相處,感情都很好,部門內部氣氛友好和諧,而且尊重個人,講究平等自由。我們根據成員的特點,分配他們擅長的工作。我們還經常與前任部長交流與聚會,吸收他們的經驗。其次,新聞部一直保持高調做事、低調做人的作風,還讓新聞部成員多與其他部門成員接觸交流,參與百步梯活動,增強部門的凝聚力,促進部門成員的感情的融洽和對組織的認同感。

三是部門制度完善。我們非常重視部門制度建設,完善的制度對未來的每一屆新聞部都有很好的作用。我們對新聞部的記者公約制度、物資管理制度、例會考勤制度、新聞的發佈和審批制度進行了完善,並在成員間強調這些制度的權威性。在這段時間的工作上,我們也發現新聞部的制度很不完善,有很多漏洞,例如我們還沒有形成記者素質的培訓制度和新聞資料如圖片的存檔制度,在下學期招新前,我們將致力於這些制度的完善和修訂。

對於下學期的招新,我們的計劃如下:

1、新聞圖片展,把過去的新聞專題和圖片展出,要求文字編輯和美工,開學前一週完成,招新的同時展出。

2、新聞部的電子雜誌,主要是想展示新聞部的文化和記者的風采吧,我們自己做就行,具體用來幹什麼還沒想到,可以在網站上發佈最好,不能的話用作自己留念吧。

3、新聞部的一段視頻,由我們自己策劃,希望視頻部能提供技術支持。

4、在新干事的培訓方面,除了過去傳統的部長傳授,我們會請一些專業人士如報社記者和新傳老師講課。

看新聞心得寫心得體會篇4

新聞戰線開始號召廣大的採編人員進行"走轉改"活動,當時,我正處於工作最忙的時候,每天有連軸轉的新聞稿件要寫,加班到晚上十一二點是常態,更談不上休雙休日……坦率地說,當時對於"走轉改"活動,雖然稱不上有牴觸心理,卻覺得這活動似乎沒有那麼緊迫、那麼必要。帶着這樣的心情,我開始走基層的採訪報道。大半年的時間裏,我在走基層的活動中,有了意想不到的收穫,()無關乎採寫的報道是否獲得獎勵和認同,僅僅是自己內心起的變化……

1、走基層,是起點

走基層之前,我一直在想:作爲一線的採編人員,我們難道不是一直在基層嗎?我們還需要走基層嗎?帶着這樣的困惑,我開始關注環衛一線工人。以前,我也採訪過環衛工人,他們的辛苦,我自認爲能夠體會--工作累、環境髒、薪水低--但到底多累、多髒、多低,我卻是在這次的走基層活動中才真正深刻體會的。

現在,我更願意說,走基層確實是一種形式,但這種形式是一個起點,一場出發,一次行動。這樣的形式,讓我有機會停下來傾聽,不敢說傾聽基層羣衆的喜怒哀樂,至少能夠還原比較本真的百姓酸甜苦辣。

2、轉作風,是洗禮

如果說走基層是起點,轉作風更像是一場心理變化,一次心靈洗禮。轉作風,聽起來不容易,要在思想上、在行動上加以改變,但也許並沒有想象中的難,哪怕是對自己多問一句,這樣做對嗎?應該嗎?哪怕是做任何事情的,少些浮躁,多些謙遜,少些衝動,多點成熟,一步一步,也許我們的作風,也能在這個過程慢慢地更貼近羣衆,更貼近真實。

3、改文風,是責任

新聞媒體採訪的落腳點是撰寫報道,而對於記者而言,報道得出彩,報道得深入人心就成了最重要的使命。轉變這種文風,也是在這次"走轉改"活動中的收穫之一。平實、樸素的語言,其實更難,也更有動人的力量,更是對追求匠心的一種挑戰。

我想,作爲新聞媒體的記者,是工匠,透過我們的鏡頭,透過我們的話筒,透過我們的筆頭,將世界傳遞出去;但更是普通人,用我們的筆觸、用我們的語言去描繪我們看到,但觀衆、聽衆、讀者沒有看到的、世界的那一面,生活的那一面。我們不僅僅是在客觀的報道,也是在傳遞溫暖和感動,傳遞人性真善美的那一面,這應當稱得上是一種責任,某種意義上,也是對我們的採訪對象,那些在基層默默付出的螺絲釘們致敬。

看新聞心得寫心得體會篇5

其實在新聞採訪方面,我是一個新手,一隻“菜鳥”。說來慚愧,進校報的這一年裏,真正意義上的採訪其實不多,只有四次。中間自己也得出了一些拙見,現在就寫出來,跟大家交流分享下吧!

我的第一次個人採訪是在軍訓的時候。因爲其他的一些原因,我跟文學院的新生有着比較密切的聯繫。軍訓表彰大會上,“詹麗璇”的名字引起了我的注意(其實他一入學輔導員就跟我說了,要特別關注她的舉動)。後來師姐說讓我們挖掘軍訓的人和事,我第一個念頭便想到了詹麗璇。後來我通過其他人瞭解了她的信息後,感覺師妹身上有能夠代表這一屆新生在軍訓中蛻變的閃光點,就跟碧嵐師姐主動請纓,說我要去採訪詹麗璇。

師姐同意了,我是第一次採訪,還是一個人採訪,自己不免內心緊張。後來我從圖書館找來了通訊寫作的書籍,可總覺得裏面的那些原則寶典之類的不適合現實中的採訪。我開始苦惱,幸好這時碧嵐師姐給了我很大的幫助,她通過電話引導我摸索,最終,我把那些問題想好了,列好了,也順利採訪好師妹。

這一次充足的採訪前期工作是那次採訪成功進行下去的關鍵。因而在做人物採訪前,如果有條件的話,還是希望能夠儘可能地收集被採訪者的信息及別人的一些看法,這對採訪中挖掘人物的閃光點至關重要。

好的採訪是成功的採訪稿的一半!在我的第二次採訪中,我感受最深的也是這點。第二次採訪的是一位現從事媒體工作的優秀畢業生師姐。由於當時師姐在海南,我只能通過qq對她進行採訪,而我對那位師姐的所以認識就只有那張紙上的信息。那段時間很忙碌,沒怎麼好好地琢磨那次的採訪,在還沒做充足準備的情況下就貿貿然地採訪了師姐。很快,師姐就指出了我採訪的不足,她說我問的都是一些表層次的東西,而且問得比較亂。我心驚地接受了她批評,重新審視了自己的採訪,發現真的有許多漏洞。

那次採訪稿最後世師姐也幫我修改了不少,這讓我覺得很慚愧,也更加意識到我們採訪者的責任和採訪上自己存在着的不足。

說了那麼多了,好像都在強調採訪前期的準備和信息收集的重要性。其實我還覺得,在採訪過程中,我們的表現同樣很重要。就算是面對同樣的問題,不同人採訪還是會有不同的風格。這在電視上我們也可能看到,魯豫的採訪和王志的採訪風格就算兩種幾乎完全不同的風格。而對於我個人而言,我更傾向的是魯豫式的閒話家常的採訪,而不喜歡王志式的咄咄逼人的採訪。可能大家剛看這兩張風格都會不由自主地選擇魯豫,可一旦真正進入採訪,還是會有人就不知覺地扮演起王志來。當採訪着說出一個對我們而言十分有利的信息時,我的觀點是,請做溫柔的魯豫,一步步引導採訪者繼續說下去,而不做尖銳的王志,立刻單刀直入,令採訪者汗顏。

好了,說了那麼多,也該擱筆了。真正的採訪經驗採訪感受恐怕還是要我們自己去體驗才能找到屬於我們每個人的風格和感受!

看新聞心得寫心得體會篇6

1 、實習雖然短暫,體會卻是深刻的。

在電視臺實習只有短短兩個月的時間,和第一天來報道的時候一樣,當我離開的時候,我仍然是一個即將返校、正在上學的學生。但不同的是,通過兩個月的實習,使我真正瞭解了新聞工作的特點,掌握了一些必要的新聞業務技能,在實習之前,我更多的是把新聞當成一個專業來學習,缺少必要的實踐和直接的經驗積累,而通過實習,我卻對新聞有了更爲直觀和深刻的認識,希望能夠早日用我的手,寫出真實而客觀的報道,用我手中的筆,呼籲民聲。

2 、實習給我提供了一個機會和平臺,使我得以將課堂所學予以運用和發揮,鍛鍊了自己的新聞業務技能。

事實上,很在這次實習之前,我已經有過幾次實習的經歷,但是限於時間較短,或並且懷着旨在體驗的心態,也沒有發稿壓力,因此實質性收穫並不大。但這次實習不同,根據學校的規定,我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 20 篇稿件。這對於我的業務能力來說,無疑是一個很大的考驗。

實習中,我的工作是先由一個熟悉工作環境的環節起步:從瞭解我所在的媒體的特點、瞭解我所在的部門、瞭解我所在的節目組、到了解新聞工作的各個環節。這個過程大底是從看報、蒐集素材、日常雜務等內容中度過的。之後,便跟隨指導老師一塊現場採訪,然後開始獨立完成採訪策劃,獨自承擔採訪任務,獨立完成新聞稿件。

在具體的採寫過程中,使我對之前所學的新聞理論中的新聞敏感、新聞價值、新聞的時效性、新聞的真實性、客觀公正原則等新聞理論中的基本術語有了切身具體的感受。使我明白做記者,真實報道固然重要,可如果空有滿腔熱情,不能做到跟到、心到,不能在採訪過程中機智地發現問題並深入進行追蹤,那麼,便不可能抓住好的新聞線索,寫出好的新聞材料。作爲記者,不單純是要報道事實,更要去感化和引導受衆,用自己的報道去影響社會。這尤其是作爲社會新聞更爲重要的目標。通過親身地參與新聞工作,使我在實習過程中加強了對新聞理論的消化與吸收,現在它們不再是空洞的教條,而已成爲我在實習過程中切實生動的實踐體會。

我在實習過程中,有幸地參與了新聞工作的多個環節;從策劃、到採訪、攝像、寫稿、修改、編輯、後期製作等。通過這些環節的學習,使我對新聞工作的整個流程有了更加直觀深刻的理解,使我得到的鍛鍊更爲充分,更好地提高了我的新聞業務能力。

3 、通過實習,還鍛鍊了我的社會活動和交往能力。

這次實習不僅在專業領域給了我一個實踐的機會,同時,也爲我觀察社會、接觸社會提供了一個平臺,在實習以前,我的社交圈主要限於老師、同學、親友,那麼,在這次實習中,作爲準記者,我的舞臺一下子變大了很多,我所接觸的人也一下子增多了。從實習單位的確定到實習,過程中的一次次採訪,從小心翼翼的跟隨到獨立執行採訪任務,我與社會打交道的能力,與人打交道的能力在不知不覺,潛移默化中不斷提升。做爲記者,本來就是需要有較強的溝通能力,通過在實踐中不斷地加以鍛鍊和學習,才使我逐漸具備了這樣的能力。此外,在實習生活中,我逐漸明白了怎樣在挫折中前進、怎樣化不利爲有利,怎樣克服種種困難完成任務,這些都成了我在這次實習中最爲寶貴的收穫。實習帶給我的是多方面的綜合的收穫,這將是我寶貴的社會實踐經驗和財富。

看新聞心得寫心得體會篇7

以下是我學習新聞學的部分內容和體會:

1、堅持"世界交往"的觀念。

2、馬克思說變動產生新聞,循環往復的事實是沒有新聞價值的,只有變動的打破常規的事實才有新聞價值。

3、新聞有層次變化。馬克思提到新聞有旺季有淡季,但是當發生重大新聞事件時,一些很重要的但相對來說是次要的新聞甚至連版面都沒有。

4、新聞時效性。這一點不用多說。

5、新聞真實性。這是一種追求,但是新聞完全真實是不可能做到的。

6、黨報思想。馬恩關於馬克思主義工人政黨機關報的工作原則,其實就是兩條。第一條是黨的領導機構和黨報編輯部、出版社都要遵循"黨的精神"。第二點是黨的中央執行委員會"有責任監督黨報的原則立常" 黨的精神主要指黨代表大會通過的綱領章程決議。馬克思恩格斯認爲黨的領導機構和黨報編輯部都會犯錯誤,因而都要遵循一個共同的東西,這個東西就是黨的精神。

7、列寧的黨報黨刊思想。a、黨的出版物的黨性。黨性概念是列寧提出來的。b、列寧的出版自由思想。

8、毛澤東和中國其他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新聞活動。

a、1948年4月8日,毛澤東將黨報思想概括爲以下的名言:"報紙的力量和作用,就在它能夠使黨的綱領,路線,方針,政策,工作任務和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廣泛地同羣衆見面。"

b、毛澤東論黨報和黨的宣傳工作的黨性。毛澤東關於新聞工作的黨性的內涵,可以概括爲兩個要點:第一,總體的黨的意識,努力宣傳黨的方針政策;第二,新聞和宣傳工作要符合黨的政策和策略。

c、黨報的基本工作方法:典型報道。

d、報紙批評。 1950年中共中央關於在報刊上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決定,是劉少奇修定的。毛澤東1954年提出報紙批評的"開、好、管"方針。現在轉變爲輿—論監督。 e、"輿—論一律"和"輿—論不一律"。1955年提出:"要想使'輿—論一律'是不可能的,也是不應該的。""我們的輿—論,是一律,又是不一律。在人民內部,允許先進的人們和落後的人們自由利用我們的報紙、刊物、講壇等等去競賽,以期由先進的人們以民主的和說服的方法去教育落後的人們,克服落後的思想和制度。"

9、我的學習體會:要把握好新聞自由和新聞管制的關係。毛主席說:新聞的形式是沒有階級性的,但新聞的內容是有階級性的。這就要求我們要對新聞進行管制,不能讓新聞處於無政府狀態,那是極其危險的。我們要堅持黨性原則,把握正確輿—論導向,嚴格按照新聞從業規律辦事。世界上是沒有絕對的新聞自由的,但是新聞自由是我們人類進行世界交流的必然要求和精神追求。在交流的哲學裏,新聞自由是手段,也是價值觀。

10、堅決擁護黨中央對新聞工作的'指示精神。但是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絕對不能成爲某些腐敗官員的護身符,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和堅持馬克思主義羣衆路線是一對最佳拍檔!這是我的學習體會。

毛主席的論斷:我們的輿—論,是一律,又是不一律。在人民內部,允許先進的人們和落後的人們自由利用我們的報紙、刊物、講壇等等去競賽,以期由先進的人們以民主的和說服的方法去教育落後的人們,克服落後的思想和制度。太精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