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有感多篇

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有感多篇

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有感1

鄉村是社會發展的穩定器。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1.鄉村產業的同質問題。

區域鄉村產業的同質化,帶來競爭加劇、產能過剩等問題。由於特色挖掘不充分、部分產業准入門檻不高、鄉村經濟體量有限和人力資源匱乏等因素,當前鄉村產業存在單一化、同質化等現象,如多數鄉村以農產品加工、觀光旅遊、草坪種植、花木培育等爲主導產業。鄉村主導產業遴選應在更大區域統一規劃下,充分發揮各地積極性、創造性,避免產業的同質化、惡性競爭等;此外,增強危機意識抓發展,樹立長效的、可持續的“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強”產業升級理念,穩固鄉村振興的產業基礎。

2.農村人口的老齡化現象。

我國即將全面進入老齡化社會,長期以來,作爲人口流出地的鄉村,也是我國人口老齡化最嚴重的區域。當前,鄉村人口特別是青壯年人口的流出,在鄉村振興取得顯著成效的地區依然普遍存在,鄉村勞動力特別是一線勞動力仍以老年人口爲主,鄉村振興面臨勞動力斷檔、傳統技藝消失等風險。爲此,鄉村振興不僅要千方百計地提高農民收入,更要加快推動高質量基本公共服務向鄉村擴散、延伸,建立城鄉要素合理流動長效機制,特別是吸引年輕人口迴流等,構築多年齡段的勞動力結構,保障鄉村產業可持續發展與工匠精神傳承。

3.鄉村振興的共同富裕目標。

當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爲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鄉村振興是把鄉村“蛋糕”做大的過程,也是縮小城鄉差距的重要策略;但更要做好分“蛋糕”這道難題,發揮“先富帶動後富”的積極作用,不落下一個村莊、一位農民,實現全面的鄉村振興。對此,發揮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致富示範帶頭作用,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在“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上建立合理分配機制,以“黨建引領強村、合作幫扶富民”的策略,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鄉村振興硬任務的高質量完成。

4.基本農田高效經營的保障。

鄉村振興是一個系統性、複雜性工程,不僅要協調好城鄉之間關係,更要協調好鄉村農業與非農產業之間關係。因此,鄉村振興絕不能放棄農業的發展。鄉村振興過程中,鄉村產業的發展極大地提高了農民收入,也對基本農田的經營帶來衝擊,對可能出現的基本農田拋荒、低效化經營等要高度重視。面對鄉村振興中國家糧食安全的紅線,堅決執行永久基本農田特殊保護政策、完善保護補償機制等,防止基本農田“非農化”、加快農業現代化,保障國家的糧食安全。

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有感2

多次這樣講過,“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沒有農村的小康,特別是沒有貧困地區的小康,就沒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農村發展問題關係到國民素質、經濟發展,關係到社會穩定、國家富強,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的關鍵問題。在邁向現代化的進程中,農村不能掉隊;在同心共築中國夢的進程中,不能沒有數億農民的夢想構築。

2017年10月18日,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鄉村振興戰略。報告指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爲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產業興旺是“三農”論述的重要內容,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重點所在,是滿足人們美好生活需求的有效載體,是新時代農村農業建設的基礎工程。

如何才能推動農業產業快速發展,助力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目標呢?關鍵就是要牢牢把握鄉村振興總要求,進一步凝聚“產業興才能鄉村興、企業強才能經濟強”的共識,把培育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作爲推進鄉村產業振興的有力抓手,千方百計凝聚起產業興旺新動能,以產業興旺撬動鄉村振興。

沒有經營主體的枝繁葉茂,就難有產業發展的花繁果碩。在實施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工程中,要的是更多的創新、更多的改革和更多的方法,要的是喚醒農民的意識、發揮農民的主體作用和激發農民的創業激情,要的是把保護廣大普通農民利益作爲不可逾越的底線,只有這樣才能實現雙方共同利益,促進鄉村快速全面振興。鄉村興則國家興,鄉村衰則國家衰。隨着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加快,大量農村勞動力進城務工經商,農村承包農戶不斷分化,家家包地、戶戶務農的局面已然發生變化,在國家政策的支持和鼓勵下,如今的農村處處煥發着生機,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等各類新型經營主體蓬勃發展,這些新型經營主體的興起正爲農村振興注入着新的“血液”、增添着新的“引擎”、輸入着新的“動力”,我們的農村也正在與時俱進、大步邁向新時代的輝煌,持續培育壯大農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是我們早日實現鄉村振興,實現偉大中國夢的制勝法寶。

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有感3

鄉村振興,關鍵在人。人的振興是鄉村振興的前提和重要支撐。《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強調,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解開人才瓶頸制約。因此,要把人的因素和人力資本開發放在首要位置,夯實留人、聚人、興人氣舉措,暢通智力、技術、管理下鄉通道,讓更多人及各類人才在鄉村振興中大施所能、大展才華、大顯身手。

缺人氣、缺人才是目前鄉村面臨的最大難題。在一些偏遠農村,農業產業日益凋敝、農村人口“空心化”嚴重。即便是在一些相對富裕地區,鄉村與城市在享受公共服務和文化生活上等方面也存在不少差距,難以留住人特別是年輕人在家或返鄉,難以吸引優秀人才在鄉村大展手腳,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鄉村發展和鄉村振興。

鄉村振興需要留住人的鄉愁。隨着城鎮化的發展,大多數年輕人追尋更多的發展機遇,嚮往城市的繁華,放棄了生養的家鄉。但鄉愁是一種情懷,是指引人返鄉的指路明燈。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這樣的鄉村振興戰略讓背井離鄉的人們看到了機遇,也漸漸吸引人重回家鄉,要讓他們真切感受到在家鄉一樣可以賺錢養家,一樣可以幹事創業。只有讓每一位農民羣衆看到農村的發展潛力,感受到農村的發展動力,感知到農村的發展引力,他們才能以幸福感、獲得感、歸屬感爲號召,以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爲總要求,留住鄉愁,回到家鄉,振興鄉村。

鄉村振興需要激發人的活力。近年來,隨着各級政府對“三農”問題的關注程度不斷加大,一些年輕大學生、“能人”企業家回鄉發展,爲鄉村振興注入了新活力。但激發的力度還不大,一定要把到農村一線工作鍛鍊作爲主要磨礪人才,甚至是培養幹部的重要途徑,形成人才向農村基層一線流動的用人導向,並要有意識發揮本地能人和鄉賢能人引領作用,用制度煉化人才、用人才吸引人才、用人才帶動羣衆。

鄉村振興需要聚攏好人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切忌關起門來發展農業農村、就“農”論“農”,而要堅持以工補農,以城帶鄉,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實現城鄉共同繁榮。同時,要讓鄉村的功能價值日益凸顯,吸引人口由城市向農村迴流。一定要處理好走出去、留下來和引回來的關係,讓農村的產業、環境留住人,讓農村的機會吸引人,這其中要做到兩手抓,一手抓制度的合理安排,既讓農村想進城謀生的人在城鎮安居樂業,另一手也要讓城裏想爲振興鄉村出錢出力的人,在農村有爲有位成就一番事業,能夠找到參與鄉村振興的渠道和平臺。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鄉村振興雖有頂層支撐、政策引領,但主體還是廣大人民,只有每一個廣大人民羣衆樹立起巨大的精神力量,以共建美好家園的情感共鳴,讓更多有思想、有能力、有情懷的鄉賢返鄉,進而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才能不斷推動鄉村振興戰略一步步變爲美好現實

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有感4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中明確提出,要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爲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曾強調:“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農業、不能忘記農民、不能淡漠農村。”邁向新發展階段,要始終堅持助農惠農力度不減弱、推進鄉村振興事業不鬆勁,凝聚衆力、團結衆心,強化“角色意識”,繪就百姓“幸福畫卷”。

甘爲“拓荒牛”,扛起鄉村振興“責任擔”。當前,“十三五”規劃收官在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十四五”謀篇啓航整裝待發。常言道,“生而逢時是機遇,順勢而爲纔是謀略”,廣大青年幹部身處如此重要的時間節點,要下好“先手棋”,甘爲“拓荒牛”,奮力拼搏闖出一番壯闊天地;要扛起鄉村振興的“責任擔”,需邁開步子找出路,壯大特色支柱產業、拓寬農副產品銷售渠道,鋪就農民致富“黃金通道”。要俯下身子解民憂,大力開展技能培訓,賦予羣衆“傍身之技”和“看家本領”,激發村民羣衆自主奮鬥的“內驅力”,找準關鍵點,用“拓荒”精神開創新局面。

勇當“弄潮兒”,按下改革發展“快進鍵”。時代發展至今,拼的早已不是誰的“鋤頭揮得勤”、誰的“水井挖得深”,而是用科技創新之力,達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廣大青年幹部要跟得上潮流,用創新的思維和理念爲鄉村振興增彩添色,在廣袤農村大地上施展才華,勇當時代“弄潮兒”。通過“互聯網+”新形式,加快農業發展步伐;搭建農村電商平臺,實現農民與消費者之間的“直接通話”;引進現代化農業設備,提升農業核心競爭力,爲建設現代化農村注入“科技力量”,打造成爲助推經濟發展的“強力引擎”,爲社會改革發展按下穩穩的“快進鍵”。

爭做“排頭兵”,吹響萬衆一心“集結號”。人人都說,“農村工作難,不知怎麼幹;農村工作苦,吃力不討好”。廣大青年幹部身負人民所託、國家所望,要內修黨性覺悟、外練本領功夫,積極投身於“三農”事業,爭做基層“排頭兵”。不怕辛苦奔走于田間地頭,不怕麻煩深入到羣衆中間。協助村“兩委”紮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用心感染農民羣衆團結奮鬥,以身作則發揮先鋒模範作用,以己聚力吹響萬衆一心“集結號”。用“遇難我先上”“遇責我能扛”“遇事我敢辦”的拼勁,彰顯出當代青年幹部的精氣神。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時代在召喚,初心在引領,廣大青年幹部要深刻領悟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立足“角色意識”,助力鄉村振興,在新徵程之上揚起一面絢麗的“青年旗幟”,一路奮勇搏擊、高歌猛進。

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有感5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指出,要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強化以工補農、以城帶鄉,推動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協調發展、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係,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

藍圖猶如一張答卷,中國共產黨從成立之日起就把消滅剝削、消除貧困、實現共同富裕作爲始終不變的追求和使命,如今到了決戰脫貧攻堅的收官環節,全面小康社會這道大題即將得出答案,怎樣才能得高分,需要我們答到“點”上。英語單詞的point有論點、觀點、重點等含義,諧音“破硬特”,只有找準脫貧攻堅的關鍵點、結合點和發力點,才能讓貧困戶脫貧不返貧,走穩小康路。

脫貧攻堅需找準“破”的“關鍵點”。人們常說“不破不立”“置之死地而後生”,雖然每一個貧困戶致貧的原因各不相同,但思想上的“窮根”不除,脫貧攻堅就難以有持久的動力。因此要破除舊思想,激發貧困羣衆的內生動力,讓貧困戶走出“觀念上的貧困”誤區,實現從“要我富”到“我要富”的轉變,讓他們徹底消除“等靠要”思想,見賢思齊、人心思進,讓貧困羣衆擁有改善困境的希望和信心,從而調動起他們自食其力、自力更生、脫貧致富奔小康的鬥志和激情。

脫貧攻堅需找準“硬”的“結合點”。萬夫一力,天下無敵。脫貧攻堅不是扶貧人員的“獨角戲”,而是各級黨委政府和整個社會的“大合唱”。要把“單兵作戰”變爲“團隊戰鬥”,形成“全民皆兵”的氛圍,匯聚起黨和政府、社會各界的合力,讓千千萬萬個你我他擰成一股繩,讓涓涓細流匯成百川成海的澎湃力量。在當下脫貧攻堅即將進入尾聲,但對貧困戶的持續幫扶和跟進不能丟,要通過“城鄉結對共建”“幫扶志願服務”“農民工技能培訓”等一系列扶貧幫困措施,標本兼治、精準治“病”,讓貧困戶“硬”起來,真正實現“立”起來。

脫貧攻堅需找準“特”的“發力點”。如何讓貧困戶持續“保增收”和“穩增收”,需要根據貧困戶的不同地域、文化特點,針對性地開展培育和就業輔導等工作,建立長效幫扶機制,確保脫貧不返貧。要把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結合起來,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紮實推進特色小鎮、美麗鄉村建設,着力提升鄉村產業扶貧水平,在打通貧困鄉村的路、水、電等基礎設施的基礎上,持續改善住房、上學、看病、養老等公共服務,讓農村環境美起來、產業旺起來、村民富起來,確保貧困戶端上“鐵飯碗”,走穩“小康路”。

每一名黨員幹部都是全面小康社會的建設者、書寫者和見證者,只有答到點上,才能寫出滿分作文,交出讓人民滿意的高分答卷。

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有感6

推進鄉村振興,人才是基本保障,鄉村振興戰略的發展離不開強有力的人才支撐,人才振興是鄉村振興的基礎和關鍵。致天下之治者才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人才振興實施正確方向是實現鄉村穩、農業興的要因素,鄉村振興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關鍵目標指向,擁有一支深刻了解農村生產生活的多元化、高素質“三農”工作保障隊伍尤爲關鍵。

留助鄉村人才,助力鄉村振興好發展。人興則鄉村興,人旺則鄉村旺。選拔培優鄉村振興的人才要着力從眼下的本土去挖掘“千里馬”,首先,鼓勵本土人才積極投身鄉村建設的同時,要制定並完善好本土人才成長髮展機制,充分激發鄉村人才的積極性、創造性,發揮鄉村人才的技術優勢,進而帶動產各個業快速發展,帶動致富。其次,從教育、就業、醫療、基礎設施、居住環境等條件入手,不斷改善和優化本土鄉村人才的成長髮展環境。通過健全的保障機制的投入,鄉村基礎設施的完善,相信本土鄉村人才能更好地助推鄉村振興。

培養新時代人才,共建鄉村振興好發展。新時代的鄉村需要更多新時代的人才來點燃,大學生村官計劃是想鄉村提供人才振興支撐的重要途徑,爲建設高素質專業化“三農”工作幹部隊伍提供源頭活水。大學生村官計劃自實施以來,爲鄉村振興發展提供了紮實的人才支援,在工作中,他們發揮着積極作用,一批又一批有文化、會經營、善管理、懂技術的大學生村官爲鄉村振興默默地奉獻着自己的青春,是鄉村振興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人才隊伍。要建立引導並鼓勵更多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工作“下得去、留得住、幹得好”的長效機制,鼓勵更多年輕有志青年紮根基層、服務鄉村振興。

要築巢引鳳,以人才振興助力鄉村振興。要多方引導返現農民工、大中專畢業生、科技人員、退役軍人等等返鄉做“創客”,鼓勵支持並引導鄉村精英羣體返鄉投身到鄉村振興,不僅僅要靠當地政府部門創造便利條件、政策支持,也要同步改善鄉村基礎建設,縮小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差距,更好解決返鄉精英羣體的後顧之憂。栽好梧桐樹,吸引鳳凰來。營造“靠環境引人才,用服務留人才”的良好氛圍,制定人才、財稅等優惠政策,爲人才搭建幹事創業的平臺,吸引更多的人才返鄉創業,推動鄉村振興全面發展升級,譜寫鄉村全面振興新篇章。

人才振興是助力鄉村振興發展的核心靈魂,鄉村振興必須人才爲先。人才是創新創業的支柱,只有人才支柱穩固,才能築起新時代鄉村振興的大廈,打開鄉村振興新局面。

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有感7

完美答好脫貧攻堅大考後,我們迎來鄉村振興大考。年輕幹部作爲大考中的主力軍和生力軍,對青春之“我”而言,積極投身大考既是“蹲苗”接受鍛鍊的練兵場,也是一展身手的大舞臺,我們只有遵循成長成才規律,保持正確的“蹲苗”姿勢,克服經驗不足、水土不服等“成長的煩惱”,在基層沉澱、成長,才能以更沉穩的心態、更矯健的身姿和更強大的能力迎接未來。

保持“向上向陽”的姿勢,接受“朝露日晞”的滋養。“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對年輕幹部而言,向上向陽是心態、是狀態、也是姿態。首先,要有向上向陽的心態。鄉村振興雖然任務重、壓力大,但青春因肩扛大責、擔當使命而熠熠生輝,生命因“越是艱險越向前”的奮鬥而更有價值。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成長觀,堅定理想信念、胸懷遠大志向,把握難得的成長進步機會,將壓力轉化爲動力,化解“成長的煩惱”,在逆境中“拔節生長”。其次,要有向上向陽的狀態。要發揮年輕人精力旺盛、思路寬、辦法多的優勢,通過書本、網絡、實踐等多種途徑加強學習,特別要注重多向基層羣衆、老黨員、老幹部和鄉賢等學習,不斷更新知識結構,持續爲自己“加油充電”,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確保自己的狀態始終“在線”。最後,向上向陽也是一種姿態。年輕幹部既要有積極進取、勇擔使命、永不言敗的陽光姿態,也要有聞過則喜、知過不諱、改過不憚的坦蕩姿態,通過基層工作的鍛鍊,不斷超越自我、完善自我。

保持“向下向深”的姿勢,汲取“強根壯骨”的力量。中央一號文件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最艱鉅最繁重的任務依然在農村,最廣泛最深厚的`基礎依然在農村。年輕幹部要茁壯成長,必須將自己的“根”深深地扎進農村這片廣袤的土地上、將自己的情深深地融入人民羣衆這根永恆的“血脈”中。一要深入實地查實情。對當地前期脫貧攻堅工作成果鞏固情況、產業發展情況、勞動力結構情況、教育、醫療情況等進行全面的調查瞭解,摸清“家底”,做到心中有數,爲制定針對性振興計劃打下基礎。二要深入羣衆聽民聲。真正把人民羣衆當成自己的親人,同人民羣衆打成一片,通過開壩壩會、走村串戶拉家常、線上線下問卷調查等形式聽取他們對做好鄉村振興工作的意見建議,廣開言路、廣納民意、廣聚民智,增強工作的科學性、針對性和實效性。三要深入田間獲真知。實踐出真知,深入田間地頭去揮灑汗水、汲取智慧,在爬坡上坎中歷練本領、在日曬雨淋中積累經驗、在化解矛盾中增長才幹,用心用情當好羣衆的“服務員”“貼心人”。

保持“面向四方”的姿勢,積蓄“開枝散葉”的能量。“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年輕幹部正處於成長進步的“黃金期”和幹事創業的“關鍵期”,要堅持“面向未來、面向四方”,廣泛學習和吸收來自各方面的知識及意見,汲取更多的“養分”,使自己的“根系”更爲發達,爲“開枝散葉”打下良好基礎。在學習上,用黨的先進理論武裝頭腦,又要學好法律法規和經濟、農業等各方面的專業知識,同時,堅持“請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廣泛學習借鑑各地的先進經驗做法,爲幹事創業引入“源頭活水”;在思路上,既要全面系統思考、長遠規劃,又要關注當下,細化、量化短期目標並在具體實施中適時調整完善,做到既高瞻遠矚科學謀劃,又腳踏實地真抓實幹;在方法上,既要抓住基層羣衆關心關注的熱點、痛點問題進行重點突破,又要在時機成熟後進行整體推進、全面推動;在能力上,既要爭當自己負責領域的“種子選手”,也要爭做多崗位鍛鍊、多領域發展的“多面手”,確保各項工作得心應手、取得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