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論文 > 論文精選

2020鄉村振興戰略論文1500字多篇

2020鄉村振興戰略論文1500字多篇由本站會員“tannet2009”投稿推薦,但願對你的學習工作能帶來參考借鑑作用。

2020鄉村振興戰略論文1500字多篇

發展要依靠鄉親,發展成果要惠及鄉親。小偏整理了2020鄉村振興戰略論文1500字精選四篇,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鄉村振興戰略論文1500字一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明確要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並以此爲主題對“三農”工作進行了部署。這是我們黨在全面認識和把握我國發展階段性特徵基礎上,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出發對“三農”工作做出的一個全新戰略部署,是農業農村發展到新階段的新要求,也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一項重要任務,意義十分重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要求是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努力做到“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顯著成就,農村面貌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由於歷史欠賬較多,再加上多種因素的制約,我國城鄉發展不平衡不協調的矛盾比較突出,具體表現在城鄉居民收入差距較大,農業基礎仍不穩固,農村社會事業發展滯後,城鄉二元結構依然沒有解決,不少農村存在“空殼”、“空心”、“空巢”和活力衰退現象,等等。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既切中了當前鄉村發展的要害,也指明瞭新時代鄉村發展方向,是城鄉發展思路的戰略性轉變,爲我們的工作指明瞭方向。

十九大提出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這是站在全局高度統籌城鄉發展、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重要舉措。當前,農村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尤其突出。我們的基本國情決定了現代化的發展不可能消滅農村,也不可能把所有的農民都搬到城裏去,農民總體上應當就地城鎮化。我們的目標應是,雖有城鄉之別,而少城鄉之差。必須通過城鄉融合發展,把更多的公共資源配置到農村,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打好脫貧攻堅戰,努力提高農民收入,縮小城鄉差距,讓農民也能過上現代文明生活,一起共享發展成果,實現城市鄉村共生共榮,這纔是切合實際地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之道。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三產融合和城鄉一體化發展的原則。在戰略實施上,要堅持以深化土地制度改革爲重點,以產業融合爲紐帶,以公共服務均等化爲途徑,精心謀劃,穩步推進。在加大政策傾斜的同時,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健全社會化服務體系,激活鄉村的資金資產資源,實現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產業發展的有機銜接。要堅持自治、法治和德治相結合,加快建立有效的鄉村治理體系。要把各類人才引向農村,培養懂農村、愛農業、愛農民的工作隊伍,培育現代新型農民。要大力加強農村基層黨建工作,下力氣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充分發揮農民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的主體作用。

作爲一個涉農工作者,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就要認真學習領會中央關於鄉村振興戰略的各項部署,把各項政策學懂弄透,在做實上下功夫,結合我省實際提出實實在在的舉措,一個時間節點一個時間節點往前推進,以釘釘子精神全面抓好落實,爲我省鄉村振興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鄉村振興戰略論文1500字二

我是一名金融專業的大學畢業生,回鄉創業之前在一家知名通訊公司做業務員。2009年,因爲母親生病,我放棄20萬元年薪的工作回到老家松林村,種植銀耳和食用菌。2012年,我成立了黔江區義相食用菌種植股份合作社,採取“公司合作社農戶基地”的產業生產模式,村民以土地入股成立股份合作社,實行集中經營、抱團發展。2017年,我創辦的合作社種植菊花300多畝,種植銀耳2萬袋,純收入70餘萬元,帶動當地建卡貧困戶增收2500至3000元。我覺得,年輕人在農村廣闊的天地中大有可爲,大有奔頭!當看到周圍羣衆也跟着富起來,我也感受到了自己的價值。

這麼多年在鄉村,一直有個問題在心中縈繞,那就是如何發揮松林村的固有優勢,從有限的土地資源中獲得更大的收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是我這幾年在農村的深切體會。我所在的鄰鄂鎮松林村海拔1100餘米,山高坡陡,人均耕地少,冬天寒冷,實施機械化耕作的難度高,村民收入主要靠外出打工。在我看來,向綠水青山要效益,利用閒置的土地資源,依託良好的生態環境發展山地特色效益農業,是當前高山地區農業發展的必由之路。前段時間,我有幸作爲鄉村振興報告團成員列席了市委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領導小組會議,當聽到會上提出“生態振興要在統籌‘三生’空間上精準發力”“發展山地高效農業、加快農產品品牌建設”時,我倍感鼓舞和振奮。

接下來,我想在發展立體效益農業方面進行探索,如將玉米、高山馬鈴薯與冬桃進行套種,同時發展林下土雞養殖,實現“一塊土地、多次收益”。依託高山氣候發展菊花種植和特色食用菌產業,利用農戶廢棄的稻草、玉米芯、玉米稈,按循環農業的現代化方式生產食用菌並利用烘乾脫水生產菊花茶,實現廢棄資源的再度利用。突出生態綠色特色,以“康養”市場作爲產品的主攻方向,打造“容仙”生態產品品牌。着手打造1000畝菊花基地,建設集賞菊花、飲菊花茶、吃農家菜爲一體的鄉村旅遊點,建設一個有影響力的立體效益農業示範基地。

發展要依靠鄉親,發展成果要惠及鄉親。鄉村振興戰略的出臺,讓我和鄉親們對未來的信心更足了,只要我們團結一致,共同努力,實現鄉村振興,建設美麗家園的宏偉目標指日可待!

鄉村振興戰略論文1500字三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在市委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領導小組會議上,陳敏爾書記提出鄉村文化振興要在“鑄魂強根”上精準發力。對於鄉村文化振興,我深有體會。

有了精氣神,纔有真幹勁。鄉村振興既要看村民們的錢袋子鼓不鼓,更要看精氣神足不足。2013年8月,我開始任榮昌區安富街道通安村黨總支書記。進村之初,我帶領村民們每月開展“通安大講堂”,讓他們自己談村裏的大事、議村裏的大事、定村裏的大事;開展“五星級文明戶評選”,以好家風帶動好鄉風;每週開展“送文化進院壩”,讓喜聞樂見的文體活動覆蓋全村;開放有4000餘冊書籍的“農家書屋”,組織志願者團隊開展“小樹苗”工程,幫助留守老人、婦女收糧食,輔導留守兒童做作業;和村民一起制定紅白喜事公約,倡導文明鄉風……剛開始,村民們對這些活動不理解、不認同,甚至說“差不多就行了,做這些難道還掙得到金子。”我一邊聽着,一邊幹着,短短半年,通安村就變了,村容整潔、村風文明、社會和諧,成爲遠近聞名的先進村,村民們從“不買賬”到主動參與,做事更起勁了,產業發展推進起來也順暢多了。

鄉風和煦,才能百業振興。參加鄉村振興報告團,更加堅定了我要在鄉村好好幹事創業的信心和決心。下一步,我要在全村繼續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培育特色文化品牌,以文化高質量發展推動鄉村振興。一是組織實施“美麗鄉村·通達陶都”基層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創新示範點建設,將黨建、紀檢、宣傳思想文化建設等內容融入其中,大力開展黨的方針政策宣講。二是提升農民文明素養,持續開展好媳婦、好兒女、好公婆等評選表彰活動,培育優良家風、文明鄉風;培育鄉賢文化,弘揚善行義舉;舉辦“夢想課堂”專題培訓,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管理中涵養現代文明素質。三是保護和發展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鄉村優秀傳統文化,帶領村民們充分發掘通安村“陶文化”底蘊,傳承農耕文明精髓,培養鄉村文化自信;依託宋窯、劉家拱橋兩個制窯遺址,精心打造集陶藝製作、陶藝體驗、陶文化傳播爲一體的“特色民宿”陶藝村。

鄉村文化振興,需要廣大鄉村黨員幹部和羣衆共同努力奮鬥,需要社會各界共同關注、支持和幫助。我相信,只要我們團結一致、共同努力,一定會讓農民羣衆生活富起來,環境美起來,精神樂起來,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精神激勵、智慧支持和道德滋養!

鄉村振興戰略論文1500字四

“四月春光好,正是讀書時”。在春光明媚的四月,我有幸到百年名校——交通大學學習,五天的培訓,讓我受益匪淺,彷彿經歷了一次文化之旅,一場視聽盛宴。培訓結束後,仍然回味悠長,也引發了我對於鄉村振興的一些思考……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首次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歷史任務,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而鄉村振興就是要以農村經濟爲基礎,努力實現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麗鄉村。我認爲建設美麗鄉村始終都離不開文化。

文化是生態宜居的守護者。習總書記說美麗鄉村建設就是要“看的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鄉村的青山綠水是我們耐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中國自古以來就講究遵循自然法則而生存。繼承和發揚傳統的生態文明觀,讓人們懂得“仁民愛物”,發自內心崇尚自然,珍惜環境,才能從根本上守護住我們的青山綠水。

“鄉愁”對於鄉村來說是對鄉土文脈和故土文化的記憶。鄉愁可能是一棵長在村頭的古樹,可能是一間破舊的祠堂,可能是一出家鄉的戲曲,還可能只是一位兒時的玩伴。這就需要加強對遺址遺蹟、宗族祠堂、田野文物的開發保護,傳承鄉村文脈,讓村民在精神上有歸屬感。讓更多鄉賢回到故土推動鄉村文化的傳承,建設美麗鄉村。

文化是產業興旺的金鑰匙。鄉村產業無論是農業還是第三產業,都需要注入文化內涵,否則就不能產生較好的經濟效益。我們平利是女媧故里,中國名茶之鄉。當我們的茶飲產業注入文化內涵,整合品牌力量,平利的絞股藍和綠茶也會像西湖龍井、武夷山大紅袍一樣名揚四海。到那時,我們賣的就不僅僅是茶而是健康和文化。

談到鄉村振興就會想到鄉村旅遊。而鄉村旅遊的持續蓬勃發展,更要注重挖掘文化內涵。一個地方的歷史積澱、氣候環境、風土人情、飲食起居,風俗習慣等等構成了一個地方的地域文化,而這種文化帶給人們的是不同於其他地方的精神體驗。譬如,有人喜歡“大漠孤煙直”的蒼涼,有人喜歡“海上生明月”的意境。我們要做的就是深入挖掘本地的地域文化,讓每一個來平利旅遊的客人感受到這片土地與衆不同的魅力。

文化是鄉風文明的約束力。“仁義禮智信、誠孝檢勤和”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所在。習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新,讓中華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采”。在鄉村振興中,如果我們充分發掘鄉規民約、族譜家訓這些道德資源,發揮身邊榜樣的力量。讓向善向美的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凝聚人心、引領道德、淳化民風,那麼“路不拾遺”、“夜不閉戶”、“鄰里和睦”等等都會成爲村民發自內心的尊崇。

農村的公共文化建設也是不容忽視的問題。只有健全鄉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才能保障村民的基本文化權益,提高鄉村文體活動質量,讓廣大村民在豐富的文化體驗中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和道德觀念。

《周易·賁卦·彖傳》中解釋文化,“剛柔交錯,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是有形的,更是無形的,它無時無刻都在影響着我們的“三觀”和生活方式,要想振興鄉村,就得以文化鑄魂。有了靈魂的鄉村便有了和活力,有了青山綠水和鄉愁,有了希望和未來。

2020鄉村振興戰略論文1500字精選四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