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學科課程標準心得體會多篇

學科課程標準心得體會多篇

學科課程標準心得體會篇1

隨着新課程改革在全國各地千萬所中國小有計劃地推進,課改的幸福曾給我們帶來不少新鮮與激動。我作爲一名數學教師,很榮幸參加了幾次新教材的培訓,在06年的新學期,我又教上了新課改的數學教材,雖然時間很短,但是,對於新課程理念下的數學教學也有了自己的一些體會。

(一)新舊教材的對比:從教材與以往教材對比來說,有以下幾點:

(1)新舊課本內容上,新教材較以往更廣泛,它涉及到了概率,視圖與投影,專門增設了圖形的平移與旋轉,數據的處理等內容.從內容體系上來看,編排順序與以往也有較大差別,比如在幾何證明中,把學生學會證明書寫格式及要求放在全等三角形,四邊形內容之後學習。

(2)新舊課本在知識深度上相比,新教材有一定程度下降,例如刪掉繁雜的分母有理化運算,立方差,立方和公式.三元一次方程組的解法,在進行因式分解時,直接用公式不超過兩次,在八年級上學期前對幾何證明基本上不作要求,對數學用表的要求取消,刪掉三角形外角的性質等。

(3)新課本較舊課本知識理解程度要求進一步加強.例如:課本中專門設計了100萬有多大,公園有多長、多寬(即估算面積有多大),多邊形外角和的理解等以往的學生來不及或幾乎從未思考過的深度.比如:學生體會百萬分之一有多大本教材就從各個角度進行了描述,學生就會對百萬分之一有較爲深刻的認識。教材也更貼近生活。例如課本設計了圖形的密鋪,以及各種各樣圖案設計,利用對稱,中心對稱,軸對稱,平移與旋轉等進行圖案設計的作業共有六套.學生對此能有許多創意進而激發出其學習熱情。

(4)新教材更注重學生探索未知世界的方法及學生親身經歷知識的探索發現過程.例如課本在設計“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時,注重了從幾何圖形方面對公式的理解,利用面積相等的原理進行拼圖。學習勾股定理時,利用直角三角形三邊爲邊的正方形面積關係來引導學生髮現勾股定理,用拼圖來引導學生證明勾股定理,最後引導學生自己動手證明勾股定理的多種方式,使認知更符合學生實際.又比如在無理數教材編排中,先通過學生認識邊長爲1的正方形對角線及非整數又非分數,引起學生的認知衝突。而後通過該對角線究竟有多長,利用無限逼近的數學思想來理解有多大,並最後引入無理數的概念。

(5)新教材的練習量較以往大幅減少。閱讀材料更豐富,涵蓋數學趣題,例如柳卡趣題.博奕問題,數學史,數學方法,計算機解方程組的原理,word中圖形的平移與旋轉等諸多方面。

(二)教師教法的轉變:在應試教育和舊的教育觀念的影響下,教師一般採用的是滿堂灌的教學方法,講課追求講深講透,一步到位。對精講多練的理解也有所偏差,認爲精講多練就是把公式、定理告訴給學生,然後相對於公式、定理的應用,編擬出很多題目要求學生做,大搞題海戰術,從而使學生理解爲學數學就是做題,而做題就是如何套用公式、定理。學生學到的不是數學,而只是解題技巧。數學新教材的最大特點是體現素質教育的要求,以數學源於生活又用於生活爲主線,着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動手能力,培養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意識,使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新課標的指導下,我認爲新的課堂教學應該注意以下問題:

(1)教師應發揚教學民主,成爲學生數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例如在《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條件》教學過程中,要學生自己動手,從一個條件(即已知一角或一邊)能否確定一個三角形的形狀開始,逐漸增加條件,並由學生回答哪些肯定不可以,哪些暫時無法確定,在此應到學生適當的分類,再進行講解。在學生探索已知兩邊及其中一邊所對角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是否全等時,學生很難舉出反例,此時應及時幫助學生出示反例。使學生很好的掌握這一知識。在探索《軸對稱》中角的對稱軸時注意糾正學生對稱軸是直線等都是教師在指導學生過程中應該去做的。在《鏡子改變了什麼》中,注意讓學生自己探索實踐,教師只需適時糾正就可以了!

(2)教師應善於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鼓勵學生大膽創新與探索。例如“絕對值”一節的教學,我按四人一組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通過合作學習,學生不難得出:①一個正數的絕對值是它本身②零的絕對值是零 ③一個負數的絕對值是它的相反數。在此基礎上,我繼續提問:①絕對值等於本身的數有哪些?②任何一個數的絕對值都是正數嗎?③若a>0,則a =________; 若a=0, 則 a =________; 若a<0, 則 a =________ ④你還能得出其他結論嗎?通過學生思考探索,讓他們總結出絕對值的一些重要性質。

(3)教師應努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觀念。例如在學習“生活中的立體圖形”時,我提前兩天佈置學生收集有關生活中的立體圖形的一些圖片、實物,用硬紙片製作柱體、錐體等模型。教學中,讓每個學生都先展示自己收集到的圖片、實物和製作好的各種各樣的立體模型,然後再按每兩人一組把這些實物或模型進行歸類並說出它們各自的特點,最後選派一些代表作總結髮言,老師點評,對做得較好的同學進行表揚。通過這樣教學,學生在愉快中學到了知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4)教師應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的發展。新教材設計了不少如“思考”、“探索”、“試一試”、“想一想”、“議一議”等問題,教師可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進行選用。對於數學成績較好的學生,教師也可另外選擇一些較靈活的問題讓他們思考、探究,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提高數學成績。

(5)教師應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輔助教學,提高教學效益。例如對“圖案設計”的教學,我要求學生利用計算機完成以下問題:①我喜歡的數學圖形②收集一些公司或企業的標誌圖案③爲我們班設計班徽。學生的積極性很高,在網上找到了相當豐富的素材,上課前我先把每個學生蒐集到的材料加以整理,教學中再進行分類展示。這樣做可拓寬學生的視野,豐富教學內容,使學生學到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提高教學效益。

在傳統教學中,教師扮演着單一的角色——知識的傳授者,而新課標要求“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即組織學生髮現、尋找、蒐集和利用學習資源,組織學生營造和保持教室中和學習過程中積極的心理氛圍。引導學生激活進一步探究所需的先前經驗,引導學生實現課程資源價值的超水平發揮。建立人道的、和諧的、民主的、平等的師生合作關係,讓學生在尊重、信任、理解和寬容的氛圍中受到激勵和鼓舞,得到指導和建議。

(三)學生學法的轉變:在教與學的關係中,學生的地位如何確定?傳統的提法是“以教師爲主導,以學生爲主體”,但在教學實施中不盡人意,教師主導,導得過多,導得過細,學生總是在教師鋪設好的平坦道路上接受教育,學生圍繞教師轉,學生的主體地位並沒有真正得到體現。而新課標明確指出“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同時新課標強調,要把傳統的“以學科爲中心”轉移到“以學生爲中心”,“一切爲了學生的發展”,不要過多地考慮課程知識結構體系,而是要考慮以學生髮展爲最終目的。傳統的學習方式單一,以接受性學習爲主,即:老師講,學生聽,靠單純的記憶、模仿和訓練,學生完全處於一種被動接受的狀態,教師注重的是如何把知識結論準確地給學生講清楚,學生只要當收音機全神貫注地聽,把教師講的記下來,考試時準確無誤地答在卷子上,就算完成了學習任務,當他們進入大學或參加工作時就難以適應新的學習,缺乏創新的激情與活力。因此新課標強調“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教師應引導學生主動地從事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

總之,本次課程改革與以前的七次課程改革不同,不只是課程內容的加減調整和教科書的替換,而是牽涉到教育觀念、教學方式的改革更新,牽涉到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評價方式的轉變等諸多方面。

學科課程標準心得體會篇2

聆聽完xx教授關於20xx年最新版課標的解讀後,讓我對數學教學有了更加新穎和深刻的認識,我不斷思考:當前的教育背景下,我們數學老師的主要工作只是教給學生數學知識嗎?實則不然,數學教學既要考慮數學與學科的關係還要考慮數學與教育以及數學與學生認知發展的關係。若想自己的教學能夠緊跟時代的步伐,基於對《課標》的學習,我對我的數學教學工作有了如下規劃和見解。

一、加強教育和教學理論知識的學習

能讀完《課標》並不意味着真正的讀懂《課標》,課標背後依託着大量的教育教學理論,比如:何爲核心素養內涵的一致性、表現的階段性、表述的整體性;什麼是核心素養中教育特徵的意識、觀念和能力;主題整合中概念與抽象、性質與推理、關係與模型、運算與運算等等術語,這些高度概括化的信息,需要我將所學的理論知識與之建立聯繫,需要通過不斷地研讀和例證來加深認識、加強理解。只有真正的使這些上位的概念植入腦中、融入觀念裏,才能正確的在教學中加以應用。

二、提高研究數學知識內部聯繫的意識

xx教授提到,學生有時做不對題是因爲讀不懂題目表達的意思,於是新課標將國小階段數學學科從原來的2個學段分成3個學段,將學生的認知發展更加的細化,使得階段性目標更加明確,這就需要涉及我前面提到的關於教師對學生認知發展階段性目標的掌握。

同時xx教授也建議教師要有各類層級的備課,比如:集體、學年、學段、學校數學教師備課。這一點我非常的認可,也正如國外教育學家所說的,學生在中高年級能否順利的學習,依賴於他在低年級時是否學會了如何學習。所以我認爲,我們國小教師應該系統的研究課標中涉及的幾大領域的發展脈絡以及重點內容,從每個領域中規範好教學的一致性,讓學生在低段所學的知識在中段以及高段學習的知識裏也應該解釋的通。通過《課標》中的主題整合,不應只是關注“存在”,而應關注與“關係”,真正做到“研究對象+”。

三、反思教學中不科學、不規範的方面

在教學研究中我們教師不免會突然迸發新的意識,這些意識的萌芽是不是正確的,是不是向《課標》靠攏的,都需要我們藉助《課標》不斷地審視。

xx年聽過xx老師講三角形的周長一課,她正是按照xx教授在會上提到的運用尺規作圖將三條邊首尾相連依次落在一條直線上的方法來上課的,傳統觀念裏只有到了高段才使用的圓規,卻在三年級的課堂裏出現了,這新穎的方法加之學生的表現給了所有人眼前一亮的觸動。通過今天的學習,我想我們在教學中要保持隨時審視的習慣,摒棄複雜的傳授,將問題簡單化、系統化纔是今後應該爲之努力的方向。

xx教授提到,“數學化”是一條漫長的道路,數學化的實現不應只是埋頭苦教,如何真正做到會教數學,應將成爲我教學的必修課。

學科課程標準心得體會篇3

新一輪課程改革已經很多年了,在這之中,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不斷衝擊着站在課改浪尖上的教師們。我們曾經困惑,不知所措,但通過學習,我們又以新的姿態站在教育前沿。寒假,我又認真的學習了一遍《數學課程標準》,通過學習更加使我認識到我們教師必須更新原有的教學觀念,改變原有的教學模式,不斷鑽研教材,學習新理念、新方法,全面瞭解自己的學生,切實地完成好教學任務,把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層次,只有這樣才能適應現代教學的需要。下面就談一談我的一些學習體會:

一、教育理念的轉化

新課程要求教師確立新的教學觀,克服教育生涯中的陳舊觀念,使教學方式顯現多樣化的格局。在很多教師的概念中,教學就是講課,就是把書本知識傳遞給學生,把學生作爲知識的“容器”進行灌輸,“填鴨式”教學是某些教師慣用的教學方法。而在新的課程與教學改革中,教師要充分相信學生的能力,把自己定位於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而不是知識的化身,以權威自居。教師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是起輔導、幫助、引導作用的人,而不是支配學生的控制者,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習的主人。教學的目的是幫助每一個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發展。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的過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潛能,要通過討論、實驗、探究等多種教學組織形式,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究性學習的教育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度和能力。如《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提倡讓學生在做中學”。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要力求領悟教材的編寫意圖,把握教材的知識要求,充分利用學具,讓學生多動手操作,手腦並用,培養技能、技巧,發揮學生的創造性。通過摸一摸、擺一擺、拼一拼、畫一畫、做一做等活動,使學生獲得數學知識,在操作中激起智慧的火花,從而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學有價值的數學。

二、要正確認識新的學習方式,合理運用學習方式。

自主學習就是自己作爲學習的主人,而不受他人支配的學習方式。它強調學習的主動性、獨立性、自控性,關注學習者的興趣和責任,有助於弘揚主體性和自主精神。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爲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相互性學習。它強調學習的交往性、互動性、分享性,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團隊意識和集體觀念。探究性學習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從自身生活中選擇和確定專題,通過學生自主獨立地發現問題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方式。它強調學習的問題性、過程性、開放性,有助於形成學生的內在的學習動機,批判的思維品質和思考問題的習慣。自主、合作、探究性等學習方式,能夠更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更能激發學生的內在的學習動力,更能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和實踐能力。大力提倡這樣的新的學習方式,是現實的要求和未來的需要。如果在計算課上,討論一道計算題,出現了10種、20多種的算法,教師還一個勁兒地給予鼓勵,臨下課時,只簡單地說了一句:“你們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算。”其結果是班上思維遲緩的一些學困生確是眼花繚亂、無所適從,產生了干擾。這種情況是不是我們鼓勵的個性化呢?我認爲不然。數學是講“優化”的算法,“優化”的含意是要求尋找最簡捷、最容易、速度快的方法。誠然,在多種算法中,有的並不見得有優劣之分。但是,一般情況下,總有個最基本、最一般或最佳的算法。教學中,教師有責任引導學生去比較、去評價,並使大家掌握那些公認的更好、更一般的算法,以便舉一反三、聞一知百,否則就失去了教育的功能。算法多樣化絕非是越“多”越好,切忌一些無價值的重複。總之,一切要從兒童的實際出發。

三、對教學以及學習方式的認識:

新課程標準來看,自主學習是素質教育的靈魂;就培養能力而言,自主學習是發展潛能的橋樑;從教育實踐來說,自主學習也是當代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新課程的改革迫使我們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在課堂中倡導自主學習。什麼是自主學習?指學生在教師的指點下內在的或自我激發性的學習。自主學習就是爲學生獲得終身學習能力和發展能力打好基礎的。它把學生作爲主動的求知者,在學習中培養他們主動學習,主動探求,主動運用的能力,使學生真正成爲課堂的主體。在教學中我認爲:激發興趣是自主學習的誘因。在教學活動中,如果學生沒有興趣,就根本談不上“主動地獲取知識,形成能力”。只有當學生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學習活動中,纔可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使課堂變得生動、輕鬆起來。其次,教師要樹立以學生爲主體的教學觀。教學中我們應該創設寬鬆和諧平等民主氛圍,讓學生想象馳騁,感情激盪,思路縱橫,乃至異想天開,自然會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引發創造的潛質。還有,建立一個激勵評價機制也很重要。激勵性的評價,能給學生以幫助,給學生以鼓勵,給學生以信心。評價中既要關注結果,更要關注過程及變化發展,既關注水平,更要關注學生情緒態度。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應重視學生主動積極的參與過程,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願望,發揮其學習的主動性。數學是思考性極強的學科。在數學教學中,必須使學生積極開動腦筋,樂於思考,勤于思考,善於思考,逐步養成獨立思考並與同伴交流的習慣。

總之,新課標已經爲我們指明瞭新的方向,只有跟着新課標的方向,我們也纔不會迷失自己的方向!面對新課程改革的挑戰,我們必須轉變教育觀念,多動腦筋,多想辦法,密切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繫,使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在研究現實問題的過程中做數學、理解數學和發展數學,讓學生享受“快樂數學”。通過這些天的學習,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我將不再迷惑、彷徨,我相信在以後的工作中我將會嚴格按照新課標的要求,上好每節課,努力使自己成爲新時代合格的人民教師。

學科課程標準心得體會篇4

通過新課程標準的,使我對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課程目標和內容、觀念和學習方式等有了進一步的瞭解。感觸最深的是新課標課程目標的變化,在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雙基”的基礎上 ,增加了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由原來過多地關注基礎知識和技能的同時,更加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面對新課程改革,我們必須轉變教育觀念,真正認識到了新課改的必要性和急迫性。下面就根據自己對課程標準的理解談點體會:

一、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

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的重要學習方式,而實踐證明,小組合作互動學習更是一種有效的學習形式,通過合作學習不僅可以學到課本上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參與意識,使學生學會與他人合作的方法,進而認識自我、發展自我,充分體驗合作探索成功的喜悅。學生在合作、交流、碰撞中掌握了探究的方法。不但確立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還培養了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滿足了他們的成功欲,從而讓學生享受學習數學的快樂。

二、動手實驗

學生對數學的體驗主要是通過動手操作,動手操作能促進學生在“做數學”的過程中對所學知識產生深刻的體驗,從中感悟並理解新知識的形成和發展,體會數學學習的過程與方法,獲得數學活動的經驗。它是學生參與數學活動的重要方式。要從直觀到抽象的思維的認識規律來設計、組織操作活動,並擔當好組織者和引導者的角色。要讓每個學生都必須經歷每一個操作活動。還要引導學生把直觀形象與抽象概括相結合,採取邊說邊操作,邊討論邊操作等方式,讓手、腦、口並用,在操作和直觀教學的基礎上及時對概念、規律等進行抽象概括。

三、注意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輔助教學。

因爲運用信息技術,有利於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總之,面對新課程改革的挑戰,我們必須轉變教育觀念,多動腦筋,多想辦法,密切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繫,使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在研究現實問題的過程中用數學、理解數學和發展數學,讓學生輕鬆愉快的學數學。

四、最後,通過對“十大核概念:

數感、符號意識、空間觀念、幾何直觀、數據分析觀念、運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應用意識、創新意識的解讀,使我進一步瞭解學習了新課標。在教學中要特別注重發展學生的應用意識和創新意識。

通過學習,使我瞭解新課標數學教學的特點,課堂不再是以爲主體的單邊的教學活動,而是師生雙向交流,交往互動,相互溝通,相互補充的過程;我將會嚴格按照新課標的要求,上好每節課,選用恰當的教學手段,要更多關注學生、尊重學生,努力爲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教學情境,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教學中來。

學科課程標準心得體會篇5

學習《義務教育課程標準修訂解讀》心得體會

讀了關於課標修訂解讀之語文課標,讓我領悟了老師要着力對學生的能力培養,加強學生語文素養能力的培養,特別是在語文教學中,老師必須着力培養的能力有:閱讀、表達的實踐能力,語文學習的創新能力,注重讀書的能力……我認爲特別是語文閱讀、表達實踐能力的培養,是我們當下最應注重的對學生的培養。

語文課程作爲一門實踐課程,必須要求學生在閱讀、表達的實踐上下功夫。我們現在大多數注重了孩子的成績,而一味地做題,光靠做題是不能培養孩子的閱讀、表達實踐能力,相反,應多設計各種學習活動,讓學生把語言文字的運用和生活聯繫起來,和各種學科的學習聯繫起來。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可能忽略了語文教學在其他科目中的學習,比如:表達能力、語言組織能力。在其他科目中,課上的表達鍛鍊、課文的閱讀理解等都是在培養孩子們閱讀、表達實踐能力。應該根據生活和學習的實際需要,在運用中真正提高語言文字運用的實踐能力。

此外,在學習新課標解讀時,講到“讀書”是語文學習的第一要務,強調了“讀書”在語文學習和思想文化修養中的關鍵作用,那麼首先我們應該怎樣提高孩子們“讀書”的興趣呢?如何讓孩子們養成“讀書”的好習慣呢?

我看到了部分班主任老師採取了讓孩子們一個禮拜背誦一篇習作的方式,還有的老師在晨讀時間讓孩子們反覆朗讀課文,每星期一篇課外閱讀,校長還讓每個孩子一個月讀一本經典名著等等,無論什麼方法,都重在培養孩子們閱讀的興趣和幫助孩子們養成閱讀的好習慣,使他們不畏懼閱讀長篇著作,而且對經典名著產生興趣。

不過,除了這些,新課標的目標和內容都更加明確、清晰和充實,給了我信心,也幫我明確了前進的方向。

學科課程標準心得體會篇6

在實施國中數學新課程實驗的實踐中,經過不斷的學習與探索,對於國中數學教學有以下體會:

一、學案設計中知識點的設計要少而精。

做到重點問題重點講解,且要舉一反三,追本求源,瞄準知識的生長點。把基礎知識放在首位,處理好大餐與味精的關係。上課過程中要注意讓學生進行解題方法及解題過程的總結及整理,並注意知識點的提煉與總結。沒有學生的主動參與,就沒有成功的課堂教學。新課程倡導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都是以學生的積極參與爲前提,沒有學生的積極參與,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實踐證明,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參與的深度與廣度,直接影響着課堂教學的效果。

二、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當好組織者。

教師要充分信任學生,相信學生完全有學習的能力,把機會交給學生,俯下身子看學生的學習,平等參與學生的研究。把課堂放手給學生,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與空間個體嘗試併合作探究,讓學生表現自己,可樹立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的精深與魅力,培養學生對數學鑽研的精神,提高合作能力,同時激發他們學習的樂趣與積極性,豐富學生的思維想象能力。使學習能力及合作能力均得到提高。

三、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做一個成功的引路人。

一堂新課開始,教師可通過新課導入的設計、學習氛圍的創設,教材所蘊含的興趣教學因素、課堂內外的各種資源來喚起學生對新知識的興趣,讓學生產生學習的意願和動力。授課結果有時會與備課時預想的結果相差很大,這就說明我們在平時備課時備教材、備教法、備學生的必要性。對教材要深鑽細研,對學生要全面瞭解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及現在的學習狀態,要明白教學過程中面向的是全體學生,既要照顧到差生,又要想到優生。可見備課是個極其複雜的過程,是上好課的前提與關鍵。

四、結合當前課改的實際情況。

結合實際重新編寫應用題只是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的一部分,而絕非全部;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主要是指在教與學觀念轉變的前提下,突出主動學習,主動探究。教師有責任拓寬學生主動學習的時空,指導學生擷取現實生活中有助於數學學習的花朵,啓迪學生的應用意識,而學生則能自己主動探索,自己提問題,自己想,自己做,從而靈活運用所學知識,以及數學的思想方法去解決問題。

五、建立合理的科學的評價體系。

國中數學課程應建立合理的科學的評價體系,包括評價理念,評價內容,評價形式評價體制等方面。既要關注學生的數學學習的結果,也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既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也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表現出來的情感態度的變化,在數學教育中,評價應建立多元化的目標,關注學生個性與潛能的發展。

六、國中教師在新課程中的角色。

課程價值的思考者、學科專業的播種者、學生髮展的促進者、合作探究的協作者、資源保障的服務者、終身發展的示範者。我們可通過在汲取學生時代的經驗的同時,通過在職培訓、自身的教學經驗與反思、和同事的日常交流、參與有組織的專業活動來促進我們自身的專業成長。

在學校的教育改革中,作爲一名新課改的實施者,我們應積極投身於新課改的發展之中,成爲新課標實施的引領者,切實以新觀念、新思路、新方法投入教學,適應現代教學改革需要,切實發揮新課標在新時期教學改革中的科學性、引領性,使學生在新課改中獲得能力的提高。設計一堂課時,新課的引入,題目的選取及安排是上好一節課的前提條件。總之,通過本專題的學習使我感受到:新課程下的課堂教學,應是通過師生互動、學生之間的互動,共同發展的課堂。它既注重了知識的生成過程,又注重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和能力的培養。面對新課改,我們不再是知識的權威,課堂上要求必須放下“架子”,讓學生喜歡你,充分發揚教學民主,尊重學生的人格,努力形成新型的、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因此,我們在教學中對教材的處理、教學過程的設計以及評價的方式都要以學生的發展爲中心,以提高學生的全面發展爲宗旨,這纔是課改的最終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