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共上思政課心得體會多篇

共上思政課心得體會多篇

共上思政課心得體會篇1

1995年以後,張桂梅離開大理喜洲,隻身來到麗江華坪。初來乍到,她便放棄了進入條件最好的華坪一中的機會,而是選擇了中心中學,承擔了4個畢業班的政治教學工作,畢業班的女生工作,此外還協助學校搞文藝工作。在工作中,她盡職盡責,奉獻了所有精力。

1997年8月,民中分設成立正在住院做手術的張老師得知民中學生最窮,生源素質最差,經費最緊張,又看到民中校舍最破陋、設備最差時,她又主動要求調到民中工作,抓學生學習、管學生日常都親歷親爲,一步步推動着教育工作的發展。在她的努力下民中的教育成果不斷涌現。

1999年2月,華坪縣教育局黨委和中共華坪縣委分別發出通知;號召全縣教職工和全縣人民向她學習,縣委還授予她"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優秀人民教師"的光榮稱號,並獎給她1000元,但張桂梅把1000元獎金當場就捐給了縣慈善機構。

說到慈善,張桂梅這一生幾乎都與慈善事業掛鉤。在民中的教育工作中,女生很少,張桂梅意識到,提高山區女孩的素質,至少可以改變三代人。由此,她便萌生了籌建一所免費女子高中的想法,從2002年起她便開始爲這個“不切實際”的夢想四處奔波。

2007年,張桂梅當選爲黨的十七大代表。張桂梅和她籌建免費女高的想法逐漸被更多人知道。麗江市和華坪縣各拿出100萬元,幫助張桂梅辦校。2008年8月,華坪女子高級中學建成。

張桂梅表示,學校能辦起來並走到今天,離不開黨和政府作堅強後盾。華坪女高的教師工資和辦學經費均由縣財政保障,學校建設由教育局負責。教學樓牆上,掛滿了密密麻麻的捐款人姓名。大家的關心和幫助,她都記在心裏。

爲了留住學生,家訪成了很重要的工作。辦校10多年來,張桂梅走了11萬公里家訪路,走進1300多名學生家中。山區偏遠、山路艱辛,很多學生的家只能靠步行達到,連爬山過去都得好幾個小時。

在她的帶動下,10多年來,華坪女高以自身獨有的特色和堅定的理想信念,不斷髮展成長。張桂梅也非常注重新材視角,不斷摸索出貧困山區學生教育的規律;把育人當作教育的前提和目標,走到學生心裏;她通過家訪瞭解孩子的家庭,竭力改變教育背後的貧困。“山裏的學生太窮太苦了,又那麼善良懂事,我想幫幫她們。”正是秉承着一顆仁愛之心,張桂梅“讓教育走得更深更遠”。

共上思政課心得體會篇2

爲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優勢轉化爲支持防疫鬥爭的強大力量,日前,教育部社科司與人民網聯合組織“全國大學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課”。

衡水學院黨委高度重視此次“思政大課”,將其作爲疫情防控期間思政課教學的重要內容,統籌安排,周密部署,及時印發通知,合理調整在線教學計劃,組織思政課教師和輔導員在線輔導,相關部門和二級學院積極配合,把“思政大課”收看組織工作落到了實處。該校14800餘師生利用網絡平臺與全國大學生一起同上了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課。

直播課堂結束後,該校馬克思主義學院組織全體思政課專兼職教師進行了學習分享和交流,並結合《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形勢與政策》等課程分別組織學生展開了學習討論。學工部、各二級學院積極有效組織班級輔導員通過召開線上主題班會的形式與同學們分享學習收穫,加強學習成果。

思政課教師們紛紛表示,“教書育人”,育是重中之重,如何培養學生正確的思想意識,是作爲一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責任。在抗擊疫情期間,“全國大學生同上一堂課疫情防控思政大課”既讓疫情防控與思想政治教育深度結合,使“四個自信”政治理論貫徹到現代大學生當中,又深入聯繫實際,讓學生們對當下疫情有了進一步的瞭解。在此次“思政大課”中,四位教授對於黨中央疫情防控政策的深度解讀和對思政課理論知識的理解,讓大家受益匪淺。同學們紛紛表示,看完這次“全國大學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課”以後深受觸動,更加深刻的瞭解到作爲一名大學生當前的責任和擔當是什麼。面對疫情,更重要的責任是不要給社會增加壓力,爲祖國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少年強則國強,青年學生要把國家的命運和自己的命運緊密結合起來,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厚植家國情懷,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勇擔歷史使命。

通過此次“思政大課”的學習和討論,師生們更加堅定了打贏這場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的信心和決心,更加深刻認識到抗擊疫情彰顯的中國共產黨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進一步增強了“四個意識”、堅定了“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防疫思政課觀後感

在大家喜迎,張燈結綵的時候,迎來的不是過年的歡聲笑語,而是冠狀肺炎病毒的蔓延。觸目驚心的數字與日俱增,四千、五千、一萬,每增一點都牽動着國人的心。

磨難壓不垮、奮起正當時。在舉國上下萬衆一心、衆志成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特殊時刻。

災情就是命令,防疫就是責任。“白衣天使”是戰“疫”一線“最美逆行者”,他們舍小家爲大家,義無反顧地奔赴疫情防控一線,用專業的醫療技術與病毒搶時間,用強大的責任心守護着每一個病人的生命安全。

總有一種力量激勵我們前行,總有一種精神讓我們淚流滿面,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億萬中華兒女萬衆一心,衆志成城,共克時艱,戰“疫”路上的一個個“好人”,一件件“好事”走進我們的視野,他們的事蹟,他們的名字……感動着我們,凝聚起社會正能量,號召着我們必有信心和決心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我們普通人雖不能親臨主戰場,但我們能堅持在大戰中堅定信心、明確了理想,今後的歲月定將不負韶華。

雖然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來勢洶洶,給我們的生活蒙上了厚厚的陰影。但是作爲學生的我們,作爲社會主義的接班人,要把這次的疫情當作學習的機會,去學習前輩們這種處變不驚,捨己爲人的精神,我們要利用好這個機會,靜下心來想一想自己的人生規劃,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強大,是我們每個人的使命。

另外,還要學會如何做好防護措施: 。儘量不出門,如果必須要去公共場所記得佩戴口罩;第二要勤洗手;第三不要過度疲勞,這樣會降低免疫力。不能吃野味,從自己做起,從每一個家庭做起,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

最後爲逆行的勇士祈福,願平安歸來!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防疫思政課觀後感

堅持全國一盤棋,集中力量辦大事,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也是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有力保證。從抗擊非典疫情到防控甲型h1n1流感,從快速應對h7n9禽流感到控制寨卡等傳染病輸入,我國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實踐表明,發揮好制度優勢,各地各部門各司其職、通力合作,我們一定能有效控制疫情。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已兩次召開會議專題研究部署疫情防控工作,中央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多次開會研究部署疫情防控工作,中央指導組積極開展工作。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方面共同努力,防控工作正有力開展。面對依然嚴峻複雜的疫情形勢,只有進一步凝心聚力、科學施策,纔能有效遏制疫情蔓延勢頭、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疫情防控是一場阻擊戰,也是一場總體戰。各地區各部門必須增強大局意識和全局觀念,堅決服從中央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及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的指揮,自覺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行動。疫情面前,全國各地休慼與共。各地區各部門採取舉措,既要考慮本地區本領域防控需要,也要考慮對重點地區、對全國防控的影響。要主動融入聯防聯控、羣防羣治的治理大網絡,做到相互協作、共克時艱。

堅持全國一盤棋,打好防控總體戰,需要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着力做好重點地區疫情防控工作。只有集中力量把重點地區的疫情控制住了,才能從根本上儘快扭轉全國疫情蔓延局面。當前,湖北省特別是武漢市仍然是全國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要重點抓好防治力量的區域統籌,堅決把救治資源和防護資源集中到抗擊疫情第一線,優先滿足一線醫護人員和救治病人需要。要進一步完善和加強防控,嚴格落實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措施,完善和強化防止疫情向外擴散的措施。各地區要強化社區防控網格化管理,做好春節後返程疫情防控工作,採取更加周密精準、更加管用有效的措施,切實防止疫情蔓延。

疫情防控不只是醫藥衛生問題,而是全方位的工作,各項工作都要爲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支持。從加強醫療防護物資供應到加快應急科研項目攻關,從確保蔬菜、肉蛋奶、糧食等居民生活必需品供應到做好宣傳教育和輿論引導工作,防控工作環環相扣,任何一個環節都不能掉鏈子。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壓緊壓實各方責任,把各方力量調動起來,把各項工作做細做實,匯聚起衆志成城、同心“戰疫”的磅礴力量,就沒有戰勝不了的病魔,就沒有跨不過去的溝坎。

共上思政課心得體會篇3

共產黨員的信仰給了張桂梅老師一行人堅持的力量,艱苦創業、百折不撓、頑強拼搏的誓言成爲了女高不忘的初心。

麗江華坪女高不僅爲學生提供知識教育,更是將共產主義信仰教育常態化融入了日常教學中,爲她們提供了堅持學習的動力和方向,幫助他們成爲對國家和人民有用的人。

作爲一名曾就讀於中華女子學院的學生,深知女性想要擺脫傳統觀念的束縛與偏見是非常困難的,只有內心的強大和知識的富足才能讓我們看到繼續前進的道路。正如張桂梅老師所說:“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信仰是一種強大的動力,幫助我們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她像一名戰士,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全心奉獻,堅守“能幫一個是一個”的信念,讓136個孤兒有了“媽媽”;她在備受質疑時,忠誠堅守。

始終把黨的教育事業放在首位,用不服輸的精氣神創辦了第一家面向貧困山區的女子高中,讓貧困地區的女孩子有學上;她雖飽受病痛折磨,卻依然堅持爲教育事業奉獻所有的光和熱,她無私奉獻,爲校園建設拿出了所有的積蓄,不計功名。

她就是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黨支部書記、校長,華坪縣兒童福利院院長張桂梅。觀看《張桂梅思政大講堂》過後讓我備受鼓舞,我們應學習張桂梅同志精神,不僅要會“做事”,還要能“扛事”,面對“硬骨頭”,不繞彎、不敷衍,用實踐強化行動力,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以釘釘子精神將任務落實,見行見效。

共上思政課心得體會篇4

總是盼着冬天,盼着過年,此時,冬日已至,春節也已至,新冠肺炎這位不速之客,竟不知何時,降臨在我們身邊。

回首往事,春節時,門庭若市,一出門便能感受到熱鬧的氣氛,你會看的,街上熱鬧非凡,鄰居阿姨們,聚在一邊嗑着瓜子,一邊還不忘聊上幾句,噓寒問暖;但是現在變了,不同於往日。街上沒有了往日那般熱鬧,家家戶戶門窗緊閉。街上也沒有什麼人,都在躲避,這可怕的疫病。

本來在這個時節應該是處處鶯歌燕舞,但卻因爲這可怕的疫病,人們不得不待在家中,爲國家貢獻出自己微薄的力量。在這種時候,沒有什麼歲月靜好,有的是志願者,工作人員們的負重前行。“您好,請配合我們的檢查”,“您好,請您待在家中,減少外出”,“感謝您的配合”,這是他們最常說的話。

在這種時候,不見白衣天使,只有與死神抗戰的醫護人員們。看着那些死去的人們,死神似乎用着一種輕蔑的語氣嘲笑着:“呵,人類!你們搶的過嗎?你們真的以爲,就憑你們這點薄弱的力量就能與死亡抗衡嗎?”搶的過,一定搶的過,08年的非典,我們不也搶過了嗎,如果問爲什麼有這麼大的自信?因爲我們是中國人,背後有強大的祖**親。一個人的力量是薄弱的,但是我們衆志成城,堅信我們一定搶的過,所有的醫護人員,穿戴好防護服,整裝待發,憑着一顆神聖而偉大的心,堅決與死亡鬥爭到底。

大年三十本該是與家人團圓的日子,應該好好坐在一起,談一談一年的變化,吃上一頓團圓飯。但疫情當前,那些醫護人員們,不得不放下手中的碗筷,失掉與家人團聚的時光。連夜奔赴武漢,他們也有自己的家。年長的父母,年幼的孩子,無一不是他們所牽掛的。但疫情當前,他們必須要放下。

疫情就像是一灣寬廣的海峽,將他們與家人分開;疫情如同一座兇險的山峯,將他們分成兩部分,擋在家庭與抗爭前線之間,他們在山這頭,而家人卻在山那頭;疫情如同一扇沒有鑰匙的門,將他們隔離在這道門門兩側。

這讓我懂得了生命的脆弱,在天災面前,我們人類如此弱小;但其實疫病並不可怕,只要我們有一顆堅定的心,就一定能夠打敗它,沒有什麼坎兒是過不去的,沒有什麼困難是解決不了的。

相信在櫻花爛漫之時,我們一定能夠打敗疫病,帶着家人和孩子,去武漢看一看櫻花。去各地遊玩,去享受美好生活,那時,歲月靜好;那時,月色尤其溫柔 ,人間也皆是浪漫。

共上思政課心得體會篇5

1970年4月24日,一顆耀眼的‘星”劃破天際——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誕生了!這是提前爲國慶獻上的厚禮,也標誌着我國衛星史正式拉開了序幕。

在此之後,我國航天事業一次次快速躍升:中國第一艘無人試驗飛船“神舟”一號試驗飛船起飛;中國自行研製的“神舟”二號無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神舟”三號成功升入太空;神舟四號無人飛船在零下20多攝氏度的嚴寒中成功發射,並在飛行7天后平安返回。

中國第一位航天員楊利偉乘坐神舟五號飛船進入太空,實現了中華民族千年飛天夢想;航天員費俊龍、聶海勝乘坐神舟六號飛船再次飛上太空。

中國載人航天實現了2人5天、航天員直接參與空間科學實驗活動的新跨越,中國成爲繼俄羅斯和美國之後世界上第三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

從1999年到2005年,六年時間,六艘飛船,六次飛躍,我國航天事業發展的速度和效率,令世界稱奇,使億萬中國人民備受鼓舞、倍感自豪。

六年時間,六艘飛船,六次突破,我們以智慧與努力,彌補了物質技術基礎的不足,創造了中國載人航天的一次次飛躍!此後,中國航天事業進入到了“白熱化”的狀態:神七出艙,“天宮一號”發射成功,“神八”與“天宮一號”成功對接。神九與天宮一號自動對接……這些都讓人心潮澎湃,激動萬分。

但是,我國航天事業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近幾年,美國宇航局每年的預算在170億-180億美元,超過我國載人航天工程20年的總投入。

在人造衛星領域,我國剛剛達到國際航天界20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期的技術水平;在飛船研製技術領域,我國與美國和俄羅斯相比也還有一定的差距;在航天重要領域,我國與世界航天水平的差距保守分析爲10年到15年。

我們是國家的棟樑,祖國的希望。梁啓超說“少年強則國強”,作爲祖國的希望,我們惟有好好學習,用知識武裝自己,才能讓祖國的航天事業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我們要繼承中國航天人那種吃苦耐勞的精神,爲了自己的夢想,不懈努力,爲了我們的祖國,甘於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