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宣講會心得體會多篇

宣講會心得體會多篇

宣講會心得體會篇1

回顧歷史,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曾數次抗擊疫情。我們在歷史上經歷過很多磨難,但從來沒有被壓垮過,而是愈挫愈勇,不斷在磨難中成長、從磨難中奮起。

抗擊血吸蟲病也是一項成效卓越的全民衛生運動。該病是危害人類健康最嚴重的寄生蟲病之一,死亡率極高。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血吸蟲病引起了黨和政府的高度關注。1956年,黨中央下達了《農業發展綱要》,其中明確指示:“在七至十二年間消滅血吸蟲病!”這項指示在全國掀起了一場旨在消滅血吸蟲病的大規模羣衆運動。在最基層的農村建立起了具有空前向心力和凝聚力的基層黨組織,基層黨支部把人民羣衆組織起來,不僅進行農業生產,而且進行思想宣傳、政治動員,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創造了人類防治疾病的奇蹟。

上世紀80年代中期,爲了全面瞭解鼠疫通過跳蚤傳播的規律,數以千計的科研工作者奔赴鼠疫主要疫源地,寫下絕命書,自願承擔風險,主動參與了跳蚤人體叮咬實驗。十幾年間,他們與世隔絕,和黃沙爲伴,與病毒較量,舍自己個人安危。如今,鼠疫在中國境內人傳人發病數僅爲個位數。

進入21世紀,人類與疫病的鬥爭仍在繼續。2003年初暴發“非典”疫情,中國舉全國之力應對,各地政府迅速採取行動,北京小湯山醫院8天時間建成,並立即投入使用,創造了世界醫學史上的奇蹟。

2020年新春,一場新冠肺炎疫情席捲了全國,成爲新中國成立以來在我國發生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然而,再艱鉅的難題也終將被堅強的中國人民所克服。我們用一個多月的時間初步遏制了疫情蔓延勢頭,用兩個月左右的時間將本土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個位數以內,用3個月左右的時間取得了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的決定性成果。

宣講會心得體會篇2

這個星期六,我們參加了一次人才招聘會,收穫了很多知識,也獲得了很多心得體會。與其說是參加,還不如說是參觀。

因爲不是第一次參加招聘會,所以這次跟往常一樣主要是從招聘會中感受一下就業形勢。星期六那天一早我就去招聘會感受氛圍,一到現場,那場面多少有點吃驚,我沒想到會有這麼多人。走進大廳,到處都掛招聘企業的信息,人們都緊張而有序的抄着各個公司的招聘條件和崗位。之所以選擇去參加招聘會,是因爲我想學習一些關於招聘會上所要走的一些程序守則,同時我也想積累一些關於招聘會的經驗,爲以後走好自己的路打下堅實的人生基礎。但本次招聘會卻讓我有另一番見解。

本次招聘會幾乎不需要真正意義上的高水平人才,很多公司都只是招聘文祕技工、營銷人員,90%以上的學歷要求是大中專以上。有部分崗位雖對身高、年齡、工作經驗提出要求,但總的來說,對學歷的要求低,崗位偏向於簡單的操作、銷售。

經過在裏面一個近小時的觀察,我發現,這裏面沒有適合我的公司或者崗位,也沒有我所需要的。或許是自己對自己的要求高了一些吧。

招聘會上人山人海,人挨人,人擠人。雖然看上去人才濟濟,但大多都是徒有其表。總體而言,應聘者的專業水平不足。

看着大家很焦急的尋找自己想要的崗位,我們的心情還是挺平靜的,但也總結出不少問題。不少前輩得出了各種大學生就業難的理由:

第一,由於中國國際分工地位的處於國際分工的底部,使得中國就業上呈現“白領需求不足”的狀況,這是中國大學生就業難的主要原因。這一問題的存在,使得中國的大學生就業崗位與擴招之後的龐大畢業生數量之間,形成巨大的落差,變成一個結構性的困難而長期無法解決,以後會表現得越來越嚴重,而且還將因此降低大學生的談判地位,引發其他嚴重問題。

第二,由於急劇擴招帶來需求關係的變化,因此在擇業方面大學生的談判地位急劇下降,這不僅表現在收入水平的下降,還表現在就業單位因此提出許多不合理的要求,拒絕承擔大學生就業後的“在崗培訓”費用。

還有一個主要原因,與整個社會環境的變換有關。今天的分配上完全短期化,福利安排的個人化和市場化,缺乏保障個人基本福利的整體利益安排和長期激勵,嚴重不利於大學生就業早期的穩定性,使得就業單位和大學生個人之間的選擇順序無法吻合,造成嚴重的矛盾。雖然有衆多的原因存在。但我個人認爲,大學生認爲工作難找,競爭太激烈,自己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責任,如果,我們有更多的實踐經驗,能很快的將自己所學的理論與工作需要向結合,那麼實踐經驗就不可能成爲我們的絆腳石;如果,我們的學歷不是停留在本科,而是由進一步的發展,那麼,我們就不會被種種限制壓迫,而可以脫穎而出;如果,我們能有長遠的眼光,不奢望一步登天,我們就可以在合適的城市找到一份相對有保障的工作;如果,我們願意在工作中從零開始,踏踏實實,我相信我們的人生不會停滯。

面對金融危機,面對就業寒冬,要適時調整自己的計劃,既然無法逃避,就做好最壞的打算,堅定自己的信念,相信總有一天會有所成就,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要有長遠的眼光,寬闊的眼界,紮實的專業,豐富的實踐,踏實的態度,務實的心態,相信擁有這些,對於工作,對於未來,我們會心想事成的。

宣講會心得體會篇3

山河慟哭,大地含悲。3月20日,凌晨1點,龍江縣龍江鎮駐九里村扶貧工作隊隊長丁鐵剛因勞累過度,突發心梗,與世長辭,享年48歲。

4月22日,龍江縣委追授丁鐵剛同志“全縣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心繫扶貧躬身爲民

丁鐵剛生前在基層工作的場景。

丁鐵剛,男,中共黨員,1972年1月出生,達斡爾族,大學文化,高級獸醫師。現任龍江縣龍江鎮畜牧中心副主任,龍江鎮駐九里村扶貧工作隊隊長,是龍江縣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自2015年12月開始,丁鐵剛就一直承擔着包村工作任務,先後任龍江縣龍江鎮腰公司村包村工作隊副隊長、九里村駐村工作隊隊長。特別是自開展脫貧攻堅工作以來,他更是腳踏實地,用對待親人般的感情溫暖着精準扶貧戶,從精神上幫助貧困戶樹立起脫貧的信心,從行動上積極幫助落實各項扶貧政策、謀劃脫貧措施。

徐平全是丁鐵剛幫扶的精準扶貧戶,以前一直在外地居住,2016年因病致貧後回到腰公司村。由於沒有住房,丁鐵剛協調村裏,在腰公司村五間房屯,找到一間自來水看井房子,並自籌資金500多元,刷牆、換塑料布,收拾窗門,出錢、出力,爲徐平全提供了一個溫暖的家。丁鐵剛看到徐平全有勞動能力,就鼓勵他養殖肉牛,積極幫助申報肉牛產業扶貧項目。在飼養過程中,丁鐵剛更是發揮專業特長,手把手教給他養殖技術,還幫助購買飼料、獸藥等物資。在他的精心幫助下,徐平全的“扶貧牛”第二年就有了收益,6個月的改良和牛犢賣了8900元,給徐平全的生活帶來了希望,整個人的精神狀態也煥然一新。。

2017年6月,龍江縣發展木耳產業扶貧項目,丁鐵剛再次被“委以重任”,從腰公司村調到木耳大棚生產基地工作。爲了儘快熟悉木耳的生產管理技術,他不辭辛苦,起早貪黑,忙裏忙外,每天吃住在基地,幾乎把整個人的全部精力和心血都傾注在了扶貧一線上,只爲貧困羣衆吃飽穿暖、脫貧致富。

駐村駐心不負重託

丁鐵剛生前在基層工作的場景。

2018年7月3日,丁鐵剛臨危受命,任龍江鎮九里村駐村工作隊隊長。到任後,他利用兩個月時間,把所有的政策從頭學習了一遍,隨後,開始入戶走訪,重新摸排瞭解精準扶貧戶的基本情況,系統分析各戶的致貧原因,並根據每戶的不同情況研究解決辦法。

精準扶貧戶高代忠有兩個女兒,大女兒高紅於2016年考入佳木斯職業學院,由於家庭貧困2018年下學期就想輟學打工,掙錢供妹妹上學。丁鐵剛聽說後,主動找到高代忠,說:“家裏再困難也要把學上完,這是你全家的希望啊!”他先後兩次資助了1152元,如今,高紅順利完成了學業,在北京一家幼兒園工作。對於高老頭的二女兒高霞,丁鐵剛也是竭盡所能、一幫到底,積極協調龍江二中和縣教育局減免學費、申請補貼。在他的幫助下,高霞也順利高中畢業,考入了哈爾濱市高等師範專科學校,而且她對未來充滿理想,要專升本、考研,實現自己的理想。

在同事朋友眼裏,他總是那樣陽光熱情;在貧困戶眼裏,他總是“不差錢的”主兒,樂善好施。殊不知,他的家庭竟然債臺高築。據他的同學張輝介紹:“由於父親常年有病,兒子學習藝術,去年妻子住院又花費5萬多元,全家外債達到30多萬元。爲了緩解壓力,他不得不賣掉了唯一的住宅,租房子住。”儘管如此,在扶貧路上,他依然出手大方,捐款捐物,助力扶貧事業。

在駐村扶貧的兩年時間裏,丁鐵剛爲貧困戶脫貧謀出路,爲村域發展謀良策,爲羣衆幸福謀利益,結出了累累碩果。2019年,九里村扶貧工作從倒數變成先進,全村48戶貧困戶全部實現了脫貧,因扶貧工作丁鐵剛被評爲2019年“年度嘉獎”。就在他離世的前一天,因扶貧防疫的突出表現,縣人大剛剛把他作爲優秀代表,向市人大予以推薦。

履職盡責 彰顯本色

丁鐵剛生前在基層工作的場景。

自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按照龍江縣“內防擴散,外防輸入”的要求,丁鐵剛從2020年1月30日至3月3日,每三天輪一班,每班12小時,他克服各種困難,堅持在龍江翰沃城卡口夜間執勤。2020年3月4日,根據上級“幫扶工作隊全員進村返崗工作”的要求,丁鐵剛又迅速返回村裏,協助村“兩委”開展精準扶貧和疫情防控工作,千方百計幫助村裏化解防疫難題。

王亮是九里村精準扶貧戶,他因爲智障,常年寄住在舅舅付元洲家裏。付元洲家養了8頭牛,疫情期間,母牛正處發情期,急需找“改良員”爲母牛配種。而龍江鎮僅有四位改良員,九里村沒有。由於疫情,外村人員又進不來,付元洲不知如何是好,正在着急上火。丁鐵剛知道情況後,立即與腰公司改良員李方義取得聯繫,隨後又與必經之路的“兩個卡點”取得聯繫。幾經周折,經過多方協調,最終將付元洲家的困難予以圓滿解決。

作爲一名共產黨員,丁鐵剛自覺把扶貧工作當作自己應盡職責和事業追求。他生前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說:“通過黨的扶貧扶志教育,九里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羣衆實現了讓我脫貧到我要脫貧的轉變。”“黨組織培養了我,我必須隨時聽從黨的號召,完成黨交辦的任務,願意爲黨犧牲一切,乃至生命。”

擔當使命 潤物無聲

丁鐵剛生前在基層工作的場景。

爲了落實產業帶動扶貧政策,解決貧困戶的可持續發展問題,丁鐵剛多次主動找到鄭氏果蔬總經理鄭曉智溝通情況。通過溝通協調,鄭氏果蔬除了每年爲貧困戶分紅外,還吸收20多位貧困戶到企業打工,參與栽土豆、摘蔬菜、摘草莓等農活,日均收入達到60到80元左右。

在龍江鎮九里村道南屯走訪時,他了解到由於管路出現故障,這裏居民每年都有幾個月吃水困難。丁鐵剛積極向水務局爭取項目。2019年12月,經過兩個月的緊張施工,項目完成,鋪設管網6632米,入戶安裝水錶水頭龍各172個,總投資69.54萬元,解決了436口人“吃水難問題”,其中貧困人口26人。

去年村裏的“清化收”工作,丁鐵剛負責督導和政策宣傳,效果不錯,多收回20多萬元。但錢怎麼花?大家一時沒有主意。在村黨委會上,丁鐵剛提出:“秸稈離田是一項長期工作,建議村裏購買設備,用於秸稈離田工作,可以爲村裏節省大量資金。”於是,村兩委按照他的建議,花50多萬元,購買了拖拉機和配套農機具,今年秸稈離田更派上了用場,全村19208畝地,現在已基本接近尾聲,村兩委班子沒有一點壓力。

丁鐵剛生前在基層工作的場景。

由於連續奮戰在疫情防控和精準扶貧工作的第一線,得不到很好的休息,丁鐵剛身體多次出現異常。3月19日下午4時許,在九里村工作時,他再次感覺胸悶,心臟有些不舒服,嘴脣青紫。同事勸他到醫院看一看。他說:“我這身體沒問題,回家躺一會兒就好了。”同事開車把他送回家裏。他在家裏服用幾粒速效救心丸後,便躺在了牀上。晚間10點30分左右,他感覺心臟還是不舒服,被家人送到醫院。在候診期間突發心梗,經過2個多小時的搶救,醫治無效,不幸去世。

蒼山有情,不負英雄。如今,丁鐵剛走了,九里村的溝溝坎坎家家戶戶,留下了他閃光的足跡。在九里村,他經歷了多少個無眠的夜晚,有過多少撼動人心的畫卷,已經不再重要,而九里村今天的全面發展和貧困羣衆滿意的微笑,纔是他最大的慰藉。

“爲了母親的微笑,爲了大地的豐收,崢嶸歲月,何懼風流。”這是丁鐵剛生前最喜歡的一句歌詞,我們姑且再次奏響這一鏗鏘旋律,爲他踐行,送他遠行。

宣講會心得體會篇4

己亥末,庚子春。本應是闔家歡樂,幸福安康的好時節,奈何病毒的驚雷無情地劃破祥和的蒼穹,讓遍佈火樹銀花的街巷卸下彩燈,變得一派清冷死寂。

2003年的非典時期,我尚未出生,只從長輩口中明白疫情的恐怖。而今,我得以與祖國共度危難,才知曉疫情之駭人。當年非典的陰影不斷地蠶食着人們的心理,在病毒爆發之後頓時人心惶惶,謠言四起。

所幸,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並非是一人的孤軍奮戰,而是無數像鍾南山院士一樣的逆行者們攜手同行,並肩作戰。從風光旖旎的荊楚之地,到萬里河山的大中華,無數的醫者用大愛無疆的心靈溫暖了命懸一線的患者,讓他們擁有活下去的機會;也溫暖了所有身困鬥室的人們,讓我們能夠安穩度過這特殊的時期。他們是“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爲久旱之地帶來希望的甘霖。

“倘若天下安樂,我等願漁樵耕讀,江湖浪跡;倘若盛世將傾,深淵在側,我輩當萬死以赴!”衆多的醫者赴戰一線,是擔一身胸懷天下的國士無雙。他們“一盞仙壺濟世懸,國有危難立鐘鼎”,他們“只解沙場爲國死,何須馬革裹屍還”,他們“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千千萬萬的人構成一道牢不可破的屏障,勢將病毒隔之於外。

魯迅曾說:“我們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爲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樑”,而這些逆行者們不正是無私無懼的中國的脊樑嗎?

愛和希望,比病毒蔓延的更快。“黑夜無論怎樣悠長,白晝總會來到。”我亦相信,病毒無論怎樣猖狂,不日必定被我們所驅。待到春光爛漫,橘井泉香,久閉的家門必會敞開,奼紫嫣紅的花兒必會與我們相擁,沉寂許久的大地必定恢復歌舞昇平的盛世之象。

征戰數月方休,萬民皆安。

願此疫後,華燈初上,山河無恙,此後百年,風調雨順。

宣講會心得體會篇5

在我們國家遭受年初疫情侵襲和後續疫情常態化管控的背景之下,此次培訓班得以在線下召開,是得益於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打贏了這場抗疫戰爭,是得益於衆多醫務工作者的守護和各個工作崗位上默默堅守的人們。中國抗疫戰爭鍛造了“生命至上、舉國同心、捨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抗疫精神。我們看到義無反顧奔赴抗疫一線的人羣中,有很多共產黨人的身影。也就是在張宏文醫生的一句“共產黨員先上”的口號感召下,我於今年3月15日提交了入黨申請書。疫情,不僅考驗執政黨的國家治理能力,更考驗在生死危機下我們的人民、我們的黨員是否能夠與國家和黨一同並肩作戰。我們最終確信,不僅黨的執政能力經受住了考驗,與抗疫精神高度吻合的中國共產黨的思想和精神仍然具備強大的感召力。

生命可貴,願意捨生忘死爲他人生命而奉獻自己生命的人更加可貴,尤其是這份抗疫精神澆鑄在生命還最爲絢爛的年輕一代身上。援鄂醫療隊中近四成是與我們相仿年紀的90後青年,在我還因疫情的突然到來而手足無措的時候,他們已經穿好防護服奔赴祖國最需要他們的地方。我十分欽佩這些生死麪前可以不計得失的人們,我也深刻感受到作出這樣的決定是需要多麼強大的精神和信仰支撐,我也深刻理解入黨誓詞中那句“隨時準備爲黨和人民犧牲一切”是多麼沉甸甸。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給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全體90後黨員的回信中說到的,“不畏艱險、衝鋒在前、捨生忘死,彰顯了青年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答卷”,這份答卷即是交給人民也是交給黨的,他們沒有忘記自己最初的入黨誓詞。雖然現在疫情得以控制,但是這種抗疫精神仍然在我們心中澎湃。培訓課程中老師介紹,中國將是全球經濟在疫情下的2020年裏唯一可以達到正增長的國家,我們要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立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與疫情中勇往直前的90後黨員榜樣一樣,努力學習和工作,爲把我國建設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奮鬥。

宣講會心得體會篇6

2020,一個美好的數字,一個特別的年份。可是,新型肺炎的到來,給整個中國都蒙上了一層陰影。它像一片黑雲籠罩着整個中華大地,剎那間,天空黯然失色。

然而,在這個繁衍了五千年的民族背後有一羣團結一心的人民,他們堅守着“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美德,期盼着黑雲背後的太陽。

爭分奪秒,醫者仁心

這位是一羣勇敢無畏的人們,他們不顧自身安危,舍“小家”爲“國家”,奔赴在疫情一線。嘴裏說着“沒有特殊情況不要去武漢”的鐘南山院士義無反顧地奔赴武漢抗擊病毒;“年前想着要換個新發型”結果還真的“如了願”的護士爲避免病毒的交叉感染,剃了光頭;得知同行好友感染病毒泣不成聲的醫生毅然決然轉身繼續投入工作中……像這樣的感人事蹟還有很多,我們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爲民請命的人,有無謂生死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這些白衣天使,不計酬勞,無論生死,爲民族擔當,中國脊樑。

幕後英雄,點點星光

這位是一羣無私奉獻的人,他們傾盡所有捐贈着醫療物資。無數網紅明星紛紛慷慨解囊;出租車司機捐贈50000只口罩並親自送往武漢;“我來想辦法,堅決不能讓兄弟們挨凍”一位後勤組組長爲了讓奔赴疫情一線的戰士們有更好的生活條件東奔西走,尋找物資……他們不是醫者,救危難於生死,防疫情之蔓延;他們不是先鋒,守萬家於平安,固疫情之防線,疫情當前,他們退居幕後,堅守崗位,做好自己本職工作,爲防疫防控添助力。這世界可能確實沒有超級英雄,

不過是有一分熱,發一分光,螢火匯聚成星河。

愛與善,無關階級,無關年齡,在災難面前,他們都是至善至美之人。

中國,這是一個充滿愛與力量的國家,在這個美麗的國度,縱使個人力量只如山丘小溪也能匯聚成山川河海。作爲一名中學生,我能做到的就是待在家中,關注疫情,不信謠,不傳謠,把信任託付給身在疫情一線的“戰士們”。並且努力學習,砥礪前行,這樣才能不辜負無數人的奉獻和付出!

疫情愈洶,我們的民族便愈團結愈堅不可摧。零三年的非典挺過來了,零八年的地震挺過來了,所以今年的疫情我們也一定能挺過來。只要我們衆志成城,這次疫情的“黑雲”終會消散,“黑雲”背後的太陽終會升起,武漢終歸安寧。

我們做個約定,待到春暖花開之際,陽光明媚之時,一起去武漢賞櫻花可好?

宣講會心得體會篇7

丁鐵剛的“遠見卓識”,讓村幹部們心服口服。他不僅幫助九里村解決眼前的扶貧問題,更注重長遠,研究解決九里村的未來發展問題。

爲了落實產業帶動扶貧政策,解決貧困戶的可持續發展問題,丁鐵剛多次主動找到鄭氏果蔬總經理鄭曉智溝通情況。通過溝通協調,鄭氏果蔬除了每年爲貧困戶分紅外,還吸收20多位貧困戶到企業打工,參與栽土豆、摘蔬菜、摘草莓等農活,日均收入達到60到80元左右。

在龍江鎮九里村道南屯走訪時,他了解到由於管路出現故障,這裏居民每年都有幾個月吃水困難。丁鐵剛積極向水務局爭取項目。2019年12月,經過兩個月的緊張施工,項目完成,鋪設管網6632米,入戶安裝水錶水頭龍各172個,總投資69.54萬元,解決了436口人“吃水難問題”,其中貧困人口26人。

去年村裏的“清化收”工作,丁鐵剛負責督導和政策宣傳,效果不錯,多收回20多萬元。但錢怎麼花?大家一時沒有主意。在村黨委會上,丁鐵剛提出:“秸稈離田是一項長期工作,建議村裏購買設備,用於秸稈離田工作,可以爲村裏節省大量資金。”於是,村兩委按照他的建議,花50多萬元,購買了拖拉機和配套農機具,今年秸稈離田更派上了用場,全村19208畝地,現在已基本接近尾聲,村兩委班子沒有一點壓力。

由於連續奮戰在疫情防控和精準扶貧工作的第一線,得不到很好的休息,丁鐵剛身體多次出現異常。3月19日下午4時許,在九里村工作時,他再次感覺胸悶,心臟有些不舒服,嘴脣青紫。九里村黨總支第一書記吳玉龍勸他到醫院看一看。他說:“我這身體沒問題,回家躺一會兒就好了。”吳玉龍開車把他送回家裏。他在家裏服用幾粒速效救心丸後,便躺在了牀上。晚間10點30分左右,他感覺心臟還是不舒服,被家人送到醫院。在候診期間突發心梗,經過2個多小時的搶救,醫治無效,不幸去世。

蒼山有情,不負英雄。如今,丁鐵剛走了,九里村的溝溝坎坎家家戶戶,留下了他閃光的足跡。在九里村,他經歷了多少個無眠的夜晚,有過多少撼動人心的畫卷,已經不再重要,而九里村今天的全面發展和貧困羣衆滿意的微笑,纔是他最大的慰藉。

“爲了母親的微笑,爲了大地的豐收,崢嶸歲月,何懼風流。”這是丁鐵剛生前最喜歡的一句歌詞,我們姑且再次奏響這一鏗鏘旋律,爲他踐行,送他遠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