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古詩詞創作學習總結

從五年級喜歡對聯到現在,接觸格律詩詞已經有十年了,雖然沒有怎麼系統地學習過,而且自己的詩詞寫得也不怎麼樣,但格律方面在這個年齡段的人當中應該還算可以的。當然,以後還會繼續學習,但此時也不妨來個總結,這能使我在以後的學習中更好地進步。

古詩詞創作學習總結

在我這麼多年來對格律詩詞的學習中,大概得出以下幾個結論。

一、興趣是最大的動力

現在的年輕人絕大多數都不喜歡古裏古氣的東西,比如戲劇,現在還有多少年輕人(除了從小受父母親人影響而學習戲劇)會看會聽傳統的戲劇呢?或許只剩下少數而已了,而我,便是其中一個。我小時候村中逢年過節便會請戲班子在村裏搭臺唱大戲,我們小孩子喜歡在戲臺下追逐,但我那時便對那些音樂很感興趣,於是便喜歡上了。格律詩詞也一樣,五年級的時候我突然發現對聯這樣好玩的事物,那樣對稱的句子,覺得很有意思,於是到處找一些趣聯。上國中時,我發現律詩中間兩對句子就是很好的對子,於是從此便非常喜歡律詩,於是到絕句,自己也就開始寫了一大堆七言或五言八句或四句的東西,覺得實在不成氣候,於是便接觸到格律,覺得自己以前寫的那些東西實在不好意思見人。於是便花心思去學習格律,但因爲沒錢買書,而且也很難買到這樣的書,於是就沒有系統地學過,都是在偶然遇上的時候看上一些書。後來,反而覺得一樣長短的句子缺乏美感,於是接觸了詞,知道每一個詞牌也都有規定的格律。在一次很偶然的機會遇到一本《唐宋詞格律》的書,買了之後,開始了填寫心情的生涯。於是知道所謂的韻部,所謂的入聲。這一切都是由興趣開始的,可能也會結束於興趣,但現在我對這方面的追求將要中斷於學識了,我的學識遠遠不夠,日後必須勤奮學習了。

二、方言幫助認識入聲

我本身是說粵西的客家話的,而我也從小讀書都喜歡用自己的方言了,在認識入聲的時候,也應該算是無意中發覺,那時候發現唐詩中很多句子當用普通話讀起來感覺有點怪怪的,不那麼上口,但在以往用方言讀的時候沒有這個感覺,後來發現原來是因爲很多在普通話中讀平聲的字在方言中爲仄聲字,後來便知道這是入聲,當然我基本上認識了入聲字,雖然我沒有什麼系統的方法去跟別人解釋。後來,接觸多了,便漸漸有了眉目,一直到上學期學了古代漢語才知道一個系統,不過,這個系統也必須依賴方言的。古代的漢字中有一種系統是將漢字讀音分爲三種的,就是:陰聲、陽聲和入聲。陰聲字是除陽聲、入聲之外的字,陽聲是是帶鼻音的字,入聲字是發音後面帶|p|、|t|、|k|這三個音的安,而在普通話中已經沒有漢字發音後面帶這種輔音的字了,但在方言就有,比如“黑”、“白”、“竹”等字,入聲的字也不少。因此,方言對學習傳統詩詞是很有幫助的,我從來就是這麼認爲。

三、多練多寫,同時增加閱歷

我自己在高中時候寫了很多不三不四的所謂詩詞,格律上是沒什麼差錯了,但在文采方面是一點也沒有,一點價值也沒有,只是填寫一下自己的心情,有感覺的時候可能寫得好一點,但平常總是寫得不怎麼樣,但我還是喜歡寫,覺得多寫多讀應該會有進步。同時,我也到舊書攤買了很多關於詩詞的書本,看了不少關於這方面的東西。雖然一直到現在我都沒能寫出一點好的東西,但已經比高中的時候有所進步了。所以我相信,多寫多練,增加閱歷一定會有幫助。儘管王國維說過:“客觀之詩人,不可不多閱世,閱世越深,則材料愈豐富,愈變化,《水滸傳》、《紅樓夢》之作者是也。主觀之詩人,不必多閱世,閱世愈淺,則性情愈真,李後主是也。”對此,我雖然也深有體會,但我還是覺得閱世深知識會越豐富,對人生越有幫助。

四、上網與人交流

以前我以爲寫傳統詩詞的年輕人很少了,後來有了電腦上了網到一些論壇逛了一段時間才知道,原來寫這些東西的人還有很多。於是愛上了上網,愛上了論壇。在論壇中我能更系統地接觸到這些方面的知識,而且也實實在在學到了很多知識。

通過以上幾方面的總結,我知道了自己的長處與不足,以及以後在這條路上該往什麼方向走,實在應該作這麼一次總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