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校園文化活動的心得體會多篇

校園文化活動的心得體會多篇

校園文化活動的心得體會篇1

前不久開展的成年禮活動在我們的宣誓聲中終於圓滿落幕,回想起步入高中以來的生活終於到了和母校揮手告別的時刻了,儘管我們已經成長到十八歲卻依舊對成年人的世界感到彷徨與迷茫,似乎除了學習以外我們對人情世故的瞭解程度其實十分淺薄,但值得回味的便是這次成年禮活動對我們這羣高三的學生具備着十分重要的意義。

猶記得在父母的攙扶中初次來到校園之中進行學習,那時的我對許多新鮮的事物都很感興趣卻缺乏學習的耐心與毅力,後來在老師的教導中懂得用自己的眼光來看待世界並形成了完善的人生觀,也許曾經的夢想對着年齡的增長早已發生了改變卻無法忽視我們不斷前進的步伐,待到時間的年輪增添十八道刻痕以後才發現自己已經成年並需要承擔起相應的責任了,當這一刻即將來臨的時候無論是惶恐還是還是迷茫之類的情緒都充斥在自己的心頭,帶到我們在校長的帶領下進行宣誓的時候才發現已經成年的自己的確到了脫離父母庇護並展翅高飛的階段了。

儘管不知道如何形容內心的感受卻對這些年的學習充滿了許多感慨,當我進入高中以後便爲了成績的提升不斷努力着並達到了預期的目標,但我卻不知道自己進入大學以後應該要成爲怎樣的人才不會辜負初心,也許自己早已習慣了父母或老師安排的道路卻在成年的那一刻擁有了特立獨行的內心,當成年禮結束的時候我明白自己的確需要爲了今後的人生做好打算了,看着周圍的同齡人都在爲了大學聯考而不斷拼搏着自然需要時刻跟緊他們的步伐才行。

我明白即便自己已經成年也要爲了今後的人生負責纔對得起父母與老師的教導,過去的十八年裏他們爲了將自己培養成才早已心力憔悴且雙鬢斑白,記憶中那個英俊的父親與美麗的母親早已在歲月的刻刀下成爲了嘮叨的中年人,正如過去爺爺奶奶的嘮叨一般總對我在學校的生活感到有些不放心,但是在嘮叨背後的關心卻是這股濃濃親情在生活中的體現,而我成年以後也要追隨着父母的足跡併成爲他們那般平凡而偉大的人,這樣的話當我垂垂老矣的時候便會爲了後輩的成長而感到欣慰許多。

肩膀上需要承擔的責任時刻提醒着自己成年以後應當奮力拼搏纔不負青春,接下來我應該通過學習中的努力讓高中三年的拼搏得到應有的回報,相信在多年以後的歲月中我會緬懷這次成年禮的活動並時刻努力着。

校園文化活動的心得體會篇2

是的,魯迅已不在了。如果他健在的話,至少,至少多一個和我一樣具有吶喊精神的中國文化的崇拜者與維護者。然而他確定已經不在了,他的軀體安臥九泉,已是無可辨駁的事實。

缺少了他,缺少了吶喊者的領導人物,一切,一切都變得那麼沉寂。縱使從深幽的山谷中傳出幾聲沉悶的吶喊,也不會有任何心靈的迴應。更令人驚恐的是,連回音也沒有,留下的孤獨無助者是全部效果。

我沒有他深厚的文化底蘊,沒有他鋒利的言辭,更沒有他一呼雲聚的威望,但我與他一樣流淌着炎黃的血,擁有一顆振興中國的心,我是一個怎樣的幸福者與哀痛者。

對於敦煌文化的流失,王圓籙是罪魁禍首,而對於中國文化的流失,誰是罪人呢?

我們都反對儒家思想的束縛,追求自由,個性解放,這是時代潮流、發展的需要。然而,失去了束縛,我們可以六親不認;失去了束縛,我們可以損人利已;失去了束縛,我們可以爲所欲爲,以至做出天理難容的事。由此看來,我們還是需要傳統文化與道德觀念的,那又爲何不快快行動,繼承發揚傳統文化呢?

現在,那個曾自以爲是吶喊者清清楚楚的明白了,吶喊終歸是吶喊。這正如他大聲喊着要吃飯而最終飢餓的原因。貪婪惰性慢慢地消磨了鬥志,腐化了身軀。我不要變成一個空殼,我有自己的思想與靈魂,我可以不做一個吶喊者,我必須驅散心靈上的污點,做個行動者。

中國文化的流失到底是誰的錯?

校園文化活動的心得體會篇3

爲學習邯鄲的校園文化建設,加強我縣建設書香校園工作,全力推進炎陵教育七大工程,12月14日至18日,縣教育局組織全縣中國小校部分管理人員赴河北邯鄲市考察學習。分別考察了邯鄲市區的復興路國小、百花國小、市十中、廣安國小、廣泰中學等學校。在學習考察的這些天所到之處我們無時無刻不氤氳在這濃厚的校園文化底蘊中,深深陶醉在這處處都是育人的環境中。但由於時間關係,本人感受最深的是他們的校園文化佈置,校園文化的引領作用感受稍欠缺,回來後試圖從網上去找相關學校的校園文化建設方面的介紹,以進一步獲取他們在校園文化建設方面的經驗,但沒找到相關的詳細介紹。那麼這裏只談幾點個人的膚淺體會。

一、邯鄲校園文化建設的共性。

1、以人文、人本爲原則,用環境育人

從上到下都非常重視校園文化建設,用心佈置,精心打造書香校園,“用環境育人”的教育理念正在悄然形成。潤物無聲,讓學校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成爲知識的載體,努力讓每一塊牆壁,都成爲會說話的老師,每一棵花草都能發出美妙的聲音,使學生隨時隨地受到感化和教育,體現了校園處處皆教育的育人理念,把教育目的和科學文化知識融進校園的每一個角落,讓校園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體現出 “書香校園”特有的底蘊。自然與人文交錯,彰顯着校園文化建設的和諧之美;無不給師生以美的薰陶、美的享受。

2、序列化、系統化、個性化

他們的文化建設非常有序,不同的區域、不同的管理層級、不同的功能室、不同的年級和班級,都有着相應的文化標識。德智體美各個方面,學校的各類羣體,做到事事有文化引領,處處有文化薰陶,人人有文化平臺,非常系統全面。另外每個學校的文化,都追求結合自己學校實際的個性和特色。如廣泰中學的“書香校園文化”充滿着濃郁的讀書氛圍,書香薰人;又如廣安國小的“責任文化”, 市十中的“竹石文化”, 復興路國小的書法校本課程,百花國小的“生態文化”等,內容載體豐富多彩,校園特色明顯,基本形成一校一品。

二、我們在學習他們的時候應注意的幾個方面

1、我們學習他們的校園文化建設時,切忌東施效顰、邯鄲學步。我們首先要思考邯鄲取得校園文化建設巨大成就的背後是什麼。我個人覺得,首先他們充分認識到校園文化辦好學校中的重要作用:文化的導向、引領和凝聚功能。所以他們思想重視、認識一致、認真規劃、大力投入、精心佈置、用心經營,這也是他們在校園文化建設方面取得顯著成績的原因。

2、校園文化建設是一項系統的、長久的工程。首先是要經過充分的思考和長時間的調研,確立符合本地和本校實際又具個性特色的校園文化主題和核心,然後要經過幾任甚至是幾代的教育人一以貫之地去落實、去充實、去與時俱進的完善。而不能換一任校長又換一套校園文化,那學校永遠也無法把校園文化建設搞好,充其量能搞好的就是校園文化佈置。

3、不能把校園文化建設與校園文化佈置等同起來。現在有不少人認爲搞校園文化建設就是搞校園文化佈置。文化,是一種持續的教育力量,她爲團隊中的成員所共同創造,一旦形成,又反過來創造這個團隊的每一個成員。我個人認爲,校園文化佈置是校園文化建設很重要的一環,但更重要的是要將校園文化內化到學校的每一類人,甚至通過他們影響到家庭及至社會。這是校園文化建設中最難做的一環,卻也是最重要的一環。只要我們有這樣的理念,然後通過學校一代又代教育人的不懈努力,一步一個腳印,就一定能做得到。

另外,在搞校園文化佈置時,一定要注意事先規劃好,佈局要合理規範、切合主題、富有層次,佈置要注意審美,不要搞得學校花花綠綠或者給人以擁擠壓抑之感。

校園文化活動的心得體會篇4

非常開心能有這麼一次學習的機會,也很珍惜這次觀摩課展示活動,通過這次的學習,可以及時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取長補短,發現自己的不足,還有以後需要努力地方向,給自己的教學模式重新定位,更爲專業的投入到今後的工作中。下面是我整理的這次學習心得體會。

20xx年5月17日上午共二節觀摩課,分別是朱倩倩老師執教的《我們的國粹——京劇》和趙陽老師執教的《四千歲你莫要羞愧難當》。首先,聽了第一節課《我們的國粹——京劇》,我感覺朱倩倩老師的教學風格很清新自然,由於是青年教師,身上散發出來那種活力,和孩子們很快的融入到一起,看得出孩子們被這位老師的語言表情吸引着,這是一節國小二年級的課,由於對戲曲的認識很少,教師通過一些視頻資料,讓孩子更直觀的去了解認識京劇,加上老師引導語到位,及時的把孩子引導了教學重點上,並讓孩子掌握了重點突破了難點,尤其是在讓孩子模仿“小貓叫”的腔調來進行京劇唸白的處理上更是點睛之處,很形象的就讓孩子學會了具有“京味”的京劇唱腔。我們在上課時往往用一些邊邊框框限制住孩子的思維能力,往往我們老師說得多,孩子只能在老師的引導下被固定被模式化,聽了這課,我感覺老師的教學隨機性很強,大膽放手讓孩子去看,去想,去說,去做,這點也是我需要學習的地方。

第二節課是由趙陽老師執教的《四千歲你莫要羞愧難當》。趙陽老師很巧妙的用說書的方式,把《三國演義》的故事導入進去,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趙老師巧妙地教學設計,環環相扣,層層遞進,一步一步的讓學生引進教學中去,激發的學生的學習興趣。說實話,一說戲曲,作爲一名音樂老師,我卻是真正的“羞愧難當”,因爲我從小就不喜歡戲曲,更別說唱戲了。我總是認爲,現在的學生們有太多的新鮮事物在影響着他們,像這種“老掉牙”的“古董”學生會喜歡嗎?能接受嗎。但是,通過趙陽老師的這堂課,從根本上改變了我的看法,而且還激發了我學習戲曲的興趣,頓時我也變成了一名“學生”,跟着趙老師一句一句學唱。

第三節是韓羣老師爲我們帶來專題講座《中國小戲曲教學有效性》。韓老師結合《我們的國粹——京劇》、《四千歲你莫要羞愧難當》、新學堂歌《遊子吟》這三節課例,明確指出作爲教師應該思考的三個問題:1、是什麼?2、教什麼?3、怎樣教?韓老師就這三個問題結合音樂新課標從情感、體驗、感知和表現這四大領域進行認真細緻的闡述,根據學生年齡段的不同,也對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在教授戲曲課時要備好課,不要太關注一些音樂符號,要有自己的想法在裏面,還有就是一些概念的準確性,一些指導學生的具體方法其實就是教師經驗的傳遞,並毫無保留的和全區的音樂教師們分享了自己多年來的教學經驗。

下午就是韓羣老師爲我們帶來河南墜子《小貓釣魚》的戲曲觀摩課,會場上座無虛席,韓老師的精彩講解更是贏得了在場師生的陣陣掌聲,有許多縣區的老師也是慕名而來。課堂上,韓老師以她那親切風趣的語言開始本節課的教學,教書思路清晰,課堂氣氛活躍,尤其是在教授本節課教學難點時,結合簡板的演奏,很輕鬆的就解決了問題。到歌曲的結束句“甩腔”的教學時,結合歌詞,幽默風趣的比喻更是讓學生很快就明白了該怎麼演唱“魚”字,韓老師的語言魅力和教學能力無不彰顯出中原名師的名師風範。她井然有序的課堂組織,精心巧妙的課堂構思讓在座的每一位老師都受益匪淺。

最後,平頂山文化藝術中心的崔凱主任給我們帶來了一堂以《中國古典詩詞與當代流行歌曲之美麗邂逅》爲主題的講座。崔主任從詩經、楚辭、樂府歌辭、唐詩、宋詞、元散曲和傳統戲曲這幾個方面向大家一一闡述古代詩歌的發展史,崔主任詳細的講解了唐宋元明的歷史脈絡,盡顯古今詩文的博大精深、醇厚芳香,散發出濃郁的書香氣息,蕩氣迴腸,令全體老師如沐春風,如飲甘露。總而言之,從這樣一堂集古典與現代、文學與藝術之美於一體的課堂中傳遞出了中華文化的神韻和不朽魅力,並足見崔主任的文學功底之深厚!

這次戲曲觀摩課的開展,提升了教師戲曲教學專業素養,同時也在爲我們每個老師提出要求,尤其是讓我本人深深地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之處,自己需要學習的地方太多,以後要不斷學習,不斷進步,向我們音樂名師工作室的兩位主持人聶慧娟老師和張媛媛老師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爲成爲一名優秀的音樂教師而奮鬥!

校園文化活動的心得體會篇5

在以前,年糕是過年時纔有的美食,傳統搗年糕就應運而生,而如今社會進步了,這些傳統的文化也就慢慢遺失了。不過,今天我有幸見識了一回。

媽媽說雲周有傳統搗年糕的活動,我懷着新奇而又興致勃勃的心情去了雲周。來到雲周的文化大禮堂,那裏圍滿了人,裏三層外三層的,有的人都已經在津津有味地嚼着香噴噴的年糕。我擠到了前面,首先看到一個大石盆,邊上放着一個大石錘,這時一位老人端着一鍋熱氣騰騰地米團走了過來,一下子就倒在大石盆裏,一箇中年人掄起大石錘,在米粉團中來回攪拌四五分鐘,接着把石錘舉過肩頭,再用力朝着米粉團用力砸下來,石錘再次高高舉起的空隙,只見老人用雙手快手翻面團,說時遲那時快,石錘又剛好砸下來,米團在不斷地打擊和翻轉之下,顯得越發柔軟。米團製作成功後就可以做香香甜甜的年糕了,另一邊早有一排人馬在等待制作了,我也突發想要做一做。我拿到一個模具板塊,捏一塊米團,塞進模形,再慢慢一點一點想要脫模,沒想到第一次失敗了,拉出來的是一條模糊不成形的麪糰。於是有人教我要先在按板上抹一點油,再將麪糰在按板上不斷按壓,再慢慢塞滿模具,原來做這個還有不少講究呀。我扭頭一看只見大人們速度極快,十指齊動,他們熟練的捏、揉、按、壓、不一會兒就做出扁長的年糕,或是“金元寶”,或是模型“狀元糕”。但是我感覺最好吃的還是“年糕餃子”,那是以年糕米團爲皮,鹹菜豆腐乾爲餡的'包子,因形狀似大餃子,最小的做出來也有我的拳頭般大小,真不愧是“大餃子”。

我第一次見識傳統搗年糕,我不知這傳統文化能走多遠,希望能一代一代傳承下去。這時,我看到大家都圍在一起吃着熱氣騰騰的年糕,我想這纔是過年特有的味道吧。

校園文化活動的心得體會篇6

我們曲藝協會與思源文學社聯誼,組織了這次登山活動,目的是加強社團之間的聯繫,增進彼此的友誼,得到更好地配合。在活動中,全體同學精神飽滿,積極踊躍,互相幫助。英雄山並不是很高,我們很快就到了山頂,上山路上蔡瑞霖爲我們拍照。在山頂處,風景很好,我們各自用手機互拍留念,同學們擺出各種造型,很可愛。同時攝影的同學也有拍風景和人物。隨後我們又在大石碑處合影留念。我們下山走了一段很長的臺階,從上面往下看很是壯觀。到了平地後,正巧有老年樂隊在表演,我們聽了很久,很喜歡這樣的演出。

在一塊平地上,我們圍成了一圈,組織表演節目。表演之前,社長給我們講了有關社團的知識,使我們更加了解了曲藝協會。而且,社長還告訴了我們學習的重要性,讓我們更加確定了自己大學生活的內容和未來發展的方向。同時,我們堅定了在曲藝協會裏展現自我的信心。活動進行後,同學們在參加節目和遊戲等方面都表現得十分熱情,極大的配合了社長和主持人開展的各項活動。最讓我們難忘的是由主持人周靜組織的遊戲,不但鍛鍊了我們的反應能力,而且很好的活躍了現場氣氛。主持人表現得尤爲突出,有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的精神。大家玩得特別開心。

以登山爲主體,不僅鍛鍊了同學們的身體,而且提高了同學們的集體合作能力。通過此次活動的開展,不僅加深了我們的友誼,而且鍛鍊了自己,提升了自己的交際能力,促進了社團未來的發展。但是活動中也有不足,表演節目的時候,準備的不充分,節目銜接的不是很好。而且活動時間掌握的不是很好,沒出幾個節目就到時間了。很多同學並沒有融入活動中,與其他同學之間的交流不夠。下山的時候,隊伍拉得很長,顯得有些凌亂。回去的路上由於事先沒有準備充分,找不到公交車站,致使繞了很大的圈子。

這次活動的開展,增進了同學們之間的情感,加強了相互間的交流,同時也起到了鍛鍊身體的目的。我們要發揚其優點,改進其不足,爭取下次活動能做得盡善盡美。相信我們的社團會越辦越好!我們每個人都是最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