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對校園文化的心得體會多篇

對校園文化的心得體會多篇

對校園文化的心得體會篇1

6月3日,我以責任督學的身份參加了全區20xx年“創現”學校校園文化建設展示評比活動,現場感受了黃花國中的棋文化,領略了實驗國中七彩星文化,欣賞與品味了九四國小、向陽國小等來自全區20xx年11所“創現”學校的文化建設構想藍圖與實施方略,第一次接受了有關學校文化的專題培訓,收穫很多,感觸頗深。

一、主題是靈魂,既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

學校文化是社會文化的一部分,它是以校園爲主陣地,以教師、學生爲主體,以校園精神爲主要特徵的一種羣體文化。優秀文化是學校發展的根,它不是無源之水,是在學校發展的歷史過程中逐步積澱而成的。一所學校,要想辦出水平,辦出特色,提高品位,在狠抓提高教學質量、規範學校管理的同時,更需要打造自己獨特的文化品牌,營造文化育人的氛圍,這是學校發展的軟實力和靈魂所在。縱觀本次展示評比活動,無論是“棋”、“七彩星”、“紅蓮”、“家”、“德”、“雅”、還是“茶”、“惜”、“禮”、“橘”等文化主題,無不來之不易。就拿鄧村鄉來說,鄧村鄉是中國最美小鎮,也是名茶之鄉,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茶被三所學校確定爲文化主題,圍繞這主題,各校充分挖掘茶文化內涵,以茶的清、純、和、禮、苦盡甘來等茶文化主線,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三校均確定茶主題,但又各不相同,鄧村國中的“人傑、地靈、茶香”旨在打造一個傳承茶鄉精神,培育優秀人才的校園;鄧村國小以“新芽”爲主題,構建“茶鄉新芽系列”校本教材培育新芽,以“芽芽兒都出彩”爲辦學理念,培養孩子知禮善茶,純真做人、不屈不撓的品德;江坪國小則以“茶山書苑”爲主題,將茶與書苑有機結合,實現“讓芽芽們都出彩”的辦學理念,既源自茶,又將茶的生長所需陽光、雨露、營養和生產加工要素溶入評價體系,讓師生們在實踐中體味到茶又感悟人生如茶的哲理。地域特色與主題的有機融合是幾經周折,好不容易纔找到切入點,全是大家集體智慧的結晶。

二、物化是基礎,既賞心悅目又潤物無聲

學校文化存在於學校的每一個角落,校內所有建築物,一草一木,一切活動,均是文化主題的載體。黃花國中校門處黑白相間的棋子,校園內的棋韻廣場,寢室裏的學生個性展示牌,教學樓上“走好每一步,爲一生準備”的校訓,班級名稱,步步爲營的評價體系等等,讓人一進校園就能感受到學校的特色文化;江坪國小根據學校小的特點,一進校園一目瞭然的優勢,計劃將“自信揚善,博學創新”校訓,“讓芽芽們都出彩”辦學理念用鎦金大字立於教學樓上,讓學生一進校門就見到,時時警醒自己注重自己的言行舉止,逐漸養成優秀的品質,校門右手邊是具有茶鄉書宛特色的文化牆,用茶道、茶德、茶精神、茶藝、茶學、茶畫、茶故事等,營造出一個茶鄉特色文化氛圍,讓學生一進校園就能感受茶的氣息;鄧村國小更以一個廣場,一條大道,一園兩廊爲載體,構建了一個“純真、優雅、正直、和諧”的環境文化氛圍。無論是黑白相間的棋子,還是芬芳幽香的茶,均點綴着美麗的校園,承載着師生的心聲,“文化”正逐步物化爲師生活動的身影、工作學習的軌跡。

三、內化是關鍵,既淨化心靈又激勵行動

應該說學校文化是一種理想,而內化的過程就是學校不斷完善不斷髮展的過程,是一個沒有終點的旅程。校內所見所聞皆爲學校文化,學校裏的各種活動都是學校文化的載體,師生員工都是學校文化的傳播者。學校的每一個人都是學校文化的組成部分,每一個人的言行舉止都可以折射出學校文化的品質。學校文化內化的過程是建設與實施學校文化最關鍵的環節,學校的一切活動都是內化的過程,彰顯學校辦學理念、體現學校育人思想、具有鮮明個性特色的活動會逐漸將學校文化內化爲學校師生的文明言行。江坪國小的“江小nba”社團、“龍飛鳳舞”社團、“剛勁有力”社團、“奇異夢想”社團、“心靈手巧”社團、“彩繪童年”社團、“乒乒乓乓”社團、“揮灑自如”社團、“抑揚頓挫”社團、“輕歌漫舞”社團、“足以制勝”社團、“新聞速遞”社團、“激情飛揚”社團的茶山書苑社團系列活動,實現了人人有去處、處處有老師輔導爲目的,給每一位老師每一位學生創造了特色展示的舞臺,讓師生們在文化活動得到獲得成功的體驗,學校文化正在師生心中開花;鄧村國小“茶系列”活力育人品牌,以自育養成爲目標的“茶之行”好習慣教育;以身心兩健爲目標的“茶之帆”體育節;以個性發展爲宗旨的“茶之韻”藝術節;以書香校園爲抓手的“茶之聲”讀書節;以文化傳承爲己任的“茶之源”書畫節正在成爲社團活動成果展示的平臺。黃花國中的學生在德、智、體、美、勞各方面取得的優異成績,都是學校“棋”文化主題內化爲學生學習與生活實踐行爲的結果。在學習中昇華學校文化,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闡釋學校文化,在活動中培育學校文化,在言行中彰顯學校文化,我們將逐步達到文化育人的至高境界。

四、發展是超越,既功在現在又美在將來

一所學校的發展,需要經歷從經驗到制度、從制度到文化的發展過程。超越經驗和制度,達到文化層面,是學校管理的更高境界,是從外在的約束性管理走向內在的自覺性管理的一個飛躍。目前,我鄉三所學校均已確定茶文化主題,一旦主題確定,那學校的制度文化、環境文化、行爲文化、精神文化等方面就有了核心目標和內容,各校也正在物化成果,有些方面也正在內化爲師生的行爲,學校文化的確立讓學校的發展有了一次質的飛躍。

學校的發展就是傳承與創新文化的過程。學習現代教育理念,吸收當代文化的營養,尊重歷史,以學校文化主題爲綱,不斷創新,不斷超越,做一名忠實的學校文化的“薪火傳遞者”;作爲校長,作爲學校的一員,我們有責任也有義務將學校文化傳承與創新,從而實現從經驗立校到制度立校再到文化立校的理想願景。

對校園文化的心得體會篇2

俗話說“環境造就人”。良好的班級文化建設是形成班集體凝聚力和良好班風的必備條件;良好的班級文化建設能夠讓班級煥發生命活力,美化學生的心靈,對學生的成長和生活環境起到舉足輕生重的作用。

盤錦魏書生學校參觀之後,借鑑他校經驗我校也進行了具有我校特色的班級文化建設。上週進行了七年級八年級年級的班級文化建設拉練檢查,結果可以用“震撼”形容我的心情。真沒想到這麼短的時間,我校的班級文化建設各班各有特色,成果都是喜人的。這與班主任的用心和孩子們的配合是分開的。

作爲一名九年級班主任,本學期沒有把班級文化建設作爲重點參與到其中,但通過參觀也學到了很多經驗。真是有太多的地方值得借鑑。真希望這樣的學習機會越多越好。

班級文化建設是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我校十八個班級,各班特色各不相同,走廊中的“一班一品”展臺體現了各班特色所在。齊聚在一起體現了我們佟二堡一中特色所在。可以說我們佟二堡一中在班級文化建設中取得了初步的成功。

我個人認爲班級文化建設核心工作應該是小組文化建設,制定組名、組訓、組規,應該放手讓小組成員自己制訂,自己遵守,相互制約,調動小組成員積極性。通過小組合作的互幫互助,使學生們敢於質疑,敢於發問,樹立了學好知識,學會做人的自信心,真正把班級管理當成自己的家在管理。如果同學們都能按照自己制定的制度要求自己,班主任起到協調作用,讓班級事務中:事事有人管,事事有人做。那麼班主任可以在凡鎖的班級工作中解脫自己。

班級物質文化建設,是一種“顯性文化”。要讓同學們用自己的雙手裝扮我們的教室,文藝牆、黑板報、、圖書角、衛生角等等要裝扮的'溫馨,要有家的感覺。佈置時應注重高雅、整潔、優美、和諧,富於教育性、人文性、激勵性,力求讓教室的每一面牆壁都“說話”,使無形的教育力量孕育在有形的物質之中。班主任要聚全班同學智慧創設班級亮點,使班級佈置處處閃放光彩。

新型的班級文化建設,不僅讓我體會到了不同以往的帶班樂趣,更讓我懂得了“沒有活動就沒有教育這句話”。因爲在班級文化建設活動中,我發現了不同學生擁有的不同特長,發現了小組和班級凝聚力更強,也發現了同學們從“要我做”到“我要做”的改變,也使自己帶班觀念發生了轉變。我知道班級文化建設對學生的影響雖不是立竿見影的,但卻是穩定漸進的,其潛在的教育功能將是長遠的、全面的。我校的班級文化建設,在"摸着石頭過河"的歷程中,良好的效果已逐漸展現出來,這更加堅定了我的信心和勇氣。我相信:健全的富有生命力的班級文化建設必然會結出成熟之果。

對校園文化的心得體會篇3

三位著名專家的精彩講座使我豁然開朗,受益匪淺。20xx年5月18日、19日郊區教育局對全區中國小校長就學校文化建設和學校精細化管理兩大主題進行了培訓,通過這次培訓,使我們對學校文化建設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爲我們今後的校園文化建設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提供了精彩案例、實踐經驗,引發了我們對校園文化建設工作的深深思考。

一、校園物質文化建設。

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精神文化是目的,物質文化是實現目的的途徑和載體,是推進學校文化建設的必要前提。物質文化建設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重要的支撐。校園物質文化,屬於校園文化的硬件,是看得見摸的着的東西。

二、校園精神文化建設方面。

校園精神文化建設是校園文化建設的核心內容,也是校園文化的最高層次。它主要包括校園歷史傳統和被全體師生員工認同的共同文化觀念、價值觀念、生活觀念等意識形態,是一個學校本質、個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校園精神文化又被稱爲“學校精神”,並具體體現在校風、教風、學風、班風和學校人際關係上。

一是校風建設。校風建設實際上就是校園精神的塑造,校風作爲構成教育環境的獨特的因素,體現着一個學校的精神風貌。

二是教風建設。教風是教師在長期教育實踐活動中形成的教育教學的特點、作風和風格,是教師道德品質、文化知識水平、教育理論、技能等素質的綜合表現。

三是學風建設。學風是指學生集體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治學態度和方法,是學生在長期學習過程中形成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衛生習慣、行爲習慣等方面的表現。

四是學校人際關係建設。學校人際關係包括學校領導之間的關係、學校領導與教職工之間的關係、教師之間的關係、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係、學生與學生之間的關係。

三、學校制度文化建設。

校園制度文化作爲校園文化的內在機制,包括學校的傳統、儀式和規章制度,是維繫學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機制,是校園文化建設的保障系統。“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只有建立起完整的規章制度、規範了師生的行爲,纔有可能建立起良好的校風,才能保證校園各方面工作和活動的開展與落實。但僅有完整的規章制度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有負責將各項規章制度予以執行和落實的組織機構和隊伍,因此,還必須加強相應的組織機構建設和隊伍建設。

通過本次學習,使我對校園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校園文化建設是教育發展的需要,也是和諧校園建設的需要,更是提升教育內涵、促進教育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一所好的國小校園應當是一座探索求知的學園,真正使學生感受到知識的力量。是生動、活潑的樂園,使學生在愉快的氛圍和環境中健康成長,從而激發出學生的創新的激情。是充滿親情的家園,使學生在家的溫馨和親情中,感受到家的延伸,並體味出人際交往的坦誠與和諧。是美麗的花園,使學生感受到自然的無窮魅力。並從中體會人與自然的生存關係。更是色彩繽紛的文藝百花園,使學生在藝術的薰陶下陶冶情操,並從中學會欣賞、創作和創造,而這一切僅僅依靠課堂教學的手段是完全不能夠滿足和實現的,只有把國小校園文化建設提高到與課程改革緊密相結實的時代高度,才能使學校真正發揮巨大的育人功能。

對校園文化的心得體會篇4

在這之前,一提廉政,總認爲那是政府的事,是黨政領導幹部的事,是社會上的事,似乎與學校無關。我通過學習校開展的“廉潔從教”這本書,才認識到廉政是一種文化,廉政建設不僅僅是黨委政府的事,與學校密切相關,與學校中的師生關係重大。

我從這本書中得到了啓發是:做人須正己,誠信守法,勿打“擦邊球”。特別是我們做老師的必須遵守廉潔從教。具體如下:

首先,教師必須堅守高尚情操,傳承和發揚奉獻精神。

樂於奉獻,是人民教師的精神支柱,教師的奉獻精神就是以爲學生服務爲目的,以培育青少年成才成人爲責任,不計報酬,淡泊名利,樂於獻出,不重索取的以教爲志、以教爲榮、以教報國的精神。我國現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身執教,持儉守節,他“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就是對教師奉獻精神的詮釋。他的這種高尚的人格魅力,爲學子們所敬重,爲學子們所效仿,成爲中國現代垂範世人的楷模。他的這種廉潔從教的作風,所產生的道德影響力,深刻地影響了一批又一批學生的道德情感和精神世界,使學生在敬仰之中,默默地產生着思想和行爲的自我激勵、自我修養和自我改造。以這種情感來對待和堅持獻身教書育人的事業,就是人民教師應有的高尚情操。

其次,要正確認識教師職業的苦與樂,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當我們決定選擇教師這個職業的時候,就要充分認識到教師職業是艱苦而複雜的,這種職業不會爲我們帶來任何物質上的富有,但是我們在精神上卻是充實的、快樂的。當我們眼看着學生一天天茁壯成長,成爲“四有”新人,當我們的桃李遍天下,我們就會產生一種幸福感,一種成就感。這是其他職業無法比擬的,是物質金錢換不來的。正如幾十年如一日紮根青海高原的“孺子牛獎”獲得者劉讓賢說:“我的生命在一批又一批孩子的身上延續,我的樂趣在一代又一代孩子身上尋找,我的幸福在年復一年的教育工作中獲得。”因此,我們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發揚“甘爲人梯”的奉獻精神,安貧樂教,愛崗敬業。當然,我們也相信,隨着社會的不斷進步,教師清貧的形象將得到改變,物質待遇會有極大改善,教師兢兢業業,盡職盡責會贏得社會的豐厚回報。

再次,教師要杜絕利用職責之便謀取私利。

在當前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上確實還存在着不正之風、分配不公、教師待遇偏低等問題。但教師作爲社會上一個思想水平較高的羣體,應以正確的心態來認識和對待這些社會問題,以堅定的立場維護教師自身廉潔從教的形象。而不能因爲心理上的不平衡就利用職責之便謀取私利。例如有的教師上課不精心組織教學,課後卻大搞補習和家教,收取補課費、資料費,向家長要錢要物,向學生亂攤派,亂收費等等。不僅違背了《教師法》、《教育法》,也損害了教師的羣體形象,更爲嚴重的是敗壞了社會風氣,污染了育人環境,扭曲了純潔的師生關係。戰國時代的大教育家孟子,認爲“教者必以正”,爲師不廉,師道必壞,師道壞則必誤學子。“修身慎行,敦方正直,清廉潔白、恬淡無爲”,這是爲師立教之根本。

總之,教師要真正承擔起教書育人神聖職責,用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嚴格約束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增強清廉意識,堅守高尚情操,廉潔從教,保證教育的公正和有效。

對校園文化的心得體會篇5

5月20日,聆聽了金華市環城國小俞正強校長關於校園文化建設的講座,思路新穎,獨闢蹊徑,給人啓迪。

近年來,石嘴山市第十五國小通過講述“愛心與人,愛滿校園”故事,以其獨特的文化建設蹊徑,引領師生、學校共同發展。一是講身邊優秀孩子事蹟,弘揚動人故事。辦學十年間,學校涌現出了李昊晨、王馥荔等20餘名美德少年、五好兒童,他們都有着愛心助人、自強不息的故事。爲此,學校組織“優秀少年足跡尋”活動,邀請他們來介紹學習經驗,同時以他們爲典範,開闢了“好習慣之星”月月評選,“讓優秀成爲一種習慣”,激勵着在校的學生勤奮學習,快樂成長。二是尋找最美教師,傳播感人故事。“學校有一羣優秀的班主任,無私的播灑汗水與愛心,收穫着快樂與希望。有一羣朝氣蓬勃的青年教師,傳遞着“敢拼敢闖,積極進取,開拓創新,事爭一流”的實幹故事。還有一羣“老”教師,癡迷三尺講臺,傳遞着“老當益壯、誨人不倦、甘爲人梯”的感人故事。學校每年都舉行優秀教師交流會、“感動十五小優秀教師”評選、愛心育人故事徵集,通過《向日葵》校報等渠道從而播撒“做儒雅教師,塑文雅學生”的感人故事。三是尋找學習榜樣,傳遞學生美麗故事。學校利用節假日、藝術節、運動會等,拿起表揚的武器,多把尺子衡量學生,設立“博雅展示廳”,“尋找身邊星級榜樣”,利用班會、廣播、演講、每週一星評選、十佳評選、先進事蹟報告等,傳遞他們“每天進步一點點”的美麗故事。在口耳相傳的過程中,使學校的文化價值得以薪火相傳,不絕如縷,傳之久遠。

對校園文化的心得體會篇6

校園文化體現出學校的辦學特色、文化底蘊和精神面貌。在大力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學校的校園文化日新月異。我校緊緊圍繞“以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爲突破口,實現校風學風的整體提升”的工作目標,開展了一系列的活動,在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已卓見成效。

一、領導重視、措施到位

學校領導班子對活動開展高度重視,校長在把握全局的同時經常過問,還親自參與擬訂活動方案和指導活動,其他班子成員各司其職又團結協作。在上下共同努力配合下,全校師生投入到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活動的熱潮中。開學初的學校工作計劃中,制定了校園文化建設活動的具體方案,通過召開行政會、教師會、校會班會,進行國旗下的講話、常規課堂、知識講座等形式向全校師生大力宣傳,組織師生收集素材,交流學習、活動心得。

二、加強學校校容、校貌的建設

1、各班教室都貼有《國小生日常行爲規範》,各樓道的醒目處都貼有警示標語:噓!我喜歡安靜、走路學花貓下樓靜悄悄、輕輕地走悄悄地來?

2、以樓層爲單元,每個樓層一個方面的內容,彰顯我校的德育特色。

3、成立了科技活動教育基地,購置了大量的科技大型器具,組織學生底氣的參觀。以上這些,不但給學生美的薰陶,還能從中學到很多藝術方面的知識;從環境和科技單元教育學生們熱愛環保,我們的生活只有一個地球,從小養成愛科學學科學的習慣,並且爲將來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豐富多彩的活動:

1、抓好每週一升旗儀式,開展了以德育校長爲起始的國旗下的講話、出“時事要聞”和“生活小常識”專欄等系列評比活動。

2、廣泛開展創建“誠信校園”活動,使隊員明確在校做誠信學生,在家做誠信孩子,在社會做誠信公民。

3、通過值日檢查逐周逐月的評比和獎懲、開展班隊間的學習競賽或評比、兩個“窗口”(廣播站和宣傳欄)宣傳等形式,切實抓好了隊員的養成教育。

4、手抄報、板報。手抄報和板報定期更換,有環保、健康、法制、科技等主題。全部由學生自己創作、蒐集、整理、製作而成,充分發揮了學生的思維創作和動手繪畫的能力。

5、加強了法制、衛生以及安全知識的學習,組織了全體同學學習《安全教育手冊》、《道路交通安全提示》、《未成年人保護法》以及《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條文內容,聽專題講座和形勢報告等。

6、落實“三操一課”工作,廣播體操和眼保健操作爲值日檢查必檢內容,並進行評比。

7、切實開展了學科知識競賽活動,培養和發展了學生的興趣。

8、組建了學校環保小分隊、科技活動小組、文藝隊、體育隊,並定期開展活動,安排專長教師進行指導。

四、和諧的人文精神

好的環境約束人也造就了人。我校的人文管理造就了一個有特色的和諧的團結向上的文明集體。教師之間互相尊重、互相學習、起早貪黑、任勞任怨、團結一致、共同奮進。擁有一個嶄新的精神面貌和高尚的師徳修養。學生的自身行爲已成習慣:好人好事蔚然成風、環保意識已經形成、學習讀書的興趣濃厚、有很強的愛國意識和自立精神,有正確的坐、立、行姿勢,見面問好禮貌待人,有團結的集體主義精神。

環境吸引人,文化影響人,習慣造就人。我校的校園文化正在不斷更新、不斷豐富,力求再上一個新的臺階。